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的饮食也是更加多样化,米饭、面条、馒头、油条、烙饼等不同种类的主食,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近年来,西方的一些特色食物,也受到一些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正是因为现在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才导致了很多不会自控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摄入了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从而逐渐地长胖。所以在生活中,肥胖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因为它们既管不住自己的嘴,还很少运动,这样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最终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自己的身体上,久而久之,也很让人为之烦恼。
其实,归根结底,逐渐长胖的人,除了自身的个人体质之外,就是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过量的高糖、高热量的主食等食物,而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这几种主食,可以说是最容易长肉的,甚至比馒头、米饭还容易长肉。
那么,4种比馒头米饭还容易吃胖的主食,看看减肥的你经常吃吗?下面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之一、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在近些年,也是深受国内一些消费者的喜爱,带家人去西餐店吃一次牛排和意大利面,通常消费都得在200元以上,我想说的是,这种主食,不但价格贵,而且热量和含糖量也很高。
意大利面,是一种本身含糖量就很高的面食,其每80克的意大利面中,它的含糖量就有56.9克,再加上肉酱等配料,无论是热量还是碳水含量也就会更高,一人份的肉酱意大利面,它的含糖量高达75.3克,热量有537千卡,所以说,想减脂的朋友还是尽量要少吃或是不吃这种主食。
第二、比萨
比萨,也叫披萨、比萨饼,是一种发源于意大利的特色美食,深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比萨饼,通常将面粉揉成面团、经过发酵后,再将发酵好面团用专用的手法推成一个圆形的面饼,放在专用的比萨盘中,再覆盖上番茄酱、奶酪、培根等自己喜欢的食材,放入烤箱后,经过烤箱烤制而成。
做好的比萨,切上一块,绵软拉丝,香中带甜,因此也深受小孩子及年轻人的喜爱,殊不知,像这样的比萨饼,虽然吃起来很是美味,但是它的含糖量和热量却很高,其中普通的一张比萨中,它的含糖量是47.8克,热量是535千卡,所以说比萨,也是一种很容易吃胖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
第三、砂锅土豆粉
对于很多的年轻人来说,相信对砂锅土豆粉也都不会陌生,出门在外时,很多时候,人们会将砂锅土豆粉当做主食来吃,但是对于正在减脂的人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的。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土豆淀粉则是 *** 土豆粉的原材料,土豆淀粉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它的含糖量很高),而且它的热量也很高,其每100克的土豆淀粉中,含有74.5克的碳水,318千卡的热量,同时砂锅中还会有其它一些配菜,像丸子等配菜的热量也很高,最重要的是砂锅土豆粉往往还都是多油多盐的,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在外面吃过砂锅土豆粉,回家之后就一直想喝水的原因所在,所以在减脂期,还是不要吃此类的主食。
第四、猪肉咖喱饭
猪肉咖喱饭,在众多的快餐店,也是卖得比较好的主食,为什么说猪肉咖喱饭,要比米饭、馒头还容易吃胖,那是因为它是米饭的“升级版”,在我们日常饮食中,无论是自己烹饪还是在外面买的吃,不但食材的选择很重要,而它的烹饪 *** 和调味料、酱料的选择也很是关键。
在猪肉咖喱饭的这种烹饪方式中,由于加入了过多的调味品及咖喱酱料,从而使整体的含糖量就会更高,像这种一人份的猪肉咖喱饭,它的含糖量大约是74.7克,热量是531千卡,因此,像这类的主食还是不要吃的好。
吃米和吃面,哪个更容易发胖?看完明白了……我是乐乐妈咪美食厨房的乐妈,一枚爱吃爱 *** 分享的80后宝妈,专注分享简单好吃的家常美食及减肥的相关食谱等,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可以点赞、收藏、转发一下,码字不易,未经授权严禁搬运抄袭,乐妈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美食相关内容分享,感谢您的观看。
在我国居民的餐桌上,米和面都有着相当高的地位,都是无可取代的主食。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偏好吃米、有些人喜欢吃面。
米和面到底吃哪个更健康,又该如何健康吃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米和面到底“谁”更“厉害”。
1
吃米和吃面
哪个更容易发胖?
先说答案:吃面更容易胖!
主食是每天饮食中能量摄入的大头,所以对于正在控制体重的小伙伴来说,会特别关注吃米和吃面哪个更容易胖这件事。
那么到底吃哪个更容易胖呢?
这方面还真有相关研究,考虑到米和面能做成的食物种类,相对来说吃面更容易胖。
首先,面食能做出来的花样美食太多了,真的是禁不住诱惑。
比如油饼、油条、包子、饺子、馅饼、锅贴、面包、酥饼……这些美食不仅好吃,有的还高油高糖。
从热量上来看,大多数面食的热量都比米饭高,比如花卷、馒头、油饼,如果顿顿吃又不控制摄入量,想不胖都难。
另外,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以同等频率和量的大米代替小麦,体脂超标的风险降低。
并且最近的一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共纳入10万多人,观察他们的主食偏好与肥胖的关系,结果也表明:
与爱吃面食的人相比,爱吃大米的人腹部脂肪更低。
如果你就是特别喜欢吃面食,同时又想兼顾降低热量摄入,控制体重,建议除了优先选择含有粗粮的面食以外,还得少吃加油加糖的面食。
另外也要控量,一般人群每餐1~1.5拳头的主食即可。
2
米和面
哪个更营养?
先说答案:营养差不多!
说到米和面的营养对比,它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供碳水化合物和热量,在这一点上二者不相上下,都差不多。
在蛋白质含量上面粉的确要比大米含量高一些,但二者蛋白质的质量都不如肉蛋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在膳食纤维含量上,小麦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原本是稻米的18倍,但被加工变成小麦粉之后会大大流失,仅剩下0.8克/100克,和大米的含量差不多了。
所以,白面粉在膳食纤维上也没啥优势了。
至于其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大多相差不大。
制图:薛庆鑫
所以综合来看,在大米和白面吃哪个更营养这件事上无需纠结。
如果很在乎主食的营养,建议粗细搭配着吃,增加全谷物的摄入。
比如对于爱吃米的小伙伴,可以用杂粮杂豆代替1/3的大米,做成燕麦饭、黑米饭、青稞饭、藜麦饭、糙米饭、黑豆饭、红豆饭等都很不错。而对于爱吃面食的小伙伴,可以用杂粮面代替部分小麦粉,做成荞麦馒头、玉米面馒头、莜面馒头、高粱面条、荞麦面条等。
3
吃米和吃面
哪个更容易升血糖?
先说答案:不相上下!
在吃主食这件事上,糖尿病患者对这方面也是相当的关心,有些糖友担心餐后血糖升高刻意不吃主食。这样可不行哦!
在升血糖方面要看血糖生成指数(GI)值,GI值越高食用后引起的餐后血糖反应越大,特别是GI值大于70的高GI食物。
而精米和白面都属于高GI的食物,大米饭的GI高达82,白馒头的GI值为85。
二者碳水化合物含量又差不多,所以升高血糖的能力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当做主食吃都不利于控血糖。
再有,很多人喜欢吃大米粥,煮粥的时间越长GI值越高,餐后血糖反应越大。
虽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血糖,但也不能为了控血糖就不吃主食。建议做到以下4点:
1、粗细搭配
别吃得太精细,要增加全谷物的摄入。
比如将白馒头换成荞麦面馒头,GI值可从85降低到67,妥妥从高GI变成了中等GI食物;
再比如将大米饭换成整粒燕麦饭,GI值可从82降低到42,直接从高GI主食变身为了低GI主食。
另外,如果是煮粥,更好放一些杂豆。
有研究表明:豆米混合粥的血糖反应显著低于粳米粥,饱腹感指数却显著高于粳米粥。
这样的改变不仅对控血糖来说非常有效,还更有助于控制进食量。
当然也可以将杂豆打成粉后掺入面粉中 *** 杂豆面馒头,口感也会有所提升。
2、食物别煮得太烂
做米饭的时候,米水比越大、浸泡时间越长、蒸煮压力越大等都会导致米饭的GI值增加;
煮粥的时候,熬制时间越久,粥煮得越烂,也就越容易消化吸收,GI值也会更高。
3、注意饮食搭配
一餐中不仅要有主食,还要有蔬菜和蛋白质食物,混合膳食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比如馒头+芹菜炒鸡蛋(低GI)、饼+鸡蛋炒木耳(低GI)、米饭+芹菜炒猪肉(中等GI)、米饭+蒜苗炒鸡蛋(中等GI)、芹菜猪肉包子(低GI)。
4、讲究吃饭顺序
可以先吃蔬菜和蛋白质食物,然后再吃主食,最后喝汤;
还可以先喝汤,然后吃蔬菜和蛋白质食物,最后吃主食。
汤要以清淡少油少盐为更佳,更好不含淀粉。
4
吃米和吃面
南北差异大
主食吃米或吃面,和南北饮食差异有很大的关系。
南方人的主食多为大米,而北方人则更倾向于吃面食,比如馒头、花卷、烙饼、面条等。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域农业生产结构有关。
南方地区温度高,常下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种植水稻较为普遍;而北方气温低、降雨少,更适合种植小麦。
不过现在饮食种类丰富、物流又特别方便,在尊重饮食差异的同时,更好能米面兼顾着吃哦。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米和面哪个更胖人?哪种更健康?关于主食的 4 条建议!到底吃米好还是吃面好,一直都是大众争议的话题。咱们分成几个问题,慢慢捋一捋。
问题 1
大米和白面做的主食相比,哪个热量更高一些呢?
就食物的热量而言,其实不在于什么粮食做的,关键是做成什么,水分多少,干货多少,加没加油和糖。面食之所以总体而言热量高一些,就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
大量的面食都是要加油的,甚至既加油又加糖。那些带馅食品,大部分都有肥瘦肉馅,脂肪也够多。所以,和米饭相比,这些面食的热量更高,是可以理解的。
那些不加入油和糖的面食,就要看水分含量了。普通白米饭的水分含量通常在 62%~65% 之间。除了软面条之外,面食多半会低于这个数值。比如馒头的水分含量大概是 45%-50% 的样子,主食面包就更低了,大概只有 40% 左右。至于馕、馍片、干煎饼之类的干燥主食,水分含量就更低。
因为水分低了,所以稍微多吃一口,热量增加就比较多。相比而言,米饭的水分含量大一些,干货少点,热量就低一些。如果再煮成粥,水分更大,每一口的热量更低。
所以,相比而言,按同样的菜肴来考虑,吃米饭或喝粥时,数量比较好控制,热量过多的风险略小一点。
问题 2
白米饭和白面做的主食相比,哪个血糖反应更高些呢?
从血糖反应来说,白米饭和白面食品总体都很高,具体看烹调 *** 了。
就大米饭和白馒头、白面包相比的话,米饭的血糖指数(GI)略低点,但也低不了很多。白馒头和白面包是88,白米饭是83。全麦馒头和全麦面包升血糖就会慢一些。
那些添加了油脂的面食,虽然当餐之后消化速度慢,血糖上升也晚一些,低一些,但油脂高的食物,对下一餐的胰岛素敏感性有不利影响。所以,对需要控血糖的人来说不是好选择,对需要减肥的人更加不是好选择。
在面食当中,以意大利面和通心粉之类的血糖反应更低,普通挂面也比馒头面包要低一些。一般来说,做面条的面粉中蛋白质含量越高,煮出来的口感越弹牙,餐后血糖反应就越低。
同样,大米也有不同加工精度和加工 *** 。如果吃的是胚芽米饭、添加部分糙米的米饭等,那么在同样烹煮 *** 的前提下,都比精白米饭的 GI 值低一些。还有一些提前处理好的盒装即食米饭,也比当时新鲜烹调的米饭 GI 值要低一些。
当然,这些米饭的 GI 值,就要比馒头和面包更低一些了。所以,从血糖稳定性角度来说,普通大米饭略占优势。
问题 3
有没有血糖反应比白米饭还高的大米食物?
白米食物当中,的确有一些血糖反应比面包和馒头更高的,那就是白米粥和糯米食物。
用精白米煮出来的白米粥,因为是煮得稀烂的状态,极容易消化,所以它的血糖反应比白米饭还要高。
不过,这些食物和大米类似,虽然血糖高峰比较陡,但不太容易引起低血糖。比较厉害的是糯米食物。它们吃了之后,不仅升高血糖很猛,而且按同样碳水量来说,餐后血糖容易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
那么,如果在糯米食物中再加入油脂呢?血糖上升会晚一点,但后期的血糖峰又大,持续时间又长。当然,这类食物加了脂肪,热量比白米饭更多,不适合需要减肥瘦身的人。
所以说,对本身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不健康人群来说,炸糕、汤圆、粽子等糯米食物,以及肠粉、皮蛋粥之类烹到软烂的精白米食物,就更需要控制了,因为它们的 GI 值实在是太高了,比普通的白米饭还要高出一截。
所以,从控制血糖角度来说,糯米食品是最差的,比白面包白馒头还差。
问题 4
米食和面食怎样配合全谷杂粮?
大米可以纳入无数种全谷杂粮和豆类薯类,做成杂粮饭。一半白米,一半其他杂粮(大部分需要提前浸泡),其实味道非常香。蒸米饭时加一些红薯丁、山药片、芋头仔,也很简单方便。
面粉也可以加入 20% 左右的杂粮粉,一起做成馒头、发糕、煎饼、面包等。不过添加量超过 20% 的时候,由于面筋蛋白被严重稀释,面食的口感会变差。面条中可以加入少量杂豆粉,口感更滑爽。加入莜面、荞麦面、玉米面等也可以,但做出来的面条韧性下降,烹调 *** 就不一样了。家庭 *** 技术较难,总体普及度不高。
所以,从添加全谷杂豆薯类方便性的角度说,米饭略有优势。
问题 5
配主食吃的各种菜肴够不够?
虽然白米饭的餐后血糖反应比面条、饺子、千层饼等高,但很多人都发现,吃米饭比吃这些面食的血糖控制效果要好,而且也更不容易发胖。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吃法不同、内容不同的缘故。
除了白米营养价值低这个缺点,吃米饭的时候食物搭配方面还是有优势的。我们很少会只吃一碗白饭,而是有肉、鱼、蛋、豆制品,有蔬菜,而且通常荤素搭配,菜肴的量比米饭要多。这样就比较容易获得相对均衡的营养。
吃面条时,面条一大碗,菜码和卤子只有一点点。所以,从充分配合各种菜肴的角度来说,还是米饭略占优势。
问题 6
米食和面食,哪个维生素更多?哪个更安全?
大米和白面一对一地比较,是白面粉蛋白质和 B 族维生素含量略高。但是搭配菜肴之后,大米的劣势就不那么明显了。米饭配大量菜肴,和很少配菜的面条、饼相比,营养还会胜出。
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大米食物很少有过敏问题,而部分人吃面粉有“麸质慢性过敏”的风险。对这些过敏人群来说,小麦面筋蛋白会伤害肠道黏膜屏障,有可能继发对其他食物的慢性过敏。严重的小麦面筋过敏甚至会导致“乳糜泻”。这类病人只有完全远离所有含面粉的食品,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总体而言,米食和面食各有优缺点。无论白米还是白面食品,多吃都不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也不利于减肥。适度纳入全谷杂粮才是更好的选择。对于需要减肥和预防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减少主食中的油盐,纳入部分全谷杂豆,多配合荤素菜肴,才是健康吃主食的关键要点。(范志红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来源:北京青年报
热量炸弹天天吃?长肉“最快”食物排行榜,油条排第五,建议了解夏日来临,全民“减肥潮”又一次刮起,五十多岁的母亲也加入了减肥的行列,每晚定时跟着刘畊宏一起跳减脂操,跟着运动了十多天,母亲体重没有减少反倒有所增加,原因只迈开了腿并未管住嘴,运动量增加胃口大开,“热量炸弹”型的食物没少吃。
日常饮食中,很多食物都是隐藏的“热量炸弹”,经常靠着好味道、好口感诱惑着人心,让人忽略掉食物本身的热量。
列出一份长肉“最迅速”的食物排行榜,都是饮食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食物,油条排第五,之一名你可能天天都在吃,如果你不想长胖,或者正处在减脂期,这些食物统统都要避开,快来看看了解一下吧。
第五名:油条
油条是早餐界里的扛把子,早上赶时间得买一杯豆浆配上油条匆匆两口就能满足,有时间的来上一碗豆腐脑配上两根油条,一天都有幸福感。
油条是真的好吃,但也真的长肉,经过高油炸的油条,一百克的热量就高达388大卡,两根油条就是五百多大卡,想要消耗掉就需要运动足足一个小时。想要减重的朋友早餐还是少吃油条为好,建议早餐多吃一些粗粮做的主食,更营养更健康。
推荐代替菜谱:【红薯菜团子】
所需食材:红薯、干香菇、红萝卜、青菜、鸡蛋、玉米淀粉、玉米粉、盐。
1、将3个红薯洗净后去皮,切成片,放蒸锅中蒸15分钟,胡萝卜擦细丝,干香菇提前泡发后切成片。煮锅中加水烧开后把青菜焯水30秒后捞出来控水,胡萝卜丝焯水1分钟后捞出来控水,香菇片焯水30秒捞出来控水。
2、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打散,炒锅中油热后,倒入蛋液,鸡蛋炒好晾凉后切成丝,焯过水的青菜切碎,放入碗中备用。
3、碗中打入一个鸡蛋、2勺玉米面和少量的盐,搅拌均匀后,将馅料团成大小均匀的球状。蒸好的红薯晾凉后,用勺子压成泥,加入2勺玉米淀粉,充分搅拌,使玉米淀粉和红薯泥充分融合。
4、将红薯泥拍成大小合适的饼状,将馅料包裹,团成球状,裹上一层玉米面。摆好盘子后,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红薯菜团子放入蒸锅中,蒸5分钟即可出锅。
第四名:饼干
饼干应该是大多数人家中的常备小零食,嘴巴饿了来上几块解解馋,肚子饿了吃上几块充充饥。可就是这一块不起眼的饼干,也最容易让人长胖。
饼干中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和糖类,有些还会通过油炸制成,再加入一些黄油、坚果等高热量的食材,热量不可小觑,普通的饼干每一百克就有435大卡热量,吃饼干时切记控制好摄入量,可以自己在家 *** 一些解馋的低热量小零食。
推荐代替食谱:【红枣玉米船】
所需食材:新鲜玉米2根,糯米粉小半碗,红枣十几颗,黑芝麻1小把,白糖适量。
1、玉米剥下叶子,玉米和叶子清洗干净,叶子要做蒸玉米碎的容器,不要让叶子有破损,红枣同样清洗干净,浸泡10分钟备用。
2、把玉米放在擦丝器上,擦出玉米碎片。玉米碎打好后放入碗中,加入小半碗糯米粉,2勺白糖,搅拌均匀。
3、将搅拌好的玉米碎放入处理干净的叶子上,均匀地铺上一层后放入几颗红枣,撒上少许黑芝麻。
4、全部 *** 好后放入蒸锅,上面可以再铺几片叶子,以免水蒸气打湿,影响口感和外观,上汽后蒸20分钟即可,一份颜值与味道俱佳的红枣玉米船就做好了。
第三名:红烧肉
红烧肉想必是家家户户的热门菜肴之一,肥瘦相间的五花三层,经过烧制后美味不可言喻,好吃还下饭。
红烧肉用的五花肉瘦肉部分热量虽不高,但厚厚的肥肉部分却藏着满满的热量,有的红烧肉做法还会用很多冰糖来炒糖色,高油加高糖,让每一百克的红烧肉就含有470大卡的热量,因而减肥人士不建议食用红烧肉,想吃肉解馋的可以多卤一些牛肉来吃,还有上年纪的老人也要少食用红烧肉,以免常见的“老年病”找上门。
推荐代替食谱:【卤牛肉】
所用食材:牛后腿、味极鲜酱油、生姜、大葱、花椒。
1、牛肉买回来切大块后浸泡在清水中12小时泡出血水,4-6个小时左右更换一次水。
2、泡好后生姜、大葱切成丝,花椒一小把,一层大葱、生姜、花椒,一层牛肉在大盆中铺好。
3、倒入味极鲜酱油,淹没牛肉即可,用重物压住牛肉,腌制6个小时左右。
4、牛肉腌好后捞入煮锅中,腌料中所有的香料都过滤出来,只留下盆中的酱油倒入锅中,加入淹没牛肉的清水,开火煮40分钟即成,再盖上盖子焖一晚上。
第二名:泡面
泡面现在基本成为了家中常备物资,时不时就会煮包泡面吃,省时又省钱,而且在外吃麻辣烫、火锅、肉丸也常能看见泡面的身影,但泡面大多是油炸食物,加上调料包属于高油高盐食物,一百克就有473大卡热量,经常吃很容易让人长胖,要尽量少吃,不要依赖泡面,多选择用烹饪起来简单省事的食物来饱腹。
推荐食谱:【荞麦冷面】
所需食材:荞麦面、黄瓜、火腿、鸡蛋、芒果、葱、蒜、生抽、米醋、蜂蜜、胡椒粉、芝麻、鸡精。
1、兑冷面的料汁,一勺生抽,半勺米醋,一勺蜂蜜,2瓣蒜末,少量的鸡精、胡椒粉、小葱碎,芝麻,加上大约半碗矿泉水,搅拌均匀。
2、荞麦面准备好,鸡蛋煮成糖心蛋备用,芒果去皮切片,火腿切片,黄瓜切成丝备用。
3、荞麦面可以冷水入锅,更容易煮熟,水开后煮大约5分钟左右,中间没有硬芯,筷子可以夹断的时候,捞出投入冷水中备用。
4、将已经凉透的面捞出放入碗中,摆入切开的鸡蛋、芒果、火腿、黄瓜丝,将调好的料汁倒入碗中,淹没面条,吃的时候可以加一些冰块,搅拌均匀即可。
之一名:瓜子
瓜子是生活中看电视、聊天的必备食物,瓜子皮总会在不知不觉间就摞成一座小山。瓜子虽然属于坚果类食物,但它的热量很高,一百克瓜子的热量就高达572大卡,比同等重量的米饭和其他食物高得多。
想要完全消耗掉这些热量,至少需要慢跑90分钟,若是不加限制地食用天天磕,非常容易引起肥胖,千万别再被瓜子诱惑,夏季毛豆新鲜上市,可以煮一些毛豆来代替瓜子,蛋白质高且低热量。
推荐代替菜谱:【煮毛豆】
所需食材:毛豆、花椒、八角、干辣椒、香叶、盐、鸡精。
1、选取新鲜的毛豆,把有虫眼和空壳的毛豆挑出来扔掉,用清水将毛豆反复清洗几次,去除附着在豆荚上的灰尘和杂质,将清洗好的毛豆的两端剪掉,方便毛豆更入味。
2、清水锅中加入1勺花椒、2颗八角、3根干辣椒、3片香叶、适量的盐,中火煮开后,小火再煮5分钟,也可以多煮一会,可以使料汁更有味。
3、煮锅中几滴食用油、小半勺苏打粉,搅拌均匀后加入处理好的毛豆,煮8分钟即可,煮锅中加入毛豆后,记得不要盖锅盖。
4、毛豆煮好后可以立刻将毛豆捞出来,投入冷水中降温这样能让毛豆翠绿不变色,等料汤完全晾凉后再将毛豆倒进去浸泡入味。
——老井说——
将这些容易长胖的食物列出来不是让大家以后不吃,而是希望大家要注意减少这些食物的食用次数和摄入量,肥胖影响形象是小事,影响健康才是大事,肥胖会引起很多常见的病症,减少高油高糖高热量食物,多增加谷物、高蛋白瘦肉类和果蔬的摄入,再配合适当的运动,会更利于维持身体健康,精神状态也会更佳。
吃米和吃面,哪个更容易发胖?看完明白了……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在我国居民的餐桌上,米和面都有着相当高的地位,都是无可取代的主食。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偏好吃米、有些人喜欢吃面。
米和面到底吃哪个更健康,又该如何健康吃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米和面到底“谁”更“厉害”。
1
吃米和吃面
哪个更容易发胖?
先说答案:吃面更容易胖!
主食是每天饮食中能量摄入的大头,所以对于正在控制体重的小伙伴来说,会特别关注吃米和吃面哪个更容易胖这件事。
那么到底吃哪个更容易胖呢?
这方面还真有相关研究,考虑到米和面能做成的食物种类,相对来说吃面更容易胖。
首先,面食能做出来的花样美食太多了,真的是禁不住诱惑。
比如油饼、油条、包子、饺子、馅饼、锅贴、面包、酥饼……这些美食不仅好吃,有的还高油高糖。
从热量上来看,大多数面食的热量都比米饭高,比如花卷、馒头、油饼,如果顿顿吃又不控制摄入量,想不胖都难。
另外,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以同等频率和量的大米代替小麦,体脂超标的风险降低。
并且最近的一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共纳入10万多人,观察他们的主食偏好与肥胖的关系,结果也表明:
与爱吃面食的人相比,爱吃大米的人腹部脂肪更低。
如果你就是特别喜欢吃面食,同时又想兼顾降低热量摄入,控制体重,建议除了优先选择含有粗粮的面食以外,还得少吃加油加糖的面食。
另外也要控量,一般人群每餐1~1.5拳头的主食即可。
2
米和面
哪个更营养?
先说答案:营养差不多!
说到米和面的营养对比,它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供碳水化合物和热量,在这一点上二者不相上下,都差不多。
在蛋白质含量上面粉的确要比大米含量高一些,但二者蛋白质的质量都不如肉蛋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在膳食纤维含量上,小麦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原本是稻米的18倍,但被加工变成小麦粉之后会大大流失,仅剩下0.8克/100克,和大米的含量差不多了。
所以,白面粉在膳食纤维上也没啥优势了。
至于其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大多相差不大。
制图:薛庆鑫
所以综合来看,在大米和白面吃谁更营养这件事上无需纠结。
如果很在乎主食的营养,建议粗细搭配着吃,增加全谷物的摄入。
比如对于爱吃米的小伙伴,可以用杂粮杂豆代替1/3的大米,做成燕麦饭、黑米饭、青稞饭、藜麦饭、糙米饭、黑豆饭、红豆饭等都很不错。而对于爱吃面食的小伙伴,可以用杂粮面代替部分小麦粉,做成荞麦馒头、玉米面馒头、莜面馒头、高粱面条、荞麦面条等。
3
吃米和吃面
哪个更容易升血糖?
先说答案:不相上下!
在吃主食这件事上,糖尿病患者对这方面也是相当的关心,有些糖友担心餐后血糖升高刻意不吃主食。这样可不行哦!
在升血糖方面要看血糖生成指数(GI)值,GI值越高食用后引起的餐后血糖反应越大,特别是GI值大于70的高GI食物。
而精米和白面都属于高GI的食物,大米饭的GI高达82,白馒头的GI值为85。
二者碳水化合物含量又差不多,所以升高血糖的能力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当做主食吃都不利于控血糖。
再有,很多人喜欢吃大米粥,煮粥的时间越长GI值越高,餐后血糖反应越大。
虽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血糖,但也不能为了控血糖就不吃主食。建议做到以下4点:
1、粗细搭配
别吃得太精细,要增加全谷物的摄入。
比如将白馒头换成荞麦面馒头,GI值可从85降低到67,妥妥从高GI变成了中等GI食物;
再比如将大米饭换成整粒燕麦饭,GI值可从82降低到42,直接从高GI主食变身为了低GI主食。
另外,如果是煮粥,更好放一些杂豆。
有研究表明:豆米混合粥的血糖反应显著低于粳米粥,饱腹感指数却显著高于粳米粥。
这样的改变不仅对控血糖来说非常有效,还更有助于控制进食量。
当然也可以将杂豆打成粉后掺入面粉中 *** 杂豆面馒头,口感也会有提升。
2、食物别煮得太烂
做米饭的时候,米水比越大、浸泡时间越长、蒸煮压力越大等都会导致米饭的GI值增加;
煮粥的时候,熬制时间越久,粥煮得越烂,也就越容易消化吸收,GI值也会更高。
3、注意饮食搭配
一餐中不仅要有主食,还要有蔬菜和蛋白质食物,混合膳食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比如馒头+芹菜炒鸡蛋(低GI)、饼+鸡蛋炒木耳(低GI)、米饭+芹菜炒猪肉(中等GI)、米饭+蒜苗炒鸡蛋(中等GI)、芹菜猪肉包子(低GI)。
4、讲究吃饭顺序
可以先吃蔬菜和蛋白质食物,然后再吃主食,最后喝汤;
还可以先喝汤、然后吃蔬菜和蛋白质食物,最后吃主食。
汤要以清淡少油少盐为更佳,更好不含淀粉。
4
吃米和吃面
南北差异大
主食吃米或吃面,和南北饮食差异有很大的关系。
南方人的主食多为大米,而北方人则更倾向于吃面食,比如馒头、花卷、烙饼、面条等。
之所以会有这样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域农业生产结构有关。
南方地区温度高,常下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种植水稻较为普遍;而北方气温低、降雨少,更适合种植小麦。
不过现在饮食种类丰富、物流又特别方便,在尊重饮食差异的同时,更好能米面兼顾着吃哦。
来源:科普中国
长肉“飞快”的4种主食!米饭馒头靠边站,油条排第3,别再吃错了长肉“飞快”的4种主食!米饭馒头靠边站,油条排第3,别再吃错了
到了秋冬季,天气寒冷,人们的运动减少,还要吃大量的食物来获取热量,是很容易长肉的。尤其天冷了,大家都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一个月胖10斤是很正常的。
想要保持苗条的身材,一定要管住嘴,有4种主食的热量都非常高,很多人都爱吃,却“长肉飞快”,建议大家少吃。
1、自嗨锅(煲仔饭)
自嗨锅是一种自热米饭,食用起来很方便,很多上班族经常吃,或是点外卖吃煲仔饭。煲仔饭的热量比较高,一份饭至少三四百大卡,经常吃就要猛长肉了。
替代美食——【八宝糯米饭】
准备糯米300克、白糖25克、黄油15克、红豆沙100克、莲子1把、葡萄干1把、枸杞1勺、巴旦木1把、核桃仁1把、红枣4个。
①糯米、莲子用清水浸泡2小时。糯米放入电饭锅,加入比平时煮饭少一点的水,把糯米煮熟。红枣切开去核,葡萄干、枸杞、巴旦木洗干净。
②黄油融化,涂抹在蒸碗的内壁上,可以防粘,还增加了奶香味。在最下面放上莲子、枸杞、葡萄干、巴旦木,摆出好看的造型。
③糯米饭蒸好后,加入白糖、黄油搅拌均匀,在蒸碗中铺一层糯米饭,碗壁四周放上红枣、核桃,填上糯米,中间含放上红豆沙,最上面再铺上一层糯米,用铲子压平,上锅蒸10分钟即可。
2、炒面
炒面的热量非常高,一盘至少五六百卡,经常吃的话很容易胖,尤其是把炒面当夜宵,吃完直接睡觉,就会迅速长肉。
替代美食——【西红柿鸡蛋面】
准备西红柿2个、鸡蛋2个、面条100克、食盐适量、香葱1根。
①鸡蛋打入碗中,加盐搅散,倒入热油锅中煎熟,炒成大块后盛出。西红柿洗净切块,锅里留底油,倒入西红柿块炒出红汁。
②加入适量番茄酱,倒入鸡蛋块炒匀,加入少量食盐、清水关火,盛出装盘。另起锅,加水烧开,放入面条、青菜煮3分钟,煮熟后捞出,过凉水并沥干水分。
③把面条、青菜倒入西红柿鸡蛋中搅拌均匀,即可装盘食用,酸爽鲜香,非常开胃。
3、油条
油条的热量很高,和面时加了油,最后还要油炸,吃2根油条抵好几碗米饭了,建议少吃,多吃蒸的面食。
替代美食——【玉米面发糕】
准备面粉180克、玉米面120克、温水300克、酵母3克、白糖20克、葡萄干、蔓越莓干适量。
①酵母、白糖倒入温水中搅拌化开,加入面粉、小麦粉,搅拌成细腻的面糊。准备一个模具,蛋糕模具更好,内壁上抹上一层油,倒入搅好的面糊,用勺子抹平,包上保鲜膜发酵1小时。
②发酵至两倍大后,表面放上蔓越莓干或葡萄干,冷水上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蒸30分钟后出锅,松软香甜。
4、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非常大,一个有500克左右,有900大卡左右的热量,等于7碗米饭,想不到吧,很多人早餐都吃它,难怪不知不觉就长胖了。
替代美食——【土豆丝饼】
准备土豆2个、火腿肠1根、鸡蛋3个、面粉30克、香葱2根、食盐、五香粉适量。
①土豆去皮洗净,擦成土豆丝,淘洗2遍后沥干水分,放入盆中。火腿肠切丝、香葱切葱花,放入土豆丝中,加入面粉、3个蛋清、食盐、五香粉,用筷子搅拌成糊状。
②平底锅烧热,倒入少量油,舀一勺土豆丝放进锅里,做成鸟巢状,中间放入蛋黄,小火煎至定型后翻面,两面煎至金黄后即可出锅。
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下次见。
吃米饭和面食,哪个更容易发胖?吃了那么多年,才知道答案中国人吃饭一定少不了主食,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可是,对于减肥的人士来说,主食似乎成了造成肥胖的天敌。其实是不是吃主食容易引起肥胖呢?米饭和面食哪个吃了更容易发胖呢?
面食比米饭更容易发胖吗?
我们来对比一组数据,来分析一下。
100克小麦面粉中营养成分包括热量366大卡,脂肪2.2克;
100克大米中营养成分包括热量347大卡,脂肪0.8克。
但做熟之后,同样重量的米、面馍,热量上就有了差别。
1 个100克的熟馒头,约236千卡。
1 小碗100克熟米饭,约116千卡。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面食的热量确实比米饭要高,而且,面食体积小,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了,这么说吃面食是更容易发胖的。
据研究表明有种碳水化合物不仅不会让你发胖,还能帮你保持身材。而米饭、未熟透的香蕉、全谷类食物甚至意大利面都含有一种广泛存在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名为抗性淀粉的淀粉物质。抗性淀粉消化时间长,在胃里会转化为脂肪酸,然后马上被消耗掉。所以吃米饭不会导致发胖。
与之相反的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如含糖白面包。精制碳水化合物能快速被人体吸收,转化为热量,储存在体内,容易导致发胖。
预防肥胖该怎么吃?
1、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要吃饱,并且样式可以丰富一点,而且低热能、营养均衡,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齐全,全面的早餐可以有豆浆或牛奶,面食或饺子、包子、粗粮粥,一些蔬菜和水果、坚果若干。营养全面的早餐,可以帮助身体新陈代谢,而且早餐吃得饱,午餐和晚餐就可以适量减少。
2、俗话都有说“午餐要吃得好”,午餐要摄入充分的蛋白质,优质蛋白可以保持一下午的充沛精力,例如可以多吃奶酪、坚果、豆腐、金枪鱼和鸡蛋。午餐注意控制热量,饭量适当,一般7、8分饱就好,不要吃太饱。
3、晚餐可以选择一些粥作为主食或者吃些粗粮,更好少吃肉,多吃蔬菜。因为到了晚上,人体的身体新陈代谢会放慢,身体机能渐渐进入休息的状态,如果有的人一定要吃肉类,那么更好少吃红肉,适当吃些白肉。另外,吃1-2个水果,1碟蔬菜。不要把热量摄入主要放在晚间,不要在临睡前进食,不要在饭后立即睡觉
4、不吃薯片等零食,少喝含糖饮料,多喝白开水。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吃米和吃面哪个更好?营养专家解开你多年的疑问俗话说“南吃大米北吃面”,米粥、油条、特色面点……国人餐桌上一定少不了米或面的身影。
关于“吃米好还是吃面好”的争论也从未停歇:吃面比吃米更容易长胖、米饭不如面食有营养、米饭升糖快……
到底吃米好还是吃面好?《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解读米和面的几大营养区别,并告诉你健康吃主食的5个原则。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5个维度对比米和面
大米和面条虽然都属于碳水化合物,但是营养价值各有侧重。以下从5方面对比米饭和面食的区别。
+营养
经精细化加工的大米、白面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们都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相同重量下,白面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含量略高。但从饮食搭配习惯来看,吃米饭可能更有营养优势,因为人们吃面条、饼等面食时,配菜量较少,吃米饭时常搭配大量菜肴,摄入营养更丰富。
+热量
单纯对比大米和白面的热量,差别并不大,关键要看它们最后被做成什么样、所含水分的多少,以及有没有加油和糖等。
- 关注油、糖含量:比如把面粉做成葱油饼、烧饼、火烧、油条、面包、面点等,需要加入很多油,有的还要加糖。如果食物中带馅儿,也少不了加油、肥肉等,与米饭相比,这些面食的热量明显会比较高。
- 对比水分含量:如果面食中不加油、糖、馅儿等,就要对比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越大,“干货”越少,热量就低一些。
普通白米饭的水分含量通常在62%~65%;除了软面条外,面食多半都会低于这个数值,比如馒头的水分含量大概是45%~50%,主食面包只有40%左右,至于馕、馍片、干煎饼之类的干燥主食,水分含量更低。
因此,搭配同样菜肴的情况下,吃米饭或喝粥的热量相对小一点。
+升糖反应
升糖指数高不利于血糖稳定,米饭和白面总体上升糖指数都较高。具体来说,不同加工和烹调方式的影响下,各自升糖指数不同。
相同烹煮 *** 下,胚芽米饭(保存了谷胚和部分外层纤维)、蒸谷米饭(带壳蒸制之后再干燥精磨)和添加部分糙米的米饭,都比精白米饭的升糖指数低。
一些提前处理好的盒装即食米饭,也比新鲜烹煮的米饭升糖指数低一些。
面粉的升糖指数对比中,全麦粉<标准粉<精白面粉。做面条的面粉中蛋白质含量越高,煮出来的口感越弹牙,餐后血糖反应就越低,例如意大利面和通心粉等的血糖反应更低,普通挂面比馒头要低一些。
添加了油脂的面食,由于消化速度慢,升糖反应没那么快,但油脂高的食物,对下一餐的胰岛素敏感性有不利影响,所以对减肥和糖尿病患者来说不是好选择。
+慢病风险
对防慢病来说,只考虑主食种类,不考虑其他食物的配合,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早前有研究发现,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抗氧化物质、膳食纤维,以及钙、镁、铬等元素,对于预防慢病是有益的。而主食的营养很有限,只有配合荤素菜肴,并减少主食中的油盐,搭配一些全谷杂豆薯类,才是健康吃主食的关键要点。
- 做米饭时,可以一半白米搭配一半其他杂粮,或者加一些红薯丁、山药片、芋头仔等。
- 做馒头、发糕、煎饼、面包等面食时,可以添加20%左右的杂粮粉,添加量超过20%,面筋蛋白会被严重稀释,面食口感会变差。
面条中可以加入少量杂豆粉,口感更滑爽,也可以加入莜面、荞麦面、玉米面等,但做出来的面条韧性下降。
+过敏风险
大米很少有过敏问题,面粉则有麸质慢性过敏的风险。麸质过敏指的是对小麦的面筋蛋白过敏,小麦面粉越精白,面筋蛋白越强韧,对麸质过敏的人越不友好。
麸质过敏可能会伤害肠道黏膜屏障,引发对其他食物的慢性过敏,严重的小麦面筋过敏甚至会导致乳糜泻。这类人群需要远离所有含面粉的食品。
南北方人吃主食各有弊端
经过数千年传承,中国主食已经演变出越来越多的花样,延吉冷面、陕西泡馍、新疆手抓饭、兰州拉面、湖南米粉……不同地域的人创造了截然不同的主食吃法。
由于地域和饮食习惯的不同,我国居民在主食摄入上存在较大差别,甚至渐渐显现两个极端。
北方:主食摄入量多
西北人嗜面,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营养摄入的不均衡。白面虽然能做出上千种面条,但终究还是面条,特别是如今多为精米白面,食材比起过去的五谷皆有更显单一。
有些地区至今还会用各种 *** *** 主食类菜肴,如酿皮、米皮、凉粉、烤麸等,蔬果肉蛋摄入严重不足。
主食吃太多且单一,就容易因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慢性病的高发。
南方:主食摄入量少且单一
相比较西北人,南方人的主食摄入量少些,但也十分单一,几乎顿顿吃大米。甚至对一些人来说,一天不吃大米,就等于这一天没吃饭,有时换换花样,也不外乎广东肠粉、湖南米线、桂林米粉等,仍是大米制品。
近20年来,我国居民主食的整体消费明显下降,2002年谷类摄入比1982年和1992年分别下降21%和10%,且这一下降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上班族,存在不同程度的主食摄入不足问题。
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人们对主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解,认为它热量高,吃多了会发胖、不健康。
事实上,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对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神经和心脏功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
美国营养学会发言人马约莉·诺兰科恩曾公开表示,主食是饮食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并不科学,可能会导致口臭、腹泻、疲劳等。
健康吃主食遵循3个原则
食物不分好坏,产生什么效果关键在于如何吃。从合理摄入角度来看,人们每天摄入的主食应占摄入总能量的50%~65%,此外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少点细精,多些粗杂
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但由于口感更好,目前多数人的主食仍局限在精白米面。
2016年发布的《中国成年居民粗杂粮摄入状况》显示,我国超过八成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不足。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般人群每天应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也就是说,粗杂粮应占主食的1/3左右。
重食材,轻做法
人们在选择主食时,要多想想它是用什么做的,尽量让三餐主食的食材丰富,而不是“早上吃馒头,中午吃面条,晚上吃饺子”,看似换着花样吃,实则没有跳出面食的圈子。
更好的主食应该是不加糖的八宝粥,米、杂豆等全有,营养更丰富。
小口吃饭,大口吃菜
过去资源匮乏,为了保证能量摄入,人们往往就着几根咸菜就能吃下一大碗饭,逐渐养成了大口吃饭、小口吃菜的饮食习惯,这是十分不合理的。
建议将菜做得清淡一些,一大口菜配着一小口饭吃,营养搭配才更合理。▲
本期编辑:张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米和面哪个更胖人?哪种更健康?关于主食的 4 条建议!在我国居民的餐桌上,米和面都有着相当高的地位,都是无可取代的主食。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偏好吃米、有些人喜欢吃面。甚至有些家庭还会因为今天这顿到底吃米还是吃面争论不休。
图片来源: ***
为啥会有这样的饮食差异?米和面到底哪种更值得吃,又该如何健康吃呢?
我们就来让米和面 PK 一下,看看到底“谁”更“厉害”。
01
米和面
哪个更容易胖?
先说答案:吃面容易胖!
主食是每天饮食中能量摄入的大头,所以对于正在控制体重的小伙伴来说,会特别关注吃米和吃面哪个更容易胖这件事。
那么到底吃哪个更容易胖呢?
这方面还真有相关研究,考虑到米和面能做成的食物种类,相对来说吃面更容易胖。
首先,面食能做出来的花样美食太多了,真的是禁不住诱惑。
比如油饼、油条、包子、饺子、馅饼、锅贴、面包、酥饼……这些美食不仅好吃,有的还高油高糖。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从热量上来看,大多数面食的热量都比米饭高,比如花卷、馒头、油饼的热量分别是蒸米饭的近 1.8 倍、2 倍、3.5 倍。
如果顿顿吃又不控制摄入量,想不胖都难。
另外,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以同等频率和量的大米代替小麦,体脂超标的风险降低。
并且最近的一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共纳入了 10 万多人,观察他们的主食偏好与肥胖的关系,结果也表明:
与爱吃面食的人相比,爱吃大米的人腹部脂肪更低。<2>
如果你就是特别喜欢吃面食,同时又想兼顾想降低热量摄入,控制体重。
建议除了优先选择含有粗粮的面食以外,还得少吃加油加糖的面食。
另外也要控量,一般人群每餐 1~1.5 拳头的主食即可。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2
米和面
谁更营养?
先说答案:营养差不多!
说到米和面的营养对比,它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供碳水化合物和热量,在这一点上二者不相上下,都差不多。
在蛋白质含量上面粉的确要比大米含量高一些,但二者蛋白质的质量都不如肉蛋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在膳食纤维含量上,小麦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原本是稻米的 18 倍,但被加工变成小麦粉之后会大大流失,仅剩下 0.8 克/100 克<1>,和大米的含量差不多了。
所以,白面粉在膳食纤维上也没啥优势了。
至于其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大多相差不大。
制图:薛庆鑫
所以综合来看,在大米和白面吃谁更营养这件事上无需纠结。
如果很在乎主食的营养,建议粗细搭配着吃,增加全谷物的摄入。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比如对于爱吃米的小伙伴,可以用杂粮杂豆代替 1/3 的大米;
做成燕麦饭、黑米饭、青稞饭、藜麦饭、糙米饭、黑豆饭、红豆饭等都很不错。
而对于爱吃面食的小伙伴,可以用杂粮面代替部分小麦粉;
做成荞麦馒头、玉米面馒头、莜面馒头、高粱面条、荞麦面条等。
03
米和面
谁更容易升血糖?
先说答案:不相上下!
在吃主食这件事上,糖尿病患者对这方面也是相当的关心,有些糖友担心餐后血糖升高刻意不吃主食。
这番操作可不行哦!
在升血糖方面要看 GI 值,GI 值越高食用后引起的餐后血糖反应越大,特别是 GI 值大于 70 的高 GI 食物。
而精米和白面都属于高 GI 的食物,大米饭的 GI 高达 82,白馒头的 GI 值为 85。<1>
二者碳水化合物含量又差不多,所以升高血糖的能力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当做主食吃都不利于控血糖。
再有,很多人喜欢吃大米粥,煮粥的时间越长 GI 值越高,餐后血糖反应越大。
虽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血糖,但也不能为了控血糖就不吃主食。建议做到以下 4 点:
1. 粗细搭配
别吃的太精细,要增加全谷物的摄入。
比如将白馒头换成荞麦面馒头,GI 值可从 85 降低到 67,妥妥的从高 GI 变成了中等 GI 食物;
再比如将大米饭换成整粒燕麦饭,GI 值可从 82 降低到 42,直接从高 GI 主食变身为了低 GI 主食。
另外,如果是煮粥,更好放一些杂豆。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有研究表明:豆米混合粥的血糖反应显著低于粳米粥,饱腹感指数却显著高于粳米粥。<3>
这样的改变不仅对控血糖来说非常有效,还更有助于控制进食量。
当然也可以将杂豆打成粉后掺入面粉中 *** 杂豆面馒头,口感也会有提升。
2. 食物别煮得太烂
做米饭的时候,米水比越大、浸泡时间越长、蒸煮压力越大等都会导致米饭的 GI 值增加;<4>
煮粥的时候,熬制时间越久,粥煮的越烂,也就越容易消化吸收,GI 值也会更高。
3. 注意饮食搭配
一餐中不仅要有主食,还要有蔬菜和蛋白质食物,混合膳食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比如馒头+芹菜炒鸡蛋(低 GI)、饼+鸡蛋炒木耳(低 GI)、米饭+芹菜炒猪肉(中等 GI)、米饭+蒜苗炒鸡蛋(中等 GI)、芹菜猪肉包子(低 GI)。<1>
4. 讲究吃饭顺序
可以先吃蔬菜和蛋白质食物,然后再吃主食,最后喝汤;
或者先喝汤、然后吃蔬菜和蛋白质食物,最后吃主食。<5>
汤要以清淡少油少盐为更佳,更好不含有淀粉勾芡。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4
总结
主食吃米 or 吃面,和南北饮食差异有很大的关系。
南方人的主食多为大米,而北方人则更倾向于吃面食,比如馒头、花卷、烙饼、面条等。
之所以会有这样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域农业生产结构有关。
南方地区温度高,常下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种植水稻较为普遍;
而北方气温低、降雨少,更适合种植小麦。
不过现在物质资源充盈、饮食种类丰富、物流又特别方便,在尊重饮食差异的同时,更好能米面兼顾换着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