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洪敏,男,1965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3年,边洪敏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87年获学士学位;1990年获得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和成就
边洪敏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他在这一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包括
es,SVM),并在多个领域中成功应用。SVM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分类器,具有高效、可扩展和准确的特点,成为了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算法之一。
ting),用于从大规模数据集中挖掘出经常出现的模式。这个算法在商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超市的购物篮分析。
ingsfering)等新的机器学习 *** ,用于解决多个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迁移学习中的知识传递问题。
边洪敏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生物信息学、社交 *** 分析、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获得了多个国际学术奖项,包括ICML 2003论文奖、IJCI 2005论文奖、IEEE ICDM 2008论文奖等。
荣誉和奖项
2004年,边洪敏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2006年,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8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边洪敏是中国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中国学术界的骄傲和自豪。
边洪敏(1964年-),中国物理学家,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兼任清华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主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超导体和拓扑量子物态,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物理学家之一。
es教授。1995年,他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8年,他回国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成为教授。2003年,他加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担任教授职务今。
边洪敏在超导体和拓扑量子物态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超导体方面的研究,包括对高温超导体、铜氧化物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的研究。他发现了铁基超导体中的费米面奇点现象,提出了“费米面奇点超导”理论,为解释铁基超导体的超导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拓扑量子物态方面,他提出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并在实验中发现了该效应。他还发现了“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效应。此外,他还提出了“三维拓扑绝缘体”和“拓扑超导体”的概念,并在实验中发现了这些新的物态。
荣誉和奖励
边洪敏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包括
- 201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1年,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13年,获得欧洲物理学会“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奖;
- 2015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费米奖”;
- 2016年,获得国际量子材料学会“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