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当中就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野生植物,这些野生植物就可以分为藻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植物,它们的数量非常多,甚至有45万种,其中有20多万种属于高等植物,在我国分布的高等植物也有3万多种。
所以我们一生当中所看到的植物,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有些植物它们生长在高山上,若我们没有经常去高山,那是不一定能看到的。
但对于喜欢野生植物的人们来说,他们会经常去野外寻找植物,甚至把一些珍贵的药用植物挖回家当盆栽,比如七叶一枝花、天麻、麦冬、杠板归、地黄、黄芪等,都是较为珍贵的植物,它们也是药材,不过这些植物的株型不是很高大,可以用年年长不大来形容,普遍在1米以下。
本期我们来介绍一种被称为“腹痛草”的野生植物,它同样是年年长不大,植株的叶片如同马蹄,在民间,人们对于这种腹痛草还是很珍惜的,一些上年纪的老人还会去采挖腹痛草,之后把腹痛草种在花盆里,或者养护在自家宽阔的菜地里,不久后就可以继续采挖它。
那你知道如今为啥腹痛草有价值?相信有不少的花友并不知道,下面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这种植物吧。
腹痛草的大名叫:积雪草
积雪草已经成了一种有多种名字的植物,不过它在我国的学名还是叫积雪草,但还有许多朋友则把积雪草称之为酒杯菜、破铜钱、牛浴菜、半边钱、地浮萍、蚶壳草、缺碗草、马蹄草、崩大碗、地线草等,其中马蹄草这个名称比较独特,听起来也很有趣。
那马蹄草这个名称又是怎么来的,这不得不说到这种植物的翠绿小叶子,这些翠绿色的小叶子形状如同马蹄的形状,我们仔细去看看马的脚踩下泥土后,泥土里的形状是不是很特别?而这种叶片就是和泥土里的形状是一样的,故名“马蹄草”。
但我这边的村民除了叫它积雪草以外,还会叫它腹痛草,之所以有腹痛草这个俗称,也是因为它的用途多。
关于积雪草的形态特征
如今的积雪草除了有着像马蹄一样的叶片,还有低矮的株型,它的株型和我们熟悉的铜钱草、车前草、鹅不食草、野甘草差不多,高度在15厘米左右,可以用年年长不大来形容它,另外,积雪草是匍匐草本,这种匍匐草本的繁殖速度特别快,若植株的根部接触到湿润的土壤,几十天就可以繁殖一大片出来了。
再者,它还可以阴湿的农地、村庄旁边、沟边、荒地边等位置生长,至于它的叶柄,那是挺长的,同时积雪草的叶片则是互生的,这些叶片的形状是圆形或肾形。总之,我觉得积雪草的观赏价值不亚于茉莉花、栀子花、橡皮树、落地生根、垂盆草、瓦松、铜钱草、多肉植物、吊兰、绿萝等花卉,可以盆栽。
积雪草如今为啥有价值?
说到的它的价值,我们就来看看一些药籍对于它的记载,在《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提到积雪草:“利水和脾,治水泻及赤白痢”。而在《陆川本草》则是描述到积雪草:“解毒,泻火,利小便。治热性病,头痛,身热”,在民间,它还有腹痛草之称。
这样看来积雪草本身就是一种有用途的植物了,也是知名的药草,若是合理处理好,积雪草也是中药草。但若没有经过专业的处理,积雪草也有微毒,我们不可乱用。
关于被称为“腹痛草”,年年长不大,叶子如同马蹄的一种植物,也就是积雪草,就介绍到这里了,您知道积雪草还有别的用处吗?欢迎交流!
叶子像马蹄,老人称它“化石草”,能去除身上的石头,看到请留意导读:叶子像马蹄,老人称它“化石草”,能去除身上的石头,看到请留意
在农村,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他们是非常的节俭的,即使是生病了,只要不是很严重的话,他们就会去咨询村里或者是附近的一些懂草药的朋友,然后去山上采草药回来煮水喝或者是洗,得到一定的缓解。久而久之,他们也就认识了很多的一些草药。
所以生活在农村的朋友们,有必要去认识了解一些植物,掌握他们的价值,在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为我们所用了。
本期就为朋友们分享农村一种常见的野草,这种野草它植株非常的矮小,很多人对他视而不见,其实它的价值却非常的珍贵。
特别是这种植物,它的叶子长得非常的特别,他跟马的蹄子非常的相似,因此人称马蹄金,它又与我们古代用到一种钱币的形状有些像,因此又叫破铜钱。
在农村懂这种植物价值的人,常称这种植物为化石草,有这方面也烦恼的人,一定要来认识一下这种植物,它能够清除体内的石头,认识了以后,大家在山上看到这种植物就要留意了,可以采摘一些回家备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马蹄金植物吧。
马蹄金介绍
马蹄金是旋花科马蹄金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长得非常的矮小,茎干非常的纤细,它的茎杆是由一节一节组成的,在他的节上会生根,有灰色的短绒毛,它的叶子呈肾形或者是圆形,有长叶柄,花单生于叶腋,黄色;果实为小球形,膜质。花期4月,果期7-8月。
马蹄金这种植物在我国分布还是非常广泛的,在云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区都有,它一般都是长在山坡,路边,荒地,还有菜园,果树林下,以及一些河沟边。它喜欢沙质的土壤。
因此,它在各地的叫法又不一样,导致别名有很多,金马蹄草、小灯盏、小金钱、小铜钱草、小半边钱、落地金钱、铜钱草、小元宝草、玉馄饨、小金钱草、金钱草、黄疸草、小马蹄金、金锁匙、肉馄饨草、荷苞草都是它的别名,在你的家乡叫它什么名字呢?
马蹄金价值
这种在农村看似非常的不起眼的植物马蹄金,它的用处可真多啊。
可以当盆栽,当观赏植物栽培,也可以当牲畜的饲料,尤其是药用价值非常的大。农村懂它作用的老人家称马蹄金植物为“化石草”,能够去除身体内的石头,有这方面烦恼的人群一定要好好的来认识了解这种马蹄金的植物。
马蹄金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功效,常用于肝炎,胆囊炎,痢疾,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扁桃体炎,跌打损伤。因此,农村老人称它为化石草。
马蹄金除了药用,常被当作园林观赏植物栽培,又称为绿色地毯。
因为马蹄金植物矮小,铺地生长,繁殖速度又快,很快就会长成一大片,广泛应用于一些园林景区。还有一些盆景爱好者,也把它培育成盆栽植物,种在家里面,阳台上,家中花园里都是非常的不错的。
朋友们,没想到吧,农村这种马蹄金,看着不起眼,价值还有这么大。
植物马蹄叶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蹄叶橐吾拼音:tí yè tuó wú拉丁学名:Ligularia fischeri (Ledeb.)Turcz.别 称:马蹄叶、肾叶橐吾、肾叶囊舌、山紫菀、葫芦七、马蹄当归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菊目亚 目:科:菊科亚科:族:千里光族属:橐吾属
形态特征
蹄叶橐吾多年生草本。根肉质,黑褐色,多数。 茎高大,直立,高80-200厘米,上部及花序被黄褐色有节短柔毛,下部光滑,基部直径0.5-1厘米,被褐色枯叶柄纤维包围。 丛生叶与茎下部叶具柄,柄长18-59厘米,光滑,基部鞘状,叶片肾形,长10-30厘米,宽13-40厘米,先端圆形,有时具尖头,边缘有整齐的锯齿,基部弯缺宽,长为叶片的1/3,两侧裂片近圆形,不外展,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光滑,叶脉掌状,主脉5-7条,明显突起;茎、中上部叶具短柄,鞘膨大,叶片肾形,长4.5-5.5厘米,宽5-6厘米。 总状花序长25-75厘米;苞片草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下部者长达6厘米,宽至2厘米,向上渐小,先端具短尖,边缘有齿;花序梗细,下部者长达9厘米,向上渐短;头状花序多数,辐射状;小苞片狭披针形至线形;总苞钟形,长7-20毫米,宽5-14毫米,总苞片8-9,2层,长圆形,宽3-5毫米,先端急尖,背部光滑,内层具宽膜质边缘。 舌状花5-6(9),黄色,舌片长圆形,长15-25毫米,宽至8毫米,先端钝圆,管部长5-11毫米;管状花多数,长10-17毫米,管部长5-9毫米,冠毛红褐色短于管部。 瘦果圆柱形,长6-11毫米,光滑。 花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
蹄叶橐吾生于海拔100-2700米的水边、草甸子、山坡、灌丛中、林缘及林下。
蹄叶橐吾图片
在我国南北多地的河谷沙丘、山坡路旁灌木丛中生长着一种落叶灌木,它的突出特点是小枝顶端变成刺状,羽状复叶,花朵白色带蓝色,荚果串珠状,人们叫它狼牙刺或白刺花,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今天我就谈谈这种植物的一些情况。
一,狼牙刺的植物学特点
狼牙刺是一个别名,也是多地的俗称,它的正式中名在《中国植物志》中记载为白刺花,这个名称最早出自《植物名实图考》;别名还有很多,在河南叫马蹄针、狼牙刺、马鞭采、白刻针等;在陕西叫狼牙刺、狼牙槐;在湖北叫铁马胡烧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豆科槐属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狼牙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陕西、甘肃、河南、四川及以南部分省区;通常生长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阳坡、河谷沙地、山坡路旁,在灌丛中极为常见,或单独组成群落。
3,外形特点
一是为落叶灌木,高度在3米以下,枝劲直,表面有瘤,树皮红棕色,小枝开展,不育枝顶端变成刺状,有时刺有分叉。
二是单数羽状复叶有小叶11-21片,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叶边全缘,表面近无毛,背面有稀疏绢毛;托叶小,钻状或硬刺状。
三是总状花序生长在老的短枝顶端,花蝶形,花萼钟状,蓝紫色,萼齿5个,花冠白色或浅黄色,有时下半部蓝色,五六月开花;
荚果串珠状,成熟后开裂,种子椭圆形,深褐色,8月前后果实成熟。
二,狼牙刺的主要用途
之一,狼牙刺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它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火烧、耐践踏等特点,根系深而强大,萌孽能力强,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第二,狼牙刺是很好的饲料植物。它的枝叶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消化率高,而且相当耐啃,是很好家畜饲料植物。
第三,狼牙刺是特色蜜源植物,它的花期长,花朵含蜜丰富,品质独特,蜜为淡黄色,味道甘甜,狼牙蜜因狼牙刺花而得名,是一些地方的特产蜂蜜。
据报道,野生狼牙刺各器官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化学物质,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作用。另外,狼牙刺的花朵可食用;它的嫩枝和叶是很好的绿肥。
中药材马蹄草马蹄草
拼音Mǎ Tí Cǎo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薄叶驴蹄草的全草或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5~60厘米。根茎短,丛生白色须根。茎直立或斜上,中空。基生叶丛生,肾圆形或卵状圆心脏形,长4.5~6厘米,宽6~10厘米,基部深心形;叶缘具钝齿或齿牙状;叶柄长24~36厘米;茎生叶疏生,1~3片,形小,具短柄或几无柄;叶质柔软,掌状脉萌面均稍隆起.花1~3朵,顶生,花梗长4~6厘米;花被通常5瓣,卵状椭圆形,长13毫米左右,亮黄色;雄蕊多数,黄色,花丝短;心皮5~8,狭长。蓇葖果无柄,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左右,顶端具短嘴;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水沟边、杂林草丛等潮湿处。分布我国东北地区及陕西、浙江等地。
功能主治治发痧,跌伤,扭伤。
复方①治发痧:马蹄草四至五钱,加槛木、醉鱼草、大叶乌梢(豆科胡枝子)、仙鹤草各三至四钱。水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②治跌伤、扭伤:鲜马蹄草根、蛇葡萄根。捣烂,拌酒糟,烘热歌伤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来源:中山日报
栏目:文棚
荸荠是家乡常见的东西。扁圆的小身子,顶着一瓣浅黄色的尖芽,如少年时小妹扎着的冲天辫,质朴中自有一份俏皮。
印象中,荸荠与水稻亲密无间,咫尺为邻,又互不相干。荸荠喜浅水,正好借着水稻田的水。荸荠叶绿,类似水稻,只是水稻是扁平的,荸荠是圆形的,细长如葱,叶中空,一茎直上,不枝蔓,犹如一支支碧玉簪儿,透着秀丽、娴静、婉转。
荸荠的生长史跨越一年四季,春播夏种秋蓄冬藏,占尽日月精华、风霜锤炼。春天正是万物萌芽时节,清明前后,农人开始育苗。很快就钻出细细的嫩绿的管状叶子。夏季栽种,移入水田,与水稻相伴。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田块。盛夏的阳光下,荸荠叶子齐刷刷的,绵延成一片蓊蓊郁郁的浓绿,摇曳生姿。水稻花香之际,它也顺势凑些热闹,开在茎叶的顶部,是穗状的青褐色淡淡小花。花小不足观,花期又短如昙花一现,不像稻花那样恣意铺张,匆匆过客视而不见。一场秋风,老了荷塘,寒蝉凄切。秋分意味着隐居,意味着收敛和避让。荸荠谙知其味。荸荠叶子像荷叶一样慢慢地残败了,逐渐变黄,最后变成了赫石色,枯萎,倒伏,贴在淤泥上。荸荠进入结荠期,隐伏在地下积聚力量。所有的匍匐茎先端开始膨大,球茎开始形成,积聚内在能量,似乎是进入漫长的冬眠,像僧人打坐入定,蓄势待发。藏得最深,甜到最久。冬至到小寒,最适宜采收了。荸荠球茎皮色转为红褐色,味道变甜,像演出完毕的演员,把一季的风采都收拢到了泥下。一只滴溜溜的凝聚了春夏秋冬之气的暗紫色荸荠,尚不如鸡蛋大小,却拥有沉实的泥土气蕴、白玉一般精纯的内质,一经水洗,尤如灰姑娘蜕变,顿时有了含蓄、静美的光泽,闪烁在寒冬。
荸荠深藏地下,缓慢的生长充满韧性,似乎就是忍者的化身。
怀想少年时,站在田埂上,守望乡野,想象着泥底下荸荠的俏模样。少年呼朋引伴,找到有荸荠可采的稻田,高挽裤管,脱下鞋子,水心翼翼地下去,手脚并用,巡回摸索,探寻泥土中深藏的荸荠,然后从水中把拖泥带水、连根带果的荸荠扯出来,扔到田埂上,岸上等不及的馋嘴孩子麻利地摘下荸荠,清净泥沙,用牙齿一小口一小口地嗑掉薄薄的皮,然后一口吃掉,入口那丝丝甜甜的沁凉,在舌尖跳跃,那是多么享受的事。这样的画面充满温馨,历久弥新。荸荠实在是具有乡村品格的水果,也是上苍对乡村孩子的厚爱与赐予。少年的冬天,因为遇了它,而变得格外温暖。
在乡下,荸荠可生吃,也可入菜。生吃有生吃的爽口,热炒有热炒的甜脆,煲汤也有煲汤的滋美。在我的味觉中,荸荠更好是生吃,有其特殊的质朴新鲜的味道,一股独有的清气,如春天野草之气,吃一口,白的汁,甜甜的,且入口有后味,勾引着对田野的欲望。荸荠做菜,图的也是它的清甜。最有诗情画意的吃法是和木耳荷兰豆肉片同炒,黑的是木耳,鲜的是肉片,绿的是荷兰豆,白的是荸荠,吃起来甜脆恰好,一盘菜又像是一幅画,活色生香,惹人喜爱,简直就是一个明媚的春天啊!荸荠亦可入汤,荸荠莲藕筒骨汤、糖水马蹄。还有“荸荠炒虾仁”、“荸荠炒鸡丁”。
每年春节,年是岁月的节点,更是美食的盛宴。平常人家则是把荸荠切碎,包饺子或做包子吃。父亲也一定会做一盘荸荠团子。将荸荠去皮搓碎捣烂,加糯米、肥肉、姜葱做成团子,蒸熟,糯米粒粒晶莹剔透,入口又有荸荠的清香。荸荠团子,成了我们忘不掉的水乡月色或江南乡愁。
荸荠也可制成粉。正如葛粉、藕粉、红薯粉、菱粉。我喜欢喝荸荠粉。用温水把荸荠粉化开,再用鲜开水快速冲倒,一边冲倒一边急速搅拌,慢慢的,白腻的荸荠粉水变成一碗半透明、可人的胶质状浓汤,软玉温香,晶莹剔透,滑若凝脂,绵绵密密地仿若要生出些氤氲的灵气和隽永。散文家车前子谓之“热胶水”,确实十分形象。
秋去,冬来。又是品荸荠的季节,年的脚步也近了。再冷的日子,因为有一棒荸荠,彻骨的寒意中就有温暖的味道,那是童年的味道,父亲的味道,还有家的味道都一并浓酽酽地回来了。
作者简介:湖南临湘人,曾在《湖南文学》《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当代小说》《小说界》《文学港》《雨花》《延河》等报刊发表作品近百万字,作品被《散文海外版》《小小说选刊》等转载,有作品入选中职语文教材、中高考试卷和50多种选本,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理事,岳阳市作协秘书长,《岳阳文学》编辑。
(请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国家Ⅱ级濒危珍稀物种|著名中药材——马蹄香宋徽宗出画题“踏花归去马蹄香”。殊不知还真有这么一种珍稀植物
文:花木君
宋徽宗是众所周知的亡国皇帝,重用奸人,沉湎享乐,致使国破被掳,身死异乡。虽然在政治上昏庸不堪,然而宋徽宗却在艺术上的造诣高超,有着非凡的天赋,被称为诗、书、画三绝。
其书法别成一体,笔法犀利、铁画银钩,自称“瘦金书”,后人称“瘦金体”或“瘦筋体”;其绘画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是传统工笔画的创始人,尤其以花鸟画艺术成就更高。
宋徽宗不但善画,而且他绘画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所以有时候在朝廷考试画家的时候常常以诗句为题,让应考者按题作画,择优录用。有一次用唐诗命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按诗句的内容体现出来。
画家们绞尽脑汁,极力展现。有的在“踏花”上下功夫,马踏花瓣;有的在“马”上做文章,骏马奔驰;有的则突出“马蹄”。而赢得宋徽宗青睐的,却是这么一幅画:黄昏落日,骑马回归,马蹄翻飞,蝴蝶追逐马蹄,翩翩起舞。把“踏花”、“归去”、“马蹄”、“香”都形象的表现出来,尤其是蝴蝶追逐马蹄,使人立即联想到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招引来蝴蝶,如此画境自然获得之一名。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聊作谈资。那么,您可知道,还真的有这么一种植物,叫做“马蹄香”,而且还是我国特有的国家级珍稀濒危物种,下面我们就给诸位介绍一下。
马蹄香(Saruma henryiOliv.),别名冷水丹、狗肉香、金钱草、山地豆、老虎耳、月姑草、假地豆、高脚细辛、落地金钱等,是马兜铃科、马蹄香属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50-100厘米,被灰棕色短柔毛,根状茎粗壮;有多数细长须根。叶心形,长6-1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和边缘均被柔毛;花单生,花梗被毛;萼片心形;花瓣黄绿色,肾心形,基部耳状心形,有爪;蒴果蓇葖状,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种子三角状倒锥形,背面有细密横纹。花期4-7月。
马蹄香属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物种,仅仅有1种,即马蹄香,分布于于江西、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及贵州等地区,生于海拔600-1600米山谷林下和沟边草丛中。
马蹄香名字来历源自叶片和根茎,马蹄香的叶片心形,犹如马蹄,而其地下根茎具有芳香气味,因而得名“马蹄香”。马蹄香的根茎是著名的中药材,具有消风散气解暑,利尿通淋去积等功效,因而经常被用来祛风除湿、消炎止泻以及止痛安神等。
马蹄香株形挺立,叶片如心形,花朵三瓣,花色金黄,宛然可爱,黄绿相衬,非常显眼,并且根茎芳香,因而具有一定的园林观赏价值,即可盆栽孤植,也可以庭院群植观赏。
马蹄香虽然分布范围广,但是由于近些年生境破坏严重,并且人为滥采滥挖,使得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从而面临濒危境地。为了保护野生马蹄香,因而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保护级别为国家Ⅱ级濒危重点保护;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马蹄香评定级别为濒危(EN)。
马蹄香虽然是个弱不禁风的小草,然而因为其独特的药效,因而经常被人们采掘,如今竟然面临濒危!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希望大家能够高抬贵手,在遇上的时候,千万不要随意采摘挖掘,以保护这种珍贵的野生资源。另外外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研究推广,从而规模栽培,使得马蹄香尽早脱离濒危。
最后,估计读者会问到前面那句唐诗出自哪里?这个到现在还是有所疑问的,一般认为是唐朝一位姓周的诗人所作,描写自己年轻时过着裘马轻狂的日子,如今浑然一梦,不由得感慨万分。原诗如下:
《芙蓉堂》
【唐】周□(名不详)
昔时曾从汉梁王,濯锦江边醉几场。
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当初酒贱宁辞醉,今日愁来不易当。
暗想旧游浑似梦,芙蓉城下水茫茫。
2020-3-12易花得木
生活在遍地是野菜的西南小城,周末可以吃上各种野菜。今天去市场上买到野生折耳根、马蹄叶,还有染饭花。这个周末可以做特色染饭,一苦丝甜炒饭,还有凉拌树花和折耳根,随手摘了几个青芒,再做个凉拌青芒果,夏日酸甜可囗,营养美味。幸福感满满<微笑>
“现在17座温室大棚每天有近2000斤的马蹄叶成熟,却只能卖出300斤,这可怎么办啊?”安图县明月镇福林村党支部书记刘怀习说,再过半个月,169座冷棚里的马蹄叶也成熟了,到时候日产近万斤,真为销路发愁!
在福林村的温室大棚里,马蹄叶一片压着一片整齐排列着,长势喜人。郁郁葱葱的马蹄叶相互交错,构成了一幅绿意盎然的早春图,为刚刚过去沉寂的冬天增添些许朝气。
“以前马蹄叶一斤20元,都销往韩国、上海、北京、青岛、沈阳等地,延边州各大饭店、商超,有一半以上的马蹄叶都来自这里。今年抗击疫情只能发往延边州内,价格降到一斤10元都很少有顾客购买。” 刘怀习说,马蹄叶不像其他瓜果蔬菜坏掉后可以当肥料,它只能扔掉,这么浪费实属可惜。
福林村大多数村民都以种植马蹄叶为生,马蹄叶是延边州百姓最受青睐的野山菜之一,用其包饭、凉拌或蘸佐料生食,是朝鲜族料理不可或缺的特殊蔬菜之一,具有独特的风味。
马蹄叶还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具有镇咳、祛痰、镇痛之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对感冒咳嗽、百日咳、哮喘、腰腿疼、关节炎等病疗效显著,特别是其抗癌特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偏爱。
马蹄叶喜爱温暖,温度越高产量越多,一直到8月份,都是马蹄叶成熟的旺季,福林村一年产量可达20万斤。
村民看天吃饭,不仅要与寒冷的天气作斗争,好不容易收获的果实,却因为疫情滞销,我们希望福林村村民的马蹄叶能早日卖掉。
购货联系人:
安图县明月镇福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田晓旭
联系 *** :13843329955
安图县明月镇福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 刘怀习
联系 *** :13894356033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所有吃货,吃过红河县这道“男子菜”的请举手!@所有吃货
到红河县
吃过这些哈尼菜的小伙伴请举手
到一方水土,品一方饮食。到了红河县,吃过了哈尼菜,就是领略了一种独特饮食文化。
外来的人,总会被哈尼人的食材震惊——生态绿色何其乃尔啊!
地里的蔬菜不施化肥这种事,在这些地方,不值一提。瞧瞧吧,那些唾手可得的野菜——荠菜、柴花、木耳、红蘑菇、牛肝菌、白生、鸡棕、水芹菜、芭蕉花、鱼腥草、马蹄叶等等。再瞧生态肉类——野生蜂蛹、竹虫、知了、臭虫、谷蚂、虾巴虫、田鸡、稻田鱼、昆虫、鳝鱼、泥鳅等等等。
至于风味,爽辣是主旋律。几乎每碗菜配一碗醮水,是一大特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样哈尼特色美食:
01 /
哈尼醮水
哈尼人传统的鸡肉烹饪,用清水煮,里面放半小碗糯米,洒一点八角粉,煮出来的鸡肉就格外甜香。而一碗醮水,绝对少不得。这一碗醮水里,有苤菜根、蒜、芫芧、辣椒、盐、切碎的鸡肠鸡肝,外加一个切碎的熟鸡蛋,再将鸡汤放进去,拌一拌,味道之美,可独立成一个菜肴。哈尼人做鸡醮水,一般都要做一大碗。因为,有些人的筷子,很可能就盯醮水而不盯鸡肉了。
02 /
哈尼魔芋
红河县哈尼魔芋其制造 *** 独特,味醇、口感筋劲。可炒,可凉拌。凉拌 *** *** 是,将魔芋手撕成适度的碎块(注意!不是刀切,刀切的口感大不如手撕),以花生末、辣椒、芜芧、蒜末等加以调拌,一道可口的菜肴就出来了。
03 /
凉拌生
凉拌生:食材是猪瘦肉或牛瘦肉,切碎后煮到嫩熟,然后冷却,连汤一起拌上苤菜等佐料,味道甘美爽口。
04 /
哈尼豆豉
哈尼豆豉用来作为配料,味浓香。豆豉青菜醮水,是哈尼醮水中的一绝。
05 /
糯米猪肠
由蒸熟的糯米拌以草果、八角、五花肉、姜未、盐、味精,蒸熟后切块,便可食。
06 /
稻田鱼
传统烹制 *** 是:冷水煮鱼到熟,再加苤菜、姜、蒜、葱、花椒、辣椒等。无论哪种烹制 *** ,吃的都是生态鱼肉的甜、醇、香。
07 /
干黄鳝
吃法有主要有两种:一、将干黄鳝烤熟,再与大蒜、花椒、辣椒捣碎,味道独特香辣。二、干黄鳝煮酸笋,放花椒、辣子、味精等,酸辣下饭。
08 /
新鲜豆腐醮醮水
先把新鲜豆腐切片,将豆腐内水份挤压到一只小碗里,放蒜末、辣椒、盐、味精,即成一碗醮水。豆腐片醮醮水,别有风味。
注意啦!
万众期待的“男子菜”来了~~
09 /
血旺
血旺食材是生血,包括牛血、羊血、猪血。佐料有花生末、苤菜、蒜末等,特点是甘美爽口。这道菜堪称“男子菜”,因为,瞧着鲜红鲜红的血,女子多半都没胆吃的。
10 /
黄糯米饭
用染饭花泡出来的水将糯米泡成黄色,然后蒸熟。糯米中含有花的清香,色泽又鲜艳夺目,所谓色香俱全。
11 /
哈尼焖锅酒
焖锅酒闻名全省,称为“红河茅台”,以垤玛、三村、架车最为有名,因为土法蒸制,数量有限,是红河男人们的哄抢对象。味醇,入口软而含香,喝醉了也不上头。
12 /
咸鸭蛋
以嘎他鸭蛋最有特色,蛋黄呈金黄色且油质丰富,蛋清韧性极强,蛋白质含量极高,口味醇香,回味绵长。
13 /
炒蜂蛹
难得一吃的山乡天然美食。在郁郁葱葱的哀牢群山中,生长着10多种野蜂。蜂蛹又叫蜂王胎,是生长在蜂巢房内20天左右的幼虫蛹,靠食皇浆和蜜水长大。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14 /
小黄牛干巴
红河县生产的小黄牛干巴,色泽红润,口感极佳。当地傣族和仆拉人(彝族支系)选用小黄牛精肉切成条,放入食盐、辣椒、花椒、茴香子,再兑上少量白酒等佐料,放入盆中沤上两三个小时再晒干就腌制成干巴。这种本土小黄牛肉,无论是小炒、烂烀,味道都比其它地方的牛肉高出一筹,成为红河县更具特色的土特产之一。
责编:普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