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东北乃是高纬度苦寒之地,植被的丰富程度肯定不如热带亚热带,能有啥好果子吃?其实不然,有些植物更偏爱较为寒冷的地带,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也有关内轻易见不到的特色小“野”果。介绍10余种,排名不分先后。
“灯笼果”
东北茶藨子
欧洲醋栗
之一种,“灯笼果”。此名最早是指茶藨子科茶藨子属的东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但该种未经驯化,通常处在野生状态,产量不高而且采集困难;现在的“灯笼果”更多指同科同属的欧洲醋栗/R. reclinatum,引入的栽培种,房前屋后皆可种植,收获更为方便。二者果序明显不同,东北茶藨子是一长串果实,欧洲醋栗则是单生或只有两三个一串。
欧洲醋栗
“灯笼果”之名来源于外观:果柄就是系灯笼的绳子,宿存萼片相当于灯笼穗儿,表面可见的纵向维管束就像支撑灯笼的骨架。出售时通常呈青绿色,奇酸无比,口感嘎嘣脆,很多东北人就喜欢这一口儿,熟透后会变红变软,酸度会随之下降。
“洋姑娘”
毛酸浆
毛酸浆
第二种,“洋菇娘”,也就是“菇娘果”或“东北菇娘”,茄科酸浆属的毛酸浆/Physalis philadelphica。原产美洲,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量引种,也有些逸为野生。其浆果酸甜适中,颇为可口,外面包着的那层黄白色的“纸”是花萼,用行话说就是“果时增大成膀胱状,远较浆果为大,完全包围浆果”。膀胱状,哈哈哈,还是说成“囊状”比较好......
酸浆
另有一种本土的“红姑娘”,即同属的酸浆/P. alkekengi或变种挂金灯/var. francheti,全国除 *** 外均有分布,并非东北专有。其特点是“果萼橙色或火红色”,味道酸涩,和“洋菇娘”相差甚远。再多说一句,茄科酸浆属也有一种灯笼果/P. peruviana,原产南美,广东、云南栽培较多,果实和“洋姑娘”几乎一样,很难区分,市面上的“洋姑娘”到底是哪个种也不好说。
“山丁子”
山荆子
第三种,“山丁子”,蔷薇科苹果属的山荆子/Malus baccata。不能算东北特产,但黑吉辽和内蒙古是主产区,河北、山西、山东等北方省份也有分布。花白色,美丽,秋季后红黄色的球形果实经久不落,直至大雪纷飞。果实生吃干涩,难以下咽,经加工后即成美味,我的哈尔滨籍同事曾提起过,说是小时候常吃的零食。
除果实可加工小食品外,山荆子还有其它重要的用途。该种生长茂盛,耐寒力强,我国东北、华北各地常用砧木来嫁接苹果和花红,其根系深长,结果早而丰产。各种山荆子,尤其是大果型变种,可作培育耐寒苹果品种的原始材料。另外,如今流行的观赏树种“北美海棠”也有很多品系具有山荆子的血统。
“黑天天”&“黄天天”
龙葵
第四种,“黑天天”和“黄天天”。“黑天天”,茄科龙葵属的龙葵/Solanum nigrum,常见的一年生草本。其浆果未成熟时青绿色,龙葵碱含量高,有毒;熟透呈紫黑色,微酸甜。不过并没有多好吃,童年时见到必摘,多半出于“我来过,我看到,我吃掉”的仪式感。该种全国广布,更不能算是东北特产,本砖家小时候也没撸过。
黄果龙葵
但是!“黑天天”之外还有“黄天天”,这玩意儿就难得一见了。“黄天天”是龙葵的四倍体变种黄果龙葵/var. flavovirens,植株和“黑天天”并没有太大差别,但小浆果成熟以后却是黄绿色的,据说比“黑天天”更大更甜一些。此变种属于“小种群”,仅见于我国东北、内蒙和河北局部,就像某宝上说的一样,是“东北稀有品种”。
“黑豆”
黑茶藨子
黑茶藨子,尚志市石头河子
第五种,“黑豆”,即“黑加仑”,茶藨子科茶藨子属的黑茶藨子/R. nigrum,和“灯笼果”是相亲相爱的醋栗一家人,成熟后会变成紫黑色,也叫“黑醋栗”,可能是醋栗中知名度更高、经济价值更大的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中,它通常以干制品或果酱的面目出现,鲜果非常少见,也许只有东北地区才能见到。
“山茄子”
蓝靛果
蓝靛果,尚志市石头河子
第六种,“山茄子”,忍冬科忍冬属蓝果忍冬的变种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var. e *** s,好像也有它叫“黑瞎子果”的。果实是两朵花共同孕育而成的“复果”,蓝黑色稍被白粉,形状略有点古怪,接近椭圆形,先端有明显凹陷。除东北外,西北、西南部分地区也有分布,但国外引入的栽培品种主要种植于东北。据说口味酸甜,也有人说带点儿苦味,详情未知。
“嘟柿”
第七种,“嘟柿”,杜鹃花科越橘属的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野生的蓝莓之一。浆果近球形,成熟后蓝黑色,表面有白粉,直径1厘米左右,酸甜味佳,可用以酿酒及制果酱,也可制成饮料。国内只产于大兴安岭北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长白山,属于纯粹的东北特产野果,国外也有分布。
“山梨子”
秋子梨
第八种,“山梨子”,蔷薇科梨属的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分布于黑吉辽、内蒙古和其它几个北方省份,东北盛产。果实成熟时黄色,野生状态的个头较小,且质地坚硬,须摘下捂几个月变软之后才好吃,味道酸中带甜。别觉得“山梨子”只是山野村夫,它也能入得厅堂,常见的香水梨、安梨、酸梨、沙果梨、京白梨、鸭广梨等均属于本种的栽培品种。
补充一个知识点。话说天下苹果是一家,但水果梨却包含几个种,除秋子梨外还有:白梨/P. bretschneideri,河北的鸭梨、雪花梨、象牙梨等,山东的窝梨、鹅梨、坠子梨和长把梨等,山西的黄梨、油梨、夏梨和红梨等都属于白梨;沙梨/P. pyrifolia,安徽宣城的雪梨,砀山的酥梨都是沙梨;此外还有西洋梨/P. communis。
“圆枣子”
软枣猕猴桃
“奇异莓”
第九种,“圆枣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圆枣”或是“软枣”之东北发音。果圆球形或长圆形,无毛,成熟时绿黄色或紫红色,如同微缩版的无毛猕猴桃,可用于生食、酿酒、加工蜜饯果脯等,国外进口的“奇异莓”也是本种。该物种的“足迹”踏遍祖国南北,从最北的黑龙江岸至南方广西境内的五岭山地都有产出,非东北特产。
狗枣猕猴桃
葛枣猕猴桃
p.s. 还有两个相近物种:狗枣猕猴桃/A. kolomikta,俗名“狗枣子”,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四川、云南等省,以东北三省最盛,四川其次;葛枣猕猴桃/A. polygama,俗名“葛枣子”,产地比狗枣猕猴桃更广一些。我感觉很多东北人说的“圆枣子”,并不是软枣猕猴桃,更像狗枣猕猴桃。
“山葡萄”
第十种,“山葡萄”,正式名称也是山葡萄/Vitis amurensis,乍看外观和栽培的葡萄/V. vinifera差不多,细节特征有差异。果实圆咕隆咚,熟透后紫红色,外表有白色果霜,可生食或酿酒。该种南北皆有,主产区是东北三省,是葡萄属中最抗寒的种类,尤其是东北种群,也许能作为改良栽培葡萄的野生种质资源。
最后说明一点,东北小“野”果的“野”字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有不少种实为人工栽培,只是人们习惯或者喜欢称之为“野果”而已。东北的“野”果野远不止这些,还有什么野生山楂、“托盘”、野生草莓等等,恕不赘述,且待下回分解。
涨姿势,“葡萄”一词居然是聚饮大醉的意思最早的葡萄是张骞从西域大宛引入的,《汉书》中最早将葡萄叫做蒲桃。据李时珍的说法,之所以将蒲桃叫做葡萄,是因为蒲桃酿的酒喝来容易醉,而 “葡”是聚饮的意思,“萄”是大醉的样子。
图/ ***
如今葡萄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但哪里的葡萄最醉人呢?
图/ ***
新疆是中国最早种植葡萄的地方,一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更是家喻户晓。皮薄肉脆的无核白 ,甘甜爽口且形似马 *** 头的马 *** ,晶莹剔透如玛瑙的红葡萄更是吐鲁番葡萄界的的明星。
无核白。图/ ***
马 *** 。图/ ***
除了“人尽皆知”的吐鲁番葡萄,种植了两千多年的山西清徐的葡萄也必须拥有姓名。清徐的葡萄最早是汉朝时去大西北贩卖皮毛的清徐商人带来的,后来清徐人还根据酿醋的原理酿出了葡萄酒。
黑鸡心。图/ ***
果肉切片而汁液不流的白瓶儿,色泽黑紫且形似鸡心的黑鸡心,果粒较密、酿酒佳品的紫龙眼都是清徐葡萄的骄傲。
紫龙眼。图/ ***
处在葡萄种植的更佳纬度北纬40度的河北宣化,也是种植葡萄的黄金地带。宣化出产的形似牛 *** 的牛奶葡萄果大汁多,在明清时期甚至作为皇家贡品。
牛奶葡萄。图/ ***
其实说到这种以形状“先声夺人“的葡萄,”金手指“可就绕不开了。果粒长椭圆形至长形,呈菱角状,就像一个个金色的手指,吃来有浓郁的冰糖味和牛奶味。有颜又有”实力“的金手指着实受到很多人的喜欢,是山东平度大泽山的明星产品。
金手指。图/ ***
昼夜温差大的荒漠地带也是产出好葡萄的地方,甘肃敦煌这样的沙漠绿洲有着天然的优势。敦煌人种葡萄,可以追溯到汉魏之际。除了无核白,甜而脆、耐储运的红地球也十分有名。
红地球。图/ ***
除了沙壤土,贵州息烽的红土地上也产出一种如水晶般透亮、蜜香味浓郁的“红壤碧珠”。
红壤碧珠。图/ ***
在沈阳辽宁出产的辽中葡萄曾是清朝的御用贡品,相传皇太极每年中秋赏月必备。辽中葡萄以其皮薄多汁和浓郁的玫瑰香味受到消费者喜爱。
辽中葡萄。图/ ***
在全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的安徽萧县,葡萄的种植历史已有1000多年。萧县葡萄品种繁多,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又以宛如玛瑙、紫里透红的“玫瑰香”和如水晶白玉般透明、香郁爽口的“白羽”最为有名。
玫瑰香。图/ ***
白羽。图/ ***
湖南澧县被称为南方吐鲁番,在这里甚至有“种一亩葡萄,胜十亩稻田。”的说法。湖南的怀化被认为是“中国南方最美葡萄沟”,这里出产的“湘珍珠”颜色黑紫发亮、酷似珍珠,香甜可口。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经尝到这里的葡萄,赐名“珍珠葡萄”。
湘珍珠。图/ ***
除了这些争“香”斗“甜”的品种,山葡萄也有自己的春天。四季分明的吉林柳河县,产出的山葡萄酸度适中、口感清爽。酸也酸出了特色,柳河县也因此是我省著名的山葡萄之乡。
山葡萄。图/ ***
最后提一句,提子再“高贵”也是葡萄的一种,黑加仑可不是黑化的葡萄,人家压根就跟葡萄君没有“血缘”关系。8月份开始了,一个新的葡萄季即将到来,收好这份“攻略”准备着吧~
本文图片来源于 ***
文/林间小住
▎黑加仑紫(Cassis)
黑加仑紫宁静浪漫,既深沉,又高级,需要很强的搭配功底。
▎黑加仑紫(Cassis)是一种色泽浓郁又带有粉调的紫色,仿佛一颗饱满艳丽的黑加仑,散发着醇香的气息。
| 优雅的格调,透出高贵神秘的魅力
将其运用到室内装修中
展现了其精致细腻、成熟大气
知性而又兼具独特品质的特性
黑加仑紫+黑色
紫色具有神秘的贵族气息,是很高贵的一种色彩。
| 用它来作为家里的主色调与黑色搭配
可以衬托出一种大气雅致但绝不死板的氛围
瞬间提升空间的格调档次
黑加仑紫+灰色
| 高级灰空间搭配紫色
营造出浪漫高雅的感官体验
为家居空间注入源源不断的气质因子
提升家居的整体魅力
高级灰+紫色的组合,一瞬间沉沦。
黑加仑紫+白色
| 在优雅的银白色墙面背景的衬托下
那一抹紫色的点缀惹眼而随性
演绎出丰满且轻盈的质感
黑加仑紫+粉色
| 粉紫搭配是最有浪漫情怀的组合
放在一起可以产生奇妙的“光晕感”
紫色与粉色,将极具诱惑四散开来
将浪漫神秘注入空间的每一处角落
部分图片源自 ***
为迎接新春,盘点6种新疆特色干果,喜欢的收藏哦之一种
葡萄干:新疆葡萄干种类丰富,包括无核白、特级绿、无核绿香妃、黑加仑和马 *** 等。其中无核白含糖量高,是新疆葡萄的真品。
葡萄干的质量标准:
⑴以粒大、壮士、味柔糯者为上品。
⑵干燥度掌握成捏紧后放开,颗粒迅速散开为干燥。
⑶白葡萄干外表要求略泛糖霜,舔去糖霜后色泽晶绿透明。红葡萄干外表也要求略带糖霜,舔去糖霜呈紫红色半透明。
⑷味道甜蜜香醇,不酸不涩。
第二种
新疆红枣:可分为喀什大枣、阿克苏枣、哈密枣、和田枣和若羌枣等。
特点:
⑴果实饱满,皱纹较浅,手捏新疆红枣会感到果肉很厚实,不会一下捏到核。
⑵个头大皮薄。
⑶枣皮颜色暗红,富有光泽,真正的新疆红枣果皮是暗红色的,很有光泽。
⑷味道甜。真正的新疆枣味道很甜。如果发酸,或者没有什么没到,肯定不是新疆枣。
⑸新疆五种枣,喀什和阿克苏以骏枣、灰枣为主。其综合营养价值高,相应价格亦较高;和田枣个头大肉厚,很甜;若羌枣个小最瓷实,但味道更清甜、纯正;哈密枣补血效果好。
第三种
新疆杏干:小杏干个小,甘甜味的,里面的小杏核用牙就可以咬开,杏仁吃起来比较方便;大杏干个大肉厚,味道同样甘甜,杏核也较大,吃完杏肉不要把核扔了,可以像砸核桃一样砸开了吃杏仁。
特点:纯天然的新疆甜度极高的杏晾制而成。一则杏干很香甜,二则可以防饥又有水果的醇香。
第四种
新疆巴旦木:主要产地新疆喀什,其品种繁多,约有40多种,有“五大家族”之分。其中更佳品种有纸皮巴旦木、软壳巴旦木、薄壳巴旦木、双仁巴旦木等,在众多品种中,有一种薄皮巴旦木最受人们喜爱和欢迎,实用前你需要用手轻轻一挤,饱满厚实香甜的巴旦木果仁就嶄露出皮。由于皮薄好剥,所以称其“纸皮巴旦木”。我个人更爱是纸皮巴旦木,皮薄肉厚,吃起来果仁香甜,满口的扎实感。
特点:巴旦木有极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干果之王”、“西域珍品”之称。此外,巴旦木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成分。
第五种
无花果:新疆无花果具有“水果皇后”的美誉,其果形扁圆,果皮黄色,果肉甘甜如蜜。果实除了食用外,还可以健脾、清肠、消肿解毒。无花果的果实极为鲜嫩,不易保存和运输,所以常做无花果干运输外地。从小无花果干就是我们桌上的零食之一,吃起来甘甜可口,肉足仔多,入口慢嚼即可。
第六种
纸皮核桃:纸皮核桃的皮薄如纸,易取整仁而得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格,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高品质纸皮核桃的挑选 *** :
⑴挑个头。和其他产品不同,核桃是越大越好,挂果时间长会导致果皮厚,影响出仁率。
⑵挑饱满。饱满的果实是自然成熟的,口感细嫩,香味更佳。
⑶挑均匀。果实的颜色自然,大小圆整均匀。
⑷挑外壳。壳薄白净,果仁易出壳,但市面上的不法商家贩卖漂白核桃,所以颜色并不是越白越好,真正自然晾晒的核桃本身会略发黄,且有质感的反光。
总结,快过年了,希望大家能愉快的购买干果系列,吃的开心,身体健康。
葡萄上的白霜不用洗,它的好处你可能不知道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有好多好多水果可以吃。
其中品种最丰富的,就要属葡萄了:大的、小的、甜的、酸的、绿的、紫的、有籽的、无籽的……简直让人挑花了眼。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无论是什么品种的葡萄,表皮上都可能有一层白霜,用手很容易就能蹭掉。
这层白霜是啥?要洗掉吗?吃了有害么?
葡萄上的白霜不用洗掉
买葡萄时,我们常常发现葡萄表面附着一层白霜。
很多人担心:这是不是什么脏东西。
其实这层白霜是葡萄自身分泌的糖醇类物质,学名叫「果粉」,它不仅对人体无害,有果粉反而说明葡萄很新鲜呢!
除了葡萄,李子、蓝莓、西梅等水果表面也有类似的白霜,都可以安心吃。
清洗葡萄有妙招
葡萄上的白霜虽然不用担心,但一串葡萄,总是紧紧地聚在一起,里面有点灰尘泥土之类的,确实不好洗干净。
交给大家一些洗葡萄的小技巧:
首先流水冲洗掉表面的浮尘和杂质;
再放入水中浸泡 20~30 分钟;
然后再流水冲洗几遍。
完成这些,就可以品尝了。
如果不嫌麻烦,洗之前可以先将葡萄剪成小串,能洗得更干净。
葡萄丰富多样的品种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各地均有栽培,品种多达几千个。
按用途可以分为:鲜食、酿酒、制干以及砧木品种。
水果店里常见的是鲜食葡萄,品种主要有巨峰、玫瑰香、醉金香、美人指、金手指、夏黑、藤稔、维多利亚、红提、黑提、无核白鸡心(青提)、马奶、无核白葡萄(无籽露)等。
不同品种的葡萄,颜色、味道都不太一样,有的酸甜适中,有的甜过蜜糖,有的香气扑鼻,有的有点涩口……
具体选择哪个,就要多试几种,尝一尝,看你喜好哪一口了。
葡萄浑身都是宝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很多人喜欢葡萄,是因为听说它营养好。
确实,葡萄作为一种可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水果,从里到外都是宝。
果肉:葡萄的果肉鲜美多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含有抗氧化的花青素。葡萄中的果酸能起到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葡萄皮:虽然能吃,但常被嘴刁人士嫌弃。其实葡萄皮中的花青素比果肉里还多。
葡萄籽:这些年葡萄籽提取物做成的保健品很火,主要的功效成分就是从葡萄籽中萃取的原花青素和儿茶素类多酚类物质。
不过,虽然葡萄中有很多有益健康的成分,但含量有限,并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如果真的有什么健康问题,不可能靠吃几颗葡萄就变好。
葡萄嘛,作为美食享用就行,其他太多的期待,葡萄真的承受不起。
葡萄好吃,但别贪嘴
葡萄美味健康,是很好的夏秋鲜果。
但要注意一点:葡萄里的糖,真的不少。
葡萄的平均含糖量在 10%~15%,有些特别甜的品种甚至能超过 20%,更好不要一次吃太多。尤其是糖尿病人,更要适可而止,不要贪食。
什么,你说你总是不知不觉就吃掉一大串?
快把葡萄剪成小串,和周围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吧。
责编:fancy
都被你吃光了,不 分享 一下吗?
图片来源:giphy.com
8种外国常见的特色水果,国内可能没有见过,看看你吃过几种?作为水果达人的包子,每天的饮食搭配中一定会有水果的存在。不管去到哪里旅游,我一定会找机会尝试一下当地的特色水果!
超市里常见的苹果、葡萄、香蕉什么的,就不必多介绍了。但除了这些,有的水果真的很不常见,而且形状还很奇怪。
虽然有一部分随着物流的迅速发展,能够漂洋过海来到你的餐桌上,但更多的水果因为保鲜期短的原因,并没有那么普及。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奇奇怪怪的小众水果吧,喜欢吃水果的陛下们可以看看。下面的这些水果你认识几个,吃过哪些
▽
这个看起来像泡了牛奶浴的草莓其实叫做菠萝莓。为什么它跟草莓长得这么像呢?因为它跟草莓的基因构成是相同的,只不过最后长成了奶白色。但为什么叫菠萝莓呢?因为它的味道不像草莓,反倒跟菠萝相似。可能这就是水果界的「混血儿」吧。
菠萝莓其实是一个草莓培育品种,内含可分解蛋白质的「菠萝朊酶」,饭后食用可帮助消化,尤其是吃多了油腻和肉类的食物后,吃些菠萝莓对身体大有好处。
我之前在进口超市买过一次,价格很贵,是普通草莓的两三倍,但是并没有草莓的香味,吃起来也比较寡淡。
▽
奇异莓又名软枣猕猴桃,同是猕猴桃,但此桃却无毛,而且个头也很小!外表光滑,冲洗干净后不需要剥皮,可以直接食用。
虽然奇异莓在我国早已有之,但却一直不怎么受重视。直到 1877 年,奇异莓的种子之一次漂洋过海被人从日本带到了美国,被各个大洲广泛种植,才算是在他乡站稳了脚跟。
至于味道嘛,跟普通奇异果差不多,没有熟透的奇异莓可能会有点酸。别看人家身板小,但营养可是不能小看的:维生素、蛋白质、叶酸等,健康美味两不误!不过,奇异莓属于寒性水果,脾胃虚寒或胃肠不好的宝宝们不要多吃啊!
▽
这个与其说是水果,不如说说药材。接骨木果能解热止痛,它晒干以后煎水服用,能显著改善因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疼、肌肉酸痛和呼吸道不畅等症状;也可以外用,能减轻皮肤发炎,还可滋润干燥皮肤。
▽
黑加仑学名叫黑穗醋栗,成熟的时候果实是黑色小浆果,一颗一颗地挂在枝头上。样子有点像蓝莓,但黑加仑的果实则更偏黑色,个头更大,蓝莓果肉细腻,软糯易咀嚼,而黑加仑则果皮更厚,且酸味偏重。
一颗小小的黑加仑就有丰富的维生素 C、磷、镁、钾、钙、花青素、酚类等物质,是非常健康的休闲零食。但由于新鲜黑加仑不易保存,所以我们常见的黑加仑都是加工的形式出现,如果汁、果酱还有罐头等。
▽
鹅莓也被叫做醋栗,是一种绿色的微微透明的小果子,表皮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内部多汁,味道酸甜可口,主要分布在欧洲,以北欧的芬兰和挪威最为著名。
别看它个头小,营养成分却不少,鹅莓中含有人体所需的 18 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锌等矿物质,而且其中富含的生物黄酮还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血压的功效,厉害了!
▽
原产热带美洲,外形酷似荔枝,故名番荔枝。切开之后,果肉是乳白色的,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番荔枝的果肉并不是多汁的,反而是绵密的感觉。
果肉吃起来特别香甜,富含维生素 C,是很好的抗氧化水果,有美白和抗皮肤衰老的功效。而且,番荔枝中的纤维含量比较高,可以有效地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身体排毒。
▽
面包果又称面包树,原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是许多热带地区的主食,果实淀粉含量非常高,烹煮后味道与面包和马铃薯相似。
烤制过的面包果,味如面包,松软可口,酸中有甜,一棵面包树一年可结 200 苹果,是食用植物中产量更高的其中一种。
▽
蔓越莓大家肯定也都熟悉吧,蔓越莓口味的酸奶啦,冰淇淋啦,蛋糕啦,都是咱们在超市里经常能见到的人气小零食,但你吃没吃过蔓越莓的「真身」呢?
新鲜的蔓越莓吃起来重酸微甜,做成蔓越莓干要好吃上许多,果肉中含有原花青素等多种黏膜修复物质,另外,蔓越莓汁中含有天然的维 C 抗氧化能力是其它普通产品的 20 倍,因此美容养颜和淡斑的功效也跟得上!爱美的小仙女冲!
法国人一直很困惑。
“小拉菲红酒,为什么在中国可以卖得这么火?”
在法国,名酒群星璀璨,小拉菲在其中也就是普通的一份子。
但到了中国,你看那些商务宴请上,经常有小拉菲出没,它就跟贵宾领导似的,仿佛有了它坐镇,整个饭局蓬荜生辉。每逢节日,小拉菲也是红酒送礼的高端礼品。
其实,法国人不明白的问题,让我们中国人来回答,再简单不过。
两个字,面子!
在中国,拉菲红酒地位是“封了神”的,老百姓心里,拉菲代表着世界上更好的红酒。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饭局宴请上喝拉菲红酒,就跟喝茅台一样,象征着更高招待规格,面子十足,排场到顶。
而小拉菲呢,是拉菲酒庄相对便宜的那款拉菲红酒,有时候“用”不起大拉菲,就让小拉菲来帮忙。
萧山一企业朋友说,“大老板喝大拉菲,小老板喝小拉菲,面子到了就好。”
我觉得,精辟至极,就是这样。
1
小拉菲,名字与来历
小拉菲,是我们中国人给它的昵称。
它真正名字是 Carruades de Lafite ,中文官方名字是珍宝拉菲干红葡萄酒。
拉菲酒庄有两款拉菲红酒,所以,机智的中国老百姓,把“贵的”那款叫做大拉菲,“便宜的”那款称为小拉菲,一大一小,倒也对称。
从酒庄酒款定位上来说,小拉菲是拉菲酒庄的副牌酒,通俗点说,就是入门款基础款的意思。
小拉菲的酒标模样(如下图),你可要记住。刚刚还有粉丝微信发我照片,问我真假拉菲事情,其实很简单,把正宗大小拉菲的酒标样子记在心里,下次还能弄错吗?
如果你还要更深入了解,可以看我这篇文章《传说中的“拉菲红酒”,到底长什么样?-波尔多红酒-快速成为红酒专家!-》。
小拉菲的来历,有些曲折,但跟它的葡萄园有关。
这些故事,可能连很多葡萄酒老师也不知道。
首先,我们要知道,酿造小拉菲的葡萄原料,来自于它自己专属葡萄园 Carruades (卡许阿德),如下图,位于拉菲城堡西面的卡许阿德高地。
所以,小拉菲的酿酒葡萄,来自于自己的 Carruades葡萄园,大拉菲的酿酒葡萄,来自于自己的拉菲葡萄园。
从一开始,它们就是分开的。
也因此,小拉菲和大拉菲,其实是两款独立葡萄酒,虽是正牌、副牌关系,但谁也不是谁的从属。
当我们知道这点后,就好理解小拉菲的来历。
早在1845年(中国之一次 *** 战争刚结束),当时的拉菲酒庄庄主,看到隔壁的 Carruades土地,觉得这块地有潜力,就买下来,开始种葡萄酿酒。
不过,酒庄传到他儿子手中时,庄主父子俩起了矛盾,庄主儿子觉得这块地不好,一心想要卖出。
几经调和,最后,父子俩达成共识,拉菲酒庄保留 Carruades 葡萄园,但所产葡萄,不能用来酿造拉菲正牌红酒,只能独立酿成专属这块地的葡萄酒。
这就拉开了Carruades 葡萄园独立酿造小拉菲的序幕。
后来,富可敌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868年收购拉菲酒庄时,也是签了两份协议,一份以414万法郎收购拉菲葡萄园及建筑,一份以30万法郎收购 Carruades 葡萄园。
所以,事实上,还是法理上,小拉菲这款拉菲红酒自始至终是独立运作的。
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掌控下,小拉菲1960年代开始还更名为 Moulin des Carruades(卡许阿德·慕林) 。
不过,最终在1980年代初,确定为现在名字Carruades de Lafite,音译为拉菲·卡许阿德,意译是拉菲珍宝(官方中文名)。
怎么样,这些故事都没听说过吧!
2
小拉菲,做法与味道
前面,我说了小拉菲的酿酒葡萄,来自于它自己葡萄园 Carruades。
这些年,我经常跟圈内资深人士交流,获取之一手消息,包括那些官方品牌大使。
但对于这个Carruades葡萄园,我收到的消息是这样。
之所以,这个葡萄园种出的葡萄,只能酿造小拉菲,市场价卖四五千元一瓶,而不能酿成大拉菲,市场价卖一两万元一瓶。
是因为 Carruades 葡萄园的朝向不好,不是光照更好的地块,所以,只能酿成副牌酒,做成价格相对便宜的小拉菲。
当然,拉菲酒庄不会承认这些说法。
郑小塔我在杭州的中级品酒师课程中,小拉菲是我必备的品鉴用酒,同时还有奔富407和蒙特斯紫天使。
有几次,学生人少,我会把三分之二的小拉菲用醒酒器充分醒酒,余下三分之一不醒酒,然后,让学生们做对比品鉴,醒好的小拉菲是什么味道,没醒过的又是什么口味,这样对比着品尝,一目了然。
据我经验,小拉菲需要醒酒器醒酒2个小时,才会出更佳味道。
有朋友跟我说,“郑小塔,大家都说小拉菲好,但我觉得也不过如此。”
这时,我会反问他,“小拉菲,你醒了多久?”
波尔多名酒都是这样子,醒酒没有够时间,一副颓废样,无精打采,但当醒酒时间足够后,“精神风貌”焕然一新,那股刚柔丝滑感,让人回味无穷呀!
小拉菲的味道,要比大拉菲“柔美”许多。
我们从酿酒葡萄的比例上,即可得出结论。
拉菲酒庄酿酒师酿造小拉菲时,用了大比例的梅洛30%~50%,赤霞珠降到了70%~30%,而大拉菲则是,梅洛只占5%~20%,赤霞珠高达80%~95%,这个我在《带你了解真正的“拉菲红酒”!-波尔多红酒-快速成为红酒专家!-》中提过。
如果你喜欢柔和些的拉菲红酒,不妨饮用小拉菲。
当然,酿酒葡萄比例不同,也导致大小拉菲更佳适饮时间不同。
有客户来我公司购买小拉菲,我们会详细告诉他这点,这跟烧菜似的,火候(时间)未到,味道出不来。
小拉菲要陈年10年以上,大拉菲更好放满15~20年以上,才是更佳适合饮用时期。比如,今年是2021年,意味着2011年以前的小拉菲,才会有更佳味道。
这次2021年9月份中级品酒师课程,我选用了2006年的老年份小拉菲,就是这个原因。
小拉菲陈年不到10年,喝起来用一个字形容味道,嫩!换成两个字,青涩!
如果让郑小塔来点评小拉菲的风味,我会这样说。
闻起来花果味儿浓郁,类似黑加仑、黑莓香气扑鼻而来,有明显的绿植气息,香草、烟熏、巧克力等橡木味儿,如丝如缕,夹杂其中。
喝入一口,小拉菲酒液有些内敛,但不多时,会在口中绽放开来,很自然地,一股醇香开始弥漫在齿间舌根。
之后,这股圆润酒液在口腔里四处游走,绵柔,又富有弹性,这时不需要“招呼”它,放松享受就行。
如果你有心,记住这些,以后饭局上领导让你来点评小拉菲,就可以照葫芦画瓢说上一通,准确,到位,红酒专家的形象,呼之欲出!
对欧洲人来说,小拉菲味道偏柔和了些,但对于我们中国人,小拉菲口味恰到好处。
甚至我更觉得,小拉菲的口感比起大拉菲(如下图),更适合目前阶段的中国人,因为现在中国人的红酒口味偏好,更倾向于柔顺滑嫩。
同样是四五千元的市场价格,小拉菲跟奔富葛兰许(奔富红酒旗舰款,如下图),又是不同的风格特点。
香气上,一个绿植气息明显,一个熟透的黑色水果味,类似于果脯、果酱。
口感上,一个“硬朗”,一个“甜美”。
余味长度,一个悠长,一个double(双倍)悠长。
这是两者给我们的不同感觉体验,饭局中喝到,可以细细体会下。
3
小拉菲,国内外市场流行
说起来,小拉菲的价格高,跟我国房地产调控有关。
2015,我刚做品酒师培训那会儿,小拉菲没现在这么贵,三四千元已经可以买一瓶老年份的。
但现在的呢,没个四五千还真拿不下来,所以,也让法国人困惑,“为什么小拉菲一下子这么贵了?”
到了2016、2017年,国家打压房价,结果,投机资金们蜂拥而逃,转而在各个行业爆炒龙头品牌,葡萄酒行业盯上拉菲和奔富,白酒领域瞄准了茅台。
现在,我们说小拉菲贵、奔富407贵、飞天茅台贵,其实都是从那会儿开始的。
小拉菲,举手投足充满着“奢侈品”味道。
任何事物,一旦带上了奢侈品光环,基本上与它的基本品质相脱离了。
在欧洲人眼中,小拉菲也就是拉菲酒庄的副牌酒,是基础酒款,哪怕就在法国波尔多,小拉菲这般模样素质,可以找到一大把。
但架不住我们中国人的疯狂追捧呀!
“请客吃饭”“节庆送礼”涌现出的巨大需求,让全世界的拉菲都流向了中国,即便拉菲酒庄在全球实行配额制,给各个国家市场定量 *** 供应。
严重的供不应求,又让小拉菲价格节节攀升,哪怕是在它原产地法国,一涨也涨了十几年。一度,法国人像是近几年的澳洲人,瞪大了双眼,“为什么我吃不到便宜的澳洲大龙虾(小拉菲)了?”
嗨,都让中国人买贵了!
于是,资金炒作,供小于求,价格高涨,让小拉菲在中国成为少数几款称得上是“奢侈品”的红酒。
小拉菲流行神话的背后,是中国的中小老板们。
都说中国经济奇迹,是数以千万中小企业家的功劳,但对于小拉菲在中国流行,也同样是这些中小老板们的功绩。
啥,请客吃饭,喝大拉菲太贵?那就用小拉菲吧!
小拉菲虽然名字里带了个“小”字,毕竟也是正儿八经的拉菲红酒!
请客,有面子,有排场!
浙江是中小企业的天下,所以,小拉菲在浙江卖得相当好。我有时也跟我的酒商学生聊天,什么名酒销路好(两千元以上的),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小拉菲。
所以,你在饭局上也不用好奇,问中小老板们,小拉菲是什么味道?
说白了,就是面子的味道!
这下法国人又该困惑了,“这面子是啥味道?”
新疆干果里的王者,忍着牙疼也要炫半斤提起新疆,之一印象总是地大物博,美食、美景、美女遍地<憨笑>,前文也分享了两次新疆美食盘点。其实在新疆,除了丰富的餐桌美食之外,干果也是种类繁多,营养美味。
本想今天分享一起干果盘点,在翻以前照片的时候突然看到这样一张旧照,勾起了我对新疆干果里的王者的记忆,那个让我无数次牙疼也要多吃几口的甘甜,仍然是我每年都要从乌市“北园春”干果市场批量“进货”首选,没错,它就是新疆葡萄干<舔屏>
市场里的葡萄干,左边是黑加仑,右边是绿香妃
先说说新疆葡萄干的种类,新疆市场的葡萄种类就很多,无核白、玻璃脆、黑加仑、玛 *** 等都是市场里常见的品种,因此做出来的葡萄干也就根据葡萄品种和大小有着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也是我还蛮喜欢买的几类如下:
1、香妃:又分红香妃和绿香妃两种,颗粒大,其中更大的一批往往被单拎出来叫做香妃王来卖,当然价格也会比其他高出一个档次。绿香妃颜色偏黄,红香妃颜色深红褐色,因为个头大,所以品相都很多,吃起来口感都是甜香,气味清香。价格一般看品相,一公斤45-70不等
绿香妃,微微泛黄
2.红玛瑙(也叫红马奶):颜色也是深红褐色,阳光下有些剔透,看起来倒真的和红玛瑙有些相似。使用红马 *** 葡萄做的,这类葡萄有籽,吃起来能吃到咯吱咯吱的口感,但不不要吐子哈哈,毕竟葡萄籽的里面汇聚了葡萄更高的营养成分,也很好咬得动。据说女人比较适合吃,价格略高,一般一公斤55-65
3.玫瑰香:玫瑰香个人感觉口感比其他的要偏酸一点,有一种独特的香气,闻起来有点像玫瑰花一样。不喜欢吃十分甜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哈,一般一公斤45-60
玫瑰香的葡萄-无籽红提
4.黑加仑:也有叫黑玫瑰的,颜色接近黑色,甜度更高,有一种独特的甘醇的香味,价格也不便宜,一般一公斤45-55
黑加仑葡萄干
再来说说味道,其实上面也提到啦,各个种类的葡萄干味道上还是有差别的,但都有一个基调-甘甜,因为独特的气候条件,夏季每天超过12个小时的日照环境,都成就了新疆葡萄干得天独厚的糖分积累,因此新疆葡萄干的甘甜是独一无二的。充足的糖分配上葡萄的清香气息,让这份甜变得甘甜不腻,对于喜欢吃甜的朋友简直是无法拒绝的美味,当然啦,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分量,不然就像我一样吃到牙疼<捂脸>= =
在吐鲁番拍到的葡萄架
最后说说新疆葡萄干的 *** 过程,在新疆气候干旱,空气中的水分极少,所以很多时候在新疆可以长时间保存,比如馕饼一类的食物。在新疆很少会有食物受潮腐烂的,(就连传统土葬的人都会变成干尸……)呃,说回正题,新疆葡萄干往往是大串的新鲜葡萄从地里采摘回来,进到一个独特的屋子里阴凉风干晾晒。
晾房外面
这个屋子就是晾房-一个墙壁上一个一个洞,既方便通风又有阴凉的独特建筑,所以说葡萄干真的是天然的美味,没有任何科技与狠活。。一般挂晾鲜葡萄7、8吨,能够收获1到2吨葡萄干,也因此葡萄干的价格高一些是可以理解的。
晾晒中的葡萄干
当然啦,新疆干果出名的也不仅有葡萄干,还有和田大枣、纸皮核桃、无花果干、小白杏干、椰枣(甜到不可思议)一众不胜枚举,下次再写一期干果盘点好了
干果市场的一家店
买葡萄干或者干果的话,倒不是特别推荐外地朋友去二道桥子大巴扎,还是很推荐去一下北园春干果市场,这里面大大小小很多店铺,记得货比三家和老板讲讲价哦<奸笑>
我是机智的面条王,把这些年的所见所得记录分享,也希望这些能对你有些用处,与君共勉~
吃了这么久“黑加仑”,原来这货不是葡萄黑加仑到底是个啥?
黑加仑又称、黑穗醋栗、黑豆果、旱葡萄(它也借了葡萄的名)、黑茶藨子等,虎耳草科茶藨子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和葡萄不是同一植物,非要给它两扯上点关系的话,它俩同属于双子叶植物纲)。黑加仑植株高1-2米左右,叶片呈掌状开裂(一般有3-5个裂痕,不深),5-6月开花,7-8月结果,果为小型浆果(内有种子),浆果近圆形成熟后呈黑紫色,果脐初有突出的萼,如果制干的话会比我们现在常见黑加仑葡萄干小而圆且即便制干果脐处仍会有萼残留。黑加仑浆果富含花青素、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黄酮类物质、钙、磷、钾等营养物质,种子还含有少见的γ-亚麻酸,浆果鲜食较酸,多用于制造果汁、果酒、食品辅料、提取营养物质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妆品行业,种子可榨油,是高端油料。长期食用黑加仑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提高视力、预防贫血、提高人体免疫力,降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被冠以“浆果之王”的称号(又一个“王”,我们总习惯于给水果封王、封后),是近年来热度较大的“第三代水果”中的佼佼者。
黑加仑这个名字虽然洋气,但我国东北、新疆、内蒙等地早有野生品种分布,相信不少朋友在很早之前就吃过还是野果子的它。北欧国家是最早讲黑加仑作为农产品进行商业化栽培的地区,距今约有400年的历史,其中英国、法国、波兰种植栽培面积较大,并早已形成机械化种植采收、产地粗加工、工厂深加工利用、销售的系统体系,市场接受程度较高,已成为北欧各国较为特色的农业产业。我国发展种植黑加仑的时间较晚,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除开始发展种植,由于我国野生品种产量较低,先后从俄罗斯、英国、波兰等地引种种植,经过嫁接改良发展至今,在新疆、东北已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但相对于欧美各国来说,仍有较大的差距。
黑加仑对生长土质有一定的要求,喜欢土层深厚、透气性好、透水性强、富含有机质的弱酸性疏松土壤。若土质条件不能满足,则栽培种植后,黑加仑的产量、品质和产果年限都会有所下降,并提高生长周期内病虫害的概率加大管理难度。
黑加仑对光照有一定的要求,作为一种矮生小灌木,充足的光照是保障黑加仑健壮生长的前提条件,充足的光照可以提高黑加仑果实各种营养成分的积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反之阳光寡照的地区则不适宜发展种植。
黑加仑对生长温度有一定的要求,黑加仑喜冷凉气候,黑加仑的最适生长温度在16℃-23℃之间,年10℃以上的积温要在2000℃以上。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当夏季环境温度高于35℃时短时间内黑加仑植株就会被高温灼伤,当冬季温度短时间内低于0℃时,黑加仑植株会发生冻害,造成减产和降品。
黑加仑生长对水分有一定的需求,生长周期内喜湿怕涝,若雨季过于频繁或是空气、土壤湿度过大,则黑加仑植株易发生病虫害,影响产量和品质,长时间水涝可能导致植株死亡。另外果期干旱会降低产量和浆果的品质。
市场上的这些莓,我猜你叫不出名字撰文 | 翟萌萌
部分图片来自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