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铁安装图,马蹄铁色号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3 0
为什么古人发明了“马掌”,却不发明“牛掌”?3个原因

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农村有许许多多的家畜,其中比较大型的就是牛和马了,而不同的家畜通常我们需要给他们配套不同的工具,比如牛通常要配套犁头、马需要配套嘴套,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地方就在脚上,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虽然牛脚和马脚不同,但是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不过这里有出现问题了,那就是饲养的主人对牛和马的照顾方式明显不同,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马有“马掌”。

什么是“马掌”

关于马掌可能很多城里人没有看到过,但是可能在电视里面看到过,关于马掌产生于何时,目前的说法较多,但是大量的史料指向古罗马人,不管是谁发明的,不影响咱们今天的话题。

其实马掌就是一个环形的铁片,上面有一些小孔,这些孔里面是可以放进去钉子的,马掌就是通过这些钉子和马蹄固定在马蹄下的

马蹄是一个比较厚实的角质层,就如同我们的指甲一样,长出来的地方是可以插入钉子的,下部才是带有肉的,就像我们用钉子把我们的长出来的指甲钉穿感觉不到疼痛一样,古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在马脚底下安装马掌的。

“马掌”的作用是什么?

马掌使用的时间非常久远,而且如今农村有喂养马的地方也还在使用,尤其是在二十年前,我们当地还大量的使用,那时候主要用马来驮煤,在农村可以经常看到有人给马钉马掌,如今虽然少见,但是只要有养殖马匹的地方,这种现象还是可以看到的。

实际上,马掌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减少马蹄的损坏,因为马经常在地上走,跑动,而且还可能驮着很重的货物,如果没有马掌的保护,马蹄很容易受到损伤,这就是马掌的作用。

牛和马的作用

回到上面的问题,在农村我们经常看到有人钉马掌,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钉牛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只要注意观察牛和马在农村的不同作用就可以知道其中答案。

之一:马的作用

关于马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古到今的来看这个问题,那么马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①给人骑:古代的时候没有车路,交通落后,所以人们的行走就需要其他的动物代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古代的影视剧中都有战马存在,这样的马通常需要跑很远的距离,比如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之类的,通常就需要脚力非常好的马才能完成,所以在古代的时候,马不但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是用来运输物资的工具。

②作为食物:这点没有什么好说的,马是动物,而且是食草动物,是可以吃的,所以有的马也作为人们的食物。

③拉车:这点年纪大点的朋友都知道,在拖拉机风靡街道的时候,通常马车非常多,在农村还要家庭好一点的才有,这时候的马主要就是用来拉马车的。

第二:牛的作用

对于牛来说,其实作用也和马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但是由于马和牛的特征原因,又有着一定的差异,牛在农村主要的作用有下面几个。

①吃肉:牛肉我们都知道很好吃的,但是一般在农村养殖的牛农村人是很少吃的,毕竟牛的体重太大,不像猪一样可以腌肉来吃,一年吃掉,所以农村养牛的几乎都是把牛养大了卖钱,给城里人杀了吃牛肉。

②耕地:在过去农村的犁土机是很少的,就算是现在,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很多地方仍然无法使用犁土机,比较好的 *** 还是采用牛耕地,这可能算是牛在农村更大的用途吧。

③拉车:在农村其实除了马车之外,是还有牛车的,只是牛车一般不用于长途运输,用于短途的重运输,比如农村很多拉坟石或者修建石房子的时候就会采用牛车,一般是临时在泥地里面挖的一条道,然后在里面洒水,用木板运输石头,并没有车轮,牛的耐力还算好,而且拉这种重的东西,似乎力气比马还大。

为什么只有马掌没有牛掌?

关于马掌和牛掌的问题,其实我们通过上面马的作用和牛的作用就可以看出来,马一般比较适合长距离的运输和走动,而且非常平凡,比如战马就需要走不同的道路,还需要快速的奔跑,这种情况下如果马蹄没有保护,一旦踩上玻璃之类的就可能导致马蹄受伤,再如后来的驮煤,不但需要马驮很重的东西,还需要长时间的行走,如果马蹄没有保护,光是摩擦都有可能导致马蹄坏掉。

牛不一样,牛一般主要用来耕地,拉车都是非常少的,而牛耕地的时候并不需要奔跑,而且走的地方都是泥地里面,平时牛是可以选择好的路走的,从对脚的使用来说,牛走的路比较少,所以就算没有牛掌,一般也很难伤到牛蹄

为什么马儿都要打上马蹄铁?有什么作用吗?看完不淡定了

大家知道为什么马都要打上马蹄铁吗?那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打仗所用的战马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奔波,所以马的蹄子上必须要有东西来防护。有人或许会想知道,安装这个马蹄铁有什么用呢?马装了这个后会不会感觉到疼呢?

首先,在古代的时候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物资。在打仗的时候,骑兵闯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战方式。长时间的冲锋陷阵对马的脚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果长时间的不对马进行保养的话,就比较容易出现马失前蹄的事故,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用到马蹄铁了。

它是安在马的脚掌部位,形状是U形,而材质是常见的金属,后来一般使用的是铝合金。其实不要觉得钉这个是害马,这其实是保护马蹄的一种方式,它上面的角质层有着一种天然的缺陷,就像是人的指甲盖一样,如果一段时间不修马蹄的话,就会不舒服。它也容易变得脆弱。

一般马行驶的环境比较多变,如果下雨或者下雪的时候,蹄子接触地面的话就会对其造成影响,地面状况不太好的话,角质可能会裂开甚至破碎,这就十分影响马的奔跑速度。但是如果佩戴上这个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发生。

其实装了这个的好处不仅只有这一点。它还能很好的增强马蹄对地面的抓力,这样就能够让它更快的奔跑,并且还能够提升它的奔跑时长,这样以来人们也比较容易控制马。

有些人或许好奇了,如果佩戴这个会对马造成伤害吗?它们会痛吗?其实并不会的,因为那里没有神经线,这里其实就跟人类的指甲差不多。而如果不佩戴这个的话,蹄子长期在磨损的情况下还会造成破裂,这样一来造成的伤害才是更大的,它们这时才会感觉到更疼痛,这就像一种折磨。

大家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吧,所以佩戴马蹄铁才是一种对马的真正保护。

被驯养的马为什么需要钉马掌,而野马却不需要

大型单蹄(脚指为奇数)食草动物,在史前就被人类所驯化,常用来驮畜、挽畜和乘骑,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古时候马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不管是在日常生活、农业、战争上,都为人类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成语“汗马功劳”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人类驯化马的作用有多大。

不过古时候平常人的家里根本不可能有马,马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十分金贵,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就跟现在的跑车一样。平常人家里大多使用的都是偶蹄动物,例如牛;奇蹄目动物,例如:驴子、骡子。这几种动物性格更加温顺、耐力更好、也不易生病、养殖成本也低。就跟现在家里的拖拉机一样,虽然没有速度但是劲大成本低。

马儿虽然现在已经推出了历史舞台,但我们还是经常能在影视剧上或者一些娱乐性的表演上看到马儿,在我们的印象中马的蹄子应该是这样的。



看起来很平整,长短合适,角度正好和地面切合,这是一个十分健康的马蹄。但人类在饲养马儿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马儿马蹄会长成这样。


这样的马蹄已经超出了大家的认知,而且马蹄长成这样会影响马儿走路,更不用说再去驮东西,或者奔跑。这就跟我们的脚趾甲没剪一样,走起路来会特别难受。而且长期这样的话,脚趾内部会藏污纳垢,滋生大量的细菌,导致马蹄的炎症。所以马蹄也跟我们人类的手指、脚趾一样需要定期修理和打磨。


你以为这样就完事了?修理后的马蹄在某些时期,由于大量繁重的工作,或者长途奔袭,加之人类经常让马儿行走的道路比较坚硬,且道路上还可能存在小石子,难免出现严重的磨损,甚至是马蹄被磕劈叉。就像下图这样:



马蹄磨损比较严重的话,就不得不为马儿安装假蹄,严重的磕碰会导致马蹄损坏。因此,我们不仅要为马儿修理蹄子,而且还要加钉铁掌。增加马踢得耐磨性。由于马蹄跟我们人类的手指和脚趾一样,属于角质层并没有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所以修理和钉马掌的过程中,马儿并不会感觉到疼痛。其实这跟女生喜欢做美甲一样,马儿也一样,也需要美甲,不仅不会痛苦,修理完后还会很清爽,健步如飞。

那么问题是野外的马儿为什么不需要人类干预呢?


被人类饲养的马儿,并不总是在奔跑、干活,在休养期间由于活动量得减少,就会导致马蹄的生长速度快于磨损速度,所以就会长成上文中得罗圈状。等马儿再次上路的时候,就需要修理蹄子,重新钉马掌。

野外的马不存在这个问题,它们每天得为了食物经常性的活动,在野外奔跑,不会存在活动量突然增加或者减少的情况,所以它们蹄子的生长速度已经和磨损速度相互持平了。


在加之,野外的马生活的地方不存在粗糙的路面,磨损程度和磕碰的几率也较低。更不用负重干活,所以也不需要钉马掌。

所以,人类为马儿钉马掌是一种对马儿的保护措施。就跟我们要修剪指甲和穿鞋一样。

那么为什么野马可以被驯化呢?

经常会有人问,既然人类可以驯养野马?哪为什么驯养不了其他的大型食草动物呢?例如:斑马或者犀牛。尤其是斑马,它和马在远古时期有着共同的祖先。其实驯养一种动物,跟这种动物的习性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种动物性格必须比较温顺。这是能驯化的前提,一些动物虽然食草,但是脾气相当暴躁。斑马就是这样,更别说犀牛,这些动物对人类有很强的攻击性和警觉性,很难臣服于人类。


其次就是被驯化的动物成本问题。也就是它们吃的食物是人类轻易就能供养起的,例如:麦秆、杂草、麸皮。这些东西都是人类主食所剩下的一些下脚料。而且这些动物的食量也需要在人类的承受范围内,也就是养起来不费力,并且生长周期短,饲养这种动物短时间内就能够获取回报。这样人类才会愿意驯养这种动物。

最后就是这种动物具有群居性,且领地意识不强。这样的动物更容易成群的生活在一起,人类能为其提供居所,而且领地意识不强很容易接受其他的动物进入自己生活范围,不易发生打斗。群居动物天生还具有很强的服从特性,它们一般都会臣服于种群中的头领,所以易于管理。

而早期的一些动物就具备以上的特性,就很容易被人类驯化,并根据自身的特点为人类服务。马用来从事运输,牛用来干活,猪为人类提供了肉类,鸡为人类提供了蛋。


给马钉脚掌到底疼不疼呢?马蹄铁又是如何打出来的?

本文素材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在设计博物馆看人做皮鞋时,订鞋底我站着看了足足半小时,迷进去了就...想起了我有段时间,十分痴迷于看各种给动物做「鞋」,还比如给大象修脚,给马修马蹄、钉马掌。那些视频看完真是一阵轻松治愈……当然也会有一些疑惑,钉马掌为啥不会痛,我踩个指压板都嗷嗷的……


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令人舒适的修马蹄和钉马掌过程,当然还有我们制造马蹄铁的过程~!


马蹄?指甲!


首先得先介绍下马蹄是啥,有些人可能会以为马蹄是马的脚,但其实,马蹄是马的脚趾端的坚硬角质层,也就是说是马的脚趾甲。这可能有些违背我们的日常认知...在作者川崎悟司这本脑洞大开的《跟动物交换身体》的书中,如果把人想象成马,那就是一个人用中指奔跑(忽然感到疼痛...),而马与地面接触的那一层角质,就是马的指甲……


马蹄铁就是是钉在这一层没有神经和血管的角质层上,是不会疼痛的。用个不是太恰当的比喻可能就是,有人留个较长的指甲,在指甲末端钻了孔,钉点小东西,当然也不会痛了... 怎么有种美甲的感觉。


为啥要钉马蹄铁?


马蹄由两部分构成,和地面接触的那一层是一种角质化的皮肤,相当于人类的指甲。再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野马当然不用钉马掌,它在草原里,爱跑不爱跑的看自己,马蹄的磨损和恢复是平衡的。而被用来驮人或者运货的马,在坚硬的路面上,马蹄的磨损自然更为厉害,所以就需要马蹄铁做个缓冲,穿个鞋子~


卸马蹄铁


装蹄前,得先把原本的马蹄铁除去。撬开指甲里的铁钉,然后把马蹄铁拔下来。看着有些疼,好在不是真疼...


削蹄处理


马蹄就像人的脚趾甲一样会生长,美甲前需要先修甲。接着就到了我最喜欢的修马蹄过程,开始解压!首先用勾刀把马指甲里头长时间积累的泥土污垢刮平整。


用勾刀把马指甲里头刮平整,让白白的部分全部露出。


用剪蹄钳剪掉边缘突出的蹄壁。


然后会用各种修蹄刀把蹄底和蹄叉修好,用锉刀磨平。


把蹄璧外层继续磨去一层,修出蹄形。当然这并不是像灰姑娘的姐姐们一样削足适履,而是如果不先修马蹄再钉马掌,脚趾甲那么长,怎么穿鞋都是不舒适的!


标准马蹄铁


把蹄子修好后,就要给它预备鞋了~最常见的是下图这种 U 形的标准蹄铁,在中间部位有凹槽,槽里有钉孔。

但是具体到每一匹马身上,那可是要定制化服务的~首先给马量蹄裁铁,锯出一块适合的马蹄铁长度。

烧红后,刷去杂质。

冷却一下。

捶打钢铁棒,让金属向中间聚拢。

再次烧红后,捶打中间形成弧度,调整马蹄铁的形状。

利用这个圆角,让马蹄的圆弧更好地呈现。

接着在马蹄铁的两端,凿出沟槽。这个过程并不是直接凿出来的,而是先把凿子放在需要凿开的地方,然后再用锤子敲打使劲儿。

这样一来,每次凿开的位置就不会有太大的脱离...手艺活儿了属于是。

再继续用凿子,在沟壑中钻出钉孔。

根据马蹄的形状,来调整马蹄铁的周边,并锤平整。

马蹄铁的前部设铁唇,防止蹄铁脱落。

铁尾部也做一个防脱落处理。


钉上马蹄铁


把调整好的马蹄铁放在马蹄上烫一下,看大小是否合适。这会儿烟很大,就看留在马蹄上的烙印,是否合脚。如果不合适,还要继续调整。

等马蹄铁冷却后,就用钉子把马蹄铁固定在指甲底部,钉蹄铁的时候会把蹄钉从孔里穿过去固定,因为马蹄是斜的,所以蹄钉会从蹄壁穿出来

钉的时候要避开之前有过钉痕的地方,以防钉入旧孔中,引起松动。

又由于马蹄是斜的所以蹄钉会从蹄壁穿出来,师傅还得将突出的钉子都剪掉。

再把钉子压实,避免划伤。

用锉刀把蹄子表面打磨平整,让蹄子都在马蹄铁里面。

穿上马蹄铁的马儿就能开始奔跑了。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至于工业批量 *** 马蹄铁,那就明天?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之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对于马来说,马蹄铁到底是不是累赘?野外的马为何不需要马蹄铁?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如果白龙马当初没有马蹄铁,说不定它在路上就挂了。

为什么同样是马,野生的马不打马蹄铁一样健步如飞,而人工饲养的马就必须打马蹄,还必须定期修马蹄呢?

还有,打马铁的时候,需要钉入马蹄中,马不会感觉到疼痛吗?

奔驰的骏马

其实,我们认为的马的脚掌,实际上不是马的真正脚掌,它只是马的指甲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的马蹄铁,在马的眼中就和“美甲”差不多。美甲还会影响干活,但是马蹄实实在在是在帮助马克服干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马铁铁不仅不是马的累赘,反而相当于马的“工作手套”

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马蹄铁

马蹄的特殊性

马是一种极度特化的动物,它每条腿只有一根脚趾,是的,我们看到的巨大的马蹄,是马的一根脚趾头。

如果类比成人的话,那就是人趴在地上,四肢只能用一根手指或者脚趾支撑身体。

那么马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诡异的关节结构呢?

其实马的祖先一开始也是指节分明,它们的脚趾头数目和今天的貘类似,前肢4趾后肢3趾,这是最初奇蹄目动物的出厂配置

之所以进化成后来奇怪的“一指神功”,是为了奔跑

马的骨骼结构

马的祖先,或者说是奇蹄目的祖先,最初是生活在森林里面的。

在大约3000万年前渐新世,因为气候变冷,大量的森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草本植物

草根本遮挡不了植食动物们庞大的身躯,这一时期,以爆发力见长的猫型亚目以及耐力见长的犬形亚目,纷纷开始攻城拔寨。

奇蹄目动物中的许多物种,如巨犀、爪兽等纷纷倒在这片草原上。

巨犀落入平原之后灭绝

剩下的奇蹄目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固守基本盘呆在破碎的森林里面,要么奋勇在草原上获得一席之地

貘的祖先选择了前者,马和犀牛的祖先选择了后者。

犀牛凭借它巨大的体型和厚重的外皮让自己免于捕食者的攻击,但是马就不行了,它既不巨大,也无外皮,于是它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三十六计走为上。

自然界中的动物,通常很难兼顾速度和耐力,马为了能在夹缝中求生,于是练就了速度与耐力的双向奔赴

马的演化路线以及它们的蹄子

这个过程中,与地面接触面积越少,跑得就越快。

于是马在演化过程中,逐渐退化掉了自己的其他脚趾头,每一条腿只保留一根脚趾。

在这一演化过程中还出现过一种中间过渡形态——三趾马属,可惜已经灭绝。

动物和人类一样,都会长指甲,马也不例外,我们看到的马蹄,其实就是马的指甲。

因此,所谓的钉马蹄,就是在马的指甲上钉钉子,而修马蹄,则相当于给马剪指甲。

现代马的身体轮廓

我们常听说,不打马蹄铁,马的脚掌会磨穿,对马不好。

可是纵观野马和家马,野马的运动量远超过家马,为何它不要马蹄铁呢?

这就要从二者的运动方式说起。

野放的马

家马和野马

野马在自然界中的奔跑就是很纯粹地奔跑,是夕阳下逝去的青春。

而家马的奔跑,经常被赋予了重要意义,比如载人载物、拉马车等等。

这就增加了家马的负重,我们都知道动摩擦和物体的压力有一定的关系,都是运动,家养马马蹄受到的摩擦超过了野外的马。

长期下去,家马的马蹄磨损度超过了野马,当磨损到接近肉的地方时,就会感受到疼痛。

马的指甲和人的指甲一样,最外层是角质层,内部是肉质层

修得整整齐齐的马蹄

我们剪指甲尚且还不能剪过头,马的马蹄自然也不能磨损过头

人们起初并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一开始马的饲养寿命很短,还不如牛羊。

后来人们我了延长马的使用时间,发明出了马蹄铁,由此马依靠这个装饰物,直接起飞,坐稳了古代“超跑”的位置。

马蹄的安装也不是随便钉几颗钉子就能解决的,马的蹄子,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所以马蹄铁需要铁匠亲自看了马匹之后,根据马的马蹄大小量身打造

打造的马蹄铁

钉脚掌之前,还要对马蹄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洁和修正,让马蹄更加整齐。

因此在古代,马蹄是一种比较奢华的物件,不仅是因为耗时长,还在于古代的铁很贵。

马蹄的本质是指甲,因此理论上它是终身生长的,如果马缺少锻炼,马蹄就会越长越长,最后影响到马的正常行走

这就好比人一直不剪指甲,最后指甲就会像清宫剧里的娘娘们一样。

长时间不修的马蹄

所以对于长时间圈养的马,需要定期为它修马蹄。

马是天生为奔跑而诞生的,如果马长期不运动,它反而会免疫力下降

野马的生活就更加简单了,它们每天有足够的运动量,并且它们的食谱更宽广,能够摄入更多的胡萝卜素β,这些有助于形成角质层,让野马的马蹄更加具有韧性

而且自然界中的野马一旦进入老年,就会沦为捕食者的猎物,所以我们在野外看到的马,基本上都是正值青壮年

正值壮年的马

不过细细追寻下来,如今自然界的野马,其实是家马野化之后放归的。

马这个物种只有两个亚种,分别是家马和普氏野马,普氏野马被认为是家马的亚洲祖先之一。

本质上我们看到的各种不同外形的马,都是同一个物种,重达1吨的夏尔马以及于老师的骨血矮脚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就和大丹犬与吉娃娃可以生育后代是一样的。

可爱的矮脚马

凋零的马家族

马所在的马科只有一个独苗演化支——马属,成员也很凋敝,分别是马、驴、斑马

在人类的干预下,这个家族还诞生了骡子,马和驴的杂交后代,以及斑马和驴的杂交后代“斑驴”

注意,此“斑驴”和已经灭绝的斑驴不是同一种动物。

这些杂交体虽然能健康长大,但是无法正常生育,种群数量得不到拓展,只能人工培育。

马是目前奇蹄目动物中数量最多的成员,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它。

斑马是某种意义上的野生马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马的基因池并不丰富。

人类培育马是为了作为劳动力,于是选择性地培育,一般来说一只种马就可以包揽一个马场的后代。

长期的选择培育,导致我们现在的马多多少少都有些亲戚。

此外,一些特征比较特殊的马,如矮脚马,它们的培育过程和宠物狗、宠物猫是一样的,为了获得稳定的性状,采取回交的方式。

因此这类品种的马近亲繁殖很严重,后期会有各种疾病出现

马中巨兽夏尔马

动物学家们发现,如果不是马在最后时刻抱住了人类的大腿,很有可能它们当初会全部灭绝。

家马是由亚欧野马驯化而来的,这个亚欧野马是一个很大的类群,泛指一切生活在亚欧大陆上的野生马。

普氏野马也在这个大分类里面,如今它们在野外已经灭绝,现在的普氏野马是人类野化放归的。

马因为成为了六畜之一,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人不灭绝它们就不会灭绝,它们的一生都要依附于人类才能生存。

这是马的幸运,在绝处逢生,拯救自己的物种。

马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了

但同时这也是马的不幸,因为人类的培育,马的基因池也来越小,马的质量会越来越差,灭绝是板子上钉钉的事情,什么时候灭绝取决于人类能救它们到什么时候。

清末民初钉马掌

清末照片,北京骡马被五花大绑钉马掌。为了方便长途行走和拉运货物,它的蹄子要经常修剪,并安装马蹄铁,防止马蹄出现劈裂。

1913年10月18日,北京,钉马掌。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摄。

清末民初照片,北京,白马被五花大绑,一男子在钉马掌。

清末民初照片,北京一位老师傅正在钉马掌。马在古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人类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往往在上面钉上一层U形金属(往往是铁)用于保护,这个就叫钉马掌。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乘都很有利。

晚清时期人们正在钉马掌。据史料记载,马掌最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由古罗马人发明,直到元代才在中原地区广泛使用。

清末民初照片,天津街头,钉马掌匠人店铺 。背面有天津柯达洗印商店戳记。

清末民初照片,钉马掌的场景。

清末民初照片,内蒙古赤峰,钉马掌。

清末民初照片,山东潍县钉马掌的手艺人。

清末民初照片,杭州,钉马掌。

彩绘中的战争(28)- 德军的八足“战马”- Sdkfz.232装甲侦察车

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欧生活8年,精通德语,爱好二战史及现代战争史,从2000年起,曾在“战争的艺术”、“德国军事中心”、sonicbbs等军史网站和《突击》、《战争史研究》等纸媒上发表多篇原创文章及翻译多部德语电影电视剧中文字幕

请关注本头条号:诸神的黄昏研究会,未来将带来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2013年,日本模型厂商田宫出品了堪称决定版的一款1/48板件-Sd.kfz.232八轮重型(无线电)装甲侦察车【 schwerer Panzersp?hwagen (Fu) Sd.Kfz. 232 (8-rad) 】。开模精致、细节还原到位、组合度优良,为同类产品中的精品。而该车型及涂装方案也颇值得研究。

Sd.kfz.232重型装甲车于1938年-1943年间生产,其在Sd.kfz.231装甲车车体基础上加装了Fu.Ger.11 SE 100中距和Fu.Spr.Ger.A近距无线电以及大型框架式天线,增强了通信及指挥功能。从1942年开始,一种小型的星天线(Sternantenne )取代了框架天线,使得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该车武装与Sd.kfz.231一样,都为一门2cm口径KwK 30 L/55型机炮和一挺同轴MG34机枪。为8轮全驱和全轮转向(Allradlenkung)。前装甲由15毫米的略倾斜的均质钢钢板制成,侧面厚度8毫米,背面10毫米,顶部6毫米,底部5毫米。只能防护轻型武器的射击和碎片。在整个大战期间,德军在许多战役和战场上使用这种装甲车执行传统的骑兵侦察任务,为德军的主力“耳目”之一,堪称20世纪的新世代“战马”。

而此次田宫便给出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涂装方案:

封绘也是之一套涂装方案为1941年4月,在希腊的第5装甲师第8侦察营第2连所属车,昵称“赛德利茨”号(Seydlitz),车号为WH-230748。

该车是以普鲁士骑兵中将弗里德里希·威廉·弗莱海尔·冯·赛德利茨男爵(Friedrich Wilhelm Freiherr von Seydlitz)的名字命名。

1941年初,第5装甲师被调往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参加了德军对南斯拉夫的侵略。战斗结束后,该师从第1装甲集群转为第40装甲军节制,后者除第5装甲师外,还下辖有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摩托化步兵团、第73步兵师和第9装甲师。

1941年4月15日,第5装甲师从希腊阿利阿克蒙河以北出发,向南穿过卡拉巴卡(Kalabaka),目标直指拉希腊中部的拉米亚市(Lamia)。一路上他们遭遇了路障、破坏和与英联邦后卫部队的一些小规模交战。

4月20日,在拉米亚进行了轻微抵抗后,盟军就从该城南部撤退到塞莫皮莱防线(Thermopylae)。由于在拉米亚地区取得口粮和燃料,德军的供应情况有所改善。到4月22日,第5装甲师的一个纵队开始攻击塞莫皮莱阵地,这些阵地由后卫步兵防守,并由伪装良好的火炮和坦克支援。经过顽强抵抗,英联邦军于4月24-25日夜间放弃了塞莫皮莱隘口。到4月30日,最后残余的守军要么逃跑,要么被俘,希腊战役就此结束。

“赛德利茨”号232就参加了攻打拉米亚的战斗

同单位的Sd.kfz.231,但没法辨认车体上的昵称。

而这辆Sd.Kfz.232可能来自第5或者第9装甲师。前景中的加拿大造福特F60 L.4X4炮兵拖车上的徽章表明其属于英军第2装甲师第1装甲旅。

1941年部署在希腊的英联邦部队有第6澳大利亚师、第2新西兰师和英军第2装甲旅。


田宫的第二涂装方案为1943年7-8月间,在东线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的第19装甲师第19侦察营第1连所属车,车牌号WH-612119

在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期间,第19装甲师与第168步兵师、第6和第7装甲师一道,同属第3装甲军。

当时第3装甲军在北顿涅茨河西岸和别尔哥罗德南面分别部署了第6、第19和第7装甲师,

正对着第19装甲师河对岸的是苏军近卫步兵第78师。

1943年7月5日,也就是德军发动库尔斯克战役之一天,第19装甲师开始冲击近卫第78师阵地。在接下来的三天里,第19装甲师遭遇了激烈的抵抗,仅仅在苏军防线上渗透大约9公里。

而德军整体推进速度过慢,阻碍了第3装甲军与党卫军第2装甲军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的及时会师,最终导致整场进攻战役的失败。8月3日,苏军发动代号为“鲁缅采夫司令官行动”(Operation Polkovodets Rumyantsev)的夏季战略反攻-即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攻势,德军又称之为第四次哈尔科夫会战(Vierte Schlacht von Charkow)。

苏军战至8月底已经重新夺回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德军包括第3装甲军在内的整个第4装甲集团军被重创。

该图为此次战役中,一辆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坦克第18军近卫重型坦克第36团的英制“丘吉尔IV”型坦克,正在经过一辆德军Sd.Kfz.232侦察车残骸,该车很可能是被苏军对地攻击机击中后被乘员放弃的。近卫重型坦克第36团于1943年3月组建,装备了31到35辆租借的丘吉尔坦克,在普罗霍夫卡坦克大战中被部署在第二梯队,负责支援步兵。

该车的附加前装甲板(zusatzfrontplatte )放大图。之前曾有资料称该车属于第7装甲师或党卫军“帝国”师。仔细看附加前装甲板上迷彩图案的一部分看起来像一个大大的“7”。而双竖条是第19装甲师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和之后使用的特殊标志。这也是田宫该模型第二涂装方案的原型车。

第19装甲师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使用的特殊标志

另一辆丘吉尔经过该车。


番外篇:党卫队“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的八轮装甲侦察车小考


警卫旗队装甲侦察排在开战时共有4辆Sd.Kfz. 221, 两辆Sd.Kfz. 231和两辆Sd.Kfz. 232。 在1939年9月1日战争之一天,在波兰的帕比亚尼采(Pabjanice)就各有一辆231和232被击毁。

其车号为:

Sd.Kfz. 221: SS-1084, SS-1085, SS-1086, SS-1087

Sd.Kfz. 231: SS-1088 “克尔纳二号”(K?rner II)- 代替了在波兰战役之一天损失的 “克尔纳”号 。

Sd.Kfz. 231: SS-1089 “拉福斯”号(Laforce)- 1937年装备的原车。

Sd.Kfz. 232: SS-1090 “福斯特二号“(Faust II)- 同样是代替了在波兰战役之一天损失的“福斯特”号

Sd.Kfz. 232: SS-1091 “卡塞拉”号(Casella)- 1937年装备的原车。

“福斯特”号是一颗子弹打到路面反弹,击中车体下部,正好打穿了油箱,整车彻底烧毁。替换的新车重新命名为“福斯特二号”,最终也在1941年苏联战场被击毁。

而警卫旗队的八轮装甲侦察车的昵称均来自于1923年11月8-9日纳粹党啤酒馆暴动中身亡党徒的名字

这是1939年10月5日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举行的胜利 *** 中的“拉福斯”号。条十字(Balkenkreuz)的中心被涂掉,留下了一个白色的轮廓,这是在波兰战役中临时改的。

1940年在法国的“拉福斯”号,正在拖拽一根圆木

“拉福斯号”的车头。挡泥板上的三角形罐装体是15升防爆燃料罐(Kraftstoff Explosionssicher)。

1941年4月在希腊的“拉福斯”号和SS-1091号车。

在波兰的SS-1091号车。注意车头的白色条十字被涂在了随车的附属工具上。

SS-1091号车尾,车牌号上的SS二字被涂掉了。

战时新闻片里对SS-1091号车的特写,摄于1941年希腊战役期间。


其他的一些八轮装甲车

1941年3-4月间在北非的Sd.Kfz. 231,注意车头附加装甲板上的英国钢盔和天线上的三角旗。

战地临时改装过的Sd.Kfz. 231,原炮塔被拆掉,安装了一门5厘米口径Pak 38型反坦克炮。

1940年在法国,一支未知部队的Sd.Kfz. 231和Sd.Kfz. 232。车头装了一组烟雾弹发射架,驾驶员视窗旁还挂了一副马蹄铁,在前挡泥板上的防爆油罐架上绑了一捆木头。

驾驶员的日常:昨晚我把车停在哪儿了?

世界首套夹式塑料马掌问世马儿可随意穿脱,马也能穿上跑鞋啦!!

上一篇文章讲了钉马蹄铁的过程和一些基本钉蹄工具。感觉各位大大好像都蛮感兴趣,而且不少人讲到了塑料马蹄铁,所以小编就整理了一下相关的资料,给大家再介绍一下最新发明的塑料马蹄铁。

Megasus Horserunners

——————————————————

首先再科普一下马蹄铁的作用

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2-3厘米厚的坚硬的 角质 ,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脱落,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

普通马蹄铁

—————————————————

塑料马蹄铁(MegasusHorserunners):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6年11月14日报道,奥利地的发明家和动物爱好者--鲁伊莎和查理·福斯特乐,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在近日推出了他们革命性的发明——塑料马掌,并取名为“Megasus Horserunners”。

相比于传统的马蹄铁,Megasus更加舒适,而且受力均匀,有利于马蹄的活动。同时,它采用减震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吸收马儿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并且适用于任何地形,平地、坡面、过河都没问题。另外,这种塑料马掌独有的柔韧性,可以让马儿轻松应对各种地形而不至于“崴脚”。

这种像夹子一样的塑料马掌是用具有吸震功能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它与传统的马蹄铁相比更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像人类一样随便穿脱,它采用粘贴式搭扣设计,安装时,只需要将Mega贴片贴到马蹄上事先画好的位置,然后将裁剪好的Megasus马掌贴上,扣好就可以了,再不用扳着马蹄用钉子将铁马掌敲上去了。这样对马蹄的肌腱韧带都有好处。

另外,这种塑料马掌独有的柔韧性,可以让马儿轻松应对各种地形而不至于“崴脚”。

设计者Forstner表示:“MegasusHorserunners是世界首套夹式马掌,可更换,具有易装易拆的特点。”目前,每套MegasusHorserunners价值175英镑(约合1297元人民币)。Forstner夫妇目前通过网站Kickstarter众筹获得15万英镑(约合128万元人民币),MegasusHorserunners已经于2017年7月上市。

另外想了解马匹钉蹄过程的的朋友可以观看小编的上一篇文章:

马蹄铁是怎么钉到马蹄上的?

大家都还有那些想了解或者听说过没见过的关于马术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小编会为大家尽量做出解答!!!!

老板,给我来套新马蹄铁

Missed a gold nails, I lost a MaZhang;

I lost a MaZhang, lose a horse;

Lose a horse, loss a cavalry;

Loss a cavalry, lost a battle;

Lost a battle, losing the battle;

Lost a battle, ruined a dynasty.

真不是开玩笑,这是一段英国民谣,主要讲述的是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身上所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

这段民谣除了让我们知道细节决定成败外也侧面反映出了马蹄铁对于马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车已经代替马成为了我们人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好车被比喻为良驹,正如良驹需要一副上好的马蹄铁,好车也亦然当然要配上一套性能优秀的轮胎。

寿终正寝

广汽讴歌CDX作为我人生中之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在选车的时候我的目标非常明确:我需要一台可以带着家人一起出游的车辆,所以SUV可能是个好的选择;同时我偶尔可能会下赛道玩玩,所以就需要其有不错的操控性能;还有身为一个道系青年秉承“关你P事,关我P事,滚”的格言,实在是不愿意选择太世俗的东西。

CDX陪着我兢兢业业的在长三角地区驰骋了近4万公里,加之没少去赛道撒野,那套原配的轮胎的状况也随之越来越差,超前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在轮胎快要接近寿命极限的时候去选择一套新的轮胎就成为了我最近的重要任务。

确定使用需求

作为一名学工科出身的理工男,买东西前要做的事情自然就是确定使用需求。

比较认同术业有专攻,所以我会偏向选择一套为SUV开发的轮胎。

身处魔都所以雨天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所以我需要这套轮胎适应多雨的天气。

上车之一件事情就是打开音乐,也就是我对于噪声的控制还是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这套轮胎的胎噪控制也是我很看重的。

偶尔还会去赛道玩耍下,但是对于怕麻烦的我当然不会再准备一套轮胎,所以我也需要其能提供不错的抓地力。

最后最重要的刹车距离当然也是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我需要一款性能优异的豪华均衡型轮胎。

最终我选择了它

在明确了需求之后,经过一系列了解比对最终我选择了来自德国的Cintinental 马牌 UltraContact UC6 SUV轮胎。首先其作为一款专门为SUV所开发的轮胎无论是日常在城市中驾驶还是长距离出游自驾,都更加适合SUV并且可以提供足够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除此之外其高速导流槽、钻石切割花纹、多复合加强筋、3D主动降噪系统2.0

这4项科技也十分符合我的使用需求。

其中的高速导流槽在槽滑路面情况下, 可加快排水速度。保证了在湿滑路面的刹车及转向性能。

钻石切割花纹能防止花纹块在刹车时发生卷边效应。刹车时轮胎接地的压力分布均匀,增大有效接地面积。同时在湿滑路面其可通过刮去水膜来增强轮胎和路面的接触。带来更好的干湿路面的刹车性能及优异的湿地抓地力和操控性。

多复合加强筋的加入使SUV这种重量比轿车重、同时重心比轿车高的车辆。在刹车过程中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和刚度,有效的降低刹车距离。同时在转向时提供更准确的操控响应和稳定性。

3D主动降噪系统2.0在轮胎沟槽中进行独特的设计用来打破轮胎沟槽中的噪音波,从而降低噪音。

购买和更换还是要靠谱

既然选好了轮胎接下来就是购买和如何更换了,为了保险起见果断打开百度搜索马牌轮胎,在官网的指引下我找到最近的线下零售商, *** 也开始了专业的更换流程。

从举升机对车辆的举升到螺丝的拆卸,再从车胎放气到使用拆胎机进行轮胎分离,以及从新胎与轮毂结合到完成充气,最后从动平衡到完成轮胎安装。整体高效专业,同时健谈的工作人员也让我了解到了不少平时不会去接触的轮胎知识。

光说不练都是假把式

轮胎换好了自然要做的之一件事就是秀一下。犹如现在吃饭之一件事是拍照一样,先来秀一下新轮胎。

当然对于一套轮胎来说其性能的实际体验才是最关键的部分。由于场地所限我们无法对轮胎进行非常详尽的测试,那就拿我的实际体验来说一番。

首先说说静音。原本我对于那套原厂轮胎就有着不错的评价,尤其是在胎噪的控制方面。在更换UltraContact UC6 SUV轮胎后,在我主观的感觉整体噪音控制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最实际的表现为驾车时我听音乐的音量从9降到了8。

接下来说说刹车部分,可以明显感觉到初段刹车力度有所增强。实际体验中城市内驾驶遇到红灯时以我习惯的刹车力度和距离踩刹车与前车距离会比以往长。

最后说说操控部分,在这个方面UltraContact UC6 SUV 给了我一种“扎实”的感觉,这可能是多复合加强筋的功效。具体来说就是在变道以及紧急变线时轮胎回更加整体更有支撑力,在驾驶时有信心。我迫不及待的想要找个机会去赛道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让我的成绩再有所提升。

主观的体验就先说这么多,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这套新轮胎可以像马蹄铁一样可以给我带来幸运。

马蹄铁有什么用?

人类为什么给马加上马蹄铁?

人类给驯养的马加上马蹄铁,主要目的是保护马的蹄子,让他们可以好好干活。

在自然环境下马一般生活在干燥的草地环境里每天需要跑来跑去,指甲每天都会被磨损,同时也在持续生长,当磨损和生长的速度达到平衡的时候,马的蹄子就可以保持较为健康的状态之下,不会过长,也不会过短。

野马的生活环境较为干燥,长期运动会使体质上的指甲变得坚硬更耐磨。

马蹄铁安装图,马蹄铁色号-第1张图片-


而人类饲养的马就完全不同了,饲养的马如果长期关在饲养棚里,对马蹄不管不顾的话,他们的指甲就会长得特别长。

这个状态就会降低马的运动能力,也会增加指甲断裂,导致受伤的风险。

和野马相比,当人类饲养的马工作的时候,比如拉马车,他们的马蹄就会受到比自然状态下更大的摩擦磨损更严重。

当驮重物或者人的时候体质就会承受更大的压力,更容易折断和磨损。


人类使用马的时候也大多行走在沙石路面,时间长了,马蹄的指甲就会严重磨损,然后导致马蹄损坏。更不能好好干活了。

所以早期的人类为了保护马蹄会给马穿上编织的草鞋,后来进化到皮鞋,再之后就是马蹄铁。


按照马蹄铁的标准过程,首先清理掉马蹄指甲上的杂物,然后消掉表面不平整多余的部分马蹄的指甲。

和人的指甲一样,没有神经和血管,所以正确操作的时候,马不会觉得痛,然后将马蹄铁烧红,安在马蹄上。


这个步骤看起来非常的惊悚,有时也会让马感到恐惧,但好处是高温可以让马蹄铁和马掌之间贴合得更加紧密,同时封闭马蹄指甲上细微的管状结构,防止细菌进入引起感染,高温也可以直接杀死上面的细菌。

将马蹄铁降温后,再用铁钉钉在脚掌上固定,就像人如果穿着不合脚的鞋子会脚痛一样。

正确的合适的马蹄铁才不会让马感到难受,坐上马蹄铁之后马蹄得到很好的保护,马就能够在坚硬路面上长时间好好的工作。


但同时马蹄上的指甲仍然会持续生长,因此每隔六周左右就需要对指甲修整,取下马蹄铁,然后重复安装。

如果马从事的是一些轻体力活,那不装马蹄铁,也可以。

这样马会感到更加自在,更开心,但是因为圈养的马不如野生的马那样自由的活动。所以仍然需要定期地对指甲进行修剪,才能保证他们的健康。

标签: 马蹄铁 安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