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吃什么药,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吃错了怎么样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42 0
风寒风热感冒傻傻分不清?搞清这四点,对症下药好得快

一说到感冒呀,各位家长都愁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特别是孩子一上学,三天两头的生病,家长们可担心了。大家对风寒和风热这两个词应该不算陌生,在医院经常能够听到医生说,但想要准确地判断孩子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还不清楚怎样判断,那么今天就教各位家长怎样辨别孩子是风热还是风寒感冒。

相信很多家里的孩子都有过这些症状:感冒时流着清鼻涕不出汗,但喉咙很痛,同时发热口渴,家长也分不清孩子这种感冒属于风寒还是风热感冒,只知道给孩子吃感冒药,但吃了也不见明显的好转,其实啊是家长没有辨清症状,对症治疗,所以会好的比较慢一点。辨别风寒风热感冒有个鉴别捷径窍门,那就是看孩子咽喉红不红、痛不痛,又红又痛就以风热感冒治,不红不痛就按风寒感冒治啦!


家长得注意,孩子感冒还会有以下四个特点:

1、热证多

小儿是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阴不足而阳旺盛,所以感染外邪后,容易从阳化热,临床发热较 重热证明显,一旦感冒就很容易发展为炎症产生发热症状,这与孩子抵抗力较差有关。

2、易夹痰

孩子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肝气未充,容易出现夹痰、夹惊、夹滞等症,夹痰时会出现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鸣等症状。


3、易夹食

小儿脾常不足,在受到外邪侵袭后,导致脾胃纳运失调、水谷停滞,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脾胃功能失调等“积食”的症状。

4、易夹惊

小儿心肝有余,受到外邪侵袭后邪气化热化火,就会变得敏感易惊,出现夜间抽筋、惊厥昏迷的情况,孩子的年龄越小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孩子年龄小,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以容易出现夹惊。

那么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具体症状是怎样的呢?


风寒感冒:恶寒怕冷、喉咙痒、鼻塞、流清涕、鼻痒打喷嚏、咳嗽痰多清稀、无汗头痛、全身关节酸痛、口不渴或口渴但喜欢热饮。

风热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鼻塞、流黄鼻涕、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黏稠、面色发红、口干舌燥、汗头胀痛。

现在各位家长能够辨别风寒风热感冒了吧,下次孩子感冒,先对应以上情况看孩子到底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然后再对症治疗。如果各位家长觉得本期文章内容能够对你有帮助,可以点个小红心或者关注一下,下期内容将告诉大家如何解决孩子风寒风热感冒。

六种用于感冒的中成药,你用对了吗?不妨来看看

感冒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尽管它现在对我们来讲只是一种小病,但是很多患有感冒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常常会有治标不治本的状况,服用的药物难以根治,药到病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根据自身的病症对症下药。

实际上,感冒症状也分为多种,常见的像风热感冒、体虚感冒、风热感冒以及暑湿感冒等。其实每一种感冒体现出来的病症并不一样,感冒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需要根据自身感冒引起的症状来使用治疗的药物,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够药到病除。

在生活中,如果病人面对感冒,不假思索地使用任意的一种感冒药,那么服用之后,药物的药效会大打折扣,严重的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加重病情的恶化。以下就来简单地介绍一下六种用来治疗感冒症状的经典中成药。

一、人体感冒会有什么症状?

感冒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外感疾病,人体感冒之后会有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有异物、身体上下酸痛、眼睛酸涩流泪等症状。在临床上分为风热感冒、体虚感冒、风热感冒以及暑湿感冒等证型,一般可以根据感冒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来判断属于哪一种症状类型。

二、生活中,都是有那六种经典的感冒中成药?

1、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主要是由柴胡、党参、干枣、黄芩等成分组成,其颜色为棕褐色的颗粒,主要功能为解表散热,主要用来治疗患者风寒感冒,像身上出现忽冷忽热、没有食欲、口苦咽干等症状,患者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该药物。

小柴胡颗粒除了有以上的功效以外,它不仅具有疏肝和疏胃的功能,而且在治疗失眠、偏头痛、慢性的乙型肝炎等症状也有着较好的药效。同时柴胡也有解酒的作用,因此它对人体肝损伤有着保护的作用,服用之后也可以缓解喝酒之后带来的多种不舒服。

2、防风通圣丸。

防风通圣丸是由连翘、当归、川穹等物质组成的一种中成药,其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主要用来治疗患者由感冒引起的外寒内热、头痛、小便短赤、眼涩等症状。生活中,当身体出现上火的症状的时候,在医生的指导下也可以使用这个药物来降火。

其实,防风通圣丸具有治疗荨麻疹的功效。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大都可以用防风通圣丸治疗,尤其是荨麻疹这样的皮肤病,治疗的效果尤为明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适用的病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完成。

防风通圣丸也能够治疗便秘,因其中含有大黄的成分,故在人体出现便秘这样一种症状的时候就可以用防风通圣丸来进行治疗。总之,防风通圣丸集预防和治疗于一体,在生活中不仅可以用来治疗病症,还可以预防病症的发生,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处。

3、九味羌活丸。

九味羌活丸是由羌活、川穹、黄苓、地黄以及甘草等中药组成的,其药丸呈棕褐色,其功效主要是散寒除湿,主要用来治疗患者风寒感冒导致的头晕,头痛,头沉,浑身发冷,身体四肢有酸痛感,身体发热且不出汗等症状。

九味羌活丸作为一种中成药,对风寒感冒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也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药物。当人体出现风寒感冒症状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其进行治疗病症。患者应该注意的是在服用该药物期间不能抽烟喝酒,吃较为辛辣的食物。

4、银翘解毒丸。

银翘解毒丸是由金银花、薄荷、连翘等成分组成的一种中成药,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主要适用于因风热感冒而引起的病症,比如喉咙出现干疼,经常咳嗽,头部发烧并且伴随着头痛等相应的症状的时候,此时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治疗出现的病症。

银翘解毒丸是主要治疗风热感冒所引起的病症,而如果患者是风寒感冒所引起的病症,这样的情况就不能使用该药物了。如药物在服用三天之后,病症并无缓和或治愈,此时就需要到诊所或医院进行接诊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间而产生其它的不良症状。

5、藿香正气水。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吃什么药,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吃错了怎么样-第1张图片-

藿香正气水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祛暑剂,其具有解表化湿的作用,常常用于人体因夏天中暑所导致胃肠型感冒以及暑湿感冒,比如身体出现胸闷恶心,腹胀呕吐,头晕头沉等。出现以上的这些症状,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该药物。

藿香正气水除以上的功效之外,其还能够药物外用治疗脚上的脚癣,儿童的腹痛以及呕吐,慢性的荨麻疹。通常在生活中遇到晕船或者晕车导致呕吐的时候,口服藿香正气水也能够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6、参苏丸。

参苏丸是一种颜色呈棕褐色的中成药,其主要的功效是止咳,祛痰,解表。在生活中通常用于身体因风寒所导致的体虚感冒,患者常见痰多发黄,咳嗽频繁,鼻子不通气,头晕恶心,胸闷想吐,浑身缺乏力气等症状。

感冒持续的时间长,经常出现是体虚感冒症状的特点。因此对于身体免疫力较差的儿童和老人以及不经常锻炼的年轻人都会比较容易患上这种感冒。而参苏丸在治疗体虚感冒上有着独特的作用,能够很有效地治疗上述等病症。

三、这六种感冒中成药服用时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以上介绍的这六种感冒中成药,都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药物,患者在服用药物的时候需要非常注意药物的注意事项。按照医生的说明书服用药物可以让药物发挥更大的药效,及时解决病症所给身体带来的不适症状。所以我们在服用的时候需要注意那些事项,现在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1、服用小柴胡颗粒的注意事项。

首先服用小柴胡颗粒不能够吃辛辣等食物,也不要抽烟以及喝酒。对于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在服用之后身体感到不适的情况下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到医院就诊。儿童需要在家人的监护下进行服用。

其次对于孕妇、在哺乳期的妇女以及年老体弱的人应该在服用药物应该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服用,而且对该药物有过敏症状的患者切勿服用,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其它有效的药物。

最后,在服用药物治疗病症之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或者愈来愈严重,这时候就需要到医院就医,以免产生其它的并发症,导致身体出现某种状况,给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此外,还需注意药物有没有过期,药物有没有失效等问题。

2、服用防风通圣丸的注意事项。

在服用该药物期间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以及海鲜类的食物,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该药物也不能够长时间服用,如果在服用药物三日之后,病情在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就不要再服用了,这时候就需要到医院及时就医确诊;此外,孕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3、服用九味羌活丸的注意事项。

服用九味羌活丸需用温白开水进行口服,且不能使用其它液体来进行服用,比如酒、果汁、饮料等都不可以进行服药。在服药的期间避免食用比较辛辣以及油腻的食物。且孕妇和儿童需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服用该药物。

4、服用银翘解毒丸的注意事项。

在服用银翘解毒丸期间不要喝酒和抽烟,不吃生冷以及辛辣的食物。该药物是治疗风热感冒症状的,对于风寒感冒者来说不能服用。成人应该按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来进行服用,儿童、孕妇以及体虚的老人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该药物。

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有糖尿病、肾病以及心脑血管病等病症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服用,切忌自己给自己诊病,乱服乱用,否则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影响,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5、服用藿香正气水的注意事项。

在生活中遇到中暑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来进行解暑,但需要知道的是在服用期间,该药物不能和头孢药物进行同时服用。对酒精过敏的人不能够服用,因为该药物中含有酒精。未成年人服用该药物需要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服用,以防服用之后身体过敏,产生更大的危害。

该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夏天人们发生中暑的情况,但是该药物不能够用来预防中暑情况的发生,换句话说,就是说在没有中暑的情况下是不能够提前服用来预防中暑的。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遵照医嘱进行服用。

6、服用参苏丸的注意事项。

参苏丸常常被用于治疗身体出现恶寒发热病症,在服用该药物时也需要谨慎,严格按照医嘱和说明说来进行使用。通常情况下,儿童、孕妇、老年人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特别注意儿童需要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服用。

在服用该药物期间,不要吃辛辣、油腻等 *** 肠胃的食物,更不要抽烟和喝酒,对于有心脑血管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症状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服用,如果该药物在服用三天之后,病情依旧没有好转甚至加重,这时就要到医院及时就诊。

总结

通过简单介绍以上这六种感冒中成药,想必大家会对这六种药物的功效作用以及注意事项有了更深的了解。这六种药物也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感冒的药物,所以说我们要对药物本身的药效以及用法有更清楚的认识,这样才会帮助我们能够正确选择药物来帮助身体解决病症。

它们之所以会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组成的配方合理且有效,对症下药之后疗效非常好,治疗病症的效果明显,有着很广泛的临床应用。总之,这六种用于感冒的中成药,需要我们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服用,这样才会根治身体所患病症,使我们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

介绍几种风寒感冒常用药!中医教你对症选药,少走弯路!

风寒感冒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感冒类型,多会出现畏寒怕冷、无汗、头身疼痛、关节酸痛、流鼻涕、打喷嚏、咽喉发痒,或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我在这里为大家盘点一下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用的几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好让大家对症选药。

1、伤风停胶囊

其主要成分有麻黄,荆芥,白芷,苍术,陈皮,甘草。能够发散风寒,治疗外感风寒导致的头身疼痛,畏寒发热,肢体酸痛等症状。

2、川芎茶调丸

其主要成分有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这个中成药具有疏风散寒止痛的作用,尤其是风寒感冒导致的头痛、鼻塞等症状,比较合适使用此药。

3、感冒软胶囊。这个药物在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祛风散寒的药物的基础上,加入薄荷、黄芩、桔梗等药物,有一定的清热作用,尤其是风寒感冒伴有热象,如兼有喉咙疼痛的症状,合适使用此药。

4、九味羌活丸。这个中成药也主要是起到疏风散寒的作用,治疗恶寒发热、头身、关节酸痛合适。

5、小青龙合剂。这个中成药有疏风解表散寒、宣肺止喘的功效,适合用于外感风寒兼气喘咳嗽、喉咙发痒的症状。

6、通宣理肺丸。适合外感风寒伴有咳嗽咳痰症状。

以上药物仅供参考,如果症状复杂的,建议找医生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清风计划#更多中医养生文章内容,关注我头条号内,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感冒千万别盲目吃药!教你辨别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对症用药

寒潮又又又又来了!这次是今年入冬的第四轮,气温或再创新低,这种“冻”手“冻”脚的天气,一定要加强防寒保暖,否则很容易着凉感冒。虽说普通感冒很常见,快则一周慢则十几天就能痊愈,但正因如此反而会让人掉以轻心,在治疗上“随意糊弄”,酿成严重后果。

比如“混吃感冒药致肝脏坏死”的报道就时不时上热搜,这些鲜活的案例都在警示着,普通感冒也要谨慎对待,不仅要避开用药误区,还要对症用药。

感冒用药三大常见误区,别再踩了

1.多种感冒混着吃

感冒后,有的人可能同时出现发热、鼻塞、咳嗽、头痛等症状,若将几种侧重点不同的感冒药混在一起吃,看似针对性地缓解不同症状,实则却隐藏着用药过量的隐患。

因为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感冒药都是复方制剂,很多感冒药可能含有同一种成分。像解热镇痛药通常含有乙酰氨基酚,规定用量不能超过325mg,按正常剂量服用就不会有问题。

但由于其具有肝毒性,长期大量服用就可能损伤肝脏。《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提到,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对乙酰氨基酚更大剂量是2000mg,一旦患者超剂量连续服用4-6天就可能出现肝衰竭。

2.自行增加药量

有的人感冒吃药后发现并没有好转,为了让感冒好得快一点,就自行加大药量。

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

首先,感冒是自限性疾病,普通感冒就算不吃药,多喝水多休息,一般在一周内就能自行恢复。而吃感冒药是用来缓解感冒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并不是用来治疗感冒,所以吃感冒药加快治疗进程完全不成立。

其次,药物的剂量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安全、有效剂量,若没有遵医嘱,没有按照说明书,就自行加大药量,不但不会缩短感冒病程,还会增加肠道负担,带来健康风险。

因此,感冒用药一定要遵循说明书或医嘱,不可自行加大药量。

3.未严格遵循用药时间、次数

有些人在吃感冒药时,未遵循 “按时吃药”的医嘱,或者未严格遵循说明书上的服用时间和次数,这种不规范的用药行为,可能会令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药品的用药次数和时间都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确定的,可以达到治疗效果。比如“一日3次,饭前服用”,意思是准时在三餐前服药,相当于每8小时服药一次,这样才能保证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

如果一天只吃一次,或者隔一两天再吃,每次也没有严格遵循用量,又或者把所有的药量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吃, 就会造成血液浓度过低或过高,影响治疗效果。

分清感冒症状,对症用药

感冒虽是小病,但原因多样,可能是外邪引起,如风寒暑湿燥热,也可能是流感病毒导致,因此存在多种证型。

从中医的角度看,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没有辨清证型盲目用药,非但治不好,还可能损伤健康。因此对待感冒,一定要对症用药。

  • 风寒感冒

多发于冬春季,由风寒之邪引起。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头痛无汗、舌苔薄白。

治疗原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适合中成药: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

  • 风热感冒

由风热邪毒引起,常见症状有身热较重、头胀痛、四肢无力、咽喉肿痛、口干、咳嗽、痰黄浊、舌苔薄黄等。

治疗原则:辛温解表,宣肺清热。

适合中成药:桑菊感冒片配合灵丹草颗粒。

应特别注意的是,风热邪毒除了引起风热感冒,还可能造成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则适合用灵丹草颗粒治疗,能起到清热疏风,解毒利咽,止咳祛痰的功效。

  • 暑湿感冒

多发于夏季,因天气炎热,体内阳气被阴寒所遏而引起。主要症状为发热、微恶寒、头重如裹、肢体困重或酸痛、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治疗原则:清暑祛湿解表。

适合中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

如果拿捏不好自己的感冒证型,还是老老实实看医生遵医嘱,不要盲目吃药,导致最后花了钱,吃了药,病没好,还伤了身。

参考资料:

1.《吃药后发现效果不好 千万别给自己加大药量》.人民网—生命时报.2015-09-28

2.黄伟,常征,肖耀军.感冒的分类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首都医药,2013:81-84.

感冒来袭,到底该吃什么药?

冬天是感冒高发的季节,有的地方已经爆发了流感。而就在这个时候,12月17日,一则堪称恐怖的消息传来:沈阳某药厂涉嫌违法违规生产马来酸氯苯那敏(朴尔敏),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即刻召回。而大部分感冒用的西药都含马来酸氯苯那敏。一时间造成恐慌,人们不知道哪种感冒药能吃,哪种感冒药不能吃?这个別当心,下面向你介绍几个中成药,感冒这个小毛病,你自己都能搞定。

银翘解毒片VS桑菊感冒片

银翘解毒片与桑菊感冒片均可用于风热感冒,如何区别使用?

?银翘解毒片:是根据《温病条辨》银翘散的组方研制的中成药片剂,主要药物是银花、连翘、芦根、竹叶、薄荷、荆州、淡豆豉、牛蒡子、桔梗、甘草。

功效是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以发热、咽痛为主症者。

?桑菊感冒片:是根据《温病条辨》桑菊饮的组方研制的中成药片剂,主要药物是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薄荷、芦根、甘草。

功效是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感冒,以咳嗽、咽痛为主症者。

前者长于宣肺止咳,后者长于清热解毒。

小柴胡颗粒VS藿香正气水(胶囊)

小柴胡颗粒与藿香正气水(胶囊)均可用于肠胃型感冒,如何区别使用?

?小柴胡颗粒:是根据巜伤寒论》小柴胡汤组方研制的中成药颗粒剂,主要药物是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为和解剂。

功效是和解少阳。

主治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头痛目眩,纳差,呕吐等症状。

?藿香正气水(胶囊):是根据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组方研制的中成药,主要药物是藿香、苏叶、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半夏、陈皮、厚朴、桔梗、甘草。为表里双解剂。

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前者长于止吐,后者长于止泻。

补中益气丸VS玉屏风胶囊(颗粒)

补中益气丸和玉屏风胶囊(颗粒)均可用于体虚感冒,如何区别使用?

?补中益气丸:是根据巜脾胃论》补中益气汤的组方研制的中成药丸剂,主要药物是黄芪、党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甘草。

功效是益气升阳,调补脾胃。

中医认为治疗感冒“实人发汗,虚人补中”因此常用本方治疗素体气虚,易患感冒,或者气虚外感发热不退、身倦多汗等症。

?玉屏风?囊:是根据《世医得效方》玉屏风散的组方研制的中成药,主要药物是黄芪、白术、防风。

功效是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气虚感冒、表虚自汗,或外感风寒,汗出不解,或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属于卫阳不固者。

前者长于退热,后者长于止汗。

作者简介

刘正求:大理州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疾病,并致力于中医文化的宣传工作。

风寒、风热、虚证感冒,13个中成药,你应该收藏!

风寒

(1)荆防颗粒(合剂)

【药物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流行性感冒,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等症。

【药理研究】①抗炎作用②解热作用③镇痛作用④抗菌抗病毒作用

风热

(1)抗感灵片

【药物组成】牛黄、板蓝根、菊花、对乙酰氨基酚、小檗根提取物、北豆根提取物。

【功能主治】解热镇痛、消炎。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咽部痒痛、咳嗽头痛、周身酸痛、高热不退以及由感冒引起的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等症。

【临床应用】用于感冒。本品治疗感冒200例,痊愈76例,显效98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5.0%。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2) 沙溪凉茶(颗粒)

【药物组成】岗梅、臭茉莉、金纽扣、蒲桃、颠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宣肺止咳,化湿宽中。用于四时感冒(指感受四时外邪引起的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泛指各种感冒),感冒伏热,外感传里,痰凝气惕,四肢骨痛,寒热交作,胸膈饱滞,劳倦伤寒等。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四时感冒。

【药理研究】本品对干酵母引起的发热有明显降低体温的作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常见九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 *** 用。并具有抗炎、镇痛、调节肠胃运动、化痰及抑制中枢神经作用。

(3)金青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薄荷、淡豆豉、淡竹叶、陈皮、甘草。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装2g。

【功能主治】清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咽喉疼痛。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普通型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及肺炎初期等属温热毒邪所致者。①治疗普通型感冒120例,总有效率为93.3%。②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例,显效率85.6%,总有效率为943%。③治疗急性咽喉炎66例,总有效率为95.5%。

【药理研究】方中主药有如下作用:①金银花有抑菌、抗病毒、解热、抗炎、保肝、止血、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②大青叶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有解热、抗炎、利胆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等。③板蓝根可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可增强免疫功能。④薄荷有抗病毒、镇痛、止痒、抗 *** 、止咳、祛痰、杀菌作用,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有发汗解热作用。

(4)金莲清热颗粒

【药物组成】金莲花、大青叶、生石膏、知母、生地黄、玄参、苦杏仁(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津利咽,止咳化痰。用于感冒热毒壅盛证,症见高热口渴,咽干,咽痛,咳嗽,痰稠,舌红苔黄,脉数。

【临床应用】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等。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0例,显效4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②治疗小儿肺系疾患属邪在卫气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50例,治愈29例,显效16例,好转3例,无效2例。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3例,痊愈48例,有效11例,无效4例。

【药理研究】方中主药作用如下:①金莲花有抑菌作用,在体外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好的抑 *** 用,还有抗病毒作用。②大青叶具有抑杀病原微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③生石膏具有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亢进而产生有力的解热作用,同时发汗中枢也被抑制,故解热而不发汗。④玄参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⑤苦杏仁有止咳平喘、抗炎镇痛作用。

(5)复方大青叶合剂

【药物组成】大青叶、山银花、羌活、拳参、大黄。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凉血利胆。用于外感风热或瘟毒所致的发热头痛、咽喉红肿、耳下肿痛、胁痛黄疸;流感、腮腺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临床应用】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疱疹性口炎、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急性疱疹性口炎90例,总有效率为91.11%。

【药理研究】①解热作用。②抗炎作用。③抗病毒作用。④抗菌作用。

(6)复方板蓝根颗粒

【药物组成】板蓝根、大青叶。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用于温病发热、出斑、风热感冒、咽喉肿烂。

【临床应用】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33例,病人服药后主觉症状消失及各项检查基本正常的有效率93.2%,治疗室性早博的有效率85.5%

【药理研究】①抗病毒作用。②抗炎作用。③抗菌作用。④解热作用。

(7) 柴 *** (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周身不适、头痛、目眩、咽喉肿痛。

【临床应用】用于感冒、咽炎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80例,痊愈83例,显效62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4.44%。

【药理研究】①抗炎作用。②抗菌作用。③解热作用。

(8)桑姜感冒片

【药物组成】桑叶、菊花、紫苏叶、连翘、苦杏仁、干姜。

【临床应用】用于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等。治疗包括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在内的感冒312例,总有效率97%。

【药理研究】本品有解热、抗炎和提高免疫的作用。①解热作用。②抗炎作用。③提高免疫作用。

(9)桑菊感冒片(丸、合剂、糖浆、散、颗粒)

【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芦根。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临床应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①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小儿伤风175例,治愈140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4.8%。②大叶性肺炎:治疗15例大叶性肺炎,其中表证者用桑菊饮加减,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药理研究】主要有解热、抗炎、发汗、抗菌、抑制肠蠕动亢进等作用。①解热。②抗炎。③发汗。④抗菌。⑤其他作用。

(10)消炎退热颗粒

【药物组成】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外感热病、热毒壅盛证,症见发热头痛、口干口渴、咽喉肿痛,亦用于疮疖肿痛。

【临床应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炎症等。

【药理研究】药理研究表明,方中主药大青叶有抗内毒素、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其煎剂对由霍乱、伤寒混合疫苗引起的发热家兔有明显降低体温作用。方中蒲公英、紫花地丁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及解热作用,并有激发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11) 热炎宁片 (颗粒)

【药物组成】蒲公英、虎杖、北败酱、半枝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内郁化火所致的风热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苦咽干、咳嗽痰黄、尿黄便结;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单纯性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临床应用】用于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单纯性肺炎等。①治疗感冒160例,总有效率为96.88%。②热炎宁胶囊治疗小儿肺炎60例,总有效率95%。

【药理研究】①抑菌作用。②抗炎作用。③解热作用。④止咳化痰作用。

虚证感冒

(1) 表虚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葛根、炒苦杏仁、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散风解肌,和营退热。用于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急性鼻炎等。临床疗效观察表明,应用本颗粒剂治疗感冒属风寒表虚型210例,治愈率达91%;应用本颗粒剂治疗急性鼻炎130例,治愈率达93.5%。

【药理研究】①方中主药桂枝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有解热、利尿、镇静、镇痛功效,桂皮醛、桂皮酸钠可使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促进发汗,提高痛阈值。②方中葛根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③方中白芍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等。

(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线下服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临床常见百种病证(1)——感冒与常用中药简介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感冒介绍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普通感冒,中医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与细菌感染相结合时,会出现咽痛、发热、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和CRP值升高。如果患者出现发烧、头晕、不适、四肢疼痛、打喷嚏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口服中成药,如清热颗粒,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患者首先要积极进行饮食和生活调养,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增加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从而增加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促进感冒的恢复。

感冒与常用中药

(1)风寒表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表证。常用中药(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香薷、辛夷、苍耳子、生姜、葱白、淡豆豉

(2)风热表证:发热较重、怕冷较轻、鼻塞、有黄脓鼻涕、头痛、全身酸痛、咽喉肿痛、口干、咽痛、咳嗽、咯黄黏痰、痰黏稠、不容易咳出来,伴有小便偏黄、大便偏干、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等。常用中药(辛凉解表):薄荷、牛蒡子、蝉衣、浮萍、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蔓荆子、葛根、升麻、柴胡、淡豆豉。

(3)暑湿表证:以发热,微恶风寒,身重困倦,无汗或有汗,口渴,舌红苔黄,脉儒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多见于夏季。常见于感冒、咳嗽、。呕吐、泄泻、痢疾等疾病中。

常用中药:藿香、佩兰、紫苏、大腹皮、香薷、白扁豆、厚朴

(4)暑热表证:以发热、心烦、有汗、胸闷、小便短赤、大便溏泄、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舌红苔、脉濡数等症状为特点。

常用中药:青蒿、滑石、金银花露、通草、连翘、绿豆、荷叶、白扁豆、西瓜翠衣、淡竹叶、香薷。

108种新冠用药如何选怎么吃

近日,北京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之一版)》,如何选择和使用新冠药品?

北京市药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杨毅恒表示:

1、出现症状后 根据自己的体质和临床表现选择药物

西药目录我们以发热、鼻塞打喷嚏、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按照不同药品的功效分类提供给大家,其中有缓释胶囊、缓释片、口服液,只要成分含量是一样的,都是可以应用的。中药用药一定要注意“辨证分型”,按照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的分型提供给大家目录。

比如北京现在这个季节,风寒感冒比较多,风寒感冒主要特点是怕冷,畏寒,流清涕为主,治疗亦宣肺散寒为主,而风热感冒的特点是没有怕冷的症状,一上来就是壮热,体温很高,嗓子红肿热痛, *** 辣的感觉,咳嗽是黄痰,而且大便干结,这种就是风热感冒。如果你是风寒感冒却去服用治疗风热感冒的药,就会觉得身上越来越冷,出现拉肚子等情况,寒邪未解,更入肌肤了。另外还要结合自身的体质考量,选择合适的药物。

2、药物选择宜少不宜多 治疗同一症状的药物选择一种即可

治疗同一症状,从所列的药物中选择一种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叠加服用药物。中西药的选择按照大家的习惯和喜好去选择,只要是对症的都可以。对于有基础病,一直在服用慢性病药的患者,如果您担心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查阅药品说明书,它会告诉您这个药物会和哪些药物会产生相互作用,是禁用还是慎用,如果没有提到的,就可以一起服用。

3、症状减轻或处于康复期即可停药 无需巩固疗效

如果我们的症状已经减轻或者已经在康复期了,这时候其实可以不再服用药物了,不需要巩固疗效。比如说一些人后期咳嗽一直不好,影响到休息了,是需要吃一些止咳药的。止咳药一种是中枢性的镇咳药,一种是化痰药,如果属于痰特别多的,需要先化痰再止咳。如果咽痛、咳嗽等不适的感觉没有了,就不必再吃药了。(北京新闻广播记者/吴思)

编辑 邓淑红

如何区分风寒和风热?怎么选药更对症、更有效?中医如何治疗“刀片喉”?「科学防疫小贴士」(78)

在中成药使用中,很多药适应症有风寒和风热的区别,大家应该如何区分自己的症状是寒还是热,怎么选药更对症更有效?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以及各地出台的指南指引,推荐了很多中成药,个人参照这些方案,该怎样选药?应注意避免哪些用药误区?

针对本轮疫情中患者出现的“刀片喉”,中医如何看待?在治疗时是否更有优势,应该如何缓解?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为您权威解答。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从中医来看是“疫病”,通俗的说,是传染性很强的外感病。对于外感病,无论其具有风寒或风热的属性,都会出现发烧、怕冷、乏力、咽喉疼痛等症状。因此,无论风寒或风热引起的临床不适,具有解表功能治疗感冒的药物都会有疗效。当然如果有专业医生运用中医理论进一步区分风寒、风热进行治疗会更有效。

对于临床表现为发热、怕冷很明显、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多属于风寒导致,宜服用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清解退热颗粒等。

对于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明显,怕冷不明显,肌肉酸痛、乏力、咳嗽等症状的,多属于风热导致,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兼有化湿解表或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或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热炎宁合剂(颗粒)、银翘解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痰热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

患者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其中一种中成药,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1-2天后,如症状无明显缓解或持续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盲目同时服用多种功效类似的中成药。

特殊重点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肿瘤患者、免疫相关疾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做常规透析的患者等,这些人群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以后,吃中成药的时候一定要向专业医师咨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在参照《指引》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早期治疗,一般3天之内体温逐渐正常,之后一些患者会出现咽喉疼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此时宜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如急支糖浆、止咳宝、通宣理肺丸、连花清咳片、杏贝止咳颗粒等;咽喉疼痛明显者加用3天利咽止痛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胶囊、清咽滴丸、金喉健等。

二是部分病人出现明显的乏力,以及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此时多兼有湿邪,宜服用具有化湿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复方香薷水等。但此时不宜服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以免导致腹泻或者消化道症状加重。

三是儿童出现发热、咽干咽痛、咳嗽者,可用金振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等;如发热、食少腹胀、口臭、大便酸臭或秘结者,可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醒脾养儿颗粒等。因儿童体质特殊,在服药之前更好咨询儿科中医师。对于婴幼儿,还可以采用一些非药物治疗手段,比如推拿、捏脊,或者中医刮痧,来缓解患儿症状。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要理性用药、合理用药,切忌病急乱投医、盲目用药。

一是照说明书选择相应药物服用,看清楚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二是用药48小时若症状未见缓解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咨询专业医师;

三是中西药不宜同时服用,应至少间隔30分钟,同一类型药物不建议重叠服用;

四是一般服药时间5-7天,不建议过度服药。

“刀片喉”是声门和声带周围的黏膜发生了充血水肿,一般来说,在病程的第3-5天时表现明显。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急性期结束,病毒复制被抑制,炎症减轻,水肿改善后,将会逐渐恢复。

从中医来看,“刀片喉”是“热毒”从全身消退,而聚到咽喉局部的症状表现。因此,早期规范治疗,及早“解表透邪”,将“热毒”及早透出是治疗的根本,热毒透出来了,“刀片喉”的情况会减少,或不发生,如果只用发汗退热的药但热毒无法清除,“刀片喉”的情况会增加。因此,早期治疗上以解表药为基础,加上清热解毒利咽的药共同发挥作用,既能快速退热,缓解全身症状,又能减少咽喉的不适。

对于已经出现“刀片喉”的感染者,中医药也有很多办法,如及时加用具有利咽止痛、解毒利咽等作用的药物,如六神丸/胶囊、清咽滴丸、金喉健喷雾剂等;也可以由医生进行针灸治疗,针刺少商穴、商阳穴等。这些都可以很好的缓解咽痛症状,如咽痛持续加重,宜前往医院寻求治疗。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健康中国

来源:健康中国

必备的几种风寒感冒中成药,对症选对药,效果更好!

风寒感冒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感冒类型,多会出现畏寒怕冷、无汗、头身疼痛、关节酸痛、流鼻涕、打喷嚏、咽喉发痒,或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我在这里为大家盘点一下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用的几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好让大家对症选药。

1、伤风停胶囊

其主要成分有麻黄,荆芥,白芷,苍术,陈皮,甘草。能够发散风寒,治疗外感风寒导致的头身疼痛,畏寒发热,肢体酸痛等症状。

2、川芎茶调丸

其主要成分有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这个中成药具有疏风散寒止痛的作用,尤其是风寒感冒导致的头痛、鼻塞等症状,比较合适使用此药。

3、感冒软胶囊。这个药物在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祛风散寒的药物的基础上,加入薄荷、黄芩、桔梗等药物,有一定的清热作用,尤其是风寒感冒伴有热象,如兼有喉咙疼痛的症状,合适使用此药。

4、九味羌活丸。这个中成药也主要是起到疏风散寒的作用,治疗恶寒发热、头身、关节酸痛合适。

5、小青龙合剂。这个中成药有疏风解表散寒、宣肺止喘的功效,适合用于外感风寒兼气喘咳嗽、喉咙发痒的症状。

6、通宣理肺丸。适合外感风寒伴有咳嗽咳痰症状。

以上药物仅供参考,如果症状复杂的,建议找医生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清风计划#更多中医养生文章内容,关注我头条号内,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标签: 感冒 风寒 怎么样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