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啊,不知从何时起,发现自己身体上局部长出了小肿块,说来也奇怪,这个小疙瘩不痛也不痒,想着过段时间就会自己消退下去,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可过了段时间,也不见这个疙瘩变小,跑去医院找医生检查一看,被告知是脂肪瘤。
其实吧,身上有脂肪瘤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脂肪瘤大都为良性肿瘤。
有些人为了图省事,直接选择了手术切除,可没过多久,这个小疙瘩又开始死灰复燃,究其原因啊,主要是体质没有改变,就像是潮湿的木头上容易长蘑菇,我们把蘑菇采摘了,没过多久,蘑菇又会重新长出来,一样的道理。
那么好端端的,怎么会有脂肪瘤呢?
其实吧,导致脂肪瘤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体内脂肪代谢异常、或是一些慢性炎症的 *** 、还有啊,就是过量的饮酒等等。
在中医的范畴中,脂肪瘤多为“痰核”,所谓痰核,简单讲就是体内痰浊聚积成核。
那么,痰又从何而来呢?
脾虚。中医认为啊,脾主健运,脾虚则健运有失,脾又喜燥恶湿,脾虚则易湿阻中焦,继而成痰,是故,脾又被称为生痰之源。
因此,治疗脂肪瘤当以燥湿化痰而治其标,健脾理气而治其本。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功善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方子——香砂六君丸,出自《古今名医方论》。
香砂六君丸: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
益气健脾: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人参味甘之中夹杂着些许的苦味,性微温,入脾经,善补脾调中,鼓舞脾气,而助生化之源,为补脾益气之要药。
此外,人参药力峻猛,在诸多补气药中作用最为强盛,疗效也更佳,实为峻补之良药。
《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
人参
白术甘温苦燥,专入脾、胃经,既善补脾益气而燥湿,又长于治疗脾胃虚弱诸证,为历代医家视为健脾良药,可以说,但凡是脾胃的问题,用点白术啊,准没错。
此外啊,白术功兼燥湿利水,善治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水肿诸证。
《本草汇言》:“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
白术
茯苓味甘性平,作用平和,而无寒热之偏,功善健脾而利水渗湿,通调水道,可将体内的痰啊、湿啊以小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茯苓健脾而功兼安神,利水又不伤正气,实为健脾利水之佳品。
《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
茯苓
甘草味甘性平,既可缓和诸药峻猛之力,又可调和诸药。
甘草
此四味药材联用,名曰四君子汤,有补有泻,有攻有缓,健脾之余,又兼可泻痰浊,就像是君子一样,谦逊、平和。
燥湿化痰:半夏、陈皮
半夏、陈皮化痰,老生常谈了。
半夏辛温而燥,入脾经,长于燥脾湿而化痰浊,其味辛香而善消痞,性温而长于化寒痰,为化痰散结之要药。
半夏
陈皮化痰的功效虽不如半夏这么峻猛,但可助半夏以增其燥湿化痰之力,
不仅如此,陈皮善理气,中医讲啊,治痰先理气,气顺痰自消,就是这个意思。
陈皮
行气化湿:木香、砂仁
木香味辛、苦,性温,入脾、胃、大肠、胆经,
中医认为啊,辛善行散,苦善降泄,
木香辛开苦降兼可温通,功善理气调中,梳理一身之气机。
《日华子本草》:“治心腹一切气。”
《纲目》:“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
木香
砂仁辛香温散,入脾、胃经,其味芳香,功可醒脾而芳化中焦之湿浊,温理脾胃之气滞,为治疗湿困脾土、脾胃气滞之常用药。
《珍珠囊》:“治脾胃气结滞不散。”
砂仁
然而,全方辛香温散,功善益气燥湿,阴虚内热或者津液亏损而燥渴者须慎用。
女性必须要知道3个中成药,能排出全身的湿气,关键是价格还不贵
1 香砂六君丸
可以益气、健脾、和胃,比较适合那些脾虚气滞,还有湿气比较重的人
比如说经常会出现消化不良、肚子胀、腹泻、大便粘马桶以及痰湿性的肥胖,甚至有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等等
2 木香顺气丸
可以行气、化湿、健脾、和胃,适合肚子胀、恶心、大便不畅、排气多脾胃不和的人群
它和香砂六君子丸的区别就是,香砂六君丸重在补气,木香顺气丸重在行气
3 参苓白术丸
这个中成药出自宋代官方药典《和剂局方》,可以健脾益气,比较适合脾胃湿重所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身体困重、经常水肿等情况
1、没怎么吃东西就是总打嗝,不吃饭也肚子饱胀——建议收藏——开胸顺气丸(具有消食逐水,调气化滞之功效。主治食积湿热。胃脘刺痛,进食则甚,痞闷胀满,呕吐酸腐,不思饮食,口干,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黄。)
2、睡觉打呼噜,声音大叫不醒——建议收藏——红草止鼾胶囊(宣肺利咽、畅通气道。用于肺气不宣、气道阻塞所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3、长期便秘、大便干结——以补治秘、养阴益气、泻浊通便——首荟通便胶囊
「功能性便秘,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者,症见便秘,腹胀,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舌质红嫩或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滑数」
4、虚火旺盛引起的牙龈肿痛,口干唇裂,咽喉疼痛——建议收藏—— 唇齿清胃丸(清胃降火。用于由胃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口干唇裂,咽喉疼痛。)
5、吞咽时喉咙疼痛,扁桃体发炎,嗓子又痒又痛——建议收藏——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
6、嘴里一直干渴喜好喝冰水,感觉不到饱多吃,多尿——建议收藏——愈三消胶囊(养阴生津,益气活血。用于II型糖尿病,口渴喜饮,易饥多食,疲倦乏力,自汗盗汗,舌质暗,有瘀斑,脉细数等。)
7、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忽快忽慢——建议收藏——心可舒胶囊(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绞痛、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症。)
8、咽干咽痛,喉核红肿、发热恶寒——建议收藏——利咽解毒颗粒(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痛、咽干、喉核红肿、发热恶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
9、月经推迟,痛经——建议收藏——复方三七补血胶囊(养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证,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经行腹痛。)
10、个子不高也不胖,吃东西不吸收就排出来了——建议收藏——当归补血丸(补养气血。用于身体虚弱,气血两亏。)
11、眼角赤烂流分泌物,眼睛痛得睁不开——建议收藏——明目蒺藜丸(清热散风,明目退翳。用于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云蒙障翳,羞明多眵,眼边赤烂,红肿痛痒,迎风流泪。)
12、早起脑袋昏昏沉沉不清醒,偶尔干呕恶心吐不出来——建议收藏——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13、轻中度脂肪肝,身体肥胖,爱吃肉——建议收藏——清肝健脾颗粒(健脾化湿,清肝祛脂。用于肝郁气滞、痰浊内阻型脂肪肝所见的胁肋胀痛,胸腔满闷,食少纳呆,全身乏力等症的辅助治疗)
14、湿气重,大肚子,大便粘马桶——建议收藏——香砂六君丸(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15、嘴里一直干渴喜好喝冰水,感觉不到饱多吃,多尿——建议收藏——愈三消胶囊(养阴生津,益气活血。用于II型糖尿病,口渴喜饮,易饥多食,疲倦乏力,自汗盗汗,舌质暗,有瘀斑,脉细数等。)
关注@番茄医学社 每天分享健康养生知识
健脾丸、香砂六君丸、保和丸,几味专治脾胃的中成药适合这类人群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相信大家都不远千里赶回家里,希望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和家人团聚。
不过在春节期间,跟亲朋好友的聚餐是少不了的。饭桌上容易不懂节制,胡吃海喝,导致吃撑积滞是常有的事。加上天气寒冷,人体为了保暖,会需要摄入更多热量来维持体温,于是胃口变好,这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引发积食。
俗话说“十人九胃”。虽然这种说法较为夸张,但是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得病的,必须小心呵护。
很多人脾胃不舒服时,会习惯去药店买点中成药吃,但是面对货架上的种类繁杂的药品,头都大了,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才好。
今天,我将常用的治疗脾胃的中成药做一个大致的归纳,希望大家看过之后,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君子丸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效:益气健脾。
适用人群:
四君子丸是传统的补益剂,适用于脾胃虚弱、阳气不足的人群。
这种人常常食欲低下、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四肢乏力、手脚冰凉、便溏者,女性还会有月经不调的情况。从舌象来看,舌质淡,苔薄白。
如果舌苔厚腻,有痰湿或者湿热者不适合,舌苔红,阴虚火旺的也不适合。
茯苓
香砂六君丸
出自:《古今名医方论》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
功效:益气补中,化痰降逆
适用人群:
香砂六君丸是在四君子汤补气的基础上加了化痰、祛湿、行气的药物,最适合因脾胃虚弱,导致痰湿内扰,引起的脘腹胀痛、食物不消化,伴随有呕吐、腹泻的症状。痰湿重的人舌象常为舌头胖大,两边有齿痕。
香砂六君丸不适用于口干、舌少津、大便干燥者。
陈皮
补中益气丸
出自:《脾胃论》
组成:黄芪、甘草、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适用人群:
补中益气丸适合平时劳心劳神较多,工作压力大,长年用脑影响脾胃功能的人。怎么吃都不胖的人,胃口好、很能吃,但就是不长肉,这是因为脾虚,不能将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营养被身体吸收。这种情况,可食用补中益气丸。
保和丸
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
适用人群:
①代谢较差的人,用保和丸促消化,改善积食
保和丸本身的作用就是促消化,改善积食。所以代谢差的人群,比如老年人。
②消化道疾病患者,用保和丸促进排便
胃病、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患者,都可以用保和丸改善肠胃不适。保和丸中的陈皮、半夏、茯苓以及连翘相互结合后,能够起到消食导滞、理气和胃的作用。总是因为消化道疾病出现便秘的人群,也能因为保和丸而促消化,尽快代谢出人体内的垃圾。
服用保和丸期间忌食 *** 、生冷、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人体积食、燥热、痰湿,影响保和丸的疗效。
平胃丸
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
适用人群:
如果说保和丸适合积食导致的湿热,那么平胃丸要着眼于“寒湿”+“积食”,寒湿困阻脾胃导致胃脘胀满、嗳气、打嗝、消化不良,最重要的一点舌苔又白又腻。
人参健脾丸
出处:《医方集解》
组成:人参、白术、陈皮、麦芽、山楂、枳实。
功效:健脾消食。
主治:脾虚食积证。症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体倦少气,舌淡苔白,脉虚弱。
适用人群:
人参健脾丸适用于面色苍白,胃腹冷痛,容易饥饿、食少,饭后胀满,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口舌生疮等情况。
参苓白术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山药,莲子肉、桔梗、薏苡仁、缩砂仁,白扁豆。
功效:健脾益气,利湿止泻。
适用人群:
参苓白术散重健脾益气,其次利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证引起的饮食不化,胸脘气机不舒,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木香顺气丸
组成:木香、砂仁、香附(醋制)、槟榔、甘草、陈皮、厚朴(制)、枳壳、苍术(炒)、青皮(炒)。
功效: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主治: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适用人群:
木香顺气丸行气通便、泻下攻积,药力较强。主要针对寒湿、阴冷导致的气机不畅,腹胀等情况。有实热,因为热导致的胀不建议使用。
使用以后还需要注意调补脾胃,可以用香砂六君子丸、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等等,也可以用食疗的山药、莲子肉、芡实等等,慢慢调补脾胃,补足正气。
四君子丸、六君子丸、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十种补气的中成药气虚体质是指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气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自汗、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畏寒肢冷、疲倦无力、精神萎靡、记忆力差,女性易出现月经崩漏。气虚者体力和精力都明显感到缺乏,稍微活动一下或工作、运动就有疲劳及不适的感觉,易患感冒。
脾是生气之源,肺是主气之枢,因此,气虚体质要壮脾肺,如果脾虚,就不能行气,易引起气滞腹胀,所以,这种时候非但不能泻,还得靠补中益气来治脾虚,补好了脾,就能行气解腹胀。
补气类中成药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肺气虚证。适用于肢体倦怠乏力、呼吸气短、动则气促、声低懒言、面色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大,甚则虚热自汗、脱肛、子宫脱垂等症。下面逸仙药师介绍十种补气的中成药,以供大家参考。
1、四君子丸
由党参、白术(麸炒)、茯苓、炙甘草组成。方中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不热不燥,适度施力温补中气,就像温文尔雅的君子,因此叫“四君子”,此方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益气健脾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2、六君子丸
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半夏(制)、陈皮。因此除了补脾益气功效外,还有燥湿化痰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
3、香砂六君丸
在六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木香、砂仁。因此除了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外,还兼有和胃作用。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4、补中益气丸
由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组成。党参和炙黄芪益气,当归补血;炙甘草和白术健脾调胃;柴胡、升麻升举阳气;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共凑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 *** 下坠。 注意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以及高血压者。
5、参苓白术丸
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组成。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6、人参健脾丸
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远志。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兼有安神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7、人参归脾丸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蜜炙)、当归、木香、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组成。除了健脾益气,还兼补血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8、黄芪颗粒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水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疮口久不愈合。
9、 五加参蛤蚧精
由刺五加、蛤蚧、肉苁蓉、人参、人参露组成。补肺气、益精血。用于元气亏损,肺虚咳嗽,病后衰弱。
10、人参茎叶皂苷胶囊
人参茎叶皂苷。健脾益气。用于气虚引起的心悸,气短,疲乏无力,纳呆。
用于气虚的中成药众多,使用需辩证,如气阴两虚、自汗可选生脉饮;心气虚寒、失眠多梦可选柏子养心丸;表虚不固、易感风邪可选玉屏风;气滞血瘀导致冠心病可选理气舒心丸;气血两虚可选十全大补丸;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可选参芪五味子片;心气虚损型胸痹心痛可选补心气口服液;脾肾阳虚、失眠多梦可选刺五加片。
另外,补气类中成药,其用药依据是“虚者补之”和“损者益之”,为治疗气虚证而设,实证或虚实夹杂证不宜使用。因此,患者用药时必须分清病性、病位、虚实真假。建议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同时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注意:以上图片来源于 *** ,不作为用药依据
一、脾气虚:
1、四君子丸:
组方为党参、白术(炒)、茯苓、大枣、生姜、炙甘草。方中党参甘平,其功健脾益气,药性平和,不燥不腻,为君药。白术甘苦性温,长于健脾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健脾,与白术相须为用,增强健脾除湿之力,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助党参补脾益气,共为豆药。大枣甘温,补中益气;生姜辛温,鼓舞气血生长,共为佐药。炙甘草甘温,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之效。
在临床上,四君子丸用于治疗由饮食劳倦所伤,脾失健运所致的脾胃气虚证,症见胃纳不佳,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慢性胃炎、慢性疲劳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四君子丸还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溏泻,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慢性腹泻见上述证候者。
2、健脾丸:
组方为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方中党参健脾益气,为君药;白术健脾化湿,陈皮理气和胃,共为臣药;枳实理气消积散痞,山楂消内积,麦芽消谷积,三者消积化滞,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开胃之功。
在临床上,健脾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运化失司,饮食积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部胀满疼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或少,脉细或虚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健脾丸用于治疗脾虚不运气滞食阻所致的痞满,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矢气频频;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健脾丸还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溏薄,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神疲倦怠;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结核见上述证候者。
二、脾不统血:
1、归脾丸:
组方为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方中龙眼肉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黄芪补脾益气;二者共为君药。白术、党参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强补血养心之效,为臣药。茯苓、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而不碍胃,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功。
在临床上,归脾丸用于治疗由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所致的失眠,症见失眠多梦,健忘,纳呆食少,肢倦乏力,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细弱;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
归脾丸用于治疗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而致的心脾两虚证,症见气短懒言,失眠多梦,健忘,头晕头昏,肢倦乏力,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慢性疲劳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归脾丸用于治疗多因气血虚弱,脑失所养而致的眩晕,症见头晕头昏,心悸少寐,神疲乏力,食少纳呆,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归脾丸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心失所养而致的心悸,症见心慌不安,失眠健忘,神疲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贫血、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
归脾丸用于治疗多因脾虚气弱不能统血,血溢肠内而致的便血,症见血色紫黯,甚至色黑,肢体倦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归脾丸还用于治疗多因脾虚气弱不能统血而致的崩漏,症见妇女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甚或血流如涌,色淡质清,神疲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功能性子宫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2、十全大补丸:
组方为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酒白芍、熟地黄、炙黄芪、肉桂。方中党参补脾健中,益气生血,阳生阴长,熟地补血滋阴,填精生髓,共为君药。黄芪健脾益气升阳,茯苓健脾利湿,白术健脾益气,合以助君药开气血生化之源,黄芪补气健中;肉桂补火助阳,鼓舞气血生长;当归、白芍补养阴血,以阴配阳,共为臣药。以川芎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为佐药。甘草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十药相合,共奏温补气血之功。
在临床上,十全大补丸用于治疗因禀赋不足,或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或饮食失调,脾胃虚弱,气血两虚而致的面色苍白,气短懒言,体倦乏力,四肢不温,食欲不佳;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十全大补丸用于治疗因久病不愈,虚而不复,或失血过多,血亏气耗,或劳思伤脾,生化无权,气血两虚,脑失濡养所致的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心悸;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十全大补丸用于治疗因体质虚弱,或久病失养,或劳累过度,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心神不宁所致的心慌不安,气短乏力,面色无华,头晕;贫血、功能性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十全大补丸还用于治疗因先天不足,或过劳久思,或大病久病,损伤脾气,中气不足,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所致的月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小腹空坠,面色苍白,神疲体倦,气短懒言。
3、八珍丸:
组方为熟地黄、党参、当归、白芍(炒)、白术(炒)、茯苓、川芎、炙甘草。方中以熟地、党参为君药,甘温益气养血。以当归辛苦温,白芍酸苦微寒,二者养血和营,协助熟地益心生血,调和肝脾;白术苦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益脾渗湿,二者相合,协助党参补脾肺之气,以助气血生化之源,以上四味气血双补,共为臣药。川芎辛温,活血行气,炙甘草补中益气,共为佐使药。诸药相合,共奏补气养血之功。
在临床上,八珍丸用于治疗?因素体虚弱,或久病不愈,或劳伤过度,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气血两虚,以致面色萎黄不华,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精神恍惚,少气懒言,口唇指甲淡白;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八珍丸还?用于治疗?因禀赋不足,或过劳久思,或大病久病,损伤脾气,冲任不固,血失统摄,以致月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小腹空坠,面色苍白,神疲体倦,气短懒言。
三、脾虚湿滞:
1、香砂六君丸:
组方为党参、白术(炒)、茯苓、陈皮、木香、砂仁、半夏(制)、炙甘草。方中党参味甘性平,益气健脾,补中养胃,为君药。白术甘温,补气健脾;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与白术相须为用,使君药益气补脾之力更著,为臣药。陈皮理气和胃,木香行气调中止痛,砂仁行气醒脾,合则行气健脾,调中止痛;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共为佐药。甘草味甘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配伍,共奏益气健脾,行气和胃之功。
在临床上?,香砂六君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胃气阻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不适,疼痛胀闷,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乏力,胸闷,嗳气,食少纳呆,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细弱;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香砂六君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健运失职,胃气阻滞,升降失司所致的痞满,脘腹满闷,胸胁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食少便溏,少气懒言,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弱;功能性腹胀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香砂六君丸还?用于治疗脾虚失运,清浊不分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溏烂,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加,大便中夹未消化食物,面色萎黄,脘腹胀闷,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慢性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2、参苓白术散:
组方为人参、白术(炒)、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炒)、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方中人参甘苦微温,入脾肺二经,擅补脾肺之气,白术甘温而性燥,既可益气补虚,又能健脾燥湿,茯苓甘淡,为利水渗湿,健脾助运之要药,三药合用,益气健脾,共为君药。山药甘平,补脾胃而益肺肾,莲子甘平而涩,既能补益脾胃,又可涩肠止泻,二药助人参白术以健脾益气,兼以厚肠止泻,扁豆甘平微温,补脾化湿,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利湿,二药助白术、茯苓以健脾助运,渗湿止泻,四药共为臣药。砂仁芳香辛温,化湿醒脾,行气和胃,桔梗辛苦而平,可开提肺气,宣肺化痰止咳,二药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奏补脾胃、益肺气之功。
在临床上,参苓白术散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溏泻,饮食不消,或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稀薄,脘腹胀闷不舒,纳食减少,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濡而弱;肠易激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参苓白术散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升降失司所致的纳呆,症见厌食或拒食,纳呆腹胀,面色萎黄,乏力,自汗,精神欠佳,肌肉不实,或形体嬴瘦,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无力;小儿厌食症、消化不良、神经性厌食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参苓白术散还用于治疗脾肺气虚,夹湿生痰所致的咳嗽,症见咳嗽,气短,痰白量多,咳声重浊,因痰而嗽,痰出咳平,进甘甜腻食物加重,胸脘痞闷,呕恶食少,体倦乏力,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部分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肺心病、老年慢性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四、脾气下陷:
1、补中益气丸
组方为黄芪(炙)、党参、白术(炒)、甘草(炙)、当归、陈皮、升麻、柴胡。方中重用黄芪(炙)甘温,能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君药。党参、白术、甘草(炙)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臣药。与黄芪合用,增强补中益气之力。气虚日久,营血亏虚,故取当归养血和血,助人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辅助君药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药。炙甘草又可调和众品,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
在临床上,补中益气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溏泻,久泻不止,水谷不化,稍进油腻等不易消化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气短,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见上述证候者。
补中益气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症见 *** 下坠或脱出,劳累、增加腹压、咳嗽等均可脱出,伴面色苍白,唇淡,气短,倦怠乏力,腹胀腹痛,舌淡少苔,脉虚无力。
此外,补中益气丸还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自觉 *** 有块状物脱出, *** 坠胀,活动或体力劳动时加重,白带增多,质稀色白,伴精神疲倦,面色苍白无华,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小腹下坠,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子宫脱垂或 *** 脱垂见上述表现者。
五、脾阳虚:
1、附子理中丸:
组方为附子(制)、干姜、党参、白术(炒)、甘草。方中制附子补火助阳、温肾暖脾,为君药。干姜辛热,温运脾阳,功专温脾暖中,祛寒止泻;党参甘温,大补元气,补脾胃,疗中虚,合为臣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合人参复运化而正升降,有佐助之能,为佐药。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兼和药性,为佐使药。全方配伍,共收温中健脾之功。
在临床上,附子理中丸用于治疗中虚有寒,不能运化所致胃痛,症见胃脘冷痛,畏寒肢凉,喜热饮食,舌淡苔白,脉细弦;急、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附子理中丸还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寒邪困脾所致的泄泻,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清水,或大便稀溏,手足不温;急、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见上述证候者。
六、脾阴虚:
1、养胃舒胶囊:
组方为黄精(蒸)、党参、白术(炒)、山药、菟丝子、北沙参、玄参、鸟梅、陈皮、山楂、干姜。方中黄精补脾益气,滋阴养胃,为君药。党参、白术、山药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菟丝子扶正固本,补阳益阴,为臣药。北沙参、玄参清热养阴、益胃生津,乌梅生津止渴,陈皮理气和中,山楂消食导滞,用少量干姜温中暖脾、鼓舞脾胃阳气,以健中焦,六味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益气养阴,健脾和中,行气导滞之功。
在临床上,养胃舒胶囊用于治疗由脾胃气阴两虚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灼热疼痛,痞胀,口干口苦,神疲,纳呆,消瘦,乏力,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2、麻仁滋脾丸
组方为麻仁、大黄(制)、苦杏仁(炒)、郁李仁、当归、自芍、厚朴(姜制)、枳实(麸炒)。方中以质润多脂之麻仁润肠通便,苦寒涌泄之大黄泻热通便,二药针对病机,故为君药。苦杏仁、郁李仁、当归、白芍益阴增液而润肠通便,可增强君药的作用,皆为巨药。厚朴、枳实下气破结,通便泄热,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润肠通便、泻下导滞之功。
在临床上,麻仁滋脾丸用于治疗胃肠积热所致便秘难解,数日一行,脘腹胀满,饮食无味,烦躁不宁,舌红少苔,脉弦细;习惯性便秘、老年人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七、脾虚泄泻:
1、四神丸:
组方为补骨脂(盐炒)、肉豆蔻(煨)、吴茱萸(制)、五味子(醋制)、大枣(去核)。方中补骨脂大温,补肾阳以温脾土,治肾泄,为君药。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吴茱萸辛苦大热,温脾肾以散阴寒,配合君药温肾暖脾,固涩止泻,故为臣药。五味子酸温,固肾益气,涩肠止泻,大枣补脾养胃,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之功。
在临床上,四神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伤及脾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久泻不止,食少不化,面黄,肢冷;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2、补脾益肠丸:
组方为黄芪、党参(米炒)、白术(土炒)、肉桂、干姜(炮)、补骨脂(盐制)、白芍、当归(土炒)、砂仁、木香、延胡索(制)、荔枝核、防风、赤石脂(煅)、炙甘草。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补中益气,健脾升阳,厚肠止泻,共为君药。肉桂、干姜、补骨脂温中散寒,暖脾止泻,共为臣药。白芍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当归养血补血,散寒止痛;砂仁、木香、延胡索、荔枝核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防风疏肝理脾,胜湿止泻;赤石脂涩肠止血止泻,共为佐药。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之功。
在临床的,补脾益肠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寒邪困脾所致的泄泻,症见腹痛,肠鸣,黏液血便,腹胀;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3、固本益肠片
组方为党参、黄芪、补骨脂、白术、山药、炮姜、当归、白芍。方中党参、黄芪温中益气,健脾止泻,补骨脂温肾补脾止泻,共为君药。白术、山药健脾止泻;炮姜温中散寒和胃,共为臣药。当归、芍药养血和血,收敛止痛,为佐药。全方配伍,共奏健脾温肾,涩肠止泻之功。
在临床上,固本益肠片用于治疗?肾阳不足,阴寒内盛,伤及脾阳所致的泄泻,症见腹痛绵绵,大便清稀或有黏液及黏液血便,食少,腹胀,腰酸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慢性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脾祛湿,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散,该用哪个?大家好,我是中医陈大夫,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健脾祛湿该怎么选药!说到健脾祛湿我们一般会想到香砂六君丸和参苓白术散,但有的人用了之后效果并不明显,湿气去了又来反反复复,遇到这种情况呢,可能是你的 *** 没用对,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这两种中成药更适合哪种情况,让咱们呢少走一些弯路。
健脾祛湿
首先这两种药都是比较平和偏温性的药,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得来的,四君子汤我们都知道,是健脾化湿的基础方,可以益气健脾,缓解身体的疲乏,增加身体的免疫让我们不容易生病。所以在这个方剂的基础上我们再加上不同的药,就会在健脾祛湿的同时拥有不同的功效。
首先我们来看看香砂六君丸,它在健脾祛湿的同时还能行气消滞,主要是针对一些因为痰湿重而阻碍了气机运行从而气机於堵的人,它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了 半夏、陈皮,可以理气散温燥化痰,砂仁和木香可以化湿行气。这些药加进去会有很好的化痰行气的作用,当我们感觉喉咙里有很多痰,还总是打嗝同时还舌头舌体胖大舌苔白,舌中鼓胀的人群就可以参考一下香砂六君丸。
接下来我们再看参苓白术散,它是在健脾运湿的基础上还能泄湿止泄。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了山药、莲子、薏苡仁等药。主要针对一些因为脾虚的原因影响了体内水液运化的人,当身体里的水湿不能很好的排出体外,就会加重身体里的湿气,从而让我们的身体出现的肠鸣腹泻,食欲不振的情况,同时还会出现反酸嗳气、口干发苦、面色萎黄、身体消瘦、舌苔白腻水滑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可以参考一下参苓白术散。
好了,今天的中医小科普就讲到这里了,我是中医陈大夫,咱们下期再见。
医生很少开的16种中成药,即实用又便宜,家庭必备,健康“首选”1、一上火就烂嘴角长溃疡——收藏——黄连上清丸
「功效」清热通便,散风止痛
「主治」上焦内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2、脑袋不能见冷风,一吹头疼病就发作——“保存”——复方羊角颗粒
「功效」平肝、镇痛
「主治」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也可用于神经痛
3、长期便秘、大便干结——以补治秘——首荟通便胶囊
「功效」养阴益气,泻浊通便
「主治」功能性便秘,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者,症见便秘,腹胀,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舌质红嫩或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滑数
4、没怎么吃东西就是总打嗝,不吃饭也肚子饱胀——必备——开胸顺气丸
「功效」消食逐水,调气化滞
「主治」食积湿热。胃脘刺痛,进食则甚,痞闷胀满,呕吐酸腐,不思饮食,口干,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黄
5、右胁下隐隐作痛,食欲减退,舌苔白腻或薄黄而干——收藏必备——结石通片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镇痛止血
「主治」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淋沥混浊,尿道灼痛等
6、失眠梦多不容易入睡,睡觉不安稳总是醒——收藏留用——安神补脑液
「功效」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
「主治」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7、湿气重,大肚子,大便粘马桶——必备——香砂六君丸
「功效」益气健脾,和胃
「主治」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8、妇女血寒,来月经时小腹会疼痛,手脚冰凉——收好——参桂理中丸
「功效」温中散寒,祛湿定痛
「主治」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
9、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体弱肢冷——“收好”——归参补血片
「功效」温补脾肾,益气荣血
「主治」脾肾两虚引起的虚劳贫血,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体弱肢冷,心悸
10、白天感觉很困,晚上躺床上睡不着——收藏留用——刺五加颗粒
「功效」益气健脾,补气安神
「主治」脾肾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失眠多梦
11、轻中度脂肪肝,身体肥胖——收藏——清肝健脾颗粒
「功效」健脾化湿,清肝祛脂
「主治」肝郁气滞、痰浊内阻型脂肪肝所见的胁肋胀痛,胸腔满闷,食少纳呆,全身乏力等症的辅助治疗
12、体型瘦弱吃东西不长胖——存好——归脾丸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脾不统血所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13、胸口正中间部位钝痛,心前区刺痛——备用——速效救心丸
「功效」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14、个子不高也不胖,吃东西不吸收就排出来了——收藏——当归补血丸
「功效」补养气血
「主治」身体虚弱,气血两亏
15、一睡觉就不停做梦,惊醒后就很难再睡着——必备——刺五加片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主治」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16、经常抽筋,手脚麻木——“不贵实惠”——天麻丸
「功效」袪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
「主治」风湿瘀阻、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痠痛
关注@番茄健康 学习更多中医、中药小常识 #每日养生小常识##用药小科普#
调脾胃,到底用香砂养胃丸还是香砂六君丸#健脾养胃#中医...香砂养胃丸和香砂六君丸是两个常用的调理脾胃的中成药,但是它们的作用还是有差别的,所以需要仔细辩证对症用药。这两个中成药在组成上具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比如它们都有理气温中的砂仁、木香和祛湿化痰的陈皮半夏,说明基本适应症都是脾胃的气质兼有痰湿。
这两个药的不同之处在于香砂六君丸在这个组方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四君子汤的组方,也就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所以说它更适合一些脾气虚的人,这些人多见慢性胃炎,吃饭没有胃口,消化不良,乏力倦怠。而香砂养胃丸则加上了醋、香附、积实、豆蔻、厚朴、藿香这些行气温中的药物,所以更适合气滞明显兼有胃阳不足的这些。这类人常常表现为胃痛、隐隐胃碗部的胀满或者呕吐酸水。
总结一下,如果是脾胃痰湿兼有脾气虚偏于明显的用香砂六君丸;如果是胃阳不足兼气滞明显的用香砂养胃丸。当然脾胃病还有一些其他的症型,所以说出现问题还是应该去专业的、正规的医疗场所去辩证施治。
脾虚,用香砂六君丸、归脾丸、参苓白术丸到底哪个更好?大家好,我是赵医生。很多人过来问我,脾虚有的人建议吃香砂六君子丸,而有的人说吃归脾丸和参苓白术丸,到底那个更好呢?
其实,要我来说,这3个都是好药,就看你会不会用了。我们常说“没有不好的药,只有不会用药的人”。虽然这几味药都是用来治疗脾胃的,但是治疗的侧重点却不一样,适应的人群也就不一样。下面,医生就从药物功效上来帮你辨证分析,到底那些人适合这些药。
我们先说香砂六君丸,它具有益气、和胃、健脾的功效,可以帮我们补足脾气,增强脾的消化功能。如果你平时总是感觉自己消化不好,每次吃完饭就感觉肚子里面胀胀的,平时吃的很少,还总是打嗝,而且还总是拉肚子。这就是因为脾虚气滞,不能消化我们胃里面的食物导致的,可以参考这个药。
其次就是参苓白术丸了,他主要是用来健脾化湿,可以增强我们脾胃的功能,减少湿气的生成。如果你总是感觉体内湿气很重,感觉浑身乏力,还总是感觉肚子胀胀,面色发黄。而且还胃口也很差,大便很黏腻,总是粘马桶,这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我们体内的水液产生湿气导致的。这类人可以参考这个药来健运脾胃,祛除湿气。
最后就是归脾丸,他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养心的功效,可以补养心气,健脾胃,补气血。如果你晚上总是睡不着,特别容易做梦,记性也不好了,还老是感觉心里面慌慌的,上不来气。而且食欲也不怎么好,看见什么都没有胃口,还老是拉肚子,脸上也没有气色,这都是心脾两虚导致的,这时,就可以参考这个药来补气血,健脾养心了。
现在,大家明白这些药都适应于那些症状了吧。所以,并不是药不好,只是我们没用对地方。我们在用药前一定要需求医生的帮助,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因不同,就算症状相似,用药也是天差地别的。所以,用药前一定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不可私自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