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测评的鱼竿就是钓鱼王的不差鱼5.4米,根据官方宣传,这款鱼竿是28调性,全水域通杀,钓力值在2000克。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涂装,做工,手感,调性,钓力等几个方面对这款鱼竿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测评。
首先我们还是先看一下这款鱼竿的涂装,整个竿身表面都做了一层很薄的亮黑色的烤漆,隐约能看到碳布的纹路,虽然烤漆会增加自身重量,但是相对于现在主流的裸碳设计显得更加精致一些,对碳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手把节采用的是亲肤材质,摸起来比较舒服,防滑性能也不错。
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他的相关配置,铝合金的前后堵,旋转式竿梢,在每一节的顶端并没有采用现在主流的防爆环的设计,尾部也没有做防抱死设计,失手环也不是近几年流行的隐蔽式失手环。总体来说这款鱼竿的配置,显得有点跟不上潮流,像是几年前的鱼竿。但单凭这几点还不足以论证它的好坏。
把竿梢倒插入第二节,多出来的这段就是含口,鲤鱼竿不能小于3厘米。如果太短容易造成竿身受力不均,产生死结,容易断竿。甚至在钓到大鱼的时候直接抽出来。当然如果太长也会增加重量提升成本,也会使鱼竿的紧密度降低。实际测量这款鱼竿的含口是3.4厘米左右,还是可以的。
随着鱼竿厂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虚标参数已经成为网销鱼竿的惯例。尤其是鱼竿的重量,重量决定手感的关键因素。钓友们在买鱼竿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实际称重,这款鱼竿不含前后堵的重量是172.8克,官方标注素材净重是175克,这点还是不错的没有虚标,含后堵的重量是184.5克,后堵的重量是11.8克,没有用加重后堵平衡鱼竿的重心,也是非常不错的。
不含前后堵的重量
含后堵的重量
后堵的重量
鱼竿的重心是决定手竿的挂件因素,重心越靠后持感越轻,有些鱼竿头重感强烈就是因为重心过于靠前。实际测量这款鱼竿含后堵的重心在151厘米,不含后堵的重心在161厘米。同时结合我个人实际体验,稍感头重,并不是特别明显。
接下来是调性测试,顶钓起570克的矿泉水,钓友们可以从竿身弯曲弧度判断下调性。虽然官方标注为28调,我实际感觉竿身偏软,更像是37调,虽然硬度不高,腰力还是比较可以的。
最后是钓重测试,首先挑战的是2瓶矿泉水,重量大概是1100克左右,同时缓慢转动鱼竿,检查有没有死角,从竿身弯曲弧度来看,过度比较自然,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死角。
现在挑战的是3瓶矿泉水,重量大概1700克左右。
1700克挑战成功
由于官方给出的钓重就在2000克,所以最后我们来到2000克钓重测试。最后2000克挑战成功。
2000克挑战成功
最后总结,通过以上真实测评,总的来说各项数据没有明显夸大的成分,虽然配置落后了点。但是满足大家休闲野钓还是绰绰有余。今天的测评就到这里了,喜欢的钓友还请点赞支持哦。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看法也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感谢大家的支持,再见。
最后附上视频版测评,内容更丰富,感受更直观。
现在市面上铺天盖地的都是鱼竿广告,各种鱼竿钓矿泉水瓶、鱼竿钓煤气罐还有更过分的鱼竿拉汽车其目的都只为了证明他们家的鱼竿钓不断!可笑的是实际上一支鱼竿的好坏标准最不看重的就是钓不断,而只介绍钓不断的鱼竿也都不能算是好鱼竿!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鱼竿的三个疑问:
- 鱼竿里是否存在轻、硬、挺并且价格低于300元的鱼竿?
- 为什么许多鱼竿厂家都说不景气,但仍然还在做鱼竿生意?
- 如何挑选一根适合自己的鱼竿?
首先我不是专业测评人员也没有专业的设备仪器供我们检测,其次我只是一名钓了十多年鱼的钓鱼人。我并不知道46T和24T的碳布有什么区别,也不清楚碳布里正丝和逆丝之间的关系。我更不了解厂家宣传的钓重为什么到消费者手里就钓不到了,最后我依旧不明白为什么鱼竿这么难做居然还有这么多厂家要自行 *** 鱼竿!所以如果我说的不对或者冒犯了您的利益请海涵,我只是通过一名钓鱼人的角度来衡量利弊并不牵扯到某个厂家或者品牌!谢谢!
鱼竿里是否存在轻、硬、挺并且价格低于300元的鱼竿?
很多钓友都想要一根轻、硬、挺并且质量过硬同时价格优惠的鱼竿,其实这就跟我们希望大街上有人冲过来塞给我们100万一样的不切实际。许多人(包括我)在选择鱼竿时,都会受到其广告影响从而误导我们产生错误的判断。下面给大家说几点商家惯用的伎俩:
(一)鱼竿素材重**克:
我们要明白所谓的素材重量是不含前后堵的重量,而且素材重量不能代表我们使用时就会操作轻松。鱼竿想要降低素材重量要么使用好的材料,要么只能降低内壁厚度来实现。大家你们就别想商家会做赔本的买卖了!
(二)顶钓值为***千克:
渔具厂商是使用顶钓机做出的测试,它不会抖动而且是匀速进行的测试。这是鱼竿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的更大数值,而这个看似有用的数值却在实际作钓中根本无用。原因是我们的手臂会卸掉许多鱼逃窜产生的冲力,从而我们可以钓获到远远超过顶钓值几倍重量的鱼!许多职业钓手在赛场上溜鱼时宁可咬牙用单手也不用双手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在此!
(三)鱼竿采用大五节保证调性:
很多厂商都把此点当成卖点来宣传,殊不知这其实是他们无法做到鱼竿每一节完美贴合的补救办法而已。给大家举了例子(4.5米鱼竿短节竿5节为例):如果每一节末端元经与其相连的另一节的元经外壁贴合度都相差0.1毫米从而导致每一节都比标准伸长2毫米,那么对于整根鱼竿来说就会比测试鱼竿长8毫米(除去大把)。长度的增加也就预示着整体的受理会受到这8毫米的影响而大幅度降低,但是如果设计成长节竿缩短了误差损耗自然钓重和腰力也就得到提升!
(四)我们鱼竿保证轻、硬、挺并且价格不足300元:
大家有没有发现凡是满足以上条件并且同时价格低于300元的鱼竿几乎都是综合竿或鲤鱼竿,而鲫鱼竿能够达到如此地步的价格没有低于400元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吗?鱼竿大把部分的元经决定了这跟鱼竿的钓重和腰力,许多厂商为了提高钓重和腰力会故意把元经做粗从而达到预期的数值。而鲫鱼竿本身细腰身的设计也就奠定了它只能用好材质、好工艺才能达到以上的标准所以鲫鱼竿自然要贵出很多!
为什么许多鱼竿厂家都说不景气,但仍然还在做鱼竿生意?
商家不会做赔本买卖这是个守恒的定律,当一个行业已经无法提供诱人利润的时候它也就是走向衰亡的时刻。很多商家都在把价格压的很低让大家觉得以前大几百甚至几千的鱼竿现在只需要几百元就能买到这样的假象,殊不知商家之所以这样能够迎合大众胃口的背后可是缩减鱼竿质量为前提的呀!对了,几乎所有渔具厂家都会有一款“赔钱”的鱼竿来打品牌,所谓的赔钱也仅仅是少赚钱而已。剩下的你们懂得吧!
之所以把此点拽出来单独讲是因为许多厂家都打着赔钱甩卖的招牌来卖自己利润更大的产品而已!所以希望大家擦亮眼睛理性购买,不要让购买渔具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
如何挑选一根适合自己的鱼竿?
大家此时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发问:那我们如何买到最实惠的鱼竿呢?对于购买鱼竿来说实体店要比网店更具有优势(至少你能看到实物),当我们挑选时只需要问以下几点即可(4.5米为例)。
(一)这鱼竿整体重多少?
答:一根鱼竿的整体重量才是决定我们操作时累不累的关键,还有一点就是后堵的重量越重整根鱼竿的平衡点也就越靠后。
操作动作:鱼竿抽出后手持竿向前伸并且保持这个动作,如果能够坚持15~~20秒钟都感觉不到微微酸疼时那此鱼竿就比较适合你的臂力!(每个人的臂力不一样,一定不要强行使用超出自身臂力的鱼竿)
(二)不管店员说啥,打开鱼竿后堵看一下内部均匀度和厚度。
答:正所谓销售的嘴,跑趟的腿。我们可以直接查看鱼竿内壁是否均匀,如果出现不均匀但你又很喜欢此鱼竿涂装时可以要求店员更换一支鱼竿再次查看。
解释:鱼竿内壁不均匀很容易在垂钓大个体鱼时,突然从此处折掉!
(三)询问鱼竿顶钓值多少。
答:目的是为了结合上一步查看内壁厚度的参考值,如果对方说我们可以钓重3000克并且店员还明确说我们鱼竿素材重量才100克。呵呵~~您高兴就好!
解释:这在几百元鱼竿里是不可能做到的,别跟我扛说你们家鱼竿可以做到。如果您能做到并且价格还很便宜同时您的大把元经还相对比较细,那祝您生意兴隆、多多发财!
(四)让店员抓住竿稍绳,鱼竿向上抬竿至45°角。
答:查看一下鱼竿弧度有没有死角,这个可能对于初学钓鱼者来说可能会比较茫然不知道所谓的鱼竿死角在哪。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看每一节链接处是否平滑,如果出现不平滑的弧度那么一定不能买!
(五)将鱼竿抽出来后看一下直不直。
答: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看这点,但我就是觉得如果不直那一定是碳布贴合度不够!嘿嘿~~~你们觉得呢?懂了吧,懂了吧!你们自己明白就好!
总结:如果您能够花几千元购买鱼竿那么请您随意,我是在给许多新手或者“穷人”来帮助他们挑选适合自己的鱼竿。价格300元左右的鱼竿其实没必要顾虑太多,看您使用的途径是哪来决定我们购买什么样的鱼竿!而且价格低的鱼竿在垂钓大鱼时很容易出现跳丝,鱼竿一旦跳丝后基本就宣告此鱼竿就此终结了!我选择鱼竿只看中三点:价格适中、整体鱼竿较轻、鱼竿腰力十足,同时并无明显做工瑕疵即可!300元鱼竿您如果不是长期去黑坑,野钓垂钓可以玩好几年的用了2-3年后其调性降低时我们可以扔掉更新心的也不会觉得心疼!我是柯南小饵,关注我我将与您一起探讨钓鱼的那些事!
测评双宝轻飞鲤很轻,但是不能飞鲤今天准备测评是的双宝的轻飞鲤,我这款轻飞鲤是4米5的,促销到手价格281元。老规矩还是先从外观来看起
在外观方面,青绿色的杆身配上花式英文字母贴纸,油漆上端是金色的CP条来分割开油漆与裸碳部分。
杆口处有一贯网销鱼竿使用的金属防爆环。在杆节方面,杆稍节是非旋转大马力竿稍,竿稍节尾端有封闭处理。两节三段的防抱死凹槽。
那实测数据,
去前堵重量105.5克,去前后堵重量为89.4,比官方宣传轻了2.3克
后堵重量16.2克占整杆重量18.1%
手把节重50.8克 后元径23.2毫米 前元径:13.2毫米 先径1.17毫米
带前堵收缩长度126.7厘米,
全杆展开长度451厘米
带后度平衡点为109厘米 不带后度平衡点为128厘米,
支撑点在20厘米处模拟握持手把重量558克
挂500克砝码45度角杆尖点离地高度30厘米
能达到本测评统一硬度标准2.5H,不过在手把节位置已经出现很大程度的弯曲。
而到了1千克砝码70度角的环节,手把节弯曲程度更加夸张。手把节弯曲的程度已经对不齐,后面的表格红线。在调性上官方宣传的小28调,
那小力度的抖动鱼竿下,手把节三节杆回弹力迅速,二节前端和竿稍抖动幅度偏大。调性在28偏37钓
那上面的基础数据就都测试完了,下面我们就进行激动人心的钓重测试。
那在钓重方面商家没有宣传极限的钓重,在咱们测量下是在2000克爆杆。对于自重只有89克的杆身来说,2000克的钓重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爆杆只有第三节爆成了四段,断口比较整齐没有丝连感,而手把节并没有爆开,这点跟把手节的自重有一定的关系,手把节的重量高达整杆重量56.8%。
轻飞鲤像是一个求极致轻量的鱼竿,甚至是为了持竿轻量妥协了一部分的杆身硬度。挂500克砝码离地高度只有30厘米。而是在抖动鱼竿状态下手把节和第三节杆回弹力不错,应付一些冲击力比较小的鱼比较有把握的,但是遇冲击力比较大的鱼,后端的腰力不足会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只轻飞鲤4米5是使用了大四节的设计,后元径达到23.2毫米和前元径达到13.2毫米前后差距,在手节手有就已经达到10毫米锥度过度,但是大锥度也没能调节出很好手把节的硬度。
那好了,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双宝轻飞鲤的全部看法,希望您能点赞 关注,我会带您买钓具不迷路。
钓友们好,我是老王。
本期测评给大家带来的是:细硬峰-苍龙鲤4.5米鱼竿,目前老王已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
中间三段采用的防抱死设计,但老王仔细一看,凹口较浅,竿尾交合处做了包裹打磨处理,切口还算比较整齐,但竿壁经过打磨后有点薄厚不均。
下面老王去黑坑试了试细硬峰-苍龙鲤的整体表现,抛竿挺舒服的,中鱼后也比较容易控鱼,回鱼速度也不错。
先介绍这么多,待老王剪辑好就与大家一起分享!
上一期测试的钓鱼王-霸王悍鱼竿,极限钓重钓起之后恰好老王的砝码也用光了,所以两支钓竿都幸存了下来,明天先抽奖送出一支,大家记得来抽奖哦。
【关注老王,赢取钓竿】每周都有抽奖活动,还是老规矩:先关注老王,再转发此文章,转发时@三位你的钓鱼好基友 即可参与本轮抽奖环节,祝铁粉们都有好运气!
各位钓友大家好,今天给各位钓友分享的是光威无法一本鲤,5.4米28调一款钓竿。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你。
这款竿是黑蓝为主色调部分涂装设计,涂装质量还算可以。竿节采用5节设计,隐藏式失手环。大把节前端设有防爆环。后堵为圆弧设计,旋转竿稍,三节三段防抱死凹槽,切口整齐,切口处打磨处理。这款鱼竿的先径1.21mm左右,前元径17.18mm左右,后元径23.22mm左右。去后堵重量为145克,官方标注重量是138克,有7克误差。含后堵重量为170克,后堵重量为25克 ,大把重量为64.9克,占整竿重量的44.7%左右。鱼竿抽出长度5410mm,收缩长度1.21米,含口为36毫米左右。带后堵重心1.35米左右,去后堵重心1.57米左右。
接下来我们一起体验一下这款鱼竿的持重
持重是指我们手持大把的持感重量,这是所有厂商都没有给出的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数据,实测这款鱼竿的持重为1.715公斤。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款鱼竿的硬度
挂500克砝码,扬竿45°硬度为5.2左右,挂1000克砝码扬竿60°硬度同样为4.9左右。
最后我们一起验证一下这款鱼竿的钓重
这款鱼竿商家标注钓重安全钓重2000克,最后没有爆竿。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款鱼竿数据标注比较准确。细节做工方面也对得起这个价位,当时活动价不到300元,个人觉得是一款性价比不错的鲤鱼竿。比较适合水库或者休闲钓鲤鱼或者鲢鳙等个体不太大的鱼种 光威这个品牌在很多钓鱼人心中的印象中始终是皮实耐用,希望无法一本鲤能够秉承这个优势,经受的住鱼情的考验。
最后各位钓友记住我的所有测评的鱼竿数据,就在我主页的下方,记得买鱼竿之前一定要进去参考一下。
1分钟懂碳素线知识大普及,性能、钓法、保养、鉴别碳素钓鱼线碳素线,Fluorocarbon,由一种叫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 简称PDVF)的碳氟化合物线。
挤出和尼龙线类似的单丝,由于氟碳化合物分子堆积更精密,线的密度也更大,所以它的可见度、延展性和耐用性也不同于尼龙线,这些都会影响它在水中的表现。
夏说钓鱼,聊海外钓鱼,助钓友钓技!
美国杜邦公司1938年发明尼龙,并于1939年制造世界上之一条尼龙鱼线,并于1959年推出Stren品牌尼龙线。
日本吴羽公司1966年制造了世界上之一条碳素鱼线,1969年申请专利,并于1972年大阪渔具展Seaguar品牌碳素线。
一、碳素线的特点
1、抗摩擦力强:障碍区作钓放心,牙齿锋利撕咬放心。
2、低延展性,同样拉力碳素线可以更细的线径,对假饵的呈现更自然,鱼咬口更多,穿刺力量更强。
3、敏感强,高密度氟碳分子,鱼讯传递快。
4、碳素线比重1.78:比重水1.0,海水1.03,沉水速度是尼龙线的2-3倍。
三倍的尼龙沉水,图片可以看出更优质的seaguar碳素线下沉需要15秒,尼龙线需要40秒和57秒。
5、无吸水性:氟元素不吸水,线不易变质,使用寿命是尼龙线2倍。
seaguar碳素线在水中抗冲击拉伸强度是随着线在水中时间变化而变化。碳素线即使长时间使用强度也不会变化,因为碳素线不吸水。
6、碳素线折射率1.42:隐形,水的折射率为1.33,接近水的折射率让鱼看不见线。
接近水的折射率,一条好的鱼线必须是让鱼难以看见。判断能见度标准基于水中表现,一条线的折射率越是接近水的折射率,就越难看到。更优质的seaguar碳素线折射率1.42,和水相差0.09,尼龙线折射率在1.53到1.62之间。
7、防UV:耐高温防紫外线。
seaguar鱼线1000小时紫外线测试数据
Low Visibility, Abrasion Resistance, Sensitivity, Toughness, Waterproof, Hook Power.
二、碳素线的使用
1、子线使用,极强的耐摩擦性。
2、底钓使用,比重大沉水,下沉深度和速度都佳。
3、远投使用,鱼讯衰减较少。
4、矶钓使用,礁石需要耐磨。
5、恶劣天气,水中线不易受到风浪影响。
6、高压钓场,线不可见免打扰鱼。
7、深潜摇摆饵deep diving crankbait或者米诺jerkbait和碳素线搭配更佳。
8、蠕虫 worms、铁板 jigs、卡罗拉钓组carolina rig。
三、碳素线的保养
太空豆和铅皮座在线上移动,由于内径不均,摩擦会让线产生起毛,性能会下降。在移动这些配件的时候,粘上少许水。
碳素线打结的时候容易损伤,一样粘上少许水。
海水中使用后,使用淡水清洗。
四、碳素线的鉴别
打火机烧,碳素线会变成黑色小球,可碾磨成粉末。尼龙线会变成偏淡的呈黄色。
本文作者:hunter
天天空军还天天去钓,天天钓鱼 还不吃鱼,不爱吃鱼还要去钓,白天钓就算了,晚上还要去夜钓,自己不钓鱼看别人钓还能看一天 。现在钓不了鱼,又不能看别人钓鱼该怎么办?分享鱼竿测评啊,对于拉更多的人入坑很认真的
各位看官老爷们,鱼竿测评来了!!!本期主角是怡隆飞天鲤普通版,6.3米,28调性,重量185克。下面说说两次愉快的爆护之旅。
拿到杆子的时候刚好遇见一个水库承包期到了,第二天一早赶到钓场,应为水库麦穗比较多,去钓的时候就没开饵料,用的是蚯蚓和麦粒作钓,线组用的是1.0+0.6,四号袖钩。浮漂用的是吃铅1.6克的大扁尾枣核身浮漂,调一目钓一目。刚下杆不一会儿就看见浮漂在走,刚放假出去钓鱼那叫一个激动,一不小心多用了一丢丢力,钩子差点上树 ,不过还好只是虚惊一场,但是在后来用蚯蚓作钓麦穗实在太多,果断换上麦粒。浮漂刚到位不久,看见浮漂稍稍上顶一点,接着一个顿口,我哥在旁边激动得哟,快打,这个不是鲫鱼你打我。这次轻轻一提,感觉到重重的,然后就开始蹿,哈哈,鲫鱼进窝了。接下来就是各种销魂的顿口,上的都是三两到半斤的鲫鱼,还别说这杆子钓这鲫鱼还有点手感,野生鲫鱼劲还是比较大的,看看杆子的弧度,爽的哟? ? ? 。后来鱼钓快了以后一般都是直接飞起来,这个型号的鲫鱼完全没压力。那次钓鱼真的是爽得飞起,下面就是鱼获。
其实买这个杆子就是为了休闲野钓的,但是忍不住想试试这只鱼竿就拿到塘里试了一下,塘里主要是工程鲫,七八两到二斤的。话不多说,开杆,饵料用的是原塘颗粒,1.2+0.8的线组,浮漂用的是吃铅1.8克的枣核漂,调6钓2.3目,在里面钓鱼完全有一种斤塘的感觉,各种大顿口,黑漂,上的全是工程鲫。还别说这个鱼手感贼好。因为水深,一斤多的鱼就能拉着呜呜的,大冬天的听着那个声音,你懂的 。反正就是为了试杆子,钓到鱼就基本上是硬拔 ,为此还切了一次线,可能是杆子抛得太满了。总体来说这杆子是很适合野钓的,手感比较好,就是感觉有一丢丢重,不太适合打频率,麒麟臂随意。因为是冬天,没有碰见大一点的鱼,留了一点点遗憾,希望各位钓友补充一下。另外,最重要的事在下面。
放一波毒 。
最后祝各位钓友一杆抛出,大鲫大鲤。
过去一年,我测评了将近50款鱼竿,为了方便大家进行选购,我把横向比较后的心得写下来。之一期是12根 150元以下的4.5米台钓竿。
追求极致性价比
汉鼎一号(三代)、奥西尼X7、北海盗、杰诺任逍遥这四款鱼竿综合来看差不多,适合追求性价比的新手钓友,能够基本满足一般钓鱼的需要,而且价格便宜。四款鱼竿的短时间持感和长时间抛投感受比较接近,其中奥西尼持感稍重,长时间垂钓杰诺的超重后堵是缺陷。如果说哪款更好的话,我觉得谁便宜买谁就行,不要太在意页面的介绍,就是这么回事,甚至可能是同一个代工厂出的,只不过涂装不同罢了。
科学钓鱼评价:标准低价网销鱼竿,基本功能达标,追求更高性价比,谁更便宜就买谁。
追求手感
细硬峰苍龙鲤(经典版)、沃鼎剑道通神(5H),这两款是低价鱼竿中相对轻的。在这个价位用全24T碳布来做鱼竿,本身就是比较良心的产品了(比如上个段落提到的产品大部分是包碳杆),其中苍龙鲤是150元以内最轻的一款。两者的区别在于苍龙鲤是传统设计,手感轻的同时存在偏软和竿稍比较细(不小心容易断)的问题。相当于说:“我摊牌了,我就是一根主钓鲫鱼,兼顾鲤鱼的野钓鱼竿”。如果你有一定的钓鱼经验,也不是力博大物的,这款确实不错。
沃鼎就不一样,它选择的路子是前端加硬之后,用后堵来平衡手感,这种设计鱼竿的方式我提到过很多次,能够做到低价位的“轻、硬、挺”,虽然长时间使用比较累手,而且腰力一般,但是在这个价位上能做到这样也已经不容易了。适合喜欢硬杆子的钓友,性价比也不错。不过我记忆里面这款鱼竿的涂装太丑了,完全没有设计感。
这两款是低碳竿设计的两个方向,前者侧重于绝对手感和腰力,牺牲强度,把应用场景定在10斤以内的野钓。后者牺牲部分手感和腰力,换来硬度和钓重的提升。两者其实没有孰高孰低,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大家选择自己中意的类型就行。其实还有两根低碳鱼竿是上述鱼竿的变种:伯牙绝和化氏一味国民,我们下期再介绍。
科学钓鱼评价:有一定钓鱼基础,追求轻选前者,追求硬选后者。
追求综合性能和送家人的钓友
迪卡侬鲤悦、光威赤刃二代这两款鱼竿在百元以内是非常特别的。采取实打实标注的方式:
- 迪卡侬标注自己的代工厂是光威,而且标注24T碳布。
- 光威标注自己的含碳量和玻纤量,相当于告诉大家手把节是包碳的。
从设计的角度看,两款鱼竿都是定位初学者和相对不那么细腻的钓友。对于钓鱼时间不多,随便玩玩的钓友来说,这两款是绝对的首选,而且大品牌的品控都还不错,虽然可能偶有瑕疵,但是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这两款鱼竿我的评价是:品牌产品,送人首选,新手首选,不纠结参数首选。
斯波克黑棍、本汀天弧白金版,让保罗黑鹰、立恒户外飞鲨因为虚标严重或者各方面都没有特色的,直接不纳入横向比较。
百元鱼竿的选择不要过于纠结。首先,汉鼎、奥西尼这类虽然是包碳杆,但是性价比确实高(因为便宜),不过因为品控一般,所以买到次品的概率也高。其次,追求手感的选择也并不多,根据自己钓鱼的情况,选一款就行。实在纠结的就买光威和迪卡侬,很中庸,但是能满足初学者的所有需求。
大家好,我是科学钓鱼,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钓鱼领域之一位不接受充值的渔具测评自媒体,希望我的文章和视频能帮到更多人避开奸商陷阱,选择到合适的渔具,所以希望大家能转发给身边的钓友,让更多人能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渔具。下一期我们更新150~300元价位的横向评测。47根鱼竿测评,送给选钓鱼装备迷茫的你
90年代以前,钓鱼是个很简单的事:一竿一线一钩,抓点蚯蚓,小草地一坐,没有收获是不可能的。世事变迁的今天,钓鱼装备层出不穷,钓个鱼和搬家一样,但鱼获却寥寥无几了……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这是一种意境:竹竿随风轻轻摆动,烟波浩渺一望无际,不知道哪一条鱼会上钩呢?——但现如今上钩的,可能不是鱼,而是我们钓鱼人。因为商业的需要,钓鱼行为和渔具被一帮所谓的名人、大师、签约号吹嘘、神话……一旦“涉世不深”,钓鱼人必会上钩。
因为市场的需求,鱼竿出现了各种细分的品类,如并继竿、中通竿、台钓竿、大物竿、矶钓竿等。你以为就这么多?不,细分产品还有更多——如台钓竿,一个品种根据场景又分为:黑坑竿、鲤鱼竿、鲫鱼竿、综合竿、飞鱼竿……按照“调性”来分,又会有:19调、28调、37调等等。
由此,问题也出现了,基于品类繁多,用途细化,各厂家尤其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也变得“如火如荼”。各种营销和推广方式、办法层出不穷——“硬广”已经死亡,各种新策略“百花齐放”,在如今自媒体中盛行的“鱼竿评测”,就是一种。
“大师”的出现以及大师现象的演变
钓鱼或媒体“大师”的出现很有意思,他们敢把鱼竿说成“鱼杆”,而且一不小心就“连杆”……莫非真把自己当成了机器?这方面而言,他们还真有机器一样的“操守”:
至今钓鱼人倍加推崇的大师到底是谁?在 *** 不发达的平面媒体时代,各“钓鱼频道” “钓鱼杂志” “钓鱼比赛”就不断捧出来一些大师,这些大师至今活跃在主流领域——但自媒体盛行,就又有了“空位”,除了这些丸九大师、比赛大师、演绎大师,更出来了:无门槛、小白为主的“自媒体钓鱼大师”。
为啥制造出来这么多“大师”?其实就是为了推销产品、或厂家营销做背书。说白了,历来都是组团来忽悠!由于“制造”速度太快,大师们恐怕仅剩负面消息暴增,进而影响了垂钓这项运动。下边,咱们开始说正经的……咳咳,敲黑板!
靠着一些比赛,哪怕是作弊出来的大师,我们至少能承认这是钓鱼人。但,门槛更低,钓鱼小白都能成“渔具测评人”、“自媒体大师”就实在让人费解,只能惊叹媒体平台神奇的力量了。正因为此,才套路更深、忽悠能力更惊人,试想——就家门口钓了几年鱼,甚至压根不会钓鱼的也摘抄、洗出来“教程” 、“钓法”、“提醒”、“评测”……忽悠真正的钓鱼人?这种自媒体的“大师”,您不质疑吗?
“神棍级”一号大师——充值测评
不管啥内容,只要你给钱就给你测,按照文案稿给你测,然后动用水军进行推广扩散。根据价格可以帮你把一根鱼竿、甚至一个鱼钩的 *** 工艺说的天花乱坠……
举例鱼竿:能吹出来本鱼竿采用46T混60T碳布,八维交叉工艺,带距0.6,防爆环都是大师本人雕琢……这些不就是忽悠吗? *** 裸的:只要钱到位,我演的就能上天。
再举个例子:那就是如今著名的“带距”现象,各厂家都说自己的0.8带距比1.0和2.0带距好,工艺多牛,甚至发展成了如今“渔具测评”的一个指标……我的天哪,这都能编出来?都不是懂不懂的问题了吧?
再说测试鱼竿的调性、钓重、鱼竿重量等,用一堆数据去“推敲”鱼竿好坏,大肆宣传,形成气候……最终,逼得一些厂家改变自己的数据,甚至为了数据制造出工业垃圾。除了曝光了少数商家虚标之外,还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吗?
结果呢?商家都在推大物竿了,多用点小号碳布,钓重给你弄上去——测评数据好看了就是好竿子吗?测评人说好就行?再问一遍他真的懂吗?没有学过设计、不懂生产工艺、不了解生产线;甚至都不会钓鱼;之前文章和视频都是摘抄、洗来的……他懂啥啊?但是在镜头面前俨然就是专家一样,用数据“光环”指点江山,别说钓鱼新人了,估计一些厂家都蒙圈。
“神棍级”二号大师——带货评测
这个更厉害了,美其名曰不接受充值……真的吗?其实不然,换一种 *** 、方式而已。对照参数进行“评测”,用一个尺寸的鱼竿来以偏概全,力矩都出来了……真的毁三观,忽悠的新钓友把他封神。本号注意这些,也来自多个老会员的举报和疑问:为何达奇网站许多文章,在自媒体都“摇身一变”成了别人的?
由此,其实就好理解此类评测大师了。一边通过流量优势打压、诋毁同行,一边高价去割粉丝韭菜,然后美其名曰不赚钱。当然,有了“窃”为基础,一切数据和行为都可以理解!但这类“大师”更会细化各种数据、编故事和杜撰出“指数”……难道仅是显得自己高深、为了弄晕钓鱼人?
“神棍级”三号大师——人性化“忽悠”
这种乱象的根源是许多渔具要基于“个人手感”,缺乏行业标准,这就给“测评人”提供了忽悠的空间。其实每位钓友使用习惯,臂力,腕力不一样,持感、手感都会不一样。
例如:一个200斤运动健将拿一根150克的鱼竿你说他拿着是轻?还是重?一个儿童你给他80克的鱼竿你说他是觉得轻还是重?这要再加上钓法,和钓什么鱼为前提呢?
这还仅是重量,重量其实和“持感”根本不是一回事。貌似人性化的给你建议了重量,到手后才发现和手感完全两回事。由此,才常见测评后爆款的鱼竿,在后续钓鱼人实际的使用中连续出问题和质疑。到底之一次测评是偶然还是什么原因?当时的结果数据“掐头去尾”了?大家猜吧,结果无非本文的内容,或,永远没有答案。
写在最后的提醒
最后我用不负责任的态度总结一下,凡事都有因果:尤其自媒体平台的钓鱼人,建议您擦亮双眼,您是钓鱼人!千万别被人当鱼钓了!钓鱼人是消费者,我们的鱼竿,需要的是性价比、要适合自己、适合鱼情——不该是0分节目里的哗众取宠,更不该是一个陷阱或拉开您钱包的引子,您认为呢?
如何挑选一款优质又称手的鲤鱼杆?鲤鱼杆,是一种能够进行抛投操作的钓杆类型,也是独属于鲤钓钓法中的钓杆类型,在国际市场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
除欧洲本土厂商在制造生产以外,还有我们熟知的SHIMANO、DAIWA等知名品牌,它们都在致力于研发和推出优质的鲤鱼杆。
正因这些钓具大厂的长时间深耕以及不断投入,使鲤鱼杆性能得以不断升级,相较于其他淡水远投式钓法所使用的钓杆来说,现代鲤鱼杆拥有着几乎压倒性的技术优势。
Carp Rod 鲤鱼杆
Photo from fox
鲤鱼杆的主流类型为并继杆,也称插节杆,这种钓杆类型是将不同位置的杆体,以首尾插接形式进行安装而组合成的完整钓杆。
BG from korda
这种钓杆制式相较于传统的振出杆(伸缩杆)来说,因拼插组装的特性,使杆体不用像振出杆一样 *** 成节节相套的制式,所以杆体直径就可以 *** 的更细,整体重量也就会因此变轻,我们在操控钓杆时也就可以更省力气(3.66m的鲤鱼杆重量通常在300g-350g之间,并且这是包括导环、轮座等所有部件在内的整体钓杆重量)
鲤鱼杆的杆体节数以两节或三节为主,所以在同等钓杆长度的情况下,鲤鱼杆的单节杆体就会更长,钓杆在受力时的整体性就会变得更高,我们对鱼类的操控也就会更加稳定和轻松。
Photo from trakker
但鲤鱼杆也因此而有了一个明显缺点,就是由于杆体长度的原因,使其在运输携带上略显不便,例如由SHIMANO公司生产的TRIBAL TX-5鲤鱼杆,它3.66m和3.96m型号的运输长度分别是187cm和202cm。
Photo from shimano
虽然有着携带上的明显缺点,但由于并继式钓杆在实际操控中的优异表现,仍使它成为了鲤鱼杆的主流类型。
接下来我们通就过鲤鱼杆的几个自身特性,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或挑选鲤鱼杆。
Length 长度
Photo from carplix
鲤鱼杆的主流长度为12英尺(3.66m)和13英尺(3.96m),但也会有10英尺(3m)及以下的旅行版本鲤鱼杆,这种短杆在钓手们进行旅行作钓时会更便于携带。
12英尺的长度是钓手们的常规选择,这种杆长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可以为我们带来足够的抛投距离,并仍能保持着自由舒适的操控,而如果我们需要把钓组投掷到更远的距离时,一根13英尺的钓杆将更有利于远距离投掷,并且在鱼类咬钩后,一根扬起的13英尺钓杆也更容易使远处的鱼钩受力,但是,较长的钓杆也带来了运输长度的增加,同时对钓手们的身高和力量也是一种考验,因为它会比短杆更重、更难以操控。
从体验上来说,长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我们在作钓时的个人感受,而这只有在我们尝试过不同长度的钓杆后,才能发现哪种长度是最令我们感到舒适的,因为不同的身高、不同的臂力,都会使我们在钓杆体验上产生差异。
Photo from nilsschaefercarpfishing
从实际情况来说,垂钓场地和应用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比如作钓位置周围长有悬垂的树木或是其余杂物,那么一根较长的钓杆很可能因为刮蹭到树木而影响抛投,甚至造成杆体的损坏,而在我们进行船钓时(使用皮划艇),较长的钓杆也将不利于我们的操控和抄鱼,所以在这类情况下,稍短的钓杆就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Photo from kordafrance
Test Curve 测试曲线
Photo from carpfeed
测试曲线常被简写为TC,这是一种可以对钓杆强度进行数值标示的测试 *** ,它所标示的数值大小,就是在杆尖与杆身形成90度夹角时,钓杆所承受的重量大小,通常以英制重量单位lb(磅) 来进行计算,并会标示在杆身上。
Photo from daiwa
那么这个重量大小代表了什么?那就是钓杆的强度,测试曲线数值越高,钓杆强度越大,杆身的硬度、抛投时所能承受的重量,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相反,测试曲线数值越低,钓杆的强度也就越低,所以就不适合大重量、远距离的抛投,但由于低磅数钓杆的重量更低、弹性更高,所以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因为它在操控过程中会更省力气、更有手感,使我们可以享受到充分的垂钓乐趣,但如果遇到大个体鱼类的话,低磅数钓杆会比高磅数钓杆花费更多的时间在遛鱼上。
Photo from carpstyle
通常情况下,3lb 测试曲线是钓手们推荐的常规选择,这种磅数的钓杆可以将钓组抛投出足够的距离,同时也可以保持操控过程中的愉快体验。
但如果经常在大型水域作钓,或是经常作钓大型鱼类的话,我会推荐3.5lb或3.75lb的钓杆,因为这类高磅数钓杆会更利于远距离抛投,以及更容易对大型鱼类进行稳定操控,但这类钓杆也比较适合有经验的钓手,因为它们会更硬,对鱼类发力时的缓冲作用就会比较低,如果经验不足或是操控不当,非常容易导致鱼钩拉脱鱼唇。
测试曲线超过4lb的钓杆就有了其他的用途,比如我们提到过的标记杆和打窝杆,它们的测试曲线基本都在5lb左右,有些打窝杆甚至已经达到了5.5lb,这种磅数的钓杆会更适合抛投大重量的窝料以及进行地形探测(在实际使用中,这类钓杆可以将150g以上的重量轻松投掷到百米以外)
Photo from trakker
各磅数钓杆性能
3磅以下的测试曲线:这种低磅数钓杆由于比较柔软,所以手感会非常舒适,并可以为钓组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鱼钩从鱼类较软的嘴唇上拉脱,比较适合较小的水域和较小的鱼体。
3磅左右的测试曲线:可以达到适当的投掷距离,并保持着一定的缓冲性,是综合选择下的优选磅数,大型、小型的水域和鱼类几乎都可以适用。
3磅以上的测试曲线:能承受更大的抛投重量,所以更适合远距离作钓和操控较大的鱼体,但钓杆的弹性缓冲也会因此降低。
小提示:磅数越高,杆体越重
Carp Rod Guides 鲤鱼杆导环
Photo from nash
鲤鱼杆导环的特征非常明显,就是“大”,从底环到顶环的尺寸,都会大于其他类型的钓杆导环,大多数鲤鱼杆的底环直径为50mm,顶环直径为16mm,有些低磅数或较短的鲤鱼杆也会搭载40mm的底环。这种大尺寸导环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出线和收线时的阻力会更小,我们的抛投顺畅度和抛投距离都会得到相应提升。
在导环质量上也会分为不同的级别,以日本Fuji公司生产的导环为例,从顶级导环到普通导环的级别分别是 T>S>A>O,这些导环的质量差异,主要体现在光滑度、强度、散热性、重量等方面。
光滑度很好理解,如果导环不够光滑,强度再高的钓线都会被导环逐渐磨断,所以这是导环质量的基本要求。
强度指的是导环支架的强度以及内部导环的硬度,这同样是导环质量的基本要求,因为我们绝不希望在遇到一条打破自己垂钓记录的大鱼时,支架会被拖拽变形,或是内部导环会因受力过大而被钓线磨出凹槽,导致钓线断裂等糟糕情况。
散热性能可能是非常容易被钓手们忽略的,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环性能。经常绑制钓组的钓手们会比较清楚,如果线结在没有润湿的情况下就进行拉紧,钓线的拉力将会损失很多,有些线材甚至会损失高达50%以上,这就是由于在快速和大力的拉扯过程中,摩擦力会导致线材热量急剧升高,因此而灼伤钓线,导致拉力损失,同理,在钓线被鱼类拖拽而滑过导环时,其摩擦力所产生的热量同样有可能导致这种结果,所以,导环散热性能的优劣,也是其等级划分的重要指标。
最后一点是导环的重量,它不是影响导环质量的因素,但却是影响我们体验的因素,如果在同型号同尺寸的导环选择下,它们在重量上产生了差异,那么较轻的导环将使我们拥有一根更轻的钓杆,操控起来也就会更省力。
综上,导环级别的差异就体现在这些性能区别上,级别越低的导环,其综合性能也就越差,所以一款钓杆的好坏不仅仅体现在杆体质量上,导环也是影响钓杆质量的重要因素(有些钓杆的导环成本甚至会高达成品杆的三分之二)
现在的厂家已经不仅仅使用T、S、A、O这几种级别的导环,比如LS环,它就属于比A环高一级,比S环低一级的导环级别,其他级别划分大同小异。
Carp Rod Action 鲤鱼杆“动作”
Photo from carpfeed
因钓杆在受力时会产生弯曲,所以将这些杆身弯曲状态归纳为了三种“动作”,以作为选择鲤鱼杆时的参考,但由于现代鲤鱼杆几乎不再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钓杆选择,所以只做简单介绍。
快速动作 Fast Action/Tip Action
快速动作杆在受力时,通常只有钓杆顶部的弯曲较大,而杆身较小,所以这类钓杆比较适合更重、更远的投掷,以及适合在更远、更大的范围内控制鱼类,但也正因为它不那么有弹性,所以在操作不当时非常容易导致脱钩。
通过动作 Through Action
顾名思义,“通过”动作的钓杆在受力时,其产生的弯曲会贯穿整个杆体,所以它们就不适合进行大重量或远距离的抛投,但在中鱼之后,这类柔软的钓杆也会为钓线提供更多的缓冲,避免钓线的断裂或者鱼钩的拉脱。
中等动作 Middle Action
中等动作可以说是上述两种类型的中和,弯曲程度适中,在性能上也是既可以满足抛投需求,同时也可以为钓线提供缓冲,几乎是现代鲤鱼杆的标准“动作”。
鲤鱼杆外观
Photo from carppassion92&carpfishing81
鲤鱼杆的细节外观取决于杆身碳布的涂装,以及导环、轮座等配件的搭配,精致与否要看钓杆的级别。
Photo from fox
明显的外观区分则是底部手把的不同,鲤鱼杆会分为全软木手柄(Full Cork Handle)和日式热缩手柄(Japanese Shrink Wrap Handle)两种,除了作为外观装饰以外,手柄处理主要是为了增加我们持握钓杆时的摩擦力,以在作钓过程中实现操控的稳定性。
软木柄会从轮座上部至钓杆底部进行全部包裹,日式热缩柄的包裹长度不一,有些会进行底把的全部包裹,有些则只有底部的一小段包裹,这两种方式在功能上没有差异。
Photo from fox
这些外观选择全凭个人喜好,没有标准,但需要注意质量,因为我们都不喜欢容易开裂的泡沫或者不能防水防腐的木柄。
其余鲤钓文章会尽快更新,欢迎大家关注艾伦鲤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