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就知道在农村有很多的野草,特别是在一些水源附近是更加多的,但不知道小妖下面要说的这一种你们在小溪边有没有经常看见过呢?
这种经常长在小溪边的野草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呢,而这种野草要的可不是它的草哦,可是他们上面的果实哦,很多小孩子对上面的果实应该都非常的熟悉吧,因为很多小孩子以前一定拿过这种果实当手珠子串成一串吧。
不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吃的薏米啦,我们平时吃的薏米都是加工好的薏米,而这就使薏米没有加工的样子外面还有一个壳呢,这样的还没有加工的薏米串成手串是小孩子非常喜欢的哈哈。
我们吃到加工好的薏米是我们从古时候就流传下来的粮食了,薏米不仅仅是能吃还是一味药呢,不过小妖家里经常就是拿薏米炖汤喝,特别的好喝。
不过现在小溪边野生的薏米应该没有了吧,在小妖家乡这边已经很少看见了,不知道在你们的家乡还有这种薏米吗,你们小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玩的呢?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句古话出自汉代《七发》,说的是要尽力探索草木的本源,因为一草一木都有它的用途。所以今天呢,我来介绍两种最常见的农村植物
- 草珠子
看着是不是很像薏仁,但是它并不是薏仁,它是薏仁的亲戚流落在外的血脉,其实也就是野生的薏仁,它可以食用和药用。既然说是野生的薏仁呢,基本功效跟薏仁还是差不多的,但是对药用来说,还是要谨遵医嘱哦!小时候经常拿它来窜手链
- 叶下珠
(学名:Phyllanthus urinaria L.)是大戟科、叶下珠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如其名,它的果实在它的枝干上,藏在叶子下面,是一棵棵小珠子。种子橙黄色。4-6月开花,7-11月结果。果实成熟后会变成淡淡的橙黄色,我到现在都还没有见过它的果实到底长什么样子,就见过果实小小一个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药用价值高
现在你知道它的名字了吗
大山里的薏仁米“出海”了新华社贵阳8月20日电(记者施钱贵)茶、面条、面粉、饮料、白酒……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农特产品展示中心,数十种农特产品摆放在一起,它们都有着一种共同的原料——薏仁米。
据当地干部介绍,兴仁薏仁米种植历史悠久,种质类型丰富,野生类型随处可见,目前,已收集种源标本126种,为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提供了天然基础。
兴仁县回龙镇镇长陈洪志说,由于当地特殊的土质和气候条件,兴仁薏仁米质量很好。然而,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优质薏仁米一直静静地“沉睡”在大山深处。
据陈洪志介绍,当地群众过去以种植玉米为主,仅在田边地角种一点薏仁米,用来熬粥、做汤圆,很少有人专门大规模种植。2009年,全县薏仁米种植面积只有6万余亩。
为了做大做强薏仁米产业,兴仁县加大扶持,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1000万元以上,用于薏仁米生产企业贷款贴息和各项奖补。为防止“谷贱伤农”,还对薏仁米毛壳收储实行价格干预,对当地种植的小白壳薏仁米毛壳实行保底价收购。
同时,对种植薏仁米的农户,以每亩400元的标准补贴种子、肥料、地膜等农资。
由于价格有保障,群众种植意愿逐渐增强。过去一直种植玉米的回龙镇鸡谷村村民谢启先说,薏仁米亩产更高可达750斤左右,去年她家薏仁米收了7000多斤,以每斤2.5元的保底价计算,收益是种玉米的两倍。
为了巩固和发展薏仁米种植,兴仁县还延伸薏仁米产业链,大力发展薏仁米精深加工、观光农业、餐饮、薏仁文化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县薏仁米加工企业达到4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0家左右。
据介绍,兴仁薏仁米种植面积已从2009年6万余亩发展到2017年的30多万亩,总产量增加到9万吨左右。兴仁周边地区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种植的薏仁米也汇聚兴仁,经过加工后流向国内外市场。
如今,“兴仁牌”糙米、精米、薏仁糖、薏蛋白等系列产品已进入欧美、东南亚等地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2017年,兴仁县通过发展薏仁米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为薏农带来收益近5亿元,其中助力9884户贫困户脱贫。
2013年,兴仁薏仁米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短短几年间,在薏仁米产业等带动下,兴仁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8%。从配角到主角,薏仁米实现了华丽转身。(完)
“薏仁米之乡”在哪里?薏仁米,适合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是药食两用价值较高的杂粮,在贵州兴仁的土地上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 。兴仁县是世界上薏仁起源中心之一,薏仁种质类型特别丰富,野生类型随处可见 。至2018年,已收集种源标本126种,为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提供了天然基础。2012年,兴仁县获"中国薏仁米之乡"荣誉称号。2013年12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兴仁薏仁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被遗忘的五谷杂粮,儿时用来串珠子玩的草珠子薏苡,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因它的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所以它的分布特别广泛,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均有它的野生或种植。
每年春天的时候,总能在路边上看到很多跟玉米幼苗很像的植物,那就是薏苡的幼苗。
很多人看到薏苡会错认为是野生的薏米。其实不是的,这两种是不同的植物,是同属异种的植物。
草珠子,野生薏苡的产籽,又名草菩提。没成熟前是绿色,刚长出来的嫩籽,还可以拿来吃,吃着淡淡的甜味,成熟以后有白色,也有黄白色但主要还是以黑色为主。
草珠子中间有个芯,只需要把中间的芯拔掉,就是天然的孔,所以草珠子的主要用途还是用于做手链,佛珠,还有小时候经常做的穿门帘。
小时候串成手链带手上的时候,大人经常说这个东西会吸血,所以最主要还是拿它串门帘,因为那个时候到处都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摘好多,一个下午轻轻松松的一个门帘就有了。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现在路边已经很少看到的野生的薏苡了。
广东有这样一种东西,长得丑却很好吃导报君语
通常,很丑的东西都很美味。
最近,广东终于成功入冬,各式进补美味轮番在餐桌登场。
然而在一众羊肉煲、牛腩煲、牛羊肉火锅等一众用长相可爱的食材时令菜式当中,有一种在城市比较少见,但是在广东乡村非常受欢迎的进补菜式——俗称“乌蝇嬲伯父”的“乌豆焖塘鲺”,就成为了不少人的冬补菜首选。
长相“丑陋”的塘鲺,还得配上乌黑发亮的“乌豆”才算得上是进补佳品。
塘鲺很丑,但很有营养
很多人并不清楚塘鲺是什么东西,知道的有些人又会觉得它形象丑陋难以下箸。
其实,塘鲺是也鲶鱼的一种,人们多称为“塘虱”,又名胡子鲶鱼,因其腮下长有两条尖锐的横骨,酷似胡子而得名。在南方的稻田、池塘和小河之中非常常见,但因为个头黑小,而且主要以腐烂的动植物为食,所以有些人会对塘鲺有所抵触。
而且,民间认为塘鲺这类“无鳞鱼”是“发物”,向来有“无鳞鱼勾旧病”的说法。因为传统中医认为,无鳞鱼和有鳞鱼相比,更偏温性、易产热,因此热性体质,比如平时容易上火、口干、长疮、大便干燥的人如果吃了,很容易加重这些症状,或者引起旧病复发。
因此,塘鲺虽然因为长相、发物等问题,很少见于城市的市场,但在乡村地区,由于人们的肉食种类相对较少,所以能在田里捕捉到的肥塘鲺,还是很受乡村人家欢迎的。
其实,塘鲺只是长得比较丑而且,但其肉细嫩味美营养高,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血、滋肾、调中、兴阴之功效,被视为四季皆宜的滋补食物。在港澳地区,塘鲺常常从广东进口,然后做成鱼肉类食品供应市场,是一种经济效益非常高的淡水渔获。
而所谓的“发物”一说,也是因为塘鲺体内所含的脂肪、蛋白质、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过量食用后确有产生营养过剩的可能,从而导致广东人常说的“上火”。
如今市场上的塘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本地塘鲺,体色发黄,多为野生,个体较小,更大一般在500克左右;另外一种是埃及塘鲺,体色发黑,多人工养殖,个体很大,最重可达数千克。根据老一辈人的介绍,本地塘鲺的味道鲜甜,肉质嫩滑,但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而埃及塘鲺因为多为人工养殖,所以更加常见,但口感味道就不如本地塘鲺了。
但无论是哪一种塘鲺,在广东,它都算得上是一种传统的乡村美食。比如豆豉蒸塘鲺、乌豆焖塘鲺、乌豆塘鲺汤等就很出名。
塘鲺的更佳伴侣,当然是乌豆
不少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塘鲺的经典做法中,它都会和“乌豆”搭配在一起。
其原因其实有二:之一是在营养上搭配合理,第二是风味上的绝妙相符。
首先我们知道,塘鲺是有补血滋肾的功效的。而乌豆即黑豆,亦有养血补虚的滋养作用。加之广东人在食补的理念上,有时会遵从“颜色搭配”的原则,比如白配白(冬瓜薏仁、川弓白芷等),黑配黑等,因此滋生出这样一道黑色配黑色的“乌豆焖塘鲺”,取其搭配滋补益血、强身健体的功效。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基于它们之间的风味搭配的。
许多吃过塘鲺的人都知道,这种鱼虽然肥美,但通身带有一股泥腥味,即使用姜蒜都很难祛除。
不过所谓“一物治一物”,纵使塘鲺的泥腥味较难祛除,但乌豆这种食物,是可以祛除或是覆盖掉它的。在流行塘鲺菜式的五邑地区,当地人烹调鲺鱼的时候往往会加少许乌豆,就能将塘鲺的腥味去掉,而且塘鲺肉会泛甜,味道马上就可以清新起来。
如果要吃“清蒸塘鲺”,则是撒一把豆豉即可。
高蛋白配盐时,容易分解出可以令舌头感受到味道的氨基酸,也就是说吃起来更美味。而相对于盐这种简单的调料,酱油、豆豉都是黄豆制品,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氨基酸成分,所以在释放盐分的同时,还能达到更好的调味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说,同样是高蛋白的塘鲺或其它无鳞鱼类,它们在与豆豉或者豆瓣酱、面豉等蒸煮的过程中,能产生出比单纯用盐油蒸更鲜的味道。至于酱油,虽然可以在成菜后再淋上,但比不过与鱼同蒸的豆豉入味、香浓。
图文 | 冯睿峻
编辑&排版 | 某南
老人叫它“尿珠子”,常用来做门帘,如今很少见,你家乡有吗?农村最不缺少的就是野生植物,它们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农村各处,夏季把农村点缀得绿意盎然,有的野生植物甚至农村人都叫不出名字,星星点点,漫山遍野,开出的小花也五彩纷呈,煞是养眼,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野生植物更多,有的野生植物就是孩子们的玩具及零食,比如常见的龙葵、香泡、蛇莓果等,还有一种植物,当时多长在田边地头,老人叫它“尿珠子”,常用来做门帘,如今很少见,你家乡有吗?
老人叫它“尿珠子”的意思,是告诫小孩不要去采摘它,意思是只要触碰它,小孩晚上睡觉就会尿床,有的地区还说它是“吸血珠”,意思是小孩触碰它,它就会吸人的血,听起来非常害怕,以至于那时的小孩遇到这种植物,都远远地躲开,生怕不小心触摸到它,对自己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这种被老人称作的“尿珠子”其实是野生的薏仁米,俗称川谷或菩提子,茎一米高左右,多分枝,叶片宽长,开展似苇叶,果实圆球形,外皮是有坚厚珐琅质硬壳,不容易破碎,幼时绿色,成熟干燥后壳为灰白色,也有的因为生长发育过程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皮的颜色呈现褐红色、黑色、青色、黄色等,成熟时簇拥在梢头,让人忍不住想去采摘。
薏仁米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食用价值非常高,煮食易消化吸收,既可以滋补又可以医疗,可以说是生命健康之友,但是野生的薏仁米食用价值不是很高,由于它外壳中间有一个天然的孔道,常被用作串制门帘、佛珠或者手链,表面又有光泽,因此在当时它 *** 的饰品非常好卖。
当时老人之所在称它为“尿珠子”,目的就是防止小孩子偷偷采摘,毕竟那个年代,吃饱饭还是个问题,零花钱更是不敢想,这些珠子可以贴补家庭,所以那时在田间地头、河坡沟沿,都会播种一些,夏季开花,秋季果子成熟,也是农民的一种额外农副产品。
如今,农民的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种地已经不再是主业,这种野生的薏仁米也就很少有人种植了,而且现在农民生活富足,不需要播种这种野生的薏仁米,而是直接播种薏仁米,营养更加丰富,产量也很好,经济价值非常高,所以现在很少能看见这种野生的薏仁米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以前老人叫它“尿珠子”,常用来做门帘,它就是野生的薏仁米,如今已经很少见,你家乡有吗?
薏米草珠子你见过吗?做成文玩手串价值飙升?最近文玩圈里一片静俏销也不知道是人民盘玩手串腻了还是怎么滴,总给麦尚一些稀缺古怪的图片,都想找到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文玩,这也就造就了一批文玩小众价格水涨船高。如异性核桃,三棱,四棱品质好的40以上动不动都上万块钱,也许物以稀为贵吧,文玩的价格只能由市场决定。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文玩手串,估计只有70,80年代的人才知道这种物件,90后的一般都很少见了更何况00后呢!大家都吃过薏米但是有几个戴过薏米做的文玩手串呢?
薏苡分布在我国全国各地,主要生长于湿润的屋旁、池塘、河沟、山谷、溪涧或易受涝的农田等地方,海拔200-2000米处常见,野生或栽培。薏苡是禾本科,一年生粗壮草本,须根黄白色,海绵质,直径约3毫米。叶片扁平宽大,总状花序腋生成束,花果期6-12月。
薏苡为念佛穿珠用的菩提珠子,工艺价值大。薏苡秸秆是优良的牲畜饲料。薏苡具有健脾胃、补肺气、袪风湿、行水气、镇静及除拘挛等功效,临床常用于健脾养胃、袪湿消肿等。
70,80后的中年人都知道这物件,小时候我们叫它“草珠子”“假薏米”“尿珠子”“糙糙儿”“狗蛋子”叫法也五花八门这跟区域文化有关系,我们经常用它来做门帘子,那个年代用来串手串的太少了,关键我们还没有那个文玩意识,现在条件好了人民可以琢磨各种玩得物件,薏苡将重回我们的视线中。
好多人都误以为薏苡就是薏米,其实两者又略有不同
1,薏米的颖果饱满,淀粉丰富,食用价值高。薏苡的颖果不饱满,淀粉少,食用价值小;
2,薏米主要就是食用为主及药用,薏苡主要就是串佛珠工艺价值高;薏苡的颖果不饱满,淀粉少,食用价值小。
3,薏苡的总苞珐琅质地,坚硬,平滑有光泽,手按压不破,薏米的总苞甲壳质地,比较软而薄,表面有纵长条纹,手指搓揉可以压破,灰白色、暗褐色或棕褐色。
薏苡珠子盘出来也是很漂亮的。首先选颗粒饱满品相好的薏苡珠子,然后根据自己手腕的粗细串成手串,可以串一串的,也可以串三串的,好看。
薏苡珠子本身就光泽很好,常带着就行,几乎不用怎么盘,但是要注意别太晒和湿水。如果想更加漂亮,可以带白手套盘一个星期,然后平时洗干净手,三天两头盘一盘。
如今薏苡已经以菩提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做成的文玩手串价格不高,最关键它五颜六色,深受都市丽人的喜好,现在好多女性朋友都把它作为出门必带的饰品。
这个夏天没事的时候回家可以找找它,一般它生长在房屋旁、池塘、河沟、山谷和容易受涝的农田里,注定这是一个Diy的夏天,让我们一起动起手来。
伏波将军马援用一种食物保住了士兵们的性命,至今湛江人仍爱吃说起伏波将军马援,湛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湛江多处地方建有伏波将军庙,有的村庄也以“伏波”二字命名。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县即位于今越南河内。东汉年间,交趾发生战乱,马援将军受命平乱,经徐闻(雷州半岛)沿海进军海南岛,所到之处,设郡县,修水利,用汉文化和法律教化当地人,将华夏文明如火种般发扬光大。
马援将军带领的士兵绝大多数来自北方,到了雷州半岛后水土不合,气候难耐,不少士兵得到“瘴疟”之症,都说是因为当地的“瘴气”所致。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得病的士兵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很高。保住性命的,也丧失了战斗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看到这种情况,马援非常发愁。
这时,有当地的百姓提议,让将士们食用雷州半岛和交趾一带的一种果实,那就是薏苡实,现代又叫薏米、薏仁。现代的薏仁种植量很大,但在东汉的时候,老百姓推荐的薏仁主要是野生的。薏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特别适合雷州半岛、海南一带的湿热气候。《神农本草经》也提到,久服薏仁,可以“轻身益气”。
将士们服用薏仁后,果然效果明显,很快战胜了瘴气,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收复了失地。马援将军回京城时,还用车载了一大车薏仁回来,打算到北方种植。谁知,北方人没见过这东西,见一颗颗白色的,还以为是珍珠等珠宝。后来,在马援失宠时,这车薏仁差点给他惹了大祸。
马援去世后,有人向汉光武帝上书举报,说马援从交趾拉回来一车珍珠和有纹理的犀角,私藏了没有交给朝廷,皇帝因此而大怒。马援的家人不知道马援犯了什么罪,他们便负荆向皇帝请罪,皇帝把诉状给他们看,这才搞清楚怎么回事,于是先后六次申冤,才替马援洗清了冤情。这也是“薏仁兴谤”、“薏苡明珠”等成语典故的来历。
虽然薏仁给伏波将军马援带来了麻烦,但他对薏仁的应用,是史书上最早记载的。马援还将良种薏米从祖国大陆南端引进到中原种植,为中医学作出了贡献。
广东粤西及海南岛人民很喜欢将薏仁用于烹饪中,是一种食补的食材。例如夏天消暑神器——“清补凉”,就有清热气、补元气的功效,岭南饮食文化中,各地区清补凉的材料不尽相同,但其中薏仁必不可少。
例如湛江地区传统的清补凉材料有:薏仁、绿豆、红豆、淮山、茨实、莲子、百合、沙参、玉竹、红枣等。各种材料一起用清水洗净,接着浸泡一小时,再大火煮开,中火炖30分钟,最后加入适当白糖就完成了。如今结合现代的饮食文化,这碗解暑的糖水里,还常常被加入西米、龟苓膏、椰浆、西瓜块、菠萝块等各种食材,百搭出各式的清补凉甜品。
除了甜品,很多款薏仁汤都是岭南人民常喝的汤水,例如薏仁排骨汤,薏仁搭配莲子、茨实、茯苓、淮山煲排骨,有利水祛湿的功效,是老少皆宜冬季喝的滋补汤。
你知道伏波将军的故事吗?你还知道薏仁的哪些吃法?欢迎留言讨论。
小时候来串手链、做门帘的珠子,竟然是野生薏仁,祛湿排毒效果好“薏仁”都有吃过,没想到竟然就是小时候用来穿“手链”的珠子!大家见过吗?
薏仁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美容养颜的功效,很多朋友都坚持吃薏米,去湿气,减肥!
我想大家也都吃过,尤其是女性朋友!不过估计街多人都不知道薏米长什么样子,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小时候串手链的珠子,竟然就是薏仁!我还记得自己喜欢白色,不喜欢灰色的!
“薏米”有白色或者灰白色两种。在农村,小河边的滩地都有,一般没有人理睬,小朋友们会用来当玩具!
很多情况下,还有可能被当杂草挖掉,因为成熟后,薏米外面的壳,非常硬,牙齿都咬不开!去掉外壳,里面就是薏米了。
“薏米”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有着“国际禾本科植物之王”之称。可以用来煲汤,煮粥!不过这个薏米很硬,要煮很久才能煮开!我反正是每次都没煮好!
同时它还能清热利湿、健脾胃噢!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喜欢就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