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博主@种子猎人SeedHunter晒了自己种的“100年前的顶级西瓜”,说这个瓜虽然香气足,但皮厚瓤小、口感粗糙、甜度平平——甚至,连猪都不吃。
很多网友感叹,“原来人类有好瓜吃才这么几年”,“终于看到油画里的瓜了”。
1645-1672年间的静物画丨Giovanni Stanchi. Watermelons, Peaches, Pears, and Other Fruit in a Landscape.
可是,100年前真的吃不到又红又甜的西瓜吗?
@种子猎人SeedHunter 的微博丨微博
博主种出的石山西瓜丨微博
这种西瓜叫做石山西瓜(Stone Mountain Watermelon)。这个品种于1923年在美国佐治亚州被培育出来,并且迅速成为上世纪30~40年代最畅销的西瓜品种。后来由于大量的杂交,石山西瓜已经近乎绝种,现在我们很难再品尝到它。不过,早在17世纪,人类已经培育出了红瓤西瓜,石山西瓜作为100年前的顶级西瓜,应该不至于难吃到连猪都看不上。
西瓜从一种“苦瓜”变成现代人的夏日福利,可不只是过去100年里的新成就。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开始驯化西瓜了。
驯化西瓜的四千年历史
在远古时期,西瓜既不红,也不甜,甚至还是苦的。西瓜是葫芦科植物,它们产生的葫芦素有细胞毒性,这是植物在野外生存和繁衍时的重要防御机制,而苦味也来源于此。现在的药用西瓜(Citrullus colocynthis)仍然很苦,人们用它来提炼可以入药的葫芦素,还将它们作为生物燃料使用。它的亲戚饲用西瓜(Citrullus amarus),虽然没有苦味,但不红又不甜,一般用来当饲料。我们目前食用的栽培西瓜(Citrullus lanatus)经过选育,已经没有了苦味。
瓤白味苦的药用西瓜丨Ji-Elle
栽培西瓜什么时候没了苦味,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但西瓜很早就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了。在利比亚的西南部,研究人员曾发现5000年前的西瓜籽。公元前1500年,苏丹也已经出现了西瓜。在埃及的图坦卡门法老墓中,考古专家还找到了公元前1330年左右的西瓜籽。
在利比亚发现的5000年前的西瓜籽丨参考文献<2>
在驯化西瓜的过程中,人类还将西瓜从非洲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早在公元2000年前,尼罗河谷的人们开始尝试培植西瓜;随后,西瓜出现在了地中海地区。到罗马时期(公元前31年至公元476年),非洲北部和欧洲的西瓜种植已经十分兴盛。后来,早期的欧洲殖民者还将西瓜带到了美洲。而在公元800年和1100年,西瓜分别传入印度和中国,并逐渐传播到整个亚洲。
当时的人还认为西瓜有治疗的功效。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人们不仅把西瓜当利尿剂,还会把冰凉、湿漉漉的瓜皮放在中暑的孩子头上,帮他们降温。而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的园艺师则哈里·帕里斯(Harry Paris)认为,西瓜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除了国际贸易的因素,还因为高水分的西瓜在远航时可以作为重要的淡水来源。
那个时候的西瓜长什么样?最早的能够清晰展现西瓜细节的图片,是一张草药医学的手稿(Melones palestini ul’ Saracenici of the Tractatus de herbis),绘制于大约1300年,现保存在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在手稿中,西瓜小而圆,绿色表皮上带有窄窄的深色条纹。西瓜的叶呈现近轴折叠,卷须有分支。在同一世纪,其他描绘西瓜的手稿也展现了那时西瓜果实小、形状圆的特征,宽窄不同的条纹形态则对应了两种不同的种植变种。
1300至1375年的草药学手稿,西瓜小而圆,左上图和右下图的西瓜是两个不同的变种,表皮纹路宽窄不同
在同时期的画作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西瓜的果肉是白色的,有黑色的籽。
关于西瓜种植场景的画作,绘制于1385年至1395年
在上图的放大版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西瓜有白色的果肉
一百年前的西瓜不如现在?
在这之后,西瓜不断被培育和改良。我们不知道人们在哪一年吃上了香甜的大西瓜,但在1395年的手稿中(Melones dulces of the Tacuinum sanitatis),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瓜农们开始种植红瓤西瓜了。由于红色果肉的基因和决定西瓜含糖量的基因有关联,当人们有意识地培育甜度高的西瓜时,西瓜的果肉也逐渐变红了。
1395年的画作中已经出现了红瓤西瓜
而在17至19世纪的画作中,它们看起来已经与现代西瓜并无二致了。当时的人们不仅食用西瓜,还拿它们酿酒,说明那时的西瓜已经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了。
1680-1708年的西瓜画作
1771年西班牙画家的静物画丨Luis Egidio Meléndez. Still Life with Watermelons and Apples in a Landscape.
1835年德国画家的静物画丨Leopold Zinn?gger. Früchtestillleben mit Melone und Weintrauben.
1864年的西瓜画作丨Mihail ?tef?nescu. Natura statica cu fructe.
人们认为几百年前的西瓜难吃,很可能是受到了同时期一些画作的影响。在这些画中,因为茄红素不够,西瓜瓜瓤偏白,还可以看到粗糙的经络,显然达不到现代吃瓜人对“好瓜”的评判标准。
1610-1670年意大利画家的静物画丨Michele Pace. A watermelon, squash, peaches and plums on a stone.
为什么同一时代的西瓜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受当时的培植技术所限,不同地区种植的西瓜可能良莠不齐;品质优良的西瓜,也不一定能通过育种技术得到稳定遗传。种植的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授粉等,也会左右西瓜的好吃程度。当时的人们比现在更容易买到皮厚、不甜还空心的西瓜,说不定画家就是恰好买到这样一个歪瓜裂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如当静物画的 *** 素材吧!
这次博主种出的石山西瓜皮厚瓤小,可能也是因为种子品质不稳定,或者种植条件不符合品种要求。实际上,包括石山西瓜在内,100年前的人们已经开始培育几个以香甜多汁著称的西瓜品种,比如美国的蜜宝(Sugar Baby)、查理斯顿(Charleston Gray)、克伦生 (CrimsonSweet)等。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园艺科学系研究员马亨德拉·迪亚(Mahendra Dia)等人测量了这些西瓜品种的糖度,发现石山西瓜的平均糖度在9.14°Bx左右,而其他大多数品种的糖度可以达到10-12°Bx,和现在市面上西瓜的糖度差不多。大多数苹果的糖度在10-14°Bx,而常见菠萝的糖度是8-10°Bx。
1904-1917年俄罗斯画家以西瓜为主题的静物画丨Victor Abashin. Four watermelons.
在同一时期,我国也在培育一些本地农家品种,如核桃纹、花狸虎、喇嘛瓜等。
现代技术下的西瓜育种
100年前的育种工作,大多是基于当时已经被广泛接受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当时的育种工作者已对如何筛选和强化西瓜的性状颇有心得,培育出了不少优良的西瓜品种。
在林林总总的西瓜品种里,最打动广大吃瓜群众的想必是无籽西瓜了!1938年,中国人黄昌贤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利用秋水仙素,以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作为亲本,首次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对懒得吐籽的吃瓜人来说莫过于夏日福音。
无籽西瓜丨Scott Ehardt
到了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搭建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模型,打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大门,这也成为了现代水果育种的重要基石。
而到了今日,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的统计,西瓜在世界十大果品中位居第五。作为吃瓜大国,我国的西瓜栽培面积及总产量已达世界之冠,还把第二名土耳其远远甩在了身后。
2019年全世界西瓜产量更高的10个国家,中国位于之一,且远超其他国家丨FAOSTAT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国外的优良品种被引入我国;同时,国内也开展西瓜育种工作,逐渐建立起近500人的西瓜、甜瓜科技队伍,人数之多远超其他国家。在过去的60多年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西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辗转新疆与海南,培育出了30多个西瓜、哈密瓜的优良品种,如 “8424” 西瓜和“皇后”哈密瓜。吃瓜不忘种瓜人,随处可见的优质西瓜、甜瓜,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
在瓜地工作的吴明珠丨新疆农科院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如分子标记、组织培养技术等,也促进了我国西瓜、甜瓜种植品种的逐渐国产化、良种化。丰产、抗病虫害、皮薄肉厚、耐贮运是主要的培育标准。近年来,我国还开展了一些特色西瓜新品种的选育,比如高维生素C、高瓜氨酸、高番茄红素等。
除了高甜度这个常规目标,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甚至还选育了酸甜风味的西瓜品种“SW”。不仅如此,西瓜的果肉不再仅限于常见的纯红色和纯黄色,红黄镶嵌的“双色冰淇淋”西瓜也已经上市多年。
果肉内红外黄的“双色冰淇淋”西瓜丨参考文献<9>
如今我们能够吃上香甜的大西瓜,要感谢古人们对西瓜的驯化,也要感谢近代的育种技术。但不管怎么说,西瓜的老搭档还是凉凉的空调。在家用空调还未普及的100年前,就算能吃上好瓜,人们的夏天还是没内味儿。
参考文献
<1>Dane, F., & Liu, J. (2007). Diversity and origin of cultivated and citron type watermelon (Citrullus lanatus).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54(6), 1255–1265. https://doi.org/10.1007/s10722-006-9107-3
<2>Wasylikowa, K., & van der Veen, M. (2004). An archaeobotan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watermelon, Citrullus lanatus(Thunb.) Matsum. & Nakai (syn. C. vulgaris Schrad.). Vegetation History and Archaeobotany, 13(4), 213–217. https://doi.org/10.1007/s00334-004-0039-6
<3>Paris, H. S., Daunay, M.-C., & Janick, J. (2013). Medieval iconography of watermelons in Mediterranean Europe. Annals of Botany, 112(5), 867–879. https://doi.org/10.1093/aob/mct151
<4>Dia, M. (2016). Stability of fruit quality traits in diverse watermelon cultivars tested in multiple environments. Horticulture Research, 11.
<5>The 5,000-Year Secret History of the Watermelon. (2015, August 21). History.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history/article/150821-watermelon-fruit-history-agriculture
<6>王鸣. (2003). 我国西瓜育种的进展(上). 西北园艺:蔬菜, 3, 6–8.
<7>王鸣. (2003). 我国西瓜育种的进展(下). 西北园艺:蔬菜, 5, 6–7.
<8>程瑞, 徐兵划, 张朝阳, 许文钊, 顾妍, 黄大跃, 孙玉东. (2021). 从文献统计分析我国近10年西瓜育种特点及方向. 中国果树, 2, 79-82.
<9>姚怀莲, 曹雪会, 周万凤, 丁晓青, 殷子越. (2021). 双色冰淇淋西瓜设施优质栽培要点. 中国蔬菜,3,114-116
<10>中国妇女报. 致敬吴明珠教授!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这位袁隆平的同窗.
<11>种子猎人SeedHunter. 2021-9-11,15:56. 微博.
作者:岸边的白鹳
编辑:麦麦
一个AI:
健身人士居家旅行必备的无糖西瓜什么时候可以培育一下?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中国已成全球更大甜瓜消费市场!巴西甜瓜“恐龙蛋”受追捧(央视财经《正点财经》)今年春节,洋年货也成为消费热门,有一种名字和风味都很独特的巴西甜瓜,端上了中国百姓的餐桌,并受到人们的追捧。
淡绿色、圆滚滚,一个个甜瓜,即将打包装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超市中。这种来自巴西东北部的甜瓜,根据它的形状和大小,巴西人给它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恐龙蛋。巴西东北部阳光充足,为甜瓜带来了香甜的口感,同时可能因为靠近海边、空气湿润,使得甜瓜水分充足。
据了解,从瓜农在巴西城市莫索罗附近的瓜田里采摘开始,甜瓜要进行消毒和检疫,装进低温冷藏的集装箱,送去码头,海运到达中国,再经过检疫之后,送往中国的经销商,再分别运输到各大超市。整个流程,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
巴西某出口公司销售经理 卢卡斯:我们刚开始向中国出口不久,现在出口数量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瓜和其他瓜的区别就是,它比其他品种的甜瓜都要甜,并且耐保存,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运输并保持良好的品质。
卢卡斯告诉记者,中国是全球更大的甜瓜消费市场,消费量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间,中国甜瓜的国内产量加净进口量从1080.58万吨增长到1347.72万吨,增加了267.14万吨,增幅为24.7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48%。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刘项楠)
长得像羊角,甜得像蜂蜜,这瓜保甜!保熟!作者:流畅
最近的气温一直在潮湿的春季和炎热的夏季之间来回横跳,一会闷热难耐、一会又凉风嗖嗖。吃起热汤面,一会就满头大汗;吃起凉菜轻食,肚子凉凉的偶尔也会 *** 。这种时候还是来一块保甜的瓜最为爽口、最有幸福感!有这么一种甜瓜,贴着“气死白糖、甜过初恋”的标签,而且超级健康低卡,它就是近两年受尽追捧的羊角蜜甜瓜。
春夏正是吃瓜的季节,相对于还未到季节的西瓜,羊角蜜的口感要更香甜清冽。凑近一闻,甜丝丝的果香瞬间治愈了春夏的躁动。咔嚓切开,伴随着清脆的声音,散发着甜香的汁水就涌了出来。“羊角蜜”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它的甜,但这个瓜真正吃的是那一口脆嫩多汁。
作为甜瓜的羊角蜜,看到之一眼有点像长胖了的黄瓜,与我们概念中圆圆胖胖的大多数甜瓜长得不太一样。它形状酷似羊角,一头粗一头细,口味比甜瓜更甜、清脆多汁,成熟的羊角蜜表皮颜色呈灰白色,略带黄色浅纹。羊角蜜的甜度是普通甜瓜的好几倍,高达20-26度,因此有着“气死白糖,甜过初恋”的说法。
不仅吃起来甜蜜度爆表,羊角蜜甜瓜闻上去还有一种醉人的芳香气味,因此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挑选的时候,要选择外表光滑、有细微的绒毛,瓜脐相对大、表皮发黄、闻起来比较香的。羊角蜜因为甜度很高,所以存放的时候要注意放在阴凉通风处,切忌放温度太高的地方,瓜瓤处会成熟得太快,糖分变质甚至发酵,出现酒味。
水果当然是直接吃新鲜的味道更好最健康,羊角蜜本身就是非常美味的水果了,本期的微食疗,小编再提供两个小方子,当你吃不完或是想要尝试一下新口感的时候,可以试试看哦~
羊角蜜冰棍
★把羊角蜜瓜切开、去籽、榨汁
★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加入白糖或酸奶
★放入模具中冰冻起来,就是美味的羊角蜜冰棍啦~
★推荐使用仙人掌、葡萄串或其他绿色食物形状的模具,绿油油的会非常像哦!
酒酿羊角蜜
★羊角蜜去皮改刀切成长条
★将酒酿打成汁,放入羊角蜜浸泡并冷藏
★取少量浸泡过羊角蜜的酒酿汁加入洛神花上色,再加上吉利丁片后制成啫喱
★将羊角蜜摆盘,放上酒酿,最后铺上红色的啫喱点缀即可~
“秋瓜坏肚”有道理吗?秋天到底能不能吃瓜?要把握“度”秋瓜坏肚?要把握“度”
俗话说“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周霞曾介绍,秋季本来就是腹泻高发季节,如果此时再大量食用西瓜等寒性水果就很容易拉肚子。
夏天造成人体气血损耗,处暑过后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会有所下降,排泄能力也会下降,导致代谢废物在体内明显增加,如不注意容易发生腹泻。
俗语所说的“秋瓜坏肚”,其实主要说的是吃性味偏寒凉的瓜果蔬菜过多导致。《寿世传真》中归纳,偏寒的瓜类有:西瓜、冬瓜、黄瓜、菜瓜、甜瓜、苦瓜、丝瓜等。这些瓜要注意适量食用。
“秋瓜坏肚”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绝对不能吃。青海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熊睿曾介绍,夏季高温导致食欲变差,人们可能会多进食一些瓜果、冷饮等寒性食物,以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从中医角度来讲,如果过多摄入寒凉的食物,经过一个夏天,脾胃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入秋季,天气比较干燥,很多人通过食用瓜果来补充水分,而常吃的瓜果均属寒凉性质,过多食用,易引发胃肠道疾病。
但也不要过于恐惧“秋瓜”,只要适量,一般不会有健康问题。另外,秋季要格外注意食用瓜果的品质,不要吃变质的瓜果。秋季是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季节。人体经历了炎热的夏季之后,抵抗力有所下降,各种病菌容易乘虚而入,食用不洁或变质的瓜果,易引发肠道疾病。
瓜类多属凉性食物,脾胃虚弱的人,如老人、孩子要少食为好。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桂贤曾建议,秋天干燥易便秘,可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带、紫菜、卷心菜、胡萝卜、魔芋等。而辛辣食物也会加重便秘,所以要少食。
坚果类食物可润肠通便,可常吃五仁和蜂蜜,如杏仁、芝麻仁、核桃仁、松子仁、麻子仁。要多喝水,清晨5―7点是大肠经值的时候,此时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通畅。
29日上午,位于江夏山坡街红专村的湖北鄂泰华农业园汇聚了不少的吃瓜群众,一场精品西甜瓜推介品鉴会在玻璃大棚前徐徐展开。
鄂泰华公司董事长吴佑良介绍,深秋时节,武汉市场的西甜瓜市场多为外来货源,其中,从西北地区长途运输而至的哈密瓜通常在半熟状态下就出货,本地市民很难吃上新鲜的西甜瓜。为此,公司在市农科院和区农技推广中心专家的帮助下,从去年起开始引种多个西甜瓜品种,经过小面积试种成功。今年,公司投入500多万元,建成两个标准化玻璃大棚和30多亩联体大棚,其中,仅两个标准化玻璃大棚投入就达到400万元,种植了10个品种的西瓜和甜瓜。
都蜜5号(哈密瓜)
雪蜜甜瓜
博洋9号(羊角蜜)
绿蜜(甜瓜)
博洋6号(羊角蜜)
橙蜜(黄金瓜)
绿蜜糖分含量非常高
西瓜汁水充盈,口感极佳
黑莎皇西瓜口感脆爽
哈密瓜
(以上图片为实地拍摄)
国庆临近,农业园的40亩西甜瓜相继成熟。据悉,通过设施化种植,这些优质西甜瓜大多一年可以连茬种植三季,每季平均单产达到4500公斤左右,效益非常明显。
据介绍,鄂泰华10个品种的优质西甜瓜全部采用有机农业模式种植,全程无农药和化肥。品鉴会上,市民对这些西甜瓜的口感赞不绝口。
鄂泰华将于国庆黄金周期间举办优质西甜瓜品鉴暨大棚采摘活动。
活动时间:10月1日至10月7日。
地点:江夏区山坡街红专村(导航“湖北鄂泰华农业”)
107国道旁有指示牌。
一个容易忽略的细节,甜瓜裂瓜越来越多,农户以后要注意好好的甜瓜,怎么长着长着就裂开了。
这是很多甜瓜种植户的无奈,从栽上苗到结出瓜,要不断地浇水施肥,预防低温冷害,打药预防病害。辛辛苦苦两个月,但裂瓜总是发生在成熟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农户反应,甜瓜每年都有裂瓜的,严重时70%都是裂瓜,几乎是绝收了。总是听说瓜果类缺钙会导致裂瓜裂果,所以现在很注重钙肥的使用,喷施冲施都用过,我以为钙补上了,就不会有裂瓜了。
甜瓜需要的钙肥量较大,比磷元素还多,如果生长期间缺少钙肥,不止会有裂瓜,还会出现酒心,影响品质。但甜瓜裂瓜的原因,也不止缺钙一个,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如果防止裂瓜的重心只放到补钙上,忽略了田间管理,一样解决不了问题。
田间管理除了病虫害防治、授粉留瓜以外,还要注意一个细节。早春气温不稳定,要注意温度变化。早晚温差大,棚内温度过高时,就要开风口了,降低棚内温度,让甜瓜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
但是天气好时,棚内温度快速升高,甜瓜生长会受到高温影响,出现生理性萎蔫,很多农户朋友担心,就打开全部的风口让温度快速降下去。本来是好意的,虽然温度降低了,但造成了裂瓜。
因为通风量过大时,果实表面温度降低,提前硬化,等到温度合适时果肉生长膨大,而果皮生长慢,就会出现裂瓜。所以,大棚通风时应先开一个小风口,随着温度升高慢慢打开,这样才能减少甜瓜裂瓜。如果果实生长期间遇到低温时,也要及时保温。
早春种植甜瓜,到了第二茬瓜长出之后,温度高光照强。这个时期光照直接照射到瓜面上,也会造成果皮老化,出现裂瓜的情况。所以这个时期,要保护好果实周围的叶片,为果实遮光,减少裂瓜的发生。
甜瓜要想长得好品质高,田间管理一定不能忽略了。缺钙、光照强、温度不适等,都会造成甜瓜的裂瓜。所以,农户不能单纯地认为用过钙肥了,就一定不会裂瓜,这样就会忽略田间的管理。
尤其是通风,很多农户不注意这个细节,掌握不好技巧,就会造成损失。这也提醒我们种植户,种植瓜果是一个严谨的事,可能一个小细节做不好,最后酿成大问题。
青州银瓜,从“一季鲜”到“四季甜”“今年的银瓜从正月底开始上市,已经摘了2个月了。”5月初,青州市弥河镇大关营村的程有斌种植的大棚银瓜已经接近采摘尾声。作为多年的老瓜农,程有斌之一次把银瓜提前到3月初上市。大关营村是青州银瓜的核心产区。
“弥河清,弥河长,弥河滩的银瓜称霸王,汁多肉脆甜又香,黄梨苹果赶不上。”这首民谣唱的正是青州银瓜。作为青州特产,青州银瓜已经有五六百年的栽培历史。
程有斌的银瓜之所以提前上市,跟大关营银瓜合作社建设的标准化种植基地有密切关系。2018年起,基地开始建设,到去年,占地200亩的一期项目完工,建有26个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去年下半年,程有斌承包了10个大棚,用来种银瓜。
刚刚采摘的青州银瓜。
青州银瓜属薄皮甜瓜的一种,因皮色银白而得名,主要有火银瓜、绿银瓜、半月白、大银瓜等四个品种。目前主要栽培品种为火银瓜,表皮光洁、白中透黄,内质脆,香气浓,甘甜可口。因为只有在弥河沿岸的沙滩地种植,才具有香脆甜的特殊口感,当地也称之为弥河银瓜。
大关营银瓜合作社负责人郇延庆介绍说,传统的银瓜都是弥河沿岸的沙滩地上种,一般要麦收时节上市,最近几十年,开始采用拱棚栽培,上市时间提前到清明。青州银瓜好吃,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太娇贵,抗病能力差。随着7月份高温雨季的到来,银瓜就不长了。
郇延庆介绍说,最近两三年,合作社采用拱棚、高温大棚等不同栽培模式,加上新型栽培技术配合,现在基本实现一年四季有瓜。“传统四五月份上市的银瓜十几块钱一斤,正月上市的银瓜能卖到四五十元一斤。”
去年,大关营银瓜合作社建设了占地2500平方米的银瓜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展销中心。合作社正从单一的银瓜种植,向种苗研发、线上线下销售、上下游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不断延伸产业链。
大关营银瓜合作社的标准化种植基地,正在进行青州银瓜品质提升种植试验。
临近大关营村的弥河镇东南营村,同样是青州银瓜的核心产区。由山东尊悦农业开发公司建设的尊悦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该村。目前已建成高温大棚35座,面积4.5万平方米,并引进推广智能温室、农业物联网等新设备、新技术,配备全自动智能化管控系统,实现自动控温、补光、喷水,通过精细化、集约化种植,有效提升银瓜的品质。
传统的银瓜大多是瓜农自己留种,多年连续种植之后,存在品种退化问题。近年来,青州当地还成立了青州银瓜研究所,通过单株种植筛选、提纯复壮等手段,提升银瓜品质。目前,已经搜集银瓜优质种质资源30余份,成功选育5代青州银瓜优质品种。
去年,山东尊悦农业开发公司与山东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共建的省农业科学院(青州)银瓜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在对银瓜种植全过程的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并根据不同栽培茬口的气候特点和生长环境,开展冬春、越夏、秋季、秋延迟、秋冬茬等种植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伟 通讯员 潘伟 史海莹 丁灏
(社会)河北新乐:立夏时节瓜果飘香立夏时节,河北省新乐市的大棚西瓜、甜瓜开始进入成熟期,果农忙着采摘和加强田间管理。近年来,新乐市依托当地沙地资源优势,引导农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规模化发展西瓜、甜瓜等瓜果种植,促农增收。据介绍,目前该市西瓜、香瓜和甜瓜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
5月6日,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小流村 *** 西瓜合作社的社员将采摘的西瓜装箱。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5月6日,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小流村 *** 西瓜合作社的社员将采摘的西瓜运出大棚。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5月6日,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小流村 *** 西瓜合作社的社员在大棚内管护西瓜。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5月6日,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小流村的一名果农在大棚内管护甜瓜。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农村80后经典记忆的屎瓜,自带“味道”,为什么会成为抢手货?农村,一直都有着丰富的植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植物,听到许多奇怪的植物名字。
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肯定听过“屎瓜”这个名字,一种经常生长在动物粪便周围的野生小瓜。
在过去,屎瓜一直以害草的形象出现在农民的生活中,和“屎”也有着割舍不清的联系。
农民们经常把屎瓜喂养自家的动物们,野生的动物和小鸟也会以它为食,吃了屎瓜的动物们,由于屎瓜种子无法在动物的体内被消化掉,种子会随着动物的粪便排泄出来,排泄出来的种子又会在屎堆里扎根发芽,最后再次长出屎瓜,这是一个充满“味道”的轮回。
讨人厌的屎瓜
屎瓜长得就像是个迷你的小西瓜,除了“屎瓜”这个名称,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别名,比如马泡瓜、马泡蛋、喇叭蛋、马宝、狗西瓜,其中“马泡瓜”是人们叫的最多的名称。
屎瓜是黄瓜属下的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每年的7月份到8月份,就会开出很多黄色的花朵。
它们的叶面粗糙有刺毛,形状像心脏,果子个头有大有小,大的就像是鹅蛋一般,小的则像纽扣。外皮软软的,很容易被捏破,
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一股“味道”,但是屎瓜却自带瓜果的清香,可食用。
闻起来就像是我们平常所吃的香瓜的味道,吃起来味道也不错,是很多人小时候熟悉的记忆。
屎瓜原本是属于非洲的一种野果,后来才来到我国,是一种入侵植物。这种植物多为野生的,在农村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只有朝鲜和我国的山东单县有着大量的养殖地。
尽管屎瓜无毒可食用,但是在老农民眼里,它们却是十分令人厌恶的。
在屎瓜刚入侵我国的时候,生长肆意妄为,在农田里会和农民种的庄稼争抢土壤营养,从而会影响庄稼的成长,在农民的眼里,就是一种恶性的害草。
除此之外,屎瓜还非常不好清除。
这是一种攀爬性的植物,一般攀爬在农民的农作物上,对农民来说比较难以处理。而且繁殖率很强,一根屎瓜藤上可以长出一串的果子。
生长速度也很快,如果不及时清理,很有可能明年就会长出更多新的屎瓜。
因此,农民一看到屎瓜,就会头疼。
如今摇身一变,广受欢迎
尽管名字带着“味道”,还被人们各种嫌弃,但是如今的屎瓜,已经从当初的“万人嫌”变成了现在的“广受欢迎”。
出现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发现了屎瓜的珍贵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种植屎瓜的行列中,屎瓜的价格也节节攀升。
屎瓜成熟后果实美味可口,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是一种美味的水果。
很多的农村孩子,都喜欢采摘它们来食用。不同的屎瓜味道也不同,有的吃起来很香甜,但是有的吃起来却带酸苦。秋季,是采摘屎瓜更好的季节。
除了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屎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人体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根据资料记载,屎瓜中含有葫芦素C、丰富的维生素E、丙氨酸、精氨酸、谷胺酰胺、葡萄糖甙、果糖、丙醇二酸等多种物质可以帮助缓解衰老,可以填补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也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然而,屎瓜价格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种子可以榨油。、
屎瓜种子炸出来的植物油品质很高,再加上商人的炒作,物以稀为贵,导致屎瓜籽炸出来的油价格大大提升。
最后
如今,随着人们需求的转变,不同品质的屎瓜,价格也不同。
现在的屎瓜,一斤价格已高达40元到600元不等,当水果吃,种子榨油,成熟的屎瓜还可以做成屎瓜干泡水喝。
可以说,看似不起眼的屎瓜,其实浑身都是宝。
这种农村80后经典记忆的水果,虽然还是比较小众,但也迎来了它的春天。
小吃丨白香瓜这是香瓜的一种,也是价钱最贵的一种。白香瓜外皮色白如玉,瓜瓤香甜似蜜。北京人早年总好在瓜季儿多买些,把其中熟透了的吃掉,不十分熟的放在大果盘里,摆在桌子上,则满室清香,沁人肺腑。昔年,我幼时在农村有个孩子头儿(大点的顽童)叫“八十头”。他带我去扒瓜(到瓜地去偷瓜),从瓜地旁的大庄稼地爬着把瓜地里的瓜秧儿一拉,则大瓜、小瓜全拉过来了。记得那是田家的白香瓜地,看瓜园的田老头有一杆“莲花口”的土枪(枪口有莲花形的较短的土枪)。老头只朝天放了一枪,就把我们给吓尿了,不敢动弹。田老头把我们四个孩子都带到瓜棚下,叫我们坐在地上,把装进裤兜子里的白香瓜全掏出来,摆在每个人的面前。田老头笑着问我们偷瓜干什么。我们说是想吃。他就笑着对我们说:“我方才朝天放枪是吓唬那偷瓜的猹和獾的,没想到把你们小哥几个给吓着了!好啦,我也不告诉你们家的大人们了;只是请你们都把眼前偷的瓜全吃了,我还另送你们几个熟透了的好白香瓜……”我们信以为真,就咬了一口瓜,却苦得连舌头都伸不出来了!老人大笑,对我们说,偷没熟的瓜,吃不得,是糟蹋天生之物,有“罪”。那瓜非到熟了不能吃……从那次起,我才知道瓜不熟,一定不能吃。直到现在,我已近七十岁了,但每在城中见到白香瓜总要买几个回去,而且总是回忆起这个往事。一次,在瓜摊上碰到昔年一起偷瓜的老蠢头。我们两人一见面,想起那年偷瓜的往事,不由得捧腹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