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肉粽子热量,鲜肉粽子怎么包好吃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8 0
营养师:端午节粽子热量高、升糖速度快,有4类人建议一口都别吃

每逢端午节的时候,粽子是必吃的一种美食。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枣粽和豆沙粽,长大后才知道,原来粽子的口味如此之多,不仅有口味偏甜的粽子,还有很多口味偏咸的粽子,比如蛋黄粽、肉粽等等。

传统的粽子因为它的馅料不同,营养价值也各不相同。我们常吃的粽子一般都是用糯米和大黄米 *** 而成的,虽然吃起来很好吃,但是饱腹感不强。

而且粽子热量较高,对于普通人来说吃点粽子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对于下面这些人群来说,应该控制好食用量。

1、糖尿病人群:

刚才已经说过,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和大黄米,如果论升糖指数来说,糯米要比大黄米的升糖指数高,可以达到90以上。

因为糯米大多数为支链淀粉,这种淀粉属性导致它的消化速度更快。如果糖尿病人大量吃粽子,那么很容易出现餐后血糖反应大的情况,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有些人在 *** 粽子的过程中,会加入一部分糖或者高油脂的肉类,这种情况下都不适宜糖尿病患者多吃。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选择杂粮粽子,而且每天只吃一小个,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2、胆囊疾病患者:

胆囊疾病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而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粽子中,很多都是用鲜肉、蛋黄等材料 *** 而成,这样的粽子少量吃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是胆囊疾病患者,大量吃很容易引起腹泻、肚子胀等不适症状。

建议胆囊疾病患者应该选择比较清淡的枣粽、豆沙粽、杂粮粽等食用,尽量减少对消化系统的 *** ,每天控制好摄入量。

3、消化能力差的人:

消化能力差的人群吃粽子时,既不能吃凉粽子,也不能大量吃粽子。因为放凉的粽子会变得很硬,这样的粽子从原本好消化的状态变成了不好消化,不适合消化能力差的人食用。

而且大量吃粽子,会给肠胃系统带来负担,尤其是油腻的肉粽、蛋黄粽等,很容易让腹部出现不适反应,所以也应该少吃或不吃。

4、想减肥的人:

粽子的密度很大,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相当于一两碗米饭的分量,如果想要吃粽子,那也要当成主食来食用,避免出现热量超标的现象,尤其是想减肥的人群,更应该注意摄入量。

各位朋友,你喜欢粽子吗?粽子吃多了你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吗?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故事。

吃粽子不要贪多,一天建议不要超过2只,如何健康合理吃粽子呢?

大家好,我是沈小怡,一个热爱美食事业的姑娘。如果你也喜欢做美食/探店,欢迎关注我,一起学习、交流美食的 *** 心得,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宝贵的做菜经验。

每年端午是吃粽子的好时候,各种各样口味的粽子都能吃到。虽然平时也能吃粽子,但是只有在端午节前后,才能有各种理由把想吃的口味都吃个遍。

虽然粽子的用材十分普通,但是因为用粽叶包裹,在烹煮的过程中,粽叶的清香渗入粽子,让粽子的口感瞬间上升好几个档次,对于很多人来说,美味地一次就能吃几个。

但是不管什么好东西,都是宜少不宜多,粽子更是如此。因为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的黏性很大,不易消化,肠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例如小孩和老人,如果过多食用粽子,糯米堆积在肠胃中,会造成消化不良、腹胀、反酸。再加上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肠胃脆弱的人,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而且粽子的热量非常高,一个普通的鲜肉粽子,热量大约为400卡路里,因此专家们建议一次吃粽子,女性不要超过3个,男性不要超过5个。不过我想大多数人一般吃到第二个,就已经吃不下啦,毕竟现在的粽子个头都挺大的,里面的馅料也十分丰富。

健康合理吃粽子小贴士

01 搭配水果蔬菜吃粽子

吃粽子的时候,更好搭配一些水果蔬菜,可以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吸收,不易造成积食、腹胀。

02 细嚼慢咽不要吃太快

吃粽子吃太快容易造成积食甚至窒息,往年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因为吃太快导致糯米噎住无法呼吸。所以吃粽子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要心急。

03 粽子不要存放太久

粽子因为没有添加剂,所以不能够保存很久,现在正值气温升高的季节,所以不要讲粽子存放太久,容易变质。如果粽叶撕开后,黏连甚至出现拉丝,这样的粽子存放很久,不要吃。

沈小怡,小怡私房菜创始人,曾被邀请上央视的80后美厨娘。美食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一点资讯等多平台签约美食博主),美食专栏撰稿人,方太生活家签约讲师,知名美食节目【淘最上海】和【人气美食】特约嘉宾,知名视频媒体【一条】【美食台】特邀嘉宾,【小怡的厨房】美食社群创始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转发这篇文章,并关注我的头条号【i沈小怡】哦,么么哒~~~#我要上头条##美食#

营养师:粽子热量高、升糖速度快,有4类人再馋也建议不要吃

每逢端午节的时候,粽子是必吃的一种美食。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枣粽和豆沙粽,长大后才知道,原来粽子的口味如此之多,不仅有口味偏甜的粽子,还有很多口味偏咸的粽子,比如蛋黄粽、肉粽等等。

传统的粽子因为它的馅料不同,营养价值也各不相同。我们常吃的粽子一般都是用糯米和大黄米 *** 而成的,虽然吃起来很好吃,但是饱腹感不强。

而且粽子热量较高,对于普通人来说吃点粽子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对于下面这些人群来说,应该控制好食用量。

1、糖尿病人群:

刚才已经说过,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和大黄米,如果论升糖指数来说,糯米要比大黄米的升糖指数高,可以达到90以上。

因为糯米大多数为支链淀粉,这种淀粉属性导致它的消化速度更快。如果糖尿病人大量吃粽子,那么很容易出现餐后血糖反应大的情况,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有些人在 *** 粽子的过程中,会加入一部分糖或者高油脂的肉类,这种情况下都不适宜糖尿病患者多吃。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选择杂粮粽子,而且每天只吃一小个,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2、胆囊疾病患者:

胆囊疾病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而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粽子中,很多都是用鲜肉、蛋黄等材料 *** 而成,这样的粽子少量吃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是胆囊疾病患者,大量吃很容易引起腹泻、肚子胀等不适症状。

建议胆囊疾病患者应该选择比较清淡的枣粽、豆沙粽、杂粮粽等食用,尽量减少对消化系统的 *** ,每天控制好摄入量。

3、消化能力差的人:

消化能力差的人群吃粽子时,既不能吃凉粽子,也不能大量吃粽子。因为放凉的粽子会变得很硬,这样的粽子从原本好消化的状态变成了不好消化,不适合消化能力差的人食用。

而且大量吃粽子,会给肠胃系统带来负担,尤其是油腻的肉粽、蛋黄粽等,很容易让腹部出现不适反应,所以也应该少吃或不吃。

4、想减肥的人:

粽子的密度很大,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相当于一两碗米饭的分量,如果想要吃粽子,那也要当成主食来食用,避免出现热量超标的现象,尤其是想减肥的人群,更应该注意摄入量。

各位朋友,你喜欢粽子吗?粽子吃多了你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吗?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故事。

关于吃粽子的那些事儿,你必须要知道

端午佳节,你吃粽子了吗?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粽子种类琳琅满目,它们外形各不相同,以糯米为主料,配以红枣、豆沙、果脯,或鲜肉、腊肉、咸蛋黄等,黏糯清香,种类丰富,深受大家喜爱。

作为粽子的主料,中医认为糯米可以健脾养胃,起到滋补作用。不过粽子虽好吃,也不能“放飞自我”敞开吃。今天,就请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和佑安医院的专家跟大家介绍下吃粽子的讲究。

四类人群吃粽子悠着点

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专家介绍,糯米消化速度快,容易在短时间内升高血糖。且糯米含有很多支链淀粉,有很强的黏性,只能被部分水解,消化不完全,如果吃太多糯米,容易导致积食、胃酸、胃胀。特别是以下四类人群,过嘴瘾的同时更得悠着点儿。

比如,老人、儿童和胃肠道疾病患者不宜过量进食粽子,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咸肉粽子所含的脂肪较高,比较油腻,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当少吃。

此外,甜粽子中的红枣、豆沙等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也要谨慎食用。粽子的热量还与其大小和配料有关,一般一个肉粽的热量相当于一碗半至两碗米饭,超重/肥胖人群或正在控制体重的人群也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态适量食用。

粽子这样吃更健康

*** 粽子时,配以杂粮米、红豆、山药、红薯等,可以增加粗纤维含量,减少胃肠负担。肉粽子虽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要控制加入的肉类配料,尽量选用瘦肉或鸡肉。

吃粽子时可以选择个头小一点的,每次少吃一点。由于粽子提供的营养物质单一,可以搭配清淡的蔬菜、水果等食物,补充膳食纤维。粽子也不适宜被当作早餐或夜宵食用,更好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睡前两小时就不要再吃粽子了。

同时,粽子的存放也应注意,冷藏更好不要超过3天,冷冻不要超过两星期,冷冻过的粽子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

吃粽子谨防枣核卡喉

江米小枣粽子可谓粽子界的“当家花旦”。不过,粽子里的金丝小枣也时常让市民遭遇枣核卡喉的困扰。北京佑安医院五官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鲍诗平主任医师介绍,食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疾病,而枣核是最常见的食管异物之一,其以端午节期间进食粽子而形成发病的高峰期,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

鲍诗平表示,误食枣核后,一部分人枣核可随食物进入胃内,无特殊不适,无需到医院就诊,但部分患者枣核滞留在食管,轻者刺入食管壁,不能进食;重者刺透食管壁,造成食管穿孔或食管气管瘘,合并肺部感染,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而对于枣核所致的食管异物,许多人习惯进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带动枣核下行排除枣核。殊不知这样往往使枣核扎得更深,加重病情。

在此提醒大家,一旦异物卡进食管或气道,不要用吃馒头、喝醋等“土办法”,应该及时就医。此外,吃饭进餐时更好不要说笑聊天,也不要“狼吞虎咽”。而儿童和老人由于牙齿不健全,更易造成异物卡喉甚至卡进气管,独居老人更好不要食用含枣核的粽子。

1个小粽子等于3碗米饭?减肥千万别早上吃粽子


广州今年的端午节,估计就是在家吃粽子了......


建议大家自己动手包粽子,原料安全可控,一家人其乐融融。


今天的文章,新朋友注意认真看,做笔记,老朋友们也要多温习,奠定好心态,掌握小技巧,吃粽子不怕胖!


欢迎转发给你正在减肥的闺蜜们!



首先,粽子确实高糖高热量,吃了容易胖。


1个140克大小的肉粽子,热量290千卡左右,相当于3碗米饭。甜的豆沙粽子热量也没低到哪里去,100克的也有209千卡。


粽子用糯米做的,而糯米饭的升糖指数高达87,比绵白糖还高。


这类高升糖食物,吃完血糖飙升,胰脏赶紧分泌大量胰岛素降血糖,结果就悲催了,一是你很容易感觉饿,二是胰岛素这个肥胖荷尔蒙会加速脂肪囤积在腰腹部。



另外,粽子也是典型的糖油混合物,最长肉的组合,没有之一。别以为只有肉粽子才高脂肪,甜粽子也会加入白砂糖和油脂,这样才会好吃呀。


碳水和脂肪,一个是糖类代谢,一个是脂类代谢,同时吃进去,身体没有办法同时处理,会将其中一个储存成脂肪。


而碳水升高血糖,分泌胰岛素的时候,又会将一起进入身体的脂肪转化成体脂肪。


好了,给大家拨了这么一盆冷水,不是不让你吃,而是让你有思想准备,悠着点吃!



端午节一年一度,该享受的时候,就允许自己享受。一味压抑自己的食欲,总有一天会如火山般爆发,收也收不住......


当然,这不是让你到了另一个极端,放纵大吃,而是要有节制,知道怎么选择、怎么吃、吃多少,以及少长肉的小 *** 。



选择更健康的粽子,看标签!


传统的原味粽子,不加油不加糖,最多有颗红枣。很多甜粽为了口感,加了不少油和糖,同样大小热量可是高了不少。


肉粽和蛋黄粽呢,有猪油肯定更香,而且蛋白质的含量也高了,但是,热量也高起来了。


现在有不少低糖或无糖的杂粮粽,口感可能略差一点,但相比前几种,在健康少长肉的角度来看,确实更好一些。


大家买粽子时,一定要看标签,关注一下食品成分、热量、钠含量等等。有不认识的化学名词的,尽量别买。



粽子怎么吃才不容易胖呢?


1、早上不要吃这类高碳水的食物,容易囤积脂肪, 也会一整天管不住嘴


中午吃,或者当成下午的小茶点,晚餐吃得早也可以适量吃。


至于为什么,大家戳文章:


只要早餐不吃它,脂肪燃烧速度加倍!


2、请默念3次:粽子是主食!粽子是主食!粽子是主食!


千万千万别将粽子当成点心或者零食!


3、一定要控制量


肉粽子中等大小140克左右的吃半个;甜粽子一般个头小点,通常100克1个,可以吃一个。


鲜肉粽子热量,鲜肉粽子怎么包好吃-第1张图片-

4、先吃蔬菜,再吃粽子


蔬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以减缓糖类的吸收,也会让你少吃点粽子。


5、搭配柠檬汁、柠檬水、苹果醋


柠檬可以帮助降血糖,加快分解掉食物中的糖类。可以在吃之前喝两勺鲜榨柠檬汁,多喝柠檬水或者苹果醋。


6、配黑咖啡、茶


如果是午餐后,可以来一杯黑咖啡或者茶,也可以帮助促进糖分代谢。


但下午3点后就不要喝了。

30天成长营,营养师一对一服务,定制食谱,线上课程,赠送食材盒子。具体咨询请私信我。


注意:


糯米会促进胃酸分泌,胃酸过多的人要少吃粽子;消化不良的人也要少吃;老人和小孩也要少吃。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已委托“ *** 骑士”进行 *** 行动,但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

以上文字,仅作为信息分享,如有医疗方面的疑问,请咨询医生。

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珞宁、珊珊、丽嘉、家俊、燕子、敏君、珺瑜;

执业药师:彦东;

部分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后台收到的文字和图片,如果没啥特殊说明的,我会选择一些和大家分享。不想公开的,或者求匿名的,记得留言说明。

看1000款粽子热量测评,不如好好吃个粽子

??中国传统节日多,每个传统节日又搭配不同的美食比如:端午节的粽子:



but作为健友们内心的潜台词是这样的:





端午节,吃个粽子不过分吧?

作为走过减肥节食弯路的人,我现在从不跟咨询我的小伙伴们说“这个你不能吃”“、”那个你别碰”等等这样的话。这会潜意识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开始恐惧健身,恐惧吃饭。本来减肥压力就够大了,再不让吃没天理了!



作为健身营养师我想说:减肥期间,别害怕任何食物。食物是给你带来力量和快乐的源泉,想吃就吃。【怎么吃】、【吃多少】才是我们真的要注意的!

不过,话说回来,确实有几类人,不适合吃粽子哦:

1.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or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哦。另外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体积小的(意思意思就行了!)


推荐: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3.胃病、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4.糖尿病患者:粽子原材料中基本上是糯米,升糖指数(GI值)很高,而且还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如果以上都不是,那恭喜你,放心吃吧!


可以吃几个呀?

可是问题来了,吃多少呢?基本上一个普通的烧肉粽少说也有300g,690kcal。这是个什么概念嘞?我更喜欢拿数据说话:如果你是个55kg的妹子,消耗掉这690kcal的热量,所需的运动量如下:



看过了一枚烧肉粽的热量之后,很多人都会说:算了,不吃了!其实没有关系, 过节嘛,不贪多,吃1个还是ok的,吃了粽子,来健身房消耗掉就是嘛!



划船机一小时,可以消耗掉一个粽子的热量哦!一起来健身房划龙舟啊


怎么吃,最健康?

那,如果真的没时间锻炼怎么办呢?有没有粽子的“健康吃法”?

刚刚我们说到了粽子的原材料中通常都是高GI值的食物,这里就要引出一个知识点了——【什么是食物GI值】?

GI =(Glycemic Index)“血糖生成指数”——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是人体进食后机体血糖生成的应答状况。

说的简单点,食物的GI值越高影响我们人体血糖迅速标高的速度就越快!你想想你血糖高了你身体的下一个反应是什么?

肯定是降糖啊!那降下来的糖去了哪里你有想过么?嘻嘻嘻,大部分转换成脂肪进行储存喽~所以食物GI值越高,越容易让我们发胖!



而GI低的食物非常容易产生饱腹感,食用低GI的食物一般能够帮助身体燃烧脂肪,减少脂肪的储存,达到瘦身的作用。而高GI的食物恰恰相反。



那刚刚我们介绍了食物的GI值了,那包粽子的时候有没有低GI的食材选择呢?(这段请你全部copy给你妈就好了,她会看懂的!)

在日常淀粉类食材当中,有很多GI值低、口感又好的品种,比如燕麦、大麦、莲子、红小豆、绿豆、芸豆等,能有效拉低血糖反应。

先把它们在冰箱里浸泡一夜,充分吸水,然后用它们来替代部分精白糯米,包进粽子里,就能起到有效降低粽子GI值的作用。



同时, 糯米只有粘软的单一质地,而这些口感或沙软或Q弹或香浓的食材,能让粽子的口感层次更丰富,营养价值也更高。


什么时候吃最合适?

如果你是有训练习惯的人,那非常恭喜你,你可以选择口感糯糯黏黏的高GI普通粽子;

因为我们在上次的《训练后我还要不要吃》文章中说过训练后45min是我们营养补充的窗口期:搭配原则是优质蛋白质+高GI碳水,所以这时候选择高GI的粽子再好不过啊!



那如果你没有训练习惯有想吃粽子,我建议把它放在早餐or午餐吧,如果想降低粽子的GI值,推荐搭配蛋白质以及膳食纤维一起食用;

比如:粽子+一份青菜+橄榄油轻煎鸡胸、粽子+温泉蛋+油醋汁沙拉、粽子+烤三文鱼+凉拌芦笋木耳。

看到没,搭配公式=碳水(粽子)+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


好啦,这一期端午粽子特别篇就写到这里吧,还希望你和你的家人小长假快乐,端午安康呀!




本文首发已于2019年6月6日发自健萌健身订阅号喽~~~


???

吃冷粽子的习惯要改,医生:粽子加热食用才易被消化吸收

台海网6月25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福州话中有“热糍冻粽”的说法,意思是:立冬吃糍粑要趁热,端午吃粽子要放凉,这样才好吃。对此,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营养师陈慧云提醒,端午节后将进入夏季最热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此时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但吃冷粽子的习惯要改,否则易引起消化不良,诱发胃肠疾病。

粽子要趁热吃

记者从福州多家医院获悉,每年端午节之际,医生都会接诊不少因食用粽子不当闹出毛病的市民。

对此,陈慧云提醒,市面上常见的粽子有白粽子、豆沙粽、花生粽、枣蓉粽、鲜肉粽子、蛋黄肉粽等。不管是什么馅的粽子,它的主要成分还是糯米,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热量均较高。

她指出,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约100克),热量相当于一小碗米饭(约三两)或大半个馒头(约80克)。若加了白砂糖、油、肥肉或蛋黄等,粽子的热量就更高了。尤其是肉粽子,不仅热量高,脂肪含量也非常高。

“粽子虽然美味,但不建议多吃,一天吃一两个即可。”她提醒,吃了粽子,就要适当减少主食摄入,以免摄入热量过高。如果以粽子为主食,则可搭配新鲜蔬菜、水果和肉,这样营养更均衡。

她提醒,粽子要趁热吃,吃时应细嚼慢咽。糯米不好消化,如果变冷就更难消化了。因此,粽子加热食用才容易被消化吸收。

不同人群吃粽有讲究

陈慧云强调,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不同的人食用粽子有不同的讲究。

她说,因糯米黏性大、不易消化,对于老人和儿童而言,临床上时有吃粽子后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她建议,老人、儿童可选择小粽子并充分加热吃。

针对胃肠道不好的人群,她也建议选择小粽子并充分加热吃,以避免进食过多粽子而加重胃肠负担。

她还提醒,刚煮熟的糯米升高血糖的速度很快,市面上的粽子还常有含糖量很高的豆沙等,更容易升高血糖。因此,高血糖及糖尿病患者若想吃粽子,可在家自己做,杂粮(如谷物、薯类、干豆等)和糯米可按1∶1或1∶2的比例。这样既可以增加粽子的黏性,也能做到“粗细搭配”。这样的粽子纤维质含量增加,可以帮助糖友们延缓血糖升高。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选择脂肪含量多的肉粽。”陈慧云建议,他们可选择甜粽子或少油少盐不加肥肉的粽子。

(福州晚报记者 林雅 通讯员 李阳平)

这食材怎么还没火,我一个月吃瘦了5斤!饱腹又香甜

看图猜菜名。

大胆预测,南方的小伙伴,估计都答不上来。

我也是之一次见它真身:

青麦仁,也就是灌浆饱满,但还未完全黄熟的小麦粒。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我上一次见它,还隔着屏幕。

纪录片《风味人间》里,台词是这么描述的:

此时的麦粒,内部汁水充足,糖分尚未转化成淀粉。

用石磨磨碎成圆条状,像碧色的面条,麦香温软,凉拌和炒菜均可。

风味人间里的碾转

当时就给我整馋了。

跟北方朋友一打听,这青麦仁竟是他们集体回忆。

在他们爷爷那一辈,青麦仁是青黄不接时的救急粮食。

到了他们这一辈,则是甜美的回忆。

大人割了青麦,在火上燎去麦芒,搓去麸皮给孩子们尝鲜,清甜馨香。

燎麦

如今再吃青麦仁,不光为好吃,还为健康。

青麦仁膳食纤维含量高,又是粗粮,是做轻食的不二之选!

很适合减脂期和高血糖的朋友,用来替代部分米饭作为主食吃。

图源:纪录片风味人间

不过身处南方,想要吃到青麦仁,可不容易。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麦仁的赏味期,一年仅有几天,过后便在南风吹拂里,逐渐黄熟。

摘下来若不及时吃,脆弹的口感也会慢慢消失。

好在现代保鲜技术和物流发达,这两天,我就托商务 *** 姐的福,被投喂了一包今年刚收成的青麦仁。

迫不及待投进嘴里品尝了下,微甜、清香,是Q弹带点韧劲的口感,真的一流!

当时就觉得,把它放进甜品或沙拉里,一定非常有趣!

灵光乍现自创了一款青麦仁红薯泥

嘿嘿,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它,而是下面这道,一炒就成、低脂健康的麦仁粒粒香。

青麦仁很容易煮熟,下滚水煮2-3分钟就成。

再和去皮的鸡腿肉、清甜的玉米粒、爽脆的胡萝卜丁等,统统炒成一锅,就是肉菜主食皆有的丰盛一餐,再快手不过。

这道菜谱简单来说就是借鉴了这两年很受减脂党欢迎的无米炒饭,用青麦仁代替米饭和其他食材同炒。

青麦仁因为没完全去壳,属于粗粮,热量更低,饱腹感更强。

更喜人的是,口感也比米饭更胜了一筹。

舀一勺入口,鸡肉爽嫩,蔬菜脆甜。

而青麦仁在锅里滚一圈后,草涩味散去,余留一丝麦芽般的清香微甜,和脆弹的口感。

- 麦仁粒粒香 -

< 食材 >

青麦仁150g 鸡腿肉150g 胡萝卜1/2个 玉米棒半个 食用油1小勺 盐1小勺 糖1/2小勺 菌菇粉1小勺 蚝油1大勺 生抽1大勺 蒜末1.5小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谱 >

1.去皮鸡腿肉切丁,加入1大勺生抽、1/2小勺糖、1/2小勺蒜末腌渍10分钟

去皮鸡腿肉丁跟鸡胸热量相近,但口感更佳


2.胡萝卜去皮切丁,玉米对半切开剥粒

3.冷冻的青麦仁浸泡清水解冻,分成小包,把不食用的冷冻保存,可保存一年


4.煮一锅沸水,加入1/2小勺盐,放入煮2分钟,捞起沥干


5.起锅加入1小勺食用油煸香蒜末,加入鸡丁煸香,再倒入蔬菜丁翻炒2分钟

最后倒入焯过水的麦仁、1/2小勺盐、1小勺菌菇粉、1大勺蚝油调味,翻炒均匀


炒完出锅,礼毕!

橙的、黄的、绿的尽收一盘,热热闹闹地组成一幅初夏景观,直诱人胃口大开!

青麦仁饱腹感强,有减脂需求的,可以在平时饭量基础上减半。

前面提到的红薯椰油青麦仁团子也不能私藏,下面就教给你们。

其实超简单的,红薯泥和椰子油混合,再下一把青麦仁,用端午做粽子余下的粽叶,包裹起来,沾染植物清香。

翠绿咸韧的外衣,橙红甜软的内里,组成了简单、清新的饭后小甜点。

将熟未熟的麦子,绿衣未褪,提前上餐盘,本是解无粮可吃的解燃眉之急。

几代人为此拼搏奋斗,才换来我们今日吃穿不愁,把青麦当作时令风物。

每一口,当思感恩。

吃俩粽子吐了一晚上!紧急提醒:粽子不能这样吃!尤其这些人

你这两天吃了几个粽子?

如今粽子不仅形状各异

口味上也是种类繁多

以至于很多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然而

这几天就有网友发帖

分享自己吃多了粽子难受的经历

@土豆归我

还挺喜欢吃粽子的,但不知道怎么了,白天吃了两个,晚上就反胃反酸,还吐了,难道是消化不良?可能糯米不好消化吧。一天吃一个,应该不会有消化问题吧……

还有一位老糖友

因为按捺不住“馋虫”

导致血糖飙升后就医

65岁的王先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多年来比较注意控制血糖。临近端午,王先生看着周围的人都吃上了粽子,心里也有些“欠不过”。他知道自己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吃甜粽,特地选了几个清水粽,担心太腻,王先生还弄了些咸菜“解腻”,一口气吃了5个。第二天一早,起床后的王先生感到头昏乏力,吃不下东西,一查空腹血糖,发现已经飙升到13mmol/L,比正常范围高出一倍多。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粽子!

吃粽子也是有注意事项的!

糖尿病人群

一点粽子都不能吃?

用糯米做的粽子,确实是一种高GI(升糖指数)食物,但任何食物产生作用都不能忽视“食用量”。

因此,糖尿病人群少量食用(尝味)和选对食用时间对于血糖并没有太大影响。另外,要合理选择馅料,避免食用以枣泥、红枣为馅料的粽子。

对于糖尿病人群,单日食用量不建议超过50克,尽量选择“五谷杂粮粽”,分次食用,同餐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另外,老年人、儿童和心血管病患者、肠胃消化功能较弱者都应少量食用。有逆流性胃炎的患者应控制食用量,以免反酸症状加剧。

那健康的成年人就可以随意吃吗?

当然不是!建议食用小粽(50克左右),正常人单日摄入量不建议超过3个小粽的量,特殊人群更要减量。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本身不易被消化,食用太多会增加腹胀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另外,粽子含有不少糖和脂肪,吃太多会导致身体能量过剩,增加肥胖的几率。

另外,粽子属于“营养较为单一”的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充足,但缺乏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过量食用会增加身体负担。

健康吃粽子

这4点一定要牢记!

01

//替换主食,控好热量

粽子热量相对较高。再加上鲜肉、蛋黄、蜜枣、豆沙等馅料,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热量至少有300千卡,比一碗米饭还要多。

大家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免能量过剩,造成肥胖、高血糖等疾病。

02

//吃热的易消化

粽子中的糯米放凉之后会增加消化难度,所以对肠胃虚弱、经常消化不良的人来说,更好吃新鲜 *** 的热粽子,避免吃冷粽子。老人、小孩等消化功能较弱的人,要少吃粽子。

03

//午餐时间吃最合适

午餐时,往往是肠胃道“战斗力”最强的时刻,有利于粽子的消化。

将粽子当早餐食用也是可以的,但不建议晚餐时吃粽子。因为晚上肠道的蠕动会开始减慢,消化液分泌也会随着减少,此时吃粽子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痛、便秘等问题。

04

//吃粽子时“搭个伴”

糯米在胃中长时间停留,会一直 *** 胃酸分泌,还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为促进消化,减轻肠胃负担,大家可以在吃粽子时搭配些别的食物。

● 粽子配蔬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消化。而且蔬菜中富含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正好能弥补粽子的营养不足,合理搭配,均衡膳食。另外,蔬菜的饱腹感较强,和粽子一起食用还有助于控制粽子的食用量,避免热量超标。

●粽子配茶

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等物质可促进消化道松弛,吃粽子时配上一盏茶,既助消化,还解油腻。枣泥粽、豆沙粽等甜粽,适宜搭配清淡的绿茶、薄荷茶;以鲜肉粽为代表的的咸粽,则适宜搭配性质温和的熟普洱茶。

你是不是适合吃粽子的人?

医学指导:

广州市之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邓聪

端午节 is coming

粽子、箬叶、五彩绳、荷包、艾蒿……

托屈原的福

小长假有了,吃货的心也满足了

广东卫生计生实在不忍心透露这个残忍的事实:

粽子的脂肪、糖、热量远超各种主食

爱美怕胖的小哥哥 *** 姐们

吃粽子前记得量一 *** 重

心血管病、糖尿病、消化不良人群就忍忍吧

高糖高脂肪的小粽子不太适合你们

粽子虽小,热量惊人

传统的粽子清香糯滑,北方的粽子馅料以豆沙、枣和各类豆子为主,南方的粽子馅料以蛋黄、鲜肉、腊肉、火腿等为主。

别小看这小小一个粽子,所含热量可不低。很多粽子里都有猪油,尤其肉粽;红枣、豆沙粽则含糖极高。

一只中等大小、约120~150g重的“裸粽”,就是什么都不加的白粽子,热量约200~250千卡,而一只肉粽根据所用肉的肥瘦和含猪油的多少,热量有300~400千卡,豆沙粽的热量也在300千卡左右。

因此,一只粽子的热量,往往比一碗饭(100g、116千卡)的热量高出许多。再加上有些人喜欢在粽子表面撒一层糖,食用时摄入的糖分就又增加了。

是不是觉得有棱有角的粽子,瞬间没那么可爱了呢,小编忍不住看了一眼腰部的“游泳圈”,强忍下口水,决定少吃一个蛋黄馅粽子。

粽子再好吃,下列人群宜少吃

1心血管病患者

传统的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食用过量,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糖尿病患者

传统的碱水粽,由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组成,吃的时候通常还要加糖拌匀,如果不加节制,会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3胃肠功能虚弱者

粽子多数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素,胃炎、胆结石、胆囊炎等病人及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其实,在传统的粽子 *** 中换个花样,如主料以部分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以增加纤维质含量,还可以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也能给节日带来新鲜的感觉。

各位吃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间到了~能吃的东西都能做成混搭馅包进粽子里,什么??还有辣条粽、燕窝粽、小龙虾粽,小编跪倒~

要粽子,更要健康

1.粽子应趁热吃,且避开空腹及睡前两小时食用。

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

2.吃粽子一次更好不要超过两个。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切忌图省事,餐餐以粽果腹。

3.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帮助肠胃蠕动,可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吃完粽子后喝点绿茶或乌龙茶,也能起到很好的解腻效果。

注意:吃粽子不宜搭配促进身体发热的牛羊肉类、油炸食品和辛辣食品。

广东卫生计生祝各位小伙伴们

端午节安康!假期愉快!

通讯员:黄月星

标签: 鲜肉 粽子 热量 好吃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