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每年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是钱塘江流域一年一度的禁渔期。
7月1日零点一过,杭州九堡一带的钱塘江边就很热闹了。
暂停了4个月的渔民们穿戴好装备,驾驶着一艘艘渔船驶向钱塘江。
之一网江鲜,一定要趁早。
经过几个小时的捕捞,鲜滴滴的江鲜上岸。
早上7点多,有着“城东之一江鲜市场”之称的杨公农贸市场里,上新了。
了解行情的老客们早就等着了,就为之一时间买到之一批江鲜。
早上8点不到,记者到的时候,江鲜不多了,以鲻鱼为主。
之一个摊位的老板娘,生意很好。死掉的鲻鱼20元一斤,在水里活蹦乱跳的40元一斤,鲻鱼有小有大。“都是早上刚上岸的,很新鲜的。”老板娘说,因为都是刚捞上来的,部分食客也不在意,买些刚死掉的鲻鱼尝尝鲜,价格划算。
老板娘说,她老公凌晨就出江了,赶着先送来了之一批。“后面还有大鱼,刀鱼什么的,都有。”她告诉记者,今年之一捕并不多,价格和去年差不多。
另一个摊位上,不仅有鲻鱼,还有叶子鱼,鲜活的都是40元一斤。
市场里人越来越多,只要有小车进来,食客们就一涌而上。
新来的货里有鲻鱼、鲢鱼、包头鱼。
大鲻鱼30元一斤,鲢鱼7元一斤,包头鱼10元一斤。
“这个包头鱼大呀。”老板说,这是今天捞上来更大的包头鱼了,大约重25斤左右。
这时,又一辆小货车驶进来,一箱新鲜的鱼又来了,包头鱼的个头也非常大。
周老板55岁,本地人,在市场里卖江鲜卖了二三十年。
他满头大汗地杀着鱼。
这趟出江,是他和儿子一起去的。凌晨就坐着船出江了,捕了整整一夜,收获了150斤左右的江鲜。
“收获还可以。”他一边杀着一条70元一斤的鲈鱼一边笑。
普通食客买得最多的是钱塘江鲻鱼和包头鱼,新鲜且价格划算。
一整夜没闭眼的周老板精神还很好。他说,就这六七天是好时节,无论怎么辛苦,也要抓住这个时期多卖点。
64岁的戴大叔,捕鱼40多年,地地道道的渔民。他说,刚开始捕鱼的时候,鲻鱼每斤卖几毛钱,现在每斤要卖到三四十元。
他的摊位上有不少刀鱼,规格大一点,品相好的钱塘江刀鱼身价不菲,要卖200元一斤。
一位大哥抱着小泡沫箱从人群中挤出来。
“我从丁桥赶过来的,早上5点多就等着了。”他真的是满载而归,两条单价150元的刀鱼,一大兜子20元一斤的小刀鱼。“大的清蒸,小的油炸,味道都很好的。”大哥说,这一箱花了他400多块,“很难得的,之一批啊,很鲜的。就买回去自己家里随便烧烧吃吃的,过几天我还要来。这个时节就这一口江鲜好吃。”
杨公农贸市场里的江鲜,去晚了是不是就没有了?
记者也帮大家问了问。
渔民说,不用很早,但也不能太晚,早上8点左右到刚刚好的:“今天是禁渔结束之一天,所以货到得比较早,明天可能会晚一点,一批一批鱼会陆陆续续上岸。”
小沈在市场里卖鱼超过20年了。每年禁渔期一结束,之一天都这么火爆。他说,根据经验,每天早上8点多,肯定能买到鱼的,傍晚下班来买就要靠运气了。“吃江鲜也就趁这两个月,抓紧时间喽。”
【浙江新闻+】
钱塘江可以吃到哪些江鲜,哪里能买到?
记者曾去过西兴大桥附近一家小而鲜的鱼市逛过。
那一次,我们就整理过一份杭城江鲜买买买攻略,可能有些信息会有调整,如有遗漏或者补充的,也欢迎大家告诉我们。
上城区
推荐大家去杨公农贸市场,也就是今天记者去的地方,这里是江北更大最集中直销江鲜的点,有着“城中之一江鲜市场”的美誉。
西湖区
渔船有两个停泊点,一个在钱江五桥西侧的东江嘴,另一个在周浦水文站旁,另外,九溪农贸市场也有江鲜直销摊位。
因为渔船走水路到江对岸的萧山闻堰(原客运码头)最近,多年来,东江嘴渔民一直在闻堰卖江鲜。
滨江区
渔船停泊点有两个,一个是三桥东面的汽渡码头(原),一个是六和塔对岸的新生码头(原)。
萧山区
除了闻堰(原客运码头)外,还有四个渔船停泊点:钱塘江浦阳江交汇处、钱江五桥东面的山后村停泊点;下沙大桥东侧的顺坝;萧山观潮城西侧的美女坝;钱江世纪城奥体中心前的七甲船闸旁边。
钱塘区
江北岸有渔船,江鲜在七格渔船集泊点上岸后,在月雅城小区内的头格农贸市场集中销售。另外,江南岸还有渔船,停泊点是江东大桥东侧水文站旁。
钱塘江什么鱼最鲜美?
记者了解了一下,所处流域不同,各地渔民捕到鱼的品种有较大差异。
钱塘江杭州段下游的上城、萧山、钱塘区来说,这一带渔民捕到较多的是鲻鱼、鲈鱼、鳗鱼、大闸蟹等洄游性的经济水产;
西湖区和富阳、桐庐、建德、淳安能捕到鳊鱼、竹鱼、花滑等淡水型鱼类,洄游性鱼类相对少一些;
一般来说,上游比下游水质更好、水域更开阔,这里的鲢鱼、鳙鱼会更美味,但下游洄游性水产资源更丰富,味道也不错。
(原标题《钱塘江流域禁渔期结束,杭州人爱吃的它们今晨重回餐桌!快去杨公农贸市场买点尝尝》。编辑 吴盈秋)
买鲈鱼时,选海鲈鱼还是淡水鲈鱼?老渔民:口感差别大,别买错了说起鲈鱼,从古至今,一直深受食客们的喜爱。“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这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鱼者》对于鲈鱼的描述,由此可见,古人也喜爱鲈鱼。这也难怪,鲈鱼肉质洁白鲜嫩,味道鲜美至极,而且鱼刺也少,如此美味谁能不爱呢?
如今秋季,正是鲈鱼肥美的季节,加上天气转凉,是进补的时候,吃上一些鲈鱼最合适不过。鲈鱼中营养丰富,与猪牛羊肉相比起来,鲈鱼肉质更嫩,没有特殊的异味,而且烹调起来更简单省时,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多吃一些多身体好。
鲈鱼的众多做法中,当以清蒸鲈鱼最为经典,其不仅做法简单,而且将鲈鱼的鲜味更多的保留住,而且营养流失少,相信不少人都吃过。当然,想要做出美味的鲈鱼,离不开精挑细选,大家都知道要挑选新鲜的鲈鱼来购买,但是很少人知道,鲈鱼其实有海鲈鱼和淡水鲈鱼之分,虽然都是鲈鱼,但是二者在口感和味道上区别还是很大的,在购买之前更好先弄明白。
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关于海鲈鱼和淡水鲈鱼的区别,都是之前跟渔民朋友学到的,下边就一起来看看吧~
海鲈鱼VS淡水鲈鱼
鲈鱼之所以有海水和淡水之分,主要是由于它们生长的水域和环境不同,海水鲈鱼主要是在近海口附近活动,而淡水鲈鱼大多是生活在江中或者是河流湖泊中。二者都是以小鱼小虾为主要食物。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海鲈鱼一上岸后就会很快死亡,因此海鲈鱼多以冰鲜为主。相比之下,淡水鲈鱼容易保存,不易死亡,所以淡水鲈鱼是以鲜活居多,一般在超市里都是放在鱼缸中进行售卖的。
【区别一、外形不同】
海水鲈鱼由于生活在海中,其体型一般较大一些,表现为鱼身粗且长,鳞片十分粗糙,并且在海鲈鱼的身上会有一些黑色圆点,有点类似一块一块的黑斑,而淡水鲈鱼一般体型较小,更扁一些,呈纺锤状,鱼鳞也比较细小,多为银白色或淡黄色。
海鲈鱼有黑鲈和白鲈之分,顾名思义,黑鲈的整体颜色以深黑灰色为主,对比起来黑色斑点不明显,而白鲈的颜色较浅,背部呈现青灰色,腹部颜色较白,且在身体两侧有黑色斑点。
【区别二、口感和味道】
受到不同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也就造就了二者在味道上的区别。海鲈鱼的海腥味比淡水鲈鱼更浓重一些。
从口感上来看,海鲈鱼则不如淡水鲈鱼更鲜美。海鲈鱼的肉质发“柴”,而淡水鲈鱼肉质更嫩,并且肉质富有弹性,蒸熟之后容易散开,就像我们经常形容的“蒜瓣肉”。因此,如果是清蒸鲈鱼的话,优先选择淡水鲈鱼更适合。
【区别三、营养价值】
首先来说,无论是海鲈鱼还是淡水鲈鱼,营养价值都很高,都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鲈鱼的营养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更高一些。并且海鲈鱼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也更高,尤其是镁、锌、锰、碘等矿物质。这些营养素都有助于身体健康,尤其更时候老人和小孩。
【区别四、价格不同】
超市里的淡水鲈鱼多为鲜活状态,而海鲈鱼以冰鲜为主,在新鲜程度上,淡水鲈鱼更胜一筹,因此淡水鲈鱼的价格一般会比海鲈鱼要高一些。
鲈鱼如何辨别新鲜程度
这里是针对已经死掉的鲈鱼来说。购买鲈鱼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3点。
1、看大小
鲈鱼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体型越大的,其肉质比较老,吃起来口感上会发硬。当然也不是越小越好,太小的鲈鱼肉少,而且蒸完肉容易散掉。我们更好选择重量在1斤半左右的,这样不大不小正合适。
2、看鱼肚
正常情况下,鲈鱼的肚子是比较平坦的,不会鼓起来,整体看起来比较光滑且富有光泽。而相反,如果你看到的鲈鱼肚子是鼓鼓的,那么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商贩为了增加鱼的重量,在鱼腹内塞入了东西。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鱼放置时间久了,不新鲜了甚至是产生了病变。
3、用手按压
如果是新鲜的鲈鱼,我们用手按压下去,鱼肉可以快速回弹,并且用手摸的话能感觉到鱼肉很饱满。而如果是不新鲜的鲈鱼,那么用手按压的话,鱼肉非常软,甚至会留下手指印。
总结下来就是,我们要选择重量在一斤半左右,鱼肚平坦有光泽,且用手按压富有弹性的鲈鱼进行购买。
我是小茉莉,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海鲈鱼和淡水鲈鱼的区别以及在购买鲈鱼时的挑选技巧,今后大家在购买鲈鱼的时候不妨注意下。如果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和收藏,感谢您的支持!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
图片中的这条鱼长相并不“可爱”,甚至胆小的美眉会惊呼“怪兽”。然而由于其肉质洁白似雪,肥嫩鲜美,少刺无腥,营养价值很高,可谓是典型的“鱼不可貌相”。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松江鲈鱼,位列“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首,被乾隆御赐为“江南之一名鱼”!是招待贵宾的佳肴。学名:四腮鲈。南方长江一带视其为珍贵的食用鱼种,自古,四鳃鲈因松江而名、名闻四方;因秀野娇而美、美满九州。
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唯“松江府”四鳃鲈最负盛名。近年来,濒临灭绝的松江四鳃鲈被抢救回来,并逐步实现市场化供应,但由于养殖难度较大,价格居高不下,一尾重达40克至60克的四鳃鲈售价更高可达500元。对此,普通市民只能望而却步。
*** 上关于这鱼的信息也不少,北方的稍稍瘦一些,丹东这边叫媳妇儿鱼,江至入海口段生存,夏季幼鱼回游江中较多。我们在海边经常钓到或者网到,这鱼脾气超级好,而且傻,你在水里看见它去摸它,都不跑和它的长相一样,特别憨!
民国间人称,四鳃鲈太小,杀鱼无须用刀,只用一根筷子从鱼口插入,绞烂肚肠,洗净囫囵下锅。汤头交关鲜,尤其是鱼肝,鲜香而不肥腻,入口即化。
新人创作求关注点赞,大家踊跃评论哦~~
很多人都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鲈鱼就是一种,其实不然,鲈鱼是一类鱼,不同的鲈鱼它的生活习
性也是不同的。有的鲈鱼主要是再淡水中生活,而有的鲈鱼主要是再海水中生活的,那么这两种鲈鱼存
在着什么样的区别呢?
淡水鲈鱼
淡水鲈鱼的个头看起来比较小,一般都不会超过10厘米,它主要是长线黄褐色,和海鲈鱼是很好分辨的。
2海鲈鱼
海鲈鱼和淡水鲈鱼是不相同的,海鲈鱼的个头比较大,味道也会比淡水鲈鱼要鲜美。一般的海鲈鱼可分
为两个大类,一种是白鲈鱼另一种是黑鲈鱼,白鲈鱼的话背部是青灰色的,腹部呈现白色,身上黑色的斑点比较明显。黑鲈鱼整体看上去显黑色,斑点不明显。
之所以将它们分为淡水鲈鱼和海水鲈鱼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生活区域是不同的,淡水鲈鱼的话主要是再江中生活,而海水鲈鱼的话主要是在入海口附近进行活动。海水鲈鱼的体型一般都比较大。
海鲈鱼和淡水鲈鱼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外形上,两者肉质的口感也不大一样。市面上所售卖的江鲈鱼一般都是活的,买的时候可以请店家代为处理,而海鲈鱼则和大多数海鱼一样以冰鲜的为多。从食用时的口感上来讲,海鲈鱼的肉质比较“柴”,而且因为是海鱼,腥味较重。但是淡水鲈鱼的肉则像“蒜瓣肉”,蒸好后比较容易散开,但肉质有弹性,腥味不重,更加鲜香。从口感的角度来看,的确是淡水鲈鱼比海鲈鱼更好吃。不管是还鲈鱼还是淡水鲈鱼营养都非常丰富。
喜欢的亲们加个关注给个赞哦 定时更新各种海鲜小知识~~谢谢支持!!!
别不承认,吃鱼就算鲈鱼最味美,连古人都曾追着它吃”鲈脍莼羹“说的是张翰思念吴中莼羹鲈鱼脍的故事。有名句说是“吴江水清鲈鱼肥“,由此可见对鲈鱼的赞美。鲈鱼产于大海及江河之间,由生长地来命名,海里的称为咸水鲈,江里的则称为淡水鲈。不过,它们一年出现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生活,春末夏初,它们会离开咸水区到达淡水区域,秋天的时候则在半咸半淡的河口入产卵。
鲈鱼是食用鱼中的上品,它刺少肉厚嫩,在淡水生长的鲈鱼出水必死。比起它的同类,那些同时吃鱼的鱼来说,鲈鱼是弱小类鱼的敌人,所以如果是在养殖鱼塘中混入了了鲈鱼的幼苗,就会殃及鱼池。
鱼的种类繁多,性格也不相同,鲈鱼就属于高智商的鱼,比如投一个假鱼饵下去,鳟鱼要试了七八次才知道,但鲈鱼只要试一次就知道了。
中国所产的鲈鱼,首推松江之鲈,它有四腮,体长较小,是古往今来鲈鱼种类中一直被推崇的上品,吃鲈鱼江渐人更爱吃的,苏州人爱红烧,上海人爱吃鲈脍,还有一些特别的食客,专挑鲈鱼的肺来食用,据说味道是异常鲜嫩可口。普通人家做鲈鱼,上品买不到,普通的品种买来,最简单的 *** 就是清蒸了,中国鲈鱼更好吃的时候是十月。
清蒸鲈鱼最不复杂,将鲈鱼洗净,鱼身划刀,用盐和料酒稍许腌制后上锅清蒸,倒出汁水,浇李锦记蒸鱼豆豉油,再用猪油爆香葱淋上即可。
材料:鲈鱼 姜 葱 料酒 李锦记蒸鱼豆豉油 猪油
步骤:
将鲈鱼洗净,鱼身划刀,鱼肚内塞生姜,鱼身抹盐和料酒进行腌制;
备锅倒入水,取一盘,以姜和葱垫底,将腌制好的鲈鱼置上,烧开后将装盘的鲈鱼置于蒸锅中蒸8-10分钟,关火后焖五分钟;
蒸好的鲈鱼拿出来,倒出多余的汁,加李锦记蒸鱼豆豉油;
起锅入猪油,倒葱爆香后浇到鱼身上即可;
鲈 鱼
宋. 范成大
细 捣 枨 齑 买 脍 鱼,西 风 吹 上 四 鳃 鲈。
雪 松 酥 腻 千 丝 缕,除 却 松 江 到 处 无。
注解与赏析:
“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赞美的诗松江鲈鱼,省称“松江鲈”“松鲈”。它的名气绝非虚传,历代品尝过松江鲈鱼的名人都对其大加赞赏,如杜甫,白居易,韦应物,罗隐,苏轼,陆游登,苏轼在《后赤壁赋》中就有“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的记述。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这个时节正是吃鱼的好季节。为什么说春天是吃鱼的好季节呢?因为春天里的鱼临近产卵期,体内储存了更多的营养;这个时候的鱼,不仅身体肥硕,而且味道鲜美,体内各种氨基酸含量增多且含量均衡。
鲈鱼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鱼类,鲈鱼的肉质细嫩、没有肌间小刺、而且味道鲜美,老人、孩子都适合食用。相信很多朋友也都喜欢吃鲈鱼,但却不知道鲈鱼还有“河鲈”和“海鲈”之分,两种鲈鱼虽然外形上比较接近,但口感和营养价值相差还是比较大的。
河鲈鱼和海鲈鱼的区别
河鲈鱼就是淡水鲈鱼,在北方内陆地区,河鲈相比于海鲈鱼来说要比较常见,大多都是鲜活的河鲈,而海鲈鱼被捕上岸后不易存活,所以市面上大多的海鲈鱼都是冰鲜的。
外观不同
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海鲈鱼的体型相比于河鲈鱼要大一些,除了大小,在外观上还有一个更大的区别,海鲈鱼的鱼背颜色发黑、河鲈鱼的鱼背颜色是淡淡的青色。
口感、味道不同
河鲈鱼是淡水鱼类中腥味比较轻的一种鱼,几乎没有什么腥味,而且肉质嫩滑鲜香;而市面上常见的冰鲜海鲈鱼相对来说腥味要略重一些,因为是冰鲜的,肉质也不如河鲈鱼细嫩鲜嫩。
什么重量的鲈鱼更好吃?
很多朋友买鲈鱼,都喜欢挑大的,认为鲈鱼越大肉越多、口感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市面上常见的河鲈鱼体重为一斤到两斤之间,而更好吃的鲈鱼是在1.2斤左右,重量太轻的话、鲈鱼的生长时间不够、鱼肉不够肥;如果太重的话,很有可能是“老龄鲈鱼”,肉质粗糙、烹饪后口感还发柴。
所以在购买鲈鱼时,既不要买太大的,也不要买太小的,选择大小均匀(600克左右的)的鲈鱼更佳,这个重量的鲈鱼不仅口感鲜美、肉质也非常细嫩。
如何挑选新鲜的鲈鱼
我们在购买鲈鱼时,除了要选择好大小,还要从以下几点来辨别鲈鱼的新鲜程度。
一、看鱼眼
从鱼眼可以看出鲈鱼的新鲜程度,新鲜的鲈鱼鱼眼清澈透亮,饱满且凸出,如果鱼眼浑浊不清澈,说明鲈鱼不够新鲜;新鲜的鲈鱼蒸熟后,鱼眼会凸出来。
二、看鱼身
新鲜的鲈鱼,鱼身颜色偏青色、鱼鳞透亮而且有光泽;如果鲈鱼的鱼身颜色暗淡无光、而且鱼鳞有脱落的迹象,说明鲈鱼不够新鲜。
三、看鱼尾
鱼尾是鲈鱼身上重要的一个部位,活动量也比较大,但鱼尾部的毛细血管非常脆弱,特别容易受伤,当鲈鱼受伤时,更先会在鱼尾处反应,鱼尾会变红。鱼尾变红后特别容易感染细菌,所以在购买鲤鱼时,一定要看鲈鱼的鱼尾颜色是否正常。
最后为大家分享清蒸鲈鱼的正确做法,不放盐、不放料酒,肉质细嫩味道鲜。
【清蒸鲈鱼】
准备食材:鲈鱼一条、小葱一把、生姜一块、蒸鱼豉油适量、花生油适量。
做法步骤:
1、把鲈鱼处理干净后在鱼身上打花刀,方便蒸熟和入味,在鱼腹内加入少许的葱丝和姜丝。
2、准备一个大盘子,垫上两根筷子,然后把鲈鱼放在盘子上,蒸锅上汽后把盘子放入蒸锅中,保持大火蒸8分钟左右,然后关火焖2分钟。
3、把蒸好的鲈鱼取出,换一个干净的盘子,然后在鱼身上撒上葱丝和姜丝,锅里烧热油,油温六成热浇在葱姜丝上,然后淋上蒸鱼豉油即可上桌食用。
做清蒸鲈鱼不能用盐腌制,会导致鱼肉发紧、发柴、不鲜嫩;也不能加料酒,会掩盖住鱼肉本身的鲜味。
今年为啥没人关心长江刀鱼了?我是小酥肉美食,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记得收藏、点赞、转发哦!如果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哦!
一
总觉得鲚鱼在气质上更接近于江南,江南的桃花流水,杂花生树,更适合当它成长的背景。记忆中,灵江上曾经成群地游动着鲚鱼,有凤鲚,也有刀鲚。“门前多是桃花水,未到春深不肯流”,农历二三月的水就是桃花水,桃花开后,春水渐渐变暖,栖息于台州与温州洞头一带近海水流中的刀鲚,开始洄游。谷雨过后,江南的紫色泡桐花落了一地,成批的刀鲚游到咸淡冲融的灵江口产卵。此时已是五月,初夏的江风掠过灵江两岸。在橘子花的清香过后,是满架的蔷薇香。相比于刀鲚,凤鲚产卵的时间更长,凤尾鱼在端午节前后开始产卵,从六月梅雨绵密,一直产卵到九月,青果挂满橘树。
二
刀鲚就是名震江湖的刀鱼。每年桃花一开,就有人念叨起刀鱼。如今长江已全面禁渔,浙江主要水系也统一禁渔,大家对野生刀鱼只能念叨念叨了。著名吃货李渔说,吃别的鱼都会吃厌,唯有刀鱼,“愈嚼愈甘,至果腹而犹不能释手者也”。意思是,刀鱼越吃越好吃,细嚼之下带着鲜甜,就算肚子吃撑了,眼睛也没饱,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刀鱼清秀俊美,修长侧薄,长者盈尺。古人都是颜值控,宋人因其“貌则清臞,材极俊美”,称之为“白圭夫子”,还授予它“骨鲠卿”的官职。白圭是帝王手中拿的白玉,白圭夫子就是如玉的美男子,比起白马王子来,少了几分英武,却多了几分俊美风流。刀鱼是江湖刀客。从前,广袤的江河湖海,处处有刀鱼。江湖上有三把刀,江刀、海刀、湖刀。海刀常年生活在大海。湖刀定居在湖中。只有江刀,见过大世面,它出生在江中,在大海中成长,发育成熟后,又回到咸淡冲融的水域产卵。刀鱼因产地不同,身价有高低,这并非地域歧视。钱塘江、灵江、瓯江也都有刀鱼,味道不俗,但只有长江口以西的刀鱼,才是公认的春江之一鲜货。长江刀鱼是顶级江刀,跟鲥鱼、河豚一起,被称为“长江三鲜”。而别地的刀鱼鲜则鲜矣,却没有这么响亮的名头。过去,刀鱼是寻常物事。杨花纷飞之时,是刀鱼的旺期,一网撒到长江,能打到上千斤野生刀鱼,价格低到几毛钱一斤。现在撒几次网,也未必能捞到一条,长江禁渔,江刀更是告别市场。刀鱼味道鲜美,带着鲜甜和微香,有人爱它的肉身,有人爱它的内脏,清代钱泳就说刀鱼的“腹中肠尤为美妙”,还有人爱它的鼻子,当年柬埔寨亲王访华,给他尝的中国味道里,就有一道“清炒刀鱼鼻”。刀鱼至鲜,有“刀鱼尝过不思鱼”之说,它的鲜与河豚不同。三国时曹操尝了刀鱼,念念不忘,赐名“望鱼”。吃惯尖货的李渔,称之为“春馔妙物”。宋人刘宰赞道:“肩耸乍惊雷,鳃红新出水,佐以姜杜椒,未熟香浮鼻。河豚愧有毒,江鲈渐寡味。”他说,惊蛰过后,可以吃刀鱼了,清明前的河豚美味,可惜是个老毒物,江上的鲈鱼味道未免有点寡淡,惊雷过后的刀鱼,最是鲜嫩可口,弄点调料清蒸,就鲜香扑鼻,令人食指大动。刀鱼是季节感很强的江南风物,旧有“清明挂刀,端午品鲥”的说法,清明前的细雨斜织,是刀鱼最丰腴肥美的时候,油脂丰厚,腴而不腻。“明前鱼骨软如绵,明后鱼骨硬似铁”,清明前的刀鱼骨头细软,吃时不需要剔骨,过了谷雨,骨硬如针,肉质变老,俗称老刀,听上去像是江湖上的资深刀客。明代《异鱼图赞》,说刀鱼腹下的骨刺“可以刈草”,意思是清明后刀鱼身上的骨刺锋利到可以用来割草。有种船叫刀鱼船,就是模仿刀鱼的形状造的。鲚鱼带鳞清蒸,加点葱结、姜丝、老酒、细盐,就无比鲜甜。袁枚则喜欢另一种清蒸法,“刀鱼用蜜酒酿、清酱放盘中,如鲥鱼法蒸之更佳,不必加水”。清蒸的刀鱼比梅童鱼更鲜美,鱼肉细嫩到连筷子都夹不起来,只有用筷子头细挑,然后放到嘴里抿,让舌尖感受。有人嫌刀鱼一身毛刺,用油煎炸,袁枚对此一个劲地撇嘴,说这是“驼背夹直,其人不活”。刀鱼是时令鲜货,吃完了还想吃怎么办呢?宋代江南厨娘吴氏自有办法,《吴氏中馈录》记载道:“以鲚鱼去头尾,切作段,用油炙熟。每段用箬间盛瓦罐内,泥封。”这应该算是古代的刀鱼罐头了。江南自古生活精细,刀鱼除了清蒸、油煎,还做成刀鱼面、刀鱼馄饨、刀鱼蛋饺,鲜滑爽口,回味无穷。江鲜本鲜,如果没有某种执念,别处江河中的刀鱼是可以将就的。虽然身份不及长江刀鱼尊贵,价格也不如它,但同样味美。某年浙东唐诗之路采风,我在钱塘江边吃到的白条、刀鱼,皆鲜美异常,吃着春日江鲜,喝着陈年老酒,言笑晏晏间,在座的不知不觉中,都成了桃花脸。这条刀鱼若被运到长江两岸,打上“长江刀鱼”的标签,那价格有可能翻上几十上百倍。岂止钱塘江刀鱼,我听老家朋友说,敝乡台州的刀鱼也曾拿去混充过长江刀鱼。
三
刀鱼高高在上,让人消受不起,好在还有凤鲚。凤鲚就是凤尾鱼,它是刀鱼的表亲,跟刀鱼长得很像,银白修长,体扁薄透,长仅十多厘米。凤尾鱼和刀鱼都以肉质鲜嫩而闻名。两者都是玉体如刀,但刀鱼更清秀些,嘴巴近乎透明,凤尾鱼则略带黑色。刀鱼比凤尾鱼产卵早,成年后个头比凤尾鱼要大,通常有二三十厘米。在台州,过去常在清明前捕捞刀鱼,而凤尾鱼一般在端午前后捕捞。凤尾鱼在浙东沿海十分常见。春夏时,在江南的细雨中,在温柔的月光下,快乐地游动。灵江北岸,有横山前村,村里有不少小渔船,不少村民以在灵江上打鱼为生。渔民们驾着小船,撒网捕捞,一网下去,便有一片闪闪的银白。据《台州特产志》记载,刀鱼和凤尾鱼为灵江特产,20世纪70年代初,灵江上捕获的鲚鱼有110多吨。灵江捕获的鱼中,每五条就有三条是鲚鱼。至于是刀鱼多还是凤尾鱼多,并无记载。灵江那时水很清。江边的钓鱼人,只要放下钓竿,总有收获,要么是河鳗,要么是鲤鱼鲫鱼鲚鱼之类。钓到鱼或打到鱼后,就在江边现卖,那些道行深的吃货,都会起早去江边,直接从渔人手里买江鲜。随便一炖,就鲜得掉眉毛。我还在灵江上看到过鸬鹚捕鱼。除了灵江,家乡永宁江、始丰溪、永安溪上,也有放鸬鹚的人,黄岩院桥沙门店一带,有专门养鸬鹚卖鸬鹚的,还有一个交易市场,福建、贵州等地的渔民,也会跑过来采购。灵江渔人的竹排上,立着一排鸬鹚,有十来只,站成一幅遗世独立的剪影。它们的头颈上用绳结一活箍,鸬鹚下水捕鱼,捕到鱼后,自动飞回竹排吐出鱼来。运气好的话,一天会吐出三四十斤鱼,小的有一二两重的,大的有一二斤重的。有黄颡鱼、石斑、倒刺鲃(将军鱼)、鲤鱼、鲫鱼、香鱼,还有圆眼鲚、凤尾鱼、刀鲚。以前,我在江边饭店吃着鲜美无比的江鲜时,就会想,我吃的这条鱼,会不会是从鸬鹚嘴里吐出来的呢?抓到的凤尾鱼太多了,吃不完,乡人把凤尾鱼放在炭火上,焙烘成鲚鱼干,带籽鼓胀的鱼腹冒着油光,鱼干香脆,很有吃头,烧米面、麦面,或者烧冬瓜汤、蒲瓜汤,扔几根鱼干进去,鲜美无比。瓯江上的凤尾鱼也很多,尤以江心屿边上的最为鲜美。当地有民谣:“正月青蛄二月蟹,三月蓝胡虾蛄弹,四月鲚鱼蝤蛑虎,五月泥糍配散饭,六月黄鱼和朱梅,七月藏鱼和水潺,八月鳎鳗强吃鸭,九月鳗鱼和河蟹,十月鲻鱼并鲈甲,十一月蝤蛑满肚膏,十二月文蛤和江蟹。”一个时节有一个时节的风物,“四月鲚鱼蝤蛑虎”,农历四月大着肚子的凤尾鱼,也是温州人的心头之好。刀鱼鲜在身,凤尾鱼鲜在籽。春夏之交的凤尾鱼腹中皆籽,肚子撑得薄透,与豆腐一起红烧,细腻鲜香,那鱼卵在口中一嚼,有爆浆的感觉。小的裹了淀粉拿来油炸,连同细刺炸得酥软,香脆可口。大人常常当下酒菜,小孩子当零食吃得满嘴油。现在,江边见不到渔人了,鸬鹚也看不大到了,长江、钱塘江、灵江已禁渔。余生也晚,只能念着“杨花浪白鲚鱼鲜”的诗句,遥想刀鱼当年了。还有凤尾鱼,让人忍不住吟唱一曲《月光下的凤尾鱼》。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I photo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王寒
自从学会鲈鱼这个做法,我家一周吃四次,鱼肉细嫩好吃,营养解馋大家好,我是潘哥,我是一位喜欢吃美食,更喜欢做美食的美食达人。平时,我喜欢将自己做的美食和 *** 过程与好朋友们共同分享,希望我的美食能够冲击大家的味蕾,给大家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还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
俗话说的好,宁吃两条腿的不吃四条腿的,宁吃水里游的少吃地上跑的。就是说能吃鸡肉、鸭肉就尽量不吃猪肉、牛肉;能吃鱼和虾,就少吃鸡和鸭。自古以来,不管是靠海而居的渔民,还是久居内陆的居民,有太多人喜欢吃鱼,但无论是海鱼还是江鱼甚至鱼塘里养的池鱼都离不开一个鲜字。大家应该都知道,鱼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鱼肉可供给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D、E等,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另外鱼肉还含有多种脂肪酸,可软化血管,防止血液黏度增加,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生。鱼肉富含蛋白质,肉质鲜嫩,和家禽、家畜相比,更有易于人体吸收,而且老少皆宜,食用后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特别是小孩子经常吃鱼,会特别的聪明。所以我也会经常给我的小孩做鱼吃,一年四季无论寒暑,我都会隔三差五地做上一顿。或红烧或清蒸,或煎或炸,或吊鱼汤等等,只要能尽显鱼肉的鲜美,能给家人和朋友带来幸福感,我都愿意尝试。
鱼的种类十分丰富,象海洋里的带鱼、黄鱼、鲳鱼等;江里面的江鲢、鲤鱼、鲫鱼等,都是我们平时家里面经常吃的。不过,今天我们要给朋友们推荐的这道菜是比较清淡一些的,一道原汁原味,充分保留鱼肉本鲜的蒸鱼——清蒸鲈鱼。这道菜采用新鲜鲈鱼,配以红辣椒丝、青葱白,再加入蒸鱼豉油,由大火蒸制而成。食之味鲜,肉质软糯,益脾胃、补肝肾。
【清蒸鲈鱼】
【所需食材】新鲜鲈鱼、酸泡椒、红辣椒、大蒜、生姜、葱段等
【 *** 步骤】
将我们买回的新鲜鲈鱼用清水洗净,用刀打掉鱼鳞、去掉鱼腮并把内脏处理干净。从中间切下来,再慢慢剖开鱼肉,像下图这样能摆起来就行。把另一面打入花刀,好入味一点。
将鱼放入碗中,加适量盐,倒点生抽、适量蚝油,再放点生姜、葱结,倒点料酒。
接下来,给鲈鱼来个深度SPA,用手将调料均匀涂沫于鱼肉表面和内里,并轻轻进行 *** ,让鱼肉更好的入味。
起锅烧水,把鱼装盘,水开后放入锅里蒸八分钟。
切点红辣椒丝,葱白也切成丝,切点姜丝。
鱼蒸好后把汤汁倒出来,浇一些蒸鱼豉油,把切好的红椒姜丝放上去,烧点热油。浇在鱼肉身上,香味就出来了。这样做的鱼肉香嫩可口。喜欢的朋友们可以试一下。
小贴士:虽然鲈鱼刺很少,除了一根主刺,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小毛刺,但吃的时候也还是要注意,特别是挑给小孩子吃的时候,尽量不要和米饭一起入口,以免将鱼刺混入。另外,鲈鱼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镁、锌、硒等微量元素,可以经常做给孩子们吃,有助于小孩子身体发育。鲈鱼可清蒸、可红烧,还可以取肉炸成鱼肉段。如果朋友们喜欢,下次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明天继续更新家常菜,请关注乡村潘哥,潘哥每天都会发布视频及图文,喜欢的朋友可以每天来看看,感谢支持!
常常有人问:淡水鱼好吃还是海水鱼好吃?哪一种更鱼好吃自然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然而,以往公众的回答多数认为海水鱼比淡水鱼好吃,至少肌间刺少、土腥味少。近期,这个答案悄悄地往相反的方向转变。
认真了解,并不完全像一般人想象的是由于某个国际事件的影响,而是在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淡水鱼的品质也在悄悄产生变化。
如武昌鱼的肌间刺问题已被华中农大攻克;如一种去除小细刺的鲫鱼已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问世……吃淡水鱼不挑刺已不再是梦。另外,一大批高品质的淡水鱼养殖,如鳜鱼、虹鳟、鲶鱼、鲈鱼、乌鳢、巴沙鱼、淡水白鲳、笋壳鱼、罗非鱼越来越多,土腥味也越来越少了!
我今天的主题并不是想告诉大家有哪些淡水鱼越来越好吃,而是想告诉大家,一些鱼在海洋里有、在淡水里也有。
比如三文鱼。目前市场上的三文鱼都属于鲑科鱼类。鲑科鱼类包括两大类:大西洋鲑(鲑属)和太平洋鲑( *** 哈鱼属),大西洋鲑就一种,也就是大西洋鲑(Salmo salar),太平洋鲑有20种以上,我国有土著品种,如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台湾的樱花鲑等。因此,我们可以吃到挪威养殖的海水三文鱼,也可以吃到我国西南、西北,特别是新疆天山脚下养殖的三文鱼。同样,鲈鱼也有淡水鲈鱼和海水鲈鱼,就是名为河豚,也不只是在淡水生长,还有在海水生长的。
本篇文章的“主鱼翁”是淡水大黄鱼。我想,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海水大黄鱼,特别是深海养殖大黄鱼在市场天天能和我们见面。近日,我们到江苏泰州调研,发现了江苏好润特色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有一个淡水大黄鱼苗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用于好润淡水大黄鱼保种育苗科研生产。
他们的淡水大黄鱼的鱼苗从哪来呢?在分类学上,淡水大黄鱼跟我国的海水大黄鱼、小黄鱼同属石首鱼科,在270余种石首鱼科鱼类中,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生活在淡水中的石首鱼类仅有3种,淡水大黄鱼属其中之一。
2019年5月,世界首例淡水大黄鱼人工繁育就已在我国宣告成功了。近年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美国田纳西野生动物资源局联合开展美国淡水大黄鱼引种繁育研究,在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员的带领下,项目组在人工催产方式、苗种孵化及苗种开口饵料等方面破解多项技术难关,仅用三年时间攻克了美墨科研人员十余年尚未成功的淡水大黄鱼繁育技术。
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员 图片来自无锡淡水研究中心
淡水大黄鱼引进之路
就像当年雷霁霖院士引进多宝鱼一样,每条鱼在中国“落户”、形成产业、造福百姓,都需要走一条艰难的路。淡水大黄鱼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墨西哥等地,但人工繁育技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徐跑主任带领团队攻关 图片来自无锡淡水研究中心
在淡水大黄鱼人工繁育中多项技术难关中,目前大部分技术难关我们已经攻克。特别是解决了人工催产、开口饵料、饲料驯养等系列关键技术,在相关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技术水平,为我国淡水大黄鱼进一步实现苗种规模化繁育和养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淡水大黄鱼 图片来自无锡淡水研究中心
正出膜仔鱼、初孵仔鱼及3日龄仔鱼 图片来自无锡淡水研究中心
为什么要引进淡水大黄鱼?
淡水大黄鱼属底栖鱼类,耐低氧能力较强,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适应性强、肉质好、无肌间刺等优良特性。我国养殖淡水大黄鱼有很多优势:一是淡水大黄鱼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它是原产地北美洲分布纬度最广泛的鱼类,因此在我国黑龙江到海南岛地区都可以进行养殖和自然度夏越冬;二是淡水大黄鱼抗逆性强,淡水大黄鱼属底栖鱼类,耐低氧能力较强,能耐受较高密度的养殖,对水质要求不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可以通过驯化摄食配合饲料;三是淡水大黄鱼“好养”,养殖设施和条件简单,在江浙沪一带,鲥鱼、河豚等很多高档鱼类养殖需要较高的配套设施和条件,而淡水大黄鱼只需普通土池就可以满足养殖需求。
据专家预计,未来2-3年苗种就可以批量生产。当苗种繁育技术得到进一步优化,养殖技术、营养需求及养殖模式等方面成熟后,淡水大黄鱼就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名、特、优”品种进行推广和规模化生产,就可以成为一些乡村经济发展和增收的主导产业。
对吃货们来说,淡水大黄鱼和海水大黄鱼有什么不一样?
从外形上看,海水大黄鱼是金黄色的,而淡水大黄鱼的颜色有点像罗非鱼,呈银灰色、只有腹鳍是金黄色的。长大的成鱼背较高,肉质是和鳜鱼类似的“蒜瓣肉”,无肌间刺,口感和风味都可与野生大黄鱼相媲美,已获得到高端市场的认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淡水大黄鱼肉质好,如果价格合适,在普通老百姓中应该也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据了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正在进行淡水大黄鱼苗种规模化培育、成鱼养殖模式、营养需求、饲料配方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预计在未来2~3年实现淡水大黄鱼规模化生产。江苏好润特色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的淡水大黄鱼苗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与淡水研究中心合作推动淡水大黄鱼规模化生产的项目之一。
我们为科研人员加油,期待淡水大黄鱼早日大规模生产、上市。届时寻常百姓就可以吃到肉质可与上万元野生海水大黄鱼相媲美的淡水大黄鱼。
图片来自江苏好润特色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
作者:刘雅丹 中国农技协秘书长助理、研究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科学性审核:徐跑 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编辑:武玥彤
来源: 光明网-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