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作用比单味中药强大得多。名方之所以为名方,不但因为千百年来的临床使用被证实疗效确切,还在于名方构建都蕴含着深刻医理与哲理。
中成药起主要作用叫“君药”,如同皇帝;起辅助作用叫“臣药”;佐药辅助君臣药起作用;使药是调和诸药,比如甘草。
这次新冠病毒感染,主要是呼吸系统症状。有资料证明,后遗症是持续呼吸系统及相关症状。治疗当以止咳化痰为主。
咳嗽属于保护性的反射,是将呼吸道异物排除防御感染。但咳嗽可致呼吸道感染扩散,胸内压增高心脏负担加重。剧烈咳嗽导致呼吸道出血或发性气胸。频繁剧烈咳嗽消耗体力。 *** 上有“咳断三根肋骨”报道。
咳嗽不但困扰人们日常生活,而且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病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很多人喜欢随便购买咳嗽药服用,但效果并不好。
引起咳嗽的病因很多,而且通常伴随有不同症状。在使用中成药治疗时一定要辨证选用,要分清咳嗽病因及症状,这样选择的中成药才对症才有效。
止咳药选择基本原则
首先要确定是否有痰,因为“咳”与“嗽”是不同的。“咳”是有声而无痰,是因为肺气伤了,所以咳出声响。这类患者就应选择止咳类中成药药。
而“嗽”是指有痰而无声。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就是因为脾被湿邪困阻而产生的,所以,这类患者应选择化痰类中成药药。
临床上“咳”和“嗽”往往同时出现,既有声又有痰,很难将二者截然分开,所以,常统称“咳嗽”。那么,在选药时要选择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中成药。
首先要明确咳嗽的症状和病因,其次注意咳嗽分型。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中医认为咳嗽受外邪或内伤引起。根据病因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受外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而肺自身病变或其他器官累及肺所导致的咳嗽为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风燥咳嗽。内伤咳嗽分为痰湿痰热、阴虚气虚、肝火犯肺咳嗽等证型。每种证型的症状都是不同,须分清楚类型,然后选择性购买中成药,否则适得其反。
如何选择治疗咳嗽中成药
1、风寒咳嗽:咳白痰、嗓子痒、流清涕,嗓子痒、咳嗽、痰白清稀、流清涕等。
代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主要功效: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同类中成药:三拗片、镇咳宁糖浆、杏苏止咳糖浆、麻杏止咳片、小青龙颗粒、桂龙咳喘宁胶囊、风寒咳嗽颗粒等。
2、风热咳嗽:咳黄或黄白浓稠痰、嗓子疼。典型症状是咽喉肿痛、咳黄或黄白浓稠痰、流黄鼻涕、大便干、小便黄等。
代表中成药:急支糖浆。主要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同类中成药:肺力咳胶囊(合剂)、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川贝枇杷露(糖浆)、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枇杷膏,止咳枇杷冲剂,急支糖浆,桑菊感冒片,杏苏二陈丸等。
3、风燥咳嗽:症状干咳,无痰或少痰,口鼻咽干燥,咳嗽伴有胸痛,头痛,无汗尿黄,大便干燥。需要选择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类中成药。
可选中成药有:秋梨润肺膏,蛇胆川贝枇杷膏,川贝枇杷糖浆,杏苏二陈丸,川贝清肺糖浆
4、痰湿咳嗽:主要表现有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胸闷没有食欲等。咳痰稀白或黏痰,如果咳嗽过度,痰带有白色泡沫。伴少气懒言,自觉怕冷怕风后背发凉等。
需要选择健脾燥湿化痰止渴中成药。祛痰止咳颗粒,二陈丸,橘红痰咳颗粒,杏仁止咳糖浆,桂龙咳喘宁片,二陈丸。
5、痰热咳嗽:主要表现有咳嗽气急、痰多色黄质稠,甚或痰中带血,难以咯出,舌红苔黄腻等,需清热泻火止咳化痰。
可选中成药有:二母宁嗽丸,肺宁嗽丸, 橘红丸,清肺化痰丸。
6、阴虚咳嗽:干咳,短而急促,咳痰白色,粘滞,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甚至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代表方剂:麦味地黄丸,养阴清肺丸。
治疗咳嗽中成药很多,病情严重请咨询医生。中成药只有对症使用才有效。
我是馨雨,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常见病症对应——常用中成药1、口疮类:
心脾两虚---导赤丹/牛黄清胃丸/锡类散/冰硼散
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三才封髓丹
小儿脾胃积热---小儿消热散
心火上炎---导赤丸
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
2、五迟: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龙牡壮骨冲剂
心血不足---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3、五软:
脾肾两亏---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
气虚血弱---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4、内伤发热:
阴虚发热---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
气虚发热---补中益气丸/黄芪膏/***参膏
血虚发热---当归补血丸/人参归脾丸
肝郁发热---加味逍遥丸
瘀血发热---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口服液
5、牙痛:
风火牙痛---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立止牙痛散
胃火牙痛---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火凉膈散/止痛冰硼散/白清胃散
虚火牙痛---滋阴甘露丸/知柏地黄丸
6、中风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镇肝熄风胶囊/脑血栓片
气虚血瘀,经脉阻滞---补阳还五冲剂/偏瘫复元丸/消栓再造丸/乐脉颗粒剂/中风回春丸/脑得生丸
7、心悸:
心血不足---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枕中丹
8、水肿:
水湿浸渍---五皮丸
脾阳不振---五苓散/参苓白术丸/胃苓丸
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
9、水痘:
湿毒外袭---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
毒热炽盛---绿雪/普济回春丹
10、目赤肿痛:
外感风热---明目蒺藜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
肝经风热---明目上清丸/明目蒺藜丸/开光复明丸
11、目涩:
肺阴不足---养阴清肺膏
肝肾亏虚---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石斛明目丸/琥珀还睛丸
12、目痒:
风邪外袭---桑菊感冒片
肝肾阴虚---桑麻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
13、失眠:
肝瘀化火---龙胆泻肝丸合磁朱丸
心脾两虚---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
阴虚---天王补心丹/神经衰弱丸/安神补心胶囊/朱砂安神丸
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人参琥珀丸
14、耳鸣耳聋:
肝火上扰---龙胆泻肝丸/通窍耳聋丸
肾精亏虚---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
脾胃虚弱---益气聪明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瘀阻---血府逐瘀口服液
15、厌食:
脾失健运---曲麦枳术丸
脾胃气虚---参苓白术丸
16、汗证:
营卫不和---桂枝合剂
肺气不固---玉屏风颗粒
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散
17、头痛:
风寒外袭---川芎茶调散/都梁丸
风热上扰---芎菊上清丸/清眩丸(片)
肝阳上亢--- 降压片/脑立清
痰浊阻遏---半夏天麻丸
瘀血阻滞---天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
18、咳嗽:
风寒咳嗽---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
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羚羊清肺丸
燥热咳嗽---秋梨膏/二冬膏/川贝枇杷膏
痰湿犯肺---二陈丸/橘红丸
肝火犯肺---黛蛤散/清气化痰丸
肺虚咳嗽---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养阴清肺胶囊
肺火咳嗽---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膏)/除痰止嗽丸/清气化痰丸
(小儿)风寒咳嗽---解肌宁嗽丸/儿童清肺丸
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解肌清肺丸
痰热咳嗽---清金理嗽丸
19、眩晕:
肝阳上亢--脑立清/磁朱丸/杞菊地黄丸
肾精不足--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亏虚--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半夏天麻丸
瘀血停留--血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
20、烧伤:
獾油/紫草膏/生肌玉红膏
21、粉刺:
肺胃实热--连翘败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清肺益火丸/颠倒散
湿热蕴结--归参丸/二妙丸/茵陈五苓丸
脾虚湿蕴--参苓白术丸
22、痔疮:
湿热夹风,迫血妄行--地榆槐角丸/止红肠辟丸/消痔散/脏连丸/鳖甲消痔胶囊/荣昌肛泰
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
23、感冒:
风寒感冒--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防风通圣丸/桂枝合剂/通宣理肺丸(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柴 *** /抗胶囊
气虚感冒--参苏理肺丸/玉屏风颗粒
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祛暑丸
24、感冒(儿):
风寒感冒--小儿羌活丸/九保丹
风热感冒--小儿感冒清热冲剂/妙灵丹
暑邪感冒--香苏正胃丸
感冒夹湿--至宝锭/小儿百寿丹
感冒夹惊--牛 *** 惊丸/琥珀抱龙丸
25、食积:
乳积停滞--小儿化食丹/小儿化滞丹
食积停滞--保和丸/大山楂丸
脾虚夹积--小儿健脾丸/小儿香橘丹
26、鼻衄:
肺经热盛--清肺抑火丸/荷叶丸
胃热炽盛--清胃黄连丸/小儿消热散
肝火上逆--当归龙荟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脾不统血--人参归脾丸
27、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姐妹丸/调经活血片
寒湿凝滞--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气血虚弱--宁坤养血丸/妇宝金丸/八珍益母丸
肝肾不足--当归调经丸
28、月经先后不定期:
肝七郁滞---逍遥丸/七制香附丸
肾气虚弱---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29、月经先期:
气虚不摄---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益气养元丸
肾气不固---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肝经郁热---加味逍遥丸
阴虚内热---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固经丸
28、月经后期:
寒凝冲任---少腹逐瘀丸
阳虚内寒---艾附暖宫丸/女金丹
血虚失盈---八珍益母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
气滞血瘀---舒肝保坤丸/七制香附丸
29、月经过少:
血虚---内补养荣丸/人参养荣丸/八珍丸
肾虚精亏---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血瘀---益母草膏/少腹逐瘀丸
30、月经过多:
气虚---定坤丸/补中益气丸/乌鸡白风丸
血热---加味逍遥丸/荷叶丸
31、不孕症:
阳虚宫冷---暖宫孕子丸/艾附暖宫丸/女金丹/鹿茸粉/调经促孕丸
气血不足---八宝坤顺丸/乌鸡白风丸/安坤赞育丸/定坤丹/
肝气郁滞---妇科得生丹/七制香附丸/
寒凝血瘀---少腹逐瘀丸/十二温经丸
痰湿壅滞---二陈丸/越鞠丸
注意:中药处方需在执业医师下使用。
本文来源:老中医周攻谋
2021年6月6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6月5日0-24时,全省新增6例本土确诊病例,广州报告;另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例,广州报告。新增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广州报告。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广州报告1例,来自孟加拉国;深圳报告1例,来自柬埔寨。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广州报告4例,分别来自法国、加拿大、柬埔寨和喀麦隆;深圳报告1例,来自印度。新增出院8例。
截至6月5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534例(境外输入1049例)。目前在院130例。
广东中高风险区停售这些药品
“黄码”人员不可入店买药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6月5日傍晚发布通知,全省中高风险地区内药品零售企业暂停销售《疫情期间需登记报告药品目录》药品,直至恢复为低风险地区。顾客进店购药需测量体温并出示健康码,如发现顾客健康码“黄码”的,不准入店购药,并指引到医疗机构就诊。
疫情期间需登记报告药品目录
一、中成药
1. 风寒感冒颗粒
2.(复方)感冒灵(所有口服剂型)
3. 感冒清热颗粒
4. 感通片
5.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6. 四季感冒片
7. 小柴胡颗粒(片)
8. 金花清感胶囊
9. 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10. 双黄连(所有口服剂型)
11. 抗病毒口服液
12. 清开灵(所有口服剂型)
13. 蓝芩口服液
14. 维C银翘片
15. 复方银翘氨敏胶囊
16. 痰热清胶囊
17. 克感利咽口服液
18. (复方)板蓝根(所有口服剂型)
19. 羚羊角胶囊
20. 羚羊清肺颗粒
二、化学药
1. 阿咖酚散
2. 安乃近片
3. 氨酚咖那敏片
4. 氨酚烷胺那敏胶囊
5. 氨咖黄敏胶囊
6. 氨麻美敏片
7. 布洛芬(所有口服剂型)
8. 酚咖片
9. 酚麻美敏片
10. 复方氨酚肾素片
11. 复方氨酚烷胺片(胶囊)
12. 复方氨酚溴敏胶囊
13.(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所有口服剂型)
14. 氯芬黄敏片
15. 磷酸奥司他韦(所有口服剂型)
16. 利巴韦林(所有口服剂型)
17. 盐酸吗啉胍片
广州发布高考期间管控区域人员、车辆通行管理通知
为切实做好2021年高考各项组织筹备工作,确保实现应考尽考、不漏一人,广州发布高考期间管控区域人员、车辆通行管理通知。持高考考生专用车证的车辆,可按考生住所及考点位置需要通行封闭管理区域,封控管理区域,高、中、低风险地区。
高考期间临时交通管制道路
广州10小时建成“火眼”实验室
6月5日,经连夜建设,仅用10小时建成的15万单管日通量华大“火眼”实验室,落地广州番禺,是全国更高日检测通量的单体实验室。若采用10混1混采技术,每日更高可检测150万人份核酸样本。
来源:综合自广东省卫健委、广东发布
来源: 广东广播电视台
学中药|治疗肺热咳嗽的中成药01
羚羊清肺颗粒(丸)
【处方组成】羚羊角粉、黄芩、桑白皮(蜜炙)、熟大黄、栀子、牡丹皮、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苦杏仁(炒)、桔梗、陈皮、浙贝母、金果榄、薄荷、枇杷叶(蜜炙)、前胡、地黄、玄参、石斛、天冬、麦冬、天花粉、甘草。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清瘟止嗽。主治肺胃热盛证。症见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气促、痰多黏稠、色黄、咯吐不爽、胸胁胀满、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现代药理】具有解热、抗感染、镇咳、祛痰、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临床应用】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咽炎等。临床以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气促、痰多黏稠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清热解毒,不仅能清肺胃之热,且兼清肝火,兼能解毒利咽、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胃肝三脏火热炽盛而造成的实热之证,无论是否有咳嗽之候皆可使用。还可单独用于热盛便秘,或高热不退,甚至对于高热痉厥者也可应用。
【用法用量】颗粒:开水冲服。一次6g,一日3次。丸:口服。小蜜丸一次6g(30丸),大蜜丸次1丸,一日3次。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外感风寒或寒痰咳嗽者慎用。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燥热食物。忌烟酒。
【规格贮藏】颗粒:6g/袋。密封,置干燥处。丸:小蜜丸:20g/100丸。密封。大蜜丸:6g/丸。密封。
02
蛇胆川贝液
(散、胶囊、软胶囊)
【处方组成】川贝母、蛇胆汁。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祛痰。主治肺热咳嗽证。症见咳嗽、气粗、痰稠黄、咯吐不爽、发热、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现代药理】具有镇咳、祛痰、解痉、平喘、镇静作用。
【临床应用】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痰黄、咽痛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药简而力专。功长清肺化痰,使用相对安全,故是临床极为常用的清肺止咳类中成药之一,适用于肺热咳嗽者。
【用法用量】液: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小儿酌减。散:口服。一次0.3~0.6g,一日2~3次。胶囊:口服。一次1~2粒,一日2~3次。软胶囊:口服。一次2~4粒,一日2~3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寒痰咳喘者慎用。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厚味食物。忌烟酒。
【规格贮藏】液:10ml/支。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散:(1)0.3g/瓶;(2)0.6g/瓶。密封。胶囊:0.3g/粒。密封。软胶囊:0.3g/粒。密封。
03
蛇胆川贝枇杷膏
【处方组成】蛇胆汁、川贝母、枇杷叶、桔梗、水半夏、薄荷脑。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祛痰定喘。主治肺热咳嗽证。症见咳嗽痰多、色黄、胸闷、气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痰多、胸闷、气喘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品与蛇胆川贝液功效相似,长于清肺止咳,祛痰定喘之力更强,适用于肺热咳嗽,兼痰浊较重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2g(约一汤匙),一日3次。
【使用注意】糖尿病患者禁服。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1)66g/瓶;(2)110g;(3)138g;(4)210g;(5)345g。密封,防晒。
04
八味檀香散
【处方组成】檀香、石膏、红花、甘草、丁香、北沙参、拳参、白葡萄干。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主治肺热咳嗽证。症见咳嗽痰多、或喉中有痰鸣、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红、脉数。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急性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痰多、或喉中有痰鸣、痰多、质粘厚或稠黄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为蒙药制剂,长于清热行气,兼以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兼有肺阴不足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g,一日1~2次。
【使用注意】儿童、老人、孕妇、体质虚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慎用。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15g/袋。密闭,防潮。
05
五味沙棘散
【处方组成】沙棘膏、木香白、葡萄干、甘草、栀子。
【功能主治】清热祛痰、止咳定喘。主治肺热咳嗽证。症见久嗽、喘促痰多、胸中满闷、胸胁作痛、舌红、脉数。
【现代药理】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等作用。
【临床应用】肺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以久嗽、喘促痰多、胸中满闷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源自蒙医传统验方,长于清肺止咳,兼以祛痰排脓,用药寒温并用,性平,适用于肺热咳嗽较轻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1~2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1)3g/袋;(2)15g/袋。密闭,防潮。
06
枇杷叶膏
【处方组成】枇杷叶。
【功能主治】清肺润燥,止咳化痰。主治肺热燥咳证。症见痰少咽干、痰黏难咯、苔干、脉微数。
【现代药理】具有抑菌、抗炎、祛痰、止咳等作用。
【临床应用】支气管炎。临床以痰少咽干、痰黏难咯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专于清肺止咳,兼以和胃降逆,但成分单一,功效较弱,适用于肺热咳嗽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15g,一日2次。
【使用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100g/瓶;240g/瓶;250g/瓶。密封,置阴凉处。
07
桔贝合剂
【处方组成】浙贝母、桔梗、苦杏仁、黄芩、枇杷叶、麦冬、甘草。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润肺止咳。主治肺热咳嗽证。症见咳嗽气促、或喉中有痰鸣、痰稠色黄、质粘、口干、舌红、脉数。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气促、或喉中有痰鸣、痰稠色黄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清肺化痰,兼以养阴润肺,佐以宣降肺气,适用于肺热咳嗽兼有肺阴不足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3次。
【使用注意】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慎用。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10ml/支。密封。
08
黛蛤散
【处方组成】青黛、蛤壳。
【功能主治】清肝利肺、降逆除烦。主治肝火犯肺证。症见头晕耳鸣、咳嗽吐衄、痰多黄稠、咽膈不利、口渴心烦、舌红苔腻、脉浮数。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百日咳。临床以头晕耳鸣、咳嗽吐衄、痰多黄稠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源自古方黛蛤散,长于清肝肺经郁热,对痰火上炎所致的咳痰带血、眩晕、耳鸣、口渴、有较好功效,适用于肝火犯肺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1次,随处方入煎剂。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忌饮酒。
【规格贮藏】12g/袋。密闭,防潮。
09
石椒草咳喘颗粒
【处方组成】陈皮、石菖蒲、虎杖、天冬、石椒草、百部、通关藤、臭灵丹、苦杏仁、鱼腥草、桑白皮。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咳嗽证。症见咳嗽痰稠、咽痒、口干、口渴、舌红、脉滑数。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痰稠、咽痒、口干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为彝医制剂,长于清热化痰,兼以养阴润肺,适用于肺热咳嗽兼有肺阴不足者。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8~16g,一日3~4次。
【使用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8g/袋。密封。
10
扫日劳清肺止咳胶囊
【处方组成】北沙参、诃子、川楝子、栀子、紫草茸、紫草、茜草。
【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祛痰。主治肺热壅肺证。症见烦热口干、咳嗽咯痰、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
【现代药理】具有镇咳、抗炎、袪痰等作用。
【临床应用】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以烦热口干、咳嗽咯痰、便秘溲赤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来源于蒙医经方,为蒙医治疗肺热病之主要方剂,长于清肺化痰,兼以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热壅肺,兼有肺阴不足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0.4g/袋。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制剂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上述内容摘取自《实用临床药物学--中成药卷》。
"温病有三宝"
图仅供参考
中医有"温病三宝",分别为即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其中安宫牛黄丸,相信大家对于这一“救命良药”并不陌生。作为“温病三宝”之首,安宫牛黄丸在中风急救及部分传染病包括严重如非典、禽流感治疗中屡立奇功。甚至还三次入选卫健委出台的新冠诊疗方案,为重症新冠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是故,其强大的功效吸引了不少人想备之,问题来了,是不是每个家庭都要备上一备?
不推荐理由一,从价格看,安宫牛黄丸价格相对较高。
正所谓一份价格一份货,好的安宫牛黄丸一般都用天然牛黄,精选的天然牛黄价格要数十万一斤,其胆红素含量高达50%,比一般天然牛黄的胆红素含量35%高很多,而人工牛黄的胆红素仅在1%左右。
量少而稀,是故,不是每个家庭都备的上。
不推荐理由二,从功效定位看,安宫牛黄丸主要用于急症+邪犯心包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在中医里面,清热解毒的药一大堆,但是只有当出现“邪犯心包症“后,用安宫牛黄丸才是更佳。
安宫牛黄丸以其功效和主要药物得名。"宫"指心包,心包为心之包膜,是心之外围,心之宫城。《灵枢·邪客篇》曰:"诸邪气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意思是,当心脏受到温毒热邪侵犯时,要由心包代其受邪。而当心受到邪气侵犯时,必出现神昏谵语等神志症状,安宫牛黄丸在治疗以上症状上均有奇效,故谓之"安宫";方中以牛黄为主药,具有清心解毒、豁痰开窍之功效,故名"安宫牛黄丸"。
以北京同仁堂的为例,其主要成分包含天然牛黄、天然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冰片等。天然牛黄对大脑有镇静、明显的抗惊厥作用以及解热作用,对心血管则有强心和降压作用。而麝香则能辛散温通,芳香开窍,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耐缺氧能力,且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大脑。二者在药性上一温一凉、相辅相成。
另外,作为药物,用安宫牛黄丸的时候也要谨慎,小心过犹不及,一旦用出错,不但于患者毫无益处,反而可能会造成脑神经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加重,甚至会诱发脑中风。治疗用药时也要把握疗程,中病即止。
与其等邪犯心包时候拼死一搏,不如做到未病先防!
1.出现”邪犯心包“,说明病情很重
古人认为,作为温邪(比如非典、新冠),侵犯人体一般是顺传,一般来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再传中焦,再向下传肝肾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
逆传,是相对”顺传”的,温病大师叶天士根据经验,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理念,意思是由肺卫传入心包,多为危重病情的表现,故为逆传。
2.防“肺”比防"心包“容易多。
既然逆传心包之前是先传肺,那么防肺是重中之重。这个时候多半病情初期阶段,往往也只是出现肺系症状,或加上一些高热等情况。(不懂中医的可以理解成普通感冒清热颗粒的加强版)
羚羊清肺丸味微苦,它是由多种中药 *** 而成的,主要具有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的功效,可以用于肺胃热盛、身热、头晕、咳嗽、痰盛、口干舌燥以及四肢酸软等病症。此外,它还有解热及抗炎的作用。
所以,邪气在肺,症为热,尚未影响心神的时候,先用羚羊拍死它,不是很好嘛?
3.备羚羊清肺丸/散有几个好处
A。价格适中,几十元一盒,人人可备的起。
B。可作为肺热相关症的治疗,也可以有几率掐断邪犯心包的几率。
一般人发烧,尤其烧得高的(之前一系列防御都失败了,温度特高了),特别是小孩容易引起高热惊厥的,普通的清热药无效的,那么用羚羊清肺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它的清肺热解毒效果要比一般的清热散/丸强。(如果没有安宫,也指望他抗上几回^_^)
如果它都清不了热解不了的毒,那么赶紧就医吧,别硬抗了!
再说,因为邪犯心包,必先犯肺,所以如果之一时间把肺控制了,还传什么心包呢?
就算传了心包,出现神昏谵语等情况,那就是找医生大夫了,也不能单指望安宫牛黄丸。
是故,备一盒羚羊清,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哦!
友情提示,羚羊虽好,请注意服用安全,尽可能在备好的情况下遵医嘱服。
朋友圈治疗新冠“管用药”不宜借鉴最近,有不少人在朋友圈或微信群里分享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后使用的“好药”,有人觉得“朋友吃了管用的药我也可以吃”,这种方式真的可取吗?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胡欣,他就市民现阶段关心的一系列用药问题进行了解答。
朋友圈分享“好药”
不建议直接借鉴使用
近日,一些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市民通过朋友圈或者微信群分享自己用过的“好药”和“管用药”,不少正处于发病期的市民也想借鉴服用。对此,胡欣表示并不推荐:“还是要对症用药,每个人的症状不同,要服用符合自己症状的药品进行治疗。”他强调,特别是一些处方药,不要轻信朋友圈或者 *** 上发布的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的信息,一定要听从医生和药师的指导。
另外,很多市民在购药时,主要集中在“连花清瘟”“金花清感”“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品上。对此,胡欣表示,其实在北京市场有许多疗效相似的药供市民选择,例如针对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热等治疗,可选用复方氨酚烷胺片、氨酚伪麻美芬口服液、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氨酚伪麻美芬片等。特别是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更适用于儿童早期的诸症状,如流涕、鼻塞、打喷嚏、咽喉痛、咳嗽、咳痰、恶寒、发热、头痛、关节痛、肌痛等。
针对发热、怕冷、鼻塞、头痛等感冒样症状的中成药,还有双黄连颗粒、银丹解毒颗粒、小柴胡颗粒/片、金莲清热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针对咳嗽、咳痰的中成药也有很多,如急支糖浆、通宣理肺丸/口服液、羚羊清肺丸/颗粒、养阴清肺丸/口服液等。针对咽痛的药品可选择六神丸/胶囊、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片、清咽滴丸等。
感染新冠病毒后
两大用药安全须记牢
近期,北京市卫健委发布了《新冠感染者用药目录(之一版)》,共涉及中西药108种。胡欣表示,这版用药目录将中西药分开推荐,西药主要围绕解热、镇痛以及缓解新冠病毒感染或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症状。这些药大多数为非处方药,可以从药店购买。需要提醒市民的是,即便非处方药也更好在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保证个人的用药更加安全和有效。
胡欣还特别强调了用药安全,并就剂量、时间间隔等进行了特别提示。在剂量方面,一些西药复方制剂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成分,如解热药中常用到的对乙酰氨基酚,很多药物中都含有这一成分,所以一定要避免重复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另外,婴幼儿、哺乳期的妇女,还有老人,包括有基础疾病或者肝功能、肾功能本身存在疾病的人群,更要格外注意药品的剂量。如需服用多种药品,建议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
在时间间隔方面,胡欣表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解热药,强烈建议不要重复服用,当病人的体温超过38.5℃时,建议4~6个小时间隔服用,间隔未到4个小时不能再次服用。“服药时间间隔没到,再次出现高热时,我们建议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护理。但解热药连续服用三天后,高热仍然没有缓解,需要及时就医。”胡欣说。
同住人感染新冠病毒
健康人群无需服药预防
最近,许多市民也有这样的疑问:同住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没有感染的人要不要吃药进行预防?对此,胡欣表示,如果没有症状暂时不要盲目吃药,建议健康人群多喝水、多吃水果、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有了症状后再对症用药。目前,还没有药物能表明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另外,胡欣也不建议市民个人储存阿兹夫定片、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等抗新冠病毒的口服药,“这些药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和观察下服用,这样才能更保证市民的健康安全。”胡欣说。
文/本报记者 王薇
(北京青年报)
专家解读北京新冠用药目录:按疗效选购,不必专盯某个牌子近日,很多市民集中购买连花清瘟、金花清感、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对此,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胡欣表示,市场上有许多疗效相似的药品选择,市民不必专盯某几个牌子的药品,也不建议在未患病时囤药。
北京近日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之一版)》,向市民推荐了108种药物,在市面上均有销售。胡欣介绍,这里涵盖了多种可替代连花清瘟、金花清感的药品。例如,针对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热等症状,市民可选用复方氨酚烷胺片、氨酚伪麻美芬口服液、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氨酚伪麻美芬片等。其中,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更适用于儿童感染新冠早期症状,如流涕、鼻塞、打喷嚏、咽喉痛、恶寒、发热等。
胡欣补充,针对发热、怕冷、鼻塞、头痛等感冒症状的中成药有双黄连颗粒、银丹解毒颗粒、小柴胡颗粒/片、金莲清热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疏风解毒颗粒/胶囊、清开灵颗粒/片/胶囊/软胶囊、荆防颗粒;针对咳嗽、咳痰的中成药也有急支糖浆、通宣理肺丸/口服液、羚羊清肺丸/颗粒、养阴清肺丸/口服液等;针对咽痛的药品可选择六神丸/胶囊、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片、清咽滴丸等。
“居家服用这些药品时,一定要注意剂量,切忌重复用药,以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胡欣以常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为例,成人每天用量不能超过2克,超剂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严重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作用,很多复方感冒药、中成药中都含有该成分,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过量摄入。”
一些新冠患者感染后会出现发烧症状,体温超过38.5℃,可考虑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等退烧药。“市民需要尤其注意的是,两种退烧药不能同时吃,服药需按照时间间隔,一般来说间隔4至6个小时使用。”胡欣再三提醒,即使服药后未有明显效果,也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服药。
“发热是人体免疫细胞在和病毒战斗的表现,不必过分担心。”胡欣说,患者也可采取一些物理降温的方式,例如用冷毛巾湿敷额头或使用酒精擦拭身体。如果持续高烧超过3天,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胡欣表示,儿童有自己的专用药,用量一般根据体重计算,推荐使用混悬液、颗粒剂等容易送服且能保证用药剂量准确的制剂。“使用退烧药后,人体往往会出汗,儿童和老年人要尤其注意避免电解质紊乱,要及时补充水分。”
(原标题:专家解读北京新冠用药目录:按疗效选购,不必专盯某个牌子)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何蕊
流程编辑:TF065
羊了的第九天希望能帮到你三年来之一次羊了,是那天突然放开了之后我出去买菜了吗?在家待了很多天差不多一个月的样子家里的存粮该吃完的也都吃完了!记得这天正好是星期六买完菜就直接回家了!
第二天星期天到店里上班了看着街上热热闹闹的大多数商店也都开门做生意了,街上很多摆摊的,人来人往的感觉像是没什么事一样!
第三天星期一到了上午11点左右突然街上很多人排起了队伍排了有几百米左右不知道什么情况,后面听人说他们都是在排队做红码的,说是昨天想上班的人都去做核酸结果都混管了,这场面像是一条街都很多人红码了,也就这天下午3点左右我突然喉咙发痒很突然的那种我在想也没吃什么上火的东西啊怎么突然喉咙不舒服呢,也没放心上,晚上回家一家人还一起吃饭,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半夜有点怕冷起来喝了一杯热开水又睡着了!
第二天照常上班了,可是已经开始一直在发抖全身还很痛特别是后背那个痛啊,根本干不了什么活没量体温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发烧了,以为天气太冷了可能有点感冒了,这天街上还是有很多人在排队做红码,到了中午12点左右牙齿上下打得厉害坚持不住了回家去了,到家躲进被子里一直发抖量了体温38.7发烧了,这时候家里没药,老公也没在家,就一个小朋友在家里玩,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一直昏昏沉沉睡到晚上,期间孩子一直在喊妈妈说他饿了,我一直想起来就是起不来,看了一眼时间原来很晚了晚上9点多了,打了个 *** 问下老公要回来了没,让他回来路上买点药回来,老公说跑了很多药店没有连花清瘟了,我让他换成羚羊清肺颗粒就这样到了晚上10点多吃了一包,到了第二天还是38.5左右,不发抖了四肢不疼了后背还痛开始头痛了,不想吃饭也不饿就一直吃那个药喝热开水!
到了第三天体温下降了37.5左右而且一点点在下降,全身不疼了,开始肚子饿了很想吃饭,开始咳嗽了,这时候不吃清肺颗粒了,因为咳嗽换桔梗吃,第四天开始体温差不多接近正常了,咳嗽还会但是一直不严重,就这样到了第六天孩子突然发烧了,小孩一直在家上网课没有出去过,估计是给我感染了,来势汹汹的样子刚开始发冷马上发烧到39.4,一晚上高烧不退吃了几次退烧药就是降不下来,(这里跟大家建议一下可以多准备一些退烧栓剂我忘记了不然小孩可以少受点苦)小孩一直半夜起来哭,我一直看着他没敢睡,只能多给他喝温开水,期间孩子还喊肚子疼,头痛,给他吃了藿香正气颗粒,没喊痛了就没再给他吃了因为才7岁孩子不想给他吃那么多药,第三天小孩就自己起来玩搭积木了,所以说这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不小心羊了不要慌张,多喝热水,家里有小朋友的要准备两种以上的退烧药比如退烧药不管用还有退烧栓!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最近,有不少人在朋友圈或微信群里分享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后使用的“好药”,有人觉得“朋友吃了管用的药我也可以吃”,这种方式真的可取吗?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胡欣,他就市民现阶段关心的一系列用药问题进行了解答。
朋友圈分享“好药”
不建议直接借鉴使用
近日,一些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市民通过朋友圈或者微信群分享自己用过的“好药”和“管用药”,不少正处于发病期的市民也想借鉴服用。对此,胡欣表示并不推荐:“还是要对症用药,每个人的症状不同,要服用符合自己症状的药品进行治疗。”他强调,特别是一些处方药,不要轻信朋友圈或者 *** 上发布的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的信息,一定要听从医生和药师的指导。
另外,很多市民在购药时,主要集中在“连花清瘟”“金花清感”“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品上。对此,胡欣表示,其实在北京市场有许多疗效相似的药供市民选择,例如针对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热等治疗,可选用复方氨酚烷胺片、氨酚伪麻美芬口服液、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氨酚伪麻美芬片等。特别是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更适用于儿童早期的诸症状,如流涕、鼻塞、打喷嚏、咽喉痛、咳嗽、咳痰、恶寒、发热、头痛、关节痛、肌痛等。
针对发热、怕冷、鼻塞、头痛等感冒样症状的中成药,还有双黄连颗粒、银丹解毒颗粒、小柴胡颗粒/片、金莲清热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针对咳嗽、咳痰的中成药也有很多,如急支糖浆、通宣理肺丸/口服液、羚羊清肺丸/颗粒、养阴清肺丸/口服液等。针对咽痛的药品可选择六神丸/胶囊、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片、清咽滴丸等。
感染新冠病毒后
两大用药安全须记牢
近期,北京市卫健委发布了《新冠感染者用药目录(之一版)》,共涉及中西药108种。胡欣表示,这版用药目录将中西药分开推荐,西药主要围绕解热、镇痛以及缓解新冠病毒感染或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症状。这些药大多数为非处方药,可以从药店购买。需要提醒市民的是,即便非处方药也更好在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保证个人的用药更加安全和有效。
胡欣还特别强调了用药安全,并就剂量、时间间隔等进行了特别提示。在剂量方面,一些西药复方制剂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成分,如解热药中常用到的对乙酰氨基酚,很多药物中都含有这一成分,所以一定要避免重复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另外,婴幼儿、哺乳期的妇女,还有老人,包括有基础疾病或者肝功能、肾功能本身存在疾病的人群,更要格外注意药品的剂量。如需服用多种药品,建议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
在时间间隔方面,胡欣表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解热药,强烈建议不要重复服用,当病人的体温超过38.5℃时,建议4~6个小时间隔服用,间隔未到4个小时不能再次服用。“服药时间间隔没到,再次出现高热时,我们建议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护理。但解热药连续服用三天后,高热仍然没有缓解,需要及时就医。”胡欣说。
同住人感染新冠病毒
健康人群无需服药预防
最近,许多市民也有这样的疑问:同住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没有感染的人要不要吃药进行预防?对此,胡欣表示,如果没有症状暂时不要盲目吃药,建议健康人群多喝水、多吃水果、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有了症状后再对症用药。目前,还没有药物能表明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另外,胡欣也不建议市民个人储存阿兹夫定片、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等抗新冠病毒的口服药,“这些药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和观察下服用,这样才能更保证市民的健康安全。”胡欣说。
文/本报记者 王薇
新冠阳性患者用药需注意哪些问题?专家解读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最近,不少市民购买的药物主要集中在“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几个有限的品种上。针对这种情况,近日,北京市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之一版)》。如何在《目录》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今天,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胡欣。
据了解,该目录按照中西药分开的原则,是对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中推荐用药的完善和补充,针对发热、咽痛等6类中医诊断症状推荐67个中药品种;针对咳嗽、咳痰等4类临床症状推荐41个西药品种。这108个中西药产品中有很多非处方药(OTC),除了医院以外,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症状需求,从零售药店、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获得。
“出现症状之后,并不是非‘连花清瘟’不可,目录中推荐的一些中药都有类似功效。”胡欣说,对于高热,西药的解热效果要比“连花清瘟”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相对比较安全的解热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胡欣介绍,针对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热等治疗,可选用复方氨酚烷胺片、氨酚伪麻美芬口服液、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氨酚伪麻美芬片、氨咖黄敏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氯芬黄敏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特别是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更适用于儿童早期的诸症状,如流涕、鼻塞、打喷嚏、咽喉痛、咳嗽、咳痰、恶寒、发热、头痛、关节痛、肌痛等;针对发热、怕冷、鼻塞、头痛等感冒样症状的中成药还有双黄连颗粒、银丹解毒颗粒、小柴胡颗粒/片、金莲清热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疏风解毒颗粒/胶囊、清开灵颗粒/片/胶囊/软胶囊、荆防颗粒;针对咳嗽、咳痰的中成药也有很多,如急支糖浆、通宣理肺丸/口服液、羚羊清肺丸/颗粒、养阴清肺丸/口服液等;针对咽痛的药品可选择:六神丸/胶囊、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片、清咽滴丸等。
胡欣提醒,新冠感染患者体温达到38.5℃以上,即使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在吃退烧药的时候要保证间隔4-6个小时。“4个小时不到马上就吃一颗,是存在风险的,可以先采取一些物理降温的 *** ,比如用湿冷毛巾或者酒精擦拭进行降温。”
“此外,用药一定要注意剂量。举个例子,解热药用到最多的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不同的药都含有这个成分,大家一定不要重复用药,以免引发严重不良反应。”胡欣说,“特别是婴幼儿、哺乳期妇女、老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一定要格外谨慎。”
记者注意到,近期,很多人都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分享自己“阳过之后”的经历,推荐了一些药物,胡欣表示,临床上不太推荐这种 *** 。“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尽相同,还是提倡对症下药,不要轻信朋友圈或者 *** 上的一些信息,特别是处方药一定要听取医生、药师的建议。”
如果没有症状或者同住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可否服用少量剂量的药物预防?胡欣建议,暂时不要盲目用药,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哪种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加强休息,多喝水,多吃水果,多增加营养是可取的。
编辑 陈静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