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煲汤大全,鸡骨草猪骨煲汤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5 0
清热解毒、疏肝健脾的鸡骨草排骨汤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 *** :鸡骨草排骨汤。此汤偏凉,清热祛湿、疏肝健脾,适合春夏季节,尤其高温、潮湿等天气。

010 鸡骨草排骨汤

材料:

鸡骨草(30-60g,煎成段)、芡实(30g)、薏苡仁(30g)、排骨(250g,洗净、切块)、赤小豆(15g)、红枣(2-3枚,去核)、生姜(3-4片)、陈皮(3-5g)。

煮法

上述材料洗净。首先排骨、加水适量,煮开5分钟,去血沫、捞起,备用。然后在汤锅中,加入处理好的排骨、鸡骨草、芡实、薏苡仁、赤小豆、红枣、生姜、陈皮,与水同煮,大火煮沸,调至文火,共煮约1-2小时,汤成,加少许盐、搅匀,稍放凉即可食用。

功效

清热解毒、疏肝止痛、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等;

注意:

1、若怕汤性过于寒凉,可以适量增加生姜、陈皮;

2、阳虚、胃肠虚寒者不宜;

3、尤其适合湿热证、实热证,如肝胆湿热者、肝热脾湿者;

4、排骨可随喜好换成其他猪骨、猪横利、瘦肉、老鸭等;

5、鸡骨草种子有毒,需去除后再使用;

6、汤虽味好,适量为佳。


以上仅供参考,如有明显不适,请到当地医院就诊。

地老鼠土茯苓骨头汤 祛湿去燥 治风热咳嗽痰多

今天介绍的老火汤有点特别,因为里面加了一种草本植物的根块。这植物的名字十分个性,听起来是一种人人讨厌的动物,但懂它的人都知道它是个宝,遇见都会买上一两个回家煲汤。 不卖关子,这个植物叫入地老鼠,是一种中药,因其黑黑且圆鼓的根块酷似老鼠而得名。在广东这边,市场里常见一些卖煲汤的中药摊位,一年四季也能经常见鸡骨草、牛大力、土茯苓、巴戟天之类的材料,然而入地老鼠比较不常见。即使摆在眼前,一般人也不会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丑根块居然是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的良药。 入地老鼠很便宜,一个也就5、6块钱,拿来煲骨头汤,也够一家三口喝了。入地老鼠很耐保存,随意堆一边也能放个把月,要是放冰箱保鲜存放三个月也不会坏。前些天我给妈妈一下子买了6个入地老鼠,还有一些牛大力和土茯苓。妈妈再过三年就70了,老人家年级大了,自然身体毛病比较多。不过平时她也很注意煲汤养生,自己就在家里的鱼塘种了入地老鼠,想喝的时候挖一个煲汤,长期下来也治好了她夜尿频繁的毛病。可是入地老鼠一年只收获一次,自己种的供不应求,买一些放着也可不需要担心存放问题。

By 小龙IRIS 【豆果美食官方认证达人】

用料
  • 入地老鼠 1个
  • 土茯苓 适量
  • 骨头 适量
  • 清水 适量
  • 盐 适量
  • 陈皮 1块
  • 姜 几片

做法步骤

1、入地老鼠有清热祛湿、解毒消肿、活血调经等功效,能治疗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子宫颈糜烂、乳腺炎等,在治疗风湿病痛、前例腺炎、糖尿病、热咳等方面作用也十分显著。话说不少女人生小孩之后,大多数人会受到了内痔的困扰。可切一个入地老鼠与骨头煲汤,调理一个月左右,即使再重的症状也会减轻不少。 因为新鲜的入地老鼠耐保存,一般不会将其切片晒干,多为新鲜煲汤为主,无论口感和味道都比较好。不同于其他些药根只能煲汤取汁,入地老鼠能直接吃下肚,口感如粉葛一样粉糯的口感,味道还算不错。要是再搭配上土茯苓来煲汤,汤水清甜回甘,又是一对祛湿的绝佳组合。现在这天气喝正好,不仅能祛湿去燥,对风热感冒引起的痰多咳嗽疗效也能立竿见影。

2、将入地老鼠的黑色外皮去掉,里面是白 *** 嫩的模样,不过一接触空气就很快会被氧化变暗了。

3、将入地老鼠切片。

4、土茯苓切片,姜去皮切片。

5、将骨头焯水,然后捞出洗干净。

6、锅里重新加适量水,放入骨头。 水开后继续煮几分钟,如果有起泡沫可用汤勺撇走。

7、倒入土茯苓与入地老鼠。

8、如果有陈皮可以加1块。 陈皮具有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在清补凉中配入陈皮,可以帮助脾胃运化,使药性更容易吸收。

9、盖上锅盖小火煮2小时左右。

10、临出锅前三分钟,用适量盐调味。

11、汤煲好啦! 入口清甜回甘,喝一碗还意犹未尽。

12、入地老鼠土茯苓汤

小贴士

【禁忌】:因入地老鼠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妇禁食。

----------

豆果美食,家庭厨房领域美食社区及交易平台;

100万道美食菜谱,任您挑选,可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豆果美食】App查看。

鸡骨草煲汤大全,鸡骨草猪骨煲汤-第1张图片-

秋乏熬夜要多喝 鸡骨草土茯苓汤

每天睡醒后,不但觉得口干鼻干,还有觉得口苦,喉咙也有点干;前一晚又经常熬夜,吃东西又肥肥腻腻,整个人又觉得很困,整天都觉得好累。这个时候呢,就要清下我们的热,去下我们的湿,尤其是肝里面的火。来个鸡骨草土茯苓汤吧!

鸡骨草土茯苓排骨汤

鸡骨草:味甘、微苦,性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土茯苓:甘、淡,平。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食材

  • 排骨 300克
  • 鸡骨草 半扎
  • 土茯苓 7-8块
  • 太子参 20条左右
  • 红枣 5-6个
  • 生姜 几片
  • 盐 适量

*** /步骤

1.鸡骨草,土茯苓,太子参,红枣冲洗干净,生姜切片放入汤锅

食材

2.排骨300克(看分量)切断,焯水。如果是靓排骨可以不用焯水。

排骨焯水

3.所有食材放入汤锅后加入适量的水,炖1.5小时左右,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鸡骨草土茯苓排骨汤

希望各位大小朋友喝了身体棒棒,学习棒棒,工作棒棒,么么哒!

关注美姨,每天学会一点知识!

每日一膳|湿气太重,这道岭南草药煲汤正合适

中药课堂:鸡骨草(下)

上回说到,每年端午前夕,在“龙舟水”的影响下,天气既潮湿又闷热,许多老广们都会习惯煲点鸡骨草汤,以缓解湿热之困。然而,虽说鸡骨草为岭南地区民间熟知的中草药,然而,因市民不当使用鸡骨草而中毒的报道却屡见不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鸡骨草来源于豆科相思子属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全草,凡是相思子属植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的荚果和种子含有类似于蓖麻毒素的相思子毒蛋白,毒性剧烈,误服后首先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肠绞痛等不适,继而发生溶血现象,引起呼吸困难、心跳乏力、紫绀、休克等中毒症状,严重者会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大部分鸡骨草中毒事件,都是与市民自行采摘鸡骨草,使用前没有把上面的荚果和种子清除干净有关。

在药材市场上,常见有两个品种的鸡骨草,一种叫鸡骨草,另一种叫毛鸡骨草,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鸡骨草来源于广州相思子的全草,药材表面疏披柔毛,茎藤纤细,表面红褐色,因叶片较小,又名细叶鸡骨草;毛鸡骨草来源于 *** 思子的全草,因药材表面密披黄色柔毛而得名,又因叶片较鸡骨草大约1 /3,习称大叶鸡骨草,毛鸡骨草藤茎较粗,紫褐色至灰褐色。在广东地区,两种鸡骨草均可药用,功效相近,鸡骨草为正宗的传统品种,质量较优,但产量较小;毛鸡骨草质量不如鸡骨草,但产量较大,为市场上的主流品种。

今日推荐——鸡骨草灵芝汤

材料:

鸡骨草30克,灵芝30克,瘦肉300克,赤小豆30克,陈皮1瓣,生姜3片,蜜枣2个,食盐适量。

做法:

(1)瘦肉洗净,焯水,其余材料洗净;

(2)把锅内的水烧开,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煲1小时,调味享用即可。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近段时间岭南大地潮湿闷热,许多人也随之出现腹胀腹痛、肢体困重、精神不振等“湿重”症状。鸡骨草味甘苦,性凉,能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活血散瘀,搭配味微苦、具有补气安神功效的灵芝,以及调和脾胃的生姜、蜜枣、陈皮,既能清热利湿又不伤脾胃。在潮湿闷热的天气下饮用十分合适,也适合平素两胁不适、胃脘胀闷、食欲不佳、口苦口粘、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的湿热体质人群饮用。

小贴士:

鸡骨草偏凉,虚寒体质人群可多放生姜或减量饮用。

本期值班医师:

向俊,广东省中医院临床中药师,中药学硕士。擅长:中药药物咨询,包括常用中药煎煮服用 *** 、配伍禁忌、合理用药咨询,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常用毒性中药研究,中成药用药咨询等。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让我们一起健康为乐,助人为乐!

【记者】严慧芳

【作者】 严慧芳

每日一膳

我家常喝这3道广式鸡骨草靓汤,去燥滋润,老少皆宜,营养又美味

近日冷空气又要来了,但现在空中弥漫着似雾非雾的热气,略带闷热和干燥。在四季如春、潮湿的气候里,辣火锅、烧烤是广州人离不开的美食之一。擅长养生的老广会选择一碗鸡骨草靓汤,让身体变得舒适,得到片刻的清凉。

鸡骨草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多生长于两广地区的山林边。这种野草生命力顽强,一年四季均可采摘,除了入药,老广们更喜欢把它们用作煲汤和做凉茶的食材。

你们可千万别小看鸡骨草,鸡骨草还有一个一战成名的故事。

相传广东有一个员外,他的孩子身体不适,茶饭不思。为了让儿子康复,员外四处寻医,并张贴榜单,只要能治好我孩子,一定以重金酬谢。

有一天一名乞丐揭榜,并上门为孩子写下了一个汤方,鸡骨草4钱,猪横脷(猪脾脏)一副,里脊肉半斤,蜜枣、姜片适量,煎水后服用3次即可。

3次过后,员外孩子痊愈了,从此鸡骨草煲汤饮用,成为了民间广为流传的热点美食。

鸡骨草作为常用的汤料,我们总能在餐馆或者家庭餐桌上见到其做成的汤水,推荐3道常喝的汤水。

鸡骨草煲猪横脷

常喝鸡骨草煲猪横脷可以减轻身体被“高温烧烤”带来的负担。

食材准备:鸡骨草一捆、猪横脷一副、蜜枣2-3个、猪瘦肉半斤、胡萝卜一根、姜片适量、盐适量

做法:

1、鸡骨草洗净,猪横脷切片,瘦肉切成滚刀块备用,胡萝卜削皮切块。

2、猪横脷和瘦肉冷水下锅焯水,撇去浮沫和血水,捞出备用。

3、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小时,起锅前放适量盐调味即可。

鸡骨草瘦肉汤

鸡骨草和瘦肉同煲,可以达到滋阴润燥的效果,秋冬季食用或吃了烧烤、辛辣食物后食用,可以帮助身体更加舒适。

食材准备:鸡骨草一捆,瘦肉半斤,陈皮2-3片,蜜枣2颗,姜片适量,盐适量

做法:

1、鸡骨草洗净备用,陈皮洗净后,刮去馕表面的白色皮备用。

2、瘦肉切成滚刀块,冷水下锅焯水,撇去浮沫和血水捞出备用。

3、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鸡骨草煲龙骨汤

食材准备:鸡骨草一捆、脊骨半斤、赤小豆、薏米各20g,蜜枣2颗,姜片适量,食盐适量

做法:

1、赤小豆、薏米洗净提前浸泡1小时,鸡骨草洗净备用。

2、猪脊骨洗净后,冷水下锅焯水,撇去浮沫和血水捞出备用。

3、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以上三道靓汤你们都学会了吗?鸡骨草可购买干货,在许多杂食铺、杂货铺就有的卖,天干物燥,快来喝鸡骨草汤吧!

中伏多喝3碗肉汤,身体好得不得了!养肝健脾胃、祛湿补虚是一绝

原标题:中伏多喝3碗肉汤,身体好得不得了!养肝健脾胃、祛湿补虚是一绝,换着喝整年病不扰、

汤,是中国人日常食谱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食补养生方式之一。进入中伏后,很多人因天气炎热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这时更是离不开汤汤水水。那么,中伏该喝什么汤好呢?

中伏多喝3碗肉汤,身体好得不得了!

老鸭薏仁冬瓜汤

俗话说,夏季无病三分虚。而根据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因而三伏天适当进补,时间把握得刚刚好。不过,伏天进补,不能大补特补,而要平补清补,否则容易燥热上火,伤及脾胃,过犹不及。而说到平补清补,就不得不提鸭肉了。

鸭肉之补,为平补、清补、凉补。它既能补虚劳,又不至于进补过度,且清补不上火。

中医认为,鸭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清热滋阴、健脾养胃、养阴生津、和胃消食、补血益气、利水消肿等功效。

最值得一提的是,鸭肉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凡体内有热之人均可食用鸭肉,其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人群食之更为有益。

鸭肉不仅是夏日时令补品,其做法也五花八门,如白切鸭、柠檬鸭、姜母鸭、烤鸭、百合鸭、酸萝卜老鸭煲等,多到根本吃不过来。

在这,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汤品——老鸭冬瓜薏米汤。

中伏天气炎热,且又多雨,暑热夹湿,常使人脾胃受困,食欲不振、吃不下、心情烦躁,有的人甚至因此而消瘦。

这时,就该喝一喝老鸭冬瓜薏米汤,它既能健脾祛湿,又能清暑解毒、理气和胃。

养生推荐:老鸭冬瓜薏米汤

食材:老鸭肉半只,炒薏米50克,冬瓜500克,生姜(带皮)5片,陈皮5克,盐适量,白胡椒粉少许。

做法:炒薏米提前用水浸泡半小时;冬瓜洗净后切成块;老鸭清洗干净后,剁成大块并去除多余油脂,焯水沥干备用;锅中放少许油,鸭肉加姜片一同下锅,将其水分炒干;再将上述所有食材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1.5小时,最后调入盐和白胡椒粉即可饮用。

提醒:本汤品性稍寒凉,久病之人、脾胃虚寒、女性月经期及孕妇慎服。

猪横脷鸡骨草汤

鸡骨草为广东、广西盛产的草药,收载于《岭南采药录》,又叫黄头草、黄仔强、大黄草。

岭南气候多温热潮湿,因此两广人很喜欢用鸡骨草煲汤。鸡骨草煲猪横脷,就是广东更受欢迎的靓汤之一,清热、利湿、护肝效果好。

鸡骨草“出道故事”

相传,岭南地区有一个王姓员外,他儿子因胃脘部胀痛、不思茶饭,面色萎黄,身如橘色,四处寻医问药。最后,一位老医生用“鸡骨草煲猪横脷汤”救了他的性命。“鸡骨草煲猪横脷汤”也由此广为流传。

很多人看完可能会问,这个汤跟湿气、肝脏有何关系呢?

中医认为,平素喜爱肥甘厚腻、嗜酒的人群,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蕴生热,波及肝胆,疏泄不利,则发黄疸,如出现上文“面色萎黄、身如橘色”的情况。

此外,如果长期居住在潮湿闷热的地方,外感湿热亦可由表及里,困阻中焦脾胃、肝胆气机,湿热熏蒸而发黄,表现为皮肤黄染、目黄、小便黄,并伴有胁肋不适、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等。

像这种情况,就适合用鸡骨草。

鸡骨草性凉,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等。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鸡骨草里的鸡骨草总黄酮具有明显的保肝、降血脂、抗炎抗菌、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对脂肪肝、病毒性肝病、肝损伤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鸡骨草用于治疗肝炎病人,其病程宜新不宜久。

肝炎新得,体质较为盛实,多与湿热有关,尤其是急性黄疸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伴发黄疸者,最适合用鸡骨草煲汤调理。

此外,鸡骨草性凉,平素胃寒、虚寒体质的人应避免过多食用鸡骨草。

养生推荐:鸡骨草煲猪横脷汤

食材:鸡骨草20克,猪横脷1条,猪排骨300克,生姜3片。

做法:鸡骨草在清水中快速淘洗并取出备用;猪横脷去白脂;猪排骨斩件,焯水;生姜切片;再将上述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再小火煮30分钟,最后加适量盐调味,就可以大口喝汤吃肉了。

营养点评:鸡骨草清热利湿;猪横脷健脾胃、消积滞;生姜性温,能中和鸡骨草的寒凉,还能去腥;诸物相合,能疏肝清热、祛湿消滞。

鲫鱼赤小豆汤

俗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中伏天气炎热,暑邪当令,且不少地区多雨而潮湿,湿气也重,因此人体同时遭受着暑邪、湿邪,很多人都不堪重负。

那么,祛除暑湿,便成为当务之急。可具体该怎么做?

在这,给大家推荐一道赤小豆鲫鱼汤,具有健脾祛湿、清热消暑的功效,是适合此节令需求的汤品。

中医认为,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利水滋肾等功效,且常吃不易上火。

《本草纲目》中载:“诸鱼属火,唯鲫鱼属土,故能养胃。”

此外,鲫鱼补虚损的效果也很不错。天热人流汗过多,或长期处于脾虚状态,都适合用鲫鱼汤来调补。

养生推荐:鲫鱼赤小豆汤

食材:鲫鱼1条,赤小豆120克,陈皮9克,生姜3片,食盐及油适量(可供3至4人食用)。

做法:赤小豆提前洗净、泡发一晚备用;陈皮洗净;鲫鱼处理好后冲洗干净,再用厨房纸擦干净表面水分;锅中放适量油烧热,将鲫鱼煎至表面微黄后,将上述食材一同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营养点评:鲫鱼能健脾补虚,能利水而不燥,能补脾而不濡;赤小豆消肿利湿;陈皮能理气健脾;三者共煮成汤,有健脾去湿、利尿消肿的作用,尤其适合脾虚湿困、水肿、小便不利、脾胃虚弱胃口差的人群食用。

(养生每日推送)

秋风起,泥鳅肥,加鸡骨草熬汤,味道鲜甜,肉质鲜嫩,脾胃更爱

大家好,这里是美玲食记,今天分享一个秋天食用更好的鱼。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有“水中人参”美誉的泥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食材,秋天的泥鳅正好准备过冬,所以特别肥美,在其他季节,泥鳅比较瘦小。

泥鳅对于我们身体保健有极好的优点,民间也有很多赞扬泥鳅的语句,“秋风起,泥鳅肥,初冬泥鳅赛人参。”由此可见,秋天可是吃泥鳅的更佳季节哦。

泥鳅用腮腺呼吸,也是鱼的一种,俗话说“天上斑鸠,水中泥鳅”,肉质鲜美的泥鳅营养丰富,矿物质、蛋白质丰富而脂肪很低,胆固醇更低,是对我们健康有益处的水产佳品。

今天到超市的时候,前几天还在卖18元一斤的泥鳅,还特别瘦小,惊喜发现今天只需要12.8元一斤,而且泥鳅更肥美多肉了,我当然是不会错过这美味了,连忙让店小哥帮我称了2斤,准备回家养几天,可以分几天来熬汤。

广东人吃泥鳅,都是喜欢煲汤,因为它的营养成分会完整的被释放到汤里面,肉质鲜嫩,汤味鲜甜浓郁,搭配鸡骨草,黄芪等,汤味更浓,层次感更丰富。

今天分享这个养生汤的好处,会在评论区告诉大家。

【泥鳅苓芪鸡骨草汤】

食材:泥鳅250g 黄芪20g 茯苓30g 鸡骨草15g 生姜3片 盐适量

做法:

1、把黄芪,茯苓,鸡骨草清洗干净后,先放入汤锅里煮开。

2、泥鳅买回来后,先养半天,然后过几遍水,沥干水分,准备下锅煎香。

泥鳅的滑液也是有食用价值,有些人不喜欢,但是对于煲养生汤,泥鳅身上的滑液可别浪费。

3、热锅下油,把姜片放入爆香后,拿起锅盖,盖在炒锅上,并留一条小缝隙,把泥鳅在小缝隙边上快速滑进锅里,马上盖严盖子,泥鳅会在锅里到处蹦,等锅里没动静了,就揭开,慢慢煎香泥鳅。

4、煎好后,把预先熬煮的汤倒入泥鳅里,大火烧开,让汤色变白,熬个5分钟

5、把熬过的泥鳅汤跟另外熬煮的食材二合为一,盖上盖子,大火烧开后,熬煮1小时,汤浓味香,鲜味诱人,跟鸡骨草和黄芪一起煮,更有一种豆香和甘甜的味道,太好喝了。

小提示:

1、为什么强调不要去除泥鳅身上的滑液?滑液药用价值,建议大家网上搜一下百科,“泥鳅滑液”就有详细介绍。

2、搭配的鸡骨草在煮之前先剪碎,更容易煮出有效成分

3、黄芪要用生的,不要用制过的

4、泥鳅不要跟螃蟹一起吃,会容易引起不适。

今天的汤,味道特别鲜甜美味,虽然有药材,但是味道很搭,有一种浓浓的豆香和甘甜的味道,对我们脾胃有非常大的益处,还能增强体质哦。

下期我再跟大家分享更多的泥鳅好汤,记得关注我哦!

#9月吃什么# #中秋话团圆#

农村常见的“鸡骨草”,原来是煲汤的好原料,这些价值你知道吗?

农村常见的“鸡骨草”,原来是煲汤的好原料,这些价值你知道吗?

农村到处都是野生植物,认识的就是宝,有些野生植物虽然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却有它们独特的价值,甚至是非常珍贵。

像农村常见的五指毛桃、布惊树、岗稔、牛奶树、鸡屎藤等都是非常好的煲汤好原料,用来煲汤好处多,药食两用效果好。

图片来源 ***

鸡骨草也是农村常见的野生植物,同时也是民间百姓常用来煲汤的好原料。不过,鸡骨草不仅可煲汤,它还是很多你不知道的价值。

鸡骨草为蝶形花科相思子属披散状灌木,多野生于山路旁、疏林、灌木丛中,它有许许多多的小叶子,故而得名相思子。

图片来源 ***

鸡骨草的小叶子可 *** 成茶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相思茶”,也可直接晒干泡茶喝,喝起来非常甘甜,可作为夏季凉茶饮料,有防暑去湿的作用。

每年夏季正是鸡骨草最茂盛的季节,很多农民朋友就会采集鸡骨草的全草、根部,然后晒干存起来备用。

民间百姓隔三差五就会拿出来煲汤喝,如鸡骨草排骨汤、鸡骨草骨头汤、鸡骨草鲫鱼汤、鸡骨草猪痢汤、鸡骨草鸡肉汤等都是不错的汤饮,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图片来源 ***

其实,鸡骨草是一味功效卓越的中药材,其药用全草及根,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去瘀的功效,对胃痛、肝炎、气管炎、痢疾、感冒、痔疮、风湿骨痛、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等均有疗效。

想不到农村常见的“鸡骨草”作用竟然这么多,但是鸡骨草虽好,它的种子却是有毒的,不能入药,采集鸡骨草时一定要在其开花结种子前采集,开花结种子后更好就不要采集了,如看到有豆荚一定要全部摘除,以免中毒。

【养生】鸡骨草茯苓瘦肉汤

鸡骨草茯苓瘦肉汤是一款清热祛湿的汤品。其原料包括鸡骨草20克、绿豆20克、薏米30克、茯苓30克、蜜枣1粒、猪瘦肉250克、姜2片、盐适量。

·做法:

→1、将鸡骨草、茯苓、蜜枣用水冲洗干净。

→2、将绿豆和薏米提前浸泡1小时。

→3、将猪瘦肉切块后放入冷水中,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取出备用。

→4、将所有食材放入砂锅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喝前加盐调味即可。

·汤的精髓:

→1、鸡骨草的种子有毒,使用时要摘除豆荚,购买时可选择经过处理的中药店。

→2、绿豆和薏米提前浸泡可以让汤更易煮烂,夏季多湿热,用薏米、茯苓、绿豆煮汤,可清热祛湿,消解肉类的油腻,使汤品更加清润可口。

秋天少不了这道鸡骨草猪骨汤,鲜味浓厚,别错过!

把薏米,陈皮,蜜枣提前浸泡半小时备用烧开水放姜片,猪骨头,适量的料酒焯水备用,其目的为去血腥鸡骨草浸泡一个小时,挑杂质,清洗干净备用锅里烧开水,放油,放入所有备用食材,一个半钟下点盐调味,就ok了!

标签: 鸡骨草 煲汤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