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寺,又称为“法海寺”,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道营胡同的一座古刹。
高阁寺创建于唐代,当时名为“法海寺”,是一座禅宗寺院。宋代时期,高阁寺曾遭受火灾,但随即得到重建。明代时期,高阁寺成为了“东京八大禅林”之一。清代时期,高阁寺经过多次修缮,现存的建筑大多为清代所建。
高阁寺建筑风格典雅古朴,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藏经楼等。其中,大雄宝殿是高阁寺的主殿,内供有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众佛菩萨像。观音殿内供有观音像,法堂是高阁寺的讲经之所,藏经楼则收藏了大量的佛经。
高阁寺是京城知名的古刹之一,也是京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阁寺每年都会举办佛事活动和文化活动,如释永信法师的弘法讲座、佛教讲座、诗歌朗诵会等。
aal. [2021-07-07].
/%E9%B%98%E9%98%81%E5%F%B/3435838. [2021-07-07].
高阁寺,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座古老佛寺,始建于唐朝,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该寺庙规模宏大,建筑风格典雅古朴,被誉为京城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高阁寺又名“玉虚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当时的寺名为“玉虚禅院”。唐代末年,高阁寺遭到了战火的破坏,直到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才被重建。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高阁寺再次被毁,此后又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高阁寺占地面积广阔,寺内建筑群布局合理,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殿、大雄宝殿、西方净土、藏经楼、钟楼、鼓楼、观音堂等。其中,大雄宝殿是高阁寺的主体建筑,建筑面积达到了2000余平方米,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佛像。天殿是高阁寺的二殿,殿内供奉着四大天和二十尊金刚。寺内还有一座高达18米的钟楼,钟楼内悬挂着一口重达3吨的青铜大钟,每天都会敲响108下。
高阁寺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寺内珍藏有大量的佛经、佛像、古籍等文物,其中为的是《大藏经》。这部佛经是佛教经典之一,是佛教教义的总集,被誉为佛教经典中的“百科全书”。高阁寺藏经楼内珍藏有一部《大藏经》的木刻版本,是中国现存早的《大藏经》版本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高阁寺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北京市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寺内的建筑和文物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