龙山县买菜网,龙山县长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7 0
本来生活、地利生鲜、美团买菜如何通过供应链运营玩转流量

2012年,生鲜电商在市场上初现,随后此类平台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如今,不少平台兵败滑铁卢,只剩下少数头部平台实现盈利,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

有着万亿市场规模的生鲜类零售市场,一直是创业者、巨头们难以逾越的高峰。在盒马鲜生、叮咚买菜前置仓等模式被热议后,生鲜电商再次成为风口。

其实,生鲜市场有难以言说的痛点,生鲜一直是大众日常消费品中消费量更大、购买频率更高的产品。一方面,大量创业者、电商巨头和资金在不断涌入,但电商渠道的销售占比仍然只有3%左右。另一方面,在这样的万亿蓝海中,能实现盈利的企业不足1%。标准化程度低、损耗率高、品控难度大等特点,带来大量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重重阻碍。

从O2O到生鲜店,再到社区团购,这些年生鲜电商的发展似乎都把重点放在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从次日达到两小时达再到半小时达,生鲜离消费者越来越近,服务也越来越快,但生鲜电商行业的盈利问题似乎依然难解。


  • 前置仓模式是生鲜电商可以投入的风口吗?
  • 疫情过后,社区团购是继续拥有持续的热度,还是渐渐沉寂?
  • 做生鲜新零售,流量该从哪来,我们又如何运营这些流量?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本来生活、地利生鲜、美团买菜的运营案例,一起学习其如何玩转流量运营和供应链。


本来生活:“O2O + B2C”经营模式,实现供应链标准化,打造连年盈利


本来生活成立于2012年,通过运作“褚橙”而声名鹊起,是生鲜电商的领头者之一。目前,本来生活网覆盖31个城市,在北上广设有中央配送中心(总仓),重点覆盖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北京和上海当日达,在其他城市次日达。去年12月,本来生活网生鲜冷链再升级,配送区域拓展到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

另外,本来生活采用高直采比例,约200位经验丰富的买手覆盖全球产区,他们的进口商品占比约31%,本土商品产比69%。


2012年,本来生活凭借打造“褚橙”品牌而声名鹊起,之前在云南,褚橙卖三四块钱一斤,本来生活网通过买手,每年在果园蹲两个月以上,看着果园分拣果子,以保证商品最终呈现的品质,又通过垂直电商精准找到目标客层,使整个中国橙橘类品质提升,现在全国卖到10几块钱一斤。

如今,本来生活网连续8年是褚橙线上总经销,与知名的检测、鉴定机构SGS达成战略合作,把褚橙做成了中国橙橘类之一品牌、水果行业标准化的标杆企业。去年11月,本来生活打造的“褚橙+红旗坡100冰糖心”联合品鉴会活动,横扫全国20座城市,双11更是24小时突破30万单。

疫情期间,本来生活与顺丰合作,线上业务增长近300%,淡季变成旺季。

2018财年、2019财年实现盈利的基础上,本来生活将进一步提升2020财年的盈利水平

1、线上线下各取所长,从门店找流量入口

如今,很多生鲜电商在初始之际,都选择与其他电商一样的打法——烧钱买流量,但本来生活网在2016年拿到融资后,选择了一条不烧钱道路,控制发展速度,不再过度补贴、过度服务。

本来生活网的COO丁秀洪表示:“一个流量成本是300块钱,京东花300元买一个人,这个人买了一台iPhone,产生了8000块的收入。我们同样花300块钱买一个人,最后这个人买了两把菜,我们只获得20块钱。哪怕我们把客单价提高,譬如本来网的客单价大概是250块。我花300块钱的流量成本去买一个客户人,产生250块的消费,还是不划算。”

所以,做生鲜新零售的流量入口不应该是烧钱,那么,生鲜电商的流量从哪里获得?

本来生活在2016年开始从线上走向线下,采取“O2O + B2C”的形式,加快了开设社区门店的步伐。

为什么要从线上走到线下?这就不得不提到时效性的问题:“时效”是生鲜的之一特征。比如,用户正好要吃的时候,要送过来;用户下班了要做饭,那时候下订单能不能被满足。B2C模式满足不了时效,包括天猫、京东,时效都达不到。生鲜市场要爆发,首先要解决时效的问题。

线下社区店,可以解决时效性问题。这个时效不仅仅指线上时效,线下也要求时效。线下的时效,意味着要离用户越来越近,线上的时效是30分钟内能到达。

社区生鲜店既可以满足线上30分钟送到的需求,也可以满足离用户最近,就在家楼底下,这两个同时满足了。 O2O满足时效性,可以引爆B2C业务。用户想到买菜这个事,就会想到本来生活。实际上,要满足时效,几百个SKU就可以,更多的需求可以用非时效的方式来满足。

本来生活的现在模式是O2O+B2C:O2O解决离用户最近、更快的问题;B2C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更多的选择。

时效性也是留住流量的一种方式:生鲜是高频刚需的产品,一般的消费者都是等着菜下锅,才会上 *** 买生鲜,这时候如果送货上门的超过30分钟,消费者就会很不满意。如果像过去那样,今天订生鲜,明天才送去,那是不可能的。

本来生活旗下社区门店——本来鲜的线上送货时效就定在15分钟,最多不超过30分钟。为此,他们的社区门店作为送货基地,覆盖附近的500米,以保证15分钟的送货时间。丁洪秀认为:“线下的社区门店是与消费者互动的平台,也是营销的平台,解决的是高频刚需的生鲜需求,而线上的电商平台是提高消费体验的一种形式。

截止2019年,本来鲜布局武汉、成都、上海等城市,开设了300多家社区生鲜店。“本来鲜”的品类非常接地气来,都是老百姓高频刚需的产品,包括蔬菜、水果、粮油、肉类以及部分水产,所以非常受欢迎。如今,“本来鲜”的线下日坪效平均超过120元,单店日均来客数1500+,单店订单数2000+。客户平均每个月的购买次数超过25次。

那么,为了满足生鲜配送的时效性,盒马鲜生、叮咚买菜采取的前置仓模式,值得学习吗?

本来生活创始人喻华峰表示:“社区生鲜店担任前置仓的角色,兼顾了店和仓的两种功能。我认为,前置仓是在没有人把店开起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个中间业态。等到一个城市有几千家社区生鲜店,前置仓有没有必要存在?”

前置仓是生鲜行业探讨配送的时效、流量的获取和整个履约成本等过程中产生的过渡业态。它可以保证时效,但从本质上,可能还没有解决流量问题。


2、斥资30亿深耕供应链,做到供应链标准化

生鲜的另一难题就在供应链,零售不能离开供应链,完善的供应链,升级后运营管理,都在生鲜零售企业的存活,甚至后期盈利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喻华峰对于本来生活的供应链只有一个标准:一定要做到供应链标准化。


(1)联手首农集团打造“首食本来供应链”

供应链标准化——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很难。比如本来生活曾经做过美国车厘子,准备把美国的车厘子空运的部分全部包断75%,但中间出了意外,之一批5万份到了以后,第二批就开始下雨了,导致整个运输过程不得不停滞。

所以,对于生鲜来讲,就不得不提到农业,而农产品的变化受制约因素特别多,所以其供应链非常不稳定的。要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标准化,就是从它的生产控制环节开始,就是从种植、加工等环节进行标准化。

于是,2018年7月,本来生活联手首农集团共同发起北京首食本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食本来”),宣布将投入30亿元深耕供应链领域。首食本来,在生鲜食品的进出口通关和物流服务、海外仓储物流体系、营销通路、品牌打造体系上具备独特优势。

据了解,首农集团是北京更大的农业国企,资产和营收双超千亿元,旗下拥有三元、古船、六必居、王致和等一批老字号品牌。首农集团60多年来,形成了从“从育种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而本来生活是生鲜零售和食品供应链整合公司,在名人营销优势、在线销售运营、信息技术体系化及冷链物流 *** 上具有优势。

首食本来将深度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全球生鲜食品供应链平台。


(2)在生鲜的供应链里,前面的一万公里比最后一公里重要得多

回到我们前言提到的问题,生鲜电商主打的卖点除了时效性,更重要的是新鲜和健康,在本着让用户的食物原汁原味,让生活返璞归真的初衷上,本来生活总经理刘有才认为:“前面的1万公里比最后一公里重要得多。

对于生鲜来说,一颗果子从树上摘下来,在呼吸就有生命,呼吸的时间越长,生命衰败越快,品质越差,为了解决因物流,时间造成的质量问题,本来生活开始进行预售。

今天卖一个果子,10天后才能拿到。第8天的时候摘下来,第9天到了仓库,第10天进行配送,它的衰败周期就两天。做次日达卖一个果子,明天就送给用户,但是这个果子在仓库里待了8天,哪一个品质好?一定是前一个品质好。

无论是生鲜的来源还是品质,一定要揭开生鲜前端供应链的黑箱。对生鲜品质的保障,前面一万公里的工作远远大于最后一公里。所谓解决最后1公里的问题,是个伪命题,也是对商品品质非常大的侵害。


本来集团华北配送负责人介绍,为了实现商品快速流转,保障生鲜食材新鲜直达,目前本来集团已在全国近20个城市自建配送体系,以北京市区为例,自建二级配送站点30余个,同时也引入了社会化配送体系作为补充运力。

本来集团已经开通今夜达、次日达服务,24小时妥投率99.5 %,14小时妥投率80%,居于生鲜物流行业领先地位。此外,本来集团协同物流巨头顺丰集团,生鲜配送区域覆盖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充分实现最后1公里的高效履约。


所以本来生活做到了整合全球的生鲜供应链,从2018年7月与首食本来供应链公司签约,10月还入选了八部委 "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本来生活的优化后的供应链在此次疫情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近期北京新发地又一次爆发疫情,本来生活在之一时间,紧急联系了诸如宁夏、云南等全国重要蔬菜产地的供应商加强备货,上线推出了79元基地直供生态蔬菜包,放量供应北京市场。蔬菜包中涵盖了10种基地直采新鲜蔬菜,叶菜、瓜果、根茎等各品类可根据用户需求均衡搭配,保供市民餐桌。

后续,本来生活网将加大力度组织生鲜供应链备货,保障优质农产品的供应,保证市民日常生活肉禽蛋奶蔬菜所需。并借助源头直采的优势,联系各大农产品供应商,协定商品价格、严格质量标准,不涨价、保品质,让市民吃的安心、放心。此外,在肉禽方面,本来生活网也正积极如中粮家佳康等知名厂商加大供应量,保证肉类的供应充足。


3、用数字化助力企业管理

截至2018年底,本来生活网拥有员工3,000名、商品总数量15,000多款、优质会员3,600万。而作为一家生鲜电商企业,考勤是本来生活劳动力管理的核心之一。2017年11月,本来生活上线了盖雅考勤系统,以成熟的系统规范提升全员的考勤质量。在中国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本来生活和盖雅合作,通过精细化、智能化的劳动力管理激发组织活力,提升组织绩效,实现「人力成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支撑企业更长远的发展。

为何引进数字化考勤系统会成为本来生活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呢?

放眼零售行业,从业人员年龄相对较大,受教育时间较少,人均效率低,人员流动率也居高不下;而员工在地域分布较为分散、灵活用工渐成趋势,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排班和管理成为难题。

在此现状下,人工管理难以满足企业提升人效的需求:各区域及事业部的考勤方式多样,如考勤机、考勤软件、手工考勤记录等;月底HR要处理大量数据,人工判断迟到、早退、旷工次数及未打卡原因;沿用纸质加班单、用Excel统计员工调休额度、人工核算出勤时数……由此造成了沉重的人工负担,信息的准确性和数据共享的及时性也无法保障。

因此,人力资源部门从提升劳动力管理水平入手,借助科技手段为构建公司未来的蓝图添砖加瓦。

如何成功将考勤升级到智能化?首先,考勤需要梳理。

作为一家生鲜电商企业,本来生活的员工分为仓库、门店、 *** 、销售、采购以及职能员工,这些员工的考勤规则、排班标准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一个多样化的考勤系统满足公司的劳动力管理需求。此外,公司的分支机构分布在国内不同城市,形成规范化的考勤标准也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

项目实施完成后,本来生活积极配合盖雅完成UAT测试,同时完成考勤机的数据推送以及所有考勤员的数据权限和角色设置。

上线前,本来生活先组织全国HR集中进行关键用户培训,后又组织全国6大区域用两周时间对全国员工进行分期培训,共计45场次,培训人数共计2129人。


2017年11月,盖雅考勤系统在本来生活顺利上线,为一线管理者做好人员管理、降本增效带来了便利。考勤系统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人员的配置,为科学管理劳动力资源提供了可信数据。以仓库为例,以往正常班次中,共需要10人,而借助系统合理排班后,原有的工作量仅需8人即可完成,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

考勤的准确度较之前也有了很大提升。考勤系统上线后,数据的错误率降低了20%左右,并且实现了考勤数据的实时共享。数据的沉淀和共享是数字化的前提条件,考勤管理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之一步,为后续企业转型发展的系列动作提供了参考。


4、升级IT架构,助力优化线上业务


本来生活网原本的 IT 基础设施以传统虚拟化的方式部署在 IDC 机房,物理机日常占用率达到了 95% 以上,资源紧缺,应用弹性扩容缓慢,无法满足线上业务的需求。

同时,本来生活网虽然是一家互联网电商公司,但很早就停止了烧钱模式,开始追求盈利,对 IT 建设也提出了尽量平衡成本、开源节流的要求。

所以,本来生活网迫切需要重构基础设施,建设一套更为灵活、更为敏捷的 IT 架构,以优化开发运维流程,更大程度提高应用开发效率并降低 IT 生产环境运维成本

最终,本来生活网决定将生产环境容器化,把生产环境从虚拟化迁移到 Kubernetes 上,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应用弹性伸缩,最终降低运维人员的工作复杂度。

此外,本来生活的应用发布由测试团队完成,但测试人员缺乏一定的开发运维经验,无法快速上手 Kubernetes 实现版本快速迭代。想要打通开发、测试与运维的 DevOps 一体化流程,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配合应用开发和上线发布的整套流程。

然而,本来生活网通过调研发现,市场上大部分容器平台,都不能满足他们目前的需求。

多次选择和斟酌后,本来生活选择 KubeSphere解决上述问题。

KubeSphere是青云QingCloud 旗下容器平台,也是一款开源的 Kubernetes 发行版,通过极简的人机交互提供完善的多集群管理、CI / CD、微服务治理、应用管理等功能,帮助企业在云、虚拟化及物理机等异构基础设施上快速构建、部署及运维容器架构,实现应用的敏捷开发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来生活网通过 KubeSphere,逐步把生产环境从虚拟化迁移到 Kubernetes 之上。基于 KubeSphere 向导式的交互,让测试团队在还不熟悉 Kubernetes 的情况下,也能对应用进行持续发布,实现应用与基础设施的监控与告警。

KubeSphere自动采集应用与基础设施的日志,可以方便测试团队进一步调试,从而实现统一的 DevOps 管理。对于物理机部署的 Kubernetes 集群,Kubernetes 不提供类似 LoadBalancer 服务暴露的功能,而本来生活正是这样的部署方式。

为了实现突破,本来生活网选择了 KubeSphere 的子项目 —— Porter(一款适用于物理机部署 Kubernetes 的负载均衡器,提供用户在物理环境暴露服务和在云上暴露服务一致性体验的插件),作为在物理环境下暴露 Kubernetes 服务的解决方案。

升级之后,KubeSphere 极大降低了运维团队的工作复杂度,节省了应用从开发到上线发布的时间成本。本来生活网不需要再花费大量时间去开发一个可视化平台,并且还能实现自定义的 CI/CD 流程,这对于技术团队来说至关重要。


5、小结


最后,分享本来生活网的COO丁秀洪对生鲜市场的看法。

生鲜的市场很大,有5万亿甚至10万亿的市场规模,目前尚没有一个巨头产生,很多看似规模很大的巨头,譬如永辉,其市场占有率也不到1%。“目前很多业者,包括盒马、美团等,都在摸索,前置仓、社区店也在不断进化。”

丁秀洪认为,生鲜是一个又宽又长的赛道,非常漫长,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就像跑一场马拉松。“我看到很多生鲜方面的投资,一些投资人发现项目可行,因为马云都在做盒马鲜生,马云做的生意能不赚吗?就拿钱投资,结果,今年这些公司都难坚持下去,都很惨。”

丁秀洪说,太快与烧钱的发展模式,风险是100%。“这个行业不能烧钱。这个行业如果本身找不到商业模式,没有盈利能力,就可能是一个悲剧。”为此,做生鲜必须趴下身段,回归生意的本质。

至于生鲜的未来模式,丁秀洪认为,不管是前置仓,还是社区店,还处在摸索阶段,“未来还在路上”。

地利生鲜:从供应链升级到精准SKU把控,打造从东北拓展全国的大布局


地利生鲜是一家深耕东北地区并向全国拓展布局的全品类、全渠道生鲜食品零售企业,目前已经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更大的全品类生鲜连锁超市。地利生鲜现拥有300多家终端门店,总经营面积近30万平方米,经营商品涵盖水果、干果、 蔬菜、肉类、粮油、水产、日用品等40多个品类,每天保障 400多万个家庭的餐饮食材供应。

针对地利生鲜对社区生鲜服务领域的突出贡献,2019年地利生鲜被颁发“中国社区商业琅琊榜之2019年度瞪羚连锁品牌”的荣誉称号。


1、布局供应链,去中间环节的流通体系

在地利生鲜300余家生鲜社区店的背后,是国内领先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发商、运营商地利集团,所提供的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地利集团在沈阳、长春、哈尔滨、杭州、成都、寿光、贵阳等地,拥有近30家大型批发市场,包括中国更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

据资料显示,其经营面积超过700余万平方米。拥有30多个各类型功能仓储中心,年交易量达1500多万吨,年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囊括鲜活农副产品、粮油、干调、海产品、冻货等1.1万个品种。

除此之外,借助原闻氏生鲜(后被地利并购)的采购团队,地利生鲜延伸到产地,在国内的蔬菜主产区山东、湖南、湖北、辽宁、四川、海南、江西、广西以及国外的越南、缅甸等产地,达成对接互助关系,成立地利生鲜直采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地直采产业化经营模式。

成立基地之后,地利生鲜同时跟进,在自己的批发市场附近建立配送中心,产地采购来的生鲜商品直接通过配送中心进入自身超市,从而减少了批发市场的环节,降低了综合成本。

多年批发市场的运营经验让地利生鲜董事长栾元伟深知传统生鲜流通渠道的复杂、冗长以及低效,这使得地利生鲜看到了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提升供应链效率带来的渠道红利,从而将生鲜品类做透。

“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是农户——农产品经纪人——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零售终端——消费者,这样一个多层级的分销体系构成。而地利生鲜希望打造产地——地利配送中心——零售终端——消费者,这样一个去中间环节的流通体系。如果运作良好,地利生鲜可以在低于市场价10%的基础上还能实现盈利”,栾元伟表示。

地利生鲜通过三纽带,产地、零售和同城配送,来做到需求端和供应端匹配。地利生鲜拥有遍布全球大小300个产区,有4大生产基地,建有10个自己的食品加工厂,设置熟食、面食和豆制品等21条生产线,各类合作生产商达到800余家,总的仓储能量超过1万吨,更大的商品能量已经超过5000吨,运输车辆达到1000多台。

关于供应链,地利生鲜在5个城市设置了仓储加工中心,配置车辆方面,进行24小时动态全程监控,实现门店的一日两次、特殊产品一日三次的配送。地利生鲜的特点是签约质量,通过冷链送到配送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配送到门店。同时借助各地批发市场的优势,采集了水果之后,直接分捡装车,凌晨在2小时之内把新鲜产品送到门店,比传统超市能提前12—24小时,以此保证水果新鲜。

通过基地及供应链的优势,地利生鲜还另外开辟了B端生鲜配送业务,这给地利生鲜带来了另一条轨道的推动力。“在2018年,我们已经拿下大庆一家大型单位的生鲜供应,就这笔订单,一年便可实现15亿元的销售额”。栾元伟说。


2、精确SKU,促进线上业务

虽然地利生鲜的社区门店、线下业务也做的如火如荼,但社区到家的线上业务也是重中之重。

地利生鲜副总裁关梓辰先生表示:“地利生鲜的门店从四百平到一千平,每个店覆盖周围30个多个小区。我们做了一个独立的项目——明日鲜生,主打的口号就是批发价,到楼下,今日订,明日达。我特别认可千店千面的思想,因客而变。所以我们打的宗旨就是你顾客想在哪儿买,我就在哪儿卖。我们生鲜门店的损耗只有2%。这个应该在同行业里面更低的。”

“线上消费的人群,逻辑可能要更精准一些,足以让我们把SKU数量做到很精简。我们最开始线上平台有两百个SKU,该有的全都有,但是销量不尽如人意。后来根据大数据分析,只是把线上的两百个SKU增加到了六百个,其他的营运运作都没做,销售额却增长了45%。这就是线上。所以SKU数多还是少,还是要符合中国的特性。”

地利生鲜的线上模式称为嘀哩集市滴哩集市以生鲜食材为主,采用店中店的形式,提供今日达和明日达业务。依托仓储和供应链,以门店为单位辐射周围5KM的范围延展出20—30个社区拼团,在百姓家门口形成团长组织的取货点,打破消费者的心理购买边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购物环境。

疫情期间,地利生鲜还入驻了建行的“线上菜篮子”,实现了“建行辽宁”微信公众号与地利生鲜的无缝对接。市民可通过关注“建行辽宁”微信公众号,登录地利生在线购买支付。不但线上线下同价,而且还节约了排队时间,如果出现商品本身质量问题,地利生鲜不仅有团长来 *** ,并且还有早9:00-21:00的人工在线 *** ,让用户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快速反馈和处理。


3、2020年地利生鲜试水新模式门店

地利生鲜2020年年后首家新店开业,在原有形式的基础上,以全新的形象,打造全新的业态模式。今年开业的成都保利心语店,与以往门店大而全的形式不同,开展了一个小而精的门店模式,在装修风格方面以温馨舒适为主,更侧重年轻化的顾客体验,融入了城市的元素。突出优质、安全的精选商品,定位中高端人群。

此次的成都小店,旨在提升品牌定位,全力打造新型的社区精品店。从温馨舒适的购物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体验,到手写的价格签,无一不在传递着爱。在满足基本民生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改善环境、提升食材品质等吸引具有消费潜力的年轻客群

由于门店面积较小,精准把握商品品类和SKU数量之余,小店还大力推进线上业务,打造智慧小店。开通了社群、饿了么、美团外卖等业务,让顾客可以在家坐享新鲜。未来小店将继续赋能科技化手段,针对城市购物习惯,为每个会员进行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让顾客购物更加舒适省心。


4、小结

地利生鲜从未放缓发展的脚步,从东北到全国;从单一的传统经营模式向多种经营模式进军;从社区全品类生鲜超市到社区精选生鲜便利店;从线下实体门店销售到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从零售终端到生鲜供应链服务……不断探索和创新,致力于缔造生鲜行业领航者,做消费者身边的“食材?鲜管家”。

用前置仓来获取供应链优势,美团买菜疫情下的突击自救与加速发力


美团在疫情期间,可以说是两手抓,一边是给全国各地美团骑士打鸡血,充分保证各地美团骑士密度。另一边,则是将“美团买菜”放在了跟外卖同级位置。

这背后彰显的,不只是美团在疫情期间特殊安排,而是美团一直以来在买菜这个生鲜赛道中频频加码后的战略级决策。

疫情期间,外卖、酒旅成为重灾区。而美团既有成熟业务餐饮外卖,由于大多数餐饮门店歇业,外卖单量骤减。另一方面,美团昔日另一现金流来源酒旅品类,因为疫情也可以说是几乎0进账,甚至还要处理已经提前预定酒旅的退单等一系列事情。

此番严峻形势下,美团势必突围求生。纵观当下疫情期间机会,生鲜无疑是更大引流入口。美团此时此刻将“美团买菜”设置为与外卖同级,充分彰显其分食生鲜蛋糕野心。


1、从品牌到算法,美团买菜拥有哪些优势?

首先是品牌优势。一个品牌要在一个地区建立消费者信任其实并不容易,需要大量营销投入,高额推广费用。美团是国民知名度很高品牌,而且服务涉及范围很广,从让它名声大噪外卖,再到休闲娱乐和酒店住宿等,美团几乎涉及到普通民众生活方方面面,已成本地生活标配。

因此美团生态所带口碑光环、原生品牌影响力,使得其推广和社交裂变成本,可能比叮咚、每日优鲜这些“新”品牌要更低一些。

其次是算法优势。早在2013年,美团云就开始进行了一定探索,2018年,支撑美团1600万日订单“美团大脑”,就是全面运行在美团云上。这种成熟配送体系可以准确判断配送范围和配送员更佳配送路径等,相比其他两位巨头,美团买菜在保证配送效率同时,节省新建配送体系技术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再次是供应链支持。美团买菜可借助同属美团旗下快驴食材配送已建立仓配优势,深入原产地采购生鲜食材,再加上美团已投资康品汇、谊品生鲜、肉联帮等明星品牌,多条路走路,加速破解生鲜供应链之难。


2、用前置仓来进行“突破”,美团买菜的供应链之战

虽然本来生活创始人喻华峰表示前置仓只是中间业态,但在如今的时间点和当下的环境来看,前置仓无疑是近三年生鲜电商“命根子”级布局所在。

截止到2019年11月,美团买菜APP上查看其配送范围,显示其在北京市已开超40个前置仓。同时可以看出的还有,美团买菜在其“发源地”上海拥有前置仓15个左右,在华中地区武汉汉口区拥有3个自提仓。前置仓30分钟到家,在北上广深一线、苏州、杭州等准一线城市突飞猛进。

而对美团来说,餐饮外卖培养出的对价格不敏感,对品质生活有追求的年轻人,随着逐渐长大结婚生子,成为30分钟生鲜到家重要用户。延长用户寿命周期,美团在这点上卡位目标是非常清晰的。

有道是实力是比拼出来的,美团作为上市公司,技术、团队、资金上都具备非凡实力。其布局的“美团买菜”如今与外卖同级,势必会 *** 其前置仓发展和建仓效率提高。

美团买菜上线以来,用送菜到家模式在消费者周边2公里范围内搭建起一个虚拟菜市场,相比较京东到家等平台来说又切分着消费频次更高的果蔬肉禽蛋,相当于一次性瞄准了到家平台、社区生鲜以及传统菜市场对标的消费客群,其战略地位、未来增量以及潜在风险同比提升。

美团买菜主要在社区周边底商或合适点位开设服务站,辐射周边2公里范围内消费者,其经营品类较为聚焦,主要为新鲜蔬菜、水果、肉禽蛋、米面粮油、水产海鲜等一日三餐所需食材。为了提高履约效率,美团买菜自建驻店配送团队,同时在高峰期接入美团的配送体系。

这相当于在初创阶段即搭建起一定的供应链、商品以及客群基础。相比较同类型主打前置仓模式的生鲜到家品牌来说,美团买菜借此即可占据一定优势。

业界有观点认为,“前置仓”模式具有成本较低、复制性较强的明显优势。这有利于美团买菜前期在社区密集的地方建仓,通过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高频产品入口培养用户习惯,从而发展至成熟阶段,通过丰富的长尾sku产品变现。


3、生鲜B端快驴加码,C端发力买菜

当然,美团并不满足于仅仅在C端发力,其B端的布局“快驴”也马不停蹄加速布局。

整体来看,美团B端快驴做到的,一是企业或餐企足不出户,送货上门;二是一站式采购,目前平台在全国有5万个SKU,能满足大多数商户的食材采购需求;第三是保证食材安全性,平台每一种食材都经过源头厂商、供应商和品控层层把关。可以预见,快驴在坚挺过疫情后,会持续发力。

而快驴在疫情期间为美团营收多有贡献。譬如,通过线上采购、线下“无接触配送”的方式,美团旗下的餐饮供应链平台快驴进货成为不少企业食堂线上采购好帮手。疫情期间,北京市热力集团朝阳之一分公司、北京城建二公司、中建五局等单位的员工食堂就同美团快驴进货加强合作,满足员工就餐需求。

多条腿走路美团,在c端还上线了菜市场代运营项目“菜大全”,目前已在武汉、佛山、广州、成都、南通等多城市火热招商中。而美团买菜,在后疫情时代也有望随着其“级别”抬高,让更多用户养成用美团买菜习惯。一旦如此,美团将很有可能在下半年呈送一份亮眼财报。


4、小结

与一些生鲜到家平台对比来看,美团买菜优势在于商品、服务可控,与此关联的售后等服务也有利于美团及时反应,在消费者层面树立品牌影响力。美团买菜如果能保持商品、服务可控,并且协同美团的整体优势,那么其最终竞争对象大概率是实体生鲜业态及以更加细分的品类(比如只卖水果)入市的“前置仓”业态。

这实际上也反映出零售行业当下三大趋势,即从主打中高端消费、盲目对标消费升级过渡到兼顾民生消费,覆盖更多高频客群;从单一业态试错进化到多方联动、在供应链、商品、流量等核心环节中展开战略协同;从重金试错、企图以规模化优势承担预亏风险,发展到瞄准方向、根据自身优势小步试错。


结语


从社区生鲜业态来说,价格、全品类是其核心卖点。而生鲜零售平台受制于仓储、物流、履约以及引流等多项成本,意味着定价未必有足够竞争力。例如有消费测算显示,在上海龙山菜市场及其周边生鲜业态购买一份番茄炒蛋所需食材的成本后发现,徐汇龙山菜市场为5.02元,家乐福徐汇店为5.96元;永辉生活宛平南路店为4.17元(单笔订单需满足18元包邮,反之加运费)、易小鲜味5.44元。

计算订单到手总价可知,菜市场仍然是价格更低的采购渠道,其次是生鲜超市,而生鲜社区店或生鲜电商平台最贵。为此,生鲜电商应该将菜市场搬到消费者身边,作为一种便民、服务民生的“生鲜零售”新业态,充分满足社区居民对生鲜商品的质优、价廉、购买便利性等需求。

也就是说,生鲜电商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还包括即时配送服务。这样的“商品+服务”模式,有机会为消费者创造出更优的性价比。


话题讨论 :本来生活、地利生鲜致力于将供应链流程标准化,在全球投放买手,给门店供给最新鲜的货源;同时本来生活在城市中布局配送站,以保证配送时效;而美团买菜则倾向于在城市中部署前置仓……


您认为,哪种供应链升级的方式更好呢?欢迎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

(关注智慧零售与餐饮 公众号,扫码预约报名参会)


快查查!你是不是也被手机里的这个程序暴露了?

来源:【铁人先锋】

微信运动步数悄无声息地展示着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日均20000+步是跑步爱好者的生活,或是油井巡检工、物探放线工奔波的日常;日均10000步是上班族往返通勤的疲惫,或是加油员忙碌一天的轨迹;日均1000步是大家买菜、购物的距离,或是钻井工人驻扎井场的客观体现;日均100步是周末宅家彻底放空的慵懒,或是科研人员、技术员聚精会神坚守岗位的缩影。

石油人工作生活中,属于每个人的独特故事,都透过微信运动这串数字悄悄地传达出来。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日均30000步是东方物探测量项目长石矿林步数排行榜的常态。从事物探测量工作33年,他的足迹遍布鄂尔多斯盆地的黄土高原、荒漠戈壁,参与勘探项目68个,一步一个脚印测量了120000多公里,相当于绕赤道3圈。

作为集团公司“金牌队”长庆287队的测量项目长,他带领测量组积极推广 *** RTK、震源PPK等新技术,单组日效率提高10% ,用创新的脚步走出了一条“自主装备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17000步是新疆销售巴州龙山加油加气站前庭主管康丽的日常微信运动步数,每逢节假日、周末和“10惠日”时,步数能“狂飙”到20000+步,看似稀松平常的步数,背后却是超过400次的提枪加油和超过1000次的“问好”。

在加油站里,从营业厅到最近的加油机要走16步,到最远的加油机要走56步。加油高峰期时,康丽需要“定”在加油机旁一辆接着一辆地为顾客加油服务,这一“定”就是两三个小时。过了高峰期,她还需要抓紧空闲时间进行一次安全巡检。从帕米尔高原到死亡之海罗布泊,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昆仑山涧,新疆销售千余座加油(气)站还有像康丽这样的近万名员工每天都在平凡的岗位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责任。

“管线温度正常、来气压力正常……”3月17日,塔里木油田西气东输之一站的马朝忠和同事灵活地在各个装置、管线间穿梭,仔细查看一个个仪表、核对压力、检查参数,认真记录巡检数据,时不时弯下身来看看装置设备有无“跑冒滴漏”。

这已是马朝忠在西气东输之一站工作的第16年,他们每班需要巡检3次,一趟需要两个小时。看似不大的场站,但绕着装置、管线上走一圈,十六七公里不在话下,这让马朝忠和同事每日25000至30000多的步数纪录经常“霸榜”微信朋友圈。

西气东输之一站的安全平稳运行,关乎下游沿线15个省区市4亿群众用气,他们在站里走的每一步都“非同寻常”。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条条天然气管线、装置设备,更是下游的千家万户的民生冷暖。

日均2000步是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岩矿薄片鉴定技术主管张小芹平日往返各岩矿鉴定间的步数。从事岩矿鉴定20年,准确认识每一个“新成员”的过程都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磨砺。张小芹日复一日俯身各实验台,专注于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往返各鉴定间,只为给岩石精准分类定名。

作为岩矿薄片鉴定技术主管,她和团队从最初挑战岩浆岩鉴定、碳酸盐岩鉴定,到后来挑战火山碎屑岩、变质岩鉴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认识难关,出具2万多份科学精准的鉴定报告,取得了20余项科研成果,用显微镜头记录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之路。作为科研人员,日常工作,步伐不多,但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3月11日,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70114钻井队安全监督税彬在井场的步数为23022步。2016年成为一名安全监督以来,税彬每年在井超过300天,累计巡查步数3360万步、2.1万公里,相当于沿着赤道走了一半。

“责任重、很操心,每天至少巡查井场5圈。晚上下了班,脑子里还是现场的事。”税彬对工作毫不惜力。他总把“安全无小事”挂在嘴边,每天都要对井场人员、设备设施、岗位工作动态等不定时进行巡查。动起来,重复的砂石路一遍遍走过,无数设备一趟趟查过,脚步不停,才能安心。

与动辄日均上万步的一线石油人不同,对与长庆油田采油六厂岩石分析化验中心员工惠芳来说,作为整日泡在实验室里的技术人员,400来步是她一整天的微信运动步数。

惠芳主要负责长庆油田勘探部及多个采油、采气厂的岩石铸体薄片鉴定任务。工作时的她,大多是冷静地观察,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岩石样品,往往几个小时不“挪窝”,全天唯一的运动仅是“站起”和“坐下”。

日均400块的化验样品,需要装卸800次,读取数据1600次。参加工作的14年里,她在一个个薄片之中探寻地层奥秘,为油气资源的基础研究和勘探部署提供有力、高效的数据支撑,她分析过的近100万块岩石样品连起来,长度可绕地球近2圈,她硬是做到了零差错。看似单调的工作,惠芳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把爱岗敬业镌刻在了每一块坚硬的岩石之上。

有人步履万千,找油足迹踏遍祖国的江河,有人在一隅之地随光阴轮转行走数万公里,有人静若处子般,却让思想奔波于千米、万米的构造深层……

不论多少步,步步都是石油人平凡而坚实的足迹。

本文来自【铁人先锋】,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龙山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新增3例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的通告(2022年34号)

掌上龙山 ? 通知公告 2022-10-10 07:04:12

2022年10月9日,我县新增3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龙山县定点救治医院,对其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及其他风险人员进行追踪排查、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管控。现将3例阳性感染者在我县活动轨迹通告如下:

感染者陈某璐

10月5日活动轨迹

1、8时30分,从华塘坝家中驾驶摩托车出发,经团结路、民族路到地下商城店里;

2、8时47分,到地下商城“杰尼威尼”服装店上班(与来凤县阳性感染者5日活动轨迹交集);

3、16时44分,从店里下班,驾驶摩托车经民族路、团结路回家吃饭,后原路返回;

4、17时59分,回到地下商城上班;

5、21时14分,下班驾驶摩托车经民族路、团结路回家,后未外出。

10月6日活动轨迹

1、8点16分,从华塘坝家中驾驶摩托车出发,到县体育馆安置小区“金话筒”培训班送小孩上课,后驾驶摩托车经团结路、民族路去上班;

2、8时48分,到达地下商城“杰尼威尼”服装店上班;

3、16时43分,从地下商城下班;

4、16时48分,到凤阳街街头左侧一水果摊买水果,后驾驶摩托车经民族路、团结路回家,后居家未外出。

10月7日活动轨迹

1、11时前一直在家,后自驾小车到县体育中心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完后,驾车去“龙城天街”;

2、11时16分,进入“龙城天街”地下停车场,后进入“好利来”超市购物;

3、12时9分,从“好利来”超市购物结束,从地下停车场驾车回家,后未外出。

10月8日活动轨迹

11时58分,从华塘坝家中出发,自驾小车到县体育馆进行核酸检测,后驾车回家,居家一直未外出。

10月9日活动轨迹

一直居家未外出,期间闭环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

感染者梁某香

10月5日活动轨迹

1、11时,从龙山县民安街道皮鞋厂宿舍家中出发,途经新建路、街心花园到11时12分到达“世纪华联超市”上班(与来凤县阳性感染者5日活动轨迹交集);

2、15时28分,从“世纪华联超市”步行,途径街心花园、新建路到老新华书店坪坝(中医院世纪华联核酸采样点)做核酸;

3、15时34分,做完核酸沿原路步行返回上班;

4、17时30分下班后,沿新建路回家再未外出。

10月6日活动轨迹

1、7时,从家中步行出发,途经新建路、街心花园去上班;

2、11时,下班后途经朝阳路、新建路回家,期间居家未外出;

3、17时,从家中出发,途经新建路、街心花园去上班;

4、22时,下班后途经朝阳路、新建路回家再未外出。

10月7日活动轨迹

1、10时,从家中出发,在农机公司核酸采样点采样后去上班;

2、17时30分,下班后途经朝阳路、新建路回家,居家未外出。

10月8日活动轨迹

1、7时,从家中出发,在农机公司核酸采样点采样后去上班;

2、11时,下班后途经朝阳路、新建路回家,期间未外出;

3、17时,从家中出发,途经新建路、街心花园去上班;

4、21时,下班后途经朝阳路、新建路回家,居家未外出。

10月9日活动轨迹

1、9时,从家中出发,在车辆监测站核酸采样点做核酸后去上班,期间未外出;

2、14时30分,途经朝阳路、新建路回家再未外出,期间闭环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

感染者田某艳

10月5日活动轨迹

1、早上起床在象鼻岭社区出租屋家中;

2、10时54分,从象鼻岭社区出租屋步行外出,搭乘公交车沿209国道进城;

3、11时9分,在新龙超市门口公交站台下车;

4、11时13分,在龙山县民族路大嘴巴店吃粉;

5、11时45分,路经新建路图书馆前往时代广场;

6、11时53分,进入时代广场“衣世界”服饰广场内买衣服(与来凤县阳性感染者5日活动轨迹交集);

7、12时35分,从“衣世界”服饰广场买衣服外出;在时代广场世纪华联超市门口扫场所码,发现健康码变黄,向靛房村里报备;

8、12时37分至13时,从时代广场进入民安农贸市场内买热水壶;

9、13时54分,步行至新龙超市外;

10、14时00分,在朝阳路与茶亭路交叉路打印社;

11、14时08分,在朝阳路湘西明珠手机店外斑马线处搭乘湘UX6022出租车去老县人民医院;

12、14时14分,城北路老县人民医院做核酸采样(采样核酸阴性,健康码于10月6日变绿);

13、14时25分,离开核酸采样点,沿城北路、北门菜行,经朝阳路去联通公司外公交车站;

14、14时45分,在朝阳路联通公司门口搭乘101路公交车(车牌湘U00608D)回象鼻岭社区出租屋,当天未再外出。

10月6日活动轨迹

在象鼻岭社区出租屋未外出(出租屋房主李某付不在家中居住)。

10月7日活动轨迹

1、7时42分,从象鼻岭出租屋步行外出,后沿209国道到华塘体育馆排队做核酸;

2、8时35分,采集完核酸后步行至209国道馥园生鲜百货商行买菜,买完菜后沿209国道步行至芙蓉二小对面申通快递取快递,取完快递后沿209国道步行回家,

3、9时17分,回到象鼻岭社区出租屋;

4、12时18分,从象鼻岭社区出租屋外出;

5、12时20分,在209国道搭乘101路公交车(湘U00810D)去体育馆红绿灯十字路口;

6、12时31分,体育馆红绿灯十字路口下车,换乘的士往高铁站;

7、12时38分,搭乘出租车到达高铁站;

8、12时51分,在高铁站搭乘公交车(湘U11066D)到体育馆红绿灯十字路口下车;后换乘101路(湘U00608D)公交车往象鼻岭社区方向;

9、13时13分,回到象鼻岭社区家中,当天未再外出。

10月8日活动轨迹

8时,从象鼻岭社区家中步行外出到象鼻岭社区核酸采样点采样,采样后回象鼻岭出租屋,当天未再外出。

10月9日活动轨迹

1、7时59分,从象鼻岭社区家中步行外出,到华塘体育馆排队采集核酸;

2、8时40分,从体育馆核酸采样点步行去209国道馥园生鲜百货商行买菜,后步行回家;

3、9时27分,回到象鼻岭社区家中,居家未再外出,期间闭环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

请与以上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交集的人员立即向所在地村(社区)、县疾控中心及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并主动配合落实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措施。如有瞒报、缓报,一旦造成后果,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0743-6234025

县疾控中心:0743-6223469

龙山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2年10月10日

责编:向波

来源:龙山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男子朝阳街头跪地乞讨 见有人用手机拍摄竟然开骂

辽沈晚报/崔晋涛

看见男子在路旁乞讨,市民上前询问,拍照准备发手机朋友圈寻求帮忙,结果却被对方认为他是质疑自己的乞讨行为,对拍照市民不停谩骂,而后卷起物品匆匆离开。

9月6日,朝阳市民马先生(化名)在市区的龙山街早市买菜,在市场入口看见一年轻男子行乞,与其他乞讨者不太一样的是,这名男子身着整洁,背着书包,跪在一个扁平的塑料袋包裹上,面前是一张一米见方的白色字板,上面打印着他自己的家庭情况,旁边还放着一个音箱,字板上零散地铺着一些面值10元到1元不等的钱币。

这张字板上的内容显示,小伙子来自农村,爷爷是残疾人,奶奶患哮喘,常年吃药打针,家中重担全落在他父亲一人身上,可就在去年,他父亲又被查出患有肝癌,每月需要几千元治疗费,自己这才迫不得已上街乞讨。

马先生心想,如果事情真如小伙所描述,那小伙实属可怜,但是他看见小伙身体健全,年纪轻轻,跪着要钱又有些疑问。

于是马先生上前询问了一些小伙家里的情况,开始小伙还能回答,后来对于有些例如家庭其他成员、亲属的工作情况等待情况他闭口不谈,马先生见状拿出手机,想拍张照片,发到朋友圈,一来向朋友核实下情况,二来呼吁朋友来帮忙,可是没等马先生拍照的手放下,小伙子就开始破口大骂。

污言秽语不堪入耳,旁边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对小伙议论纷纷;“刚才看他还挺可怜的,骂起人来这么凶。”“我问过他,哪家医院他都说不上来,不一定是真事。”“现在这样的多了,可以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在街上行乞效果好不好不说,真实性让人不好确定。”

小伙骂了一会儿后,卷起地上的东西挤出人群匆匆离开。

渝北买菜直通车来了!团购渠道持续更新

为了满足大家多渠道的买菜需求,渝北区梳理出了首批开展团购业务的农业企业、电商和超市,供大家参考。



一起来看看团购渠道吧!

↓↓↓

之一批农业企业、电商、超市


团购业务联系方式




企业“蔬菜包”还将持续更新



配送区域:

龙溪、龙山、龙塔、双龙湖、两路、回兴、宝圣湖、双凤桥、仙桃、悦来街道以及龙兴镇、木耳镇






温馨提醒


这些渠道为团购模式,倡导团长组织同一小区(楼栋)50单以上,与企业对接团购事宜,若不足50单可另与企业进行协商。


同时,为进一步拓宽市民买菜渠道,加大保供驰援力度,全区各镇街也将积极引导辖区内,满足疫情防控规定的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开展团购销售,并及时公布购买方式。


来源:渝北发布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49个团购渠道上线!渝北买菜直通车来了


(第1眼-重庆广电编辑 贾梦婕)

【防疫进行时】事关湘西龙山县疫情,常德疾控发布防控提醒!

来源:常德疾控

一审:魏

二审:张 杨

终审:彭美君

<

线上买菜需求激增,多多买菜面向湖南全省高薪 *** 上百人

受疫情波动和双节购物高峰影响,近期湖南居民线上购物买菜需求激增。针对线上运力吃紧、配送压力较大等现状,近日,湖南省商务厅发出号召市民支持快递外卖配送服务的倡议。作为保障市民“菜篮子”的重点保供企业,拼多多旗下湖南多多买菜在全力做好保供工作的同时,加大一线员工 *** 力度,面向湖南全省提供物资仓管、干线司机等百余个优质高薪岗位,呼吁广大市民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共同参与,为全省千家万户送去一份保障和温暖。

据了解,当前受疫情和业务高峰的双重影响,湖南各地快递、外卖、社区团购等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力下降、订单配送压力加大等情况,影响了市民的日常消费和生活便利。作为与市民“菜篮子”密切相关行业,湖南多多买菜正全面协调运力,通过增加人力、提前作业等方式,全力保障“当日23点前下单,次日送达”的配送效率。

目前,湖南多多买菜已覆盖全省14个市州,在长沙市区有近30个网格仓站点。为切实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需求,湖南多多买菜做好粮食蔬菜、民生物资等保供稳价同时,确保产运销等各环节衔接有序,畅通社区团购最后一公里。为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与市民,湖南多多买菜进一步加大一线员工的 *** 力度,重点面向长沙、常德、衡阳、郴州等地提供加工员、分拣员、物资专员、仓管员等百余个优质岗位,倡议有闲暇时间的市民,在这个特殊时期,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共同参与到保障市民“菜篮子”的工作中。

据了解,为了做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11月以来拼多多启动了爱心助农“暖冬行动”,湖南多多买菜也成立专项产销对接团队,深入怀化芷江、邵阳新宁等多个农产区,从源头上助力应季、待销农产品更好更快出村进城。(孙茉颖)

【具体岗位需求,请查看 *** 海报↓↓↓】

【网格仓招募分拣员、带车司机,可根据居住地就近联系区域负责人】

长沙市及周边区县:

开福区,联系人:罗/15173889796

雨花区东山街道,联系人:郑经理/13637415790

雨花区跳马镇毛坡,联系人:李经理/13317317524

龙山县买菜网,龙山县长-第1张图片-

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联系人:熊经理/17375825717

雨花区植物园路,联系人:周经理/18974095609

望城区桥驿镇,联系人:邹经理/15273798285

望城区乔口镇,联系人:崔经理/15211690716

望城区白箬铺镇,联系人:杨经理/13677481277

望城区月亮岛,联系人:周经理/15273166861

浏阳市沙市镇,联系人:罗经理/15074802866

浏阳市大瑶镇,联系人:彭经理/17788925562

浏阳市关口街道,联系人:朱经理/15367881106

浏阳市永安镇,联系人:熊经理/15308460689

衡阳市

耒阳市、祁东县、衡东县,联系人:龙经理/18152748360

邵阳市:

隆回县,邵阳县,北塔区,新宁县,联系人:空经理/18926555485

郴州市:

桂阳县、嘉禾县、临武县、宜章县、资兴市,联系人:文经理/17347031007

永州市:

东安县芦洪市,祁阳,蓝山县,道县,联系人:凌经理/18175859202

益阳市:

资阳区,联系人:郭先生/13487809196

槐奇岭镇,联系人:李经理/19958814800;

桃江县,联系人:贾经理/18975386615

马迹塘,联系人:刘女士/13487696616;丁先生/13378070111

南大膳镇。联系人:刘/15802151639

沅江市,联系人:15197730081/15367723533

南县,联系人:王经理/18673735096

赫山区,联系人:刘经理/18073798540

常德市:常德市区,联系人:陈经理14786987456、张经理13607366180

石门县楚江,联系人:叶经理18692358658

石门县宝峰,联系人:邓经理17373635188

石门县雁池,联系人:张经理13973610686

澧县王家厂,联系人:胡经理18673653654

澧县县城,联系人:刘经理13548556059

津市县城,联系人:杨经理17773636969

临澧县,联系人:刘经理19936728852

安乡县,联系人:吴经理13996263697

西洞庭,联系人:王经理18122918220

桃源县,联系人:方经理18173004666

桃源漆河、桃源郑家驿,联系人:娄经理18473626993

汉寿县,联系人:高经理13787878398

汉寿崔家桥,联系人:刘经理19973797117

汉寿西湖,联系人:余经理13973619989

张家界市区、联系人、吴经理15874418090

慈利县,联系人、王先生13574409333

桑植县、联系人、谷先生18674421677

吉首市、联系人、姜先生17375936813

龙山县、联系人、莲女生13574314925

泸溪县、联系人、杨先生14786859542

保靖县、联系人、曾先生15274372947

永顺县、联系人、杜先生15364409154

花垣县、联系人、吴先生13974332159

怀化市:

鹤城区,联系人,唐先生18874566646

中方县,联系人,唐女士18774716387

溆浦县,龙潭县,联系人,张先生19907450067

低庄县,联系人,粟先生19350280980

沅陵县,官庄,联系人,张先生13367455399

麻阳县,联系人,杨先生19974315200

辰溪县,联系人,李先生18974563456

新晃县,联系人,蒲先生19974528999

芷江县,联系人,唐先生18874566646

洪江县,联系人,施先生15115277228

安江县,联系人,李先生18166223867

会同县,联系人,尹先生19152129818

靖州县,联系人,冯先生17375598849

通道县,联系人,刘先生18797638843

龙山新区农贸市场实施“五化”改造“马大嫂”买菜成享受

来源:长兴新闻网

下午3点多,市民吴杏英准备买菜做饭。走进龙山新区农贸市场,整齐的摊位一字排开,市场内墙壁上的大块显示屏正滚动显示当日的菜品菜价,每个摊位上也各有一块电子显示屏,正式启用后摊位上的菜品和菜价将一目了然。“菜价看一眼就知道了,也不怕买贵,更安心了。”吴杏英笑着说。

原本已经十分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如今又有了新变化,像吴杏英一样的市民买菜也成了一种享受。而这都要从一场“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的“五化”改造说起。

龙山新区农贸市场建于2016年,干净、整洁、管理规范,在每季度全市农贸市场考评中成绩得分一直名列前茅。今年是浙江省“五化”改造的第二年,长兴将该市场作为重点申报单位。对此,县市场监管局龙山所积极组织实地察看,对照标准梳理农贸市场硬件、软件方面存在的不足,分阶段指导推进“五化”改造工作。

走进市场,记者发现,除了电子显示屏,市场服务台上还整齐摆放着公平秤和共享充电宝等便民物品。此外,顾客还可以通过环保袋发放机免费领取环保袋。

经过熟食区,透过透明玻璃,工作人员正忙着摆放新鲜出炉的烤鸭。据县市场监管局龙山所副所长殷锦明介绍,熟食品制售区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三白”规定,即戴白帽、戴白口罩、穿白褂。市场内现场制售品、熟食品的加工场地均配置了摄像头,能够进行实时监控。

在市场的一角,记者还看到了为母婴室预留的房间,长兴城投集团工作人员陈倩楠介绍,目前母婴室的设计终稿正在进一步完善中,一旦敲定将立即投建。此外,市场还设有老人休息区,为老年人出行、购物提供帮助。

一阵香味飘过,顺着香味,记者来到了和平多毛酱鸭等特色农产品展示区,有了这块售卖区,居民在家附近就能品尝到长兴各地的特色美味。“结合市场实际,此次‘五化’改造突出便利化、智慧化、特色化优势进行推进。预计本月底前完成相关验收。”陈倩楠表示。

谈起“五化”改造,诚信文明经营户李彩凤颇为自豪地说:“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检测我们市场已经做得很好了。”“市场改造好了,我们生意也更好了!”党员经营户徐金花脸上溢满笑容,她对改造的效果十分满意。

本文来自【长兴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徐汇枫林网格聚力打消居民“负面”情绪 确保疫情期间投诉工单处置质量不降

新民晚报讯 (记者 袁玮)登记了口罩预约购买之后什么时候才能去药店购买?返沪人员进入小区需要登记哪些信息……疫情期间,居民对疫情的担心明显增加,徐汇区枫林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一天的投诉工单一下子增加到六、七十件,主要集中在小区内疫情管控、防疫物资发放、防疫政策咨询等方面。针对疫情投诉工单突增等情况,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协调力量,多方形成合力,打消居民“负面”情绪,确保疫情期间各类投诉工单处置质量不降。

图说:徐汇枫林网格聚力,打消居民“负面”情绪 枫林街道供图

如何来解答老百姓对疫情情况的咨询,疏导他们内心的焦虑成了此次战胜疫情的一个重要环节。街道网格中心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针对居民们提出的问题精准施策,分类实施。网格中心及时与街道职能部门联系,统一制定相关政策咨询、口罩发放、街道防控等方面的答复口径,采取网格中心先行联系同时,直接答复老百姓相关疫情类的投诉,即确保老百姓在之一时间得到解释答复,疏缓内心焦虑,又减少了派单流程及时间。网格中心还运用“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力量,做好收集信息、解决诉求、化解风险等工作,让居民的诉求之一时间得到回应。

疫情期间,居委会全部人手及精力基本都投入到防疫一线,对于接收的投诉工单有时会出现人手不够,没有精力处理及处理质量不高等问题。网格中心专门成立了两个热线指导协处小组,深入居委会,现场指导并协同承办单位处置热线投诉案件。自指导小组成立到现在,共协助处理投诉工单达120余件,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疫情期间,天龙小区发布了一则通告:“除本小区居民外,其他小区居民需从4号门来本小区的菜市场买菜”,此举造成了一些市民的不便。市民打 *** 到网格中心,希望天龙小区改进方案,继续让周边常住居民到小区内的菜市场买菜。考虑到市民的实际买菜需求,经网格中心协调后,天龙块区立刻做出调整:外来小区买菜居民可出示自己小区的出入证通过天龙1号门去龙山菜场买菜,这让上了年纪的居民不用再绕道。

着急!上海菜市场什么时候开?老年人凌晨4点在马路菜场人挤人……

凌晨4点,天刚亮,双峰路、程家桥路、巨鹿路的马路菜场人声鼎沸,十几个到几十个菜贩挤在马路两侧,摆出摊位,叫卖蔬菜、瓜果、鲜肉与河鲜。

密集的人流将马路占得满满当当,早起买菜的市民,大多是不擅长使用手机的老年人,放眼望去,整条马路上满目银发。

近日,不少市民向“周到帮办夏令行动直播间”反映,由于一些正规菜场迟迟没有开放,已消失多年的马路菜场卷土重来。不少市民都在问,这些正规菜场为何迟迟不开,究竟何时能开?

视频:正规菜场不开致马路菜场卷土重来

凌晨4点的马路菜场

每天清晨,赶往双峰路马路菜场买菜的老人们,似乎已与菜贩们达成了某种默契。

为了赶在菜贩们收摊前买到菜,许多老人都是清晨4点左右就从家中出发。每天早晨五六点钟,来这里买菜的人流达到高峰。

“没办法啊,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不买就没得吃。”

早晨6点不到,双峰路马路菜场边,推着自行车的俞阿姨已经买好了一车筐的菜。60多岁的她每天要烧全家人的饭菜,因为家附近的正规菜市场没开门,住在万体馆附近的她,不得不每天4点多起床,骑上20多分钟的自行车,赶到双峰路的马路菜场买菜。

每天一早,马路菜场人声鼎沸

“每天起这么早,像过来抢菜一样。”俞阿姨感叹:“(正规)菜市场不开真是一个大问题。天气热,蔬菜放不住,买多了,两天就烂了。”

年逾七旬的李阿婆也是4点起床买小菜的老人们中的一员。尽管她家就住在双峰路附近,离得并不远,但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她所居住的小区一直没开放靠近双峰路一侧的大门。

上了年纪、腿脚又不好的李阿婆,每天拖着买菜用的小车,要花半小时,才能慢悠悠地走到双峰路的马路菜场。为了赶在马路菜场收摊前买到菜,这段时间,李阿婆没睡过一个好觉。

老人们着急时间是原因的。清晨6点半,大多数白领刚起床,双峰路马路菜场上已出现了散场的趋势。

工作人员开始劝离菜贩

穿着黑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开始尝试劝离菜贩,将路面还给逐渐多起来的机动车通行。

急躁的情绪开始在市场中蔓延,一个卖菜的大姐急得连声询问旁人:“已经6点半了吗?”

因为马路菜场缺乏必要的冷藏条件,她购进的一些鲜肉已在高温中暴露了2个小时。如果当天卖不掉的话,不知能否保存到下一次出摊。

同样着急的还有来晚了的市民。几个刚刚赶来买菜的阿姨,眼看着菜贩被催促收摊,急得不得了。

对着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一名阿姨嚷了起来:

“你倒是讲讲,到底几点摆到几点?老百姓要吃,伊拉(指菜贩)要生活!光吵着不好摆了、不好摆了,老百姓不要吃啦?”

阿姨们说,现在5点不到就要起床买菜的日子太难熬了。她们很怀念以前双峰菜市场正常开放的日子。那时候,她们可以选择买菜的时间和频次,为了保证新鲜,好多老人甚至一天内要往返菜市场好几次。

今年4月疫情爆发后,双峰菜市场和旁边的龙山菜市场因疫情防控暂停营业,至今仍未恢复运营。

一位买菜的居民直言,双峰菜市场和龙山菜市场长期关闭,是附近居民涌入马路菜场买菜的最主要原因。

“人家龙华菜市场就开了。”一名阿姨颇为羡慕地说,1.5公里外的龙华菜市场,因为率先恢复运营,已成了附近居民心中羡慕的对象:“人家老有秩序的,老百姓扫好码进去,菜一样一样的买,老方便的。”

居民们对龙华菜市场率先恢复运营充满羡慕

另一位阿姨紧跟着补充:

(龙华)菜市场里有人统一管理,价格合理一点,时间也自由点,东西也能保证新鲜。这里(马路菜场)买的生鲜,买的早是活着的,买的晚就死掉了,价格还忽高忽低。

重返马路摆摊的菜贩

比起买菜的居民们,更羡慕龙华菜市场开放的,其实是正在双峰路上摆摊的马路菜贩们。

几乎所有在双峰路马路菜场摆摊的菜贩们都是原本就在双峰菜市场内经营的摊主。因为双峰菜市场迟迟不开放,缺乏收入的他们不得不重返马路,想方设法多摆一会摊,能赚一点是一点。

中午时分,地面温度已超过40℃,在不影响交通的双峰路支路上,仍有几名菜贩留守在原地,他们躲在建筑物的阴凉下,等待着太阳落山,盼着能在管理人员下班后,继续把菜卖出去一些。

双峰菜市场大门前,中午闲着没事做的菜贩王建民(化名)正扒着门缝向封闭的菜市场内张望着。

透过大门缝隙,一台消毒仪器清晰可见。王建民说,这台消毒仪器是本轮疫情后,菜市场为了防疫购置的。

王建民说,除了这台消毒仪,双峰菜市场大门前还设置了两米安全线和临时隔离点,“哪里比不过龙华那一家,为啥龙华菜市场能开,这里就开不了”?

王建民已经在双峰菜市场卖小菜近30年了。早已告别马路菜场多年的他也不喜欢在马路上摆摊,但为了贴补家用不得不出来摆摊。

“我老妈身体不好,吊盐水要钞票;老丈人在养老院,要钞票;我们要借房子住,要钞票;家里就我和我老婆一起经营夫妻店,不摆摊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已经这个年纪了,到哪里再找一份工作?”

初入这行时,王建民还是个小伙子,如今,他已年近60岁。近30年来,靠着菜市场内的这个摊位,他们养活了一家老小,养大了儿子。卖菜,成了他唯一擅长的生存本领。

马路菜场的摊贩大多在附近尚未开放的菜市场有正规摊位

“他说得我都要哭出来了。”树荫下,另一位菜贩一边小心翼翼地将蔬菜遮挡好,避免被正午的阳光晒坏了,一边听着王建民的诉说。

作为同龄人,他对王建民所说的一切感同身受:

“我们家三个老人,两个小孩,老婆不上班,就我一个人赚钱,你说怎么办呢?”

为了尽量多卖一点菜,这位菜贩一般是早上2点多起床进菜,3点多就到了马路边摆摊,早上6点半被要求撤摊后,他会躲在阴凉处休息,等晚上8点管理人员下班后,再继续摆摊卖菜,直晚上到10点多,他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一天就睡4个小时觉,中午2个小时,晚上2个小时,睡5个小时算多的了。”这位菜贩说,他还不算最辛苦的,“对面卖菜的老人更辛苦,摆摊的两位老人都已经70多岁了,他们也是我们菜市场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双峰路、巨鹿路还是程家桥路的马路菜场,这批疫情过后出现在马路上的菜贩,都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他们大多在附近尚未开放的菜市场持有正规摊位,他们的摆摊时间大多在早高峰之前或晚高峰之后,他们强烈地盼望着,能早日重返正规菜市场。

菜贩们也强烈盼望早日重返正规菜市场

“玩不来手机”的老年人

除了买菜的市民和摆摊的菜贩,马路菜场直接影响的另一群人便是住在马路菜场周边的居民。

因为许多菜贩凌晨两三点钟就开始摆摊,深夜里传来叮叮咚咚的响声,对周边居民的生活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影响。到了凌晨4点,买菜的人流出现后,菜市场特有的喧闹声,更是令周边区域分贝飙升。

在铜川路万镇路,马路菜场的喧闹就引发了周边居民的投诉。7月12日,在城管部门的干预下,万镇路上的马路菜场被清理一空。

相比较而言,程家桥路、双峰路和巨鹿路周边居民对于马路菜场的噪音,容忍度更高一些。究其原因,这可能跟这些区域老龄化程度偏高,当地居民对线下买菜的需求更强烈有关。

记者注意到,巨鹿菜市场附近500米以内约有10个居民小区。而公开数据显示,巨鹿菜市场所在的南京西路街道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高达45.6%。

双峰菜市场周边500米范围内,也有约10个居民小区,而其所属的枫林街道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40.8%。

此前,上海市商务委在指导中强调,在有序推进农贸市场复商复市的同时,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主副食品市场供应,鼓励菜市场线上订、线下送或消费者自提。

然而,实际生活中,老年人接受“线上订”等替代方案时,远没有年轻人那样容易。

老人们因为玩不来手机更习惯线下买菜

在巨鹿菜市场附近,一名74岁的老伯就告诉记者,自打巨鹿菜市场关门后,他就每天骑车7站路,到普陀区买菜。即便要跑这么远,他也从未想过用线上买菜的方式替代线下买菜。

“我们老头子怎么网上购物,我们手机玩不来,还是线下买方便。”

另一位爷叔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网上一次要买50块、60块或者100块才给你送。像我们都习惯每天吃多少买多少,而且网上的菜看不到也不踏实。”一位早起到程家桥路马路菜场买菜的阿姨说,她之所以选择早起买菜,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该地区生鲜小店有限,程桥菜市场关闭后,整片区域的居民都主要靠着程桥菜市场附近一家生鲜店生活,但这家店面积并不大,由于买菜的人很多,经常人满为患,店外也常常排着长队。

这位阿姨觉得,与其进店和大家一起挤,还不如在露天环境买菜更安心些。

在居民们看来,马路菜场同样存在人挤人的问题

“如果正规菜市场不开,那就应该允许马路菜场存在,把马路菜场管管好,明确开放时间和摊位秩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乱哄哄地人挤人。”

一位爷叔指着清晨熙熙攘攘的双峰路马路菜场说,“你觉得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就一定安全吗”?

记者了解到,目前,双峰菜市场、美天程桥菜市场、巨鹿菜市场都在为尽快恢复运营而努力。其中,美天程桥菜市场的恢复时间尚不明确,但长宁区已有多家美天菜市场陆续恢复营业中。

程家桥菜市场自今年3月25日一直关闭至今

双峰菜市场所在的枫林街道工作人员则表示,对于该菜市场,他们将尊重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在未明确要求开放的情况下暂时不开放。同时,对于菜市场周边的摊贩,街道城管与市容部门加强日常巡查。

巨鹿菜市场由于涉及经营权转换,可能要延迟到第三季度才能以“新一代联华生活鲜菜市场”的形式重新开业。在此期间,对于附近居民的买菜需求,南京西路街道工作人员表示,为保障装修改造过程中巨富长地区高龄、独居等特殊人群的日常生活所需,附近的乐龄站点会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周一至周日的老年餐(午餐和晚餐),同时依托“老伙伴”计划,开展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志愿互助服务,以满足特殊困难人群的日常主副食品需求。

“应该告诉企业怎样能行”

在上海市人大代表、浦东新区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施政看来,由于菜市场人流密集,流通性较大,防疫风险较高,相关部门采取相对谨慎的复商复市措施可以理解,但如果能在风险排查过程中,明确告诉企业和市民风险之处、改进 *** 以及进度,同时对有实际困难无法恢复营业的地区,给出相应补偿措施,也许更能取得市民的理解。

在路边摆摊的马路菜场

“作为一名同样来自于防疫重点行业的工作人员,我认为, *** 部门在指导企业进行疫情风险防控和安全排查中,不能只告诉企业‘不行’、‘不可以’,还应该告诉企业,怎样能行,哪些地方能够改进,要怎样改进,要把‘道’划下来。让企业将隐患排查掉后,在符合防疫要求的情况下营业,而不是因为有风险就不开了,无视市民的实际需要。”施政说,“如果只是因为风险高就不开,这样的做法老百姓理解起来就很困难。就像市民说的,难道在马路菜场买菜就没有风险了?”

“另外,对于那些实在无法开放菜市场的区域,应有一定的辅助措施。比如,我注意到很多助老食堂已经开了。既然助老食堂可以卖熟食,那么卖一点生的应该也可以。毕竟,有一些老人不喜欢吃食堂,喜欢自己买菜烧饭。实在无法恢复菜市场运营的区域,有没有可能在长者食堂等便民服务设施附近售卖一些相对平价的蔬菜,填补老年人买菜的需求空白,通过发动社会力量,解决市民的买菜需求。”

转自:新闻晨报周到APP记者·张益维

图片来源:张佳琪

来源: 周到上海

标签: 龙山县 龙山 县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