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南方黄酒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等,北方黄酒有山东即墨老酒、兰陵美酒等。追根溯源,我国黄酒的酿造源自北方,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之后,北方黄酒和南方黄酒都形成了各自的酿造工艺和口感等特点,南方黄酒的代表是绍兴酒,北方黄酒的代表是即墨老酒。我们就分别以绍兴黄酒与即墨老酒为代表看一下南方黄酒与北方黄酒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黄酒
黄酒,因其呈现黄色而得名,除却黄色,黄酒也有红色的和黑色。黄酒是用稻米、黍米、小米、玉米、小麦为原料,以曲类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滤、澄清、杀菌、贮存、调配、过滤、装瓶,再进行杀菌等工序而制成的酿造酒,其酒精度在15度左右。黄酒可按照产地、原料、工艺综合分类为绍兴酒、福建红曲酒、北方黄酒、清酒、仿绍酒。黄酒按照用料与风味还可以划分为稻米黄酒、黍米黄酒、其他非稻米黄酒。
黄酒
北方黄酒的酿酒原料与南方黄酒的酿酒原料不同。自古以来,大黄米过去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酿造黄酒的原料,而在我国南方糯米则才是黄酒酿造的首选,在这一方面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原料的不同,应该是除却风味以外北方黄酒与南方黄酒更大的不同。
曲稻米酒是黄酒中历史最悠久、更具代表性的一个系列,绍兴酒为其代表。绍兴黄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橙黄清亮、醇厚甘甜、馥郁芬芳,它的透明琥珀色主要来自原料米和小麦本身的自然色素和加入适量的糖色。绍兴黄酒的味是由酸甜苦辣鲜涩六种味道和谐的融合为一体,这才成就绍兴黄酒馥郁、丰满的味道。
北方黄酒又叫做华北黄酒、黍米黄酒,主要产于华北、东北及黄河流域一带,以黍米为原料酿制而成。如即墨老酒、杏花黄酒、大连黄酒等,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黍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为甜型黄酒,其酒液清亮透明呈深棕红色,酒香浓郁,有焦黍米香,口味醇厚,带焦苦味,余香不绝。即墨老酒是以优质黍米为原料,陈伏麦曲为发酵剂,配以崂山泉水,应用传统工艺精酿而成的。
(周锦程整理,系酒水行业研究者、中国酒业智库专家欧阳千里助理)
黄酒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 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的统称。
黄酒分为四种口味:
元红、加饭、善酿、香雪对应的就是干型、半干、半甜、甜型。
1、干型黄酒:
干型黄酒,“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糖分大多发酵变成了酒精,总糖含量低于或等于15g/L。该酒属稀醪发酵,总加水量为原料米的三倍左右,酵母发酵彻底,残糖很低。
主要特点:该酒口味醇和鲜爽、酒香浓郁,呈橙黄至深褐色、清亮透明,味爽微苦,口感通常比较单薄。
代表黄酒:元红酒、干型丽春酒、井冈山红米酒
热门品牌:塔牌、会稽山、井冈牌
2、半干型黄酒
半干型黄酒,“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分,总糖含量在15g-40g/L。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
主要特点:该酒口味醇厚柔和鲜爽,浓郁醇香,越陈越香且久藏不坏,我国大多数高档黄酒均属此种类型。
代表黄酒:加饭酒、上海老酒、花雕酒
热门品牌:石库门、沙洲优黄、和酒
3、半甜型黄酒
半甜型黄酒,采用的工艺独特,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发酵醪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发酵醪中产生的糖份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较高,总糖含量在40.1g-100g/L。
主要特点:该酒酒香浓郁,酒度适中,味甘甜醇厚,为黄酒中之珍品;不过不宜久存,贮藏时间愈长则色泽愈深。
代表黄酒:善酿酒、即墨老酒、蜜清醇酒
热门品牌:即墨老酒、古越龙山、乌毡帽
4、甜型黄酒
甜型黄酒,一般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搭窝先酿成甜酒酿,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总糖含量高于100g/L。
主要特点:该酒口味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浓郁醇香,由于加入了米白酒,酒度也较高,可常年生产。
代表黄酒:香雪酒、沉缸酒、客家甜黄酒
热门品牌:塔牌、龙乡贡、旦阳牌
酒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孕育出的产物,其中黄酒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且仅中国才有。
黄酒的起源可追溯到3千年前,曾因国人独创的酒曲复式发酵法得以现世,主要用稻米、糯米、粟等为主要原料,酿出的黄酒酒色多呈橙黄到深褐 *** 间,口感柔和通透、爽净微苦。
黄酒曾在古代是御酒的存在,可如今却因富含糖、醋、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沦落为烹饪调料,这是为何?这4个“现实”令人唏嘘。
一、原材料紧缺
古人对于黄酒的酿造十分讲究,以至于原材料需求量极大,前面说到黄酒的原料多是大米、粟米等粮食。再加上古人曾经对于粮食的生产、管理、保存等 *** 过于局限,满足温饱和扩大产量存在极大矛盾,以至于黄酒酿酒原材料紧缺。
谷类物质如今亦是人们常吃的主食,尽管目前粮食的储藏方式等都得到了优化,可人口增多面临的粮食需求日益加剧,黄酒的产出依旧存在极大原材料紧缺问题。
二、市场定位不清晰
黄酒如今在市场上的定位越来越不清晰,曾经能担当宫廷御酒,现在给大众带来的印象模棱两可,似是保健酒又似是药酒。
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下黄酒因其本身含有的多种物质:糖、醋、氨基酸等多种调节味道的元素,一度被人们用作烹饪调料。
三、竞争对手过于强劲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黄酒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莫过于白酒。白酒是一种蒸馏酒,其酿造工艺精湛,且酿造原料不局限于谷类物质,而是范围更大的粗粮类。
生产原材料的种类增多,使得白酒产出远大于黄酒,一种新粮食酒的诞生吸引了大部分酒友。白酒因为其独特的蒸馏技术所含酒精纯度和含量较高,口感醇厚浓烈,这让黄酒的口感显得较为“单薄”。世人都爱有挑战性、新鲜感的事物,这是大势所趋。
四、未抓住“宣传”机遇
自之一届全国评酒会以来,越来越多的名酒走进大众视野,白酒占据了酒水市场的大头;上世纪90年代“广告时代”到来,以孔府家酒为首的多款鲁酒争夺央视广告权,夺标王者得白酒半壁江山,依旧没有黄酒的身影;如今的“快消时代”,线上线下宣传方式花样百出,可黄酒依然陈列在销售终端的一个角落里。
可见在如今这个广告铺天盖地的时代,仅靠文化底蕴是支撑不起整个产品发展的,与黄酒相比较起来,这款酒就略显优势,它前期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打造酒质,如今发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于是转向宣传、酒质2手抓,这款酒就是最近较火的大曲坤沙酱酒——汉董大师酒。
这款酒因20多年的沉淀酒质,一经面世首先取得了贵州当地人的追捧,如今借由酱香酒的势头名声传到其他城市,喝过的酒友无不称赞其“酱酒风范”。
汉董大师酒(知遇)能在酒圈迅速扩张,得益于其酿造人曾传政(茅台酒酿造人李兴发之徒)兢兢业业20多年提升酒质。汉董大师酒(知遇)选材严苛按照优质酱酒的标准,茅台镇的优质小红粱、赤水河水、酱酒核心产区缺一不可。
优质酱酒的条件还需加上优质酱酒的酿造工艺——大曲坤沙工艺,汉董大师酒(知遇)谨遵大曲坤沙要求,1年生产周期外还加上6年时间的储藏,以至于其成酒酱酒突出、 幽雅细腻略带粘稠、层次丰富使得其顺理成章成为了大众酒友心中的“口碑酒”。
无论是黄酒还是如汉董大师酒一般的小众酒,仅靠文化底蕴沉淀是远远不够的,在如今这个时代要想崭露头角宣传必不可少。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对于黄酒如今沦为“烹饪调料”的4个现实原因,实在令人唏嘘!
100年前被誉为“国酒”的黄酒,为啥被白酒挤出市场,沦为调味品100年前被誉为“国酒”的黄酒,为啥会被白酒挤出市场,沦为调味品
“黄酒”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是经由数千年中华文化孕育而生的产物。
其独特的酿造技术不仅占据了“世界三大酿造酒之一”的席位,更是东方酿造界之楷模,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民族特色、甚至在100年前民国时期还被誉为“国酒”的酒类。
如今,居然已经开始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即便看见了,大概率也是在厨房的调味品堆里。
要知道,古时的黄酒可是“御酒”所在,更是富含糖、醋、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物质,再反观市场上仅盛行百年,却斗争火热的白酒,不禁令人唏嘘,黄酒为啥会被挤出市场,沦为调味品?原因太现实了,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
①生产成本太高
黄酒的酿造工艺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过程中对原料的消耗巨大。
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落后,加上连年天灾农作物产量不高,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温饱问题”,而黄酒的酿造原料(大米、黍米、粟等)又是主要粮食来源,大家自然也就舍不得拿出来酿酒。
而白酒大都以高粱为原料,此作物抗旱、抗虫生命力极强,不仅可以当作粮食,秸秆更是可以作为饲料、肥料、烧柴,关键其出酒率是所有作物当中更高的,可以说高粱本身“性价比极高”。
自然而然地,市面上的酿酒工艺和饮酒人士也就逐渐偏向白酒。
②口感过于单一
黄酒虽然酿造历史悠久,但一直都只能是低度酿造酒,消耗群体不乏是些爱怀旧的老酒友们。
而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白酒独特的蒸馏技术和各式酿造工艺,不仅成就了国内各种香型的问世,酒精浓度的区间更是宽阔,可供人们按用途、场合、心情等随意挑选。
如此对比下来,白酒多样的种类、缤纷的口感自然足够诱人,也难免能够迅速崛起,甚至是把黄酒挤出了酒品市场。
③市场定位模糊
商品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自身价值定位”,只有能够吸引到属于自己特定的粉丝人群才可以更好的发展。
可在如今的市场上,黄酒即是曾经名贵的宫廷用酒,又是功效微弱的保健酒,甚至还是能够为菜品增味的烹饪调料。
给人的印象仿佛是用力过猛了一样,各行各业都想沾点边,但又不是足够专业,以至于许多消费者不能在某方面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立马想起它。
总而言之,在如今这信息流高速笼罩的时代当中,光靠自身文化底蕴、精妙酿酒工艺已经无法支撑起整个产品的向上发展了。
只有顺应时代规律、大力宣传才能提高知名度,黄酒是如此,白酒亦是如此,只可惜还有许多小众品类仍未醒悟,就比如下面这款,明明是100%纯粮酿造的优质好酒,却只为当地人熟知。
风云酱父 封藏
产自中国四大酒乡之一的贵州酱酒核心产区,这款独具“茅香风味”的正宗大曲坤沙工艺酱酒,不仅品质优级,更是凭借亲民低廉的价格,荣成为当地老酒友们的“口粮宝”。
此酒工艺出自茅台终身荣誉厂长李兴发大师,及其儿子李长寿(茅台特级酿酒师)之手。
要知道,酱香酒能有今日的大火,离不开李兴发当年确立的“酱酒三大典型体”,不仅凭借自身高超的酿酒技艺解决了茅台酒体不稳的难题,更是为酱酒行业开辟了新领域,并被业内奉为“酱香之父”。
所以,此酒不仅沿用12987工艺,选用优质红缨子高粱,与茅台同标准酿制,甚至为了提升酒质,所有新酒进行5年陈放后,还需与12年老酒悉心勾调。
开瓶时酱香味瞬间涌进鼻腔,尝上一口,爆香突出,优雅细腻,酒液入喉顺滑舒畅,中段还有淡淡的花果香,让人饮之难忘。
酿造黄酒的关键步骤是什么?绍兴黄酒的 *** 过程如下:
·1.制曲: *** 酒曲是酿造黄酒的关键步骤,通常在农历七月进行,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曲的发酵。 *** 酒曲的材料包括面粉和麻叶,将其混合捣碎后加入一些备用的生麻叶。接着在室内摊放,经过21天左右的发酵,需要进行之一次翻曲,翻曲后继续发酵7天,再进行第二次翻曲,这样酒曲就 *** 完成了。
·2.浸米:黄酒的酿造时间一般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的浸米过程可以使黄酒的口感更加醇厚。黄酒的种类和品质取决于原料的选择和浸米的程度,通常需要将大米放在特定的缸中浸泡24小时左右,然后洗净等待后续步骤。
·3.蒸饭:将浸泡过的大米捞出洗净后放在甄筐上进行蒸熟。在蒸饭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火候,一般使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蒸。
·4.落罐:在布袋中装入已经蒸熟的大米,加入适量的凉开水,然后加入 *** 好的酒曲,搅拌均匀后放在罐中进行发酵。
·5.发酵:在缸中发酵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一般保持在20度以上,大约一周后大米经过糖化和发酵会逐渐转化为酒精。
·6.榨酒:黄酒的榨滤 *** 分为淋滤和榨滤两种,一般会根据黄酒的种类进行选择。淋滤主要是通过浇水将醪液降温后进行榨滤,榨滤则是通过压榨的方式将酒液挤出。
·7.煎酒:经过榨滤后要将黄酒放在陶罐中继续陈酿,煎酒的过程主要是为了去除黄酒中的异味和杂味,使口感更加醇厚。经过以上步骤后,绍兴黄酒就 *** 完成了。
喜欢这个视频的朋友,点赞加关注哦!
黄酒的基本知识及其代表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被称为“液体蛋糕”,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属于酿造酒,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兴于东周时期,它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现在除了江浙沪几乎没有什么市场了。下面小编大致介绍一下黄酒.
之一,黄酒的历史和工艺
黄酒是中国最早的酿造酒。远古先民在采集植物时,无意中得到了天然生成的酒即为古代的醴。虽然当时没有工具,但在有安定的条件后面就炮制出来酒和人工曲糜了。在殷商时期,酒业就已经很发达了。到了周朝,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工艺了。黄酒以谷物作为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
一坛好酒,离不开一股甜水。就拿绍兴老酒来说,他们的成功离不开鉴湖佳水,这水沿途经过层层沙砾岩石过滤净化后注入湖中,水质甘冽。别的酒商用别处的水酿造绍兴老酒是酿不出绍兴味的。
第二,酒派
对,就是酒派。黄酒大致分为浙派、徽派、苏派、海派、北派和闽派,就是按省划分的,主要以南方沿海城市为主。浙派以浙江绍兴老酒为主,徽派以青草湖黄酒为主,苏派以吴江市桃源黄酒为主,海派以和酒、石库门为主,北派以山东即墨老酒为主,闽派则是以福建龙岩沉缸酒为主。
第三,黄酒的功效
1.活血驱寒,通经活络
在冬天,喝一杯温好的黄酒是最惬意不过的事。它不但有活血驱寒,通经活络还有预防感冒。虽然黄酒度数较低,但也要适量
2.抗衰老
虽然所有的酒都有这个功效,但黄酒的营养价值是四大酒类中更高的。它也含有大量氨基酸和B组维生素,所以对妇女和老人最适宜。
3.药用价值
黄酒可以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更易于人体吸收。它俱有通血脉、肠胃、润皮肤、扶肝等治疗作用。
由于篇幅问题,小编就大致介绍到这。以上均为小编个人观点,部分资料源于百度和部分网友的回答,在此感谢。有疑惑可在评论区留言。#酒# #黄酒# #小知识# #百度#
“花雕酒”和“黄酒”有哪些区别?差别不止一点,学会别再乱买了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已有数千年历史,黄酒、啤酒与葡萄酒,共同组成了世界三大酿造酒,技术独树一帜,让众人刮目相看,在安徽、上海、福建、绍兴、南通、湖北、广东等地,都有酿造黄酒的工厂,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例如绍兴状元红、河南双黄酒、即墨老酒、湖北老黄酒等,很多人在购买黄酒的时候,会发现有一种叫“花雕酒”的品种,色泽价位相差不少,它与黄酒有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最早接触黄酒的时候,应该是十几年前,只身前往浙江打工,当初一起合租的同事,就喜欢喝黄酒,两人一瓶刚刚好,黄酒不同于白酒,它的“性子”没那么烈,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度数比白酒低,比啤酒高,喝多了也上头,晕乎乎的,黄酒是真正的酿造酒,没有白酒的蒸馏程序,好喝的黄酒非常值得一试,绍兴产的一般都不错。
花雕酒和黄酒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可以打个比方,黄酒是中国,而花雕酒是山东省,是中国的一部分,黄酒是酒类的总称,而花雕酒只是其中的一个分类,黄酒分为多个种类,各有不同,例如加饭酒、状元红、善酿酒、香雪酒、花雕酒,在所有的分类中,花雕酒是最富有特色的黄酒。
1、加饭酒
加饭酒是黄酒的一种,在生产时改变了一部分配方,适当增加了糯米的投入量,它的特点是气味芳香,酒味醇厚,属于半干型黄酒,含糖量每升15-40g,要高过状元红,它的 *** 性小,每天饭前来一碗,能够促进食欲,提升一定的亢奋。
2、元红酒(状元红)
酒坛外壁呈现朱砂红而得名,它的特点是有独特芬芳香味,味爽微苦,属于干型黄酒,含糖量每升大于15克,这种黄酒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元红的意思就是好酒,也是黄酒品类中,最常见的一种黄酒。
3、善酿酒
该酒在酿造的时候,添加了一部分陈年元红酒,属于“酒中酒”,也叫“母子酒,双套酒”,它是用陈酒(元红酒)代替水分,加上新酿造的酒,共同组成了善酿酒,它的特点是半甜型,含糖量每升10-100g,它兼饮料、调料、药用与一体,馥郁芬芳,醇厚甘鲜。
4、香雪酒
香雪酒也是一种“双套酒”,它是用(糟烧白酒)代替水分,糟烧 酒是浙江的优质白酒,在黄酒产区生产,跟黄酒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原料是黄酒压榨后的糟粕,再经过进一步发酵后蒸馏而成,香雪酒的度数超过了20°,芳香幽雅,味醇浓甜,既有白酒的浓香,又有黄酒的甘甜醇厚。
5、花雕酒
说了这么多,终于到花雕酒了,为什么要介绍以上4种黄酒,因为花雕酒就是在其中诞生的,花雕酒就是从(加饭酒)演变而来,因为储藏的器皿不同,才分类出了花雕酒,它的器皿一般都是雕龙刻凤,花鸟鱼虫,比坛子要高端不少,送礼备有面子,其实里面还是加饭酒,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这才有了花雕酒的诞生。
花雕酒可以是黄酒,但是黄酒绝对不能是花雕酒,就好像车一样,花雕酒是小轿车,元红酒是越野车,善酿酒是自行车,香雪就是摩托车,加饭酒是电动车,这些可统称为车,但是又细分好几个种类,黄酒也是这样,花雕酒只是黄酒的一种,两者不敢苟同。
花雕酒的价格,要比普通黄酒贵,有的甚至贵出一半左右,便宜点的也要十几元一瓶,贵点的要一百多元,花雕酒几乎没有沉淀物,而普通的黄酒是有沉淀物的。
何为“加饭酒”,顾名思义,加饭就是加粮食的意思,在酿造的过程中,通过多添加原料米的数量,减少水分,来到独特风味的效果,用“单加饭”工艺生产的黄酒,称为“加饭酒”,用“双加饭”工艺生产的黄酒,称之为“花雕酒”,这些酒成本略贵,加饭越多酒体越醇厚。
在这些工艺基础上,花雕酒又分三年陈、五年陈、十年陈,时间越久越值钱,讲究“以陈为贵”,花雕酒营养丰富,小喝怡情,人们称呼为“液体蛋糕”,跟啤酒“液体面包”有上一拼,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含量,是啤酒的11倍,葡萄酒的12倍。
花雕酒还是厨房的“好朋友”,去腥增香,口味更加浓厚,适合配红烧、酱焖的浓郁菜品,它的度数不超过20度,在17.5-19.5度之间,非常的舒适。
买黄酒,一定要分清黄酒和花雕酒的区别,普通黄酒很便宜,三块钱左右一瓶,而花雕酒则偏贵,大概十几元一瓶,花雕酒的品质更高,酒香味更浓厚,去腥效果更好,一分钱一分货,两者的区别较大,分清用途再购买,避免得不偿失。
酿酒技术:黄酒的生产工艺的怎样的?我是食味菜谱,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小惊喜。
黄酒的生产为开放式发酵,所以传统工艺中黄酒的生产一般在冬季进行,这样可抑制杂菌繁殖,并且有利于形成香味物质,产生黄酒特有的风味。 在黄酒的酿造过程中,如果发酵醪的糖浓度很高,会对酵母的生长和发酵不利,需要一边糖化一边发酵,所以淀粉糖化和酒精发酵是同时进行的,且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整粒的米饭也会浮在表面形成醪盖,所以必须合理开数次耙,尤其是把握好开头耙的时间,以调节温度、补充酵母生长所需的氧气。
黄酒生产采用的糖化剂为不同种类的麦曲、米曲、麸曲及酒母,使各种霉菌、酵母和细菌共同发酵,赋予黄酒特殊的鲜味、酸味、香味和 苦味。黄酒的酿造工艺有传统工艺和新工艺(机械化生产工艺),无论哪种工艺,对米和水的处理 *** 相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黄酒生产工艺中,根据蒸 熟米饭的冷却方式不同,主要有淋饭法、摊饭法和喂饭法三种生产方式,它们的配料和生产工艺也有所不同。
淋饭法浸米后用清水洗净,蒸饭后用清 水淋在米饭上,淋下的热水再淋回米饭,这样反复进行,使米饭冷却。
摊饭法浸米后不经淋洗,米饭蒸好后鼓风冷却,习惯使用浸米过程中产生的浆水 来配料,浆水和清水的比例通常为3 : 4,所以有“三浆四水”之说。
喂饭法在蒸饭过程中用温水数次浸润,使米饭充分吸水膨胀,然后淋水使米饭冷却。原料经浸米、蒸煮冷却后加入糖化发酵剂进行主发酵,发酵过程中温度 升高,用开耙操作来降低温度和补充氧气,然后继续糖化和发酵,这称为后酵。
酒醪发酵成熟,应及时将酒液和糟粕分离,先将酒醪过滤,再对酒脚进 行压榨过滤。过滤得到的酒液经85℃煎酒处理,以杀死微生物,破坏残存酶 的活力,使黄酒质量稳定。将杀过菌的黄酒趁热装入已灭菌的包装容器中, 严密封口,于室温下贮存1年以上。一般普通黄酒的贮存期为1年,甜黄酒 和半甜黄酒的贮存期可适当缩短。
听闻你在等一曲古筝,她的酒依然香醇。卷起珠帘一蹙眉间缓缓扣稳。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青石板上回趟着他的马蹄声,又是谁的胭脂香味,吻过栈桥旁的孤魂。剑出鞘的那刻,黄酒已撒满一地。随红尘花木凋零,古城下人与亦云。缘分系于那句在等,却不知伽蓝寺外那听雨人。
黄酒是中国最早的酿造酒,也代表着华夏文化延续。黄酒以糯米、粳米、黍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酒之一,源于中国,且惟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1.
我们的远古先民在贮存采集到的植物时,无意中得到了天然生成的口味淡薄的酒,即古代的醴。那时没有酿酒、饮酒的器具,也不会有意识地制造曲糜,更没有作坊,当然提不到人工酿酒。大约在五千年前,农耕的进化,使先民们得以定居,从而也为酿酒提供了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原始的酿酒作坊得以形成。
于是人们对自然生成的酒不但依法泡制,而且注意并制造出人工曲糜,使得原始的黄酒或旨酒得以产生,中国酿酒的历史当从此始。以后出现的仪狄造酒之说,已经是夏禹时期的事情了,不过是总结前人一套酿酒的经验,酿造出比原始黄酒甜美一些的米酒罢了。
2.
殷商时代,酒业已很发达。《史记·殷本纪》提到“纣为酒池。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这里的牛饮,当然是指酒度较低的甜黄酒,也间接说明酿酒作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到了周朝,黄酒的酿造已有了一套完整的工艺。《礼记》上说:在酿酒的冬季,要准备好品质优良的酿酒原料粘高粱和糯稻子;要选用在适于生产酒曲的时间制出好的酒曲,两者应有尽有,数量也充足;原料的浸泡和蒸煮,都要做得洁净,防止任何腐烂和污染;酿造用水要清香甘冽,更好用泉水,不浑浊,不发臭;所用的发酵容器和工具,如陶缸、陶瓮、陶盆、陶钵等,都要选用上等质量的,坚实耐久,不渗漏,不变形;蒸煮原料时要掌握好火候,熟而不烂,不焦不苦;糖化发酵时,控制好温度,不过高,不变酸。抓住这六个“要”字,就会酿造出好黄酒。这是曲糜酿酒工艺的总结,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古六法”。
黄酒,在明代可能是专门指酿造时间较长、颜色较深的米酒,与“白酒” 相区别,明代的“白酒”并不是蒸馏烧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白米、白曲和白水酿造而成的、酿造时间较短的酒,酒色混浊,呈白色。酒的黄色(或棕黄色等深色)的形成,主要是在煮酒或贮藏过程中,酒中的糖份与氨基酸形成美拉德反应,产生色素。也有的是加入焦糖制成的色素(称“糖色)加深其颜色。
在明代戴羲所编辑的<<养余月令>>卷十一:“凡黄酒白酒,少入烧酒,则经宿不酸”。从这一提法可明显看出黄酒、白酒和烧酒之间的区别,黄酒是指酿造时间较长的老酒,白酒则是指酿造时间较短的米酒(一般用白曲,即米曲作糖化发酵剂)。在明代,黄酒这一名称的专一性还不是很严格,虽然不能包含所有的谷物酿造酒,但起码南方各地酿酒规模较大的,在酿造过程中经过加色处理的酒都可以包括进去。
到了清代,各地的酿造酒的生产虽然保存,但绍兴的老酒、加饭酒风靡全国,这种行销全国的酒,质量高,颜色一般是较深的,可能与“黄酒”这一名称的最终确立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清朝皇帝对绍兴酒有特殊的爱好。清代时已有所谓" 禁烧酒而不禁黄酒"的说法。到了民国时期,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已基本确定下来。
3.
中国酒文化在文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比如说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等等。这些诗中让人感觉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诗中含情,诗酒韵志,妙句佳成。如“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
中国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及作用,酒文化渗透在古代人生活的各种领域,它代表着一种精神文化。黄酒的创造,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人类科学文化和生产发展作出的早期贡献。(名酒庄号团队)
黄酒,可以算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和酒精度数较高的白酒不同,黄酒的酒精度数多在15度左右,属于低度酿造酒,对于不胜酒力的朋友来说,喝起来要更温和一些。我国产黄酒的地方非常多,其中有8个地方产的黄酒,可以说是经过评选,比较出名的。
这些黄酒知名产地,都产出了哪些优质好黄酒?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有你家乡的吗?今天,懒喵就跟大家聊聊有关黄酒的话题,一起来看看。
1、绍兴黄酒(浙江绍兴)
说到全国最出名的黄酒,我想一定少不了产自浙江绍兴地区的绍兴黄酒。绍兴黄酒,又叫绍兴酒,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因此人们又习惯称其为“绍兴老酒”。绍兴黄酒属于开放式自然发酵的酒,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和湿度,非常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生长。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绍兴黄酒,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绍兴当地的酿酒业就已经非常普遍。难怪清代美食家袁枚曾在其著作《随园食单》中提到绍兴黄酒,“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
2、户县黄酒(陕西户县)
户县(鄠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南部,地处陕西关中渭河流域。当地产的户县黄酒,多次获奖,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户县黄酒在酿制过程中,以终南山的水为酿造用水,以当地产的糯米、小麦为原料,再经过古法酿造工艺制成。
户县黄酒的色泽清亮、呈琥珀色,酒香味浓郁,入口柔绵,后味微苦而回甘,劲大味足,具有非常独特的风味。关于户县黄酒,当地有句俗语是这么形容的,“户县黄酒通三关,利九窍,十二经络全走到”。
3、如皋黄酒(江苏如皋)
如皋,是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通、泰州、苏州三市的交界处。如皋黄酒,也叫白蒲黄酒,是当地的知名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皋黄酒在酿制过程中,会用到当地产的优质粳米、糯米和小麦,以2年到5年的酒基为主要酒体。
经过传统工艺发酵制成的如皋黄酒,口感以半干型为主,色泽清透有光泽,酒香味浓郁,入口醇香,令人品尝过后回味无穷,属于比较耐放、且越陈越香的黄酒。
4、房县黄酒(湖北房县)
房县,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南部,这个地方在古代被称作“房陵”,自古就有“秦陕咽喉,荆襄屏障”之称。房县当地的气候差异较大,日照时间长,干湿交替,这些都给酿酒粮食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房县黄酒,是以当地产的野生蓼子秘制成酿酒用的小曲,用到的粮食主要为高山糯米,酿酒用水则是溪水或地层深处矿泉水。房县黄酒属于半甜型黄酒,酒性温和,鲜甜可口,喝起来还带有一股特殊的酒香味。
5、甘泉黄酒(陕西甘泉)
甘泉,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中部,属于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当地地处子午岭天然林保护区,还有发源于县城西南3.5公里的神林山下的“美水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甘泉黄酒,正是产自甘泉地区。
甘泉黄酒,以陕北高原特产软糜子为酿酒原料,采用当地的天然泉水,再结合传统工艺酿制而成。经过多年陈藏的原酒,色泽微黄通透,酒香味浓郁,后味还带有些许微酸。
6、屏南老酒(福建屏南)
屏南,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据说“屏南”这个地名,还是清朝雍正皇帝给取的。这里也是福建平均海拔更高的县,自然环境也非常好。产自当地的屏南老酒,属于低糖低度黄酒,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酿酒过程中,屏南老酒选用的是当地产的优质高山糯米,糖化发酵剂用的是屏南县产的优质红曲,酿造用水则是符合标准的屏南县山泉水,在工艺上采用了传统的红曲发酵酿造技艺。这些都造就了屏南老酒口感醇厚、回味悠长的优秀品质。
7、西渡湖之酒(湖南衡阳)
西渡,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的东南部,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西渡湖之酒的产地。因其产自湖南衡阳市郊的酃湖一带,因此“湖之酒”在古代还被称作“酃酒”。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西渡湖之酒,在《后汉书》中还有所记载,“酃湖周回三里,取湖水为酒,酒极甘美”。
在酿制过程中,西渡湖之酒选用当地产的麻矮糯作为原料,来自制酒曲,酿酒时不加水、不加糖、不调香、不着色、不加添加剂,可以说是纯天然酿制而成的酒。西渡湖之酒以香甜见长,苦涩味要比浙江的黄酒淡很多。
8、南丰黄酒(安徽郎溪)
南丰黄酒,产自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郎溪这个地方地处长三角腹地,物产富足,其适宜的地理气候、优质的水源,都给南丰黄酒的生产,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南丰黄酒,是以郎川河流域产的糯米和香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其“古南丰本坊小缸酿造技艺”,也被列入了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黄酒的色泽清透,酒味醇和,喝起来鲜甜爽口,带有独特的清香味。
【懒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8个地方,浙江绍兴、陕西户县、江苏如皋、湖北房县、陕西甘泉、福建屏南、湖南衡阳、安徽郎溪,都是我国非常出名的黄酒产地。当地产的绍兴黄酒、户县黄酒、如皋黄酒、房县黄酒、甘泉黄酒、屏南老酒、西渡湖之酒、南丰黄酒,都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可以说是经过评选,比较出名的8种黄酒。
大家下次去选购黄酒时,如果不知道选哪种好,不妨考虑下这8大知名黄酒。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