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鸡蛋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1 0
鸡蛋越贵,营养越好吗?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视频号,每天都有健康生活小知识哦。





<

一天一个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祸根?注意:2类人要少吃些

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被誉为“全营养食品”。


然而,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争议。

那么,一天一个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祸根呢?

一、鸡蛋的营养价值

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1.蛋白质:鸡蛋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非常接近人体所需,被誉为“完全蛋白质”。

蛋白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细胞修复、免疫力提升、肌肉增长等都有重要作用。


2.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而且这种脂肪酸对人体有益,能够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3.维生素:鸡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E和B群,可以帮助维持视力,强健骨骼。

4.矿物质:鸡蛋中含有钙、磷、铁、锌、硒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于骨骼健康、免疫力提升、抗氧化等都有重要作用。


5.胆固醇:虽然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但研究发现,鸡蛋中的胆固醇对大多数人的血液胆固醇水平影响不大,反而鸡蛋中的营养素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

6.软骨素:鸡蛋中含有一种名为软骨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于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二、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过多食用可能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是因为高胆固醇水平可能导致动脉硬化,这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鸡蛋对大多数人的胆固醇水平影响不大。

鸡蛋中的胆固醇主要影响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称“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称“坏胆固醇”)。

鸡蛋可以提高HDL的水平,而HDL可以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

同时,鸡蛋对LDL的影响也并非完全负面,它更多是改变LDL的亚型,而不是增加LDL的总量。

此外,鸡蛋还富含许多对心脏有益的营养素,如不饱和脂肪酸、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D和矿物质。

三、一天一个鸡蛋的健康建议

1.对于一般人群的建议: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

一般人群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满足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求,有助于保持健康。


2.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建议:虽然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但研究发现,饮食中的胆固醇对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影响不大。

适量吃鸡蛋,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并无大碍。

但是,如果已经被诊断为高血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3.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建议:鸡蛋是低糖食品,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但是,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心血管疾病,因此,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4.对于肝脏疾病患者的建议:肝脏是人体合成和分解胆固醇的主要场所。

肝脏疾病患者的胆固醇代谢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5.对于肾脏疾病患者的建议:鸡蛋中的蛋白质质量高,但肾脏疾病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因此,肾脏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四、2类人要少吃鸡蛋

1.高胆固醇患者:鸡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对于血脂偏高或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过多摄入可能会加重病情。

虽然鸡蛋中的胆固醇对大部分人的血脂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高胆固醇患者来说,还是需要控制摄入量。


2.过敏体质者:鸡蛋是常见的过敏源之一,对于有食物过敏史的人群,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人,需要避免食用。

鸡蛋过敏的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红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会引发过敏性休克。

结论

总的来说,一天一个鸡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营养佳品而非心血管祸根。

然而,糖尿病患者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在饮食中,我们应该注重营养的均衡,既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也要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天天科普|每天吃1个鸡蛋,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小时候妈妈说的“加强一下营养”,就是指面条里多卧一个鸡蛋。如今,物质条件比小时候发达多了,但鸡蛋依然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不仅因为它营养丰富,还因为它做法多样、无敌百搭。无论是单独蒸煮煎炒炖,还是搭配其他蔬菜一起炒,鸡蛋都能成就美味,且毫不违和。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不过,这些年关于鸡蛋的是是非非也不少。比如,有说法认为鸡蛋吃多了会血脂高,有说法认为鸡蛋和不少食物相克,还有说法认为每天吃鸡蛋应该 *** ,超过一个鸡蛋就会“出问题”。这些说法究竟是真是假?每天一个鸡蛋,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先来聊聊鸡蛋里的营养。

鸡蛋

凝聚各类营养的优等食物

鸡蛋的营养价值一直受到推崇,毕竟一个鸡蛋就可以发育成一只小鸡。也就是说,鸡蛋可以满足小鸡胚胎发育的一切营养需求。因此,说鸡蛋集齐了生命发育所需的基本营养素,并不夸张。

首先,鸡蛋中富含优质蛋白。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3%左右,可比牛奶的蛋白质含量(3%)高多了,和虾肉的蛋白质含量(约16%)相近。然而,对比价格,鸡蛋可比大虾便宜太多了。不仅含量高,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也相当接近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构成模式。这意味着,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相当高。全蛋的蛋白质吸收利用率甚至优于牛奶和瘦肉。也难怪,鸡蛋蛋白能被作为营养学上评定其他食物蛋白质质量的参考标准——谁的蛋白质接近鸡蛋蛋白,谁就优秀。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其次,鸡蛋中还富含一系列维生素。如对视觉细胞很重要、能预防夜盲症和黄斑变性的维生素A和叶黄素;促进钙吸收利用、但其他日常食物中又很少见的维生素D;再比如,有助于凝血的维生素K等。尤其是维生素A的含量为255mg/100g,吃一个鸡蛋就可以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A的15%左右。

同时,鸡蛋中的钙含量也不算低,为56mg/100g,比牛肉的钙含量(4.5~5mg/100g)高十倍左右。只是,鸡蛋中的铁由于吸收利用率较低,因此即便鸡蛋的铁含量不算太低,依然不能算是补铁的优选食物。

值得一提的还有鸡蛋中的卵磷脂,这种物质对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调节体内脂肪代谢、有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长期缺乏卵磷脂,可能会影响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

一天一个鸡蛋

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小时候,母亲每天坚持给我吃1~2个鸡蛋,她常告诉我:一天一个蛋,医生不见面。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坚持一天吃一个鸡蛋,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

调节血脂,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由于鸡蛋中的卵磷脂具有帮助调节脂肪吸收、代谢的作用,每天吃一个鸡蛋,其实比吃含有较多饱和脂肪的红肉类,对心血管健康更有益。而在《心脏》(Heart)杂志中发布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的确显示,每天吃不超过一个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那些担心吃鸡蛋会增加胆固醇摄入的朋友,请记住人体大多数胆固醇是由肝脏合成的。而食物中胆固醇对血脂的“坏作用”,主要源于那些含饱和脂肪酸较高的食物。鸡蛋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高,虽然蛋黄中含有胆固醇,但同时也含有各类维生素、矿物质和卵磷脂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相比五花肉、雪花牛肉等,鸡蛋绝对是可以安心吃的优质食物。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鸡蛋,可不是油炸、油煎的鸡蛋,而是水煮蛋、卧鸡蛋、蒸蛋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每周摄入5个左右鸡蛋,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背后的原理,可能也和鸡蛋中丰富的蛋白质有关。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慢,进食后就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度上升,胰岛素也无须加速分泌,当然也就不会引起或加剧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损伤。总体来说,对于控制血糖的平稳来说,颇有裨益。

扛饿、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

鸡蛋中含有丰富且利用率极高的优质蛋白。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远低于碳水化合物,同时又可以大大增加进食后的饱腹感,这种饱腹感反过来还会抑制食欲。因此,吃高蛋白食物可以大大减少进食后不久就出现饥饿感的情况。

建议大家将水煮蛋、卧鸡蛋、蒸鸡蛋等作为早餐的一部分,不仅扛饿,还能大大降低开工后一会就想吃高热量零食的风险。有研究发现,早餐吃够35克蛋白质的青少年,比起早餐吃不够蛋白质的时候,平均每天要少摄入400多千卡能量。

再加上,人体消化蛋白质所消耗的能量,本就比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所消耗的热量多。您瞧,这一出一进的,鸡蛋着实帮我们减少了不少热量摄入。对于想要吃饱,又想控制体重的打工人来说,实在是相当优秀的食物。

眼睛明亮、头脑清楚,更高级的好看

鸡蛋中维生素A的含量挺高,可以作为日常食物中很好的维生素A来源。而且,相比维生素A含量极高的动物肝脏,鸡蛋的优势在于,不像肝脏那样容易导致摄入过量。再加上鸡蛋中的脂肪也能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和利用,总体来说,会对呵护视力有较好的帮助。

卵磷脂是鸡蛋中特别值得称道的一种营养素,能够给大脑神经细胞提供营养。每天吃一个鸡蛋,对于预防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益处。每天吃一个鸡蛋,眼明心亮就离我们不远啦。

吃法不同

鸡蛋的营养价值差异有多大?

鸡蛋虽好,但不同吃法对鸡蛋的营养价值影响却挺大。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该避坑的那些吃法:

鸡蛋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鸡蛋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第1张图片-

煎鸡蛋、油炸蛋

煎鸡蛋和油炸蛋的脂肪含量过高,很容易将一个本来优秀的食物变得让人望而生畏,对血脂、体重的控制都有不利影响。另外,煎炸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可能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溏心蛋、温泉蛋

一些朋友喜欢吃没有完全煮熟的溏心蛋、温泉蛋,认为其口感嫩滑,用来拌饭十分美味。但这种吃法面临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一方面,没有完全熟透的鸡蛋中很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一旦不慎被感染,将会发生严重的食物中毒反应。其次,熟鸡蛋比生鸡蛋的蛋白质利用率高出许多。

和蔬菜水果类食物不同,鸡蛋在加热做熟后,不仅没什么营养损失,蛋白质还会变得更方便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率大幅提高。通常,煮鸡蛋的时间别太长(7~8分钟为宜),或者搭配一些粥汤、奶类、豆浆一起食用,即可避免鸡蛋煮太老带来的干噎口感。

毛鸡蛋

在我国一些地区,毛鸡蛋是特别流行的“大补”美食。毛鸡蛋是授精后已经部分发育成小鸡的鸡蛋。

毛鸡蛋更大的隐患是卫生问题——毛鸡蛋往往是养鸡场里因受致病菌感染,而无法发育成熟破壳的淘汰鸡蛋。因此,食用它常常会有感染致病菌的风险。另外,由于小鸡的发育,毛鸡蛋中的优质蛋白等营养物质已经被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营养压根比不上一个正常的鸡蛋。因此,真心不建议大家尝试毛鸡蛋

看来,一天一个蛋,还真是适合普通老百姓加强营养、提升健康的优秀吃法!推荐蒸煮炖蛋,不必用油,适当添加调味料和蔬菜、肉类,如茶叶蛋、蔬菜菌菇蒸蛋、虾仁什锦蒸蛋等,一样可以美味营养兼得。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每天吃一个鸡蛋,4大“惊喜”悄悄找上你!加它一起煮,还能护肝、活血、延衰老~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很多人都爱吃鸡蛋,但有人说鸡蛋胆固醇过高,要少吃,也有人说吃鸡蛋会得胆结石……

那鸡蛋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一天最多吃几个呢?


01

“营养优等生”,好处多


鸡蛋被称为“全能营养库”,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还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A、D、K和钙、磷、锌、硒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好处多多~

1保护心血管

合理吃鸡蛋不仅不会损伤血管,反而可以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证明,比起基本不吃鸡蛋的人,每天吃鸡蛋的人心血管病发生风险降低了11%,死亡风险降低18%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鸡蛋除了胆固醇,还有很多利于血管健康的成分,像卵磷脂、多种B族维生素、甜菜碱以及少量Omega-3脂肪酸,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对调控血脂、保护心脑血管都有益处。

2护眼明目

鸡蛋里面还有丰富的叶黄素玉米黄素,这两种物质是护眼的功臣,有助于减缓眼部老化,增强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预防白内障等眼疾。

另外,鸡蛋的维生素A是维持正常视力的重要成分,可以预防夜盲症和干眼症铜、锌、硒等微量元素,则对于预防视网膜退化和青光眼都有很好的作用。

3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因此对于肝损伤的人群,每天早上吃个蛋很有好处。

4健脑益智

蛋黄中的卵磷脂被吸收后释放的胆碱避免智力衰退,并改善记忆力;再加上其中的抗氧化剂,能够改善大脑前额叶功能及执行功能。


02

吃鸡蛋有个“上限”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表的研究指出,对中国成年人来说,每周吃3~6个鸡蛋,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若是超过6个,则死亡风险升高了35%!

总的来说,普通人群每周可以吃3~6个鸡蛋,特殊人群则要视情况而定:

①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健身增肌人士,素食者等,每天吃1~2个蛋也是可以的;

②高血脂患者,若是吃了其它肉类、动物内脏等,建议那天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③胆囊炎患者更好隔一天吃一次,而急性发作期则更好不吃蛋黄。


03

花式吃鸡蛋 营养翻一番


1当归煮蛋,活血化瘀

当归有活血化瘀、调经理气的作用;香附有疏肝行气的作用,它们两个配合在一起就是改善血瘀的“黄金搭档”。

做法

①15克当归、10克香附、2个带壳的鸡蛋洗干净。

②然后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煮10分钟。

③待鸡蛋熟了后,把鸡蛋剥壳再放入水中小火煮10分钟,晾凉后即可食用。

2五味子煮蛋,益气养阴

五味子是“养阴法宝”,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功效。

做法

取10g五味子,提前用水浸泡一晚后连水一起倒入锅中,加鸡蛋同煮。鸡蛋煮至成熟后捞出同样用勺子敲出裂纹,再放回锅中煮10分钟左右。

3双色蒸蛋,护血管

双色蒸蛋不仅颜值高,对心血管健康也很有益:鸡蛋中富含的卵磷脂可乳化脂肪,被誉为“血管清道夫”;胡萝卜、莴笋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营养素也都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做法

①起油锅,下入里脊肉丁、胡萝卜丁、莴笋丁、盐、生抽,炒制成馅料备用;

②将蛋黄和蛋清分开,其中各自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③在碗底刷一层油,倒入蛋清,放入部分炒好的馅料,先上锅蒸5分钟,然后放入蛋黄、剩下的馅料,再蒸5分钟即可。

关注@CQTV健康到家,带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更有营养?

一天吃几个蛋更好?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更有营养?

在日常生活中,蛋是我们常见的食物之一。无论是早餐的煎蛋、中餐的蛋汤,还是晚餐的蛋炒饭,蛋都是美味佳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你或许也会有疑问,一天到底应该吃几个蛋才更好?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蛋更有营养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话题,为您揭开答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每种蛋的营养价值。鸡蛋是最为常见和经济实惠的蛋类,它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D、叶酸等多种营养物质。鸭蛋相对于鸡蛋来说,蛋黄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更高,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维生素B2和维生素E。而鹌鹑蛋虽然小巧,但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锌等矿物质。

根据食物营养学的研究,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蛋黄以一个为宜,摄入的蛋白质以一个至两个为宜。对于鸡蛋来说,每天吃一个至两个鸡蛋是比较合理的建议。这样的摄入量能够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而不会过度摄入胆固醇。当然,不同人群根据年龄、性别、体质和活动水平等因素,其蛋的摄入量也会有所差异。

那么,如果是鸭蛋或鹌鹑蛋呢?鸭蛋蛋黄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每天食用一个即可满足营养需求,摄入的蛋白质则可以多吃一点,但不宜超过两个。而鹌鹑蛋由于体积较小,每天食用3-5个鹌鹑蛋即可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总结来说,无论是鸡蛋、鸭蛋还是鹌鹑蛋,适量食用皆可以获得丰富的营养物质。不过,在选择蛋类时,我们也要注意个人的身体情况。对于患有高胆固醇、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鸡蛋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一天一个以内。而孕妇和儿童则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摄入蛋类,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当然,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来源,蛋不仅仅只是摄入量的问题,我们更应该注重蛋类的烹饪方式。煮蛋、水煮蛋和蒸蛋是相对较为健康的烹饪方式,这样能够保持蛋中营养物质的相对稳定。相比之下,过于油炸或者煎炒的蛋则可能导致热量增加,同时也会使蛋中的某些营养物质损失。

综上所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适量食用鸡蛋是最为推荐的。鸡蛋不仅价格适中,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为我们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无论是鸭蛋还是鹌鹑蛋,在摄入量上都需要控制在适量范围内。当然,在选择和烹饪蛋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身体状况做出合理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Munshi, A., & Joshi, S. (2017). Role of Eggs in Human Nutrition and Health: A Review. journal of nutrition & food sciences, 7(6).

2. Heiatian, Z., & Mousavi, S. M. (2020). Duck Egg: Nutritional Values and Health Benefits. Nutritional Sciences and Food Technology, 5(2), 9-19.

不同人群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一文告诉你答案!

“吃鸡蛋要去掉黄,不然会升高胆固醇。”“一天最多只能吃一颗鸡蛋。”“蛋黄才是鸡蛋的营养所在。”围绕着这一话题,最近几年网上的讨论很多,众说纷纭。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确实看起来不少,毕竟建议高脂血症人群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那么,吃鸡蛋真的会升高胆固醇水平吗?老年人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比较好?

健康时报图

吃鸡蛋真的会使血胆固醇升高吗?

河北省人民医院外科营养副主任医师张晓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表示,人体并非烧杯,不是说你往里倒多少试剂,烧杯里就会有多少试剂,血液很多营养素的水平和摄入的营养总量并不成正比。近年来多项医学研究表明,血胆固醇水平与摄入脂肪含量以及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的关系更大一些,而与每日摄入的胆固醇总量关系并不大。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纠结于吃鸡蛋这件事。而且不少研究发现,适量吃鸡蛋是有益心血管健康的。2018年发表在权威期刊《心脏》(Heart)上的研究表明,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天吃一颗鸡蛋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降低。2022年刊发在《elife》杂志的一项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展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适量摄入鸡蛋(约每天1个),血液中的有益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的含量更高,尤其是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高于常人;而有害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更少,因此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研究截图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或会对“我国人群吃鸡蛋”起到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我国人群的鸡蛋平均摄入量远不到推荐量。因此,需要多鼓励人们适量食用鸡蛋,以此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

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

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但是,鸡蛋还含有蛋白质、12种维生素、钾元素、铁元素、卵磷脂、单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可以说富含着小鸡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是很丰富的。对于本身存在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人,也是可以适量吃鸡蛋的,但是要限制。《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建议,高脂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高胆固醇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200毫克。《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也推荐可以适当吃鸡蛋,如果是高血脂的人,可以一周3~5个。

不同人群一天最多吃几个鸡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摄入300~350克蛋类,大概平均就是一天一个鸡蛋,明确写到不弃蛋黄,就是不要把鸡蛋黄扔掉。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但是身体肝肾功能有问题的人群,需要咨询医师意见决定摄入鸡蛋数量,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肝肾负担。

鸡蛋怎么吃才更健康?

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的消化率为99.7%,摊蛋为98%,炒蛋为97%,蒸蛋为92.5%,油炸为81.1%,生吃为30%-50%。除此之外,不同烹调技术对鸡蛋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图自“张晓伟健康科普工作室”因此,一般推荐吃法排序为:1.煮鸡蛋: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性程度更佳,也最容易消化。2.蒸鸡蛋:不要在混合之初放入油或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搅匀蛋液后再加入调料,略搅几下保证空气混匀就入蒸锅,这样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3.摊鸡蛋和炒鸡蛋:更好用中火,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因为时间需要相对较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会影响质感。

一天吃几个蛋更好?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更有营养?

大家都知道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像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究竟该怎么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鸡蛋、鸭蛋、鹌鹑蛋

有啥区别?

1 营养方面

其实蛋品之间营养相差并不大,所含蛋白质的量几乎均约为 13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低的是鸡蛋,数值为 12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高的是鸽子蛋,其含量也就仅仅在 14 克/100克左右。

所以,各种蛋品之间营养相差甚微,不用过度追求某一种。

2 脂肪(量)方面

不同蛋品中所含的脂肪(量)还有些差距,同等质量下对比,鸭蛋中所含的脂肪物质最多(14 克/100克),鸡蛋中所含脂肪最少(8.8 克/100克)。

3 维生素方面

通过对几种蛋品进行对比,发现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就维生素 D 而言,鸡蛋中所含的维生素 D 可达到 80 个国际单位,此含量比其他蛋品几乎高出 30% 左右。

再来对比维生素B12,鸭蛋和鹅蛋中所含的维生素B12(量)略高一筹。

除此之外,维生素 A、维生素 E、维生素 K 在各种蛋品中的差别不大,不必纠结。

换而言之,生活中单日(次)食用鸡蛋等蛋品的量很有限,它们本身也不是我们推荐食用的维生素良好的食物来源。

4 矿物质方面

不少人在乎鸡蛋当中的铁元素,但鸡蛋中所含的铁量其实很少(1.8 毫克/100克),且其他蛋品中所含的铁也几乎都是这个水平。

至于钙质,几种蛋品的含钙量都在 60 毫克/100克左右,补充效果还算不错。

再来说锌,除了火鸡蛋中含量较高,其他的蛋品相差无几(1.3%~1.6% 左右)。

综上所述,不同蛋品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的剂量相差很小。

无论是鸡蛋、鸭蛋、鹅蛋,还是鹌鹑蛋、鸽子蛋、鸵鸟蛋,营养素种类无本质区别,营养素的含有量上同样相差无几。

特别提醒

*** 上传言的“吃鸡蛋治高血压”“吃鹌鹑蛋能防治哮喘”“鹅蛋能祛斑”等说法,都不靠谱,不可信。

为什么有的蛋那么贵?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鸽子蛋、鸵鸟蛋、甲鱼蛋等蛋品售价的确很高,但昂贵与营养价值无关,只在于这些蛋品的养殖成本过高和产量少。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不同人群怎么吃蛋类?

普通人吃蛋要适量,特殊人群可以多吃些鸡蛋:

对于健康人群,在保证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足量摄入的基础上,建议平均每天吃 1 个鸡蛋(大约 50 克),或重量大致相当的其他蛋类。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单日 2~3 个)。

此外,吃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蛋黄,尽量吃完一整个全蛋。

有人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但并不存在证据证明“多吃胆固醇会危害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已经取消了每日饮食中胆固醇的 *** 。血脂正常的人不用特地丢弃蛋黄。

蛋黄比蛋清更加优秀,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上更胜一筹,其中包括含量和吸收率。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

有什么区别?

和土鸡蛋类似的还有很多,如初产蛋、杂粮蛋、谷物蛋、五谷蛋、生态蛋、绿色蛋、山鸡蛋、土鸡蛋……其实这些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

农产品专家介绍,这些“概念蛋”除了名字与普通鸡蛋有区别外,更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价格。对于土鸡蛋、初生蛋、谷物蛋等,没有国家标准。

营养专家介绍,目前没有见过任何一份检验报告,证明土鸡蛋比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出多少,因此很多“概念蛋”都是炒作。无论是概念蛋还是普通蛋,其营养价值大同小异,无非是在喂养中,因喂养饲料等成分不同,在一些成分上,会有一些细微差异。

9 个吃鸡蛋的小知识

一定要记牢!

1 室温下,鸡蛋只能放 10 天

很少人对鸡蛋有保质期的顾虑,认为外壳能像铜墙铁壁把所有细菌都拦在外面,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讲,存放在 2~5℃ 的环境下,鸡蛋的保质期是 40 天;室内常温下只有 10 天。所以建议购买鸡蛋更好以一周的量为宜。

2 鸡蛋的大头向上放

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3 营养和蛋壳颜色无关

很多人挑鸡蛋关注蛋壳颜色,认为红蛋壳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并不是。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所以,买鸡蛋时,不必太在意蛋壳的颜色。

4 别用凉水冷却鸡蛋

将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放入凉水中冷却是很多人的做法,但鸡蛋壳上分布了许多细小的小孔,凉水会通过小孔进入蛋壳内,细菌等微生物也会随之进入蛋内。可以剥出来的鸡蛋用净水冲洗下。

5 储存鸡蛋注意隔离

虽然,鸡蛋放在冰箱里可以延长保鲜期,但新鲜的鸡蛋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此外,买回来的鸡蛋外壳上可能还会有一些脏东西,可能会污染冰箱里的其他食材。因此,建议买回的鸡蛋用湿巾擦干净,然后存放鸡蛋时,应注意与其他食物隔离。

6 买红皮鸡蛋更耐存

虽然从食物营养成分上来看,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别。但从食物的耐储性来看,红皮鸡蛋皮更厚些,更耐储存,所以夏天买红皮鸡蛋更有优势。

7 挑鸡蛋可遵循“一摸二闻三摇”

一摸:一般新鲜鸡蛋表面会比较涩手,不新鲜的鸡蛋表面非常光滑。

二闻:新鲜鸡蛋外壳有一股烧石灰的味道,而不新鲜的鸡蛋没有这个味道。

三摇:轻轻摇晃鸡蛋,新鲜鸡蛋没有任何晃动的声音和感觉,不新鲜的鸡蛋可以明显感到蛋黄的晃动。

8 这几种鸡蛋别吃

裂纹蛋:这些鸡蛋很容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处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散黄蛋:因运输等剧烈震荡,蛋黄膜破裂,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而混浊。

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并带有恶臭味,这种蛋不能食用。

9 别用微波炉加热完整鸡蛋

切记不要使用微波炉加热蛋壳或蛋黄完整的鸡蛋,会出现鸡蛋炸开的情况。如果是已经搅匀的蛋液或炒过的鸡蛋是没问题的。

资料:科普中国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一天吃几个蛋更好?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更有营养?

大家都知道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像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究竟该怎么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鸡蛋、鸭蛋、鹌鹑蛋有啥区别?

1、营养方面

其实蛋品之间营养相差并不大,所含蛋白质的量几乎均约为13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低的是鸡蛋,数值为12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高的是鸽子蛋,其含量也就仅仅在14克/100克左右。

所以,各种蛋品之间营养相差甚微,不用过度追求某一种。

2、脂肪(量)方面

不同蛋品中所含的脂肪(量)还有些差距,同等质量下对比,鸭蛋中所含的脂肪物质最多(14克/100克),鸡蛋中所含脂肪最少(8.8克/100克)。

3、维生素方面

通过对几种蛋品进行对比,发现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就维生素D而言,鸡蛋中所含的维生素D可达到80个国际单位,此含量比其他蛋品几乎高出30%左右。

再来对比维生素B12,鸭蛋和鹅蛋中所含的维生素B12(量)略高一筹。

除此之外,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在各种蛋品中的差别不大,不必纠结。

换而言之,生活中单日(次)食用鸡蛋等蛋品的量很有限,它们本身也不是我们推荐食用的维生素良好的食物来源。

4、矿物质方面

不少人在乎鸡蛋当中的铁元素,但鸡蛋中所含的铁量其实很少(1.8毫克/100克),且其他蛋品中所含的铁也几乎都是这个水平。

至于钙质,几种蛋品的含钙量都在60毫克/100克左右,补充效果还算不错。

再来说锌,除了火鸡蛋中含量较高,其他的蛋品相差无几(1.3%~1.6%左右)。

综上所述,不同蛋品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的剂量相差很小。

无论是鸡蛋、鸭蛋、鹅蛋,还是鹌鹑蛋、鸽子蛋、鸵鸟蛋,营养素种类无本质区别,营养素的含有量上同样相差无几。

特别提醒

*** 上传言的“吃鸡蛋治高血压”“吃鹌鹑蛋能防治哮喘”“鹅蛋能祛斑”等说法,都不靠谱,不可信。

二、为什么有的蛋那么贵?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鸽子蛋、鸵鸟蛋、甲鱼蛋等蛋品售价的确很高,但昂贵与营养价值无关,只在于这些蛋品的养殖成本过高和产量少。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三、不同人群怎么吃蛋类?

普通人吃蛋要适量,特殊人群可以多吃些鸡蛋:

对于健康人群,在保证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足量摄入的基础上,建议平均每天吃1个鸡蛋(大约50克),或重量大致相当的其他蛋类。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单日2~3个)。

此外,吃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蛋黄,尽量吃完一整个全蛋。

有人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但并不存在证据证明“多吃胆固醇会危害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已经取消了每日饮食中胆固醇的 *** 。血脂正常的人不用特地丢弃蛋黄。

蛋黄比蛋清更加优秀,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上更胜一筹,其中包括含量和吸收率。

四、土鸡蛋和普通鸡蛋有什么区别?

和土鸡蛋类似的还有很多,如初产蛋、杂粮蛋、谷物蛋、五谷蛋、生态蛋、绿色蛋、山鸡蛋、土鸡蛋……其实这些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

农产品专家介绍,这些“概念蛋”除了名字与普通鸡蛋有区别外,更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价格。对于土鸡蛋、初生蛋、谷物蛋等,没有国家标准。

营养专家介绍,目前没有见过任何一份检验报告,证明土鸡蛋比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出多少,因此很多“概念蛋”都是炒作。无论是概念蛋还是普通蛋,其营养价值大同小异,无非是在喂养中,因喂养饲料等成分不同,在一些成分上,会有一些细微差异。

五、9个吃鸡蛋的小知识一定要记牢!

1、室温下,鸡蛋只能放10天

很少人对鸡蛋有保质期的顾虑,认为外壳能像铜墙铁壁把所有细菌都拦在外面,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讲,存放在2~5℃的环境下,鸡蛋的保质期是40天;室内常温下只有10天。所以建议购买鸡蛋更好以一周的量为宜。

2、鸡蛋的大头向上放

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3、营养和蛋壳颜色无关

很多人挑鸡蛋关注蛋壳颜色,认为红蛋壳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并不是。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所以,买鸡蛋时,不必太在意蛋壳的颜色。

4、别用凉水冷却鸡蛋

将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放入凉水中冷却是很多人的做法,但鸡蛋壳上分布了许多细小的小孔,凉水会通过小孔进入蛋壳内,细菌等微生物也会随之进入蛋内。可以剥出来的鸡蛋用净水冲洗下。

5、储存鸡蛋注意隔离

虽然,鸡蛋放在冰箱里可以延长保鲜期,但新鲜的鸡蛋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此外,买回来的鸡蛋外壳上可能还会有一些脏东西,可能会污染冰箱里的其他食材。因此,建议买回的鸡蛋用湿巾擦干净,然后存放鸡蛋时,应注意与其他食物隔离。

6、买红皮鸡蛋更耐存

虽然从食物营养成分上来看,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别。但从食物的耐储性来看,红皮鸡蛋皮更厚些,更耐储存,所以夏天买红皮鸡蛋更有优势。

7、挑鸡蛋可遵循“一摸二闻三摇”

一摸:一般新鲜鸡蛋表面会比较涩手,不新鲜的鸡蛋表面非常光滑。

二闻:新鲜鸡蛋外壳有一股烧石灰的味道,而不新鲜的鸡蛋没有这个味道。

三摇:轻轻摇晃鸡蛋,新鲜鸡蛋没有任何晃动的声音和感觉,不新鲜的鸡蛋可以明显感到蛋黄的晃动。

8、这几种鸡蛋别吃

裂纹蛋:这些鸡蛋很容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处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散黄蛋:因运输等剧烈震荡,蛋黄膜破裂,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而混浊。

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并带有恶臭味,这种蛋不能食用。

9、别用微波炉加热完整鸡蛋

切记不要使用微波炉加热蛋壳或蛋黄完整的鸡蛋,会出现鸡蛋炸开的情况。如果是已经搅匀的蛋液或炒过的鸡蛋是没问题的。

吃鸡蛋会胆固醇高吗?每天吃几个鸡蛋最健康?医生给你答案

#秋日生活打卡季#

鸡蛋,美味且多用途的食材,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人们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的胆固醇含量。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鸡蛋的复杂关系,解开鸡蛋与健康之间的谜题。从胆固醇到血脂,我们将为您提供具体的数据和相关流行病学信息,同时解释专业术语和名词。

胆固醇:吃多了会高吗?

首先,让我们解决一个普遍的疑虑:

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但正常健康的人不必过于担心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和高血脂问题。

为什么呢?


这里是关键,人体内胆固醇的大部分,约占70%,是由身体自身合成的,而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小一部分。

这意味着,即使我们食用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也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飙升。

此时,让我们揭示一个悬念:鸡蛋究竟包含多少胆固醇?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一颗中等大小的鸡蛋大约含有186毫克的胆固醇。

虽然这看起来很多,但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卵磷脂。

鸡蛋不仅富含胆固醇,还含有对血脂调节有利的卵磷脂。

这就像一个出现在情节中的侧角色,可能会改变故事的结局。卵磷脂有助于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然而,我们仍然没有完全解答一个重要问题:鸡蛋到底对健康有何影响?


让我们来揭示这个谜题。

科学研究:鸡蛋的真相

大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一项针对成年人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入1颗鸡蛋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这个结果令人鼓舞,但我们不能忽视个体差异和其他关键因素。

现在,让我们进一步分析不同人群的建议摄入量和注意事项。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常成年人每天建议摄入1个鸡蛋。

然而,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可以每天最多吃3个鸡蛋。


而对于高血脂人群,情况有些不同,每天鸡蛋的摄入量不应超过1个,每周不超过5个,以控制胆固醇摄入。

肥胖人群也需要特别关注,每周鸡蛋摄入量应限制在6个以下,以减少全因死亡率的风险。

烹饪方式和饮食搭配:关键因素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关注鸡蛋的数量。

烹饪方式也非常重要。更好采用蒸、煮等少油无油的方式,避免煎炸,以确保食用鸡蛋时不会增加不必要的脂肪摄入。

饮食整体搭配也应合理。

多摄入新鲜蔬果、杂粮、低脂脱脂奶、大豆类等食物,以确保均衡的营养摄入。这些食物提供了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维持全身健康。


在我们结束这次探索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所学到的关键信息。

鸡蛋虽然富含胆固醇,但正常人群可以适度食用,甚至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建议摄入量,而烹饪方式和饮食搭配也是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

总结来说,鸡蛋是一种美味且有营养的食物,但在食用时需要谨慎选择和控制摄入量,以确保享受其好处而不引发健康问题。

我们在饮食中也应谨慎权衡,以保持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鸡蛋有什么营养,你知道吗?

吃鸡蛋有什么好处呢?可能很多人知道但知道的并不全面。


如果每天早晨吃两个水煮鸡蛋,并一直坚持下去的话,你知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如果你不知道,这个视频请你一定要认真的把他看完,并且把它转发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之一,就是鸡蛋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能力,大家都知道,鸡蛋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也是一种全营养食物,鸡蛋中含有我们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能够帮助维持我们身体细胞的健康代谢,此外,鸡蛋中的卵磷脂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病毒的侵袭,还有助于保持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就是鸡蛋还有助于我们身体塑形,在减重时,控制饮食往往会导致营养不良。因此我们可以将早餐中的碳水化合物,比如面包蛋糕馒头等换成鸡蛋,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会发现,虽然体重并没有大的变化但身形变得更加的紧致,同时衣服也会感觉变大了。这种感觉是不是特别的好,同时也会让我们的气色看起来红润有光泽,鸡蛋中的蛋白质它含有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必需的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鸡蛋中的卵磷脂,它能够帮助我们的干细胞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保护的一个作用,去保护我们整个身体的代谢和活性。

鸡蛋的营养价值真的非常丰富,这次你知道了么?知道了要记得转发啊!

标签: 功效 鸡蛋 营养 作用 价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