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养殖,黄粉虫养殖全过程视频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1 0
山东高青:黄粉虫变成了“金”虫子

前些天,山东淄博高青县高城镇东刘村的李秀芬收到了县残联送来的一支假肢,表彰她这两年在经济上“站了起来”,祝福她拥有假肢之后过上更好的生活。

今年54岁的李秀芬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县里、镇上曾多次想办法帮助她家,几年前还免费给她家建起4间大瓦房。不过,由于李秀芬在8岁那年被火车夺走了一条腿,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老伴李月星已经60多岁,早已出嫁的女儿家里也不是很富裕,单凭政策兜底,李秀芬家迟迟难以脱贫。

针对这种情况,2016年,高城镇因户施策,为李秀芬家牵线搭桥了一个养殖黄粉虫的扶贫项目,当地爱心企业科通生物公司与其结成了帮扶对子。

“养虫子就能脱贫致富?我才不信呢!”李秀芬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那时的她还不知道黄粉虫是提炼蛋白质的一种原料,具有饲用、医用、食用等多种价值。“刚开始,科通公司免费给了俺家4个木架子、360个盒子和一批黄粉虫幼虫。想想人家是一片好心,就留下了这些东西。”

尽管收下了这批幼虫,李秀芬却无心养殖。没过几天,她干脆趁着夜色偷偷把这些虫子倒进了村头的河沟里。

说起这件荒唐事,李秀芬后悔极了。因为,村里还有其他贫困户也在同一时间养殖黄粉虫,到了黄粉虫长成的时候,真的卖了不少钱!看到别人坚持下来并有很大收获,李秀芬再也坐不住了,主动向科通公司要虫子。

李秀芬认真喂养起黄粉虫来。为了能让黄粉虫在冬天顺利采光取暖,老两口搬到了偏房住,腾出窗户明亮的正房养虫子;每逢镇上举办技术培训和专家讲座,李秀芬拄着拐步行十几里路也要去听,很快便掌握了饲养黄粉虫的技术要领。

“这小虫子长得快,五六十天就能长成出售。黄粉虫食量大、不挑食,两天投一次麸皮跟餐余废料,喂养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李秀芬对黄粉虫的习性如数家珍。现在,她家的正房两间屋可立体喂养360盒黄粉虫,一盒出3斤左右的成虫可卖20元,养一茬约有7000元的毛收入,净收入约3500元,一年养上四五茬,年收入有15000元左右。

如今,李秀芬已经成为当地的养殖能手。为了方便出行,李秀芬在2017年买了辆电动车,每天除了照看好自家的黄粉虫,还要被很多农户请去指导养殖,俨然成了黄粉虫养殖的专业示范户和推广代言人。(本报记者 马洪超)

浚县善堂镇杨村黄粉虫养殖项目带贫效果好

(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李尽锋)浚县善堂镇杨村的黄粉虫养殖基地隶属于“鹤壁农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租用了浚县善堂镇杨村400平米村集体经济项目标准化厂房的基础上,又扩展了2000多平米钢结构厂房,生产规模能够达到月产鲜虫30多吨。该养殖方式是利用“环境昆虫”过腹转化湿垃圾、餐厨垃圾生产昆虫源蛋白质——虫粪基人工土壤(有机肥)——绿色食品的一条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对城市和美丽乡村发展之环境整治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公司又引进蚂蚱养殖项目,目前已建棚产卵,不久将大面积繁殖。

该项目与山东农业大学新农业发展研究院合作,引进技术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循环经济和环境清洁生产促进法,体现了“三全利用”(空间立体利用、物质循环利用,过程折叠利用)的原则,(物质链、技术链、经济链)三链合一,高速、高效、高值生产化目标,有很强的推广复制价值。该项目的落地,带动了杨村近20人就业,吸纳了6贫困户进基地务工,有效发挥了扶贫产业项目的作用。

11月4日上午,浚县扶贫办主任周学超,带领全县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主管扶贫副职及乡镇扶贫办负责人一行20多人专程到杨村参观调研扶贫产业黄粉虫、蚂蚱等昆虫养殖基地。通过参观调研,大家普遍感到,黄粉虫养殖及蚂蚱等昆虫养殖项目潜力很大,投入小,见效快,技术含量较低,对养殖环境及条件要求不高,适宜于大面积推广,有利于扶贫带贫。该公司负责人和县扶贫办同时达成共识,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积极在全县推广昆虫养殖项目,提供养殖技术,优先贫困户发展,并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

黄粉虫养殖,黄粉虫养殖全过程视频-第1张图片-

黄粉虫工厂化和家庭化两种培育方式,适合做多种养殖饲料来源

黄粉虫属杂食性,五谷杂粮及糠麸、果皮、菜叶等均可作饲料。人工饲养主要喂食麦麸、米糠和菜叶等。根据生产需要可进 行大面积的工厂化培育或小型的家庭培育。

黄粉虫养殖:黄粉虫养殖创业效益、风险管控分析(养殖一点通创业系列)

黄粉虫工厂化养殖

1、工厂化培育

这种生产方式可以大规模提供黄粉車作为饵料。适合黄鳝、鳖等的养殖需要。工厂化养殖的方式是在室内进行的,饲养室的门窗要装上纱窗,防止敌害进入。房内安排若干排木架(或铁架),每只木(铁)架分3-4层,每层间隔50厘米,每层放置1个饲养槽,槽的大小与木架相适应。饲养槽可用铁皮或木板做成,一般规格为长2米、宽1米、高20厘米。 若用木板做槽,其边框内壁要用蜡光纸裱贴,使其光滑,防止黄粉虫爬出。

黄粉虫做蛋鸡饲料效果非常好

2、家庭培育

家庭培育黄粉虫,可用面盆、木箱、纸箱、瓦盆等容器放在阳台上或床底下养殖。容器表面太粗糙的,在内 壁贴裱蜡光纸即可使用。

黄粉虫:黄粉虫箱养设备和技术

人工养殖黄粉虫的营养源分两大类:一类是精料-麦麸和米糠;一类是青料--各种瓜果皮或青菜。精料使用前要消毒晒干备用,新鲜麦麸也可以直接使用。青料要洗去泥土,晾干再喂。不要把过多的水分带进饲养槽,以防饲料发霉。发霉的饲料 更好不要投喂。

黄粉虫是变温动物,其生长活动、生命周期与外界温度、湿度密切相关。温度和湿度超出这个范围,黄粉虫的死亡率较高。 夏季气温高,水分易蒸发,可在地面上洒水,降低温度,增加湿度。梅雨季节,湿度过大,饲料易发霉,应开窗通风。冬季天气寒冷,应关闭门窗在室内加温。

黄粉虫养殖

黄粉虫除留种外,无论幼虫、蛹还是成虫,均可作为活饵料 和干饲料。幼虫从孵出到化蛹约3个月左右,此期内虫的个体由几毫米长到30毫米,均可直接投喂黄鳝。生产过剩的可以烘干保存。

对养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养殖农联,天天都有精彩的养殖资讯、技术文章分享。投稿邮箱:yzydtcom@126.com。

黄粉虫的养殖条件与设备

黄粉虫的养殖条件与设备


1.饲养室要求通风透光,冬季能取暖保温。购入种虫少时暂在居室一角饲养,多时要设专室,一般一间屋能养300盘虫。温度要求15℃-25℃,低于1O℃,虫子不食不长,转入休眠,能抗—10℃低温。湿度要求60%-70%。室内要设温度计与湿度计。虫盘中央也需插温度计测温。

2.饲养盘、筛盘与托盘饲养盘规格是50—60×40x19厘米,板厚1.5厘米,底部钉纤维板。筛盘规格相同,底部用1厘米方木条钉上12目铁纱网。托盘用比上述规格四周都大2厘米的纤维板,四周边钉上约2厘米的方木条。饲养盘饲养幼虫,筛盘放在托盘上,供蛹孵化及成虫产卵之用。


3.筛子 规格为50x40x 8厘米,箱底钉上30目铁纱网,用以筛大虫粪。另一个筛柜钉上60目铁纱网,用以筛小虫或小虫粪。

4.种虫购入优良种虫十分重要,更好向有养殖经验的单位购买,不但种虫好繁殖率高,而且可以学到很好的养虫技术与经验。初购种虫数量以孵化100团蛙卵,必需购入25公斤种虫繁殖一代幼虫喂蛙为标准,少则虫量不足幼蛙饿死。更好分两期购入,以备林蛙生长后期也有适龄黄粉虫食用。


5.饲料主要以麦扶子、青菜为饲料,青菜主要有白菜、萝卜、甘蓝、土豆、瓜类、野菜。麦鼓于可以少量粗玉米面、米糠代替。如以麦麸子70%,糠皮19%,玉米面6%,饼粉2%。每100公斤混合料再加入多种维生素6克,微量元素100克喂虫更好。由于营养全面,黄粉虫繁殖快而健壮,以其喂蛙也有利于林蛙的生长与繁殖。一般每3公斤麦麸,6公斤蔬菜可养出1公斤黄粉虫,每公斤黄粉虫的饲料成本4-6元.如青菜全是自己种植成本还能降低。

助农民脱贫 亿万只黄粉虫在行动

黄花是大同市云州区产业脱贫的“主力军”,去年屡被著名影星成龙提及的“大同枸杞”则是近年崛起的一支“生力军”,12月3日,山西晚报记者在云州区峰峪乡采访时,发现又一产业扶贫项目正在形成气候——黄粉虫养殖规模已达国内一流,这些不消耗粮食就能饲养的亿万只“小家畜”正在“行动”,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突击队”。

黄粉虫饲养极为环保

黄粉虫是昆虫中的蛋白之王,其独特的多种营养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降低血脂、抗癌、促进新陈代谢。1968年,黄粉虫就随着前苏联的太空飞船登上太空。2018年,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而在“月宫一号”中,为志愿者提供动物蛋白质唯一来源的,就是黄粉虫,现在,国际上已经开始接受昆虫作为未来的可持续食品源以及太空中宇航员的蛋白食物源。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云州区峰峪乡经过多方考察调研,认准黄粉虫就是“黄金虫”,峰峪乡黄花产销专业合作联社和大同海发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托管养殖合作模式,贫困户入驻养殖基地,企业免费提供技术、提供场地,统一收购成虫。

12月3日,山西晚报记者在位于峰峪村的黄粉虫脱贫奔富产业园内看到,这里温润暖湿,排放整齐的饲养架上,层层堆码着一盘盘黄粉虫饲养盒。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的山西农大教授潘登奎拉开其中一个饲养盒,里面密密匝匝地蠕动着一条条两到三厘米长的小“胖”虫,他告诉山西晚报记者,黄粉虫全身都是宝,可以作饲料、调味品,可以 *** 高端食品、化妆品、保健品、药品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都很高。“虽然黄粉虫金贵,但饲养成本却不高,饲料主要以麦麸米糠玉米皮等为主,可以说饲养黄粉虫是农村垃圾向新型农副产品转化的一种极为环保、低成本的方式。”

五保户轻松挣了钱

大同海发天然色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希占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园内共饲养着8万盘黄粉虫,目前是国内规模更大的黄粉虫养殖基地。目前企业已经引进亚临界低温萃取生产线,可加工生产叶黄素浸膏、干黄粉虫,提取精油、蛋白粉、食品添加剂甲壳素等。

“这亿万只‘小家畜’可是承载着周边贫困乡亲的脱贫梦啊!”王希占介绍,目前园内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周边村民,主要工作是喂虫、晒虫粪、烤虫,工作强度不大,技术难度小,每个工作日能挣到60元。70岁的王久进是峰峪村的五保户,没有其他收入的他来到园内打工后,每月能收入将近2000元。“一辈子也没挣过这么容易的钱。”正在给虫子添加饲料的老人高兴地说:“这和城里人养宠物一样,轻轻松松就挣了钱。”

“打工的收入只是一部分,贫困村民的主要收益将来自于产业利润。”峰峪乡党委书记刘茂萍介绍,利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托管养殖合作模式,今年合作社共投资120万元养殖黄粉虫4万盘,带动8个村480户贫困户进行养殖。黄粉虫达产后,扣除成本和管理费,收益的60%归贫困户所有,40%用于壮大集体经济,预计户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集体预计每年增收4万元。

“下一步,将探索贫困户自养模式,对贫困户免费培训技术,通过家中养殖的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刘茂萍说,黄粉虫养殖技术门槛低,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投资小,见效快,特别适合广大农民经营,是产业扶贫好项目。

“黄粉虫粪便是世界上唯一的像细沙一样的粪便,其中含有七种微量元素,可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不仅可以增强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还能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刘茂萍说,峰峪乡盛产小杂粮,利用黄粉虫的有机粪便可以打造峰峪乡优质小杂粮基地。总之,以黄粉虫养殖为产业基础,以深加工为核心,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打造生态循环经济型农业综合体,是峰峪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内容。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黄粉虫工厂化规模养殖技术(10)

3.6 良种培育

优质的黄粉虫良种, 是提高成活率、孵化率、羽化率和产卵量, 延长产卵期, 促进高产, 缩短繁殖周期, 降低饲料消耗的关键和基础。

因此, 应从黄粉虫幼龄开始精心饲养管理, 减少喂养密度, 不断增加饲料和瓜、菜, 必要时可加喂维生素、微量元素、葡萄糖粉、蜂王浆等提纯复壮种群, 加快繁殖生长, 从而饲养出肥大健壮、生活力强的良种。

3.7 黄粉虫病虫害的防治

只要保持养虫室的环境卫生, 严格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黄粉虫一般不会发生疾病。

但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 湿度过大, 粪便污染, 饲料变质, 都会导致黄粉虫患病。

因此, 若出现病害或霉变现象要及时捡出病虫、死虫, 杜绝传染, 同时用质量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3 mg/L漂白粉溶液喷洒养殖室进行消毒灭菌。本文引用知网邓希海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达州635001

大麦虫可以吃吗?多少钱一斤?怎么养殖?吃什么食物?

大麦虫又称为超级面包虫、超级黄粉虫,是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的一种步甲科种类幼虫。那大麦虫可以吃吗?多少钱一斤?吃什么食物长大?怎么养殖?

大麦虫的幼虫含蛋白质51%,含脂肪29%,并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它不但可以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用于饲养金龙鱼、蛙、鳖、蛇和珍稀畜禽等,还可以当作高级菜肴供人们享用。

大麦虫虫体大,生长周期及速度与黄粉虫相同,食性杂,适应性广,以麸皮、蔬菜、瓜果为主,饲料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廉,适合我国各地居民饲养,其产量是黄粉虫的3—4倍,经济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大麦虫生活习性

大麦虫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温度在10℃以下时进入冬眠,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32℃,35℃以上可致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5%~70%较适宜。

大麦虫的卵外表为卵壳,一身周边有毛刺,卵期8-10天。在30℃下成虫产卵最多,每只成虫更高可以产卵1000粒左右,低于14℃很少交配产卵,低于10℃不交配产卵。大麦虫喜欢群集,室温13℃活动取食,5℃以上仍能生长,以25℃的温度生长最快,35℃以上则会造成大批死亡,大麦虫幼虫和成虫有大咬小的残杀性。大麦虫幼虫有时也把蛹咬伤。因此,要将同龄的虫、卵、蛹、成虫筛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饲养。

大麦虫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温度在6℃以下时进入冬眠,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30℃,39℃以上可致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较适宜。

大麦虫喜欢群集,室温13℃活动取食,5℃以上仍能生长,以25℃-32℃的温度生长最快,35℃以上则会造成大批死亡,幼虫和成虫有大咬小的残杀性(观察的结果是: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的情况下、饲料缺乏、密度过高、湿度过大的情况下),幼虫有时也把蛹咬伤。因此,要将同龄的虫、卵、蛹、成虫筛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饲养。

大麦虫多少钱一斤

大麦虫的老熟幼虫更大体长达到6cm左右,其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同类科目的其他昆虫。目前市场上的大麦虫的批发价格是12元一斤左右。

大麦虫养殖技术

1.大麦虫的适宜养殖时间。

大麦虫适应性比较强,在华南地区从1月至12月都能正常饲养大麦虫。但气温在25℃左右的时候,最适合大麦虫的生长发育。可以用菜叶饲喂大麦虫。

2.选用良种。

大麦虫种的优劣直接关系饲养的成败与产量,也会影响到下一级产品如金钱龟,黑颈乌龟的品质。实践证明,金钱龟等龟鳖喜食优良的大麦虫,外观表现为,身体体型饱满,开食,活动良好。

3.虫叶的采摘、运输和贮藏。大麦虫用的菜叶越新鲜,营养价值越高,虫食量越多。叶宜在早晚进行,大龄期应采晒和发热变质。贮叶时应适当洒清水,存放在阴凉、清洁的地方。

4.合理给叶。饲喂叶既要保证大麦虫充分饱食,又要节约用叶。小虫喂适熟偏嫩叶片,并切成小方块后饲喂,5龄成虫大大麦虫可喂整叶。

黄粉虫和大麦虫的区别

虽然大麦虫和黄粉虫属同种科类,但在很多方面大麦虫所占的优势比黄粉虫大很多。下面就两种昆虫(黄粉虫、大麦虫)在各方面做个简单的比较:

一、 饲料方面

两种昆虫在饲料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饲料报酬上大麦虫略高于黄粉虫,养殖一斤黄粉虫的饲料在三斤麦麸左右、另加三到五斤的青饲料。而养殖大麦虫的饲料用量要比黄粉虫少四分之一。

二、 种虫

大麦虫的种源来源于东南亚,我国很少有野生的大麦虫,中国黄粉虫网专家说目前在国内只有不多的几家养殖场有少量的种源,且养殖技术都 不是很成熟。而黄粉虫养殖已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种源分布全国各地,但因长期的家庭饲养种源的品质已大大退化了。要想取得优良的黄粉虫种源必须要经过远源杂交。但大麦虫的种源目前正处在最初期,而且繁殖技术也很少有人掌握。

三、 幼虫

大麦虫的幼虫最长可达到五到七公分,而黄粉虫的幼虫最长也只 能达到三到三点五公分,且黄粉虫的体壁直径只有大麦虫的三分之一,幼虫期的两种昆虫的死亡比例相差很大,黄粉虫的正常死亡比例是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五,但大麦虫的正常死亡比例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养殖周期基本上相同,但饲料成本大麦虫比黄粉虫低了三分之一。大大提高了饲料报酬率。

四、 蛹

大麦虫的虫蛹的羽化率在百分之九十五到百分之百之间,而黄粉虫的蛹化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很少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普通的黄粉虫养殖户的蛹化率平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蛹化的时间上两种昆虫基本上相同,但在体积上大麦虫的体积是黄粉虫三到五倍。

五、 成虫

两种昆虫的蛹期时间基本相同,但羽化率大麦虫是黄粉虫的一到两倍也就是说黄粉虫的羽化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大麦虫的羽化率在百分之九十五到百分之百之间。从蛹化率和羽化率这两点就不难理解大麦虫的产量为什么比黄粉虫高五到六倍了。除了大麦虫的产卵量比黄粉虫的高以外而且大麦虫的生命周期也比黄粉虫的长很多,

六、 营养成分

两种昆虫在营养方面所含蛋白、脂肪、各类氨基酸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属蛋白含量很高的昆虫。

黄粉虫养殖的过程,还有黑粉虫也是蝎子的饲料

黄粉虫养殖的过程

黄粉虫养殖的过程

黄粉虫养殖的过程,甲壳虫,也是黄粉虫的成虫期

黄粉虫养殖的过程,小蝎子捕食大的黄粉虫

黄粉虫养殖的过程

黄粉虫养殖的过程,黄粉虫的饲料多样性

黄粉虫养殖的过程,蛹期

黄粉虫养殖的过程,这是养殖的黑粉虫

“80后”大一“新生”养虫15年 年出口“面包虫”约20亿条

图为黄粉虫。黄粉虫俗名面包虫,干燥的昆虫可用来喂鸟,保鲜的昆虫喂观赏鱼。 孙宏瑗 摄

中新网济南5月18日电 (孙宏瑗)观察黄粉虫状况,调节温度、湿度条件,喂食麦麸、胡萝卜……“80后”解红涛18日正在位于山东济南的黄粉虫养殖加工基地忙碌。38岁的他已从事黄粉虫养殖行业15年,其公司每年出口约20亿条黄粉虫干品。

38岁的解红涛已从事黄粉虫养殖行业15年,其公司每年出口约20亿条黄粉虫干品。 孙宏瑗 摄

黄粉虫俗名面包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经历成虫、卵、幼虫、蛹4种变态,主要以麦麸、蔬菜为食,富含高蛋白。干燥的昆虫可用来喂鸟,保鲜的昆虫喂观赏鱼,成虫及虫粪能作为农作物的肥料。

黄粉虫俗名面包虫,主要以麦麸、蔬菜为食,富含高蛋白。 孙宏瑗 摄

2005年,解红涛偶然在花鸟鱼虫市场了解到黄粉虫有一定的市场和投资价值,从此进入黄粉虫养殖行业,并开始悉心研究。

“养殖黄粉虫的工作量很大。每天早上起来先观察黄粉虫的情况,还要看温度、湿度情况,并给虫子喂食。”解红涛说,所喂的胡萝卜维生素含量高,且没有农业残留,可保证虫子品质。前期处理胡萝卜都是用刀切,一切就要切几百斤,也经常切到手。后来购入粉碎机器,节省了人工成本。

刚开始,由于技术不成熟,对温度、湿度、密度等缺乏控制,虫子出现大批死亡的情况。解红涛专门留出用于繁殖的种虫,长成成虫的成功率最初只有30%左右。几经摸索、实验,现在成功率可达八九成以上。

解红涛在给黄粉虫喂食胡萝卜。 孙宏瑗 摄

养殖到第三年,黄粉虫的市场还没打开,虫子价格低,解红涛一直赔钱,他也想过放弃。“家人的鼓励,加之对这个行业的热爱,让我坚持下来,一直走到现在。”从1000盒、10000盒、再到15000盒……黄粉虫从在家中开展养殖,到有了自己的工厂,再到建立标准化的养殖、加工车间,解红涛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截至目前,养殖场年出口80至100吨,约20亿条黄粉虫干品。产品既供销国内,还远销欧美、东南亚、日韩等国家和地区。除了黄粉虫,解红涛的工厂还与其他厂家合作,加工大麦虫、蟋蟀、蚂蚱等鱼类、鸟类的食品。

图为解红涛翻动黄粉虫。 孙宏瑗 摄

随着工厂不断发展,解红涛深觉知识匮乏,逐渐对公司管理等感到吃力。恰逢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他毅然报名参加考试。现在的他,也是一名大一“新生”,工作之余按时上网课。

他说,学到的许多知识,对管理公司有用。由于日常工作比较忙,他主要在晚上抽时间写论文、做计算机等科目的作业。“虽然忙碌,但每天过得很充实。”

图为黄粉虫产品。 孙宏瑗 摄

解红涛工厂聘用的工人都来自当地,且大多为贫困户。“下一步,我们准备建高标准的养殖基地。项目落成后,会吸纳更多村民,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

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办事处扶贫办主任、东田广村之一书记张涛介绍说,解红涛是该街道引进的人才之一,为东田广村增收近20万元(人民币,下同),并帮助当地贫困人口实现就业,为脱贫攻坚注入活力。

张涛说,该街道处在山区,在脱贫攻坚中面临如何发展产业等难题。街道通过引进人才破局,为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政策支持、配套服务,让他们安心扎根山区、农村。今年该街道产业扶贫项目的收益达320万元。(完)

内乡发展黄粉虫养殖 打造脱贫致富新路

龙腾南阳讯 去年以来,内乡县马山口镇庵北村党支部书记张运明通过免费传授技术、免费提供种苗,帮带9户贫困户饲养黄粉虫,户均增收6万多元,建成了远近闻名的黄粉虫饲养基地。图为7月4日,张运明(左)在查看贫困户饲养的黄粉虫生长情况。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高嵩 特约记者 张中立 沈礼华

标签: 黄粉 养殖 全过程 视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