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还没有钓到过一斤的鲫鱼,开春前后半斤多的倒是钓了不少,但是去年和前年都钓到了斤鲫,当时也写过文章给大家看过照片。
有一个钓友看到了我前两年拍的斤鲫图片,发私信问我:为什么你能钓到大板鲫,而我却钓不到?我们这边资源其实不算太差,平时出去钓很少空军,好的时候鲫鱼能钓四五十条,差的时候五六条,就是个体很小,更大不超过三两。
如果一个地方资源很差,钓不到大鲫鱼很正常,尤其是那些三天两头电、网的水域,大鲫鱼就算不被抓也很不容易开口。但是钓友说资源还可以,那为什么钓不到大的呢?
自然水域上大鲫鱼不简单,大家不要被带偏
鱼获和资源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当地资源决定了你鱼获的上限!只有资源好,你才有可能钓得多、钓得大!
真正的野生土鲫鱼,一年才长二三两肉,大家可以想想一条斤鲫它得长多少年,而在这段时间里,它要面临天敌的威胁,要避开自然灾害,还要防着电鱼的、网鱼的以及咱们这些钓鱼的,所以说野生的大个体的土鲫本身就很少。
现在 *** 发达,咱们经常能在网上看到一些钓友或者主播钓获大板鲫,有些人就羡慕不已,觉得人家技术真好、饵料窝料真厉害。
其实技术只是一小部分原因,主要还是资源,当然了也不排除弄虚作假的嫌疑,因为鲫鱼品种很多,有些人分不清,就把工程鲫、银鲫当土鲫了。
我们这边资源只能算一般,每年也只有冬季、开春的时候能钓到大一点的鲫鱼,而且钓位、做窝、运气缺一不可,即使这样我每年钓到的斤鲫也是屈指可数,基本也就两三条,那还得是经常出钓,偶尔钓一次那多半是看运气。
什么小鲫鱼能钓很多,大鲫鱼却钓不到?
上面已经说明白了,你能钓到多少鱼、多大的鱼和当地的资源密切相关,所以说如果你连小鲫鱼都钓不多,那么钓不到大鲫鱼是很正常的。
可是文章开头的那位钓友说,自己能钓到小鲫鱼而且数量还不少,这说明资源还可以,但大的为什么钓不到呢?我刚好也有这方面的经历,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老粉丝应该知道我以前在杭州住过好几年,我当时住的那个地方附近有很多河道,里面鲫鱼蛮多,但情况也是一样,数量多但个体偏小,基本都是一两左右,稍微上个大一点的也就二三两,很少钓到半斤以上的。
具体的原因有两点:之一是电工、网工的影响,杭州电鱼网鱼的也不少,每次电过网过以后,口就特别差,要么空军要么只能钓寥寥几条。过个几天以后,个体很小的鲫鱼就会开口,但大的开口要晚一些。等到大的差不多要开口了,他们又来电、网了,如此循环,以至于大鱼一直钓不到,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第二个原因是小鲫鱼数量过多会导致大鲫鱼难钓。很多人都觉得大鱼进窝小鱼就会跑掉,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有些时候小鱼和大鱼是可以同在一个窝子里的。而且如果你的窝子里有一大群小鲫鱼和几条大鲫鱼,那么很有可能大鲫鱼抢食不过小鲫鱼。
我们一般都用拉饵作钓,鱼越多口越好自然就钓的越快,而大鲫鱼本身就比较警惕不像小鲫鱼吃食那么猛,所以饵料一到底肯定是小鲫鱼先吃,小鲫鱼吃的越快我们作钓节奏就越快,拉饵不断地入水、雾化,又会招来更多小鲫鱼,这样大鲫鱼就更难钓起来。
如何在小中取大,钓获心仪的大鲫鱼
正常的作钓情况应该是作钓前期白条麦穗等小杂鱼先来,钓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后小鲫鱼就来了,再钓一段时间你就有可能碰上大一点的鲫鱼或者鲤鱼。
如果资源挺好,小鲫鱼非常多,那么小鲫鱼进窝会很快而且极有可能越聚越多,小鲫鱼要是聚的很多,那就和杂鱼闹窝的情况差不多,你很难钓到大鲫鱼。
如果你经常钓,经常只钓到小鲫鱼而钓不到大鲫鱼,就不要用常规 *** 了,我给的建议有以下几条,你可以参考一下。
之一:换长一点的竿,用粗钩大线改用味型清淡的搓饵。小鲫鱼和大鲫鱼虽然都是鲫鱼,但个体不同,生活习性、食性还是有所区别,小鲫鱼喜雾化、喜味道大一点的食物,大鲫鱼则相反。
假设你本来是3.6的竿,1+0.6的线三四号的袖钩,用腥香味的拉饵。那么想钓大鲫鱼就可以改成4.5甚至更长的竿,鱼线倒不是很关键,主要是鱼钩要大,比如五六号的伊豆,就要小鲫鱼吃不进。然后饵料用清淡一点的搓饵,野战918、野钓七号、大板鲫像这类饵料任选一种单开即可,可以搓大饵。
在钓的时候,你可能会见到窝子里有很多腥泡,但就是钓不起来。腥泡是小鲫鱼吐的,钓不起来是钩子太大,你耐心点钓,频率不要太快保持三五分钟一杆,会有能够吃进去的大鲫鱼。
第二:打隔夜窝。隔夜窝这招屡试不爽,我钓到的那些斤鲫,除了运气钓上来的,其他都是通过隔夜窝钓的。其实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养窝,就是你老在一个地方打窝,天天打、不钓鱼也打,那么迟早会把大鲫鱼诱过来。
如果条件有限,只能提前一个晚上打,那么尽量用粗颗粒的东西打窝,酒米可能还不行,更好用小麦玉米这类东西。打了隔夜窝之后,第二天下杆别打窝,直接挂上蚯蚓钓即可,要是不发窝我觉得也没必要补窝了,要么这地方不聚鱼,要么鱼已经散了。
第三:钓位至关重要。其实钓位应该和打窝结合起来说的,如果你钓位选的好再加上隔夜窝,那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前两天有钓友给我留言,说当地的河里有很多水草,底下都长满草,经常要挂底,明明有大鲫鱼但就是钓不到。
遇到这种地方,我建议你去网上买个水草刀,然后掏个草洞出来,草洞一定不要大,够下竿即可,底部一定要尽可能处理干净。水草清理完后,打上隔夜窝料,第二天去钓就行,第二天钓不到收竿时再打个窝,第三天再钓!
还有,钓鲫鱼是不怕浅的,尤其是有水草的地方,四五十公分都行,你可能觉得这种地方不可能有大鲫鱼,其他人也这么想,所以没人去钓,没人去钓所以安静、安全,大鲫鱼就都跑那去了。
小河沟、野塘的鲫鱼比较好钓,大江大河的鲫鱼比较难钓,只有夏季气温高、天气闷热时才建议钓江河,其他时候钓鲫鱼尽量选择范围比较小的地方,然后你尽量找角落下杆,这样更容易上大的。
结语: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如果你想钓大鲫鱼,那装备钓法就都得针对大鲫鱼,这就意味着需要放弃小鲫鱼,有些人钓不到大鲫鱼的原因可能恰恰就是太贪心,又想钓大的又不想放弃小的,总想找一个办法大小通杀,于是最后大鲫鱼没钓着小鲫鱼也钓不到!
【作者简介】: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关注。
买鲫鱼,要分清“土鲫”和“工程鲫”,口感差别挺大,以后别买错提到鲫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鱼类,在我们的餐桌上经常会吃到。鲫鱼虽然刺比较多,但口感确非常的鲜嫩,是老少皆宜的美味。
鲫鱼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是如果追求品质和口感,那么秋冬的鲫鱼无疑是好吃的,经过了春夏2季,鲫鱼也储存了较多的脂肪,口感更佳的肥嫩。或许有人认为春季的鲫鱼比较好吃,其实春季的鲫鱼营养被鱼子吸收,肉比较少,也不肥美。
很多人买鲫鱼时只看大小,认为大的鲫鱼一定是肥美得,这种挑选方式非常不正确。因为鲫鱼分为“土鲫”和“工程鲫”,两者相差很大。下面就为大家分享2种鲫鱼的区别,以后不要再买错了。
土鲫和人工鲫的区别
工程鲫
所谓的工程鲫鱼也就是人工干预培育出来的鲫鱼,也可以称为“杂交鲫鱼”,“人工鲫鱼”,它是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而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鱼种,它的生长速度是普通鲫鱼的3倍,更大可以长到一条2-3斤左右,具有抗病强、耐低温、易捕捉等特点。
工程鲫鱼体型虽大,不过它的肉质相对松散,不够鲜美,而且肉质的腥味比较重,即便处理的很干净,烹饪后还略有腥味。所以工程鲫鱼最适合的方式就是用来红烧、干烧之类,并不适合炖汤。
土鲫
土鲫通常指的是野生鲫鱼,或者是没有经过人工杂交的鲫鱼,这种鲫鱼通常生活在水库、河沟、堰塘等水域,靠着自己繁殖、觅食长大。通常情况下,土鲫生长的速度都很缓慢,从幼苗长到150克的重量,需要大概3年时间。土鲫口感比较鲜美,肉质紧致,用来炖汤是非常美味的。
辨别土鲫和工程鲫的3个 ***
看大小
我们在购买鲫鱼时,可以在卖鱼的摊位看一下,如果老板出售的鲫鱼大小都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那么说明这一批鲫鱼可能是土鲫,因为工程鲫都是人工养殖,同时捕捞的往往是同一批鱼苗,它们的生长速度也基本一致,大小自然也差别不大。
看外观和侧鳞
土鲫由于在野外生长,平常的活动量比较大,喜欢往泥洞里钻,所以土鲫鱼的身形显得瘦小,尾巴比较短,头部比较圆。而工程鲫则个头肥大,鱼尾较长,鱼头显得很小。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侧鳞来区别鲫鱼,因为土鲫的鱼身侧线只有28个侧线点,从侧线数只有28匹鱼鳞,而人工鲫的鱼鳞超过了30片,鳞片颜色发黑,质地比较硬
看鱼肚
土鲫鱼的鱼肚子往往是比较平坦的,即便雌鱼肚子里有鱼子,也不会看起来很鼓,相反工程鲫鱼的肚子都显得圆鼓鼓的。
另外宰杀后的土鲫黑膜比较少,而且雌鱼的肚子可能还有鱼子,而工程鲫鱼不仅黑膜多,就连内脏也多。因为是人工培育的,工程鲫鱼是没有繁殖能力的,即便是雌鱼也看不到鱼子。
分享一道【鲫鱼汤】的做法
推荐食谱【鲫鱼汤】
1、首先我们在清洗鲫鱼的时候,一定要把鲫鱼肚子的“贴骨血”洗净,它是腥味的关键之一,另外鲫鱼身上的黑膜也需要刮干净,要不然炖出的汤,也会有腥味。
2、先在鱼身上划一字刀,然后拍上一层面粉,不需要太多,薄薄一层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防止煎鱼的时候破皮,也能让鱼汤更白。
3、煎鱼的时候更好用猪油,用猪油煎过的鱼,再加入水炖的话,汤色很快就会变白,如果用植物油的话,虽说也能变白,但是黄色的植物油最终会漂浮在汤的表面,令颜色看起来不是很漂亮。
4、鱼肉煎到金黄之后,要倒入开水,这个是最为关键的。然后加入一些豆腐,煎好的鸡蛋,差不多5分钟左右,汤色就变得浓白了。出锅后放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老婆菜市场买鱼,“野生鲫鱼”18一斤,看了图,才知道套路有多深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美的佳肴,为家人做一顿爱的美食,我是妈咪早早,每天都会您带来一道家常美食。如果喜欢我的话就点个赞,转发关注下哦!
自打我家猫丢了以后,对钓鱼失去了很大的兴趣,原本每周必定跑河边,现在加上疫情的缘故,一个月能去一次就不错了。这也就造成了一个既定的事实,家里没鱼吃了。
这不老婆上午去菜市场,看到街边上有卖鱼的,她说听卖鱼的说是野生鱼,鲫鱼18一斤,每条都有一斤左右,比我平时钓的大多了,感觉不贵,问我买不买。
我心说:败家娘们,18一斤的鲫鱼还不贵?超市里的饲料鲫鱼才8块一斤。转念一想,这不是我之前为了能天天有借口钓鱼,才夸大了野生鲫鱼的价格,但是哪个钓鱼人有功夫市场卖鱼获呢?完了,她被我洗脑了。
赶忙跟她说:先别买,你怎么分辨的是野生鲫鱼?要是到老婆会做鱼,但是收拾全是我收拾,她哪知道野生鲫鱼长什么样。
老婆很快回复:等,我发你图片!
于是我就接到了这些图片。
然后媳妇还告诉我,看都是从粘网上刚扣下来的,一堆人抢着要,不赶快买就没了。
好吧,媳妇赢了,但是我告诉她,这鱼只是可能是野生的,还是别买了想吃我回去钓吧。
说实话,我现在对路边的这些鱼贩子真的不太相信,虽然看着色泽比较像野生鱼,但是这鱼种也忒丰富了,有底层的鲶鱼、黄颡鱼,有中下层的鲤鱼、鲫鱼,还有上层的翘嘴。这粘网是多少米的,拦河么?
然后我给媳妇发了两张图片,问她这个摊位的你觉得是野生鱼么?
老婆秒回复:是啊,你看还那么多水草呢。明显刚捞上来的。
一阵无语之后,给她打 *** ,该买什么买什么,要是真买鱼还是我去买吧。
菜市场的鱼放个粘网、放点水草就变野生鱼了。这些鱼贩子的讨论真的挺深。弄点水草,洗澡鱼价格就翻倍了。钱真好赚。
提醒消费者,菜市场的鱼不是放点水草,摆上几条就是野外捉的。很多鱼贩子,进一批鱼,掺和着放在外面,搞得很像野外环境抓的,但是其实并不是。
至于怎么分辨呢?没办法讲解,太多条件了,最简单的就是你买根鱼竿,跟钓鱼人学一个月钓鱼,什么样的鱼是野生的保证分辨个明明白白。但是钓鱼上瘾了我不负责。
图源 *** 侵删 我是巨石上钓鱼人,带你看钓鱼圈趣事,探讨钓鱼技巧
众位看官闲暇时候加个关注,多谢了,也算对我发文的支持
鲜掉眉毛的美味家常菜藿香鲫鱼By Joynjup
用料- 鲫鱼 2条
- 藿香叶 30克
- 泡辣椒 10个
- 泡姜 1个
- 生姜片 1块
- 蒜 1个
- 泡豇豆 3根
- 菜籽油 适量
- 水淀粉 1勺
- 泡山椒 8个
- 豆瓣酱 1勺
1、备齐材料,鲫鱼洗净用厨房纸擦干水
2、锅内热油
3、鲫鱼下锅煎至两面金黄
4、锅里留热油,姜蒜炒香放豆瓣酱,接着把泡椒泡姜泡豇豆一起下锅炒香
5、加水800mⅠ烧开
6、把煎过的鱼放进去煮3-5分钟,把鱼捞起装盘,汁里用淀粉勾芡后撒入藿香搅匀,,淋到装盘的鱼上(藿香留一点点)
7、撒上剩下的藿香,上桌啦
鲫鱼的营养功效1.增强抗病能力
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经常食用。
2.通乳汁
自古以来鲫鱼就是产妇的催乳补品,吃卿鱼可以让产妇乳汁充盈。
3.明目益智
鲫鱼子能补肝养目,鲫鱼胆有健脑益智的作用。
4.美容抗皱
鲫鱼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对肌肤的弹力纤维构成起到了良好的强化作用,尤其对压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导致的早期皱纹,有奇特的缓解功效。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斤鲫都泛滥了?天津钓友野河爆钓大鲫鱼,更大的1.2斤长江君:在野钓爱好者中,“斤鲫”属于传说级的目标鱼,因为本土野生的土鲫鱼生长缓慢,要长到一斤可以说非常不容易。
因此,虽然鲫鱼在我国的江河湖泊里分布广泛,但大多数钓鱼爱好者,可能几年也碰不上一条“斤鲫”。
啤酒瓶这么大的鲫鱼有多重?
然而近日天津的一位钓友却表示,当地一条野河里“斤鲫”快泛滥了,他一天钓了好几条……
更大的一条1.2斤??
这位天津的钓友陈师傅介绍,这里是天津城郊的一处大河,因为人烟稀少,平时来钓鱼的人不多。
而在他的印象里,这条大河里“鲤拐子很多,鲫鱼很少”,然而今年入秋以后,他却发现河里的鲫鱼“一条比一条大”,甚至不乏一斤以上的斤鲫!
“……这周末钓了3条一斤左右的,更大的一条1.2斤,这(鲫鱼)力气是真大,过瘾是真过瘾,一咬钩线就拉得吱吱吱响。”
这位老钓友开心表示,以前在周边的江河里,要钓到这么大的鲫鱼可不容易,最近他是过足了手瘾。
更大的一条,大家可以比划一下有多大
(注:这位钓友使用的是蚯蚓做鱼饵,重坠钓底的钓法,一般不打窝也不用小药等)
从这位钓友展示的渔获来看,确实非常的惊人,钓起来的大板鲫大多在半斤以上,甚至更大的一条有1.2斤,着实令人羡慕。
一条就称重1.2斤
——而对于这条野河里“斤鲫泛滥”的现象,这位老钓友认为是因为天津这两年严打电鱼、药鱼,河里生态好了,大鲫鱼就多了。
网友:好想去钓鱼?
鲫鱼虽然在我国很常见,但越大的鲫鱼越少见,尤其是斤鲫更是可遇不可求,谁能想到这位天津钓友却”各种爆钓“。
因此,不少喜爱钓鱼的网友纷纷表示“这资源无敌了,好想去钓鱼,天津的生态真好啊现在!”
部分网友评论
野生斤鲫对于钓鱼人确实吸引力巨大,甚至有人认为野生鲫鱼只能长到一斤多,像这种1.2斤鲫鱼,已经属于“鲫鱼王‘级别的了。
而且还有网友表示“羡慕嫉妒恨”,认为野生鲫鱼本身就很贵,这种“斤鲫”更是物以稀为贵,至少一百多一条,这位钓友一次钓这么多“赚大了”。
条条肥硕惊人
钓友:全部放生了?
长江君:野生鲫鱼确实越大越值钱,这位网友的说法倒也不是太夸张。
不过,上面这位天津钓友则表示,自己一般钓到就放生了——一斤多的野生鲫鱼都舍得放生?
钓友:钓一条放一条
“全部放生了,基本不带鱼回去,家里就我跟老伴两个,一条鱼一天也吃不完,后来就干脆不带鱼回家了,让(这些大鲫鱼)多下点仔也好啊。”
这位老钓友表示,一是带回去自己也吃不完,二是希望这些大鲫鱼“多下点仔”,河中鲫鱼越来越多,钓起来也就越来越过瘾。
长江君:不得不说这位老钓友的垂钓精神非常令人敬佩,毕竟大多数钓友要是碰到这么大的”鲫鱼王“,也很难做到说放生就放生。
不过,从这位钓友的遭遇来看,当地河道的生态环境也确实是不错。
网友们,你们钓到过这么大的野生鲫鱼吗?#野钓#
过去常见也常吃的5种鱼,如今都晋级成保护动物,钓到请马上放生导读:过去常见也常吃的5种鱼,如今都晋级成保护动物,钓到请马上放生
钓鱼也是有风险的!
如果你钓到一些不太认识,或者是比较稀有的鱼类,可不要急着拿回家。就算有些是之前从小吃到大的鱼类,如今也要多个“心眼”才行。因为说不定其中就有一些是“保护动物”。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来介绍5种过去常见也常吃的鱼类,但如今却都是保护动物了,它们钓不得也吃不得,若钓到了也要及时放生,这可不是玩笑,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①青海湖裸鲤
这对于广大青海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种鱼了。在当地也叫它湟鱼,鳇鱼,它是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裸鲤属的一种冷水鱼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鱼类,其在主要是分布在我国青海湖及库尔雷克湖及其注入湖泊的各河流。
青海湖裸鲤作为青海湖中唯一的经济鱼类,其虽然长得个头不大,但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食物短缺的时候,其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正是因为裸鲤才养活了大半个青海人口。因为在当时很多人都是以“以鱼代粮”,就是说当时的人们依靠裸鲤来填饱肚子、补充营养。
这种鱼肉质肥厚、味道鲜美,且吃法多样,既能鲜吃,也可以加工成为鱼干、熏鱼,或者是鱼松等,都是非常美味可口的。
但也因为在过去大量捕捞,过度捕捞,而其生长速度又很缓慢,导致资源量急剧下降。如今青海湖裸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且其保护等级是濒危物种。
②芝麻剑鱼
前不久有个钓友在群里晒照,说钓到了一条奇怪的鲶鱼,只是胡须是黑色的,身上还有麻子一样的斑点。当他发出来照片以后,我们一看这就是芝麻剑鱼,于是劝说他及时放生。当他知道这是保护动物以后,自己也吓了一大跳,并且马上就把它放生了。
芝麻剑鱼长得确实很像鲶鱼,但它的学名叫斑鳠,是鲿科、鳠属的一种淡水鱼。而鲶鱼则是鲇科、鲇属的鱼类,明显是两种不同的鱼类。
在民间也叫它魽鱼、芝麻魽、白须魽。在广东农村也有叫剑鱼,钳鱼等,在过去它是农村较为常见的一种鱼类,这种鱼长得很像鲶鱼,全身没有鱼鳞,头部还有胡须,可是个头却比鲶鱼大,一般常见的是2-4斤,个体大者也有10-20斤,更大者可达15公斤。
虽然在过去它比较多,也是很多人爱吃的一种优质食用鱼,其价格也曾卖到100多元一斤。但是在2021年所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就收录了芝麻剑鱼,其已经晋级为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③松江鲈鱼
在古代有一个典故叫“莼鲈之思”,说的是当时有一个官员,因为太思念家乡的美食因此而辞官,而这里的“鲈”就是指鲈鱼,可见其味道之鲜美。
松江鲈鱼也叫四鳃鲈、花鼓鱼、媳妇鱼等,它是杜父鱼科、松江鲈属鱼类,这种鱼长得虽然不起眼,看起来就像是大号的蝌蚪,可是它的名气却很大。松江鲈鱼和黄河鲤鱼、兴凯湖鲌以及松花江鳜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鱼”。
松江鲈鱼是一种洄游鱼类,它会把卵产在海里,然后再回到淡水河流中长大。也因为其这个特性,这种鱼的肉质鲜嫩,且没有腥味。虽然它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可却个头并不大,一般不会超过2两。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水利设施的大量建设,阻挡了松江鲈鱼洄游通道,再加上过度的捕捞,尤其是其环境遭受到了破坏,所以其数量大量减少,如今松江鲈鱼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且禁止捕捞。
④岩鲤
岩鲤长得确实很像鲤鱼,但是这种鲤鱼可不一般,它是一种十分名贵的鲤鱼,并且还是国家二级珍稀鱼类保护品种,禁止捕捉和食用的。
岩鲤也叫黑鲤鱼、墨鲤、岩原鲤等,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鲤鱼,它和普通的鲤鱼特征也很明显,就是嘴巴又长又尖,且身上的颜色很深。由于它喜欢在江河多岩石的地方活动,因而得名“岩鲤”。
普通的鲤鱼在国内南方地区一般不吃,就是因为它的肉质松散,且泥腥味太重。可是岩鲤因为对水质要求高,且生长缓慢,所以肉质非常的细嫩、味道鲜美,同时它还有肌间刺少、含肉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因此自古以来就是上等名贵食用经济鱼类。
几十年前南方地区的很多菜市场常见到岩原鲤售卖,渔民也常捕捞到,可现在野生的都是保护动物了,幸好在多年前就已经对岩原鲤实现了人工养殖。如果想吃的话,也可以去购买,只是价格有点贵。
⑤赤鳞鱼
赤鳞鱼长得和很多钓友们讨厌的小杂鱼“小餐条鱼”十分的像,也是身体细长,各有也不大,一般都不到10CM。
但是小餐条鱼在国内遍布大江南北,基本有水的地方就有。而赤鳞鱼就要稀有得多了,它对水质要求极高,常生长在有活水的泉眼附近,其中在我国最有知名度的就是泰山赤鳞鱼了。
赤鳞鱼平时都是藏在泉眼底部的,只有在春季四五月份繁殖产卵的季节才会从泉眼中游出来。也是因为这个习性,有些人搞清楚了以后就常在它产卵的时候大量捕捞。而本来它们是出来产卵的,却被大量捕捞从而导致赤鳞鱼的数量大减。
在2012年赤鳞鱼已经被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禁止捕捞和食用的。不过现在赤鳞鱼也实现了人工养殖,特别是在山东泰山地区,当地不少人养殖赤鳞鱼。
写在后面
其实除了这5种典型的鱼类以外,另外还有胭脂鱼、大理裂腹鱼、鳇鱼、花鳗鲡、北方铜鱼等也都是国家保护鱼类了。
实际上好多鱼类的减少,并晋级为了“保护动物”的原因是差不多的,那就是因为过度的捕捞,还有水利减少,已经环境的破坏等,从而导致其天然资源急剧下降,种群已处于濒危状况,因而不得不对其采取保护。
各位朋友们,以上这些过去常见也常吃的鱼类,在你的家乡还多吗?如果真的有幸钓到了,请及时放生,它们全都是国家保护水产品,不得食之,违者是要判刑的。
离水不死还翻山越岭的鱼?攀鲈:只要吃货别挡道,我能跑出一公里9月23日晚上,广东省揭阳的许先生在自家门口发现了一条满身是泥的怪鱼,本以为是条死鱼,没想到当许先生准备用扫帚把它扫走时,这条鱼突然迅速的爬了起来,活力四射根本没有脱水窒息的样子,生命力十分顽强。
许先生和家人看到这一幕十分惊奇,于是拍下了视频,准备之后放生,没想到把这条鱼放进水里没多久,它反而没了动静。虽然不可思议,但它,好像是被淹死的。
这条鱼的学名叫做攀鲈,但人们更加熟悉它的另一个俗名:过山鲫。除此以外,也有人叫它龟壳攀鲈、飞鲫。这名字里又是过山又是飞的,听起来就不一般。
事实上,过山鲫和一般的鱼还真不太一样,它的长相普普通通,看起来和鲫鱼蛮相似的,但它们却是一种能离水一周左右也不死,反而会被水淹死的神奇鱼类。
在过山鲫的腮盖里,长有一个名为鳃上器的结构,外表像是一朵花或是木耳。这个特殊的器官是由过山鲫原本腮的一部分特化而来,拥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让它们在空气中也能自由地呼吸,直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只要不是太阳暴晒,在潮湿一点的环境中,它们就能在岸上呆一周也不会死,这也让它们拥有比其他鱼类更强的生存能力,能在浑浊和被污染的水域中生存,成为了污染区的绝对优势种群。
不过,因为腮的一部分变成了鳃上器,它们在水中的呼吸能力就不如一般鱼类了,而且它们腹部还没有鱼鳔,停止游动还会沉底,必须时不时到水面进行换气,不然就会有被溺死的风险。
而过山鲫上了岸以后,能够靠着摆动自己的腮盖、胸鳍和翻身、扭动等方式翻过堤坝,坡地,以抵达新的水域。因此,在污染实在过于严重连过山鲫都顶不住的时候,或是干脆是干旱导致水体消失时,它们就会开始上岸寻找新的家园,在繁殖季节,它们甚至能“走”出一公里远。
今年五月份时,网上就流传着一段一群过山鲫集体翻山越岭的视频,一群“大白”准备下乡去做核酸,结果路上碰上了二三十只过山鲫组成的队伍,扭动着身子匍匐前进,而且速度还不慢,网友都笑称:“这是准备排队来做核酸的吧”。
近些年来,过山鲫在广东、广西地区泛滥成灾。有人说它既然能在广东泛滥,说明广东人也不乐意吃它,也有人说它味道很好,甚至还有养殖场,只是不懂的人不会做罢了。
泛滥成灾的过山鲫
其实我觉得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毕竟广东不缺各种味道鲜美的鱼类,过山鲫因为个头较小,身上的鱼鳞很厚,身上的尖刺很容易划伤人手,处理起来比较难,在钓鱼人眼中本来就不受待见,再想想它生活在污染严重的水域里,即使钓上来也没人想吃。而想吃的人自然会选择人工饲养的过山鲫,这样既能正常享用美味,也比较健康。
攀鲈真能爬树吗?
1791年,一位名叫达尔多尔夫的丹麦博物学家在印度探险的过程中,竟然在树上发现了活着的鱼,从当地人口中,他得知这种鱼不仅能离水不死,还能爬到岸边5英尺,也就是1米5的棕榈树上去吸食果汁。
棕榈树
这些鱼就是我们说的过山鲫,它们能够在岸上生存一周,还能爬到其他水域,但是它们真能上树吗?
达尔多尔夫马上将这个发现写到书中,并详细地描述了过山鲫的爬树过程:利用腮上的刺在树的缝隙中托住自己,然后使用强有力的尾巴将自己往上推,再用自己的臀鳍上的刺撑着缝隙,然后重复,用这种方式来向上运动。
鱼类的鳍分布图
这个发现一经报道马上就引起了轰动,但也引来了不少的质疑,质疑鱼能不能上岸的就不说了,我们已经知道过山鲫确实能上岸,另一个质疑的焦点就在于它到底能不能上树。
虽然达尔多尔夫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这种抽象描述也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出过山鲫上树的模样。如果是斜度比较大的树,过山鲫确实有可能爬上去,但是像棕榈树这种笔直的树,恐怕很难。而即使是在现代,似乎也没多少人亲眼见过它们爬树的样子,更别提视频记录了。
现在大家比较信服的说法,还是来自1927年印度的一名鱼类专家撰写的报告,说的是因为过山鲫喜欢在雨天时上岸迁徙,因此常被鸟类捕捉。
不过过山鲫有着一身厚厚的鳞片,据说菜市场的鱼贩拿菜刀处理过山鲫时,都能听到金石碰撞的声音,这对鸟来说简直无从下手。而如果想将过山鲫整个吞下的话,过山鲫就会张开它的鱼鳍和腮盖,上面长有尖刺,能够让鸟卡住脖子,无法把它咽下去,甚至会让鸟儿窒息而死。正是这两个特点,过山鲫也被人们叫做龟壳攀鲈。
对鸟来说,过山鲫完全没办法食用,因此有些鸟会将它们扔到树冠和树枝上,被人们看到后,传出了它们会爬树的说法。
其他能上岸的鱼
世界上的鱼类大约有两万六千种,其中自然也有一些鱼练出了离水不死,还能在岸上活动的能力。
在我国本土的鱼类中,除了过山鲫,还有乌鳢,也就是黑鱼。它和过山鲫一样拥有鳃上器,能直接在空气中呼吸,也能靠扭动身躯的办法,在陆地上行走,只不过它们的体型比过山鲫大许多。
过山鲫属于小型鱼类,能长到1斤就算不错了,但是黑鱼一般能长到5斤左右,据说更大的黑鱼能够长到100斤,而且因为黑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在许多地方都有人把它端上餐桌。
除了过山鲫和黑鱼,生活中很常见的泥鳅也是能在岸上活一段时间的鱼,它倒是没长鳃上器,而是利用自己的皮肤和肠子进行呼吸。
当它们离开水后,能够暂时将肠子当成呼吸器官,它的肠子又直又短,上面布满了毛细血管,泥鳅能大口吸进空气,然后靠这些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直接排出二氧化碳。它们身上的粘液也能辅助它们用皮肤呼吸,但如果粘液干了,泥鳅很快就会窒息而死,从这点上看它在岸上的生存能力是不如过山鲫和黑鱼的。
在广东沿岸,还有着能在岸上呼吸的弹涂鱼,它是依靠皮肤黏膜来进行呼吸的,而且它们的腮盖可以严丝合缝地闭合,能在腮中储存一部分水,也能提供一部分呼吸能力。它们的胸鳍已经特化成类似吸盘的结构,能够帮助它们固定身子,比起过山鲫,它们才是真正能上树的鱼。
而在非洲和南美洲,还生活着一种肺鱼,它们能够将鱼鳔当做肺来使,直接呼吸空气,而且它们的生命力超强,在干旱时,肺鱼能够在泥沼中通过不断翻滚,建立一个球形的巢穴,在巢穴上方留一个小孔供空气进入,而肺鱼会在巢穴中进行休眠,能在离水后依然存活3年,直到雨季再次来临。
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鲫鱼:其貌不扬,金鱼之祖参考资料
《那些离开水的鱼》 金希
《攀鲈的危害和防治》 张平香
《离开水也能存活的鱼,它们是这样呼吸的》 中国科普博览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鲫鱼。
超强的适应性
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温带鲤科小型鱼类。鲫鱼的身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可谓是最令我们所熟知的鱼类外形了。鲫鱼喜欢在水体底层活动。它们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在冰层下通过无氧呼吸代谢产生酒精渡过缺氧的寒冬。无论严寒和酷暑,甚至在污水及工矿废水中也能发现鲫鱼的踪迹。
鲫鱼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山塘、外荡、沟渠、沼泽和其他水草丛生的大小水体中。鲫鱼为杂食性鱼类,食物组成因地区、季节而变化。它们的食谱极广,其动物性食物包括枝角类、桡足类、苔藓虫、轮虫、淡水壳菜、蚬、摇蚊幼虫以及虾等;植物性食物则以底泥中的硅藻类、丝状藻类和高等水草的嫩茎构成。
在文献中,鲫鱼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其中写道“顾视车辙中有鲫焉”。宋陆佃的《埤雅》称“鲫鱼旅行,以相即也,故谓之钟。以相附也,故谓之鲋”。
金鱼的祖先
鲫鱼的外观很“朴素”,但其实它们是外观华丽的观赏鱼类——金鱼的祖先。中国是最早驯化出金鱼的国家。普通鲫鱼体色为背灰腹白,在天然水体中比较容易躲避天敌,但当鲫鱼的色素细胞发生变异时,它们的身体就会呈金黄色,中国人较早发现并利用这种变异,培育出金鱼。古人对这种鲫鱼变种钟爱有加,取名“赤鳞鱼”。
肉质鲜美,富含营养
鲫鱼在中国是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3.0-19.5克,脂肪1.1-7.0克,碳水化合物0.1-5.8克,矿物质(灰分)0.9克,热量62-109千卡,钙50-116毫克,磷192-218毫克,铁1.1-4.4毫克。全国各地都喜爱吃鲫鱼,被视为上等食品。在自然水体中,鲫鱼的产量在淡水鱼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高居首位。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鲫鱼性味甘、温,能利水消肿、益气健脾、解毒、下乳。
采写:金亦炜
美编:杨晓珑
图片:南京江豚水生物保护协会
编辑: 刘春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鲤科食用鱼六兄弟:青、草、鲢、鳙、鲤、鲫的辨认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真材实料的精品!
青、草、鲢、鳙这四大家鱼,加上驯养历史悠久的鲤鱼、鲫鱼,构成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食用淡水鱼的主力。有趣的是,根据习性、分类和外表特征,这六种鱼正好可以两两一组,分成三对来辨认。
鳙鱼
胖头鱼这个俗称已经说明了一切……鳙鱼的脑袋硕大无朋,几乎占到体长的三分之一,大嘴“地包天”朝上开,仿佛能吞天咽海,这是为了吞食水体上层的浮游动物。它鳞片细小,肥厚的身躯布满深色斑纹,尽管显得“头重尾轻”,倒也有几分花和尚鲁智深的气势,因此又名“花鲢”—它确实跟鲢鱼同属鲢亚科。别看长得粗莽,鳙鱼性情温顺,行动迟缓,跟其他家鱼混养时是个安静的好邻居。
鲢鱼
鲢鱼也有一张朝上开的大嘴,以水体上层的浮游植物为主食,因一身白鳞又名“白鲢”。鲢鱼的脑袋也不小,只是没鳙鱼那么夸张,身躯线条更匀称些,腹部突起的角质“腹棱”也比鳙鱼更长,从鳃后一直延伸到 *** 。鲢鱼性情活泼好动,呼吸时耗氧量比较大,被捕后也容易挣扎受伤,因此在鱼缸里反而不如鳙鱼显得精神……菜市场上的鲢鱼、鳙鱼一般有1.5~3公斤重,偶尔也有十几二十斤的大鱼。
草鱼
草鱼属于雅罗鱼亚科,俗称“草棍子”,因为它的身躯几乎就是细长的圆筒形,穿行在水体中层的水草丛中十分方便。另一个特征是它体侧整齐排列着闪亮的菱形大鳞片,如同穿了件网纹衫。草鱼的嘴巴较宽并且向前突出,嘴唇肥厚,适合撕扯柔韧的草叶,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菜市场上的草鱼一般有1.5~3公斤重。
青鱼
青鱼与草鱼同属雅罗鱼亚科,在北方少见,在南方经常跟草鱼混着卖。青鱼乍一看挺像草鱼,但个头大得多,菜市场上的青鱼动不动就超过5公斤,体长破米的也不少见!顾名思义,青鱼除腹面外几乎浑身青黑,身型比草鱼更雄浑壮实,脑袋也更尖。青鱼又名“螺蛳青”,因为它是底栖肉食性鱼类,爱吃螺蛳、蛤蚌等软体动物。它的嘴朝下开,并且能用喉咙里的“咽齿”把螺壳碾碎。
鲤鱼
鲤鱼属于鲤科鲤亚科,是中国人民心中最“典型”的鲤科鱼,品种众多。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别管颜色是青是黑、是红是黄,脊背和肚子有多肥厚,各品种的鲤鱼都是底栖杂食性鱼类,身躯粗壮,嘴边长有标志性的短须,朝下张开的嘴巴如同吸尘器,在水底几乎见什么吃什么。菜市场上的鲤鱼一般有1~2公斤重,但跟其他几位鲤科食用鱼兄弟一样,鱼塘养殖的鱼通常长到一两岁就上市了,远远没到它们真正的生长极限……
鲫鱼
通常只有0.5~1公斤重的鲫鱼,在常见鲤科食用鱼中个头最小,体型短粗,在北方又称“鲫瓜子”。鲫鱼也属于鲤亚科,虽说也算是底栖杂食性鱼类,但它不像鲤鱼那么喜欢在浑浊的水底乱搅,更偏爱干净的水域,食物以水草为主。因为不用“啃泥”,所以嘴不用向下开,而大致位于头部正前方,且没有探触用的“胡须”。鲫鱼长相也比较清秀:脑袋比较短小,身体较扁,体侧鳞片是素雅的银色或苍黑色。
(来源:博物 2015年第02期。作者:张浩川)
相关文章:
四大淡水家鱼——青草鲢鳙,相互搭配相得益彰,堪称鱼类混养经典
鲤科鱼类“六大鱼类”的生物学特征和辨析:草鲢鳙青和鲤鱼、鲫鱼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之一线公众号,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水产品##鱼##品种##渔人刘文俊#
同样是鲫鱼,“人工鲫”和“野生鲫”区别挺大,搞懂再买才不吃亏同样是鲫鱼,“人工鲫”和“野生鲫”区别挺大,搞懂再买才不吃亏。亲爱的好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厨江一舟,今天又到了给大家分享美食的时刻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最近天气冷了,很多人喜欢买点鲫鱼炖汤喝,来补补身子。的确,鲫鱼的营养价值很高,炖出来汤也非常鲜美,但很多朋友不知道,同样是鲫鱼,人工鲫和野生鲫的区别很大,无论从颜色,个头,营养,价格上都区别非常大,
但很多不良商贩,仗着我们分不清这两种鲫鱼,所以就把人工鲫当做野生鲫来卖,所以今天我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人工鲫和野生鲫的区别,朋友们搞懂之后再买不吃亏,另外再把一道特别美味营养的鲫鱼豆腐汤做法,分享给大家,感兴趣的朋友跟我往下看吧。
区别1、颜色的区别,
1、人工鲫颜色的区别。
人工鲫指的是,人工批量饲养出来的鲫鱼,这种鲫鱼,吃的生长激素多,营养价值低,价格比野生鲫鱼便宜不少,但因为很多朋友分不清,所以很多鲫鱼贩经常混着卖,而人工鲫,颜色更大的区别就是,鱼鳞通体发黑,颜色深而不反光,呈乌黑状,所以朋友们一定要搞懂再买才不吃亏。
2、野生鲫颜色的区别。
野生鲫指的是,鱼贩在各种野外的各种,河流,湖泊里面抓的鲫鱼,野生鲫鱼,由于在野外自由生长,这种鲫鱼的营养价值高,价格也自然更贵一点,而野生鲫,颜色更大的区别就是,上半身鱼鳞呈浅青色,下半身鱼鳞呈白金色,在光线的照射下,白金色更为明显。朋友们一定要搞懂再买才不吃亏。
区别2、个头上的区别。
1、人工鲫个头上的区别。
刚才提到由于人工鲫,是人工批量养殖的,吃的生长激素多,所以人工鲫在个头上偏大,一条人工鲫个头普遍在半斤以上,所以朋友们,如果买的鲫鱼颜色发黑,个头还在半斤以上,就要小心了,可能是人工鲫,一定要要搞懂再买,才不吃亏。
2、野生鲫个头上的区别。
由于野生鲫,生存在野外的,各种湖泊河流中,而野外的生存环境,比较困难,所以野生鲫,个头普遍偏小,更大的也不超过半斤,最小的二三两都有,所以朋友们,如果想买野生鲫,记得个头不超过半斤,就准没问题,一定要搞懂后再买才不吃亏。
区别3、手感上的区别。
1、人工鲫鱼手感上的区别。
由于人工鲫吃的生长激素多,所以导致人工鲫表面的粘液减少,摸起来的手感上发涩,很容易抓到手中,朋友们在买鲫鱼的时,一定要用手抓一下,如果生涩好抓,那就可能是人工鲫,一定要搞懂后再买才不吃亏。
2、野生鲫手感上的区别。
而野生鲫,在野外的生存环境困难,所以有鱼身上自带的粘液,所以野生鲫手感上摸起来非常滑,粘液较多,咱们再买鲫鱼的时候,可以用手抓上一下,如果很黏很滑抓不住,那这绝对就是野生鲫,朋友们一定要搞懂后再买,这样才不吃亏。
接下来再把一道特别好喝的鲫鱼豆腐汤,分享给大家。
1、野生鲫鱼处理干净后改上花刀,锅烧热油先把野生鲫鱼两面煎至金黄,再下葱姜炒香,炒香后,一定要加开水3大勺,没过野生鲫鱼。
2、然后再把切好的大豆腐下锅,大火炖十分钟,再转小火再炖五分钟即可,汤白味鲜营养丰富,赶紧喝道鲫鱼豆腐汤,然后暖和身子吧。
总结:
看完文章,朋友们这次知道人功鲫和野生鲫的区别了吧?咱们搞懂后再买就不吃亏啦,文章干货很多,记得点赞收藏保存好,我是大厨江一舟,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