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
白菜到底是什么东西?
当了二十多年北方人,我从没想过自己会被这个问题难住:
“什么是白菜?”
这还能有争议吗?《藤野先生》里根上系着红绳大头朝下挂在水果店里的“胶菜”,能汆丸子能炖豆腐能做成白菜猪肉大饺子剁下根来泡水里还能开出小黄花的白菜嘛!
在我心里,这就是最标准的白菜了。
别急,咱们现在就做个实验:多找几个来自南北方不同地区的人,讨论一下什么是白菜、小白菜、油白菜、奶白菜、娃娃菜、青菜、油菜、小油菜、瓢儿白、莲花白、洋白菜、高丽菜……用不了半小时,谁也别想再拍着胸脯说自己认识白菜。
市场上的白菜和小白菜
不怪大家分不清。白菜的家谱,实在是太乱了!
白菜的南北奇幻漂流史
咱们先从最没有争议的“大白菜”说起,这个名称基本不会产生误会:叶大,没梗,菜帮脆硬,一层一层卷起来长,北方过冬必囤,甚至可以说是个战略物资。请注意——
这个北方人熟得不能再熟的东西,是!从!南!方!来!的!
事情是这样的。唐朝以前,中国还没有白菜,北方人常吃的是芸薹属的“芜菁”。这东西很像萝卜,会把丰富的淀粉储存在地下膨大的根里,十分耐寒;把它引种到南方,天气不那么冷了,一部分芜菁类的芸薹植物开始尽情长叶子,最终在唐宋之间分化出了最原始的白菜——“菘”。
扬州的“大菜”很像古代的菘菜,可以腌菜,也可以烧芋头吃。
图/《舌尖上的中国》
后来,种在江浙一带的菘菜,又重新遇到北方的芜菁,杂交出叶子又大,又卷心抗寒的“黄芽菜”。人们把黄芽菜重新引向北方,终于在乾隆年间闯出名号,变成一统北方餐桌的大白菜。
留在南方的菘菜也很努力,生长出肥厚的梗,变成了上海青、苏州青、矮脚青……等一系列青菜,与菜薹、菜心、塌棵菜等芸薹亲戚一同成为菜市场的头号势力,也把“小白菜”这个名字扎进了人们的心里。
这一家子的关系,现在理清楚了吗?
制图/鱼一条
白菜家族如此庞大,以至于不同地区的人聊起天来时常两眼一抹黑,最能统一认知的,倒还是长相最憨厚的大白菜。在北方,它的江湖地位不必多说;在南方,它也并不是平平无奇的背景板。人人都说川菜的特点是麻辣,偏偏就有“开水白菜”这样清淡的菜品登上国宴;江南婉约,有烂糊白菜的温柔,可冬天腌白菜的劲头一点也不输北方;粤菜精致,最善煲汤,对这种北方味道一样欲罢不能。
北炖菜南煲汤,烹煮白菜各有所长
冬日里的幸福感,莫过于天寒地冻之中独享一方小小的温暖,所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柔最动人心。然而我是个俗人,总觉得那火炉子上热的若不是酒,而是一小锅白菜汤,就更暖和了。
冬天还有比白菜丸子汤更暖和的东西吗?
图/视觉中国
夜晚深寒,大雪将至,而锅里的汤汁已经“咕嘟”起来。白菜叶又软又嫩,随着开锅的气泡震颤着,再过一会儿,连帮子也要变得软烂鲜甜。锅里必须有豆腐,这是南北方人都能达成共识的,但用什么豆腐,又有些许不同——南方用白豆腐,细嫩鲜香;北方爱用冻豆腐,细密的小孔里吸饱了汤汁,更有滋味。
白菜豆腐汤=冬天的幸福感。
再复杂些的吃法,就很能看出南北方习惯的不同:北方更爱肥厚的口感,追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情;南方则风格多变,平添不少温柔。
猪肉炖粉条是东北名菜,其实“白菜猪肉炖粉条”才是更常见的形态。白菜清清淡淡的,可是特别能吸油水,还容易入味,粉条保证了汤汁的浓厚,搭配大块的五花肉,这样肥而不腻,每一口都不寡淡。
一定要用油水大的肉来炖才过瘾。
山东淄博,冬天必吃酥锅。汁水丰富的大白菜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锅中水分的主要来源,也为整道菜提供了鲜甜的底味。锅底放藕片,免得粘锅,然后铺上大白菜,接下来就是厚厚的一层猪蹄排骨五花肉外加鸡鸭鱼,海带冻豆腐也不可或缺。食材满满当当地放进锅里,早就冒了尖,可是不用担心,小火炖上几个小时,白菜出了汁,而肉已经熟至酥烂。趁热吃,是痛快吃肉的豪迈;放凉了吃,汤汁结成冻,就更爽滑醇香。
淄博炖锅,只要放了鲜嫩的大白菜,炖锅连水都不用加。
图/鲁菜纪录片
四川大厨要捧出一道国宴汤菜天花板——开水白菜。汤清如水,中间汪着一颗细嫩的白菜心。别看它表面清淡,实际上融进了猪骨火腿鸡架的精华,又要用猪肉蓉、鸡肉蓉反复扫汤,吸附杂质的同时增香提鲜,实在是吊汤的顶级功夫,轻抿一口,就是超乎想象的美味。
江南炖汤也有自己的风情。入冬的日子里,一锅白菜排骨年糕汤的温暖无人能够拒绝。烂糊白菜更不能错过。先炸点鸡蛋酥,面粉炒一炒再熬汤,把白菜、蛋酥、肉丝都放进汤中煮到软烂成糊。一勺勺吃,入口即化,绵软稠润,好像有热气在顺着经络蔓延,浑身都浸没在软绵绵的熨帖之中。
广东煲汤,用青梗白菜干更多些,但随手煮一些白肉丸子配大白菜,不需要太多调味,一样汤鲜味美。潮汕的家常吃法,是用鱼肠来煮白菜。处理好的鱼肠没有腥味,异常肥美,加一点鱼肝,独特的鲜味在白菜的衬托下格外浓厚,什么山珍海味都不如它亲切。
花样百变,纵横南北
冬天,白菜与汤汁最配,但这绝不是白菜的全部魅力。几百年来,南北方的人们一直在努力变着花样地拿白菜开刀,切成块儿、剁成馅儿,生熟荤素样样来得,如此才成就了它“百菜之王”的名号。
北醋溜南炝炒,哪盘是你的心头好?
在北方,想吃炒白菜可比炖白菜容易得多——炖汤之前,人们习惯加点猪油提前炒香,炒完别加水,端上桌就已经是一盘好菜。
要把白菜炒得有滋有味,还是得有点讲究,真正一统北方的要数“醋溜白菜”。炖煮白菜时,人们更爱的是柔嫩的菜叶,这道菜的精华却在“帮子”上。别嫌白菜帮的纤维太粗,斜着“抹刀”切块,就能斩断“菜筋”。接下来就是大火煸炒,把白玉一样的菜帮煸到半透明,然后才能加醋勾芡,略点香油,一盘又漂亮又脆嫩的白菜就出了锅。
加点肉同炒,还能更好吃。
都是“醋溜”,风味倒也不同,东北人习惯干煸辣椒提味,京津一带则爱多放花椒油,芡汁勾得也重,陕西的“金边白菜”就更独特——飞火炒菜,颠炒翻勺,酸辣鲜脆,五味俱全。
到了胶东,白菜要与对虾同炒才对味。鲜香肉紧的青岛对虾,虾膏丰满,稍稍煸炒就能释放出油脂丰富的鲜味,又尽数融进白菜之中。闻一闻这炒出来的成品吧,白菜的清甜与大虾的浓香交织在一起,鲜,香,浓,不是一般的下饭!
再往南些,到了西南地区,炒白菜的脾气就要火爆很多。“鱼香”是川菜的一大特色风味,吃惯了鱼香肉丝、鱼香茄子,也不妨来一道“鱼香白菜”。用稍嫩一点的菜帮,配上经典的鱼香汁,大火翻炒,酸辣微甜。湘菜厨师则惯用剁椒炒芽白,爆锅炝炒,又鲜又辣,也是下饭的一大杀手。
北方爱剁馅儿,南方爱卷皮儿
在北方,没什么东西是不能拿来做馅儿的,大白菜是最百搭的一种:撒点盐,快刀剁碎,屉布一包,攥出水分,搭什么都好吃。猪肉白菜饺子、羊肉白菜包子、牛肉白菜火烧、白菜虾米皮馅饼……就算不放肉,加点焯了水的豆芽菜木耳,白菜素馅儿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猪肉白菜饺子,怎么都吃不腻~
往南走,吃法又多了些花样,比如江浙一带做塌饼,不用草头,用黄芽菜,剁碎,混上糯米粉,蛋清调匀,油炸装盘一样好吃。谁说白菜剁成馅儿就非得包在皮儿里的?
更适应南方口味的做法,是把白菜做成皮儿,更大限度发挥它的柔嫩。“白菜卷肉”,本是一道川菜,现在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蒸熟的白菜卷,皮儿吹弹可破,馅料已经扎扎实实地团成了小丸子,一口咬下去,筋道弹牙,还带一点儿回甜。南方朋友又对它各有改良,加马蹄、加豆腐,不一样的馅里是不一样温柔。
白菜卷肉,让人忍不住想“啊呜”一口。
要说北方不爱用白菜做皮儿,那也不绝对,只不过更爱白菜的生嫩——东北的“饭包”就是鲜明的例子。新鲜的大白菜叶子,裹上大米小米混合焖出来的“二米饭”,加鸡蛋酱,拌土豆泥,来点小葱香菜,打成豪爽的大包,俩手捧着吃,要多香有多香,不吃到撑都不舍得撒手。
能终结南北之争的,也就只有腌白菜了
酸菜,可以算是东北名片一样的重量级食品了。深秋,“冬储”的工作还没展开,腌菜已经拉开了帷幕。秋白菜,肥厚多汁,鲜嫩清甜,腌出来的酸菜也远非现在超市里买来的货色可比。酸菜最能吃油,炖肘子、炖五花肉、炖大棒骨,一个赛一个的酸香解腻,烤肉的时候添一筷子也能让你胃口大开。
受延边地区影响,辣白菜也是东北的一大特色。辣椒面、姜蒜和虾酱提供了层次丰富的咸辣味,苹果和梨则提供一抹轻快的甜。明艳靓丽的辣白菜看着就特别有食欲,用来炒五花肉、拌饭、熬汤,都是一等一的香辣酸爽。
辣白菜甜甜的,不吃辣人士也很容易接受。
南方自然也腌白菜。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中,就写过绍兴人腌菜的大缸。秋末冬初,晒干的大白菜斩掉菜头,一层菜一层盐地码到缸里,每码一层,就要由人使劲踩踏一番,踩到微微出汁,才继续码下一层。码好了放上一星期,再踩一次,压上石头,静等个把月,白菜腌熟,就能与黄豆芽、豆腐干丝、笋丝、香菇、木耳同炒,变成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八宝菜”。
潮汕人很爱“冬菜”,煲汤要用,煮粥也用,蒸花蛤、煲“脚鱼”(甲鱼),去腥增香,与各种食材融合都有别样的鲜美。这种蒜头味的腌白菜,最初是由天津厨师带到澄海,而这大名鼎鼎的“天津冬菜”又是起源于沧州。大白菜的美味一统南北,由此可见一斑。
冬菜午笋鱼。图/南煮觉美食
大白菜,平平淡淡的,不管用多少精美的材料去衬它,它总是谦虚地摆摆手,不乐意当主角。可也就因为这份平淡,它包容了千百种滋味,大江南北,没有哪个餐桌能与它绝缘。
或许,下一次南北方开启“饮食大战”时,大家只需要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吃一顿白菜。所谓南北差异,无非是一样的人,吃着不一样的菜,没有什么鸿沟是白菜抚平不了的。
如果抚平不了,那就再吃一顿吧!
炖白菜去咯!
大白菜是娃娃菜吗 大白菜和娃娃菜有什么区别大白菜是娃娃菜吗?很多人以为娃娃菜是大白菜的雏形,甚至以为娃娃菜就是掰开的大白菜中间那部分菜心。但其实并不是哦,下面我们来看看大白菜和娃娃菜的区别有哪些。
一、大白菜是娃娃菜吗
不是一个品种。
近几年,娃娃菜作为一种精细菜,娃娃菜行情一路看涨。这个只有大白菜1/4大小的、长得很像缩小版的大白菜,价格却高很多,1袋3小棵就卖七八元。价格虽高,但外形与大白菜一样,只不过个头相当于大白菜的五分之一,也因此被称为娃娃菜。市场上有商家把大白菜剥离了外边的帮子,内芯充当娃娃菜,普通人很难区别,价格比普通白菜略高。
二、大白菜和娃娃菜的区别
大白菜和娃娃菜虽长得很相似,其营养相差不大,只是含量有所高低。娃娃菜的膳食纤维含量高于大白菜和小白菜,叶酸的含量也比较高;大白菜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小白菜和娃娃菜,而小白菜的胡萝卜素含量则明显高于娃娃菜和大白菜。但是,大白菜的价格比娃娃菜低不少。因而很多不良商家用大白菜去掉外叶来冒充娃娃菜,以此谋取暴利。娃娃菜和大白菜存在区别,购买之时需注意区分。
1.色泽:娃娃菜的叶子呈嫩黄色,大白菜由于品种的不同,白菜心呈黄中带白,即使很多大棚防止大白菜见光来造假,但大白菜的叶子颜色仍然跟娃娃菜的自然色泽不同。
2.外观:娃娃菜外形比较均匀细致,头尾的宽度基本一致,叶基较窄,叶脉细腻;大白菜的叶子、叶基和叶脉都较为宽大,而白菜心能看到粗壮的根部,颜色更加黄白。
3.包心:大白菜的包心比较紧密,叶子的皱缩程度严重,呈扭曲状;娃娃菜叶面较为平整,叶子卷曲的花纹精致小巧又漂亮。娃娃菜的叶子较直,而白菜心的叶子向里弯曲。
三、大白菜的食用禁忌
1.忌食隔夜的熟白菜和未腌透的大白菜。
2.腹泻者尽量忌食大白菜。
3.气虚胃寒的人忌多吃。
日本人每天必吃的“长寿菜”,我国产量大却很少吃,钙量比牛奶高日本人每天必吃的“长寿菜”,我国产量大却很少吃,钙量比牛奶高!想必大家都吃过大白菜,但是你吃过娃娃菜吗?娃娃菜乍一看非常像小的大白菜,但是娃娃菜营养价值却要比大白菜还要高,平时我们吃到的娃娃菜都是单独塑料包装的,不过我们平时吃多了大白菜,却很少吃娃娃菜,如果见到有卖娃娃菜的,一定要吃一些哦!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娃娃菜比大白菜还有更有营养。娃娃菜富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磷、铁等,白菜中的微量元素锌的含量不但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就连肉蛋也比不过它。来看看我做的蒜蓉粉丝娃娃菜吧!
蒜蓉粉丝娃娃菜
By 阿巴_Via
配料:
娃娃菜 2颗、粉丝 2卷、蒜 10瓣、小葱 2根、蒸鱼豉油 适量、食用油 适量
烹饪步骤:
1.锅中放凉水开火准备焯粉丝
2.我用的是津统粉丝
3.水开后放两卷粉丝,开锅后煮2分钟捞出
4.捞出的粉丝不用刻意控水,平铺在盘子上
5.准备切娃娃菜
6.对半切一刀
7.每半再各切四刀,共八段
8.这次切了一颗半,将娃娃菜全部铺在粉丝上面
9.切蒜,用刀背姜蒜压瘪,剁成蒜蓉
10.将蒜蓉撒在娃娃菜上及盘子四周
11.将盘子放蒸锅里
12.盖盖开大火,待开锅冒气调中火,开始计时蒸10分钟
13.蒸的时候准备2根香葱
14.切成葱花待用
15.蒸好后拿出盘子
16.淋上蒸鱼豉油
17.撒上葱花
18.热锅倒入食用油,中大火将油烧热到开始起烟关火
19.将热油从左到右均匀浇在菜上(能听到呲啦呲啦响就对了)
20.浇完油就OK了
烹饪小贴士:
选购技巧挑选正宗的娃娃菜,应挑选个头小,手感结实的为佳。如果捏起来松垮垮的,有可能是用大白菜心冒充的。白菜心与娃娃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从口感上来说,大白菜水分较多,没有娃娃菜细腻润滑;从颜色上看,娃娃菜的叶子嫩黄,而白菜心因接触的阳光较少,颜色黄中带白;而外形上看,娃娃菜的叶基较窄、叶脉较细,而大白菜的叶子叶基和叶脉都较宽大;从包心看,大白菜包心生长较紧密,其叶子皱缩程度严重,呈扭曲状,娃娃菜叶面比较平整。储存简述常温下应该拆开袋子,用报纸包起来放在通风的地方。不打开包装,放在0到5摄氏度的环境也是可以的。
朋友们喜欢吃娃娃菜吗?
很多人都说娃娃菜就是白菜,真是这样吗?看了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喜欢美食杰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踊跃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很多人都说娃娃菜就是白菜,真是这样吗?看了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白菜和娃娃菜都是我们常吃的蔬菜,但是它们的外形及其相似,所以导致很多人都分辨不出哪个是娃娃菜,哪个又是白菜。而有一些不良商家会将白菜的外层叶片扒掉,借此冒充娃娃菜。那么你又知道该如何分辨娃娃菜和白菜吗?一起跟随村小农网来看看吧!
1、营养区别
从营养价值来说,娃娃菜的营养价值要远远超过白菜,它的热量极低,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排便,而且不含有油脂,对于减肥人士来说时更好的食物。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在天冷时多吃娃娃菜能预防感冒。它性微寒,在冬季干燥时,人体易缺水内火旺盛,吃些娃娃菜能滋阴润燥。
2、口感区别
大白菜由于水分含量较多,我们在炒菜时水分会不断的露出,一般最后盛菜时会有很多的水分,吃起来比较脆。而娃娃菜由于纤维比较细腻,所以水分含量不高,在炒菜时还需要加入一些水分,吃起来味道比较细腻爽口。
3、外形区别
白菜的个头较大,叶子、叶基、叶脉都比较宽大,叶片间比较松垮,而且它的包心较紧实,叶子是向内弯曲时,皱缩较严重。而娃娃菜的个头较少,手感结实,外形均匀,头尾宽度基本一样,叶脉细腻,而且它的菜叶是较直且平整,叶子卷曲花纹精致漂亮,它们从外形上极易分别出。
4、颜 *** 别
另外白菜和娃娃菜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它们的颜色,白菜的心叶由于接触阳光较少,所以颜色为黄中带白,外叶大多为绿色的;而娃娃菜的叶子是嫩黄色,一眼就能分辨出。
5、价格区别
白菜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蔬菜,因为种植管理简单,所以价格比较便宜,一般1元一斤左右,在大量上市时间几毛钱一斤。而娃娃菜的价格却是白菜的3-4倍,这也是很多无良的商家用白菜冒充娃娃菜的主要原因,谋取更大的利润。
吉林读者孙女士问:冬天是适合吃白菜的季节,我发现市面上不仅有绿叶白菜、黄心白菜,还有快菜、娃娃菜、小白菜等。这么多“白菜”到底有啥区别?怎么吃更营养?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史军答:从外表来说,“白菜”通常分为结球性和不结球性两大类,前者包括大白菜、娃娃菜等,后者包括快菜、小白菜等。其中,常见的大白菜又有绿叶白菜和黄心白菜之分。绿叶白菜叶子包得较松散,在生长过程中外围的叶帮会向外生长,日光照射充分,合成的叶绿素较多,呈现绿色;黄心白菜包得较紧实,叶帮向内包裹生长,除最外层叶子偏绿外,内部叶子均呈黄色。娃娃菜从外形上看像大白菜的菜心,但二者属于不同的品种。娃娃菜从颜色上看为黄中带点绿色,如果在市场上看到纯黄色的娃娃菜,很可能是大白菜的菜心伪装的。小白菜在北方一般指大白菜的幼苗,在南方尤其是上海一带,通常是指颜色呈深绿色的油白菜。快菜叶子呈嫩绿色,叶子比小白菜大。
虽然各种白菜“外貌”有很大区别,但在营养方面差别并不大。除水分外,白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以及钙、镁、钾等矿物质。各种白菜之间的营养成分含量有细微差别,比如绿叶白菜比黄心白菜膳食纤维含量稍高,小白菜的镁、胡萝卜素含量较高,黄心白菜的维生素C较高(可达47毫克/100 克)。
无论是哪种白菜,如果想更多地保留维生素C,更好的烹调 *** 就是急火快炒。绿叶白菜因水分含量较少,膳食纤维较多,相对于黄心白菜来说,口感会略微发硬,可以用来炖肉、包饺子等。而黄心白菜、娃娃菜、快菜、小白菜等因水分含量较高,脆嫩多汁,大火快炒吃起来更爽口。▲
娃娃菜和大白菜长得很像,但是价格却比大白菜要贵,娃娃菜的营养价值比大白菜高?
大白菜与娃娃菜都属于十字花科蔬菜,营养价值孰高孰低难以从外表大小分辨的。如果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的测量结果来看,娃娃菜作为小号的大白菜,其蛋白质、膳食纤维、叶酸、胡萝卜素、钙、钾等营养素的含量要比白口与青口的两种大白菜含量高,尤其是与白口大白菜相比,娃娃菜的营养优势更明显。另外,大白菜与娃娃菜同属于十字花科蔬菜,含有一定量的硫甙类物质,但总体含量在十字花科蔬菜中属于末尾,差别不是很大。所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这个数据来说,娃娃菜总体营养价值比大白菜要高一些。
不过,如果是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版的大白菜平均数值来比,有的指标娃娃菜要高(例如膳食纤维、蛋白质、钙等),有的指标大白菜更胜一筹(例如胡萝卜素、维生素C、硒等),所以总体来说营养各有千秋,难以说哪种有明显的优势。
两个版本的中国食物成分表对大白菜的检测数据差别都很大,其实这也正说明大白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也因品种、产地、储藏时间等等而有差别,很难一概而论。尚没法说大白菜就一定比娃娃菜营养价值低,也不能说娃娃菜肯定比大白菜营养价值更高,不同指标也是参差不齐,如果再考虑到性价比,相对来说大白菜,尤其是青口大白菜可能更值得推荐!
总之,无论娃娃菜还是大白菜,作为食物多样化的食材选择,只要自己喜欢,适当吃就好。
当然,这两种蔬菜都算不上真正的深色蔬菜,并不建议当蔬菜主角儿天天吃。
责编:实习生 任纤纤
娃娃菜是大白菜的心吗,二者有什么关系?我是最近几年才吃到娃娃菜这个像白菜的蔬菜,之前一直觉得娃娃菜有些贵,不过吃过之后不得不说贵是有道理的,口感方面确实比大白菜强,涮菜火锅特别好吃。
娃娃菜和大白菜什么关系?
娃娃菜还有一个比较接地气的名字叫做“微型大白菜”,这样看大白菜和娃娃菜关系还是很大的。其实娃娃菜就是大白菜的一个变种,所以娃娃菜并不是没有长大的大白菜,而是说它本来就是长得这样。
这时候你也许还会想到一种和白菜名字非常像的蔬菜——小白菜,小白菜是什么,也是大白菜的变种吗?没错,小白菜就是不结球白菜,也是大白菜的变种。这样看这三者的关系非常地近啊。不过三者都很好吃,各种做法都适合,尤其是大白菜价格还亲民。
娃娃菜为何价格这么贵呢?
前面说过之前本人一直没有买过娃娃菜,因为觉得价格确实是不便宜,一袋子娃娃菜就三棵,还没有巴掌大,价格却要八九块钱。而八九块钱在大白菜的旺季我能够买到一大袋子。
娃娃菜之所以贵,这能够物以稀为贵!娃娃菜在营养价值方面并没有比大白菜更出色的地方,二者是一样的,只有钾元素和叶酸的含量要比大白菜稍高一些。不过娃娃菜胜在口感,娃娃菜里面的粗纤维比较少,口感上更加清脆,甘甜。并且很嫩,煮汤特别适合。也正是因为口感好所以市场需求逐渐增大,不仅国内市场增大,娃娃菜出口销路也是很好。自然价格会水涨船高了。还有一点就是小白菜的产量比较低一些,并且娃娃菜的包装都是钱啊,所以在价格方面就会有所表现了。
娃娃菜造假?
其实之一次才超市看到娃娃菜我也确实以为它是大白菜的芯。所以对于大家在购买娃娃菜也可能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把娃娃菜和大白菜的芯分不清楚的情况。自然会担心卖家会不会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把大白菜的芯当做娃娃菜售卖。
其实在造假方面并不是很容易,因为大白菜的芯和娃娃菜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从叶子的片数方面就不好办,因为大白菜的芯的叶子比较少,而娃娃菜的叶片数很多,比较瓷实。所以从叶子方面就能够分辨出来。
另外就是娃娃菜的叶子长相一般都比较好,笔直,卷曲的叶子比较少,娃娃菜整个呈竖直型的,而大白菜的芯就比较小,而且卷曲程度比较大。大白菜的菜帮比较厚,娃娃菜比较薄。颜色上娃娃菜的颜色偏绿一些,大白菜的芯就更加偏黄白色。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
谷传玲,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注册营养师
超市里有很多蔬菜,看起来很像,很多人买的时候总是拿捏不准哪个更营养,适合怎么吃,有时候还纠结有些菜很贵到底值不值。这篇文章带大家对比12对(24种)蔬菜,告诉你哪些菜更值得买。
当然,这里主要从营养和价格两个维度进行对比,做出营养性价比高推荐。有时吃东西凭个人口感喜好,选自己更爱吃的,也没问题。
一、西兰花VS白菜花,
更推荐西兰花
西兰花抗氧化的维生素C含量是白菜花的近2倍,对眼睛好的叶黄素+玉米黄质的含量是白菜花的745倍,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K含量是白菜花的6.6倍,具有潜在抗癌特性的异硫氰酸酯含量是白菜花的4.6倍,关键是这两种菜的价格也差不多。
二、大白菜VS娃娃菜,
更推荐大白菜
大白菜维生素C含量是娃娃菜的3倍,娃娃菜钾含量是大白菜的2倍,营养上算是各有优势,但是大白菜价格更便宜。
三、旱芹VS西芹,
更推荐旱芹
旱芹钾含量是西芹的8.5倍,钠含量也更低些,更利于控制血压;西芹膳食纤维含量是旱芹的2倍,更能促进肠道蠕动,但是价格却是旱芹的好几倍,所以更推荐买旱芹。
注意,两者钠含量都稍高,属于自带咸味的蔬菜,烹调时放一点盐就行。
四、紫甘蓝VS圆白菜,
更推荐紫甘蓝
紫甘蓝富含圆白菜没有的花青素,而且是蔬菜里的花青素“冠军”,另外紫甘蓝的维生素C、钙、钾含量也都高于圆白菜。
虽然紫甘蓝的价格比圆白菜贵一些,但也算是平价蔬菜,所以推荐紫甘蓝。为了减少花青素损失,建议凉拌着吃。
五、紫洋葱VS黄洋葱,
更推荐紫洋葱
紫皮洋葱中抗氧化的花青素、总酚、总黄酮含量都显著高于黄洋葱,1斤的价格也只是比黄洋葱贵个5毛1块的,所以推荐吃紫洋葱。
紫洋葱生吃可以保留更多营养,为了不辛辣,可以先用盐+白醋+水泡5分钟控干再凉拌,拌的时候还可以加一点儿糖掩盖辣味。
六、黄豆芽VS绿豆芽,
更推荐黄豆芽
黄豆芽的蛋白和钾含量分别是绿豆芽的2.6倍、5倍多,其他营养也普遍高于绿豆芽,虽然能量是绿豆芽的3倍,但也就只是跟心里美萝卜、蒜苗、洋葱、萝卜缨、冬笋相当,即使减肥也不用排斥它。价格还跟绿豆芽一样。
七、贝贝南瓜VS普通南瓜,
更推荐贝贝南瓜
贝贝南瓜中抗氧化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是普通南瓜的4.5倍,是眼睛和皮肤健康的好帮手,它的口感粉糯,吃起来就像栗子。至于价格,贝贝南瓜打折的时候大概5元1斤,跟普通南瓜也差不多。
不过,贝贝南瓜的能量和碳水都跟土豆相当,适合做主食,推荐蒸或熬粥;普通南瓜能量和碳水跟青椒相当,水分还足,就是蔬菜。
八、长茄子VS圆茄子,
营养和价格都差别很小
两者营养和价格都差别很小,不过圆的紧实适合炖,红烧就算了,它太吸油了,长的绵软适合蒸完凉拌。为了保留更多花青素,烹调时不建议去皮。
九、普通黄瓜VS水果黄瓜,
更推荐普通黄瓜
两者营养差别很小,口感也都清脆爽口,不过水果黄瓜略甜,但是价格也贵几倍,要是当减肥零嘴,有点费钱。
十、西红柿VS小圣女果,
小圣女果更营养
西红柿和小圣女果主要有红色和黄色的,红色的番茄红素含量更丰富,我们就拿红色的做对比。
红色小圣女果维生素C、番茄红素分别是红色西红柿的2.4倍、2倍,但是小圣女果能量略高于西红柿,加之它口感更甜,所以小圣女果适合当水果吃,西红柿适合当菜吃。
十一、叶生菜VS球生菜,
更推荐叶生菜
叶生菜的钙、镁、钾含量分别是球生菜的2.9倍、2倍、2倍,维生素C含量也比球生菜高。价格方面1斤叶生菜比球生菜贵一两块钱,所以从营养性价比上来看,还是更推荐叶生菜。
十二、橙色胡萝卜VS黄色胡萝卜,
更推荐橙色胡萝卜
市面上最常见的是橙色的胡萝卜,但是像四川、山西、新疆等地,黄色胡萝卜则很常见。黄色胡萝卜的碳水、能量、膳食纤维都略高于橙色胡萝卜,但是橙色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是黄色的5.5倍。价格两者差别不大,这么看还是更推荐橙色胡萝卜。
本文来自:2023-02-15营养师谷传玲《12对蔬菜大PK,买对不买贵》,部分内容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
来源: 健康时报
娃娃菜是一种什么植物?它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食用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可以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娃娃菜(学名:Brassica rapa subsp. pekinensis var. baby)是一种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的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因其像小型大白菜,营养也和大白菜类似,故名娃娃菜。娃娃菜菜质鲜嫩、清甜可口,大小为一般大白菜的1/4到1/5。由于娃娃菜在引入中国早期于云南通海县的海拔1500米高山地区种植,所以也叫高山娃娃菜12。本文将从娃娃菜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食用 *** 三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并重点分析娃娃菜的营养成分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以期提高人们对娃娃菜的认识和利用。
娃娃菜是一种什么植物
娃娃菜是一種小型的大白菜,屬於十字花科蕓薹屬草本植物。它的葉球呈黃色或白色,菜質鮮嫩甘甜,營養價值與大白菜相似。娃娃菜原產於中國,後來傳到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地。娃娃菜喜歡光照和涼爽的環境,不耐高溫和低溫,生長週期約為40-55天。
娃娃菜的形态特征
娃娃菜为浅根直根系,主根、侧根上分根很多,形成很密的吸收网;全株先后发生的枝叶有异态异型,肾形;外叶为绿色,叶球合抱,球叶根据品种不同略有差异,分为金黄色、浅黄色、白色、橘红色等。叶片为长椭圆形;花瓣黄色或浅黄色。花丝基部生有蜜腺,属异花授粉作物;果实为长角果34。生长周期40-55天。
娃娃菜的生长习性
娃娃菜喜光照,喜冷凉的生长环境,属长日照作物,在高温、长日照的条件下能抽墓开花。在营养生长期间喜欢较湿润的环境,如果水分不足则生长不良,组织硬化,纤维增多,品质差;但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则影响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也会造成生长不良35。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对土壤的pH值要求不严格,一般在6.0-7.5之间为宜。
娃娃菜的食用 ***
娃娃菜的嫩叶和茎都可食用。食用时可用凉开水浸泡10-15分钟,去除部分草酸,并保留其清香和脆嫩。食用时可与其他蔬菜、水果、坚果等搭配,拌以醋、油、盐、糖等调味料,制成沙拉。烹调时可用开水焯烫1-2分钟,去除多余的草酸,并保留其营养和风味。烹调时可与肉类、豆腐、蛋类等搭配,用油、盐、酱油、醋等调味料炒制或煮制。无论是生食还是烹调,都要注意不要过量加工和加热,以免破坏其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
别迷信!娃娃菜和大白菜营养差不多娃娃菜和大白菜长得很像,
但是价格却比大白菜要贵,
真的“浓缩的都是精华”?
娃娃菜的营养价值比大白菜高?
大白菜与娃娃菜都属于十字花科蔬菜,营养价值孰高孰低难以从外表大小分辨的。如果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的测量结果来看,娃娃菜作为小号的大白菜,其蛋白质、膳食纤维、叶酸、胡萝卜素、钙、钾等营养素的含量要比白口与青口的两种大白菜含量高,尤其是与白口大白菜相比,娃娃菜的营养优势更明显。另外,大白菜与娃娃菜同属于十字花科蔬菜,含有一定量的硫甙类物质,但总体含量在十字花科蔬菜中属于末尾,差别不是很大。所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这个数据来说,娃娃菜总体营养价值比大白菜要高一些。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