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中药,香附中药有什么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9 0
史上最全!常用27种中药功效大对比,个个都是宝!快为长寿收藏

中国的中医博大精深,中医治病也基本都会使用中草药。哪些常用的中草药功效相近?又有何不同?一文告诉你真相!

中药 中风 白豆蔻 山楂 香附 吴茱萸

中药 中风 白豆蔻 山楂 香附 吴茱萸

中药 中风 白豆蔻 山楂 香附 吴茱萸

中药 中风 白豆蔻 山楂 香附 吴茱萸

中药 中风 白豆蔻 山楂 香附 吴茱萸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医师指导!

您还有哪些疾病预防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每日一味中药——香附

香附属行气药。

香附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茎。主产于广东、河南、山东等省。秋季采挖,燎去毛须,晒干。用时碾碎或切片,生用或醋炙用。

【处方用名】

香附、生香附、炙香附、香附沫。

【性味归经】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主治】

本品主入肝经气分,味辛以疏散肝气之郁结,味苦以降泄肝气之横逆,味甘而能缓肝之急,气芳香走窜,药性平和,乃疏肝解郁之良药,用治肝气郁结诸证。此外,善能疏肝理气而为调经要药。故李时珍谓本品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1:疏肝理气:用于肝气郁结诸证。若肝郁胸胁胀痛者,常配柴胡、川芎同用。若治寒凝气滞、肝气横逆犯胃之脘腹胀痛,则配高良姜同用。若肝郁 *** 胀痛,或乳痈初起者,则常配青皮、蒲公英同用;若治气血痰食湿热诸郁所致胸膈胀闷、呕吐吞酸、饮食不化者,常配苍术、川芎、神曲、栀子同用,又治寒凝肝脉之疝气腹痛,可配吴茱萸、小茴香、乌药等同用。

2、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所致之月经不调、痛经,常配柴胡、当归、川芎同用;属热者加生地、赤芍、丹皮;属寒者加干姜、艾叶、桂枝;有郁者加桃仁、红花、益母草;血虚者加熟地、白芍、制首乌。

此外,以本品炒用为末,用紫苏浓煎送服,有安胎之效。配姜黄为末服,则可用治跌打损伤,肢体疼痛。

【用量用法】

6~12克,煎服。醋制止痛力增强。

【参考资料】

《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也,……开郁气,……,宽胸消食,止呕吐。”

《本草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胕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药物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b-蒎烯、a-及b-香附酮、a-及b-莎草醇等。此外还含酚性成分。

药理:本品能弛缓子宫肌张力,降低肠管紧张性,拮抗乙酰胆碱对肠管的作用;有镇痛、抗炎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其挥发油有雌激素样作用。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每日学中药——大血藤

大血藤为木通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

大血藤

来自木通科植物的中药,除了大血藤外,还有利水渗湿药之利尿通淋药木通。和大血藤一样,木通的药用部位也是藤茎,其原植物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木通味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痛经下乳的功效。利尿通淋可用于热淋涩痛、水肿;因心开窍于舌,清心除烦可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痛经下乳可用于经闭、乳少、湿热痹痛。本品煎服,3~6克。因其有利尿通淋、痛经下乳的作用,同时苦寒易伤脾胃,故孕妇禁用,体内无湿热者、儿童与年老体弱者慎用。

木通

大血藤又名血藤、红藤、活血藤,主产于江西、湖北、湖南、江苏、福建等地。

秋、冬季采收藤茎,除去嫩枝叶片,砍成短节。以条匀,茎粗如拇指者为佳。趁鲜切厚片,晒干,生用。

大血藤

大血藤

本品苦平,归大肠、肝经,为清热药之清热解毒药。

大血藤苦降开泄,有清热解毒、消痈止痛的功效,入大肠经,长于散肠中瘀滞,是治疗肠痈的要药。肠痈乃邪在肠胃,多由热毒蕴结、血瘀气滞所致,不通则痛,大血藤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故治肠痈腹痛每用。其次,本品亦可治其他其他痈肿疮毒。(1)治肠痈右下腹疼痛,常与大黄、连翘、蒲公英、牡丹皮等有解毒消痈功效的药同用,如治肠痈名方红藤煎,即以大血藤为主药。(2)治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配伍。

大血藤

此外,大血藤还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的功效,善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痛及经闭痛经。(1)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与骨碎补了、续断、赤芍等药配伍。(2)治风湿痹痛,腰腿疼痛,关节不利,常与独活、牛膝、防风等药同用。(3)治经闭痛经,常与当归、香附、益母草等药同用。

大血藤

大血藤,煎服或浸酒服,9~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因其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故孕妇慎用。

疏肝解郁少不了香附,含有香附的7大常用中成药,家庭常备不求医

香附,李时珍称它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主要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香附虽然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特别是对于女性的内分泌紊乱方面更是如此,但是除了在妇科方面的应用,它在其他方面也广有涉及,下面就跟大家介绍一下以香附为主的7大中成药。

1、定坤丸

成分:西洋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黄芪、 阿胶、五味子(醋

炙)、鹿茸(去毛)、肉桂、艾叶(炒炭)、杜仲(炒炭)、续断、佛手、陈皮、厚朴(姜炙)、柴胡、香附(醋炙)、延胡索(醋炙)、牡丹皮、琥珀、龟板(沙烫醋淬)、地黄、麦冬、黄芩。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舒郁调经,用于冲任虚损,气血两亏,身体瘦弱,月经不调,经期紊乱,行经腹痛,崩漏不止,腰酸腿软。

用法:口服。一次1 丸,一日2 次。

2、沉香舒气丸

木香、砂仁、沉香、青皮(醋炙)、厚朴(姜炙)、香附(醋炙)、乌药、枳壳(去瓤麸炒)、草果仁、豆蔻、片姜黄、郁金、延胡索(醋炙)、五灵脂(醋炙)、柴胡、山楂(炒)、槟榔、甘草。

功能主治:舒肝开郁,顺气消胀。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串痛,脘腹胀满,吞酸嘈杂,不思饮食。

用法:口服,一次 6g,一日 2次。

3、沉香化滞丸

成分:沉香、牵牛子(炒)、枳实(炒)、五灵脂(制)、山楂(炒)、枳壳(炒)、陈皮、香附(制)、厚朴(制)、莪术(制)、砂仁、三棱(制)、木香、青皮、大黄。

功能主治:理气化滞。用于饮食停滞,胸腹胀满。

用法: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禁忌:孕妇忌服

4、香砂平胃颗粒

香附中药,香附中药有什么作用-第1张图片-

成分:苍术(炒)、厚朴(姜炙)、陈皮、砂仁、香附(醋炙)、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用法: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5、香砂养胃胶囊

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豆蔻(去壳)、厚朴(姜制)、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辅料为糊精。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6、木香顺气颗粒

成分:槟榔、苍术、陈皮、甘草、厚朴、木香、青皮、砂仁、香附、枳壳。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胀痛,恶心,嗳气。

用法: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3天为一疗程。

7、解郁和肝丸

成分:柴胡 当归 白芍 苍术 茯苓 甘草 木香 香附 青皮 陈皮 砂仁 川芎 郁金 枳壳 厚朴(姜炙) 黄芩山楂 六神曲 栀子(姜炙)

功能主治:舒肝开郁,顺气消胀。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串痛,脘腹胀满吞酸,嘈杂不思食?

用法:口服,一次 6g,一日 2次。

禁忌:孕妇忌服

关注@执业中药师唐多多 将为你呈现更多相关的健康资讯,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收藏,转发,评论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了解,交流

肝郁气滞体质更容易患癌?八味中药,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何为肿瘤?就是身体出现了肿块,结节。为什么又会出现肿块或结节?研究发现,肝郁血瘀体质的人往往容易长肿块,如果肿块发展失控,就会成为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血行不畅则易生结块。


所谓越长大越孤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酸甜苦辣,各种矛盾,各种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会发现,脸上的笑容少了,变得不爱说话了。您会发现您的父亲或者丈夫烟酒不离,您会发现您的母亲脸上长斑,睡不好觉了,您会听到您的妻子脾气喜怒无常,月经不调。这一切有可能都是肝气郁结惹的祸。


肝气郁结的人容易生病,整天郁郁寡欢。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怎么办?除了调解自己的情绪,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外,我们有时候还会寻求内外兼治。

今天我介绍一个疏肝解郁活血汤,由八味中药组成,柴胡枳实白芍,制香附,广郁金玄胡索甘草,炙乳香我们来了解一下。

疏肝解郁:柴胡

柴胡入肝、胆经,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以说,疏肝的方子大部分有柴胡的身影,被称为疏肝解郁之要药。

《滇南本草》:"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香附 郁金 延胡索

香附归肝、脾、三焦经。

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等。

《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

郁金归肝、心、肺经,行气化瘀,清心解郁,气行则血行。

《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

《本草备要》:"行气,解郁;破瘀,散肝郁。"

《本草从新》:"能开肺金之郁。"

延胡索归肝、脾经,活血,利气,止痛,活血能力强,散瘀血散结。

《开宝本草》:"主破血,腹中结块。"

《医学启源》:"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

《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郁金

乳香

辛、苦,温,活血止痛,被称为伤科之要药,常与没药同用。

《纲目》:"消痈疽诸毒,活血定痛,伸筋,折伤。"

枳实

味苦、辛、酸,辛香走窜,善于行气,枳实还常与厚朴搭配,增强行气之功。枳实与神曲能够消食化积。这里的枳实主要增强行气解郁的能力。

《神农本草经》: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本草纲目》:枳实、枳壳大抵其功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痰满消,气通则痛刺止,气利则后重除。

枳实

白芍

味苦、酸,入肝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常配柴胡、当归等,治疗血虚肝郁。

《本草求真》:“赤芍药与白芍药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

总结:八药合用,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止痛。最后,再次强调,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健康。平时如果觉得心胸烦闷,爱叹气或生气,就出去走一走,散散步,调解一下心情。也可以泡点玫瑰花等疏肝解郁的茶喝一喝。


#谣零零计划##健康科普大赛#

中药——香附

香附,为莎suō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在秋季时采挖,如果置于沸水中略煮或者蒸透后晒干的话,称为“毛香附”,但如果是燎后直接晒干的话,则称之为“光香附”;“光香附”因为被火燎之后,毛须都被去净了,较为光滑,所以环节不明显;而“毛香附”则节上就有明显的棕色毛须,还留有根痕。它主要产于山东、浙江等地。

它多呈纺锤形,有些的会略弯曲,显棕褐色或者黑褐色的,且具有纵皱纹,经过蒸煮后的香附断面显黄棕色或红棕色的,而生晒的断面则是色白且显粉性,内皮层的环纹较为明显,有筋脉点散在。


每日一中药-香附

香附

CYPERI RHIZOMA

来源

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L.的干燥根茎。

相关名

香附子、草附子、附米、莎草根、黑香附、雀头香、候莎、夫须、三棱草根、制香附、四制香附、七制香附、醋香附、抱灵居士。

图片

来源教材

产地

主产于山东、浙江、湖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性状鉴别

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饮片 香附

为不规则的厚片或颗粒状。外表皮棕褐色或黑褐色,有时可见环节。切面色白或黄棕色,质硬,内皮层环纹明显。气香,味微苦。

醋香附

形如香附片(粒),表面黑褐色。微有醋香气,味微苦。

性味归经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苦降,微甘能和,平而不偏。入肝经而善疏肝,入三焦经而善理气,故为疏肝理气之佳品,被李时珍誉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肝气舒畅,气血和顺,则月经自调,疼痛可除,故又为调经止痛之要药。

功效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香附助记

vv289版

稚童干劲足,相扶出力气;

稚童————止痛;

干——肝——疏肝;

劲——经——调经;

相扶————香附;

力气————理气;

止痛疏肝调经的香附还有理气之功。

主治病证

(1)肝气郁滞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

(2)肝郁月经不调、痛经、 *** 胀痛。

(3)脾胃气滞,脘腹胀痛。

配伍

香附配高良姜:高良姜辛热,功善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香附辛平,功善疏肝理气止痛。两药相合,既温中散寒,又疏肝理气,且善止痛,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效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未撒、调敷或做饼热熨用。醋制止痛力增强。

使用注意

本品虽平和,但终属辛香之品,故气虚无滞及阴虚血热者慎服。

药理

本品能抑制子宫、胃肠及气管平滑肌,并有促进胆汁分泌、解热、镇痛、抗炎、降血压、强心及抑菌等作用。

故事1

传说,很久以前在山西芮城县有一个叫侯憨子的人,他为人忠厚老实、心诚善良、乐于助人。侯憨子的身世很可憐,听村里人说当年他母亲怀他的时候,有一天在家门口的一个土臺子曬殼子,突然一阵阵痛,要生孩子了,当时正值农忙,丈夫和隔壁邻居都不在,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他母亲,就这样,他母亲在土臺子上把他生下来了。母亲在生下侯憨子不久之后,因为产后照顾不当去世了。从小没有娘的侯憨子一直跟父亲两个人相依为命,虽然缺少母亲的疼爱,但父亲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也使侯憨子觉得很幸福。不幸的是,在他十岁那年,一场大风雪夺走了父亲的生命,从此侯憨子便成了孤儿,靠着吃百家粮长大。

那时的人们都很迷信,大家私底下都认为侯憨子是个不吉利的人,就是因为他,他的父母才会相继死去,所以大家一直都不愿意跟侯憨子走得太近,害怕坏运气传染给自己。可怜的侯憨子小时候给有钱人放羊,长大了学会了门做豆腐的手艺,从此就以做豆腐卖豆腐为生,虽然日子有些清苦,但足以养活自己。

侯憨子的邻居是一位双目失眠的老人,老人无儿无女,能自理时还能勉强过日子,可是,年纪越来越大,毛病就越多,今儿一个头痛,明儿一个发烧的,更糟糕的是,老人又患了关节病,疼痛难走,常年卧床不起了。村里都没人管老人。善良的侯憨子却十分同情老人。他给老人送饭,送豆腐脑,帮老人洗澡,把攒下来的钱给老人看病,嘘寒问暖,十几年如一日。老人见人就说:侯憨子是个好娃,老天爷没有亏待我啊!村里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地大家对侯憨子是“扫把星”的看法就淡了。

一天夜里,侯憨子正在磨豆子,忽然进来一位老翁,满头银丝,三缕长白须飘在胸前,肩上挎着个采药的蓝子,笑着对侯憨子说:我是位采药人,上山采药路过此地,口渴难忍,能否借杯水喝啊?憨子立即进屋给老人倒了杯水,老人见他推磨辛苦,说:我来帮帮你吧!不容分说,就推起磨来,磨转如飞,刹那间,一大筐豆子都磨完了,侯憨子看得目瞪口呆。这时,老翁听见有病人 *** ,就问侯憨子是谁那么痛苦,侯憨子把情况大致说了一遍,老翁听完后,从篮子里拿出一把三稜草,说:这是我今天刚在山上采的药草,它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你给瞎大爷用,几天就能见效。余下有根的你就种在你家门口的土臺子上,以后备用。侯憨子连忙谢过老翁,并问恩公大名。老翁说道:我是咱们县永乐人,姓李名瓊。说完,就不见踪影了。

后来,老人吃药汤,病果真都好了,原来李瓊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李瓊是他出家前的俗名,那三稜草就是香附。

故事2

从前有个姑娘叫索索,天生丽质,心地善良。有一年,古砀郡大旱,十月无雨,百草皆枯。索索迫于生计嫁到故黄河边的一个茅庄,不料这里正闹瘟疫,大人小孩胸闷腹痛,自从索索嫁来以后,丈夫安然无恙,问索索,索索也不知,丈夫隐约感到,索索身上有股香气,断定这是驱疫的奥秘,于是便让索索外出给众人治病,不几天,全村人皆得痊愈。

庄户人家闲着没事,又扯起索索看病来,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索索丈夫耳朵里,竟成这样的话:“……索索每到一家,就脱去衣服,让大人小孩围过来闻……”丈夫虽有拯救乡亲之心,但决不容这种方式,于是两人常闹别扭。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夹的夜晚,丈夫下了毒手把索索害死了。名声不好的女人是不能入棺的,秫秸一捆埋到河边。不几天,就在索索的坟上长出几缕小草,窄窄的叶,挺挺的茎,蜂也围,蝶也绕,有人说:索索风流,死后也招蜂引蝶。丈夫听后,挖地三尺,把尸骨深埋。可过了一段时间,小草又冒出,依然招蜂引蝶,丈夫又去挖又去埋,可草越挖越多,越埋越旺。于是人们后悔了:索索死的冤屈,千万不要再挖了,将来万一再闹心口痛,说不定这草能治病……

直到今天,尽管药名改叫香附子,可当地人仍叫它索索草。可惜的是要想用它理气止痛,必挖出其身,三个根球一个比一个深。

一味中药:香附,妙用可调理经期乳腺胀痛,乳腺增生,宫寒痛经

中国最伟大的名医李时珍曾给妇女同志们倾情推荐过一味药,称它为“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主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妇科疾病,这味药就是——香附

香附,能够令女人变成满身香气的贵妇,从容而雅致,散发出迷人的风采。

香附和陈皮煮水,能够治疗经期 *** 胀痛,调理乳腺增生。

先来想一个问题,女人的 *** 为何会胀痛,甚至生出结节肿块?

其实,这一切都是经脉不畅引起的。

中医有一个哲人说过一句话,所有的病,要么是不通,要么是不荣,而 *** 问题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不通。

中医把 *** 问题统统归结到肝上。因为肝的经脉通过 *** ,如果肝气不畅,经脉里的津液不能正常运行,那么津液就会凝结成痰,血液就会凝结成淤,痰淤互结,慢慢就会生成一个个肿块和结节。

如果肝气舒畅了,那么小的结节和肿块可能会自己消失,但是如果长时间经脉不通,那么这个肿块可能就会越来越大,最后演变成乳腺癌。

所以,当您的 *** 出现小结节的时候,是放任不管,还是积极干预,就有可能决定着疾病的走向,最后的结果肯定也不一样。

那么,究竟该怎么干预呢?

千万别整天惴惴不安,不要整天瞎想,因为越是瞎想,越容易造成肝气郁滞,这样不但不会痊愈,反而会让结节、肿块越长越大,所以,更好的 *** 就是放平心态,然后每天喝一点香附陈皮茶,用习惯的力量解除疾病。

香附,陈皮,冰糖,在药壶里煮十五分钟,关火后倒入保温杯里,坚持喝一个月,我相信绝大多数良性 *** 结节问题都能改善。

在这个小方子里,香附气味芳香,香气飘散,能够入肝行气,李时珍说它是气病之总司,其实就是说它能够让全身的气流通得更加顺畅,气行则津行,气行则血行,津血一流通,那么就不会聚合在一块形成肿块了,中医最推崇的气血周流的状态就实现了。

陈皮在这里辅助香附,它也能够理气行气,而且能够健脾开胃,是肝脾两调的药物。所以平时用陈皮煮水喝,加一点冰糖调味,对于预防 *** 增生,是很有必要的。

香附和川芎、栀子同用,能够改善女人情绪,让女人像玉一样温婉柔媚。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女子被要求三从四德,一切要顺从丈夫,情绪要柔和,最忌泼妇骂街。

当然,三从四德是落后的,女人也是有情绪的,怎么可能对谁都那么和善呢?

易怒和抑郁一样,都是不良情绪,在中医里,这两种不正常的情绪状态被称作“郁证”,郁怒和抑郁,都会让肝气不通畅,肝气一郁,气血混乱,人就容易出问题。

所以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有一句话特别经典: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百病生焉。

肝气一郁,容易化火,火气上来了,人就控制不住地发怒。

或者肝气不舒,该流畅的气得不到流通,整个人就会郁郁寡欢。

朱丹溪针对这两种不良情绪,曾开发出一款中成药,叫做越鞠丸,里面就有香附、川芎、栀子等,其中香附能够疏肝理气,促进肝气流通,川芎能够促进血行,起到化瘀作用,而栀子可以清火,把肝气郁结所化之火清除掉,这样,气血流通,人就不会易怒或者抑郁了。

好脾气的女人,走到哪里都像春风一样令人心旷神怡,这无形中就是一笔资产,所以,别再轻易发怒,更别轻易抑郁,如果您还是改变不了,那就用越鞠丸帮您改变吧。

越鞠丸,吃着吃着,你会发现,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好了,心态越来越阳光了。

香附和高良姜一块用,可以治疗急性胃痛。

香附和高良姜组成了一个药,这个药叫做良附丸。是治疗急性胃疼、胃痉挛的良方。

为什么人会突然胃疼呢?一般都是寒邪作祟,因为寒气凝结,会阻碍气血流通,而气血一旦不通,就会不通则痛,造成胃脘剧痛。

在这里,高良姜温热散寒,它的散寒温胃效果比生姜还好,喝到胃里会暖融融的,而香附能够促进气血周流,寒气一散,气血一行,胃疼就会乖乖消失。

所以,家中有胃疼的病人,一定要常备一点良附丸,对于缓解急性胃痛,可是比止疼针还管用的。

香附和艾叶同用,能够治疗女人宫寒痛经、宫寒不孕、盆腔炎症。

前面还说,香附能够调理女人小肚子,改善小肚子里的毛病,比如痛经、宫寒不孕等等。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大名鼎鼎的艾附暖宫丸,里面就有艾叶、香附。

其中,艾叶就是我们平时做艾灸用的,它性质温热,可以暖宫散寒,寒气一去,小肚子就不会冰凉疼痛了,而香附能够行气,气血一流,疼痛立马就走。

所以,艾附暖宫丸对于小肚子发凉,经常小肚子痛的女生来说,也是一个贴心的小棉袄,穿上它,小肚子暖融融的像春天一样,这样才会焕发出女人的勃勃生机。

好了,以上就是香附的四大功效,简直是从上调到下,从肉体调理到灵魂,怪不得连李时珍这样的行家里手都不吝最美的言辞,称赞它为“妇科主帅”呢,香附真是担得起这个名头。

胡博士说中药|理气药——香附的传说故事,你了解多少?

香附是重要的理气药。味辛,性平。临床上它不但能理气调中,还能疏肝解郁、调经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胁痛、腹痛、月经不通等证。因此,一直被称作“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01

香附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姑娘叫索索,长得美丽善良。有一年,古砀郡大旱,寸草不生。索索迫于生计,嫁到了黄河边的茅村。刚好这里闹瘟疫,大人小孩胸闷腹痛。索索嫁来之后,她的丈夫安然无事。问她为何,却又不知,只是会闻到她身上有淡淡的香味。

于是,她就轮着上村里的家里去住,真的把瘟疫都治好了,丈夫却听信了谗言,毒死了索索。索索死了以后,坟头长出了小草,会招蜂引蝶,后来人们还发现,这种草可以治疗妇科疾病。尽管后来这草的药名叫“香附”,当地人还是叫“索索草”!

02

香附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产地:分布于华北、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性味:辛,微苦,温;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用法用量:煎服,6-9g;醋炙止痛力增强。

03

香附的服用

《本草纲目》:“ 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因此,香附可以治疗:

1、肝郁气滞胁痛、腹痛。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

2、月经不调,痛经, *** 胀痛。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3、气滞腹痛。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 *** ,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所谓“君臣父子”,香附子拿捏得很是到位

如果提起香附子您可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一看这家伙,相信您肯定嘴巴张圆了惊呼道:“哦,原来是他”!没错,就是这个在农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杂草,有个特别好听的名字——香附子。相信只要在农村呆过,不论南北,都见过这东西。


香附有故事


我约么着您肯定觉得奇怪,怎么招人痛恨的杂草反而得了个这么优雅好听的名字,难道杂草还有故事不成?诶!您还真猜对了,关于香附子的名字,还真有那么一段凄美的故事:


从前有个姑娘,天生丽质,心地善良。有一年,姑娘所嫁的村庄瘟疫横行,大人小孩皆胸闷腹痛。但姑娘一家却安然无恙。姑娘的丈夫便断定,姑娘身上的香气乃是驱疫的奥秘所在。于是便让姑娘外出给众人治病,不几天,全村人皆大欢喜。

救人治病这本是好事,可关于姑娘治病的方式,以讹传讹,传到丈夫耳朵里,竟成了“姑娘每到一家,就脱去衣服,让大人小孩围过来闻……”。

丈夫一气之下将姑娘害死,随便一捆埋到河边。不几天,姑娘的坟上长出几缕小草,窄叶,直挺挺的茎,蜂也围,蝶也绕,有人说:姑娘风流,死后也招小虫子。丈夫大怒,挖地三尺,把尸骨深埋。可过了一段时间,小草又冒出,依然招蜂引蝶,丈夫又去挖又去埋,可草越挖越多,越埋越旺。于是人们后悔了:姑娘死得冤屈,千万不要再挖了,将来万一再闹心口痛,说不定这草能治病。

后来,因为姑娘身上附香,这草便取名“香附子”。可惜的是要想用它理气止痛,必挖出其身,三个根球一个比一个深。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您会心一笑便可,但关于香附子的长相以及药用部分却为其实。


香附之貌


香附子实际指的是草本植物莎(suo)草的干燥块茎。植物整株是草绿色,三棱状的茎像天线一样直直指向天空,靠近基部的地方长出细长的线形叶片,说实话有点像韭菜叶子。香附还有匍匐细长的根状茎,部分也会出现肥厚的纺锤形状茎。香附的花序为复穗状,是总状花序的一种类型,一般花序轴较长,并且排列着许多无柄的花。禾本科植物像小麦、谷子、玉米、高粱、稻等一般都是穗状花序。


复穗状花序,是总状花序的一种类型,一般花序轴较长,并且排列着许多无柄的花。


香附条状的叶子生于茎基部,有点像韭菜叶子

香附之于药


关于香附子的药用也确有其事,香附子在很早就被古人收入中药的行列。《本草纲目》记载,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 *** 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记得以前小时候,在地里面挖出香附子的根,闻着是很经典的中药味。到了青春期,痛经的时候,家里人也会去地里挖香附子熬水喝,也确实有用。



香附之于料


除此之外,据说因为香附子的味道有点辛辣,但很温和,不至于像辣椒一样“烧心”,所以调料里面也经常作为辅料加入,增加辣味,同时中和 *** 。但是单独的香附子作调料味道却不理想,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香附子只能作为很好的辅料。

标签: 中药 作用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