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鸡肉,营养专家表示,相比猪肉、羊肉等畜类红肉,鸡肉、鸭肉等禽类白肉更推荐作为日常膳食摄入。
鸡肉的“两大优势”
1高蛋白、低脂肪
鸡肉中富含优质蛋白,每100克鸡肉就有23.3克蛋白质,是猪肉的2.5倍,跟牛肉基本相当,是羊肉的2倍多。
与此同时,它的脂肪含量还特别少,每100克鸡肉中只有9.6克脂肪,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材。
2调理身体
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鸡肉中还含有钙、维生素C、维生素E、磷脂等营养物质,而且消化率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鸡身上哪块肉最值得吃?
1鸡胗,含一味“中药”
鸡胗,其实就是鸡的胃,虽然它个头不大,但内壁的一层黄色“膜”,也就是鸡内金,是一味中药,可以健脾胃。
2鸡胸肉,健身减肥首选
鸡胸肉是鸡身上高蛋白低脂肪的更佳选择,100g鸡胸肉蛋白质含量大约24g、脂肪大约2g;而且其钾含量也不低,是鸡腿的1.5倍、鸡翅的1.6倍、鸡爪的3.1倍;它还含有大量的铁元素,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
另外,每100克鸡胸肉中含有1.2克左右的咪唑二肽,是一种可以抗疲劳、抗氧化的好东西。比猪肉、金枪鱼等肉类中的含量还要丰富。所以不论是增肌还是减脂,鸡胸肉都是极好的食材。
不过鸡胸肉虽然好,但也有个缺点,脂肪少、肌肉组织稳固,很难烹调入味,且水煮时肉中水分流失的快,易造成肉质柴、口感差、又老又硬。为此,饭小二给大家推荐个窍门:
【鸡胸肉不柴的小窍门】
①敲:将鸡胸肉对半横切成3-4片薄片,用刀背来回敲几下,可以把里面的组织敲松散,这样吃起来口感就不会那么柴;
②腌渍:腌渍时用葱姜蒜调水,放入鸡胸肉吸饱水分,再加1个蛋清和少许淀粉,能更好地锁住鸡胸肉的水分。
3鸡肝,维生素A含量高,护视力
每100克鸡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约10414微克,是名副其实的高维生素A食品,有助于缓解眼睛干涩、疲劳和视力减退等症状。不过要注意,每天吃28克鸡肝,摄入的维生素A就可能达到人体每日更高可耐受摄入量,所以摄入量应该控制在25克以内更安全。
另外每百克鸡肝的叶酸含量约1172微克,比很多叶类蔬菜高出百倍!而叶酸不仅能促进红细胞生成、大脑神经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有好处。
但是鸡肝是高嘌呤、高胆固醇的食物,一块鸡肝(50g)≈1小个鸡蛋所含胆固醇。因而每个月吃1-2次就够了,不宜多吃。
4鸡爪,热量高、不美容
别看鸡爪吃起来没什么肉,但热量却相对较高,比如1个鸡爪重约50g,可食用部分为60%,热量约76kcal。也就是说吃上4个鸡爪(热量是304kcal),就相当于吃了两小碗米饭(约260克)。这还不算烹调时加入的调料热量。
另外,鸡爪和猪蹄的构成比较像,高蛋白高脂肪,也含有胶原蛋白,但是其中的胶原蛋白属于大分子蛋白,其结构非常稳定,人体的吸收利用率很低,不足5%。所以起不到美容养颜的效果,却容易让人发胖。
除了鸡爪,鸡翅的热量和脂肪也相对较高,且微量元素含量较少,减肥人士不宜多吃。
吃鸡的常见错误,千万别犯
1鸡汤比鸡肉更营养?
不少人觉得炖了鸡汤后,鸡肉里的营养都浸出在鸡汤里了,吃鸡肉不如喝鸡汤有营养。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在炖汤的过程中,只有少部分蛋白质、钙会溶解其中,较多的反而是脂肪、嘌呤等,营养价值远不如鸡肉。
2越贵的鸡营养价值越好?
市面上鸡的种类很多,像三黄鸡、柴鸡、乌鸡等,价格也不尽相同,那是不是价格高的营养价值就高呢?
其实每一种鸡的营养差距非常小。以蛋白质为例,每百克的重量,三黄鸡蛋白质含量约20.8克;乌鸡约23.1克;柴鸡约21克。而三种鸡的价格却是三黄鸡<乌鸡<柴鸡。
所以价格的高低并不能体现营养的多少。
来源:CCTV回家吃饭
鸡爪好吃,但是不会处理就会吃到很多细菌,只要做对这一步就好了鸡爪的营养价值颇高,含有丰富的钙质和胶原蛋白,适当的食用可以软化血管,同时女人多吃也具有美容功效;
鸡爪不但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生长发育停滞的儿童。还适宜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
『红烧鸡爪』
配料: 鸡爪250g 姜片2片 盐1小勺 大蒜3瓣 生抽1勺 生抽2勺 花椒八角适量 清水适量
做法:1、鸡爪冷水下锅焯几分钟,捞出备用;2、锅内放入色拉油,放入花椒、八角、大蒜、姜片爆香;3、放入鸡爪翻炒几分钟;4、倒入2勺生抽;5、倒入1勺老抽;5、放入少半勺 盐翻炒均匀后;7、倒入刚好可以没过鸡爪的清水;8、大火烧开转小火煮至软烂即可出锅;
注意事项:
1、鸡的指甲里藏了很的细菌,所以在焯水之前,指甲一定要先去掉;2、鸡肉含胆固醇较高,老年人要少吃为宜;3、鸡爪的脂肪含量较高,在白肉中属于热量较高的食物,同时含有较多的钠,减肥时不宜多食。如果是速生鸡就不要吃鸡爪了,速生鸡会给吃很多抗生素,而鸡爪、鸡翅就有很多残留物。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李建
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既能热炒、炖汤,又可冷食凉拌。鸡肉还是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肉类,易消化、好吸收。然而,对于食用鸡肉这件事,不少消费者有颇多顾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担心那些生长迅速、价廉又肥嫩的肉鸡是否安全。如何更放心、更安全地食用鸡肉?可以听听专家的科普。
科普一 “速成鸡”并非激素鸡
鸡肉是生活中常见的盘中餐,尽管油炸鸡、红烧鸡、辣子鸡、白斩鸡样样美味,但鸡肉却并非所有人的“心头好”,因为人们一直以来在“速成鸡”的安全性上,都有一些担忧与疑惑。
那么,“速成鸡”确实都是不安全的“激素鸡”吗?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阮光锋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所谓“速成鸡”,其实就是肉鸡,也叫“快大型鸡”。这些鸡之所以长得快,并不是因为喂了激素,而是靠优良品种——科学的遗传选种技术和“好吃好住”——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培育出来的。科学育种和饲养的肉鸡,吃500克饲料就能转化为大约350克肉,所以价格便宜。
上世纪80年代,饲料转化率单笼测定技术出现,肉鸡的良种选育加速发展。至今30多年间,肉鸡出笼时间从60多天缩短至30多天,平均每年缩短1天。目前规模化养殖的鸡,生长期大都在40-42天,体重一般可以达到2-2.5公斤左右。这个时段,鸡肉中的脂肪分布均匀,分割出来的鸡腿、鸡翅、鸡胸等部位大小适中。如果继续养下去,虽然还可以长得更大,但对于养殖户来说很不经济,所以此时是出栏宰杀的更佳时机。
当然,因为集中养殖,肉鸡防病的压力也就更大了,所以才需要使用抗生素。用过抗生素的动物,肉中确实会有抗生素残留,但只要按照安全标准要求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的规定,残留量则不足以威胁健康。
大多数时候,饲养的肉鸡确实不如家养土鸡或者能在山野间“放飞自我”的“溜达鸡”好吃。阮光锋解释说,这是因为散养的鸡生长时间相对较长,客观上有利于一些风味物质的积累,所以家养的土鸡往往细腻味鲜。而肉鸡,因为其肌间脂肪和某些风味物质的沉积较少,所以确实味道稍微逊色些。但是,无论肉鸡还是土鸡,都是饮食中较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土鸡、“溜达鸡”,其实并没有太多所谓的“神奇功效”。
科普二 烹饪、食用 *** 很重要
食用鸡肉时,想要美味与健康兼得,选对 *** 很重要。为此,阮光锋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四点。
首先是要选鸡的低脂部位,优先吃鸡胸肉。阮光锋说,鸡肉不同部位的脂肪和热量相差很大,脂肪最少的是鸡胸肉,大腿肉次之,鸡翅脂肪更高。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100克鸡胸肉的能量是133千卡,而同重量鸡腿肉的能量则是181千卡。100克的鸡翅热量是194千卡,脂肪含量约为17.3克。除了鸡翅,鸡爪的脂肪含量也不少,每100克热量高达254千卡。因此,鸡的有些部位必须要控制摄入量,否则可能带来肥胖风险。
其次是尽量吃去皮鸡肉,少吃鸡皮。
鸡皮的皮下组织脂肪含量较高。每100克鸡皮含46.1克脂肪。而每100克去皮鸡肉中的脂肪,大约只有0.7克。
第三是注意烹饪 *** ,少吃炸鸡、烤鸡,少喝鸡汤。
虽然鸡肉肉质细嫩,适合各种烹调,但更好选择较为清爽的烹调方式,如白斩鸡、清炖鸡。而香酥鸡、辣子鸡、炸鸡等,不仅营养成分损失,热量也比较高,不利于健康。
阮光锋还提醒说,红烧鸡肉也要少放油和盐。同时,因为烤鸡时温度较高,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苯并芘等致癌物质,所以也要少吃。
传统观念里,人们大多认为鸡汤更有营养,而炖汤后的鸡肉,鲜美程度下降,吃起来口感比较“柴”,常被人们嫌弃。其实,无论鸡汤、肉汤还是鱼汤,汤的蛋白质含量远不及肉块本身。因为汤的主要成分是水,好喝的鸡汤中油和盐都很多。
第四点是要注意鸡肉不能吃太多。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4075克畜禽肉。吃太多了的话,能量摄入过多,不利于健康。
科普三 有些部位不能随便吃
鸡身上的很多部位都很美味,但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阮光锋提醒消费者留心以下几点:
首先,更好少吃或不吃鸡脖子上的皮。鸡脖子是鸡身上腺体集中的部位,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容易导致肥胖,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
其次是鸡的某些内脏器官,可能残留有毒物质(残留量因养殖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比如鸡的肺泡,能容纳进入鸡体内的各种细菌,特别是嗜热菌,就算加热也不能完全杀死;胃脏(鸡胗)因为负责储存和磨碎食物,有害物质也可能在此残留。
此外,一只鸡和它吃入体内的有毒物质作斗争时,主要依靠肝和肾。因此,尽管鸡胗、鸡肝和鸡肾美味又有营养,但出于健康方面的考量,还是应该尽量减少食用次数和食用量。
最后是鸡 *** ,除含有大量脂肪外,还聚集着无数个淋巴组织,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致癌物等有害物质,因此不建议食用。
鸡翅里含脂肪多 容易导致肥胖?
在很多人看来,鸡肉属于“白肉”,其脂肪少、能量低,需要减肥的人可以放心吃。事实上,鸡的不同部位脂肪和热量相差很大,有些部位需要控制摄入量,否则也可能带来肥胖风险。
?
比如,鸡翅中就含有不少脂肪。数据显示,100克鸡翅的热量是194千卡,脂肪含量为17.3克,相同重量的鸡胸脯肉能量是133千卡,鸡腿肉181千卡。除了鸡翅,鸡爪的脂肪含量也不少,热量高达254千卡/100克。2两鸡翅肉所产生的能量是194千卡,而3两米饭的能量是174千卡。按我们常吃的鸡翅大小计算,1个鸡翅一般是2两多,因此,如果吃下1个鸡翅,产生的能量很容易超过3两米饭。而许多餐厅里鸡翅都是按对儿卖的,我们很少一次就只吃1个鸡翅,不少人甚至一大盘鸡翅也能轻松吃进肚。所以,特别爱吃鸡翅的人需要提高警惕,以免能量摄入超标,导致肥胖。另外,不同的烹饪 *** ,鸡翅的热量也相差较大,油炸、蜜汁等做法,会增加其脂肪和糖的含量,使热量提高,如香辣鸡翅高达421千卡/100克。因此推荐烹饪时,鸡翅以炖汤、清蒸为主,并减少放盐量。红烧或烧烤也可以偶尔吃,但要尽量少吃油炸和蜜汁鸡翅。
提醒
排骨是猪“瘦肉”中脂肪含量更高的食材;雪花牛排、肥牛片等都是牛肉中脂肪含量较高的食材,想减肥的人要少吃。
3个鸡爪热量堪比两碗饭?8种食物其实是“热量大户”鸡爪又被称为“凤爪”,虽然肉不是很多,但是多皮、筋,胶质满满,用来卤制、红烧、煮汤都别有一番风味,既能当零食,也能当菜。
就是这样一款备受喜爱的食材,热量却超乎你的想象:吃3个鸡爪的热量,堪比两碗饭。
采访专家,详解鸡爪的营养真相,并提醒你关注几种善于伪装的“高能食品”。
受访专家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王兴国
中国注册营养师 李园园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团
鸡爪的热量有多高
鸡爪骨头多,看着瘦,吃起来特别有嚼劲,很少有人将其和油腻的脂肪联系起来。然而,数据显示,鸡爪脂肪含量高达16.4%,跟猪蹄差不多。
一个鸡爪从30克到50克不等,可食部分大概占60%左右。按照平均40克/个来算,每顿吃三个的话,就相当于吃进去11.8克脂肪,大概两瓷勺还多。更何况,很多人一次吃好几个鸡爪,更会让热量超标。
此外,做鸡爪时如果放了白糖,也会让身体摄入过多的热量。
柠檬鸡爪、卤鸡爪等熟制品中,盐含量通常也不低,吃多了还容易导致钠摄入量超标,对血压、血管健康可能造成不利。
不过,鸡爪还有一定的营养优势。
其蛋白质含量高,达到23.9%,仅次于鸡胸肉;胆固醇含量(103毫克/100克)比内脏低,钙含量(36毫克/100克)在鸡的各部位中也是比较高的。
可以偶尔当作零食吃一个,不建议大量食用。
8种“高能食物”善于伪装
除了鸡爪,还有很多常见的食物也是热量大户,吃的时候要注意控制量。
1腐竹、豆腐皮
豆腐皮是豆浆煮沸后,从豆浆表面连续挑起的薄膜状产品。腐竹是从豆浆表面连续挑起豆浆皮,干燥后形成的类似竹枝的产品。数据显示,豆腐皮脂肪含量在23%左右,腐竹在21.7%左右。
2辣椒酱
*** 辣椒酱时,往往需要加入大量油脂把辣椒充分包裹起来,才能让辣椒素充分释放。市售辣椒酱的脂肪含量在40%~80%之间。
3沙拉酱
蔬菜沙拉的热量很低,可以常吃,但拌蔬菜的沙拉酱或蛋黄酱热量却不低,比如某品牌沙拉酱和蛋黄酱,脂肪含量分别高达63.4%和73.5%。
4雪花牛肉
雪花牛肉看似瘦肉,其实内部缀满了白色的脂肪花纹,脂肪含量几乎达到了一半。一口牛肉里面约有半口肥肉。
5粗粮饼干
粮食、豆类中含的主要是不溶性的膳食纤维,比较粗糙。想要达到一个较好的口感,需要油脂在里面起到“润滑”作用。
6非油炸薯片
非油炸薯片只是工艺上不经过油炸,取而代之的是烘烤 *** ,烘烤前要放很多油才能达到酥香脆的口感。
7风味酸奶
一些打着“味浓”旗号的牛奶,加了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等。此外,酸奶一旦标上“风味”这两个字,就不是原味酸奶,热量也会更高。
8果蔬脆片
油炸后的蔬脆片,植物油大多排在配料表的之一位,这类产品的脂肪含量一般为27%~40%,跟薯片不相上下。为了改善口感,糖和盐含量也不少。
怎么避免买到高热量食物
想避免挑选到高热量的食物,最重要,也最直接的 *** 就是看食品标签,其中,要重点看营养成分表和食品配料表。
营养成分表可以看出该食品提供哪些营养,尤其是“能量”这一项,能帮你把“高能食品”筛选出来。
食品配料中,各种配料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如果白砂糖等高热量配料排序靠前,说明这类食品热量很高。
推荐一个简单的窍门:选购食品的时候,不要买配料表名单太长的。
以超市里袋装的大枣为例。某种商品的配料表里就只有“大枣”这一项,而另一种“脆枣”的配料表里,除了“大枣”,还有“植物油”。可见,前一种袋装大枣的热量会更低。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要留意配料表上是否有麦芽糊精和氢化植物油。
- 麦芽糊精热量高、升血糖速度快,其作为填充剂添加到莲子粉、山药粉等糊粉食品中,会降低天然食材的比例。类似的还有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玉米糖浆等。
- 氢化植物油常用于面包、饼干、糕点等食品。其部分氢化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日常应注意鉴别含氢化植物油配料的食物,包括“植物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等。
这些隐藏的“热量炸弹”
正在让你悄悄变胖
1.沙拉酱
很多人喜欢吃蔬菜沙拉、水果沙拉,在食用各种沙拉时,一般都会加上千岛酱、凯撒酱等不同口味的沙拉酱。很多朋友觉得这样吃有利于减肥,但是如果吃不对小心越吃越胖!因为沙拉里的沙拉酱616千卡/100克,脂肪更是高达 63%。
对于处于减肥期的朋友们,更好不要食用加有沙拉酱的蔬菜沙拉或水果沙拉,可以选择相对低脂的酱汁,比如油醋汁、拌菜汁等。不需要刻意减肥的朋友,可以适量地食用沙拉酱。
2.鸡爪
很多朋友喜欢吃鸡爪,卤鸡爪、泡椒鸡爪、柠檬鸡爪等等,无论是作配菜,还是当零嘴都非常合适。本以为鸡爪肉不多,热量也不会多,但其实鸡爪也是隐藏的“热量炸弹”!
鸡爪的脂肪含量为254千卡/100克,在鸡的各个部位中仅次于鸡皮,和猪蹄差不多。这意味着吃2个~3个鸡爪热量就相当于吃了2碗米饭。
而且,外面卖的柠檬鸡爪、卤鸡爪等熟制品中,盐含量通常也不低,吃多了还容易导致钠摄入量超标,容易影响血压和血管健康。鸡爪再好吃,也要控制下食用量哟~
3.腐竹
大豆及其制成的豆制品虽然富含优质蛋白,适当食用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提升人体免疫力,但其中也隐藏着“热量炸弹”。
比如腐竹,它是由大豆磨成浆煮开后最上面凝结的一层油皮 *** 而成,因而集结了大量的脂肪,每100克干重的腐竹所含的热量大约为460千卡,相当于400克米饭,如果靠运动消耗,需要快速跳绳 40 分钟。
与其它豆制品相比,腐竹的碳水、蛋白质、脂肪含量表现都很突出,朋友们可以把它当作肉类的替代品,而不是素食。只要控制好量,适当摄入就没什么问题~
4.果蔬脆片
果蔬脆片虽然是由水果和蔬菜等切片烘晒而制成,吃起来甜脆可口,但其含有的热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因为果蔬类原材料之间存在差异,又经过烘烤浓缩,热量更加集中,基本每100克果蔬脆片,所含的热量大概在300千卡~500千卡之间,有些果蔬脆片的甜度较高,其热量也会更高。如果想要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建议直接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果蔬脆片建议少吃。
5.椰肉
夏季炎热,来杯冰凉的椰汁,非常解暑。很多人觉得椰汁热量低,椰肉的热量同样会低,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椰肉的热量很高,每100克鲜椰肉所含的热量有354千卡。
如果想要消耗这些热量,大概需要慢跑40分钟,骑自行车50分钟,走路90分钟。椰子水可以多喝,椰子肉更好少吃点。
长胖后小心这些疾病缠上你!
1.心血管疾病
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2.内分泌系统疾病
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月经紊乱、性腺功能减退等。
3.代谢异常
比如糖尿病、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
4.呼吸类疾病
比如肺功能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5.骨骼疾病
比如骨质疏松、痛风性关节炎等。
6.癌症
肥胖还会增加18种癌症风险,比如乳腺癌、子宫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胆囊癌、肾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甲状腺癌等。
便捷有效的减肥秘籍是什么?
1.高蛋白膳食模式
对于大基数、容易饿的朋友来说,使用这种减肥方案比较友好。但是长期使用,要注意肾功能的监测。
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超过总能量的20%,但不超过30%;或者每天每公斤体重1.5克,但不超过2 克/(公斤·天),比如你的目标体重是60公斤,那每天的蛋白质为60×1.5=90克,不超过60×2=120克。
与常规蛋白质膳食相比,高蛋白膳食更能显著减轻体重、缩小腰围。而且,高蛋白类的食物能提升饱腹感,减轻饥饿感。不过,长期应用高蛋白膳食需要加强对肾功能的监测。
2.限能量膳食模式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经典的方案,适用人群广泛,安全性高,可作为减肥的首选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少吃一点。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能量摄入500千卡~1000 千卡,建议男性设定在1200千卡~1400 千卡/天,女性设定1000千卡~1200 千卡/天。
也就是说,每天的热量摄入男性不要低于 1200 千卡,女性不低于 1000 千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以尝试每天减少500千卡,安全又好执行,大概每顿少吃1/3的量就可以了。
3.轻断食模式
这种减肥模式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可有效减重。轻断食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规定时期内禁食,或者给予有限能量摄入的饮食模式。比如隔日禁食法(每 24 小时轮流禁食)、4:3或5:2禁食法(连续/非连续,每周禁食 2天~3 天)等。
注意:如果是完全禁食,容易产生低血糖风险,建议可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温和的轻断食方案。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使用,但是要注意监测低血糖风险,及时调整药物。
4.坚持和好的习惯是应对体重反弹的法宝
减肥后的反弹是减肥者更大的苦恼,上述的减肥 *** 均有悖于膳食指南推荐的平衡膳食原则,为了身体长远健康,在利用上述 *** 减肥后要逐步恢复平衡膳食,学会查看食物标签、了解食物基本特点,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即维持体重不反弹,又有利于长期健康。
(CCTV生活圈)
有毒!这些肉甲醛重金属超多,别再吃了肉作为咱们餐桌上的“常客”,不仅美味,还是人体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不过,想要获取肉类的营养,前提是你要吃上安全有保证的肉,从选肉、吃肉再到存肉,每一点都很重要。
先说说下边这4种肉,绝对是要纳入“黑名单”里,如果你看见了,别犹豫,扭头就走!
关于选肉
这4种肉千万别买
之一种:“柴油鱼”和“洗衣粉鱼”
为了让奄奄一息的鱼“起死回生”,一些黑心商贩会往鱼池里添加柴油。这样一来,水里的空气少了,呼吸困难的鱼就会使劲游动,看上去特别鲜活,这就是“柴油鱼”。柴油鱼会 *** 肠胃,让人出现胸闷、呕吐症状,还会影响肠胃的正常功能。
而洗衣粉鱼就是喷过洗衣粉液的鱼。黑心商贩先把鱼浸泡在甲醛溶液中,防腐保鲜,再往鱼身上喷淋洗衣粉液,确保鱼外形完整、颜色鲜亮。洗衣粉含有活性剂、软水剂、漂白剂等有害物质,甲醛可能有致癌作用,洗衣粉鱼的毒性可想而知。
识别 *** :买鱼的时候,先拿起来闻一闻,柴油鱼有淡淡的柴油味;洗衣粉鱼因为经过甲醛溶液的浸泡,会有甲醛的刺鼻味道,而且泡过甲醛的带鱼不能弯曲,而正常带鱼是可以弯曲的。
健康吃鱼小tips:
不吃或少吃鱼头、鱼皮和内脏:重金属一般蓄积在鱼类的肝、肾、肺等内脏组织,肌肉中含量较低。
适量进食:每天鱼类的进食量控制在25克以下,或间隔几天吃一次。
尽量选择体积较小的鱼类:体积较大的食肉性鱼类处在食物链较高阶段,体内储存的重金属较多。
第二种:冷冻时间过久的鸡腿鸡翅
经常买菜的朋友都知道,超市或市场冷冻区通常有大量的冻鸡腿鸡翅售卖。
这可不是说这些鸡肉不能吃啊!这些冷冻鸡肉通常来自各地养殖场,被拆分后冷冻好,再投入市场。虽然口感略逊于新鲜鸡肉,但总体能够满足营养需要。只要是正规是途径、在保质期内,是完全可以放心吃的。
我们今天要说的,那是些冷冻时间过久鸡腿鸡翅。此前,就有媒体曝光过“僵尸肉”的问题,2斤肉能变3斤,这些肉以牛肉、牛肚、鸡翅、鸡爪为主。要知道,如果肉类保存时间过长,肉类脂肪易发生酸败,以及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
识别 ***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吃到“僵尸鸡肉”呢?
之一步:看外观。如果肉类发霉、发黑,有腐烂变质的气味,绝不能买。
第二步:看价格。这些肉进货成本很低,往往会低价抛售,如果是远低于市场价的肉类,可能就有猫腻。
第三步:看解冻。如果肉本身已经腐败变质,在冷冻时很难分辨出来,但是一旦解冻,就会原形毕露,颜色晦暗,发出明显异味。
其实,比较靠谱的办法就是去超市、菜市场等正规场所买肉,避免碰到“僵尸肉”和“三无肉”。
第三种:有暗红色肉疙瘩的猪脖子
大家买猪脖子肉的时候要注意,如果上边出现了病变的淋巴结,而且没有切割干净,就不要买了。这些病变的淋巴结通常暗红色、灰色或黄色,含有大量细菌和病毒,高温也难以将其杀灭,人食用后极易感染疾病。
不过,在正规的屠宰场中,都会把病变淋巴结和甲状腺割掉。也就是说,如果是经过了规范屠宰且检疫合格的猪脖子肉,是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的。
这里也是给大家提个醒,平时购买和烹饪的时候,还是要稍加留意。
第四种:色泽诱人的“染色虾”
有不少商贩为了让虾看起来卖相更好,会给虾“染色”。之前,宁波一海鲜批发市场就被曝出售卖添加了胭脂红的盐烤虾。
胭脂红是一种人工合成色素,明令禁止用于肉干、肉脯制品、水产品等食品中,为的就是防止不法分子通过色素掩盖不新鲜或变质的肉、水产品等,欺骗消费者。
识别 *** :要辨别“染色虾”其实也很简单,首先注意不要买颜色太过红艳的虾;可以用潮湿的纸巾,把虾放纸上蹭一蹭,如果有褪色就可能染过色;有条件还可以用温水泡一泡,如果水变得特别浑浊或变红,则有可能添加了人工色素。
关于吃肉
做到这4点吃得更健康
少吃内脏
动物的内脏虽然营养价值并不低,但动物内脏还是少吃为妙,一是因为胆固醇含量高,二是因为肠等内脏直接接触食物,从理论上来说,残留有害物的可能性比肉要高一点。但内脏中含有较丰富的铁、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偶尔吃一两次还是可以的。
少吃调味肉
黑胡椒牛肉、糖醋里脊……看起来很诱人。但殊不知,在浓郁酱料的掩盖下,很可能是已经过期的肉。
此前《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每天食用超过40克的熏制、腌制等加工肉,会影响人的健康;每天吃160克以上加工肉的人,健康风险更大。这些加工肉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容易阻塞血管,引发冠心病。此外,这种肉亚硝酸盐含量高,也会影响健康。
适量原则
健康吃肉的根本之道,还是适量,每天以100克为宜。
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脂肪含量较高,但其瘦肉能起到补铁防贫血的作用,肥肉则一定要少吃。
男性对红肉需求大,女性可多吃白肉;老人身体机能退化,多吃红肉易致心血管疾病和认知障碍,应以吃白肉为好;孩子处于发育期,两种肉都要吃。需要提醒的是,患有肥胖、三高等慢性病的人,更好少吃肉,以豆制品代之。
炖煮别过度
无论吃什么肉,人们都感到炖煮得越烂越好。于是,高压锅便应运而生,用它来炖排骨等,十几分钟的时间,连骨头都变得软绵绵的。但是,在200℃-300℃的温度下,肉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种化合物,其中9种有致癌作用。所以,不要吃过度烧煮的肉。可以用微波炉烧肉,然后倒掉有许多化合物的肉汤,这样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
关于储肉
肉类这样存不怕病上门
◎先看好保质期再买
可参考标签上的保质期和保存条件,来判断保存期限。
◎冷藏保存别超一周
没有保质期标识的鲜肉,冷藏(温度为0-4摄氏度)保存不要超过一周。
◎自己冻肉的保质期
低温只能抑制细菌生长,并不能杀灭细菌,某些耐低温的细菌、霉菌还是会生长繁殖的。在-18摄氏度以下(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猪、牛、羊等红肉的保质期是10-12个月;鸡鸭肉类为8-10个月;海鲜、河鲜类保质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但更好在4个月内食用。腌制的咸肉、腊肉也要放入冰箱里,放入冰箱可以保存半年之久。
其实放心肉更好是现买现做现吃,如果非得用冰箱储存,一定要记清楚储存的时间。
综合家庭医生、每日养生报道
来源: 武汉晚报
凤爪美容还不胖?这 2 个误区要要尽快了解小的时候每逢餐桌上有鸡爪 *** 的菜肴,大人们就会特别嘱咐小孩子:多吃点,小时候吃鸡爪,长大能抓钱!鸡爪、鸡腿、鸡翅,这些鸡身上容易入味、又看起来没有那么多“实肉”的部位,似乎总是特别受欢迎。特别是随着“泡椒凤爪”等零食的兴起,鸡爪的受欢迎程度更是水涨船高,而且很多人喜欢吃鸡爪的理由是:都是胶原蛋白,美容养颜不说,热量还不高。不过,真的是这样的吗?
01
吃鸡爪能美容吗?
想的美!
不仅仅吃鸡爪不能美容,就连吃猪皮都是不能美容的。有人说鸡爪的蛋白质(23.9 克/百克)含量很高的呢,和鸡胸肉(24.6 克/百克)差不多,应该还不错呀?<1>无论是鸡爪还是猪皮,它们的蛋白质含量确实高,而且这些蛋白质也真的富含胶原蛋白,但是要注意:并非吃到肚子里的胶原蛋白就能直接被作用在脸上哟!
胶原蛋白是人体皮肤的主要组成成分,但它在蛋白质大家庭中并不完美,属于不完全蛋白,人体对它的利用率并没有鸡蛋和鸡肉高。胶原蛋白进入人体以后会被分解为氨基酸等小分子,储存在氨基酸池中,然后就变身“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般来说,会被优先利用在脏器上。所以,觉得通过食物摄入胶原蛋白就能起到美容效果,这事儿不靠谱。
02
4个鸡爪热量≈2小碗饭
看着瘦,热量却不低!
再来说说,鸡爪不胖人这个事儿。先做个算术题:一个鸡爪的重量差不多 50 克左右,可食部分约为 60%<1>,如果要吃 100 克的鸡爪肉,需要吃大约 4 个鸡爪。一小碗米饭(约100克)的热量为 116 千卡/百克<1>,而 100 克鸡爪子可食部分的热量是 254 千卡/百克,是的你没看错,4 个鸡爪下肚,比 2 小碗米饭的热量还高呢!这可称得上鸡身上热量更高的部位了。
而 4 个鸡爪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真的不算什么,有的人一餐能不知不觉的吃下去 10 来个!特别是那种真空包装的零食比如脱骨鸡爪这类的,除了鸡爪本身的热量,还额外添加了食盐、白砂糖等调味品,不仅热量会增加,还会增加隐形盐的摄入。
图片来源:电商平台因此,鸡爪对于减肥期间的小伙伴来说,还是要谨慎食用才行。
03
鸡胸肉最适合减肥
鸡胸肉不仅蛋白质高、热量低,而且其蛋白质还属于优质蛋白质,吸收利用率高。其脂肪含量仅为鸡爪的 12%,能量仅为鸡爪的 46%,很适合健身减肥人群食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吃禽肉 40~75 克<2>,吃 75 克鸡胸肉就可以满足一个成年女性蛋白质需求的 34%,脂肪摄入仅仅 1.4 克。
制图:薛庆鑫
04
总结
1. 鸡爪确实口感好,但是基本不具备美容功效。不仅是鸡爪,包括猪皮在内,都不能美容!2. 鸡爪的热量不低,对于减肥期间的小伙伴,在鸡爪面前一定要控制住自己。
参考文献:
<1> 杨月欣. 中国营养成分表第6版.第1册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作者:薛庆鑫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注册营养 *** 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审核:高超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副研究员
(科学辟谣)
胶原蛋白流失“狂嗑猪脚、鸡爪” 专家打脸:补1营养才关键▲猪脚富含胶质。 (图/pixabay)
记者林妤柔/综合报导
皮肤缺乏胶原蛋白,容易塌陷没弹力,还有干燥、皱纹等问题,不少女孩子为了补充胶原蛋白,会多吃猪脚、鸡爪、鱼皮等富含胶质的食物,但吃进去就真的能让皮肤吸收?食品 *** 张邦妮表示,这些食物吃进去并不一定能生成皮肤里的胶原蛋白,且脂肪量相当高,过度补充反而会让身体大一号。
张邦妮表示, 胶原蛋白占人体总蛋白质的1/3,是身体很普遍的蛋白质,出现在皮肤、骨骼、肌腱、韧带、关节或者结缔组织中,具有高度的弹性张力,在细胞间质中主要负责黏合及支撑的功能。其中,「胺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最小单位,由这些胺基酸组合成一条直链的结构,就是「胜肽」;这些胜肽重组、交叠、结合,最后形成复杂、立体的结构,就是「蛋白质」,胶原蛋白也是这样形成的。
当吃进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后,经过消化作用,消化酵素会破坏胶原蛋白的结构,将原本大分子的结构拆解成小分子,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最后以最小分子的胺基酸进入身体「重新组合」。张邦妮表示,就算多吃猪脚、鸡爪、鱼皮甚至是胶原蛋白补充品,跟吃鸡蛋、喝牛奶的消化吸收一样,并不会直接以胶原蛋白的形式被利用,顶多是提供特殊的胺基酸原料。
▲鸡爪脂肪量高,吃多容易变胖。 (图/pixabay)
胶原蛋白不只在皮肤里面,骨骼、韧带等也都需要,就算食物中的胶原蛋白提供了胺基酸,并在体内合成胶原蛋白,也不一定能生成皮肤里的胶原蛋白。张邦妮提醒,一般认为猪脚、蹄膀、猪皮、鸡爪、鸡翅、鱼皮、牛筋等富含胶原蛋白跟胶质,但这些食物脂肪含量也很高,吃的时候要适量,否则很容易发胖。
很多人认为多吃猪脚、鸡爪旁边的凝固物,能补充胶原蛋白或是蛋白质。张邦妮解释,这些凝结的果冻状物,大都是烹煮这些料理时食材释放出来的油脂,多吃只会吃进过多的热量,且摄取过多的饱和脂肪,除了发胖以外,也容易导致慢性病的发生。
若想保留更多胶原蛋白,张邦妮建议少吃油炸物,维持正常作息及均衡饮食,加上适量摄取蛋白质及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另外,紫外线也是造成皮肤老化的帮凶之一,为了不要让胶原蛋白过度流失,外出要注意防晒,避免过度曝露于紫外线中。
不敢相信!4个鸡爪竟相当于半斤米饭!这些食物堪称"热量炸弹"疫情期间,多半时间都在家,你们最少不了的娱乐活动是什么?
玩手机、刷剧、网上购物、学做饭……
不管哪种,反正吃吃吃必须霸占C位。
但一说到吃,很多人就被要付出努力减肥的代价吓到了。
奶茶被很多人称为日常“续命水”,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高热量饮品。
但生活中也经常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不喝奶茶,甚至连饭都不吃了,为什么还是瘦不下来?”
其实,这往往是忽略了一些不太起眼却热量很高的食物。
那生活中常见的高热量食物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那些热量很高却常被忽视的食物。
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高热量食物
说到高热量食物,大家所熟知的通常就是含高油、高糖、高脂肪等三大类食物。
油:比如油炸食品、烘焙食品等;
糖:大家熟知的各类糖或含糖制品,比如一些糖果或含糖饮料等;
脂肪:是指本身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肉类及其制品、坚果类、巧克力等;
但其实生活中还有一种食物,最容易被忽视,那就是蔬菜脆片。
接下来,跟上脚步,一起来仔细地认识一下这些高热量食物。
食物热量到底有多高?
考虑到食物种类比较多,我们选取一些比较常见的食物作为例子。
油炸食品:以油条为例
一根油条重约60g,热量约为232kcal,一般成年人早餐可摄入2根油条,热量约为464kcal,相当于摄入了约400g米饭。
如果以家用小碗(直径约11cm,高约4.5cm,不刻意压实米饭的情况下)可足足有2平碗。
烘焙食品:以蛋挞为例
一个蛋挞重约50g,热量约为197kcal,如果饭后加餐1个蛋挞相当于多吃了约168g米饭,单看热量的话相当于多吃大半碗米饭。
含糖制品:以某品牌茶饮料为例
1瓶茶饮料500毫升,含糖20g,热量约为85kcal,约相当于73g米饭,大概相当于1斤西瓜的热量。
肉类:以鸡爪为例
一般1个鸡爪重约50g,可食用部分为60%,热量约76kcal,4个鸡爪的热量就是305kcal,换算下来吃4个鸡爪就相当于吃了约260g米饭。
也就是说,吃4个鸡爪,其实相当于吃掉了半斤米饭,约等同于1.3碗。
坚果类:以某品牌原味瓜子为例
每100g瓜子热量约600kcal,相当于1斤多米饭的热量,如果你一次吃了2两瓜子,那可就是2碗半的米饭。
巧克力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脂和糖,这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都知道巧克力的热量高,那到底有多高呢?
一般来说,每100g巧克力的热量高达500kcal-600kcal,1块14g的巧克力热量就有30kcal。
蔬菜脆片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高热量食物。
蔬菜脆片,五颜六色、青脆爽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但殊不知这轻薄的脆片才是热量大户,1小袋50g的蔬菜脆片热量高达250kcal以上,相当于217g的米饭,基本等于1碗米饭。
高热量食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来说——
高热量食物是应尽力避免的食物,因为控制体重的核心是能量摄入与支出的负平衡。
建议选择粗加工的主食,如富含粗粮如燕麦、荞麦以及杂豆类等,蔬菜应以叶类蔬菜为主,副食品应选择白肉、蛋、低脂奶等。
具体的摄入量应根据个人体质指数制定合理的方案。
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
随着年龄的增加,血脂、血糖、血压等问题会接踵而至,而高热量食物高油、高糖、甚至是高钠的特点却会让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慢性疾病提早到来。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
高热量食物口感较好,更容易得到儿童青少年的喜爱,但如蔬菜脆片这一类被标榜为健康食品的零食,家长一旦放纵孩子大量食用,很容易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并为成年期慢性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对于孕期女性来说——
目前,孕期女性营养不足的情况已是极为少见,但高热量的食物、营养过剩等可能引发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问题。
因此对于孕期女性来说,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应避免摄入高热量食物一类。
高热量食物有营养吗?
那有人可能会问了,高热量食物真的一点营养价值都没有?
当然不是!
有一点要明确,高热量食物并不是一无是处。
不同人群的具体使用情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瘦弱人群或疾病人群需要能量补充,或者对于高能量消耗人群需要快速补充热量的情况下,高热量食物具有一定的优势。
而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建议大家适度选择,避免大量食用。
如何分辨高热量食物?
对于一般性食品,建议购买时注意观察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一般标注为每100g食物的热量,单位是KJ,用KJ/4.184即可换算为kcal,可自行对比每100g白米饭的热量为117kcal。
对于自行加工的食物,可以通过食物的配料来判断,如果在 *** 过程中用到较多的油或者糖一般都会有较高的热量。
除此之外,同种食物不同的加工方式也会影响其热量,建议大家尽量选用清炒、蒸、煮、炖等烹调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热量的摄入。
总而言之
日常生活中大家要重视食物的热量
学会查看食物的营养成分表
不要忽视一小块巧克力
一杯饮料的热量
合理选择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