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蕻怎么吃啊,雪里蕻怎么读拼音-广角镜-

雪里蕻怎么吃啊,雪里蕻怎么读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51 0
家常烧雪里蕻,一上桌就被抢光,吃着过瘾,关键一学就会

美食,菜谱

鲜掉眉毛的美味家常菜雪菜肉末炖豆腐

雪菜,又叫雪里蕻,北方地区秋冬季的下饭菜,多为腌制后食用。用它可以搭配肉、淡水鱼、豆腐、黄豆等炒炖,今天我就做了肉末豆腐的,呼噜噜挺美味。

By 卡尔威尔

用料
  • 五花肉 150克
  • 雪菜 200克
  • 豆腐 1块
  • 葱姜末 5-8克
  • 生抽 半勺
  • 花椒 10粒左右
  • 十三香 半勺
  • 鸡精 半勺
  • 蚝油 半勺
  • 香油 3滴

做法步骤

1、雪菜从袋里取出,多投几遍,泡半小时。

2、豆腐切小方块。

3、五花肉去皮的,切小片。

4、葱姜切末

5、起锅开火,先下几粒花椒爆香。

6、加油,下肉片煸炒到发白,下雪菜翻炒,加生抽蚝油十三香。

7、下豆腐,加水炖15—20分钟。

8、出锅前滴几滴香油即可。

五花肉的营养功效

1.补充蛋白质

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2.补肾养血

猪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3.润燥

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燥、干咳、便秘和难产。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雪菜的九种是神仙吃法!超级下饭菜!我想两碗米饭都不够吃的!

大家好!我是懒惰的小厨娘!

雪菜你们爱吃不,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九种雪菜的做法,好吃的很啊,尤其是雪菜炒肉,超级下饭,每次炒这个菜,我都能多吃两碗米饭!

所以我真的是爱吃这个雪菜!超级香!你们如果也喜欢的话,不如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下饭神器炒雪菜,拌饭还能吃三碗

食材清洗干净,备用。目鱼仔改刀,片片备用。青,红辣椒切丝。锅内倒适量油,大火烧热,生姜,蒜头切碎,油锅煸香。倒入目鱼翻炒断生,加料酒去腥,加老抽,生抽少许即可出锅备用。另起油锅,大火烧热,加入青、红辣椒丝煸炒出香味,倒入雪菜继续煸炒后,加入预炒好的目鱼,翻炒,加糖、盐、鸡精调味。即可出锅。菜品色泽亮丽,味道咸仙可口。咸,炒,香,咸鲜,爽口,晚餐

晨读丨雪里蕻

美食是一种乡愁。每逢毛笋上市,便特别念想妈妈腌制的九头芥咸菜。

“九头芥”是东阳俗称,知之者恐怕不多。但若叫它“雪里蕻”,江浙百姓几乎无人不晓。因为雪里蕻简称雪菜,是江南农家的普通食材。

在汉语中,“九”是虚数,如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九归一等等。“猫有九命”,比喻猫性灵动,不会轻易死去;“菜有九头”,也是寓意明了——即使遭刀割、被盐腌和水煮火炒,它依然保持生命的“清脆鲜香”。尤其是在运输落后、反季节和大棚蔬菜尚未出现的年代,九头芥既饱眼福,又享口福,是冬天农家菜园的独特风景。

平心而论,雪里蕻比九头芥富有诗意。“蕻”,是蔬菜之“茎”,有茂盛之意。雪里蕻,一如其芳名,愈是长夜劲寒、风雪交织,便愈能催生梅花情怀。而事实上,它只是一种朴实无华的蔬菜──深秋播种,初冬移栽,细碎的网状叶子碧绿如玉,浓郁绵密,成片生长。无论近观远瞧,都像一抹葱绿的春色点缀着寂寥的旷野。

新鲜的雪里蕻有辛辣味,只能腌着吃。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择个晴日,将雪里蕻整担整担地割回,摘去黄叶,削去老根,扫一块空地或平台,一一摊晾,便静候盐腌的美好日子。

腌菜之法,各地大同小异。“一法整腌,以淡为佳;一法取心风干、斩碎,腌入瓶中。”(《随园食单》)父亲健在时,腌菜之类的家务都是家母一手操办,也有“洗”与“不洗”两种。

立冬之前的雪里蕻病虫少,晒瘪之后不洗──抖一抖泥沙,拣一拣杂草,整株平铺在砧板上,撒一把食盐,搓揉出汁水,一层层地码到肚大口小的甏里,层与层之间,码一些切碎的生姜、辣椒。压紧,捣实,直至微微出汁;再压紧捣实,倒扑在盆子里──东阳、磐安叫扑菜,兰溪、建德叫倒笃菜。十天半月之后,用保鲜袋扎实甏口。

从清明开始,甏里的雪里蕻会随着夏天的到来而得到充分的发酵。撕去封口,但见雪里蕻颜色黄亮,取一株,洗一洗,满屋都是沁人心脾的乳酸香。炎炎夏日,无心吃饭,但如果有雪里蕻作伴──无论是烧汤,还是赋味,似乎专门为了搭配那碗粥,抚慰那只胃的。“陈久愈佳,香能开胃,最益病人。”(《随息居饮食谱》)袁枚也说:“当三伏天而得冬腌菜,物贱也,竟成至宝矣。”

立春之后开腌的雪里蕻,先洗后晾,尽量切短,长了塞牙。拌入辣椒,装菜入缸,放一层菜,撒一层盐。如此反反复复,码到缸口,捣一捣,再扣入三两块大小适中的青石。期间,渗出的汁水不仅湮没石块,还使腌菜与空气隔离。半月开缸,腌菜颜色碧绿,亦有特殊的鲜香。

竹笋与雪里蕻,是一对欢喜冤家。记得西门庆与如意儿苟合的那天晚上,用来下红葡萄酒的几个催情菜中就有“雪里蕻炒冬笋”。冬笋量少价高,只能尝尝鲜,吊个胃口。好在雪里蕻炒春笋,味道也不坏──春笋价贱,开水一滚,切丝备用。起个热锅,剜两勺熟猪油(笋和雪菜皆嗜油),先炒香雪里蕻,喜辣的还可先爆一爆辣椒丝,提味点色。再倒入笋丝翻炒入味,即可下酒配饭。

蕨菜炒雪里蕻,是一道春日家常菜。将鲜蕨在沸水中汆去涩味,先炒一炒肉丝与辣椒丝,再倒入蕨菜和雪里蕻爆炒,加少量清水煮一煮,让蕨菜充分吸收雪里蕻的鲜香。出锅前再撮一把蒜叶,以添一抹绿色。

到了暮春,剥一盘新鲜的蚕豆豆板,把雪里蕻用凉开水浸泡去去盐分,挤干切碎。先大火热油烹炒雪菜,再下豆板煸炒。对此,有的菜谱建议加少许高汤吊味。我却以为,雪菜清脆,蚕豆新摘──天生丽质难自弃,何须画蛇再添足。

雪里蕻既能独立成菜,又能做个“百搭”,其辛香浓郁之味,与其他食材或炒或煮或炖,皆不失其鲜,像雪菜黄鱼、雪菜肉丝、雪菜豆腐、雪菜茭白……都是中餐的名菜名馔,即便与卑贱的豆腐渣相搭,也能成就一款“雪花菜”。《续冶城蔬谱》说:“每取芥荪用盐水烂煮,有清香,略加麻油,冷食尤妙。其次伴肉品亦佳。腌可御冬,藏至明春,瓮中腾酸香,作淡黄色,味益别致。”

家父离世多年。年届耄耋的母亲蜗居老屋,孤身一人,也就不再腌菜。还好,在乡下谋生的众多亲友都有自种自食的菜园,每每回家探母,车兜里总少不了青菜萝卜番薯之类的土产,但捎带最多的还是九头芥咸菜——吃了这家带那家,味道皆不如母亲的咸菜腌得好。

母爱虽能影响个人味觉,但绝不是决定因素。现在想来,母亲的腌菜之所以香鲜,是因为她有自己的坚守。譬如,用作腌菜的坛坛罐罐必须无水渍无油污,甚至不能盛过老酒,倘若不专,咸菜很容易发酸变腐。还有,菜入阳光,才有味道。大凡腌菜,她都要先晒一晒。

晒是除湿,和水分相关。老妈说,豆酱、酱油、腊肉、酱鸭、咸鱼等等腌货,都离不开晒,而且越晒越香。新割的九头芥尽管青翠碧绿,水灵鲜嫩,但它有筋骨,不怕晒。晒透了,腌菜才爽脆,有嚼头,还不易烂。即便吃不完,想尝一尝霉干菜的滋味,还得用“晒”。

晒,是一种态度。官员晒财产,明星晒恩爱,都是好事。平头百姓晒什么?腌菜!

舌尖对雪菜的贪恋,成为我每年一次心灵迁徙的精神标记

文|雪樱

我喜欢雪里蕻的名字,就像喜欢之一场雪的调皮与任性。

入冬,总是脾胃、味觉、记忆抢先开启冬天模式,最后才是身体。舌尖对雪菜的贪恋,似乎成为我每年一次心灵迁徙的精神标记。

雪里蕻,又名雪里红、雪菜、春不老、霜不老,像极了它的笔名,随手署在北风里、雪地里、餐桌上、菜谱中,既风雅又俏皮,给人以美的洗礼。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供暖的前一天,城市迎来寒潮天气,清晨窗户上起了一层白霜,鼻翼上顶着一团凉意,下单叫了个早餐,看到小店新上架了雪菜肉盒,心头狂喜,遂果断点单。然而,肉少菜咸,败了兴致,绿汪汪的雪菜被整成了暗绿色的腌渍品,又老又咸,难以下咽。吃完一整天嗓子都是辣的,好像扎了根刺般不适。母亲说,估计是陈年腌制的,用的粗盐。

那暗绿色的雪菜怎么能和出自母亲之手的雪菜相提并论呢?

过去,每年腌制雪里蕻是我们家必做的功课。母亲去集市上买回一捆新鲜的雪里蕻,叶子支棱,绿得晃眼,先择后晾,用塑料绳分别绑成小把,在楼前晾衣绳上依次铺开。几天工夫,绿叶耷拉了脑袋,一股清冽的味道扑面而来,裹挟着自然的精华与大地的秘密。

晒好了兴冲冲抱回家,仿佛抱着一群绿孩子,母亲搬出发面蒸馒头用的大瓷盆,在面板上用细盐一遍遍揉搓雪里蕻,压得面板吱呀呀作响,揉出了满头大汗,揉出了过冬的氛围。最后,把雪里蕻一层一层码进盆里,一个星期后,就能洗净食用了。

雪菜的吃法有多种,剁碎蒸蛋羹,切丁炒肉末,还有雪菜海鲜汤、雪菜蒸大包子等。

我最喜欢两种吃法,凉拌雪菜和雪菜炒肉。刚腌好的雪里蕻,带有一丁点儿呛辣味,切成小丁,剁点姜末,滴几滴香油,轻轻拌匀,就馒头吃,爽口又下饭。

特别是以前大雪封门的日子里,市面上很少见到青菜,或是青菜贵得离谱,百姓人家吃不起,便煮一锅地瓜粥,切盘雪里蕻,眼看雪菜在热粥里缓缓舒展,那绿意直接氤氲到心底,叫人心情明媚起来。

喝粥,配好咸菜,绝对是一件美事,比吃什么大鱼大肉还要过瘾。想想室外大雪纷飞,室内暖气充足,一边吸溜吸溜端碗喝粥,一边咬着透明的茎嘎吱嘎吱响,“人间送小温”的美好不过如此。

最能令人大快朵颐的是雪菜肉丁拌面。提前一天买来精肉馅,干煸辣椒,炒出一大锅雪菜肉丁。晨起,下一锅白面条,浇上卤子,拌匀入口,越嚼越香,连吃两碗都不嫌多。

我吃过最有故事的菜肴当数雪菜蛋花汤。认识一位住在干休所里的老人,他去世后,老伴独居,保姆换了好几茬,但都学会了做这道菜肴。后院的坛子里取出腌好的雪里蕻,清水洗去盐粒,切成小段,磕个鸡蛋打汤。很多时候,老太太不舍得放鸡蛋,只放雪里蕻和干辣椒,做好后端上桌,先吃米饭,再吃菜,最后喝汤,那慢条斯理的样子颇有大户人家的优雅,叫人看得眼底温热。

偶尔,子女过来,留下吃饭,磕上两个鸡蛋,老太太就会满脸不悦,操着一口长沙方言碎碎念,隔着厨房的玻璃,两人打嘴仗,那场景也是冬日里独一份的风景,让人不禁想到汪曾祺晚年说过的,“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咸菜汤与雪,就是化不开的乡愁,就是生与死的船票。

要知道,一家人围坐吃咸菜、转着碗沿喝粥的日子是最值得珍视的。或许,曹雪芹最是深谙这个道理,《红楼梦》里写尽珍馐美味,比如被刘姥姥说成十只鸡搭配一只茄子的“茄鲞”,年少时看热闹,忍不住垂涎欲滴;中年时再品味,顿悟这是曹公借刘姥姥之眼看破人间富贵的真谛,至于具体怎么烹饪已不再重要。

小说第67回,林黛玉吃饭时想念故乡,雪雁问黛玉道:“还有咱们南来的五香大头菜,拌些麻油醋可好么?”黛玉道:“也使得,只不必累赘了。”五香大头菜是苏州人家常见的咸菜。吃的哪里是大头菜?分明是想家了。

无独有偶,第75回,贾母吃饭时,王夫人端上一碟椒油莼齑酱,贾母见后笑道:“这样正好,正想吃这个。”而贾赦孝敬了两样菜均被退了回去,“将那两样着人送回去,就说我吃了。以后不必天天送,我想吃自然来要。”寥寥几句,颇有深意,贾母的吃与不吃、留与不留,都蕴藉着“物极必反”的生命哲学,她参透人世间的因果规律,甚至把吃饭也视作修行,她的取舍,哪怕是一碟辣酱,也关联着大观园的命运。

就像苏东坡当年遭遇“黄州惠州儋州”,天寒地冻之时,在菜地里发现一寸冒出来的嫩绿芹菜,于是,他忆起在老家眉山母亲和妻子做过的“春鸠烩芹菜”,最朴素的食材往往最能慰藉灵魂。

有过“举家食粥酒常赊”经历的曹雪芹,自然感同身受。最艰难的时候,他糊过风筝,给人代笔写过信,所以落笔的时候处处体现平等、体恤众生——那些吃过的苦、受过的罪、饱尝过的不为人知的血和泪,都灌注成了命运的盐,成为贵族文化的精神底色。

喜欢挪威诗人奥拉夫·H·豪格的诗行:“当我在这个早晨醒来,窗玻璃已经结霜/而我发热于一场美梦/火炉从它欣赏过的一块木材中/彻夜倾倒出温暖。”

这个冬天,比往年冷得似乎晚一些。母亲去菜市场没有买到雪里蕻,四处打听也没问到,就像少了点什么,反而是那些隐藏在岁月褶皱里的记忆猛烈翻腾:父亲骑三轮车带着我去赶大集,一路的吆喝声、刺耳的喇叭声不绝于耳,我身着碎花棉袄,系着大红围巾,头戴“兔子”耳朵的帽子,车厢里的两捆雪里蕻就像两团火焰,把贫寒的日子点燃,那么耀眼,那么温暖……

父亲在的日子,雪里蕻是家的味道;父亲离开后的过活,他就成了我的盐。有了盐,日子才有了奔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雪菜炒肉丝家常做法,下饭入味,做法简单,比鱼香肉丝还好吃

大家好,这里是【刘一手美食】,关注老刘,每天分享一道好吃又实用的家常菜

1、竹笋(英语:bamboo shoot),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禾本目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2、 今天老刘就来分享一下“咸菜笋尖炒肉丝”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试一下。

3、下面开始介绍所需要的食材:

自制咸菜500克、笋尖100克、精肉150克、蒜子、干辣椒

雪里蕻怎么吃啊,雪里蕻怎么读拼音-第1张图片-

4、先把干辣椒切段,蒜子压扁斩成蒜末,笋尖拍扁切丝,然后再把提前泡水两个小时的自制咸菜切末,先把精肉切片再切肉丝

5、热锅倒油,先放入肉丝煸炒变色,再放入2克蚝油、3克生抽,适量料酒锅边淋入去腥,翻炒入味后再放入咸菜末、笋丝、干辣椒段,一起翻炒,再放入两小勺白糖提鲜,翻炒三分钟

6、让所有食材充分入味,装盘美味即成。这样一盘简单鲜美的下饭菜自制咸菜笋尖炒肉丝就做好了

7、竹笋味甘、性微寒,归胃、肺经;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养肝明目、消食的功效,还可开胃健脾,宽肠利膈,通肠排便,开膈豁痰,消油腻,解酒毒

我是老刘,感谢大家对刘一手美食的支持,我们每天都有几道家常菜供大家参考,喜欢做饭的朋友别忘记点点关注,老刘谢谢大家观看

冬季了,推荐一道东北怀旧老菜,儿时的味道,热乎乎,鲜香下饭

本期导读:冬季了,推荐一道东北怀旧老菜,儿时的味道,热乎乎,鲜香下饭

冬季到了,天气变冷,炖菜特别受欢迎,今天推荐一道炖菜,是一道地道的东北老菜,也是一道怀旧菜,用腌制好的雪里蕻和豆腐一起炖,雪里蕻是北方腌制咸菜的蔬菜之一,以前,很多东北人家,到了秋季,都会腌制一些雪里蕻,到了冬季吃,可以一直吃到来年的春天。腌制好的雪里蕻,可以凉拌、炒、蒸,等做法。

今天分享的雪里蕻炖豆腐,小时候经常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吃到了,现在变成了一道怀旧老菜。雪里蕻腌制后有一种特殊鲜味和香味,能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可用来开胃,帮助消化。

寒冷的冬季,炖上一锅,热乎乎,鲜香下饭,回忆一下小时候的味道。下面分享下这道菜肴的详细做法:

【雪里蕻炖豆腐】所需材料:腌雪里蕻1把、北豆腐1块、五花肉120克、油适量、葱1段、姜2片、大蒜3瓣、干辣椒4-5个、花椒粉1茶匙、酱油1汤匙、料酒半汤匙、味精1茶匙、

做法步骤:

1.把腌制好的雪里蕻,放在清水中投洗两遍,再放在清水中浸泡,去除雪里蕻的咸味。根据自己口味决定泡雪里蕻的时间。

2.把雪里蕻用手攥净水分,再把雪里蕻切成两厘米左右长的段。

3.把豆腐切成两半,再把豆腐切成1厘米左右厚的片。

4.把五花肉去皮,切成片,葱切葱花,姜切末,大蒜拍一下,再把大蒜切碎。

5.锅内加入油烧热,下入五花肉片,将五花肉翻炒出油,炒至微黄。

6.下入干辣椒炸香,再下入一半葱花和蒜末,姜末,花椒粉,炒出香味。

7.下入雪里蕻段翻炒,翻炒2-3分钟。

8.加入热水,水量和雪里蕻平齐就可以了,加入生抽和料酒,再下入豆腐片,大火烧开,转中火,炖制15分钟左右,把豆腐炖制入味。

9.到时间后,加入味精,撒上剩下另一半的葱花和蒜末,盛出到盆内即可,一道好吃下饭的雪里蕻炖豆腐就做好了。

小贴士:腌制好的雪里蕻味道比较咸,要放在清水中浸泡,去除一部分的咸味,炖制时,就不用放盐了,要把五花肉的油炒出来,炖出来的菜肴味道才好。雪里蕻要炒一下,可以去除雪里蕻得异味,而且还入味。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也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或者分享您的做法,欢迎关注:冬至雪夜,每天都会发布原创家常美食做法

雪里蕻更好吃腌法,奶奶用了60年的秘方,一不小心被我泄露,真香

导语:奶奶用了60年的秘方,一不小心被我泄露,腌雪里蕻不能直接抹盐,想要味道香还入味,不霉不臭,这1步不能少!

“一餐一饭,心有所栖。柴米油盐,爱有所依。静看一树花开,慢享三餐四季。”大家好,我是爱美食更爱生活的晓峰。“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在我们北方,这是更好的季节,这时候的农家院也是最热闹的,真的是“万物皆可腌”。各种腌菜走起来,今天是萝卜、白菜;明天是芥菜、碎咸菜;后天是胡萝卜、雪里蕻,而80岁的奶奶最擅长的则是腌制雪里蕻。


据《广群芳谱?蔬谱五》中记载:“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诸菜冻损,此菜独青”,故名雪里红,话说这雪里蕻富含各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各种矿物质,它更大的特点就是腌制后才能食用,香气独特,而腌制不好则会发黄、发霉、发臭,奶奶用了60年的秘方,她老人家腌制的雪里蕻颜色翠绿耐放,咸香可口味道棒,不霉不臭放得久。


腌制后的雪里蕻被 *** 成各种美食,有的已经达到国宴的标准被远远流传,雪里蕻炒肉、雪里蕻炖豆腐、雪里蕻炖鱼汤、雪里蕻炒黄豆这些都很经典,也都很美味,因此80岁的奶奶每年都腌制一大缸,随吃随取特别的方便。这个 *** 奶奶用了60年,腌的雪里蕻颜色翠绿耐放,咸香可口味道棒,爱吃腌雪里蕻的要收藏好!一起来看看吧。


1、雪里蕻先要清洗一下,清洗的过程中顺带着把老叶、黄叶和烂叶摘掉不要。清洗干净表面的泥土和沙子后放入大盆中,再加入适量的盐和清水搅拌化开,加盐的目的是消毒杀菌,将雪里蕻浸泡5~10分钟后,再次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2、雪里蕻清洗干净后是不能直接腌制的,因为它的菜叶之间有很多的生水,如果直接就加盐腌制,很容易滋生细菌,从而易导致长毛发霉,保质期也会很短,所以还要再加一步晾晒。

把冲洗干净的雪里蕻根部朝上,一棵一棵地倒挂在晾衣架上,然后再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晾上一天,将其表面的水分完全控净。雪里蕻晾晒的时间也不要过久,晾至雪里蕻的叶子变得微微发蔫就可以了,注意一定不要晾得过干,如果叶子太干,腌出的雪里蕻不但颜色不好看,而且吃起来也不够脆嫩,口感不好。


3、雪里蕻晾干净表面的水分后再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盐,再用双手多揉搓一会儿 ,把盐揉化,并将雪里蕻搓至回软出水,这样会更快地入味。然后再准备一个消毒后、无水无油的玻璃瓶子或罐子,把揉搓回软后的雪里蕻一层一层摆入瓶子中,每摆入一层都要用手使劲压一压,压得紧实一点不要留空隙。每摆上一层雪里蕻都要撒上一层盐,最后封顶的时候也要撒盐封顶。

腌雪里蕻时,不需要加入太多的调味料,只加盐就可以了,其他什么料也不需要再放,所以真的是好吃零添加,吃着放心。


需要说明一点:腌雪里蕻时,雪里蕻和盐的比例至关重要,加盐多了会很咸,加少了又容易变质。一般是10斤雪里蕻加2斤盐,这个比例腌制出的雪里蕻口味好、不易坏。另外,吃雪里蕻的时候,烹饪之前,必须要把雪里蕻用清水充分浸泡,析出里面的盐分后再继续做。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感谢支持,感恩遇见~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会做这些「自制」梅干菜(雪里红),你比大厨都牛气

喜欢吃梅菜扣肉,喜欢梅干菜的味道,决定自己试着做一次

By 呆果小厨

用料
  • 雪里蕻 2斤
  • 盐 适量

做法步骤

1、买回来的雪里蕻太阳下晒一两天,切掉根部

2、清洗干净

3、烧一锅开水,把菜点进去烫一下捞出来(要全部都泡到)

4、天气晴朗的时候把烫好的菜放到太阳下晾晒2天(天气不好的时候可以先拿清水泡上,勤换水就可以放几天)

5、晒到没什么水分,颜色变黄白就好,然后撒上点盐腌一下,继续晒到完全干透(也可以切碎撒盐晒,不占地方)

6、完全干透后,放锅里隔水蒸20分钟变成黄褐色,散发出香味

7、继续晾干,要经历三蒸三晒,就可以做菜或者装进塑料袋储存了

8、经历三蒸三晒的梅干菜,香气扑鼻! 下一篇,梅菜扣肉安排

小贴士

一定要晾干,蒸透 家里是城市的可以放阳台,打开窗口通风加速风干,农村的大院子就不用考虑这些了,尽情晒吧,不要淋雨就好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标签: 雪里蕻 怎么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