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与菖蒲的区别图片,香蒲与菖蒲的区别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0 0
一种与艾草齐名的水草《诗经》与《诗经》中的植物之蒲

蒲,别称香蒲、蒲草、菖蒲,蒲剑草,水剑草等。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多长在河滩上。菖蒲有香气。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挂在门前,据说可以驱病辟邪,护佑家人健康。

菖蒲

蒲草叶狭长,似剑形。肉穗花序圆柱形,着生在茎端,初夏开花,淡黄色。全草为提取芳香油、淀粉和纤维的原料。根茎长在泥里,可食用亦可入药。叶长而尖,是重要的造纸和人造棉的原料,可编席、制扇。

香蒲

出自《诗经·小雅·鱼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香蒲

《诗经·国风·王风·扬之水》第三章中也有蒲: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有: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又《送杨山人归嵩山》: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蒲草

一株蒲,一室香

文震亨在《长物志》里称“花有四雅”,其中菖蒲因其清素,为天下之一雅。

依石傍水而生的菖蒲,可扎根于任何贫瘠的环境中,默默生长。又因其叶中有脊,形状如剑,是为柔中带刚。

小小的菖蒲,以平凡而生拙的姿态融入世间生活。它是寻常人家的药材和辟邪之物,是求仙问道者的灵丹妙药,也是文人的案头良友和情怀寄托。

明人王晋象在《群芳谱》中这样形容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

不畏土壤贫瘠,也无惧岁月悠长。风雨的敲打中,菖蒲总能历久弥坚。

香蒲和菖蒲因为都名中带“蒲”,造成过很多误会。

香蒲可作食材,也可用于鞋、垫等用品的编织,《诗经》中所提到的“束蒲”和“有蒲与荷”更大的可能性是指香蒲。

而菖蒲是天南星科植物,植株有较强烈的芳香气味和 *** 性,用于药材,服多会致幻。因此在早期,菖蒲也被称为“仙草”。

图为菖蒲

“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也。”在道教中,九被认为是至尊至阳之数,而被称为有“九节灵根”的菖蒲,也被视为不凡之物。认为服用其可以长命百岁,再不济也有助于延年益寿。

在《神仙传》中,就有一个叫王典的人,因吃了菖蒲而得到永生。

因此对于求仙问道之人来说,菖蒲可以说是艰苦的修仙之旅中,最触手可得的灵物了。

居廉《花卉奇石图册》

这个魔幻的谣言,甚至也骗倒过圣人孔子。据《吕氏春秋》记载,孔子听说周文王特别喜爱嚼菖蒲,自己也跟着效仿。怎奈菖蒲味道 *** 难忍,每次服用的时候都要缩脖硬吞,孔子坚持了三年才习惯。

不过孔子享年72岁,这在春秋时期确实可以算长寿了,不知道有没有菖蒲的一份功劳在。

唐云《玩蒲图》

虽然菖蒲助长生是妄言,但它确实有身轻目明的功效在。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记录了365种药物,按照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而菖蒲超过菊花和人参,列为于上品草类之首,足见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菖蒲气味清香,古代文人点油灯看书时,容易被烟雾熏眼浊脑。这时吸一口蒲叶,可借清气驱散混沌。

张大千《菖蒲》

作为长寿和醒脑的灵草,菖蒲自然也深受民间喜爱。

人们把四月十四定为菖蒲的生日,在这一天为它们修枝剪叶,并特意取来海水浇灌,以使其色泽更清翠。在端午节,菖蒲和艾草一同被挂于门前,或放入香包,用来辟邪。

菖蒲后来传到日本,成为了五月节的供花。清少纳言极爱菖蒲,她在《枕草子》里写过,“端午节的菖蒲,过了秋冬还是存在,变得枯槁,只有香气却还是剩余着。”

若不是因为钟爱,谁又会念念不忘一阵芬芳呢。

菖蒲虽样貌朴素,却因其神性,早早就被纳入皇家园林培育。在六朝时期的《三辅黄图》中记载道,“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树,即有菖蒲 。”

到了宋代,因为赏石之风的兴起,傍石而生的菖蒲也跟着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宠爱。

对蒲痴来说,菖蒲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共度岁月的友人。

陆游的隐居生活中,有两个慰藉,一是养猫,二是养蒲。

为了让他的菖蒲长得青翠茂盛,陆游还亲自在冬日打水浇灌,并称这是闲人的闲趣。甚至在醉酒归家后,脑海中念念不忘的事情还是“入门犹记露菖蒲”。

齐白石《菖蒲》

苏轼爱石,亦爱蒲。

他之一次遇到菖蒲,是二十九岁的时候。他如一个天真的孩童,欣喜地将蒲带回家,为其捡石头蓄清水,置于书案上,要它陪自己一同作文读书。

后来摆弄久了,就养出了心得。苏轼曾写过一篇《石菖蒲赞并叙》,先是夸赞一番蒲的可爱,顺便告诉大家养蒲更好配上几块石头,也就是他发明的著名的“附石法”。

当他路过蓬莱阁,发现崖边的数百枚弹子涡石时,如获至宝,之一个想到的就是拿回去养菖蒲。

居廉绘

后来在苏轼五十七岁那年,又一次遭遇贬谪。他在广州的蒲涧寺,再次遇见了菖蒲,这时距离他之一次发现菖蒲已过了三十年,所有悲欢都已经消解于岁月之中。于是他提笔写下了《广州蒲涧寺》: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蒲于苏轼,是挚友,亦是他自己。任凭风吹雨打,也清香如故。

苏轼与菖蒲的友谊,说到底也算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但身为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就不一样了,在金先生眼里,妻妾朋友可以没有,但一定要有菖蒲为伴。他不但养蒲,画蒲,把书斋的名字用蒲来命名,甚至还帮菖蒲说媒。

在四月十四日菖蒲生日那天,金农特地用元代制墨大师林松泉的鹿胶墨给心爱的菖蒲题了首诗。他唤其为“蒲郎”,先是放了一番彩虹屁,然后又意欲将南山下的“石家女”介绍给它,称“与郎作合好眉妩”。

金农《菖蒲图》

这还不够过瘾,金农想了想,又替“蒲郎”回诗一首。大意是老朽宁愿乱发蓬头,同瓦盆相伴,也不会结新婚。

一来一回,金先生玩得好不痛快。

只是不知这一声“蒲郎”里,有多少是唤菖蒲,又有多少是在诉说自己。

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将菖蒲分为“金钱”“牛顶”“台蒲”“剑脊”“虎须”“香苗”六种。现在多见的是“金钱”、“虎须”和“香苗”。“金钱”叶短而阔,说有檀香之气,“虎须”较为窄细,“香苗”最为尖长,可嗅到茴香之气。

养蒲,孤零零的一抹绿是单调的,因此蒲通常会与石搭配。在古人眼中,种蒲之石,首选是昆石。

《群芳谱》里记载道,武康石浮松,虽好扎根,却不足为奇品。羊肚石太咸,养不过冬。要用就用经过多年的日晒雨淋,已成纯白色的昆石,最为适宜。

爱蒲之人养蒲,总是一盆盆扎堆去养,摆成一片绿油油的,甚是舒适。据说苏轼在后院养着百盆菖蒲,而汪曾祺在小说《莱生小爷》中,也写道,“养上几十盆的菖蒲,好似神仙中人。”

蒲带来的更大惊喜,大概要属看到这株“千年灵草”开花之时。

菖蒲开花极为罕见,因此被称为吉瑞之兆。苏轼的弟弟苏辙就曾因为菖蒲开花特意写了一封信,告诉哥哥这个好消息。而金农干脆称菖蒲是“不逢知己不开花”。

其实金农的说法不无道理。菖蒲难养,高濂称“欲使其苗青翠,非岁月不可”。若没有长久的耐心,和足够的细致,不要提开花,连成活都是奢望。

尽管难养,文人依旧爱菖蒲。它不似兰的雅中带着高贵,也不似竹的雅中带着疏离。菖蒲的雅,是朴拙而天真,又强悍而坚韧的。苏轼说它“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生于野沟之中亦不抱怨,也不参与世间繁华,只是默默吸收日月精华,踏实成长。

张耒曾在《石菖蒲并序》里写过自己爱上菖蒲原因:

十月霜寒时,院子里的植被纷纷垂了头,只有石隙里的一抹碧绿还在挺立着,他向人打听一番,原来这株不畏严寒的小草,叫石菖蒲。

不为寸土的干涸所扰,也不因春秋变迁而低头,在艰难中茂盛生长,在经年累月中更加青翠。

如此柔弱、朴拙却强悍的,便是菖蒲。

编辑丨阿普普

-参考资料-

《我有蒲草》王加婷

《苏东坡的草间人生》

《附石菖蒲 也说菖蒲 涧边有仙灵》

他把菖蒲养出“龙节”来,水沟野草也能优雅、霸气,看着真羡慕

菖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房植物,它的外形清秀俊逸,叶片四季苍翠,具有一种君子般的气节和风度,在以前就是许多文人墨客都喜爱佩戴的一种香草,所以至今仍是最受文化人喜爱的一种花卉植物之一。

他把菖蒲养出“龙节”来,水沟野草也能优雅、霸气,看着真羡慕!

不过想要把菖蒲养出一种霸气优雅之感,那还真的不简单,这位朋友究竟是怎么把菖蒲养出“龙节”来的呢?现在就来看看他的养花 *** ,大家学会之后就不必羡慕了。

菖蒲盆景养护要点

首先在菖蒲的选择方面就有很多的讲究,毕竟不是所有的菖蒲植物,它的根部都很发达,像一些金钱蒲和龙须铺之类的香蒲就会有较粗的根部,特别容易养出“龙节”来。而寻常的菖蒲,需要养护多年的时间,用岁月来等待,才可以让它的根部慢慢的木质化,变成霸气苍劲的“龙节”形状。

菖蒲是一种喜湿植物,所以在养菖蒲的过程当中,切不可让盆栽干旱,就算是直接把它养在水中也没关系,菖蒲照样可以生长很好,当然如果想要让菖蒲长得更加健壮,那么还是需要准备一份肥沃的土质来栽培,这样才可以让菖蒲吸收更多的养分来成长。

另外菖蒲是一种喜阴植物,所以不宜把它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来养活,更好是把它放到室内散射光较为丰富的地方养护即可。只要保持一个通风阴凉的环境,就可以让菖蒲的叶片越长越翠绿了,当然也不能过度阴暗,不然的话它的根部也无法长得健壮,反而还会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烂根现象的发生。

菖蒲盆景的形象多为优雅大方,所以是用一些比较古朴的花器来栽培,当然也可以搭配轻拍和古砖,这是一种典型的菖蒲搭配 *** ,千年前的文人就喜欢用砖头来养菖蒲了。而现在的仿古住哪也非常多,大家不妨用一些仿古砖头来做花器,这样养出来的菖蒲会更加有韵味呢。

另外想要让菖蒲的根部更加凸显,在养护过程当中还可以做一些提根措施,把它的根部提出来,这样慢慢地就可以让其根部更为粗壮,也会更加发达,容易长出根结来。

结语:这样的窗户环境大家喜欢吗?要是喜欢的话,不妨在家中多养上几盆吧!

喜欢养花的朋友们,记得点击上方的“关注”,每天都会给大家介绍很多的花草小知识哦!

香蒲草的秘密:浑身是宝的它还有这5大妙用,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夏日生活打卡季#

又快要到端午节了,这也让我想起了一种过去在农村十分常见的植物。没错,在我国端午节期间都有插艾草的习俗,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但实际上在端午节期间,并不只是插艾草,有些地方还会插香蒲草、菖蒲等植物。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了解一下香蒲草的秘密,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有这五大妙用,错过就太可惜了。

香蒲和菖蒲有啥区别

香蒲和菖蒲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并且都是在农村很常见的植物,但是它们的区别也是比较大的。香蒲是香蒲科香蒲属的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

这种植物一般生长在有水的地方,而且它的茎叶自带特殊的芳香味,因此而得名香蒲。

菖蒲则是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剑状线形,长90-100厘米。这种植物也喜欢生长在有水的环境,多见于池塘、湖泊岸边浅水区。


尤其是水菖蒲和香蒲的形态十分的相似,但更大的一个区别就是香蒲是自带香味的,而水菖蒲的根却有较为浓烈的臭气,因此也叫它臭蒲。

其实在夏季的时候,就很好区别香蒲和菖蒲了,因为香蒲会长出来如同火腿肠一样的蒲棒。估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见过,也采摘来玩耍过。

香蒲的五个妙用

关于香蒲,很多人认识,却不知道它浑身是宝,实在是可惜了。这里小编给大家总结了香蒲的五大妙用。

之一,香蒲的嫩芽是美味的野菜。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估计都不知道,原来香蒲的嫩芽还能吃。香蒲的嫩芽也叫蒲芽,这可是相当有名的水生野菜,不光是非常的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其中富含了多种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比如大量蛋白质、钙质和多种矿物元素等。


第二,香蒲的叶子可以用来编制。

在我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用香蒲叶片编制坐席了,像古代的诸侯在祭祀的时候所使用的坐席,底部便是用较粗的香蒲叶铺垫加厚编制而成的,后来在民间也常用香蒲 *** “蒲席”。

在现在香蒲叶子更是成为了编制草袋、草包、草席、坐垫、茶垫、提篮等手工编织品的优质原料,并且还常年出口国外,为当地的农民带来了非常高的经济效益。

第三,蒲棒既能照明,也能驱蚊。

小时候就常在夏季的时候去河边收集蒲棒,也就是长得像火腿肠一样的东西。因为在当时手电筒还没有怎么普及,就是用蒲棒这些来照明。


而且它不光是可以照明,还有很好的驱蚊虫的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香蒲雌花序上的蒲绒,也是大有用处的,可以用来来填充坐垫、枕头等。

第四,蒲黄还能入药。

香蒲的花粉就是蒲黄,这是一种普遍性较强的中药材,具有着很多的药理作用。中医上认为它有很好的凉血、止血和活血消瘀的作用。

在过去如果孩子们因为顽皮跌打损伤出血了,就会撒一些蒲黄在上面,就能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第五,驱蚊虫和辟邪的作用。

在以前很多地方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派人去河边采摘香蒲、艾草等,然后把它们捆绑在一起,悬挂在自家的大门边上。


就是因为古人认为香蒲有驱蚊虫、辟邪的作用。而实际上香蒲的香味特殊,它和艾草一样都有驱蚊虫的作用。

其实在今天,香蒲更多了一种价值,那就是观赏价值了。现在很多的景区、公园和小区的水塘边都会种植香蒲,还有些人在院子种植它,也是因为香蒲草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

以上就是对香蒲草的介绍,当然了它的价值远不只是这一点,那么它的这五大妙用,你们听说过哪些呢?在你的家乡可有吃香蒲芽的习惯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栖霞山·植物百科】水烛:水边的“烤香肠”



7月的栖霞山

水生植物种类同样繁多

有的花开

有的结果

看了我这么久

嗨,来根烤肠么?

啃下去,一嘴毛那种














香蒲与菖蒲的区别图片,香蒲与菖蒲的区别图片-第1张图片-





图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南京栖霞山(ID:njsqxs)”。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后台编辑,我们一定会及时审核处理。




<

一株菖蒲,一室茶香


不假日色,不资寸土

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

愈瘠则愈细

文震亨在《长物志》里称“花有四雅”,其中菖蒲因其清素,为天下之一雅。

依石傍水而生的菖蒲,可扎根于任何贫瘠的环境中,默默生长。又因其叶中有脊,形状如剑,是为柔中带刚。

小小的菖蒲,以平凡而生拙的姿态融入世间生活。它是寻常人家的药材和辟邪之物,是求仙问道者的灵丹妙药,也是文人的案头良友和情怀寄托。

明人王晋象在《群芳谱》中这样形容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

不畏土壤贫瘠,也无惧岁月悠长。风雨的敲打中,菖蒲总能历久弥坚。


香蒲和菖蒲因为都名中带“蒲”,造成过很多误会。

香蒲可作食材,也可用于鞋、垫等用品的编织,《诗经》中所提到的“束蒲”和“有蒲与荷”更大的可能性是指香蒲。

而菖蒲是天南星科植物,植株有较强烈的芳香气味和 *** 性,用于药材,服多会致幻。因此在早期,菖蒲也被称为“仙草”。

图为菖蒲

“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也。”在道教中,九被认为是至尊至阳之数,而被称为有“九节灵根”的菖蒲,也被视为不凡之物。认为服用其可以长命百岁,再不济也有助于延年益寿。

在《神仙传》中,就有一个叫王典的人,因吃了菖蒲而得到永生。

因此对于求仙问道之人来说,菖蒲可以说是艰苦的修仙之旅中,最触手可得的灵物了。

居廉《花卉奇石图册》

这个魔幻的谣言,甚至也骗倒过圣人孔子。据《吕氏春秋》记载,孔子听说周文王特别喜爱嚼菖蒲,自己也跟着效仿。怎奈菖蒲味道 *** 难忍,每次服用的时候都要缩脖硬吞,孔子坚持了三年才习惯。

不过孔子享年72岁,这在春秋时期确实可以算长寿了,不知道有没有菖蒲的一份功劳在。

唐云《玩蒲图》

虽然菖蒲助长生是妄言,但它确实有身轻目明的功效在。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记录了365种药物,按照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而菖蒲超过菊花和人参,列为于上品草类之首,足见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菖蒲气味清香,古代文人点油灯看书时,容易被烟雾熏眼浊脑。这时吸一口蒲叶,可借清气驱散混沌。

张大千《菖蒲》

作为长寿和醒脑的灵草,菖蒲自然也深受民间喜爱。

人们把四月十四定为菖蒲的生日,在这一天为它们修枝剪叶,并特意取来海水浇灌,以使其色泽更清翠。在端午节,菖蒲和艾草一同被挂于门前,或放入香包,用来辟邪。

菖蒲后来传到日本,成为了五月节的供花。清少纳言极爱菖蒲,她在《枕草子》里写过,“端午节的菖蒲,过了秋冬还是存在,变得枯槁,只有香气却还是剩余着。”

若不是因为钟爱,谁又会念念不忘一阵芬芳呢。

菖蒲虽样貌朴素,却因其神性,早早就被纳入皇家园林培育。在六朝时期的《三辅黄图》中记载道,“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树,即有菖蒲 。”

到了宋代,因为赏石之风的兴起,傍石而生的菖蒲也跟着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宠爱。

对蒲痴来说,菖蒲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共度岁月的友人。

陆游的隐居生活中,有两个慰藉,一是养猫,二是养蒲。

为了让他的菖蒲长得青翠茂盛,陆游还亲自在冬日打水浇灌,并称这是闲人的闲趣。甚至在醉酒归家后,脑海中念念不忘的事情还是“入门犹记露菖蒲”。

齐白石《菖蒲》

苏轼爱石,亦爱蒲。

他之一次遇到菖蒲,是二十九岁的时候。他如一个天真的孩童,欣喜地将蒲带回家,为其捡石头蓄清水,置于书案上,要它陪自己一同作文读书。

后来摆弄久了,就养出了心得。苏轼曾写过一篇《石菖蒲赞并叙》,先是夸赞一番蒲的可爱,顺便告诉大家养蒲更好配上几块石头,也就是他发明的著名的“附石法”。

当他路过蓬莱阁,发现崖边的数百枚弹子涡石时,如获至宝,之一个想到的就是拿回去养菖蒲。

居廉绘

后来在苏轼五十七岁那年,又一次遭遇贬谪。他在广州的蒲涧寺,再次遇见了菖蒲,这时距离他之一次发现菖蒲已过了三十年,所有悲欢都已经消解于岁月之中。于是他提笔写下了《广州蒲涧寺》: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蒲于苏轼,是挚友,亦是他自己。任凭风吹雨打,也清香如故。

苏轼与菖蒲的友谊,说到底也算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但身为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就不一样了,在金先生眼里,妻妾朋友可以没有,但一定要有菖蒲为伴。他不但养蒲,画蒲,把书斋的名字用蒲来命名,甚至还帮菖蒲说媒。

在四月十四日菖蒲生日那天,金农特地用元代制墨大师林松泉的鹿胶墨给心爱的菖蒲题了首诗。他唤其为“蒲郎”,先是放了一番彩虹屁,然后又意欲将南山下的“石家女”介绍给它,称“与郎作合好眉妩”。

金农《菖蒲图》

这还不够过瘾,金农想了想,又替“蒲郎”回诗一首。大意是老朽宁愿乱发蓬头,同瓦盆相伴,也不会结新婚。

一来一回,金先生玩得好不痛快。

只是不知这一声“蒲郎”里,有多少是唤菖蒲,又有多少是在诉说自己。

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将菖蒲分为“金钱”“牛顶”“台蒲”“剑脊”“虎须”“香苗”六种。现在多见的是“金钱”、“虎须”和“香苗”。“金钱”叶短而阔,说有檀香之气,“虎须”较为窄细,“香苗”最为尖长,可嗅到茴香之气。

养蒲,孤零零的一抹绿是单调的,因此蒲通常会与石搭配。在古人眼中,种蒲之石,首选是昆石。

《群芳谱》里记载道,武康石浮松,虽好扎根,却不足为奇品。羊肚石太咸,养不过冬。要用就用经过多年的日晒雨淋,已成纯白色的昆石,最为适宜。

爱蒲之人养蒲,总是一盆盆扎堆去养,摆成一片绿油油的,甚是舒适。据说苏轼在后院养着百盆菖蒲,而汪曾祺在小说《莱生小爷》中,也写道,“养上几十盆的菖蒲,好似神仙中人。”

蒲带来的更大惊喜,大概要属看到这株“千年灵草”开花之时。

菖蒲开花极为罕见,因此被称为吉瑞之兆。苏轼的弟弟苏辙就曾因为菖蒲开花特意写了一封信,告诉哥哥这个好消息。而金农干脆称菖蒲是“不逢知己不开花”。

其实金农的说法不无道理。菖蒲难养,高濂称“欲使其苗青翠,非岁月不可”。若没有长久的耐心,和足够的细致,不要提开花,连成活都是奢望。

尽管难养,文人依旧爱菖蒲。它不似兰的雅中带着高贵,也不似竹的雅中带着疏离。菖蒲的雅,是朴拙而天真,又强悍而坚韧的。苏轼说它“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生于野沟之中亦不抱怨,也不参与世间繁华,只是默默吸收日月精华,踏实成长。

张耒曾在《石菖蒲并序》里写过自己爱上菖蒲原因:

十月霜寒时,院子里的植被纷纷垂了头,只有石隙里的一抹碧绿还在挺立着,他向人打听一番,原来这株不畏严寒的小草,叫石菖蒲。

不为寸土的干涸所扰,也不因春秋变迁而低头,在艰难中茂盛生长,在经年累月中更加青翠。

如此柔弱、朴拙却强悍的,便是菖蒲。

盆栽香蒲叶枯倒伏?学会根芽繁殖 *** ,叶香可驱蚊

香蒲也叫做水烛,主要原产地为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属于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因其叶片深绿纤长及花朵颜色奇异,人们常把它当作盆栽观赏及园林湖畔景观装饰,当然除了基本的景观打造之外,香蒲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把它的香棒点燃之后具有驱蚊的效果。因此不妨在家里栽培几株香蒲,到了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用作天然的“驱蚊香”。

一春自小就接触过香蒲,根据香蒲的生长属性,主要繁殖方式有播种繁殖和茎芽育苗繁殖方式,谈到香蒲,一春就想到一句诗,叫做:“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这句诗以意境的方式描写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场景,据说把香蒲放在大门上方,可以驱赶邪灵,其实是因为香蒲的香味可以驱逐蚊虫,避免这些蚊虫携带细菌影响到人们身体的健康。在古代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用这种方式是希望家人得以平安,因而效仿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我们该如何栽培出优质的香蒲呢,根据一春的经验,推荐大家使用根芽繁殖的 *** 进行栽培。具体方式如下:

香蒲

一、什么是香蒲根芽繁殖

所谓根芽就是从香蒲根茎基部里面生长出的幼芽,通过移栽之后就可以生长成为独立的香蒲植株,这些根芽一般都是与母植株链接在一起,在栽培的时候可以选择萌发较好的幼苗;香蒲除了根芽繁殖之外还有播种繁殖,但播种繁殖较繁琐,不但要合适的温度,还需要在一定的土壤环境才能萌发出新芽,因此无论是大规模栽培还是家庭盆栽,一般选用的都是根芽繁殖方式。

香蒲芽苗

二、香蒲根芽繁殖的原因和优点

原因:香蒲属于雌雄同株植物,花期是在夏季,喜欢生活在田间水塘、湖水、河流旁边等等,因此更大的特点是根茎需要长期生活在水里面,它才会有效地进行生根发芽,而使用根芽栽培的时候,就比较简捷,只需要把香蒲从水塘里面挖出,通过修剪之后,即可把它栽培在花盆或庭院里面,不但萌芽快,还容易生长。

优点:根芽繁殖的优点主要有三点,一是属于宿根性植物从高中生物书里面可知,香蒲是属于宿根性挺水型的单子叶植物,而单子叶植物属于水生或湿生草本,这类型的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主要是根茎萌发为主,通过根茎在潮湿的水塘土壤里面无限繁殖;二是萌芽率快,宿根性植物在栽培过程中,以水分为主,只需要有一定的土壤,即可很快萌发出幼芽;三是不怕积水,栽培花卉的时候,就怕植物的根茎积水,出现诸如根腐病之类的细菌性病害,导致根茎枯烂而难以养活,但香蒲就不怕积水也不怕水下细菌的干扰,因此直接使用香蒲的根芽进行繁殖就可以达到更佳的栽培效果。

香蒲

三、香蒲根芽繁殖的更佳季节及环境要求

繁殖时期:对于宿根性沼泽草本植物来说,香蒲的整个生长期为萌发、分株和抽薹开花等三个时间段,生长旺盛期一般是在春季,此时正是萌芽率更好、细胞分裂旺盛的阶段,比如在3-4月份是根芽更佳的繁殖时期,此时我们就可以到水塘里面挖出根芽,通过消毒处理后,即可开始进行栽培繁殖。

生长要求:根据香蒲的植物类型,它喜欢生长在潮湿有水的环境,相对于比较耐寒,根芽生长的温度环境一般在16-22摄氏度为佳,萌芽更低温度一般要在10摄氏度以上,温度过高会出现闷根的现象,叶片就会枯黄倒伏,影响到观赏效果,对于盆栽基质的选择,一般以富含矿物质元素的土壤为佳,比如在里面放入草木灰,可有效促进根芽的生长和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香蒲

四、香蒲根芽繁殖的操作步骤

因香蒲的根芽会深埋在水层里面,使用根芽栽培的时候,尽量选择浅水层的的根芽进行栽培,栽培过程中,若使用庭院花池栽培,就需要挖穴扶苗壅土稳根定植,若使用花盆栽培,就使用竹条进行定植,避免叶片倒伏在水层里面,具体栽培细节如下:

1、挖出根茎:先找到有萌芽的小香蒲,用锄头把水层里面的香蒲根茎挖出之后,剪去根茎上较细的枯烂的根毛,然后使用多菌灵进行消毒,尽量在半天之内进行栽培,挖根的过程中不要折断芽苗,然后拿回家之后即可开始栽培。

2、栽培扶苗:栽培过程中,先以浅水层开始栽培,使用工具在花池里面挖出浅水层,把根芽放置在花池土壤里面,以盖上根芽1厘米水面为佳,当幼苗不断生长时,就逐渐增加花池水层,若使用花盆养护,就要选择直径30厘米以上的大花盆,把根芽扶植后,加入优质的沙质土壤,在花盆里面注入清水,同样以浅水层养护即可达到栽培育苗的要求。

3、育苗定植:当根芽不断生长之后,就会生长为幼苗,此时根芽会萌发出很多假茎,这些假茎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腐烂,影响植株幼苗的生长,可适当加入泥土或降低水层,让这些假茎能够生长到水层里面的土壤中,同时幼苗生长的过程中要进行定植,以免被风吹倒伏。

4、摘花供养:当香蒲长大开花之后,就会从顶端著生出穗状花序,这些花序会消耗根茎的营养及叶片的营养,叶片会表现浅黄色,此时需要及时把花序摘掉,然后适当补充新鲜的土壤或换水,也可以补充氮肥,可促进叶片转绿色,增加观赏效果。

5、家庭摆放:香蒲喜欢光照良好的地方,比如可以培植在入户花园的假山里面,也可以栽培的阳台花池,同时也可以使用玻璃瓶栽培在客厅,达到驱蚊的效果,特别是在夏季,我们可以把香蒲放置在室内,不但会散发出微量的清香,还能促进室内空气清新的效果。

香蒲幼苗

五、如何才能促进香蒲叶片光鲜亮丽

香蒲在生长的过程中,一般每个根芽每年可繁殖4-12个分株芽苗,所以只要环境良好,生长就会很快,它的生长主要是与水和光合作用有直接的关系,若光照不好、花池过于干燥、土壤不够优质等等,香蒲就会出现叶片枯黄倒伏、萌芽慢、植株生长也会受到抑制,因此要达到叶片鲜亮芳香,就要多改善它的生长环境,具体 *** 如下:


1、选择优质的根芽繁殖:如何判断根茎是否优质,可通过观水塘周围菖蒲的生长情况,若香蒲植株生长粗大绿色,说明根茎很好,若枯黄倒伏,说明根茎不够优质,要达到叶片优质,就要选择生长良好的根芽进行繁殖,不但能够提升成活率,还能促进幼芽的萌发,栽培根芽的时候也不要把它暴露在室外晒。当根芽生长良好的时候,就算不用施肥它也会生长得茂盛。

2、调节水层深度提升植株生长:水层深度会直接影响到根芽的萌发,在每个生长阶段都要按照芽苗的高度进行调节,当芽苗开始萌发时以浅水层或以潮湿土壤为主,当幼苗生长至8-14厘米的时候,可适当增加水分,以盖上幼苗底部为佳,待芽苗长为成年植株之后,即可开始增加水分,水分不但能够避免植株倒伏,还能增加叶片的光合作用。

3、补充氮肥增加光合速率:当香蒲植株生长至8-12厘米以上的时候,可以适当补充氮肥,以液肥为主,尽量不要使用腐熟的农家肥进行施肥,因为长期使用颗粒肥料会影响到根茎的生长,也不利于根茎的吸收,以20天左右施肥一次,氮肥可以提升光合作用,从而促进叶片绿色有光亮。

4、预防病害提升叶片光泽:养护环境会影响到香蒲植株的生长,比如花池或花盆长期处于干旱状态,土壤不够优质,植株倒伏等等,都会导致香蒲出现细菌性病害,这些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叶斑病等等,出现这种病害时叶片暗淡无色,斑点多易倒伏等等,可通过修剪预防,若严重时就喷洒75%的百菌清600-800倍液灭菌,并及时摘除腐烂的植株。

香蒲

综上所述,香蒲不但用处很多,而且还可以打造为家庭式的景观盆景,建议喜欢香蒲的朋友使用根芽繁殖的方式进行培植,不但有利于植株的生长,还能促进花芽的分化,在栽培过程中,多按照以上 *** 进行养护,避免植株长期倒伏在花池里面或花盆里,多进行光照和育苗期的管理,即可生长为绿色茂盛的香蒲“小树林”。生活不仅仅只是柴米油盐,我们可以多在家里培植一下花卉植物,不但增加生活的乐趣,还能提升室内空气的清新。

喜欢盆栽的朋友请记得点赞关注,我会及时推荐很多关于室内栽培的花卉。

图文原创,头条首发

又到端午,您家挂艾草和菖蒲吗?

端午节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南京的百姓们在端午节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用红绳系之后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我们知道,艾草与菖蒲都属传统中药材。艾草全草都可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菖蒲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所以说,为什么有挂艾草与菖蒲这个习俗呢?一句话,寓意招百福,辟邪与斩邪,祈求家人身体健康。


有端午词云: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色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小重山·端午》明朝·舒頔

又到端午,您家挂艾草和菖蒲吗?



农村植物,蒲棒农村人当宝,城里人当草,生长之处让蚊子退避三舍

我国从古到今地大物博,这说法真的一点都不过,特别是农村,那可是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花、草、树、木。

今天来和大家介绍一种城市人不屑一顾,只把它当草看的植物,它叫菖蒲也叫香蒲,有的地方叫它蒲棒。香蒲喜欢生长在有水潮湿的地方,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可净化空气,如果它一直生长的河道或水沟、水田边碰到干旱,

地表出现裂缝它也能成活而且都是成片的长,只是到开花时开不出花而已。

香蒲因为它本身就自带香气,它生长的地方蚊子都是退避三舍,因此香蒲这名字就是由此来的,香蒲个头高、叶子绿色、很长、叶面光滑,根土黄色、光滑,花黄色、果表面粗糙,成熟变棕色长得像香肠,可以说它从种植到开花结果都是一株高颜值的植物。

在农村香蒲是农民的宝贝,端午节时,除根外摘下整株绿草和艾草绑在一起,挂在大门上驱赶蚊子和湿气,晒干的花可以做枕芯可安神、把干花放房间不仅芳香还可驱蚊。

果熟干了以后在有蚊虫的地方烧一点,它散发的香味也是驱赶蚊虫的好料,可以说香蒲是纯天然的自然香料,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取新鲜香蒲煮出的水,清洗女性白带后所发出的恶臭是有很好效果的。

那伙伴们的家乡有香蒲吗?你们是怎么用它的?你们还知道它有哪些用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起学习交流哦。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若需药用,请咨询医师!)

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植物

科普|端午植物学——讲讲中国端午节日中的植物







<

标签: 香蒲 菖蒲 区别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