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吃水果会胖吗,饭后吃水果会引起便秘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39 0
馆后不宜吃水果

吃瓜果应在饭前1小时,或在饭后2~3小时较为合适。刚吃完饭,不宜马上吃水果。要不然会造成胀气,久而久之,会形成便秘#秋日生活打卡季#

这些水果不能乱吃!小心有“副作用”

来源:央视频

如果用某种食物形容夏天

一定非水果莫属

清凉的西瓜

诱人的桃子

酸甜的菠萝

它们不仅能满足味蕾

也藏着身体所需的各种能量

水果虽好,但不能乱吃

夏季水果有哪些食用禁忌?

怎么吃水果才能更健康?

一起了解~

吃水果是多多益善吗?

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可提供有益于健康的多种植物化学物质。所以许多人认为,水果吃得越多,身体就越健康。甚至有些减肥的人还会用水果代替正餐,但其实,有时候“多吃水果”可能是错误的

比如西瓜作为夏季必备水果

具有清热解暑

生津止渴等功效

但如果过量食用

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

血糖波动

消化不良及肠胃虚寒的人

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

肾功能不全的人

会使水肿加重

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2》指出,一般成人每天水果摄入量为200-350克。目前,我国居民人均水果摄入量较低,与合理膳食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所以常说的“增加水果摄入”是基于水果量摄入过少的现状而言的。

此外

水果的含糖量在5%-30%

过多的糖分摄入

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和痛风的发病风险

如果吃太多水果

导致其他食物吃得少

容易引起营养素缺乏

长期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水果坏了一部分还能吃吗?

水果腐烂,可能是以下三个因素导致的。

1、机械性损伤

水果在采收、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由于挤压、跌撞及磨损等,有可能造成表皮损伤。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不会产生微生物毒素物质,短时间内吃掉不存在风险,可以放心食用

2、低温冻伤

低温环境下,水果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低,细胞结构易破坏。另外,低温环境会提高水果中果胶酯酶的活性,会导致水果变软、发烂。这种冻伤也只是“细胞的破损”,不存在微生物繁殖,相对比较安全,可以抓紧食用

3、霉变

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微生物侵袭导致的水果腐烂变质,很多人认为“将烂了的部分去掉继续食用就安全了”这是错误的

虽然水果“腐烂变质”外部可以看到,但细菌等微生物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肉眼并不可见,容易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有时霉变水果的正常部位所含的“毒素”已经达到了腐败变质部位的10%-50%,所以去除变坏这部分仍存在安全风险,剩下的部分也不建议继续食用

果应该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水果到底什么时候吃更好?这是经常被讨论的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饭前吃水果会影响消化,所以选择在饭后吃,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也可以解油腻。

但其实,水果在饭前吃可以满足人体对于食物的迫切需求,而且水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还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正餐的摄入量,更有利于控制体重和减肥。想减肥的人,可以选择在餐前1小时或30分钟内吃水果

也有观点指出,没有特殊情况不必太在意饭前还是饭后吃水果。一般来说,消化系统功能正常的人饭前或饭后都可以适当吃点水果,而消化吸收功能欠佳的人比较适合饭后吃,建议饭后1~2小时

所以饭前或饭后吃水果因人而异,关键要注意食用量,只要适量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水果“属性”不同

食用要看体质

吃完某种水果后,如果你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出现喉咙痛、牙痛、嘴角起泡等症状,那很可能是水果过敏了!

比如荔枝中的果糖

就会 *** 胰岛素分泌

过多食用可能引起

低血糖反应

造成心慌、头晕、昏厥等

或可诱发

少年儿童低血糖性脑部疾病

健康吃法是

每次量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

有些人在吃菠萝后

会感到舌头发麻

这其实是菠萝蛋白酶

所引起的过敏反应

严重者还可能出现

腹痛、腹泻、皮肤潮红等

一系列症状

很多人习惯用盐水浸泡菠萝

专家表示

这种 *** 并不是很有效

引起过敏的菠萝蛋白酶

真正“害怕”的是高温

它们会在45℃~50℃

就开始变性

到100℃时

大部分都会被破坏

因此菠萝的健康吃法是

用热水浸泡几分钟后再食用

饭后吃水果会胖吗,饭后吃水果会引起便秘吗-第1张图片-

过量食用芒果

会引起“芒果皮炎”

口唇、面部红肿、皮肤瘙痒

甚至喉头水肿

健康吃法是

一天食用不超过3个

孕妇不超过2个

吃完后漱口、洗脸

清理残留芒果汁液

肠胃功能不好的老人、孩子

以及过敏人群更好远离芒果

现在正是各种新鲜水果

大量上市的季节

健康吃水果才是“王道”

快转给身边的人吧

部分内容来源:CCTV生活圈、科普中国等

水果当饭吃,饱腹又减肥?

图片来源: ***

夏日来临,西瓜、葡萄、桃子等水果纷纷上市。很多人听说“水果当饭吃,既可以饱腹又可以减肥”,索性抛弃正经三餐,顿顿都选择水果。

这样吃能否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呢?从营养学的角度告诉你,千万别相信所谓的“秘方”了!

水果不宜当饭吃

01 能量摄入超标

新鲜水果富含水分,是人类膳食中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水果含有机酸和生物活性物质,适量吃可以补充营养,降低肥胖与超重的发生风险,但过量或直接把水果当饭吃却很可能会导致能量超标。

比如西瓜,每100克含有的能量为31千卡,而100克米饭含有的能量为116千卡,乍一看好像是西瓜所含能量低。但一个中等大小的西瓜,重量约为3000-4000克(即6-8斤),那么所含能量达到930-1240千卡,由此可见,即使一次仅吃半个西瓜,就远远超出吃一碗米饭摄入的能量。

常见的新鲜水果能量多在20-250千卡/100克,很多水果能量含量甚至超过肉类,如椰子为241千卡/100克,牛油果为171千卡/100克,榴莲为150千卡/100克,如果无节制食用上述高能量水果代替正餐,反而可能会摄入更多能量。

02 导致营养不良

我们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品,丰富多样的品种选择才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果的营养价值虽然很高,但是缺少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以及钙、铁、锌、B族维生素等微量元素。

如果长期把水果当饭吃,摄入的营养成分必然过于单一,无法满足身体需求,容易引起营养不良,降低新陈代谢的速率,不利于人体健康。

03 损害身体健康

水果中所含碳水化合物在6%-28%,主要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果糖是一种单糖,在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场所是肝,其中一部分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如果长期大量摄入水果,果糖不能够及时代谢,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内存储大量脂肪,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同时导致体脂代谢异常,增加高脂血症、肥胖的发病风险。长期大量摄入果糖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这就意味着胰岛素对血糖变化的敏感性会下降,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夏天不少人为了清凉解暑,会选择冰镇水果,但如果空腹吃太多冰镇后的水果,很容易让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突然受到 *** ,出现收缩、痉挛,引发胃痛。长此以往,易患上胃肠疾病。

图片来源:摄图网

水果应该这样吃

01 控制总量,根据重量自由搭配

虽然不能把水果当饭吃,但每天吃适量水果对健康非常有益。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每人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比较适宜,也就是我们1-2个拳头的大小。

建议每人一天可吃两到三种水果,每天轮换着吃,并根据其重量自由搭配。同时,水果应尽量选择当季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02 吃对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吃水果的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果早餐营养构成比较单一,比如只有主食和肉蛋奶类,那么就可以在早餐时吃水果,有利于营养均衡;

如果想控制体重,则可以在餐前吃水果,有利于控制进餐总量;

如果胃肠功能不佳,宜在饭后少量食用,减轻消化负担。

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升糖指数(GI)较低的水果,如李子、樱桃、柚子、青苹果等,食用水果的时间可选择两餐中间或者运动前后,当血糖较高或波动较大时,则应暂停吃水果。

总而言之,水果的营养再丰富,也不能把水果当饭吃。应以正餐为主,水果为辅,合理食用水果,均衡饮食才能均衡营养!

水果当饭吃,饱腹又减肥?千万别相信所谓的“秘方”

夏日来临,西瓜、葡萄、桃子等水果纷纷上市。很多人听说“水果当饭吃,既可以饱腹又可以减肥”,索性抛弃三餐,顿顿都选择水果。这样吃能否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呢?从营养学的角度告诉您,千万别相信所谓的“秘方”了。

水果不宜当饭吃

■能量摄入超标

新鲜水果富含水分,是人类膳食中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水果含有机酸和生物活性物质,适量吃可以补充营养,降低肥胖与超重的发生风险,但过量或直接把水果当饭吃很可能会导致能量超标。

比如西瓜,每100克含有能量31千卡,而100克米饭含有能量116千卡。乍一看好像西瓜所含能量低,但一个中等大小的西瓜,重量约为3000克-4000克,所含能量可达930千卡-1240千卡。即使一次仅吃半个西瓜,也远远超出吃一碗米饭摄入的能量。

常见的新鲜水果能量多在20-250千卡/100克之间,很多水果能量含量甚至超过肉类,如椰子为241千卡/100克,牛油果为171千卡/100克,榴莲为150千卡/100克,如果无节制食用上述高能量水果代替正餐,反而会摄入更多能量。

■导致营养不良

我们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品,丰富多样的品种选择才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的营养价值虽然很高,但是缺少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以及钙、铁、锌、维生素B等微量元素。

如果长期把水果当饭吃,摄入的营养成分必然过于单一,无法满足身体需求,容易引起营养不良,降低新陈代谢的速率,以致生长发育受限,不利于人体健康。

■损害身体健康

水果中所含碳水化合物在6%-28%之间,主要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果糖是一种单糖,在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场所是肝,其中一部分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如果长期大量摄入水果,果糖不能够及时代谢,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内存储大量脂肪,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同时,这也会导致体脂代谢异常,增加高脂血症、肥胖的发病风险。长期大量摄入果糖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这就意味着胰岛素对血糖变化的敏感性会下降,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夏天不少人为了清凉解暑,会选择冰镇水果。如果空腹吃太多冰镇后的水果,很容易让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突然受到 *** ,出现收缩、痉挛,引发胃痛。长此以往,易患上胃肠疾病。

水果应该这样吃

■控制总量:根据重量自由搭配

虽然不能把水果当饭吃,但每天吃适量水果对健康非常有益。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每人每天摄入200克-350克新鲜水果比较适宜,也就是成年人1-2个拳头的大小。

建议每人一天可吃两到三种水果,每天轮换着吃,并根据其重量自由搭配。水果应尽量选择当季的新鲜水果,切记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吃对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吃水果的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早餐营养构成比较单一,比如只有主食和肉蛋奶类,就可以在早餐时吃水果,有利于营养均衡;如果想控制体重,则可以在餐前吃水果,有利于控制进餐总量;如果胃肠功能不佳,宜在饭后少量食用,减轻消化负担。

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升糖指数(GI)较低的水果,如李子、樱桃、柚子、青苹果等,食用水果的时间可选择两餐中间或者运动前、后,当血糖较高或波动较大时,则应暂停吃水果。

总而言之,水果的营养再丰富,也不能把水果当饭吃。应以正餐为主,水果为辅,合理食用水果,均衡饮食才能均衡营养。

相关链接

家中备齐六类食物营养又健康鸡蛋:每天一个鸡蛋,不弃蛋黄。

鸡蛋是蛋白质评分更高的食物,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系统的物质基础,与免疫系统的组织发生、器官发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牛奶:每天饮奶300毫升以上。

蛋白质是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其中乳清蛋白占20%左右。乳清蛋白仅存在于乳类中,包括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生物活性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是人体中发挥免疫力作用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基础。乳铁蛋白则是免疫调节剂,能同时作用于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牛奶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可达到90%-100%。

全谷物: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总共要求50克-150克。

谷物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精制谷物和全谷物。其中全谷物的口感虽然更“糙”,但因其外层的粗糙部分和胚芽被保留了下来,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含量更高,同时还含有一些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

B族维生素是免疫系统正常运转的更佳“助手”,是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辅酶,能介导免疫调节,辅助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尤其是维生素B1。而全谷物正是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之一。

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A的蔬菜:每天摄入蔬菜300克-5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

维生素A是免疫系统正常运转的“守护神”,参与人体免疫系统成熟的全过程,能够改善细胞膜的稳定性,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产生抗体,促进T淋巴细胞产生某些淋巴因子。维生素A缺乏时,免疫细胞内视黄酸受体表达相应下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体中,在动物肝脏、蛋黄中含量较多。植物中并不含有维生素A,但红黄色及深绿色蔬菜水果含有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代表性的食物有西蓝花、胡萝卜、羽衣甘蓝、菠菜等。

猕猴桃等富含维C的水果:每天摄入水果200克-350克,以富含维C的水果为主。

维生素C具有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缺乏维生素C将使人体的免疫力和机体应激能力下降,细菌及病毒侵袭成功的几率会提高,容易生病。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代表性的常见食物有黑加仑、猕猴桃等,柑橘、柠檬、橙子等橘类水果维生素C含量稍低一些。

贝类食物和牛羊肉等富含锌的食物:每天摄入20克生蚝,或100克扇贝/牡蛎/山羊肉。

锌是免疫系统正常运转的“核心成员”,参加200多种酶的组成,被誉为“生命之花”。人缺锌时,T细胞功能受损,引起细胞介导免疫改变,削弱免疫机制,降低抵抗力,使机体易受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人体缺锌还会导致味觉迟钝,出现食欲缺乏,影响营养吸收。

人体中所需的锌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贝壳类海产品含锌丰富且吸收率高,牛羊肉中含锌量也较高。

(作为韩婷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李子祥为临床营养科营养师)

来源: 文汇报

水果当饭吃,饱腹又减肥?千万别信

夏日来临,西瓜、葡萄、桃子等水果纷纷上市。很多人听说“水果当饭吃,既可以饱腹又可以减肥”,索性抛弃三餐,顿顿都选择水果。这样吃能否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呢?从营养学的角度告诉您,千万别相信所谓的“秘方”了。

水果当饭吃能量摄入超标

新鲜水果富含水分,是人类膳食中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水果含有机酸和生物活性物质,适量吃可以补充营养,降低肥胖与超重的发生风险,但过量或直接把水果当饭吃很可能会导致能量超标。

比如西瓜,每100克含有能量31千卡,而100克米饭含有能量116千卡。乍一看好像西瓜所含能量低,但一个中等大小的西瓜,重量约为3000克-4000克,所含能量可达930千卡-1240千卡。即使一次仅吃半个西瓜,也远远超出吃一碗米饭摄入的能量。

常见的新鲜水果能量多在20-250千卡/100克之间,很多水果能量含量甚至超过肉类,如椰子为241千卡/100克,牛油果为171千卡/100克,榴莲为150千卡/100克,如果无节制食用上述高能量水果代替正餐,反而会摄入更多能量。

导致营养不良

我们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品,丰富多样的品种选择才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的营养价值虽然很高,但是缺少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以及钙、铁、锌、维生素B等微量元素。

如果长期把水果当饭吃,摄入的营养成分必然过于单一,无法满足身体需求,容易引起营养不良,降低新陈代谢的速率,以致生长发育受限,不利于人体健康。

损害身体健康

水果中所含碳水化合物在6%-28%之间,主要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果糖是一种单糖,在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场所是肝,其中一部分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如果长期大量摄入水果,果糖不能够及时代谢,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内存储大量脂肪,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同时,这也会导致体脂代谢异常,增加高脂血症、肥胖的发病风险。长期大量摄入果糖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这就意味着胰岛素对血糖变化的敏感性会下降,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夏天不少人为了清凉解暑,会选择冰镇水果。如果空腹吃太多冰镇后的水果,很容易让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突然受到 *** ,出现收缩、痉挛,引发胃痛。长此以往,易患上胃肠疾病。

水果应该这样吃

控制总量:根据重量自由搭配

虽然不能把水果当饭吃,但每天吃适量水果对健康非常有益。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每人每天摄入200克-350克新鲜水果比较适宜,也就是成年人1-2个拳头的大小。

建议每人一天可吃两到三种水果,每天轮换着吃,并根据其重量自由搭配。水果应尽量选择当季的新鲜水果,切记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吃对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吃水果的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早餐营养构成比较单一,比如只有主食和肉蛋奶类,就可以在早餐时吃水果,有利于营养均衡;如果想控制体重,则可以在餐前吃水果,有利于控制进餐总量;如果胃肠功能不佳,宜在饭后少量食用,减轻消化负担。

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升糖指数(GI)较低的水果,如李子、樱桃、柚子、青苹果等,食用水果的时间可选择两餐中间或者运动前、后,当血糖较高或波动较大时,则应暂停吃水果。

总而言之,水果的营养再丰富,也不能把水果当饭吃。应以正餐为主,水果为辅,合理食用水果,均衡饮食才能均衡营养。

(文汇报)

饭后能否吃水果?完全超乎你的认知


一、饭后能否吃水果?

当然可以!饭后吃水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水果是富含营养的食物,它们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益于身体健康。虽然有些人认为水果酸性会影响消化,但实际上,吃水果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食物。所以,如果你想在饭后加点甜点,水果是一个健康又美味的选择!

二、饭后能否立即吃水果

虽然在饭后立即吃水果并没有绝对的问题,但一些人可能会感到不适或消化不良。这是因为吃饭后,胃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食物。如果立即摄入水果,它可能会与其他食物混合在一起停留在胃中更长的时间,导致胀气、酸倒流或消化不良等症状。

如果你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并想立即吃水果,你可以尝试一下,但更好逐渐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任何不适,你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吃水果。

总的来说,更好在餐后等待一段时间再吃水果,给胃足够的时间进行初步消化。这样可以确保更好地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记住,每个人的身体和消化系统都有所不同,所以更好根据个人的感受来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

三、应该怎样注意饭后吃水果的时间间隔呢?

如果你想在饭后吃水果,更好在餐后等待一段时间再吃。这是因为饭后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食物。如果立即吃水果,它可能会与其他食物一起停留在胃中更长的时间,导致不适感或消化不良。

一般来说,等待大约30分钟到1小时后再吃水果是比较好的。这段时间可以给胃足够的时间进行初步消化,然后再摄入水果,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晚餐后过晚的时间吃水果,因为过晚摄入水果可能会导致肠胃的负担增加,影响睡眠质量。所以更好选择在饭后的早些时间吃水果。

记住,每个人的身体和消化系统都有所不同,如果你有特定的健康状况或是对某些食物过敏,更好向医生或营养师咨询,以确保你的饮食选择符合个人需求。

四、什么时间是最适合吃水果的呢?

最适合吃水果的时间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和生活习惯。但以下几个时间段被认为是较为适合吃水果的:

1. 早上:在早上空腹时吃水果是很多人的偏好。这样可以帮助清洁肠道,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供能量和保持饱腹感。尝试在早餐前或早餐后的一段时间吃水果。

2. 下午:下午是一天中的另一个适合吃水果的时间段。下午时分人们通常会感到疲劳或需要一些能量补充。吃一些水果可以提供维生素和纤维,有助于提神,提高警觉性,并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

3. 饭前/餐前:在饭前吃一些水果可以增加食欲,提供维生素和纤维,并在餐食中增加一份健康的成分。餐前的水果摄入量可以适量,以免影响正常的饮食摄入。

无论你选择什么时间吃水果,重要的是选择新鲜、成熟和优质的水果,并确保你的饮食平衡多样。如果你有特定的健康状况或是对某些水果过敏,请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以确定最适合你的饮食安排。

水果代替正餐会更胖吗?今日营养专家告诉你!合理减肥饮食

#头条文章发文任务#

曾经沧海难为水,鱼香肉丝配鸡腿;

窗含西岭千秋雪,小鸡蘑菇炖荒野;

玉盘生菜乱青丝,三岁公家喫春饼;

星河滚烫不如麻辣烫,白白胖胖充满希望;

……

明明是花一样的年纪,却一不小心把自己吃成了一颗“多肉”!

然而,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许多丰腴的靓仔靓女们不得不想尽办法瘦身减肥!


节食派、素食派、生酮派……各种减肥派别,变着花样来……

要说减肥的 *** ,很多人会想到用水果代替正餐,以为只要吃不甜的水果,就不会长胖了。

然后开开心心买了一堆水果,钱包-200块,两个星期后站上体重秤,体重+5斤?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水果代替正餐为何让人发胖?

众所周知,水果中富含果糖、蔗糖、葡萄糖、脂肪以及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 果糖易诱发肥胖

有研究证明,果糖摄入量增加会提高健康风险,并且和肥胖、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果糖在人体中的代谢复杂又特别。人的大脑有管理饥饿反应的部位,就是我们常说的下丘脑。当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下丘脑会建立一条代谢反应途径,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吃饱了可以不用吃了。

然而,果糖的代谢会绕开这个途径。也就是说,在食用富含果糖的食物之后,大脑接收不到该有的信息,人体感觉不到饱,我们就会继续进食。所以我们在吃水果的时候,通常可以一次性吃进去很大的分量。就好比吃西瓜,如果不是胃撑得难受,估计吃一个下去也不是问题


人体的肌肉、大脑等大部分部位,都不能直接利用果糖作为能量来源。在我们大量摄入水果之后,水果中的果糖就进入肝脏进行代谢,一部分会变成能量,还有一部分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时间一长,留在肝脏中的脂肪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脂肪肝

2021年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团队在《Nature》发表的一篇文章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他们发现膳食果糖可以提高肠道细胞的存活率,并增加肠道绒毛长度,促使肠道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进而引发肥胖,同时促进癌症发展。

· 糖分可转化成脂肪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So Yun Yi指出,当我们摄入过多的糖时,多余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


肌肉细胞是存储葡萄糖的之一仓库,当肌肉里面存满的时候,身体就会把多余的葡萄糖存到我们的肝脏里面去。但是我们肝脏储存葡萄糖的能力非常小,大概只有400大卡,在肌肉和肝脏都存满了的情况下,你再吃进来的糖分就没有任何存储的空间了。此时在胰岛素的帮助下,葡萄糖就会被转换成脂肪,存到脂肪细胞里面去,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肥胖

· 水果营养不够全面

水果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所以把水果当正餐、只吃水果很容易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另外,水果中的B族维生素、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比较少。身体缺乏营养时,就会通过增加食欲的方式,让我们吃更多东西。长期下去,身体中的肌肉就容易流失,基础代谢会下降。结果就是:一旦正常吃饭,体重就会反弹;但如果继续吃水果,身体又很容易浮肿,让减肥人进退两难

甜度≠含糖量

含糖量高的水果,确实会让你长胖。但是,含糖量高的水果,不一定更甜。这是因为,水果里有3种糖:果糖、蔗糖、葡萄糖。它们的甜度并不相同:果糖>蔗糖>葡萄糖。同样含糖量的水果,果糖更多的,吃起来就更甜。也就是说,不甜的水果,可能只是果糖更少,含糖量真不一定低!


水果中除了含糖量多少,“有机酸”和“糖的构成”也会影响水果的甜度。简单来说,就像一盘菜里可以加糖加盐加醋,这些会相互影响。而水果中像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和具有一定涩味的单宁类物质,可降低水果甜度;而钾、钠等无机盐类物质可以提升甜度。因此,甜度≠含糖量。

吃起来不甜的水果,含糖量和脂肪量可能很高,吃着吃着,体重和血糖就蹭蹭上涨啦!总之,把水果当正餐,实在不是减肥的好 *** !

水果选择参照表

既然口感不靠谱,那么,我们该如何了解水果含糖量,控制糖分摄入呢?

· 糖多不甜的水果

有些水果,虽然吃起来不甜,甚至酸酸的,也可能含有很高的糖分,肥胖人群要少吃,比如:

  • 火龙果:每100g糖分在14%左右,近70%~80%为葡萄糖,升糖速度较快;
  • 人参果:没什么味道,糖分高达18%;
  • 百香果:吃起来很酸,糖分几乎达到13%;
  • 山楂:很酸,助消化,但是其糖分高达22%。


· 糖少但甜的水果

有些水果吃起来甜,但含糖量未必高,日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择,比如:

  • 草莓:每100g的含糖量在6%左右,升糖指数41,属于低GI水果,很适合减肥人群;
  • 哈密瓜:每100g糖分在7.7%左右;
  • 芒果:每100g糖分约在7%左右,膳食纤维比草莓还高些

· 脂肪含量高的水果

还有一部分水果,脂肪含量很高,减肥人群要慎重选择,比如:

  • 牛油果:牛油果的脂肪含量高达15%~30%,但含糖量不高;
  • 榴莲:所含热量之高仅次于牛油果,脂肪含量占到4.1%,糖分占到28.3%,属于高糖高热量水果;
  • 椰子:椰子肉的脂肪含量为12%,糖分高达31.3%



健康吃水果,牢记3件事

除了种类的选择上有讲究,我们在吃的过程中也要注意:

· 食用时间有讲究

  • 对大部分健康人来说,可选择在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食用水果;
  • 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更好在两餐之间吃水果,可增强饱腹感,减少正餐进食量,避免发胖;
  • 瘦弱、食欲缺乏的人,更好饭后吃水果,以免饭前吃大量水果影响正餐进食量;
  • 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如果胃酸过多,更好不要空腹吃酸度高和单宁含量高的水果,如菠萝、山楂等;
  • 腹泻的人,更好不吃通便作用强的水果,如火龙果、猕猴桃、桑葚、草莓、香蕉等,而便秘的人,则可以适当多吃这类水果。

· 种类丰富营养全

水果富含维生素C、糖类、有机酸及各种矿物成分,每种水果所含营养成分均有其独特的配比。

  • 苹果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对皮肤的伤害;
  • 香蕉里面包含镁离子能使肌肉放松,起到安眠的作用;
  • 菠萝含有一种叫“菠萝朊酶”的物质,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 每种水果对人体的功效各有侧重,应多种搭配,才能保证摄入比较丰富的营养。

· 食用分量要控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推荐每天保证摄入200克-350克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 如果水果吃的比较少,会引起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缺乏;
  • 如果水果进食过量,摄入过多的葡萄糖、果糖,则会引起血糖升高。

另外,过剩的糖类会经过肝脏转化成肝糖原储存起来,而肝糖会转化成脂肪,还会造成甘油三酯升高,增加患高脂血症、糖尿病的风险


总而言之,每一类食物都有它独特的优势,对我们身体营养的补充有着重要意义,水果不能被其他食物替代,当然也不能代替其他食物!摄入不能过多,但也不能不吃,科学地控制摄入量、选择更佳的摄入时间吃水果,才能发挥水果的更大作用!



来源:功能医学生活



?

饭后不良习惯 有碍身体健康

营养师刘艳君提示,隐藏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小习惯也许就会成为健康“杀手”。

饭后不要久坐或躺下

吃饱了易犯困,一些人就顺势坐下,甚至躺下。但是这样会对肠胃带来压力,不利于食物消化。长期养成这种习惯,肠胃消化系统会紊乱,可能出现便秘。

饭后不要马上吃水果

食物进入胃以后,需要时间消化。饭后立即进食水果,水果会受到之前进食的饭菜的阻滞,无法被正常消化。水果滞留胃内时间过长,将会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长此以往,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饭后不要大量饮水

大量饮水,胃液会被稀释,削弱了胃液消化能力,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

饭后请勿吸烟

吃饭后,人体的肠胃蠕动十分频繁,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消化系统开始了全面运动。如果在这个时候吸烟,肺部和全身组织吸收烟雾的力度会大大加强,会给人体机能和组织带来比平时吸烟大得多的伤害。(记者李岩)

来源: 今晚报

水果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寒性水果加热后能吃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前言

一直以来,很多朋友们都认为中老年人应该多吃水果,水果可以帮助中老年人的身体获取充分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促进中老年人的生长发育、增强身体免疫力,更好的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但您知道吗,盲目地吃水果有时候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损伤中老年人的身体。

前几天一位大爷突然腹泻,到医院治疗,医生经过详细检查,确定老人是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家属非常不解,平时对其饮食很上心,除了三餐荤素搭配还会吃很多当季新鲜水果,很少吃垃圾食品,怎么会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呢。

一、几种“伤害”中老年人的水果

家属经过和医生进一步的沟通,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医生提醒家属,经常吃水果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但是,对于肠胃较脆弱的中老年人来说,并不是所有水果都能有效地消化吸收一些水果吃得过多还很容易影响到中老年人的健康。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吃得过多会给中老年人的脾胃造成伤害的水果,希望家属们可以有所警惕,尽量少给中老年人吃这些水果。

梨水分多,口感清脆,再加上价格实惠,很多中老年人喜欢吃,但是如果中老年人吃的梨过多,可能会拉肚子。

这是因为,梨这种水果属于寒凉水果,中老年人的脾胃本身也比成年人怕冷,吃太多的梨就很容易受凉,这就很容易导致中老年人拉肚子。严重的还会出现咳嗽、发烧等情况,不仅伤害中老年人的脾胃,抵抗力也会有所下降,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影响。

西瓜

西瓜和梨一样同样是寒气很重的水果,一旦吃得过多,中老年人的肠胃就很容易受到 *** ,影响到正常消化,严重的还很有可能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因此,具有这一种属性的水果中老年人都应该尽量少吃。

而且西瓜的含糖量很高,又比较容易被吸收,经常吃也容易出现糖分过剩的情况。尤其是血糖本身就不好控制的人群更要少吃。

榴莲

虽然榴莲是热性水果,具有水果之王的称号,且营养价值丰富,但是这种水果高热量高糖分,对于消化系统比较柔弱的中老年人来说并不适合。当中老年人的身体摄入较多的糖分,消化系统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可能会造成糖分过剩。

如果本身血糖有点高的中老年人吃榴莲,可能不利于血糖的平稳。

橘子

很多家属认为橘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但是如果中老年人吃了过多的橘子却并不会从中获益。这是因为,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对于肠胃脆弱的中老年人来说,很容易因为上火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伤害脾胃健康。

除此之外,家属还应该尽量让中老年人少吃荔枝,虽然荔枝吃起来很甜口感很好,还有很多功效。但是,荔枝也属于热性水果,本身个头较小一不留神就容易吃多,会导致中老年人出现上火的情况,同时身体里的湿气也会增加,给中老年人的肠胃带来较大伤害。

除了尽量让中老年人少吃以上几种水果之外,还应该避免中老年人养成错误的吃水果的习惯,学会科学吃水果。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地让中老年人从吃水果中获益,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吃水果的误区,并介绍中老年人应该如何正确地吃水果。

二、如何科学的吃水果

首先大家最容易产生的误区是认为喝鲜榨的果汁比吃水果更有营养,实际上,如果中老年人喝了过多的果汁反倒容易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这是因为,果汁相当于含糖量非常高的水,高糖饮品会对中老年人的新陈代谢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出现肥胖、高血糖等疾病。

与此同时,中老年人也无法通过喝果汁获得果肉中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对中老年人的肠道蠕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市面上的果汁很多都是人工合成的香精兑水,这种“果汁”没有太多的营养物质,而且为了追求口感,含糖量很高,应该尽量少喝。

有些中老年人喜欢饭后吃一些水果,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食物。但是这种想法却并不科学,饭后吃水果很有可能让中老年人的身体摄入过量的热量和糖分,反而会给肠胃增加负担,还可能会让中老年人的肠胃更加虚弱,影响身体健康。

不仅如此,有些水果饭前吃也会影响到中老年人的健康,中老年人的胃里没有食物的时候,是非常怕凉性水果的 *** 的。所以,中老年人每天更佳的吃水果时间是两餐之间,这样既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也不会 *** 肠胃,还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

另外,有的中老年人会认为水果煮熟可以祛除一些水果的寒性,这种想法也是错的。科学研究表明,寒性的水果并不会因为人为的加工改变属性,即使是煮得烫烫的水果也不会失去寒性的本质。因此,中老年人尽量少吃寒性水果。

首先,适合中老年人吃的温性水果比较常见的有百香果、柠檬、石榴、苹果、凤梨、木瓜、柳橙、橄榄、梅子、印度枣等,可以适当的摄入。

凉性的水果有火龙果、杨桃、山竹、葡萄柚、草莓、枇杷等,这一类水果中老年人尽量少吃;寒性水果有番茄、香蕉、甜瓜、柚子、椰子水等,这一类水果中老年人更好少吃或者不吃;温性水果有芒果、桃子、龙眼、红毛丹等,这类水果中老年人可以吃但要保持适量,小心上火。

最后,中老年人还很容易对一些水果有过敏的反应,为了避免中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影响身体健康,之一次吃这种水果的时候,把水果做成少少量的果泥品尝,确定不会对这种水果有过敏反应之后,再食用最为稳妥。

中老年人尽量不要吃反季水果,这一类水果很容易含有催熟剂和过多的农药等有害物质。一旦中老年人吃了过多的反季水果,不但脾胃很容易受到 *** ,这些有害物质还会影响中老年人的内分泌,并且给肝脏带来较大损伤。

中老年人的脾胃是否健康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有一个健康的脾胃,身体就能够更加顺畅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反之,中老年人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导致抵抗力下降。

因此,这里继续为大家介绍几种帮助中老年人保护脾胃的 *** 。

三、如何保护中老年人的脾胃

首先,在日常饮食中,中老年人应该养成规律科学的进食的习惯,一日三餐时间固定,一定要保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避免单一饮食。少吃一些 *** 性较大的、不好消化的或者生冷的食物,这样就能够让脾胃更加正常地运行,变得健康。

其次,中老年人要有一个充足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能够让中老年人的全身各部分器官获得充分休息,尤其是脾胃也能够获得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更好的运转。因此,让中老年人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很重要。

不仅如此,中老年人还应该适当地做一些身体运动,多到室外散步、远足,呼吸新鲜空气。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中老年人放松心情,还能够促进中老年人的血液循环,让脾胃获得更多有营养的血液,就能更有活力,消化吸收的能力也能增强。

结语

错误地吃水果的 *** 会给中老年人的身体带来很大伤害,水果的不同属性会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有个清楚的了解。

中老年人吃水果,不能像年轻人一样,随意选择,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仔细斟酌,这样对肠胃,对身体才更好。

所谓养生,其实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名词,就是从生活中的各种习惯来保护器官,保护身体。

参考资料:

吃三种水果会损害健康. 家庭教育(幼儿家属). 2009(06)

脾虚消化不良的中老年人少吃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7):32.

三种水果,中老年人不宜多吃.妇女生活(现代家属),2013(09):52.

中老年人吃水果的学问.科普天地(资讯版),2011(02):6.

减肥如何吃水果?吃水果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水果减肥法

水果减肥法是除了水果以外什么东西都不吃,全天只吃水果。水果减肥法虽然严格控制了热量的摄入。但是大量吃水果时,人体会摄入过多的糖分,尤其果糖摄入过多,会导致脂肪合成增加肥胖的几率。而且,水果的热量远远高于同等重量的蔬菜,只能适量食用。

误区二:水果喜欢榨汁

果汁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几乎被破坏得一干二净,大大降低了其营养成分。另外,水果在榨汁之后,会增加肠道吸收糖分的速度。

误区三:喜欢饭后吃水果

饭后立刻进食水果会增加肠胃消化、吸收的负担,另外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等成分,它们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够增加饭后的饱胀感,使人觉得不舒服。建议大家饭前吃水果,可以增强饱腹感,促进肠胃蠕动。#减肥#

标签: 饭后 水果 便秘 引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