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图片图片,韭菜图片及价格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8 0
俗称“野韭花”,酷似韭菜却吃花不吃叶,做成酱料堪称极品

摘要:俗称“野韭花”,酷似韭菜却吃花不吃叶,做成酱料堪称极品

韭菜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蔬菜,在我国大江南北都有种植。

在过去种植韭菜、吃韭菜都是很讲究时令的,在民间就有着“六月韭,臭死狗;九月韭,佛开口。”的说法,即农历六月份的韭菜不宜吃,而等过了立秋到了九月份入秋后的韭菜就非常的美味。

这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没有今天的种植技术,也没有这么好的保鲜技术,当时的韭菜到了农历六月份就长得很细小了,割回来也不容易存储,很容易发臭、腐烂掉,这样的韭菜狗都不吃,更别说是人了。

其实在农村的野外也有不少和韭菜类似的野菜,它们不需要种植,但是味道却一点不输韭菜。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野韭菜,它长得和韭菜极其相似,可是却是只吃花朵不吃叶子,如今晒干后更是150元一斤,堪称野菜中的“奢侈品”了,希望大家不要错过了。

野韭花,一种只吃花朵的野菜

韭菜这种植物,全身都是宝,它是从花到叶子、果实都能吃的,并且不同部位吃起来的味道和口感也不同。

而野韭花这种植物有点特殊,它的叶子不吃,而是只吃它的花朵。每年到了夏季野韭花开放的时候,许多人就会去采摘它的花朵,这可是很抢手的一种野菜,尤其是在草原地区更是很受欢迎。

野韭花的学名叫细叶韭,它和韭菜一样也是石蒜科、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只是韭菜是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栽种,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家常蔬菜,而野韭花依然还是一种野生植物。

野韭花在民间也叫它摘蒙花、摘麻花、扎麻麻花、扎蒙蒙、乍蒙蒙花等。它和我们菜地里种植的韭菜在外观、花朵都是非常相似的。

这种植物常生长在迎风、向阳多砂质土壤,或者是在沙地缓坡上,在国内的分布也很广,主要是集中在华北、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地区,其中内蒙古的大草原上,就常见到成片的野韭花。

它的花期和韭菜也很接近,是在每年的7-9月开花结果,花朵和韭菜花更是一模一样,毕竟它们是同科同属的植物。但是因为野韭花的叶子富含纤维,吃起来口感不好,就如同吃草一样,所以这种植物一般都是采摘它的花朵来吃,在广大北方地区它还是一种传统的调味酱料。

野菜中的“奢侈品”,腌制后是一绝

众所周知,北方人爱吃酱料,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好几口大缸,里面就会腌制好几种酱料。而韭菜花在过去就是很受欢迎的一种食材,用它腌制的酱料,更是堪称酱料中的极品了。

前面也说了,野韭花吃的就是它的花,它既能鲜吃,也能干制,当然了最常见的就是腌制来食用了。它可是天然的香料,经过腌制以后香味非常的浓郁,要比韭菜花腌制后更美味、香浓。

不过,对于吃不习惯的人来说,尤其是之一次吃这种酱料,估计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它的香味实在是过于浓郁,一闻味道就很上头。可是如果吃习惯了,就会爱上它,并且欲罢不能。尤其是在蒙古大草原上,当地很多人吃羊肉,就特别喜欢蘸野韭花的酱料拌着吃,又香又下饭。

在近些年,野韭花的市场价格也是一年比一年贵了。经过干制以后的野韭花,如今都能卖到一百多元一斤了。如果是品质好的往往都要150元以上一斤,也难怪有些网友把它称之为野菜中的“奢侈品”,毕竟能卖到如此高价格的野菜,真的非常少。

而野韭花的价格如此贵,一来是它的数量不如之前多了,而且采摘一斤的野韭花是非常费时间和精力的。把它采摘回来以后,还要经过清洗、晾晒等。毕竟韭菜花是很轻的,而野韭花生长的环境又比较的恶劣,采摘起来难度很大。

再加上野韭花的营养价值很高,吃起来也很美味,这也是北方地区的一种特色美食了,在外地是吃不到的,所以物以稀为贵,它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尤其是在近些年,好些人还专门去北方地区购买腌制好的野韭花酱,小小一瓶就要数十元哦。如果是一斤的野韭花可以腌制很多瓶酱了。

其实如果你的家乡有野韭花,用它做酱料也很简单。只要把刚开的野韭花采摘回来,更好是花苞里的野韭花,然后清洗干净了。再把它切碎了,尽量切得越碎越好。之后放到一个干净的盆里面,倒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之后继续加入一些花生末、芝麻、大蒜粒、生姜末等等,再一次搅拌均匀了,密封起来保存起来就可以了。

经过数日的发酵以后,这样的野韭花酱料香味非常的浓郁,而且这样做的韭花酱很耐存储的,放上一两年也不会坏哦。无论是用它来蘸大饼、馒头、面条,或者是就着白米饭,吃手抓羊肉等,它都是极佳的选择,超级的美味。

马上就要进入7月份了,而野韭花又要开放了。家乡若有的话,记得抽空去采摘一些,把它做成酱料真的很不错哦,这可比超市购买的酱料更美味得多。各位朋友,你们可有吃过野韭花做的大酱呢?好不好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马兰头、枸杞头、香韭菜……春天的滋味,尽在菜市场

更低气温徘徊在3℃上下

走在路上只觉寒风刺骨

春节过后

上海街头还是一片冬日景象

许多人说

只“立春”而未见春意

殊不知

春的滋味已经悄然而至

就藏在您家附近的菜市场里

马兰头、枸杞头、香韭菜、蚕豆……二月下旬,各类春菜陆续上市。2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民京路上的市京集贸市场,蔬菜摊位前,放眼望去一片绿意。两大袋野荠菜, *** 上“干净”、“香嫩”的招牌,占领着不小的地盘。

上前细看,您会发现它们还有品种上的区别。其中一种叶片大而饱满,边缘平整圆润,另一种叶片呈锯齿状,个头也更小一些。据摊主介绍,这两种都是新鲜采摘的,前者被他们称为“大叶荠菜”,即板叶荠菜,另一种则被称为“花叶荠菜”,即散叶荠菜。在吃口上,散叶荠菜香气更足,烧制后味更鲜美,因此更受市民喜爱。

市民胡女士就挑选了一大包散叶荠菜,她表示,这些荠菜看着水灵灵的,让人很有食欲。“现在打算再去买点馄饨皮和猪肉,回家直接包荠菜馄饨吃,一顿晚餐就解决了。”

在价格方面,两种野荠菜售价相同,均为8元左右一斤。“其实野荠菜一年四季都有,只是春天是它们更好吃的时候,因此会被大量采摘,菜市场里也会大量上市。”摊主表示,“现在还稍早些,等再过一到两周,进货量会进入高峰期,到时候菜价也会继续下降。”

说到春菜,马兰头、枸杞头等典型代表,自然也不能忽视。二者都以“小清新”的口感,成为了上海居民们菜篮子里的常客。或是清炒,或是凉拌,都不失为春日餐桌上的一道美味。目前,由于刚上市一周左右,二者价格还处在高位,马兰头每斤卖到10元,枸杞头每斤13元左右。

除了绿叶菜,咱们再来关注一下春菜市场上还有哪些值得一吃。蚕豆首当其冲。只见几乎每个摊位拐角处,都堆着一座小山似的豆子山,上面插着“新上市”、“软糯嫩”、“一烧就熟”的招牌,生意相当红火。不时有马大嫂驻足停留,要称上两斤带回家。

记者了解到,这批蚕豆产自福建,同样在上市初期,所以价格波动较大。“价格天天变,昨天还是9元一斤,今天就降到了8元一斤,这是因为批发市场的供货量和价格一直在变。”摊主介绍说,“等再过一个多月,到了大批量上市的时候,它们的价格就要跌得厉害了,可能是10元三斤,甚至10元5斤,都会出现。”

看过不如吃过。当春日的号角提前在菜市场里吹响,您是否也提起了一些“买汰烧”的兴致?不妨抽空去逛逛,率先品尝这“舌尖上的春天”吧!

文字/图片:汤顺佳

编辑:张天一

阳台种韭菜,有“2种” *** ,之一种长得更旺更快,又肥又香

阳台种韭菜,有2种 *** ,之一种长得更旺更快,肥壮又好吃

阳台种菜,不仅是一种很健康的生活,也是一种比较时尚的生活方式,和在家中养一些漂亮美观的花草植物是差不多的。

而且在家里种点菜,不仅美观养眼,茂盛茁壮,很有生机,而且还可以亲手采摘自己种植的蔬菜,带来一份安逸美好的心情,特别有成就感。

韭菜是非常容易种植的蔬菜,可以种在菜园里面,院子里面,同时也可以种在阳台上花盆里面。

种一次韭菜的话,一年大概可以收割二十多次,生长期的时候,长势比较快的,每隔一个月可以收割一次。

比养别的蔬菜更加简单,更加实用,采收的次数更多,而且自己种植的韭菜,非常香非常美味啊。

1、阳台种韭菜的之一种种植 ***

当我们想要在家里种植韭菜的话,最简单的 *** 就是用种子播种,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这种方式比较好,这个 *** 稍后再介绍。

其实更简单的 *** ,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并不是用种子播种,而是直接用老韭菜根来栽种。

如果找不到老韭菜根的话,也可以直接在网上买,一般十块钱可以栽种一大盆是没有问题的。

一个长方形的塑料盆,刚好可以栽种上十丛的样子,每丛可以放五六株,然后每丛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就行了。

这种 *** ,比较简单,种植下去了之后,等待的时间比较短,尤其是在春季栽种的话,一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长出叶子来了,可以吃了。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栽种的韭菜根,覆土不要太多,露出一点点韭菜茎在外面,栽种了之后浇水,然后盆土不干就不要再浇水了。

等到盆土干到差不多了,再给它浇水。平时懒养就行了,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也不需要经常浇水或者施肥,让它沐浴在阳光里生长就可以了。到了吃叶子的时候,直接收割就好了。

栽种韭菜根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就是因为韭菜生长的速度比较快,为了让它能够顺利长出叶子来,根系更加发达。

在配土的时候,更好加入足够多的有机肥,像鸡粪羊粪,牛粪,草木灰这些都是可以的,总之一定要加入一些肥料才行。

土壤肥沃透气细腻一点,这样它会长得更快,叶子也会更宽厚一些,肥壮一些。其次就是要放在光照比较好的地方,多晒太阳,浇水也不要浇太多了,浇多了容易烂根。


2、韭菜的第二种种植 *** ,就是种子播种

如果不急着等着吃韭菜,用这种 *** 在阳台上种植韭菜也是不错的,因为刚开始发芽的时候,它会长得比较慢一点。

刚开始可能像是头发丝一样,但是后面就会发力,长得越来越好了,越来越旺越来越绿油油了。

我们可以把韭菜苗拔起来,然后五六棵一丛,栽种到花盆里面,一定要多给点肥料,多晒太阳,晒足太阳,后期它还是长得比较快的。

所以,如果是之一次在家中在阳台上种植韭菜的话,更好是选择之一种 *** ,更加快捷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能更快吃到韭菜。

春天了,喜欢吃韭菜的朋友可以开始行动了。把阳台变成美观养眼又实用的小菜园,是挺不错的。

如果喜欢小雅的原创内容,关注我,每天带给你一个有趣实用的养花种菜小技巧!(部分图片来源 *** ,如有不妥,请联系我更换)

春天买韭菜,分清“窄叶”和“宽叶”,区别很大,弄懂再买不吃亏

#头条创作挑战赛#

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说的就是春天的韭菜,虽然韭菜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但唯独春韭菜是最鲜嫩的时候,此时的韭菜茎叶嫩,口感好,品质佳,吃起来鲜美无比。

很多人都吃过韭菜,但是对于韭菜“窄叶”和“宽叶”的区别,却很难分别,一般都是直接购买,其实韭菜虽然好吃,但是“窄叶”和“宽叶”区别却很大,建议弄懂再买不吃亏,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区别吧?

一,韭菜“窄叶”和“宽叶”,到底有哪些区别?

1.外观和口感不同

窄叶韭菜的叶片又窄又长,颜色稍深一些,宽叶韭菜的叶片呈宽厚状,颜色稍浅一些,从口感上来说,宽叶韭菜要比窄叶韭菜的口感好,吃起来没有多少韭菜独特的辣味,窄叶韭菜的辣味和韭香味会更加浓郁。

2,韭菜“窄叶”和“宽叶”的品种不同

韭菜虽然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窄叶”和“宽叶”的品质却不一样,窄叶韭菜是小叶种,直立性比较强,种植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歪斜,倒地的现象。

宽叶韭菜属于大叶种,在种植过程中,如果遇到大风等天气,很容易发生倒伏,耐寒能力也稍弱于窄叶韭菜,但是产量要高于窄叶韭菜。

3.韭菜“窄叶”和“宽叶”的纤维含量不同

宽叶韭菜的纤维含量少,水分含量多,吃起来口感脆嫩,适合急火快炒,而窄叶韭菜的纤维含量多,水分少,吃着有嚼劲,韭菜香味和辣味比较浓,较耐煮,适合小火炖煮,也不会影响韭菜的口感。

下面给大家分享3种韭菜好吃的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先收藏起来,有空就在家试试吧。

一,韭菜炒鸡蛋

1.洗净的韭菜一把,切成韭菜碎,放入盆中,打入四个鸡蛋,加入食盐2克,鸡粉1克,胡椒粉1克,料酒1克去腥,用筷子搅拌均匀,化开调料。

2.起锅添入半勺食用油,油热后倒入韭菜和鸡蛋,等鸡蛋定型以后,用勺子轻轻搅动几下,再颠锅翻面。

3.晃动炒锅,把鸡蛋煎熟,不停地颠锅滑炒,再淋入少许食用油,继续晃动炒锅,把韭菜炒至断生,鸡蛋呈金黄色时,就可以关火起锅装盘了。

二,韭菜丸子

1.韭菜一把洗净后切成韭菜碎,胡萝卜一根切成胡萝卜粒,和韭菜放在一个盆中,加入少许植物油,用筷子搅拌均匀,锁住韭菜里面的水分,加入食盐3克,十三香1克,打入一个鸡蛋,用筷子搅拌均匀,再加入面粉一大勺,搅拌均匀,使韭菜和胡萝卜裹上面粉。

2.起锅倒入食用油,等油温至五成热时离火,用左手的虎口挤出丸子,再用小勺子挖出丸子,一个一个地下入锅中,丸子遇热会漂浮起来,把丸子全部下完以后,再上火继续慢炸,改小火继续炸两分钟,即可捞出控油。

3.等油温至6成热时,再倒入丸子,重新复炸20秒左右,炸至丸子外皮金黄酥脆,即可捞出控油,再把炸好的丸子盛入盘中,就可以上桌食用了。

三,韭菜烧豆腐

1.准备老豆腐一块,切成小方丁,洗净的韭菜一把切成两厘米长的段,小米辣两个切成细圈,蒜子几粒切成蒜片,和小米椒放在一个盆中。

2.取一个小盆打入一个鸡蛋,用筷子搅匀打散,等食材备好以后,开始调个料汁,盆中加入食盐1克,鸡粉1克,胡椒粉1克,生抽10克调味,蚝油5克提鲜,加入适量清水,加入香油3克,用筷子搅拌化开。提前兑好料汁,可以减少食材在锅中的烹饪时间。

3.锅中烧水加入一勺食盐入底味,水开后下入豆腐,焯水2分钟左右,倒入漏勺中控水,再过一下凉水备用。

4.然后把豆腐放入盆中,倒入鸡蛋液,晃动小盆,把豆腐块裹匀鸡蛋液,另起锅添入食用油滑锅,再添入少许凉油,先把豆腐和鸡蛋液倒入漏勺中,控去多余的鸡蛋液。

再放入炒锅中,晃动炒锅使豆腐均匀受热,煎至豆腐一面金黄,再颠锅翻面,把豆腐煎至两面呈金黄色时,倒入漏勺中控油。

5.锅中添入少许食用油,倒入蒜片和小米辣爆香,下入煎好的豆腐块,浇上调好的料汁,改中小火炖2分钟,使豆腐慢慢入味。

6.最后倒入韭菜段翻炒几下,炒至韭菜断生后,淋入少许明油,简单翻炒均匀,就可以关火起锅装盘了。

谷雨过后,春天已经接近尾声,趁现在韭菜还是鲜嫩的时候,有空就可以多做一些韭菜的美食,除了上面提到的三样家常菜,还可以用韭菜包饺子,做包子,做韭菜馅饼等,味道都非常不错。

春天买韭菜,要分清"窄叶"和"宽叶",差别很大,买错不鲜甜还塞牙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韭菜虽然一年四季都有,但是唯独经历过漫长冬天的养分沉淀,初春的时候吃起来才最鲜、最嫩。不过,细心的朋友应该会发现:市面上的韭菜分“窄叶”“宽叶”两种,虽然都是韭菜,但味道和口感大有不同

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两种韭菜的区别搞懂了再花钱鲜嫩好吃不塞牙

区分“窄叶韭菜”和“宽叶韭菜

一、外观不同

窄叶韭菜:叶片窄细长颜色更深根茎较细,大多为露天种植

宽叶韭菜:叶片宽水分足,呈鲜绿色根茎圆润粗壮,整体看起来更为饱满,大多吃蔬菜大棚种植

二、口感不同

窄叶韭菜:水分相对较少粗纤维更多,更有嚼劲韭菜味更浓、带有些许辣味。

宽叶韭菜:水分足纤维少更鲜脆韭菜味柔和清淡、辣味较轻,整体偏清甜,更适合肠胃不好的人群食用、 *** 较小

三、烹饪方式不同

窄叶韭菜:因为香味浓,更适合生吃凉拌包饺子烙韭菜盒子

宽叶韭菜:因为香味淡烹饪时要尽量缩短时间,以免香味消散,更适合清炒或者烤着吃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几种韭菜的好吃做法趁着春季韭菜正鲜嫩换着吃调理肠胃健康过春

一、韭菜合炒

1.红薯粉条一把,用开水烫软后取出来,加入料油、酱油拌匀,防止炒的时候粘连成坨;韭菜洗干净切成段;红椒切成丝用来配色;绿豆芽淘洗干净;几个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许食盐入底味,搅散成蛋液;再切点五花肉片增香。

2.热锅凉油,油温五成热时倒入蛋液,小火煎至蛋液全部定型,然后打散盛出备用。

3.锅内再烧油,放入五花肉片煸炒出猪油,放入葱姜蒜,加入老抽上色,炒香后下绿豆芽,大火爆炒省的出水,接着放生抽、白糖、鸡粉调味,全程不用放盐、靠生抽调味。

4.然后放入韭菜、红椒丝,大火炒出韭香味,再放粉条和鸡蛋颠锅翻匀,一道鲜香可口的韭菜合炒就能出锅了。

二、韭菜炒河虾

1.韭菜摘洗干净切成段;河虾比较小,挑出杂质清洗干净,加入胡椒粉、鸡粉、料酒、食盐,用筷子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腌好以后撒上一小把淀粉裹成流水糊。

2.锅里烧宽油,油温四成热时把河虾撒入锅中,用勺子把粘在一起的河虾打散,河虾定型以后捞出来。然后升高油温至5成热,放入河虾复炸一遍,复炸是为了让河虾吐油同时把虾炸酥,一直炸至金黄焦酥捞出来控油。

3.锅里留底油,放入韭菜段,加入食盐、鸡粉,大火快速翻炒至断生,然后倒入炸好的河虾继续翻匀,出锅前撒上白芝麻、美味即成。

三、韭菜丸子汤

1.一把韭菜,切成碎末放入盆中,打入一个鸡蛋,加入少许食盐,反复抓揉摁让韭菜出出水,然后放入一把面粉继续拌匀,全程不放水靠韭菜汁调糊,抓揉至能够挤成丸子就可以了。

2.几根洗净的小葱,切成葱花,放在盆中多淋一些芝麻香油增香。加入食盐、味精、胡椒粉、十三香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

3.锅内烧水,水微微烧开的时候转小火。抓一把馅料,从虎口挤成丸子,用小勺挖入锅中。丸子全部下完以后稍微调大点火力,继续慢慢煮。

4.丸子全部飘起来以后打去浮沫,把腌好的葱花碎倒入锅中提味增香,再放入一勺面糊让汤汁更浓,出锅前淋入蛋液飘成蛋花 ,再撒把荆菜叶、美味即成。

之一美食编辑:小雅

农村的苦楝子熟了,长得像枣子,有毒不能吃,在冬季有妙用?

导读:农村的苦楝子熟了,长得像枣子,有毒不能吃,在冬季有妙用?

很快就立冬了,正式进入冬季了,在冬季天气非常的寒冷,冰天雪地的,特别是在南方农村,因为没有地暖,都是比较湿冷的,这个天气是特别难过的,特别的寒冷,脚,手,脸上,耳朵上面,很多人都会长冻疮,非常的恼火。

一旦天气暖和一点,在被窝里面睡暖和一点,就会痒痒的,忍不住想用手抓,但是一抓就把它抓破了,扎破了就更加的难受,还会流脓。

农村70-80年代出生的人,对这个深有体会,那个时候在学校里面读书,冬天时常就会长冻疮,教室里面没有任何的取暖设备,坐在教室里面冷冰冰的,到了晚上睡在被子里面,痒得不得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啊?小吴是深有体会的,深受其害,就是到了现在已经40多岁了,在冬天的时候还是会长冻疮,脚上,手上,耳朵上面都会长。肿得像一个包子。

记得在读书的时候,读完一个星期的书,从学校里面回家,妈妈看到长了这么多的冻疮,非常的心痛,然后她就去我家房子附近的一棵苦楝子树下面捡它的果实,苦楝子。

把这种苦楝子捡回来以后,然后把里面的核去掉,只留下它的果肉和皮。这样搞30-40个苦楝子的果实的果肉,皮,然后用一个小擂巴把它捣碎,捣成糊状,然后再用一根棉签,把这些苦楝子的糊状涂到长有冻疮的地方,哪里长有就涂哪里,一天涂几次。然后冻疮就慢慢地消失了。

这种苦楝子果实你认识吗?它是农村一种常见的树木上结的果实,这种树叫做苦楝树,它是楝科楝属的一种高大的乔木,高可以长到10米左右,但是一般的都是五六米左右。

苦楝树在农村的房前屋后,路边,山上,旷野,河边都有生长的,它是一种落叶的高大乔木,在春天的时候就会长出嫩芽出来,然后开花,它的花是蓝紫色的,非常的漂亮。

夏天的时候结果实,到了秋天10~11月份,果实就成熟了,它的果实是黄色的,长得像枣子,只是颜色带黄,黄灿灿的,非常的漂亮,它的叶子掉了以后果实还是挂在树上面。

它的果实虽然像枣子,但是它的果实是有毒的,是不能吃的。在农村往往也有个别的小孩子不懂,然后去采摘这种苦楝子来吃,它吃起来是苦苦的,吃多了就会中毒了。

虽然它的果实苦楝子有毒不能吃,但是它还是有很多的作用的,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上面提到的,它的果实苦楝子捣碎可以来缓解冻疮,非常的有效。不过在捣碎之前,一定要把它里面的核给取出来。

取出来它的核以后,它的核也千万不要扔掉了,它的核也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把它核上面的果肉用刷子清洗干净,然后晒干,再用一个钉子打一个孔进去,然后用丝线或者是一根绳子,把它串起来,做成手链,项链。你们有没有干过的?

苦楝子用它来煮水,还可以当做杀虫剂,可杀灭韭菜地里的地下害虫。

苦楝子还可以用来做肥皂,在以前那个贫穷的年代,没钱去买洗衣粉,就把这个苦楝子的果肉捣碎了用来洗衣服,也是非常的不错的。

朋友们,在你们的家乡有这种苦楝子树吗?你对这种苦楝子果实是否还有更多的了解,可以把你觉得有用的价值分享在下面。如果在冬天,寒冷的天气里,你也有长冻疮的问题,你可以去事先采摘苦楝子果实回来事先做准备啊。

蒜黄:常被误认成韭黄,只能在黑暗中生长,却是菜中珍品,8元1斤

导读:此菜很害羞,仅在黑暗中生长,常被误认成韭黄,却是“菜中珍品”

入冬以后,蔬菜的种类虽然相比于夏季的时候要少一些了。

但是在冬天的时候,也有不少应季的蔬菜开始上市了。像蒜苗、胡萝卜、白萝卜和白菜等蔬菜,就在市面上很常见了。尤其是一些本地的蔬菜,也开始陆续上市了。

而在超市或者是菜市场,这个时候也能见到一种新鲜的应季蔬菜。这种蔬菜很害羞,生长过程中不能见光,只能是在黑暗的环境中种植,并且常被人误认成韭黄,实际上它是“菜中珍品”,目前8元一斤正上市。

这种不能“见光”的蔬菜就是蒜黄,你们喜欢吃吗?

周末去菜市场买菜,就见到了刚送来的蒜黄。问了一下价格要8元一斤,因为是应季的蔬菜,也买了一把。毕竟,相比于其他的蔬菜,蒜黄可不常见。

蒜黄的简介

有不少人常把蒜黄误认成韭黄,或者是把韭黄当成了蒜黄。不得不承认,韭黄的名气要远比蒜黄大,而且两者在外形、口感和做法,甚至连栽培的 *** 都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蔬菜哦。

韭黄,也叫黄韭菜、软化韭黄、韭皇等,它是韭菜在栽种过程中,利用了软化、遮光处理的 *** ,让它完全处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因为没有阳光的照射,也就没有形成叶绿素,所以这样的蔬菜叶子是黄色的。

虽然韭黄缺少了叶绿素,可是它的营养成分依然很丰富,并且这种蔬菜的口感甚至要比韭菜更佳。关键是韭菜有较重的辛辣味,可是韭黄却没有,同时它的清香味更浓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爱吃韭菜,却对韭黄爱不释手。

而蒜黄,顾名思义就是大蒜的幼苗,它和韭黄的栽种 *** 极其相似。是将大蒜的鳞茎在黑暗的环境中,先进行了软化处理,然后在不受日光照射和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栽培出来的。

同样因为它栽种过程中没有了光照,无法合成叶绿素,所以叶片的色泽是艳丽的黄色,但是香味浓郁,鲜嫩可口,关键是它的营养丰富,而且没有大蒜苗的辛辣味,被称之为“菜中珍品”,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开胃健身蔬菜。

蒜黄的种植前景

蒜黄和大蒜一样,在国内绝大多数地方都能种植,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寒冷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

韭菜图片图片,韭菜图片及价格-第1张图片-

但是相比于种植的大蒜,蒜黄的种植就要麻烦得多,尤其是要对其进行遮光处理。有些是用大棚,有些则是用坛子,竹筒等,民间的 *** 是五花八门。

不过,如果掌握了蒜黄的种植 *** ,它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要比种植大蒜高出不少,平均每亩的纯收入就有3万元左右。

首先,蒜黄对种植的土壤要求不严格。这种作物因为不怎么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生长周期也短,所以只要随便找一块土壤就可以种植,可以说它对土质是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的。

其次,场地也无限制。种植蒜黄其实门槛并不高,它不像其他的大棚蔬菜那样,需要投入太多。其实用塑料遮盖不透光的塑料大棚,或者是室内遮光等都是可以的。

再次,栽培也简单。选好地以后,就是挖土填上30-40CM的栽培床,俗称为“池子”,之后在栽培床内铺沙或土3~6厘米,再把蒜种像摆放积木一样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上面,之后撒一层沙土就可以了。

因为蒜黄耐旱不耐热,它喜欢在冷凉的环境生长,所以一般都是在下半年种植,即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3月份这个期间种植。

由于蒜黄的生长周期短,平均每20天左右收割一茬。而且它并不是播种一次就收割一次,这是和韭菜一样的蔬菜,生长速度很快,割完以后还能再长出来。平均每播种一次能收割四五茬,如果管理得当能收割六七茬。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救荒的种植比较的简单,播种方式灵活,技术也是简单易学。关键一点还在于它的产量高,价格也不低,因此利润很可观。如果按照现在七八块钱一斤的售价,那么每亩蒜黄可净赚2-3万元,这也为广大的蒜农朋友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结束语

不过蒜黄和韭黄一样,它们是很娇嫩的一种蔬菜,一旦长大以后,就要马上采收,不然长老了就不好吃了。同时割下来的韭黄还很不耐存储,必须要及时销售出去,不然一天以后就会因失去水分就腐烂了。

同时这种蔬菜还有个缺点,就是不能和其他蔬菜那样放在冷库冷藏,必须要割下来就马上销售。所以对于种植的农民来说,必须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才行。

各位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蒜黄吗?其实蒜黄买回去以后,不久就会变绿了,这个也是可以食用的,这是因为蒜黄见光了,产生了叶绿素,所以就逐渐变绿了,只是口感会大打折扣了。

野菜里的顶流,江苏人到底有多馋?


春天的草,比肉好吃!



春天的江苏,是名副其实的吃野菜硬核大省


春芽新蔬、田间野菜,每年都会准时占领江苏人的餐桌。其中“顶流野菜”有八种,人称“七头一脑” 。听着像七个葫芦娃葫芦小金刚齐聚,这些春天新发的野菜的细嫩“头头”,可爱着呢——


苜蓿头、荠菜头、马兰头

香椿头、枸杞头

豌豆头、小蒜头、菊花脑


七头一脑,江苏人餐桌上的顶流野菜。

设计 / 吴玖洋


江苏“十三太保”平时谁也不服谁,说起“七头一脑”倒是出奇一致。


“杭州不断笋,苏州不断菜”,苏州人爱吃野菜,随便逛逛葑门横街,总能看到摊主腾出一大块地方,把一溜儿的野菜码在那儿。“七头一脑”虽然是野菜顶流,也比不得大棚种植的青菜那般精致,往往是大塑料袋子里粗粗地挑拣、清洗过,摆在门口任人拿捏。


南京菜市场,当下野菜正占据C位。

图 / 视觉中国


南京人也是吃野菜的“大佬”,旧时的人讲“南京人不识好,一口白饭一口草”,现代段子手则说“论吃绿化带南京人必须有姓名”。 此话固然夸张,但拿铲子提竹篓的阿姨绝对是南京公园里少不了的风景。“七头一脑”里的菊花脑、枸杞头、马兰头,还被南京人奉为了“金陵三草”


采摘来的马兰头,还要细细挑拣一番。

摄影 / 幸福来敲门1981 图 / 图虫·创意


没错,“七头一脑”一上市,江苏人胃里的马,才终于找到了草原




01 寻常之“头”

也能成为江苏人的至鲜



春时的江苏,真是鲜嫩得不行。尝鲜,除了竹林里的春笋,就是各种野菜。“七头一脑”里的苜蓿头、马兰头、荠菜头,不是什么珍稀野菜,这口清香春鲜,可能就在田间,就在你的脚边。


荠菜头,田间四野都能见到。

摄影 / 婧之 图 / 图虫·创意


苜蓿头,苏州人也叫金花菜,上海人叫草头,南京人习惯叫音近的“母鸡头”,虽然它跟母鸡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质地易老,每年吃它的季节,不过清明前后几天。


苜蓿头,质地易老,当下正鲜嫩。

摄影 / luoluoivy 图 / 图虫·创意


为了吃好这口鲜嫩,苏州人很有讲究。比如,翻炒会让叶子卷边,所以更好是生煸,不用颠锅。另外,由于质地易老而“刮油”,要用大量油来配才好吃,而且更好佐以少量黄酒白酒,既去草青味,也更酥嫩。


金黄酥脆的油炸草头饼,风靡上海。

摄影 / 糯米糍粑在锅里 图 / 图虫·创意


南京人则更喜欢拿它来配江鲜,相传苜蓿头可以解河豚毒,虽然只是心理安慰,但南京人吃河豚时总少不了它。推而广之,各种鱼虾贝类都可以用“母鸡头”来烧。


苜蓿烧河蚌,江浙人的挚爱。

摄影 / 随风 图 / 图虫·创意


比苜蓿头更常见的,是南北皆有的荠菜,堪称中国知名度最广的野菜之一,无论哪里的荒野田园,它都能生长。不过,摘过野菜的人都知道,在一众野菜里识得荠菜不是件容易的事。


荠菜,最亲民的野菜之一。

摄影 / luoluoivy 图 / 图虫·创意


荠菜也叫“报春菜”,春寒料峭之时,别的野菜还不见踪影,它就已经在田间地头播撒出成片绿意。摘来的荠菜做春卷,外酥内鲜,或与嫩豆腐同煮羹汤,一青一白,春物至简。


荠菜豆腐羹,一青一白,清清白白。

摄影 / 热浪 图 / 图虫·创意


荠菜大概也是苏州人吃得最多的野菜。苏州的早点摊上,总有荠菜馄饨的一方天地。荠菜跟肉馅一搭就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肉馅不能太瘦,放一点就足以调动荠菜的鲜味,包裹进面皮,变身成为一个个荠菜大馄饨,咬下去的每一口都很满足。


荠菜馄饨,苏州早点的常客。

图 / 视觉中国


荠菜头也是清明前采摘最新鲜,开花后的荠菜再吃就有些老了。这时候,马兰头、枸杞头、香椿芽等,就像帘幕般层层拉开了江苏人对春天的所有欲望。


“马兰头,拦路生”。马兰跟荠菜往往长在同一片区域,采摘野菜的人往往会分别备两个篮子,看到哪种就摘哪种。在野外生得稀稀拉拉的马兰头虽然个头小,但毕竟历经风霜的洗礼,所以茎染绯红,香气浓郁。而蔬菜棚里的马兰头茎杆 *** ,没经历风霜,滋味当然比不得。


马兰头,春天里的一口“鲜”。

摄影 / 本主 图 / 图虫·创意


新鲜的马兰头有一丝苦味,焯水之后,却是清新平和。这种清新,有积蓄已久的春物从冻土新生的气息。热锅下油,油热后迅速将洗净的马兰头下锅,大火翻炒两下即起锅入盘。这种猛火烹就的嫩蔬,在广东人眼里才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镬气”


清炒马兰头,味道清新平和。

摄影 / 马多 图 / 图虫·创意


比起绿水汪汪的炒马兰头,更经典的是凉拌香干马兰头。


这是春天下江南馆子少不了点上的一道冷菜,剁碎了的翠绿蔬菜和嫩白香干搅拌在一起,堆叠成圆柱体,白绿相间,煞是好看,马兰头的清香,香干的豆香,麻油的醇香,三者完美融合,清新之味扑鼻而来,马兰头的纤维感和香干的弹性,更让咀嚼充满了惊喜。


香干马兰头,春时江南馆子里的必点。

图 / 视觉中国


这江南人奉为美味的马兰头,到了四川就成了少有人爱之的“鱼秋串”,自生自灭地生于坡头田埂,几乎无人会食,也只有在秋天的花开时节,才会注意有这野物的存在。北方人对马兰头的印象,或许只停留在幼时的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了吧。




02 珍贵之“头”

今天你“香椿自由”了吗?



香椿头,生根于四海,广布于大江南北。每年春始,它便跟着春天的步伐,依次从云南逐步萌芽往北,甚至可以直至东北。香椿所到之处,也是该地区春天的莅临之时。


冒芽的香椿,不输春光。

摄影 / IMMORTAL.CC 图 / 图虫·创意


个性张扬,春气浓郁,把那春意十足的苜蓿头,在气味上压得婉似清新的小家碧玉。也正是这张扬的个性,让人们历来对它爱憎分明,两派势若水火。对于爱之者,这香椿“一箸入口,三春难忘”,而对于恶之者,则是气味熏人,惟恐避之不及。


一捆香椿,让人“挥金如土”。

图 / 视觉中国


不过,如今香椿头的味道倒没那么受人关注讨论了。因为说起它,再阔气的人估计都会“钱包一震”。这个昂贵的野菜,经常破蔬菜的更高价记录,甚至催生了“香椿自由”的评判标准。


贵归贵,吃还是要吃。香椿到江南一带上市,通常在谷雨前,当地谚语就有“雨前香椿嫩如丝”


凉拌香椿,青红搭配,十分诱人。

图 / 视觉中国


最简单的食用方式,莫过于香椿拌豆腐,这是汪曾祺先生说的豆腐菜品系列中的上上品。春芽青嫩,豆腐白脂,这一青二白的菜品,素雅淡洁,清清爽爽,正是春天里该有的味道。


香椿拌豆腐,豆腐菜品系列中的上上品。

图 / 视觉中国


如果对香椿略加粗爆的烹调方式,即可与鸡蛋烩炒。这也是香椿的最家常的烹调方式。椿色翠绿,蛋块金黄,这道菜从色泽上看,可以再起一个名字——《新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


香椿炒鸡蛋,美食江湖里的“金镶玉”。

图 / 视觉中国


而对香椿芽更粗暴的烹调,则是按天妇罗的方式处理。将汆过水的椿芽裹上加蛋液调料的薄面浆,再下油锅烈火烹油的烹炸,这也是老北京所称道的“香椿鱼儿”。上过浆,又下过油锅的椿芽儿口感上外酥里嫩,试尝之下,则是一口脆鲜,满腹椿香


裹面浆再油炸的香椿头。

图 / 视觉中国


少而贵的不只是香椿头,还有枸杞头,也就是枸杞的春芽儿。


枸杞头,珍稀程度甚于香椿头。

摄影 / HiTecherZ 图 / 图虫·创意


枸杞头的采摘时间比香椿头还要短,清明过后长势凶猛,稍纵即逝,时间略长,叶子变老,药味渐浓就不好吃了。它和马兰头一样,也是略带苦味,但很爽口。拌以油盐后凉拌,或与素炒,或与打散的鸡蛋同煮羹煮汤,或与春笋肉丝同炒,荤素相宜,春鲜共味。


枸杞头煮汤,另一番春鲜滋味。

摄影 / HiTecherZ 图 / 图虫·创意




03 怪头怪脑

都是江苏人的口福



“七头一脑”里剩下的,个个都有奇奇怪怪的名字。


豌豆头,碗头开花前的嫩苗而已,本没啥奇怪,但它在四川人口中,多了一个萌萌的名字——豌豆颠儿“吴蜀自古同风流”,江苏人的豌豆头,也是四川人心头万红丛中的那一点绿。


江苏人和四川人都爱的豌豆头。

图 / 视觉中国


在苏州,豌豆头可以素炒,苏州人喜欢在炒食时略烹料酒,以压其豆腥味儿。在四川,它可以佐面,也可以焯一焯做白豆腐。虽都是陪衬之物,但自有君子之风,不染别物。


大火快速翻炒,保野菜鲜嫩。

摄影 / bgton 图 / 图虫·创意


小蒜头呢,叶长像葱叶,茎头如蒜头,它是“七头一脑”中仅次于香椿头之外,第二个味道浓重的野菜。似蒜非蒜,似韭非韭,似葱非葱,所以名字多得数不过来,四川人名野葱,南京人叫野蒜、薤(xiè)白,还有诸多俗名——山蒜、茆蒜、团葱、小根蒜、韭里蒜……


刚出土的小蒜头,名字数不清。

图 / 视觉中国


江南的田埂地头,都能见到小蒜头。气味辛辣,不逊色大蒜。可煮白粥,蒜头的异香点醒米粥的清香,让人口味大开。也可做腌菜,用砂糖揉匀,入罐腌制后,佐餐下粥都可以。食用起来,是韭香?是蒜香?或许都不是,这是它特有的香。


小蒜头,味道浓郁,佐餐下粥都可以。

图 / 视觉中国


七种野菜都以“头”命名,偏偏菊花脑不一样,怪头怪脑的。它在这些野菜之中,属于清爽型的野菜。


菊花脑,野菊的近亲。

摄影 / Ryoko Fujiwara 图 / 图虫·创意


菊花脑,是很“南京”的。许多老南京回忆,小时候每到开春,房前屋后就能看到一簇一簇青嫩的菊花脑,叶脉上还是毛茸茸的,青翠欲滴,甚是可爱。随手掐一把嫩芽,打只鸡蛋或者鸭蛋,便是一锅清热去火的好汤。


菊花脑鸭蛋汤,南京人的“乡愁”。

摄影 / 湘北小辣酱 图 / 图虫·创意


除了以上几种,江南的田间地头还有名类繁多的野菜,它们往往都有着动听的名字:繁缕、 *** 婆婆纳、猪秧秧、稻槎菜、诸葛菜、车轴菜......


“七头一脑”,不输春天的花团锦簇。春花易逝,春鲜野菜也并不长久。岁岁春来,年年春逝,野菜是转瞬即逝的滋味,要想尝得春天的滋味,须趁早,莫待春鲜老呀。


文 | 同尘、李亦

文字编辑 | 李亦

图片编辑 | 鲸鱼

文章首图 | 吕慧峰,图虫·创意

封图 | 风清云淡,图虫·创意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韭兰花图片,美丽的花朵与你分享

























韭菜有哪些品种?

韭菜是生活当中很常见的一种蔬菜,在全国都有种植,耐寒又耐热,不少男性都喜欢吃韭菜,而且在烧烤摊上也能看到韭菜的身影,各地韭菜的品种也有所差异,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韭菜有哪些品种。

一、本地细叶韭菜

细叶韭菜属于农家传统蔬菜,也叫本地细韭菜,叶色淡绿比较细薄,上部分弯垂,品质柔软,纤维较多,虽然产量低,但韭菜香味比较浓郁,吃起来口感好,又软又香,所以农村人家最常种植。本地细韭菜生长较快,分蘖强,植株不高,叶片也不长,耐热、耐寒,也耐风雨,常在露天下种植,可采收花茎。

二、大叶韭菜

这类韭菜属于杂交品种,我们也叫大叶韭菜、甜脆韭菜。相比本地细叶韭菜来说,叶色为浓绿色,叶片肥厚宽大,口感脆嫩甘甜。大叶韭菜可露地栽培,也可以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栽种。

大叶韭菜植株直立性强,叶片质地相对较硬,茎白长而且粗,味鲜脆嫩,纤维少,加之大叶韭菜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具有耐寒、耐肥、耐高温高湿,不易倒伏等特点,受人们喜爱并被广泛种植。此外,大叶韭菜喜黑暗、无光环境,具有抗病强的优点,所以常被作为韭黄的更佳栽培品种,也可采收花茎。

三、阔叶韭菜

这类韭菜我们叫大韭菜,也有的地方叫皮菜,叶色为浅绿色,叶片宽厚而柔软。大韭菜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耐热、耐寒、耐风雨,但是因为大韭菜味道淡,一般不鲜食,而是以采收韭菜花和韭菜根为主。

大韭菜一般以养根为主,因大韭菜根须发达,肉质比较肥厚,所以养至第二年冬季挖根,新鲜的韭菜根可以鲜食,可炒可煮可凉拌,我们当地人则喜欢拌入各种佐料后腌制成咸菜食用。

韭菜是一种具有特殊香气的蔬菜,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韭菜的品种也是非常多的,不同品种的韭菜特点不一样,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种植。

(素材源于 *** ,侵删)

标签: 韭菜 图片 价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