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美国还是澳大利亚的入侵动物,也不管是水里游的还是地上跑的,在中国人眼里都是不够吃的美食。要说此前在美国水域中泛滥的鱼,肯定非亚洲鲤鱼莫属了。
结果现在,美国的水域中,又出现了可怕的入侵物种,那皮肤纹路,几乎和大蟒蛇如出一辙。你们猜到是什么了吗?没错,就是被称为“蛇头鱼”的黑鱼。
黑鱼在美国泛滥成灾了吗?为什么黑鱼在美国人眼中是可怕的存在?美国人对待黑鱼的手段如何?黑鱼在中国的待遇如何?
黑鱼在美国泛滥成灾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美国人捕到黑鱼后不放流,而是立马杀死?或许美国之所以把黑鱼当做“入侵者”,只是因为美国人民缺少了酸菜鱼这道美食吧。
搅和美国水域的黑鱼
在我国水域中,很少有淡水鱼会超过10斤以上,除非是一些以冬捕为地方特色的东北地区,或一些水质较差的水域中,才会在野外看到这么大的鱼。
正常的黑鱼,体长可能达到20-25厘米
所以毫不例外,在我国以食用为主的黑鱼,在养殖场一般也就2-3斤,体长可能达到20-25厘米。即便是在野外,也不过4-10斤,体长应该在30厘米以上。而超过四斤的鱼,大约已经在野外存活了3个冬季了。
但是2002年,美国几位垂钓爱好者钓上来的黑鱼,体长足有51厘米,不过由于一些原因,它似乎已经被饿了很久,导致有些骨瘦嶙峋的样子。
泛滥成灾的黑鱼
而且当时这几个垂钓爱好者,还不认识黑鱼的品种,只是因为它长有和蝮蛇相似的头,以及全身的纹路酷似蟒蛇,于是将其称作“蛇头鱼”。看在它身上没有几两肉的面子上,就将其放生了。
结果这一放生,麻烦可就大了。有专家对这张照片中的鱼进行辨认后,很快认定这条鱼并非是美国本土鱼,而是和亚洲鲤鱼一样,同样来自亚洲。
美国鼓励居民杀黑鱼
一场由黑鱼带来的生态风波,开始酝酿起来。
黑鱼对美国水域造成的危害
2005年,美国马里兰州发现了黑鱼给美国水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之前专家虽然鉴定出那条被放流的黑鱼是外来物种,但是认为它当时的身体情况,在陌生的生存环境下,可能难以存活。
泛滥的“亚洲鲤鱼”
所以想必当时更令人头疼的亚洲鲤鱼,黑鱼就被逐渐淡忘了。
- 黑鱼猛吃本地鱼
然而令美国人没想到的是,黑鱼竟然会导致马里兰州水域内,鲑鱼的数量减少。
鲑鱼
在2005年年底,美国马里兰州的财政部门正在对一年的财政收支进行年终总结时发现,这一年的鲑鱼出口数量相比往年来说,数量异常的下降了。
鲑鱼的出口收益可是当地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为了避免2006年出现同样的情况,财政部立马联系了渔业部门寻找原因。
体型巨大的黑鱼
结果发现,在马里兰州境内的萨斯奎汉纳河和其支流中,活跃着大量入侵鱼类,其中黑鱼的数量最多。
由于黑鱼作为一种凶猛性食肉鱼类,所以这些黑鱼不仅会吃掉鲑鱼的卵,而且还会吃掉体型较小的鲑鱼,于是在洄游期间,大量的鲑鱼成为黑鱼的盘中餐,其数量也就减少了。
黑鱼泛滥
这时当地 *** 只是采取了一些行动,捕捉河流中的黑鱼,但是力度并不算大。结果没想到,一些黑鱼竟然逃窜出了当地河流,开始向其他州进军。
后来,这些黑鱼就像当初亚洲鲤鱼进军五大湖一样,开始在来到佛罗里达州、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州、马萨诸塞州等地。
亚洲鲤鱼,五大湖一霸
- 黑鱼超强的繁殖能力
这些黑鱼不光将水域中的本地鱼吃掉以外,还以其惊人的繁殖能力,逐渐占领这些水域。黑鱼的成长速度很快,一般在两个冬龄后就可以达到性成熟。而黑鱼的怀卵量主要与其体长有关,体长30厘米的黑鱼,一般怀卵量为1万粒左右,而体长为50厘米的黑鱼,怀卵量可以达到3.5万粒。
鱼卵
因此黑鱼就在美国的水域内,一边吃,一边生,直到占领了美国20%的水域后,才被官方认识到它们的可怕之处。
其实一开始放流了那条黑鱼之后,美国官方就应该引起重视,毕竟有亚洲鲤鱼的前车之鉴,对于外来鱼种更加注意才对。所以他们最开始认为黑鱼会在陌生水域内,无法生存,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对黑鱼足够了解。
生存力量强大的黑鱼
- 黑鱼的生存能力爆表
在我国境内,不管是在水流量大的淡水河流中,还是在陡峭的水库里,亦或是无人问津的池塘中,甚至在一些缺氧的浅水沼泽里,都能看到黑鱼的身影。
在一众淡水鱼中,黑鱼凭借其生存能力,成为其中的佼佼者。经过观察后发现,在一些河流或池塘已经干枯的环境下,黑鱼只要保证自己的表面皮肤还湿润,就可以生存好几天。
鱼腮
这其实是因为,黑鱼拥有一项很多鱼类都没有的特殊技能:用嘴呼吸。我们知道大部分的鱼类都是靠鱼鳃呼吸,一些非洲的鱼类甚至进化出肺来呼吸。当离开水之后,鱼鳃就没有办法再给鱼提供氧气。
但是黑鱼却可以利用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官,在水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即便是在一些水质较差的水域内,黑鱼还是可以生存下去。
鱼的内部构造
美国人对付黑鱼的办法
如今黑鱼虽然没有发展成像亚洲鲤鱼那样的灾难,但是任凭这些鱼在水域中生存是万万不可能的。黑鱼已经入侵美国20年之久,有些黑鱼甚至长到了200斤的重量,远远看去,活像一条大蟒蛇在水里游动。
所以为了避免黑鱼最后像亚洲鲤鱼入侵五大湖,美国 *** 也花费了大量的钱力和人力来消灭黑鱼。
被捕捞到的黑鱼
在2019年,美国渔业部就发布了公告称,但凡发现和捕捉到黑鱼,必须立马杀死,不能再将其放流。并且还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如果有人擅自将黑鱼放生野外水域,就会按照一级犯罪依法判处一年监禁,并罚款2500美元。
除了硬性规定外,美国 *** 还采用了多种方式,如人工捕捞,在少部分湖中投毒,甚至还不惜抽干湖水,只为将其中的黑鱼消灭。前前后后,花费了超过8亿美元。
黑鱼近照
但是很遗憾,捕杀黑鱼的效果依然式微,如今这些黑鱼还在美国的水域中活跃。甚至,在最初美国刚发现黑鱼不久,就拍摄了一部以黑鱼为原型的恐怖片《科学怪鱼》。影片中的黑鱼经过基因转变后,变成了能够吃鱼的庞然大物。
想必当初导演在拍摄的时候也没想到,这黑鱼竟然会在几年后,真的成为美国人的噩梦。中国民众看到消息后,又开始连连摇头,要是没有重金属,拿来做酸菜鱼多好啊。
美味的黑鱼
中国人:这明明是一道美味的酸菜鱼
要知道,我国食用黑鱼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了,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虫鱼上品。黑鱼在中国人眼中,不仅是一道可口的酸菜鱼,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这种鱼不仅美味,而且还具有滋补调养、生肌补血等作用。如今黑鱼也和很多鱼类一样,被中国人吃到只能靠养殖才能保证足够的供应,野外生存的黑鱼数量已经少得可怜。
营养价值高的黑鱼
其实美国除了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流以外,还是有一些水域的鱼类能够用来做成美食。美国人之所以不吃亚洲鲤鱼,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刺太多,而黑鱼在淡水鱼中,已经算刺最少的了。
令人垂涎的酸菜鱼
但是美国人还是没有选择将其作为一道美食,不少中国人表示,美国人可能缺的是一个会做酸菜鱼的厨子吧。
财鱼:长得吓人,凶猛又爱吃鱼,离水3天不死,却是“鱼中珍品”导读:因文身而成吉祥鱼,却是水中“杀手”,专吃活鱼,离水3天不死
我国的淡水鱼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其中有家喻户晓的“四大家鱼”,也有许多个头不大的野生鱼类。
而在这些众多的鱼类中,把它们如果按照食性来划分,可以分为草食性的鱼类,杂食性鱼类和肉食性的鱼类。
一般而言,肉食性的鱼类,它们的肉质都是不错的。而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就有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它们专门捕食活鱼来吃,有着“水中杀手”之称。
可是因为它的肉质鲜美,且刺少的缘故,再加上它身上自带文身,而成为了一种“吉祥鱼”,甚至还被誉为“鱼中珍品”,如今野生的少见了,而养殖它的人也不多。
这种鱼就是财鱼,你们认识吗?
财鱼的简介
多数人之一次见到财鱼了,都会被它丑恶的怪样子所吓倒。因为这种鱼实在是太丑了。
不少人还会把它误认为是一条水中的蛇,财鱼长得确实很像蛇,只是身体更为粗壮、短小而已,但是在有些地方就因为它的长相而把它较为“蛇鱼”、“蛇头鱼”。又因为这种鱼通体基本是乌黑色的,所以也有了“乌鱼”、“黑鱼”的外号。
而它的学名叫乌鳢,是鳢科鳢种的一种淡水鱼类。在我国民间多叫它为财鱼,是因为这种鱼自带文身,而且它身上的文身还不一般,长得很像古代的铜钱一样,所以就有了“财鱼”这个俗称,意味着这种鱼会带来“财运”,是一种自古以来就很受欢迎的“吉祥鱼”。
在南方有些地方,当父母在六十六岁生日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会特意去集市购买一条财鱼送给父母,就是因为当地的习俗认为六十六岁是老人的一道坎,吃了女儿送的财鱼,就能平安度过财鱼。并且关于财鱼,在民间还有一种雅称,那就是“孝鱼”,给父母送财鱼,就是表达孝顺之心。
财鱼的生长习性
财鱼不光是长得丑陋,而且它还是一种异常凶猛的鱼类。这种鱼的头部很像蛇头,在水里面可不是善茬,这是一种专门爱吃活鱼的鱼类。
虽然财鱼的个头不大,一般也就是20CM左右,体重在1-2斤左右,但是它在水中却很凶猛,同时它的生存能力也是很凶猛的。
财鱼的幼鱼时期会有父母的保护,常常围绕在父母身边。甚至在遇到危险了,还会游到父母的嘴巴里去。所以民间认为财鱼很孝顺,其实这只是财鱼的一种保护方式,父母并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原因之一就是财鱼是肉食性的鱼类,它们主要爱吃活鱼,所以养殖的成本偏高,投入太高,养殖周期又长,所以敢于尝试养殖财鱼的渔民并不多。
最厉害的一点在于,财鱼不仅很凶猛,并且生存能力极强,即便是在陆地上也能长时间不死。如果把财鱼扔在草丛中,只要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一般存活三天都不会死。最厉害的就是即便将财鱼丢到陆地上它也不会死。
财鱼的价值参考
不过,财鱼长得丑,但是却肉质鲜美,营养也很丰富。财鱼的食用价值很高,它的肉多刺少,可食率可以达到70%以上,自古以来财鱼就有着“鱼中珍品”的美称。
在《神农本草经》中早就对财鱼有记载了,并且还把它列为了上品,可见当时的人就已经发现了财鱼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而明朝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财鱼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鳢首有七星,形长体圆,头尾相等,细鳞、色黑,有斑花纹,颇类蝮蛇,形状可憎,南人珍食之。”
财鱼不光是可食率高,食用的口感也特别好,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这种鱼的肉多且刺少,很鲜美。它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它所含有的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成分,这也是其他的鱼类不能比拟的。
在民间一直把财鱼视为一种吉祥鱼,并且非常的滋补,当有人大病初愈,特别是做过手术之后,就会捕捞财鱼来对其进行滋补,因为民间认为财鱼对于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恢复有很好的作用,这一点医学上也是早就证实了的。
结束语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财鱼基本都是以野生的为主,一些野外的河流、湖泊和水库里面就有财鱼。但是农民却很少养殖它,如果在鱼塘发现它了,还会想方设法把它捕捞上来,就是因为这种鱼爱吃活鱼,在鱼塘里有财鱼,大量的鱼类会被它们吃掉。
可是近些年野生的财鱼已经很少见到了,尤其是电鱼流行以后,财鱼更是稀罕了。但是它在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也不便宜,可是养殖财鱼的农民却并不多。
原因之一就是财鱼是肉食性的鱼类,它们主要爱吃活鱼,所以养殖的成本偏高,投入太高,养殖周期又长,所以敢于尝试养殖财鱼的渔民并不多。
目前市面上对于财鱼最常见的吃法就是 做成酸菜鱼了,这种湖南地区可是一道名菜。也有些火锅店,用财鱼做火锅吃,一样美味好吃,且营养价值很高,都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温馨提示,虽然财鱼美味又有营养,是不少人垂钓的目标鱼之一,但是如果垂钓的话,可不要钓刚孵化宝宝不久的鱼类,因为它们虽然凶猛,但是在幼年期间却也常被其他的鱼类和动物吃掉。没有了鱼妈妈和爸爸的保护,这些小鱼很难存活的。
各位朋友们,你们爱吃这种长得丑,且凶猛的鱼类吗?
朋友们,你们爱吃这种长得丑,且凶猛的鱼类吗?
黑鱼的“哀嚎”:民间尊为孝鱼,却因野蛮生长入黑名单,谁之错?导读:黑鱼的“哀嚎”:民间尊为孝鱼,却因野蛮生长入黑名单,谁之错?
不得不说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就拿取名来说,也是相当有学问的。大家都知道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四种鱼在民间还有外号的。
其中青鱼被称为“秀才青鱼”,而草鱼则有着“强盗草鱼”的外号,而鲢鱼则因为很擅长跳跃,行动也敏捷,则有着“急躁白鲢”之称。和它性格相反的鳙鱼,则因为很温和、行动也迟缓所以得名“好人花鲢”。是不是发现古人在取名字这方面,是非常有智慧的呢?
其实在我国众多的淡水鱼中,有一种鱼在民间的地位比四大家鱼还要高,并且还被尊为“孝鱼”,它就是现在让很多人馋的流口水的酸菜鱼——黑鱼。因为野蛮生长,在国外胖如猪也没人吃,还被列入了黑名单,成为了危害一方的祸害,见到就是直接捕杀。
黑鱼:古代民间被尊称为孝鱼
黑鱼这种鱼现在市面上还是比较多见的,很多地方所 *** 的水煮鱼、酸菜鱼等,就一般都是选用黑鱼,肉质非常的鲜美,俘获了一大帮吃货朋友们的芳心。可是在古代,黑鱼的待遇非常高,它被尊称为孝鱼,是很少有人去垂钓它的。
黑鱼也叫财鱼、蛇头鱼、生鱼、乌鱼,或者是火头鱼、蛇鱼等,它的学名叫乌鳢,是乌鳢属鲈形目、鳢科的一种淡水鱼。
这种鱼天生就自带“纹身”,算得上是鱼类中的另类了,并且是名副其实的“流氓鱼”,它生性凶猛,并且爱吃鱼类,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在鱼塘里面但凡有几条黑鱼,就可以把水中的鱼给吃光。
可是这样一种凶猛的鱼类,在古代却被尊称为孝鱼。原因是这种鱼非常的孝顺。黑鱼有护子的习性,它们到了产卵期的时候就是成双成对的活动,当产卵以后也都会守护在身边,当小鱼孵化出来之后,也会紧紧的围绕在父母身边。
可是民间认为黑鱼因为整日整夜守护在小鱼身边,鱼宝宝孵化出来一段时间,它们的眼睛就会瞎掉而找不到食物,于是鱼宝宝就会主动游到父母的嘴巴里去,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就把黑鱼非常的有孝心,称之为“孝鱼”,在我国民间这种鱼有着非常好的名声。
但是黑鱼根本不会吃自己的宝宝,鱼宝宝游到父母的嘴巴里去,其实是一种护子行为,遇到了危险才会躲在它的嘴巴里。
如今却沦为了酸菜鱼
也是因为黑鱼护子,有孝心,民间对黑鱼的评价一直很高。如果钓鱼人见到黑鱼出现了,一般它周围就会有鱼宝宝。这样的鱼是不会轻易捕捞、垂钓的。如果垂钓一条,附近还会出现另外一条,把两条都钓走了,那鱼宝宝就会遭遇了。
但是在今天,黑鱼却成为了很多养鱼人的噩梦,只要鱼塘里面有黑鱼,那基本就没有其他的小鱼了,因为都会被它们吃掉。不过黑鱼虽然凶猛,但是营养丰富,口感也好,因此食用价值非常高,现在常被 *** 成为酸菜鱼、水煮鱼等,并且价格也偏高,可是喜欢吃的人依然不少。
黑鱼的食用价值非常高的,在我国食用黑鱼的历史有几千年了,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黑鱼了,并且把它列为了虫鱼上品。它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因为它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像过去如果是大病初愈,或者是做手术之后,一般都会购买黑鱼来煲汤调补。
黑鱼的“哀嚎”,国外却被列入黑名单
在我国非常受欢迎的黑鱼,但是却因为它的生凶猛性、野蛮生长而在国外被视为祸害了,并且早就被列入“黑名单”了。其中尤其是美国的黑鱼,更是臭名昭著了。
我国的黑鱼,一般都是还没有完全长大,可能很多还是童年时期就已经被捕捞、售卖了。野外根本就见不到黑鱼,毕竟它太好吃了。可是美国的黑鱼胖如猪,却泛滥成灾了也没有人吃。
在美国当年为了除掉水草,从我国引进草鱼、鲤鱼、鲢鱼等鱼类,它们一起被称为亚洲鲤鱼。可是引进之后却发现,这些鱼类适应能力很强,食性有很杂,繁殖能力也超强,所以很快就泛滥成灾了,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
而为了克制亚洲鲤鱼,于是又从我国引进了黑鱼。想不到的是黑鱼更加的凶猛,它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的鱼类,在水中堪称“小霸王”,会吃掉其他一切比它小的鱼类。并且这种鱼基本没有天敌,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也很厉害,所以也成为了当地的 一大祸害。美国不仅把黑鱼后来当成入侵物种,列入黑名单了,而且各地还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消灭它,甚至连“三光政策”也用上了,可是当地的黑鱼依然危害严重。
结束语
有人说,我国养殖黑鱼数千年了,从来没泛滥成灾,想不到黑鱼引进美国才数年,就已经泛滥成灾了,并且看这着胖如猪的黑鱼却不吃,实在是暴殄天物啊。
对比一下国内黑鱼和国外黑鱼的地位,真的是天囊之别啊,一种是淡水鱼上品,一种却被视为祸害,泛滥成灾却没人吃,如果黑鱼会说话,估计也会发出“怒吼”的呐喊声。其实要想解决美国黑鱼泛滥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把它做成各种美食来吃,比如酸菜鱼、水煮鱼等。
但是问题也来了,美国人一般不爱吃淡水鱼啊,他们习惯了吃海鱼。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
渤海“大黑鱼”或将现身,无论是否是“大黑鱼”,着急的不是我们近日,网上有人称,在渤海海域发现了“大黑鱼”,原因是海事部门接连三次发布了“军事任务”,并没有发布军事演习,所以他们认为行动非同寻常。而网友猜测发现了老美的“大黑鱼”,所谓的“大黑鱼”是网友对潜艇的戏称。
有网友甚至透露,“大黑鱼”出现后,就被我方反潜机发现,随即派渔船过去下网,据说已经套住了“大黑鱼”。现在鹰酱很上火,不过是否是“大黑鱼”还有待于官方通报,网友传言不靠谱。
01
有网友说,渤海海域水深较浅,不适合潜艇航行。如果老美潜艇到了渤海海域,想要进入,也只有从大连一侧进入,而我们军事任务区域也正围绕大海沿海一带。即使“大黑鱼”敢进来,想出去很难。
还有网友称,美国潜艇自从1月份就进入渤海海域,被我北海舰队锁定,一直没有上浮。如果网友说的是真的,那我们这次军事任务,就是为了捉这条即将上浮的“大黑鱼”,也或许是为了防止“大黑鱼”逃走。
如果发现“大黑鱼”出现在我国领海,那真是太大胆。老美还欺负我们实力不济,无法在海上发现国外的潜艇、侦察机?那真是太小瞧中国了。
就如近日还曝光的一则事件,英国航母进入南海,被我潜艇锁定后,随后撤回。英国那边更是不要脸,居然对外称“驱离了中国潜艇”。
别说国外潜艇进入中国领海,即使靠近也会被发现。而且外国潜航器也会被发现,老美以为他们有先进武器,就可以肆意践踏中国的 ***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西方国家为什么敢于对我们这么猖獗?就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太仁慈了,以往都是驱离,你好我好都好,有的不排除妥协。没有给西方国家一点颜色,让他们尝到苦头,所以他们才肆无忌惮。
现在发现“大黑鱼”了,正赶上近期我们民用无人飞艇被美国击毁。我们外交部已经对美国击毁我们无人飞艇一事进行谴责,也告知美方:不排除也采取相应措施。实际上就是告诉美方,无论美军是军用的,还是对外称民用的,只要抵近我国进行侦察,就可以予以击落。
02
我国渤海公布军事任务后,以及网友传闻中发现了“大黑鱼”之事,在青岛附近也发现了不明飞行物,据媒体称,官方准备击落山东海域不明飞行物。
“大黑鱼”的事还没有官宣,但山东发现的不明飞行物却已经公布了。无论是什么样的飞行物,既然美国敢击落中国的气象气球,不断炒作中国,那中国也可以击落不明飞行物,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只要进入中国领空,中国都有权击落。
渤海“大黑鱼”虽然没明了,显然与山东发现的不明飞行物不是同一性质,也就是还没有正式露面,但不久就会明了了。
就连有名的胡大V都发微头条称:“今年堪称‘不明飞行物年’,击落年。都小心点哈”。
但除了天上飞的,海里还有游的。不要小看我国渔民“捕鱼”能力,大网撒下去后,那些藏在水下的不明潜航物就要浮出水面。如果“大黑鱼”被捕捉后,真要给撒网的渔民记一功。
“大黑鱼”与“海上不明飞物”不是巧合,能看出美国借我国气象气球一事,要对我们进行新一轮的挑衅了。这一轮挑衅比拼的是耐力,也是实力。既要能发现,还要能捉住,老美这一轮冒险试探,除了测试我们的海军实力,并侦察我海军情况。这是老美一贯打法,但今年与以往不同,美国先动手了,打了我们民用设备,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今年无论天上飞的,还是海里游的,都很危险,不排除发生擦枪走火事件。
03
面对鹰酱的新一轮挑衅与威胁,正是我们练兵之时,也可以通过此举,灭掉鹰酱狂妄之态,让他们长长记性。
再不反击不行了,鹰酱会有下步冒险动作,会对我们造成致命的威胁。因为我们气象气球被击落那一瞬间就注定了这一重大改变,就如胡大V所说,是“击落年”,大家都要小心。但老美心里挫伤的时候也快到了。
以前国内的亲美崇美恐美的人多了,对美国一再妥协退让,让老美产生错觉,以为我们不敢出手。所以老美对我们不断挑衅,甚至方式多样,给我们造成很大的被动,也让民众不满。
随着 *** 信息发展,如果再不断妥协退让,就可能会让老美抓住机会。所以我们果断出手,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美国先击落我们在先,我们完全可以效仿。还记得我们在南海地区发现老美潜航器,后来又交给美国。现在已经不存在这种可能了。
老美新一轮挑衅、测试,其实最终的目标还是在台海。不排除台海发生问题,也不排除西方国家再次掀起新一轮的窜访台湾打卡之风。所以在北部海域故意挑衅,扰乱我们视线。不过如今台海,我们战略已定,如果老美敢在我们 *** 问题上挑衅,我们也只能奉陪到底。就如近日麦卡锡将要窜台一事,其实选项很少,只有一项。
“大黑鱼”和“不明飞行物”都将现身了,一切都会明了,让老美难堪的时刻也快到了。
图片来源 *** ,版权归原作者。
又黑又丑的深海鱼,伙同黑鸟黑蜘蛛,把天文望远镜涂得更黑自然界里最黑的动物是谁?是深海鱼,极乐鸟,还是孔雀蜘蛛?
无论是天然黑,还是人造黑,100%的黑都不存在,但是以上3种动物的黑度都超过了99.5%,稳居黑榜榜单的霸主地位。
一路走黑道,追求极致黑的动物,目标一致,动机却各不相同,长黑的手段也各有千秋。它们中间,谁能登上黑老大的王位,我们寻找黑老大的意义又在哪里?
超黑鱼
先来看深海鱼,海洋深度超过200米以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在黑暗的海洋里,融入海水的黑色是更好的伪装色,不仅能躲避捕猎者,还能潜伏捕获小鱼。杜克大学团队,打捞了18种黑色深海鱼,其中16种的黑度超过了99.5%。前3强分别是:梦角鮟鱇鱼, *** 奇棘鱼(它还有个名字是:太平洋黑龙),发光炬灯鱼。
看上去样貌丑陋的深海鱼,可不是因为没人看见,就随便长长的不求上进鱼。它一心一意追求的境界是:你管我长成什么样,我的目的是让你看不见我的模样。不要说在深海里看不到它,就连在阳光下,你都看不清它的长相。深海鱼的黑皮肤就像黑洞一样,把照射在身上的光线统统吸收进去。下面这张超黑鱼的图片,是经过过度曝光,编辑处理后的图片。
因为有光,我们才能看见事物的模样和色彩。可见光光谱波长在380~780nm之间,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皮肤里的黑色素,能吸收各种波长的光。吸收的光越多,反射的越少,皮肤也就越黑。黑度代表了对光线的吸收率,当所有的光线都被皮肤吸收,没有一丝反射时,皮肤的黑度就是100%。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材料能达到100%的黑度。
梦角鮟鱇鱼,对480nm波长光的反射率为0.044%,对可见光所有波长的平均反射率为0.051%,也就是说,它的黑度达到了99.95%。鮟鱇鱼超黑的黑度,来自于密集堆积的黑色素。在表皮和真皮交界处的基底膜下方,有一层充满黑色素的细胞器(黑素体),就在图片里黑色箭头所指之处。
其他深色鱼的黑素体之间有松散的胶原蛋白空隙,而鮟鱇鱼的黑素体不留一丝缝隙。不仅排列紧密,而且鮟鱇鱼黑素体的体积,比其他鱼儿的都要大。大个的黑素体肩并肩地挤在一起,擒获住到达皮肤的每一丝光线。
更加神奇的是,对自己黑度非常有信心的鮟鱇鱼,还在头顶上点了一盏灯,开亮灯都照不到它的身影。头顶灯的光线能吸引觅食的小鱼儿,灯下黑的鮟鱇鱼只要张大嘴巴,等着小鱼游过来自投罗网。
超级黑和普通黑相比有什么优势?反射率为千分之0.5的鮟鱇鱼,跟反射率为2%的黑鱼相比,能使捕食者的瞄准距离减少6倍以上。或者说,捕食的大鱼在6米远的地方看到了普通黑鱼,但要到1米之内才能发现超黑鮟鱇鱼。
极乐鸟
深海鱼的黑是伪装色,其他动物的黑就不一样了。华美极乐鸟的黑羽,能衬托身上美丽的蓝色。生活在新几内亚岛上的小鸟,看上去黑乎乎的并不出众。但是当它来到雌性极乐鸟身边,展开舞裙炫耀舞步时,妹子都被吓呆了。
鮟鱇鱼的黑素体吸收光线,呈现出来的黑色,跟花朵的颜色一样,是色素色,也叫化学色。而鸟儿羽毛的颜色,除了化学色外,还有物理色。你看到羽毛的颜色,有一部分是色素呈现出现的颜色,还有一部分,是羽毛上微小结构反射光线的颜色,叫做结构色,或是物理色。物理色的特点是,在光线照射下,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不同的颜色,比如色彩缤纷的肥皂泡。全身黑色的乌鸦,在光线照射下,覆盖着一层金属光泽,这是羽毛结构反射出来的光线。
极乐鸟跟乌鸦一样,羽毛上也有物理色。不过,极乐鸟的黑羽跟乌鸦的黑羽可不一样,乌鸦黑羽会反射光线,而极乐鸟的黑羽是吸收光线。乌鸦是油光水滑的亮黑,极乐鸟是拒绝一切反光的哑光黑。
图片里是普通黑羽跟超级黑羽的细节对比,普通羽毛的羽小枝平铺排列,边缘光滑,中间的间隔松散。超黑羽毛的微观结构像立体的柏树叶子,羽小枝向上弯曲排列,边缘有一齿一齿的叶牙,结构紧密,表面上起伏不平。树叶一样的微结构,形成了一个个有深度的弯曲空腔,当光线照射到羽毛上,经过在空腔内的多次散射,被空腔消耗吸收。物理色的黑度不亚于化学色的黑度,华美极乐鸟最黑黑度为99.95%。
孔雀蜘蛛
利用物质结构吸收光线的动物,不止极乐鸟一种,登上自然界黑榜前3强的还有孔雀蜘蛛。生活在澳大利亚,比指甲壳还小的蜘蛛,像孔雀一样美丽。它用身上超黑的黑色斑块来反衬其他颜色,让彩色更加璀璨夺目。孔雀蜘蛛像极乐鸟一样,面对妹子时,总要炫耀舞技。翘起五颜六色的肚皮,在妹子跟前左右摇摆。肚皮上的五彩花纹,在黑斑的衬托下熠熠生辉。
哈佛大学团队,探索了孔雀蜘蛛黑斑的秘密。图片上是两种孔雀蜘蛛肚皮上的黑斑处的细节。
黑斑的角质层上,布满了规则的凸起。相比之下,普通黑蜘蛛的角质层是光滑的。像气泡垫一样起伏不平的表皮,形成了一个个捕捉光线的空腔,呈现出超黑色。孔雀蜘蛛身上最黑斑块的黑度为99.65%。
孔雀蜘蛛和极乐鸟一样,超黑斑块总是出现在明亮的,高饱和度的结构化颜色旁边。超黑色斑能消除亮色斑块周围的镜面反射,站在对面的妹子看过来,看不清那些鲜艳色块反射出的环境光线,认为就是色块自身在发光,被它们美得发光的容颜深深地吸引。
动物身上的颜色能起很多作用,比如伪装,模仿,警告,或是社交示意信号。鮟鱇鱼的极致黑,伪装为了生存。鸟和蜘蛛的极致黑,吸引妹子目光为了争夺生殖权。对于单个个体来说,生存最重要,但对于族群群体来说,生殖的权重大过于生存。你看那些漂亮的雄性动物,把生命里 *** 的资源都用在装扮上,而不是用来增加肌肉、更新武器。36亿年的演化经验告诉我们:征服妹子比打败敌人更加重要。
人造黑
科研团队一直在探索自然界里的超级黑,只是为了给动物们排队列个超黑榜单吗?当然不是,探索超级黑的话题要追溯到30年前,之一次发射到太空的哈勃望远镜身上。NASA的天文学家发现,通过望远镜观察远方微弱的信号时,往往会 截获更加明亮的天体之光。更亮的天体干扰了对目标天体的观察。
工程师在哈勃望远镜的光学器件周围,涂上了当时最黑的涂料,Z306聚氨酯涂料,可是涂料只能吸收90%的光线,不能全部过滤掉其他发光天体的光线影响。
还有更黑的涂料吗?NASA团队把目光转向自然界 ,看看海陆空的伙伴们有没有更黑的材料。在探索动物身上超级黑的过程中,团队发现了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点。原来仅仅依靠材料的化学组分来涂黑并不够,还要用几何结构来捕获光子。于是,碳纳米管成了首选材料。
2007年,团队将纳米级粗细的碳管平行排列,组成99%中空的片状材料。光子落在材料上,在空间里左右散射而找不到出路,最终被捕获。碳纳米管成功地吸收了99.5%的光线,比Z306的吸光率要高上10倍。
碳纳米管设计成功后,接下来,人造黑越做越黑,视频里是最有名的Vantablack黑材料做成的面具,由英国萨里纳米系统公司研制。黑面具的五官跟旁边的金属面具一模一样,但是,你只能看见黑面具的轮廓,却看不见面具上的五官,就像你在阳光照耀下,只能看见梦角鮟鱇鱼的轮廓,却看不见它的模样一样。
黑材料对750nm波长以下的可见光,吸收率达到99.965%。深海鱼,极乐鸟,孔雀蜘蛛,身上的微结构尺寸以微米为计量单位,但是人造黑的微结构能做到更小,尺寸以纳米为计量单位,更胜一筹。人造黑超过了自然界里最黑的黑度,登上了黑老大的王位。
给哈勃望远镜涂上黑材料,科学家们看清了以前看不清的细节,比如耀眼恒星周围的行星,还有地球上明亮冰面旁的那些昏暗海洋水面。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来寻找蓝星上最黑的黑色。
附:今天继续更新自然界里的秘密系列文章,这是第37篇:天然黑。
再说常见的淡水鱼-乌鳢,乌鱼、黑鱼,生鱼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乌鳢
1,头似蟒蛇,身披迷彩
乌鳢属鳢科鳢属,原产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半岛。成年乌鳢体长一般在40~80厘米之间,身体呈圆筒形雄性大于雌性,不过有些大型乌鳢的体长长达80厘米以上,目前为止发现更大的乌鳢有接近1.5米之长,重达7公斤左右;体色多为黑灰色、棕黄色,背部和头顶颜色较深,腹部为淡白色,身体两侧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两侧各有两行黑色斑纹;背鳍很长,几乎与尾鳍相连,尾鳍呈圆扇形;头尖而扁,口宽大,和蟒蛇有几分相似,因此唤作蛇头鱼。全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并且有大量人工养殖。雄性大于雌性。
乌鳢
我国长江以南水系还分布着一种与乌鳢同属不同种的斑鳢(Channa maculata),俗称豺鱼。两者外形相似,所以经常混淆。主要区别有:乌鳢体形更修长,体色较暗,斑块大且轮廓清晰;而斑鳢体形较短,斑块小而杂乱。但更大的区别在头部,乌鳢的头顶有七星状斑块,而斑鳢的头顶为汉字“一八八”形条纹,并且尾鳍有两道弧形斑纹。
2,水中霸王,打不死的小强
乌鳢栖息于湖泊、河流及沟渠中以及常潜伏在水草茂盛处,喜好生存于底部为泥土、有水生植物与水流缓慢平静的湖泊、河川、池塘、水库以及运河等水域。乌鳢是肉食性动物,并且食量非常大,食物种类有蜻蜓幼虫、蟑螂、甲虫、小龙虾(螯虾)、蛙类、鲂、鲤鱼以及其他淡水鱼等等。可吃 *** 型一半的鱼。 尤其喜欢在水面捕食。
乌鳢对水质、水温和水溶氧量的适应力极强。它们不仅可以在0~35℃水温下存活,而且与大多数鱼类不同的是,乌鳢的鳃具有小囊(腮上器),起着类似肺的作用。乌鳢能游到水面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下时吸收小囊空气中的氧。这种空气囊使乌鳢能够在氧含量很低的水体中存活,而体表覆盖着一层粘液,只要保持湿润,自带“氧气瓶”的乌鳢甚至能离开水在空气中存活长达4天。
乌鳢凭借超强的生命力成为了北美著名的入侵物种。图片:USGS
乌鳢曾在美国的纽约、休士顿、奥兰多、圣路易等城市有大量贩卖,但因有部分乌鳢逃跑,在野外大量繁衍,成为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2007年7月29日,美国当局禁止了乌鳢的进口。
3,古称孝鱼,实则护仔
乌鳢又俗称孝鱼,因为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黑鱼产卵后便会失明,无法自己觅食,幼鱼则会成群结队争相游进雌鱼嘴里,以身饲母,所以把黑鱼又称为孝鱼”。事实恰恰相反,其实这是鳢科鱼特有的护幼行为。
每当繁殖季节,乌鳢和斑鳢将产卵地点选择在水草丛中的浅滩或岸边。亲鱼共同衔取水草和植物碎片构筑环状鱼巢。产卵后,一对亲鱼或仅雄鱼潜伏于鱼巢附近守护鱼卵,不让其它生物靠近。刚孵出的仔鱼,卵黄囊仍有残留,通常浮于水面,亲鱼则守护在仔鱼下方。随着卵黄囊消退,仔鱼争相游向亲鱼寻求庇护,所以“以身饲母”只是一种错觉,而且乌鳢没有口孵的习性。
乌鳢的护幼行为会十分猛烈,在野外遇见可别轻易招惹它们。孵出的仔鱼会在亲鱼的庇护下生长,直至长到4~5厘米,体色由黄绿转成墨绿,各鳍出现鳍条,有较强游泳能力后,才开始分散、独立生活。
(备注:本文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 *** 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本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鱼类##品种##土著鱼##原生鱼##淡水鱼#
难道说这条黑鱼变异成白鱼了?为什么长得像黑鱼,却不是黑色的?最近新钓到一条鱼,不知道要不要吃,至今还养在水桶里,没有喂过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今天过去看了一眼,比钓到的时候瘦了一圈,眼看着快没肉可吃了,所以想分享出来,让各位钓友帮帮忙,辨识辨识,这鱼到底能不能吃?能吃的话我晚上就加餐,不能吃的话,放生了看还能不能活,不过看这鱼放生了十有八九能活,带回家已经一周多时间了,桶里的水没有换过,也没有喂过任何东西,除了瘦了一大圈以外,还有就是它会一动不动,好几次我都已经它已经挂了,但是动一下水桶,它会游动一圈。
这是上上周我去郊区野钓的时候钓到的一条鱼,在一条野河里面,那天整体渔获不太好,只钓到几条野生小鲫鱼和这条鱼,这鱼钓上来的时候不到两斤,但是力道非常大,本来我在那边拉小鲫鱼,鲫鱼一上钩,我就飞鱼上岸。但是这鱼上钩以后,我明显感觉到这不是鲫鱼,它吃钩后就开始疯狂乱窜,好几次我都打算切线跑鱼算了,差点把我的钓竿给搭进去。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钓这家伙的时候非常爽,因为它给我了一个措手不及,最近两个月钓的都是鲫鱼,好像已经厌烦了飞鱼上岸这一“套路”,让它这一顿疯狂乱窜,让我过了一把瘾。我一直迁就它,遛了差不多20分钟,才感觉它没了力气,然后小心牵引,最终在20分钟后,成功将其抄上岸。钓这家伙,花费了我40分钟时间,说出来也不怕大家笑话,主要是子线用的是0.1的,我没有太多把握。
上岸以后我发现我不认识这鱼,观察了半天,感觉这鱼长得特别像黑鱼,除了颜色不对以外,和黑鱼并无差别。当时的定论就是这是一条白化了的黑鱼,是变异黑鱼,对于这种变异了的鱼,吃了对身体好不好谁都没办法说清楚,所以带回家放水桶里,还挺耐活,它这生命力顽强的优点和黑鱼也很像,就是不知道这是不是一条变白了的黑鱼啊?
本文由四海钓鱼原创,感谢钓友分享自己的钓鱼经历,欢迎更多的钓友私信分享钓鱼经历。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钓友分享,侵权请联系删除!
黑鱼,又称乌鱼、乌鳢、才鱼和蛇头鱼等,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淡水鱼类。我国吃黑鱼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
黑鱼是俗语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里主要是以捕食鱼、虾、蛙、水鸟和水老鼠为食。不过,即便如此凶悍的黑鱼,为了守护孩子的安全,自己却成了餐桌上的美食。这是为何?
生命力顽强的黑鱼
野生黑鱼的适应栖息环境能力极强,无论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水域,甚至只要有水的环境下,黑鱼通常都能在里面生存。
而黑鱼的适温性,也要比大多数的淡水鱼强,它能在0~41℃的水温中自然生长。当水温低于6℃时,黑鱼会游向深水区越冬,此时的黑鱼几乎都已经停止摄食了。
等气温下降到零度以后,甚至水面上开始结冰,黑鱼也不会被冻死。因为黑鱼会根据水温的变化,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越冬栖息地。
有时,黑鱼还会将自己钻入泥土之中,来增加身体的温度。黑鱼最适合生长的水温是17~30℃之间,在这个水温期间,黑鱼的日摄食量非常很大,且增长的速度也快。
不过,最值得一提的是黑鱼超强的耐低氧能力,哪怕是栖息的环境干枯,甚至被晒得开裂,黑鱼只要保持体表湿润,就能存活许久。原因是黑鱼可以借助鱼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官,能够直接呼吸空气。
善于潜伏的黑鱼
黑鱼是一种善于潜伏的鱼种,它会根据栖息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性。比如在没有水草的环境下,黑鱼通常会潜入水底,每隔一段时间会悄悄地将头探出水面。
一方面是为了呼吸空气,而后便于再次潜入水中;另一方面为了观察水面的情况,以及周围有没有可捕食的猎物。当发黑鱼现猎物时便会尾随其后,伺机向猎物发起攻击。
如果是栖息在水草或障碍物的环境下,黑鱼此时会藏匿于水草之中,或者是潜伏在障碍物附近。当水面上的青蛙和水鸟,经过潜伏区域时,黑鱼就会将它们一口吞下。
黑鱼在淡水鱼当中,虽然称不上淡水霸主,但除鳡鱼以外也难逢敌手。然而,生命力顽强的黑鱼,却因守护自己的孩子,成了它最致命的弱点,因此而被端上了餐桌。
黑鱼最致命的弱点
黑鱼是一种普通的淡水鱼,在我国的分布很广,除了西部高原地区没有,其余广泛分布在各个省份的淡水之中,并且能够在自然水域里自行繁衍。
黑鱼的繁殖期在每年的5~7月份之间,当水温上升到18~25℃时,此时的黑鱼就开始产卵繁殖了。不过,因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所以繁殖期会前后相差1个月左右。
黑鱼繁殖具有筑巢的习性,雌鱼每次产卵数量约在1~3万粒,产卵后的黑鱼会轮流守护在鱼巢周围。然而,正是这份守护孩子的责任心,成了它最致命的弱点,让大黑鱼成了人们餐桌上“酸菜鱼”。
原因是,黑鱼在守护鱼卵时,会驱赶任何靠近卵巢周围的侵略者,如果出现涨水或较大的风浪时,大黑鱼会将窝巢围住,以便减少鱼卵遭受侵害。
黑鱼守护孩子这份工作,一直持续到1个多月。当小黑鱼宝宝孵化出后,大黑鱼会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如果发现有其它动物靠近时,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咬一口。
因此,这在黑鱼繁殖护崽期间,也是一年一度更好钓的时期。在自然水域里,只要发现水面上有一团小黑鱼的身影,周边就一定会有大黑鱼的存在。
此时的黑鱼虽然好钓,但鲫鱼杀手却不建议各位钓鱼人,选择这个时候去钓。因为小黑鱼一旦失去大黑鱼的保护,就很难生存下去。这种竭泽而渔的垂钓方式,不可取!
如何用路亚钓好黑鱼
1)、路亚竿。路亚中体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枪柄杆,适用于水滴轮;另一种是直柄竿,适用于纺车轮;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路亚竿钓黑鱼,鱼竿的调性一定要选择MH或超硬调,否则钓到黑鱼后不易拔起。
2)、鱼轮。如果是新手使用路亚钓黑鱼,我建议你纺车轮。因为纺车轮在抛投的过程中不容易炸线。而水滴轮的操作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才能顺手。
3)、线组。由于黑鱼的爆发力很大,所以鱼线不能使用尼龙线。因为尼龙线的不耐磨、易咬断,即便黑鱼咬钩也会断线跑鱼。所以钓黑鱼,无论是纺车轮还是水滴轮,都要用到4~5号的PE线,俗称大力马鱼线。
4)、钓饵。根据黑鱼的习性来看,黑鱼喜欢追逐活动的猎物,所以钓饵在水面上一定要活动。钓黑鱼最常用的拟饵有青蛙、蛆虫、水老鼠等,将这些拟饵拋向远处后,匀速收线,根据水面情况停顿3~5秒,途径区域如果有黑鱼,便会咬饵上钩。
最后,鲫鱼杀手有话说:
使用路亚钓黑鱼,在实际的野钓垂钓过程中,有不少钓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将拟饵拋出后,在收线的过程中,明明发现有黑鱼在跟踪拟饵,但就是不咬饵。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说明这些黑鱼可能之前咬过假饵,所以警惕性很高。因此,在收线的过程中,一定要悬停逗钓,且控饵的动静不能过大,否则不但不咬钩,还会吓跑黑鱼。
另外,在黑鱼咬饵过程中,一定要观察清楚,是撞饵还是咬饵。当黑鱼咬饵后,此时需要等待2~3秒才能扬竿刺鱼,俗称方口。如果刚咬饵就扬竿容易脱钩,晚了则将拟饵吐出来了。
可能有些人会有疑惑,本文前面说不要钓护崽的大黑鱼,现在又教黑鱼如何钓。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无矛盾,因为黑鱼是肉食性鱼类,如果数量太多也未必是好事。
所以,只要让它完成了守护孩子的任务,就可以适当的钓一些回家食用,这也无可厚非。
黑鱼与鳡鱼谁才是淡水霸主?
黑鱼是“孝鱼”?关于黑鱼,你需要了解的一些事实!黑鱼,是淡水当中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很多人都说黑鱼是“孝鱼”,那是因为他们对黑鱼根本不理解,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吃过黑鱼,对黑鱼多少有些了解,但很多人的一些知识来源是有错误的。
比如说:书本上说黑鱼喜欢栖息在水底,但实际上黑鱼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浮出水面换气,在有水草的环境下黑鱼通常都是栖息在水草下面,利用水草的隐蔽性,注视着周围可以捕食的猎物。那么,黑鱼究竟是不是孝鱼呢?
一、黑鱼为什么被视为“孝鱼”。
黑鱼在民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
话说黑鱼妈妈在每年的5~7月份之间,都会交配产卵,产卵之后的黑鱼妈妈,在这期间会失明一段时间,所以黑鱼就无法捕到食物,小黑鱼宝宝们就主动地送到妈妈嘴里给它吃,而黑鱼妈妈就会一直围绕着小黑鱼转圈的地游着,为了祭奠被它吃掉的黑鱼宝宝。从此,小黑鱼舍身为母的做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其实,这个传说是因为对黑鱼的习性不了解,误以为黑鱼妈妈吞食小黑鱼。根据黑鱼的习性来看,产卵过后的黑鱼妈妈,都具有保护幼崽的习性,当小黑鱼孵化出来后,它们便会一直伴在左右保护,当有危险时还会将小鱼含入口中。不光如此,就连黑鱼爸爸,也会参加到这项任务当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到看小黑鱼的周围,总会有2条大黑鱼在周围盘旋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的黑鱼有几个品种。
黑鱼,是乌鳢的俗称,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从南至北的江河湖泊之中,它都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和自行繁殖。由于分布广的原因,所以它的名字也非常多,全国叫的最多的有: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黑鳢头等。
我国的黑鱼总体上区分三个品种,被称为黑鱼既乌鳢的品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这种就是我们常见的黑鱼;黑乌鳢主要分布黑龙江流域;白乌澧体型较短,且肚皮下面白色范围较大,主要分布在四川嘉陵江。
三、黑鱼的生活习性。
黑鱼是属于中山层鱼类,在有水草的环境下,通常是藏匿在水草周围,在没有障碍物的环境下,黑鱼则是喜欢栖息在微水流,或者静水流的岸边栖息。黑鱼的适应能力极强,对水质、氧气的要求极低,甚至在没有水的环境下,它能钻入泥土里照样生存下来。
因为黑鱼与其它淡水鱼不同,当黑鱼离开水里,或者水中出现缺氧时,此时黑鱼可以借助在鳃腔内由之一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颌骨伸展出的骨片组成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黑鱼哪怕是不在水里,只要身体表面湿润,就能保持一段时间内不死。
在自然水域当中,黑鱼几乎没有天敌,因为黑鱼从小就以捕食鱼苗、幼虾为食,而成年的黑鱼食性很广,不仅捕食鱼虾,还以其它的水生动物、其中包括水鸡、水鸟,以及各种娃类和水老鼠等。
四、黑鱼的食用价值。
说起吃黑鱼,不经常下厨的人可能还不了解,但要说起火遍大江南北的“酸菜鱼”,想必不少人都吃过,这道菜的主要原材料就是黑鱼。其实,我国吃黑鱼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以前。
黑鱼是一种药用食用鱼,并且被《神农草本经》记载为虫鱼上品,鱼 *** 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等较高的药用价值。一般做完手术的病人,都会购买野生的黑鱼吃,因为这样能让伤疤快速结合起来,并且有留疤不明显的作用。
五、野生黑鱼怎么钓。
钓黑鱼的 *** 有很多种,在没有路亚的时代钓黑鱼,当时我都是用一根竹子,上面系上一根线,再绑上一个王八钩,将钓来的小麦穗、鳑鲏、白条勾住作为诱饵,但前题必须是要活的,将钓饵放在水面向下3厘米左右,通过不断的挣扎来诱惑黑鱼,这种 *** 在当时钓黑鱼的效果堪称“黑科技”。
现在钓黑鱼都是用路亚,在水草较多的区域建议使用雷蛙,这种拟饵防挂水草的效果很好。在亮水区就使用飞蛹拟饵,这种属于通杀类型的,不仅能钓黑鱼还能钓钓翘嘴和鱤鱼。无论用什么样的拟饵,但线组必须要用PE线,更好是3号以上的线号,因为黑鱼力气非常大,很容易咬饵后出现断线。
最后:要想在自然水域钓黑鱼,每年的4~10月份都很好钓,在夏季垂钓时要选择早晚和中午时段。因为根据肉食性鱼类的捕食习性来看,这个期间的黑鱼食欲非常强,也是最容易钓获的。另外,在黑鱼繁殖期间不建议垂钓,因为大黑鱼被钓了之后,小黑鱼的存活率非常低,容易被其它鱼类捕食,包括同类之间的大黑鱼。
海里也有黑鱼(黑鮶鱼),它的肉质和味道比淡水黑鱼可要强得多了经常吃淡水鱼的网友一定很熟悉黑鱼——雅一点的说法是“乌鳢”。黑鱼那可是河流、湖泊、池塘里面的“霸王”了,凶猛专门以其他小鱼特别是“鲤科”鱼类为食物。如果鱼塘里面混入了黑鱼,那么其他的鱼就要变成黑鱼的食物了。黑鱼能吃,肉多刺少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只是,比较挑剔的美食爱好者认为黑鱼的肉过于油腻,不如海鱼“鲜”等等。
在本文中,笔者要讲的是海里也有一种“黑鱼”。海里的黑鱼当然不像淡水里的黑鱼那样“广为人知”了。即使在海产经济鱼类里面,它也是很“小众”的。但海里黑鱼的味道是鲜美、极好的,比淡水里黑鱼的味道可强得多了。
海里俗称的黑鱼别名其实特别多了,比黑鱼更通俗的名字有“黑老婆子”、“黑寨”、“黑石鲈”等。然后,比较文雅的说法,就是“黑鮶鱼”了。如果,严格按照鱼类分类学的说法的话,它属于鮋形目、鮋科,学名应该叫许氏平鮋了。鮋形目、鮋科的鱼类有个特色,那就是样子长得特别奇怪了……
这个黑鮶鱼是近岸暖温性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水质清澈的岩礁区的泥沙底质水域近底层。它和其他的很多种海洋经济鱼类比起来,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它基本是不必“洄游”——在我国的黄渤海近海那就是一年四季“都有”了。然后,黑鮶鱼也基本处于食物链上层,它以比它弱小的小鱼小虾为食物了。所以,它的肉质还是挺不错的——基本上也是像淡水里面的黑鱼那样,肉多但是刺少,鱼肉和鱼骨很容易就能被区分开来,吃起来过瘾了。
但黑鮶鱼(海水黑鱼)比淡水黑鱼的味道可要强得多了,它的味道经常被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鲜”了,当然海货一般都是要用“鲜”来形容的。这个黑鮶鱼,可以清蒸、可以红烧——但最常见的吃法那还是清炖或者用来“煲汤”了。海边人特别是我们山东省黄海渤海边的人称赞它是“黑脸白汤营养多”啊。
在前文里面,已经说过了,黑鮶鱼常年住在我们国家的黄渤海近海,它不用洄游,一年四季都有啊。每年的5月-9月,正好是黄渤海长达4个月的“伏季休渔期”呢,在这段时间里,一切渔船都不允许出海作业。但是,钓鱼消遣是允许的,在这段时间里,海边钓鱼经常能够钓获黑鮶鱼。
黑鮶鱼,更大的意义是它已经实现人工养殖了。这些年,沿海各省都在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我们山东省对这个产业特别重视。在新闻报道中,是不吝啬赞美之词的,称赞这个产业“走向深蓝”、“向海图强”、“耕海牧渔”等等等。
在过去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沿海的海水养殖业主要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养殖的设备也比较简陋。那个时代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基本是贝类、虾蟹再加上各种海带,最值钱的是在海底投放海参、鲍鱼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海水养殖不再仅仅满足于近海了,开始向远海“发展”。科技企业制造出了多种大型的海上“养殖平台”养鱼用“网箱”等,海水养殖的热点也变成养殖“海水鱼”了。我省的企业,就研发出了令人瞩目的养殖平台“深蓝一号”、“耕海一号”等等了。
海里的黑鱼/黑鮶鱼(许氏平鮋),就是近年来海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了啊!
黑鮶鱼/许氏平鮋,俗称“黑鱼”,这就是海里的黑鱼。海里黑鱼的味道比淡水里黑鱼可要鲜美多了,好吃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