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吃东西的时候,“味道”并非全部来自味觉,而是半数以上来自嗅觉,哪怕捏着鼻子——这就是香料应用于烹饪的意义 。
香料,在世界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神农时代,就有采集植香料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国外也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晏乃斯的陵墓于1987年发掘,发现美丽的油膏缸内的膏质仍有香气,似是树脂或香膏。
香料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奢侈品,专供王公贵族享用。它有很好闻的香味,还能使食物产生芳香。另外很多香料在欧洲还具有其它特殊代表意义,如欧洲传统上认为百里香象征勇气,所以中世纪经常用它赠给出征的骑士。迷迭香被定义为爱情、忠贞和友谊的象征。在古老的印度教中,罗勒是供奉毗湿奴神(Visnu)的圣草, 被视为是蒙受了天神高贵的香气而崇敬有加,有“印度教之神的捧花”之称。印度人还相信死者胸前必须放上罗勒才能进入天堂,因此,凡夫俗子是不敢受用的。在数千年中香料给人类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健康,它们唤起人类的贪欲,甚至引起战争和暴虐。这里以后进行细讲。今天要讲的是常见的香辛料的分类。
一、香辛料的增香作用。为什么把它放到之一位呢,因为首先你得先征服你的嗅觉然后才是味觉。但是像榴莲这种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东西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小编是地地道道的北方汉子,吃不惯那玩意儿,特别是有一次去广东那里,发现就连榴莲味的冰激淋就有七八种之多,瞬间觉得可怕的存在。具体来说常见的增香的香料主要有下面几种。
增香的香辛料有:莳萝籽、罗勒、红豆蔻、白豆蔻、肉蔻、香叶、香果、香菜籽、茴香、草果、丁香、八角、烟桂、肉桂、油桂、桂枝、陈皮、甘松、五加皮、千里香、香砂、香茅草、檀香、枳壳、迷迭香。其中莳萝子、罗勒、迷迭香在国内有些地方不常见,但是在西方菜肴中倒是经常出现。
今天小编冒死去市场上拍的,个头其实非常小,比芝麻稍大点。
二、增强食欲。这个就比较好了,要吃起来还想吃,让你有种上瘾的赶脚。
增强食欲的香辛料有:胡椒(黑、白)、花椒(红花椒、青麻椒)、干辣椒、葱姜蒜(干姜)、洋葱。小豆蔻。
小豆蔻,不要和豆蔻混淆。
三、祛除异味。异味儿主要有血腥味,如鸡鸭牛羊等的肉块,我们平常吃的时候多会加点料酒用水淖一下然后去掉浮沫备用。然而香料里有很多这种作用的,当你做家畜或家禽类的肉制品时加点这些会让你的祛味儿效果更突出。异味儿还有土腥味,就是我们平常买的鱼类,贝类、海产等,总有一股土腥儿或者海腥味儿。最后还有豆腥味儿,比如买的豆腐等豆制品,这个用的少就不详细介绍了。具体如下:
祛除血腥味儿的有:白芷、草寇、积壳、木香、山奈、良姜、草果。香茅草。千里香。百里香。砂仁。
祛除土腥味儿的有:红蔻、白蔻、山楂、辛夷。百里香。
祛除豆腥味儿的有:肉豆蔻、肉桂、丁香、肉桂、月桂、鼠尾草、小豆蔻、香菜等(不常用)
砂仁,注意和香砂不是一种。
四、代替糖类,调和卤水味。主要有甘草和罗汉果这两种。
甘草,注意和和白芷的区分(甘草里面有圈儿)
五、出回味儿。吃后感觉唇齿留香。主要有当归和荜茇。特别注意的是当归药味重,用时提前用温水泡一个小时更好。还有当归是“妇女之友”补血效果很好,像当归煮鸡蛋、四物汤特别适合手脚冰冷的体寒女士。荜茇在火锅底料里添加有增辛辣的味道。
荜茇,注意和毕卜不是一个东西。
六、辅助增香。主要有陈皮和甘草。
七、增色。这部分是天然的食物色素,可以给食物很好的上色,安全健康。
增色类:红栀子(增红色)、黄栀子(增黄色)、木香(增黑色)、丁香(增黑色)、红曲米(增红色)、姜黄(增黄色)、藏红花(增红色,贵,不常用来上色)。两种混合上中间色也可以。另外像黑胡椒、白胡椒也可以上黑和白色,八角和花椒上褐色,只是不太明显而已,它们更多的是利用增食欲,增香的特点。还有火锅中一般是用红辣椒来提色的。辣椒品种很多,这在以后再详细介绍。下面给大家一张思维导图,方便大家记忆。
具体每一味香辛料的特性我们以后再讲,欢迎关注!
卤味现在已经占据了餐饮的绝大部分市场,现在不管是肉类美食还是蔬菜类美食,哪怕是海鲜类都想来进军卤味的市场,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山享就遇见了一个小伙子,来到店里,想要买肉蔻,称自己之前在其他地方买到的肉蔻味道不好,并且个头也非常的小,他买的肉蔻一斤得40元,对比了一下我家40元的,他不禁感叹觉得自己亏了,小伙子虽然是做卤味行业的,但是对于挑选肉蔻还真的没有山享在行,所以今天山享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肉蔻的相关知识。
在卤水中加入肉蔻可以使其具有辛香,适合各种肉类,能去除肉中的腥膻味,让食材变得更加香醇,很多人都会问肉蔻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肉蔻是一种常见的香料,主要成分是肉蔻、丁香、砂仁和豆蔻四种。它的果实为肉桂色,外面有一层很薄的膜,内层为白色。它具有芳香气味,其香气可以掩盖掉食材本身的异味。而且可以使其更好地入味甚至可以让卤肉瞬间脱胎换骨。
肉蔻在卤水中的作用与功效:
1.肉蔻可去腥除膻,去除食材中的腥味、膻味等。
2.还可以增加食材香味,以及增强香味的穿透力。
3.还可以使食材变得更加香浓。
一、肉蔻的介绍
肉蔻是一种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香料植物,一般在我国两广地区和云南等地有栽培种植,肉蔻是肉豆蔻科肉蔻属植物,属于小乔木植物。它的果实为黄褐色,外面有一层厚厚的果皮,内层为深色果核,果核外面包有像火焰一般红色的假种皮,而剥开内核露出黄褐色的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了,肉豆蔻。
二、肉蔻的价值
肉蔻在卤水中是一种使用率特别高香辛料,肉蔻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而且还有一些甘油脂和矿物质等,它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能让人们有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人们在卤肉和炖肉时加入一些肉蔻,能让卤出来的肉香变得更加浓郁,它的药用价值也特别高,平时人们出现食欲不振或者是恶心反胃都可以在汤中或者是卤味中加入一些肉蔻来进行调理,它能让相应的症状有所减轻。
三、肉蔻在卤水中的作用
肉蔻在卤水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卤制动物食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肉味更香,更可以去除一些不必要的异味。
1.肉蔻能使肉类食材的腥味减少,还能增加肉的香味,所以在卤水中肉蔻经常用来给食材去腥除膻。
2.肉蔻具有消食作用,对于消化不良、腹胀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肉蔻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比如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一般在养生汤中也会出现。
四、肉蔻在卤水中的用量
如果是在卤水中用到肉蔻时,用量一定不能过多,如果用量过多,就会导致卤水有苦涩味,甚至还会有一些辛辣味,这会直接影响到卤制的食材,所以一定要适量加入。肉蔻在卤水中主要起到一个去腥增香的作用,它能增加食材香味,但是它并不是使用量越多越好,需要搭配着八角、花椒、小茴香等一起使用。虽然肉蔻的可以提鲜提香,但是渗透力并不是很强,所以要适当的搭配一些草蔻来进行使用,让肉蔻的味道更好的渗透到食材中。
五、肉蔻使用的注意事项
1.肉蔻虽好,但不能过多食用,肉蔻中含有一定的肉豆蔻醚,如果使用过量可能会导致大脑重度兴奋,甚至会产生幻觉。
2.肉蔻具有一定的毒性,过多的使用也会造成昏迷、瞳孔放大,甚至休克和死亡。
3.肉蔻在卤制食材时也要适量去使用,50斤卤水肉蔻的使用量更好不要超过15克,这样可以去除食材本身的腥味和膻味。
六、怎样挑选肉蔻
肉蔻最怕买到质量不好的,这样在卤水中不仅起不到作用,还有可能会导致卤水味道变味。挑选肉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看颜色
看看颜色是不是自然的黄褐色,并不是很鲜艳,如果颜色过浅,则有可能是“含硫”的肉蔻。
2、闻味道
购买的时候适当的闻一下,肉蔻的味道应该是自然的香味,而不是有 *** 性味道或者是霉变的味道,如果遇到这样的肉蔻千万不要购买,不是陈货就是经过处理的次货。
3、比大小
看看大小是不是都是均匀个大的,如果碰到干瘪个小的,很有可能是从香果中剥离出来的,而且一个肉蔻要有一定的重量,这样的肉蔻含油量一般都比较足,如果拿起来轻飘飘的就要考虑是不是“多次使用”过了。
如果当时小伙子掌握了这些肉蔻的知识,肯定不会买到那些肉蔻“次货”来进行卤制食材,不仅味道不香,还导致卤水味道有所偏离,重点是费时费力费钱。后来那个小伙子又来了,一直在向我讲,说之前买的肉蔻都50块一斤,但是还不如你这40块的好呢。
我分享的经验对您有所帮助,麻烦您给山享点个关注;如果您对香辛料有相关的见解或者是问题,您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山享会一一给您回复,山享有着30多年香料相关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不同肉材间的香辛料配比,以及后期该怎样补料(一)地域不同,香料的运用也会有差异。掌握了香料的技巧,完全可以根据食材不同自己配料及后期补料。再不用四处苦苦寻找配方又无法辨别真假,再不用担心卤汤越来越苦,中药味过大等等问题!
?1、首先设置基础料:八角,花椒,桂皮,小茴,丁香
?2、在这五味料的基础上,根据食材不同选择“定味料”:
?①猪肉: 丁香,肉蔻,胡椒,月桂,百里香,芹菜籽,砂仁
②鸡肉: 白芷,山奈,良姜,小茴,八角,桂皮,当归,川穹
③牛羊肉: 红豆蔻,肉蔻,肉桂,草果,香果,孜然,胡椒,丁香,白寇
④鱼类: 白寇,莳萝籽,紫苏,陈皮,白芷,小茴,香菜籽
⑤内脏: 肉蔻,草果,山奈,白芷,砂仁,荜拔
3、定味后再选择一些综合味道、增加内香透骨、除异压腥、调色等香料:
??①合味料: 甘草,陈皮
②透骨香料: 肉蔻,砂仁,草果
③调色料: 姜黄,黄栀子,红花,紫草
④脱骨: 草寇
4、辅助料:
?抑臭: 肉蔻,白芷,草果,桂皮等
注解:①一般通过这些组合,除卤水香料用得多点,其它的也就十几种香料就能解决问题。
②关于以上每种香料的用量,要根据食材的多少,按比例决定每种香料需要用多少分量。需要的朋友可在留言区留言,如果需要的人多,我会在下篇文章中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常用香料特点:
肉蔻: 增鲜。在猪肉类中用量稍大,鸡类产品中用量少。
草寇: 脱骨。在鸡产品的必不可少!
小茴香: 提味
白胡椒: 祛异增香
紫苏: 鱼肉增香去腥料
陈皮: 味辛辣苦、清香解腻。以两年的陈皮更好
花椒: 去腥
肉桂: 芳香、味甘
砂仁: 透骨。放多了会特别苦!可以把我们配制的其它香料的味道,渗透到肉里乃至骨髓!(前提是必须买到真正的阳春砂仁,而不是冒充砂仁的益智仁)
丁香: 后味很大,不能多用
白寇: 去腥效果突出,适用于腥味比较大的肉类,比如:鸭产品、牛羊肉
香叶: 有中和诸味的作用,一般用量不大
草果: 解腻去腥。用多了会发闷!在牛羊肉中比例稍大
山奈: 肉类吃到胃里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用多了会有辛辣味
丁香: 用量最少。极易挥发,在最短的加热过程迅速出味。用多了会发闷
白芷: 增香解腻,祛腥除膻。放多了中药味会特别大!
黄栀子: 给卤水调色,可直接添加。本身带有苦味,注意添加剂量
姜黄: 成品色泽金黄,如盐焗鸡
红花: 使汤汁或者食材色泽金黄
紫草: 多用于 *** 红油,辣酱。增加鲜红色
香料的合理搭配:
肉桂配良姜、荜拔:可增加大热大辛的作用!促使肉酥烂、肉与骨分离。
白芷配丁香、草果:可增强其芳香味,去腥、避秽、杀菌防腐
砂仁、豆蔻、陈皮配八角: 可增强其浓烈的特异芳香气味,并渗透肉内外,并有健骨消食,化积的作用。
温馨提示:
药不是越多越好,要少而精,合理搭配才能更大限度的发挥其性能!
一些对于香料有较多了解的朋友,他们往往能通过一些味道便判断出一到两种香料,而今天的这篇文章便是源于此,一个多年在某宝卖香料的朋友,竟然会被一份简单的香料粉给蒙骗了,当这份香料粉送到这位朋友手中后,他便判断出其中有辣椒、丁香和肉桂,这几种香料味道相信只有对于香料有所了解的朋友都可以判断出来,可惜它错了,其实这份香料粉只是用了一种香料而已。
看到此处或许有些朋友觉得小鸣是在说笑,其实不然,真的就是一种香料,若非亲眼所见,小鸣也绝对是不会相信真的便是一种香料产生的效果,这种香料叫做多香果!多香果这种香料真的是不复多香之名。
多香果是常绿双子叶植物,在植物科类上和我们熟悉的丁香其实是近亲。对于多香果,我国中有些朋友称呼为众香子、三香子、甘椒等,它本身的香气比较浓类,同时带有较强的辛辣味觉,味道也比较多样,这个个性丰富的香料若是应用得当,那么对于复合搭配时,那便是一种不错的助力。
多香果的香气主要是集中在内核中的种子内,它本身带有的辛辣味觉比起和它模样有些相似的胡椒而言,多香果的辛辣度要高上许多。多香果的香气虽然多样,但是都比较浓厚,由于以上的原因,多香果其实在用量上并不能太多,一般来说定位为佐料较为合适。在具体的配伍上,多香果也有着一些比较固定的喜好。
例如多香果可以搭配香叶、肉蔻、丁香、香茅,它的加入可以提升这些香料的香气,大致效果和草蔻对于草果的增益相近。多香果本身具有不错的附香能力,所以在使用多香果的时候,一些后香部分渗透力较高的香料要谨慎使用。多香果的出香速度不弱,使用它的时候并不适合长时间炖煮。多香果的香气比较独立,并不会容易受到其他香气的掩盖,就算是咖喱这种浓郁的香料配方中,它也可以傲然而立,所以它是合适用于比较复杂的配伍的。多香果这种不错的佐料,对于喜欢香料的朋友,是值得花些时间研究的。
想要用香料烹饪羊肉需要知道的事情,读懂食材和香料必须共同进行秋风起的季节,正是羊肉展现它娇嫩身姿的时候了,关于羊肉如何用香料烹饪的问题,是这个时候很多朋友有兴趣的事情,今天就深入一些讲讲,如何用香料烹饪好羊肉。
羊肉作为一个总称,其实很多时候在大多数朋友们就是整只羊,其实很多说动物一样,羊全身的各个部分上的肉质都是各有特点的,如果想要正真的用香料做好羊肉,那么读懂各个部分的羊肉,才能真的将合适的香料用于羊肉身上。
图片来源于 ***
羊的各个部分的划分图,从这张图片上面,我们可以比较清晰清楚羊的整体时候如何划分的,接下来我们便说说几个常用部分肉质的区别,以及如何使用香料来烹饪比较合适。
上脑,这部分羊肉的脂肪和肉质交融度十分的平均,肉质也比较嫩滑,因为脂肪程度不高,所以这一部分的肉质腥味不重,因为肉质的特点,比较合适用于刷、或者是铁板烤制。这一部分不需要太多的香料来搭配,若是用于刷的话,可以使用孜然和芝麻调制一些蘸料,铁板烤制的话,少许小茴香和迷迭香混合做撒料即可。
胸口部分的肉脂肪和肉质的分布十分的层次分明,这一部分的脂肪油腻不高,在遇到高温烹煮的时候,会散发出油脂特有的香气,因为肉质和脂肪层次分明,十分合适用于闷煮,在选择香料上,一般可以选用少量的白芷、少量的桂皮、少量的草果、小茴香,少许的香果即可,因为腥味不算是太重,使用香料时去腥的任务不重,主要还是突出清新的香气,以及原本的羊肉香味。
羊腩部分的肉质比较有韧性,嚼劲毕竟足,比较合适红焖或者是炖煮,这一部分其实脂肪含量不高,而皮脂的胶质比较多,在选用香料的时候可以使用肉蔻、肉桂、胡椒、小茴香、草果的组合,用肉蔻的特性修正韧性的问题,草果控制油腻度,肉桂和小茴香用于辅佐香气,而胡椒做些提味。
羊里脊这一部分是羊肉最鲜嫩的部分,脂肪含量极低,而且蛋白质含量高,这一部分的肉铁板烤制、煎制是最合适的,只需少许的孜然、少许的迷迭香,配上少许的椒盐,便有一种难言的美味。
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部分,它的脂肪覆盖全面,其中并没有筋的掺杂,肉质肥美,无论是烤制、煎、炖煮都是十分合适的。这一部分的肉在若是烤制,可用用孜然、小茴香、少许良姜粉末、少许香叶制成粉末撒粉使用,若是煎的话少许迷迭香配上小茴香和孜然便有十分美味的味道,至于炖煮,那更好使用南姜、草果、桂皮、小茴香、草蔻、白芷做搭配,在保持它特有肥美香味上做文章。
羊腿部分的肉质纤维比较丰富,这一部分的肉质嚼劲四种,嚼劲中带起的肉食十分的明显,使用烤制或者是炖煮,针对这一部分的肉质,若是烤制,需要使用小茴香、孜然、香叶做搭配,而炖煮的话一般可使用南姜、白芷、草果、草蔻、甘蔗一同炖煮,使之肉质糯口,肉香味浓郁,突出一个清新的肉香。
分析一组配方中香果的作用。
花椒50克、陈皮25克、辛夷15克、小茴香20克、寸草15克、苹果12克、八角30克、山楂15克、香砂10克、白芷55克、香果15克。这是一组卤肉香料配方,每个香料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十二、香果的作用。很多人觉得香果就是肉蔻。其实香果分为:圆香果去壳、长香果,就是肉豆蔻。作用和肉蔻一样。而咱们配方中经常说的香果就是这种长香果,它在卤水中具有去腥和增加鲜味的功效。特别是针对一些腥味比较重的食材。
使用香果可以对香味的回口有明显的增强。在这个配方中,花椒50克、陈皮25克、山奈13克、桂皮18克、栀子15克、良姜12克、肉蔻10克、山楂15克、香砂10克、白芷55克、香果15克。
在这个配方中,花椒50克、陈皮25克、辛夷15克、肉桂15克、小茴香20克、寸草15克、苹果12克、八角30克。香果的用量比较少,是作为佐使料使用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卤肉的回口香。
「香料包的秘密14」砂仁和香砂仁是一种香料吗我们在配置香料包的时候,有时候会出香砂仁,有时候又会出现砂仁,刚开始,我以为是两者的简写。
后来接触的香料越来越多,才发现,两者完全是不同的香料。
那么他们之间该如何区分,在场景使用上,又有何区别呢。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共同学习吧。
先来聊聊香砂吧。
这个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香砂仁,他是姜科艳山姜属的果实,气味弱,味道淡,虽然味道和砂仁接近,但是香气较小,好在价格便宜。
我在网上找资料,有人说这个是益智,也有人说他就是香砂仁,我看他的形态更像香砂仁,有大神知道的可以留言告诉我们哦!
再来聊聊砂仁。
砂仁又称为阳春砂,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子,砂仁通常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表皮棕褐色,上面覆盖着密集的刺状凸起。
也许大家不知道,砂仁其实是长在草根部的土面上,而且是一丛一丛的,有点像掉在地上的杨梅。
砂仁闻着有柏木香,果香和淡淡的麝香的复合型香气。
尝着有薄荷一样的清爽感,具有去腥,除异,解腻,增香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胃消失。
砂仁利用自身的复合香气,让卤出的肉更加醇厚。
同时他也是一种透骨的香料,不过用量不能多,多了会发苦。
因为砂仁的价格非常高,好的阳春砂已经卖到了两百一斤的高位,所以市场是鱼龙混杂,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点。
之一个是砂仁分进口和国产,进口的比国产的,那就不是差一点点啊!
那么该怎么辨别呢!
其实很简单,进口的砂仁皮厚,国产砂仁皮薄。
这个就是剥开的国产砂仁的外壳,薄如蝉翼。
第二个就是,有一种叫做益智的香料在市场也被冒充为砂仁。
益智和砂仁同科山姜属植物益智的种子,两者长得比较像,需要仔细分辨才能分辨出来。
这个就是益智,是不是很像,只是这个长成了长圆形,而且表皮没有刺状凸起。
他的果子是长在草干上的
益智虽然香气也很浓郁,但是还是不及砂仁,所以一定不要被骗了。
以上说了那么多,感觉好像我们常见的香砂仁一无是处,难道在砂仁面前,他就真的没有任何作用了吗?
而其实香砂和砂仁比较,它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用处,就像是我们常见的卤水或者是麻辣火锅底料、麻辣口味卤水这样烹饪方式之中,香砂可以混合出有别于砂仁的精彩。
在卤水之中,香砂虽然不能像是砂仁一般,在搭配上山奈、香叶、胡椒这样的香料,很好的为食材的表层附香。
但是它却能在后香部分,为其他香料承托香气带来更好的服务。
例如小茴香、丁香、香茅草这些在卤水之中常用于后香的香料,它们在搭配上香砂之后,本身的香气会得到更好的烘托。
在麻辣口味的卤水之后,香砂在搭配木香、香果、荜菝这样的香料时,它则是能更好的提升麻舌感,而这些都是在卤水之中砂仁所不具备的本领。
所以香砂虽然和砂仁香气相近,但是它绝对不是砂仁的代替品。
在网上,我还找到一位大神分享的,关于砂仁和香砂仁搭配同一种香料,产生的不同效果。
非常直观的表达了砂仁和香砂仁的不同优势,值得推荐给大家啊!
砂仁+草蔻(除了香气更为上扬之外,草蔻促进肉骨分离的效果会得到增强)
香砂+草蔻(香气增强效果较弱,但是草蔻本身带有的辛感会被加强)
砂仁+香叶/山奈(香气会得到上扬,香味会变得更为丰盈,因为砂仁渗透力强,所以香气能进入食材的部分会得到加强)
香砂+香叶/山奈(香气增强有限,但是香气总体上会变得凝实,口感的多样性有些许的改善)
砂仁+肉蔻(肉蔻增强鲜度的料性会被加强,增强肉类食材糯口度的料性也会得到一些增强)
香砂+肉蔻(肉蔻的料性并没有得到增强,但是回口的感觉会有所变化)
砂仁+白芷(若是将用于麻辣配方上,二者的搭配除了増香,还能让香味带上清新感,若是将二者用于传统口味配方,増香效果明显)
香砂+白芷(二者同样用于麻辣配方上,增强清新感的效果较弱,但是会增强麻香的回口感,若是同样用于传统口味配方,则白芷的去腥臊效果会得到增强)
砂仁+草果(草果香气浓郁度会得到调节,让香气更为多样。)
香砂+草果(香气并没有明显调节,但是草果对于一些特定食材异味的抑制能力会得到加强)
砂仁+小茴香/千里香/丁香(砂仁分别搭配小茴香、千里香、丁香这类用于后香的香料时,会混合出一股较为绵长的回口香气)
香砂+小茴香/千里香/丁香(使用香砂的话后香并没有得到明显增益,反而是小茴香、千里香、丁香这些香料本身的味道会被衬托出来)
砂仁+花椒/荜菝/胡椒/辣椒/香果/生姜(砂仁搭配这些常用的辛辣香料时,它会明显的增强辣香的饱满程度)
香砂+花椒/荜菝/胡椒/辣椒/香果/生姜(香砂搭配这些香料,带来的并不是辣香明显的增强,而是增强了麻香和麻舌感。)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大概可以理解为,砂仁就是自身比较强大的领导者,可以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而香砂仁,就是一个更好的赋能者,他没有自身的多少存在,但是却让和他在一起的香料更强大了。
好了,今天的砂仁和香砂仁,我们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我是三哥,一个敬畏食材,尊敬传统,热爱创新的美食创作者!
肉蔻到底是什么东西,与白蔻、草寇、红蔻什么区别?一次全告诉你在5000多年前,人类对香料的使用就有了研究和应用,给食材去腥、解腻、增香,一直延续至今天。
今天咱们来说一下肉蔻。
肉蔻,学名为肉豆蔻,肉蔻的原产地是马来西亚、巴西等地,国内产于两广、云南、台湾或者福建、海南等地。
肉蔻在我国虽然很早就被引入,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只是把它当做一种炖肉的佐料。
在我们炒菜时候用的十三香当中,有一种就是肉蔻。
一、如何挑选优质的肉蔻?
购买时尽量挑选个大饱满,果实有分量的肉蔻,砸开之后香气浓郁者为佳。
二、香果和肉蔻是同一种香辛料吗?
香果,是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子,
肉豆蔻是中药名,是肉豆蔻种子的种仁,
也就是说,香果去皮之后就是肉豆蔻。
肉蔻香味比较稳重,而香果香味飘逸,而且带有水果般的香味。西方国家常常使用肉蔻的黑果皮用来做西餐蛋糕。
中国人喜欢把肉蔻和各种香料组合到一起,用于炖肉、烹调、卤菜。无论是酱、卤、炖、烹调都离不开肉蔻的组合做出的产品。
三、肉蔻的功效
1、除腥异味
肉蔻在我们卤肉时可以去除腥异味,提升肉质的鲜度,改善口感。作为辅助增香,用量不宜过大。
2、 *** 神经
肉蔻能够 *** 人的神经。因为肉蔻里面含有让人兴奋的物质,用量过多可以令人产生幻觉,所以国家才要求肉蔻需要炮制经过特殊处理,但是这里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在短时间摄入过多的肉蔻,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
3、渗透性强
肉蔻的“脱骨香”很有名,还能促进骨肉分离,让食材更加入味。
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给食材调香,可以挥发特殊的油脂味道,香味可以渗到肉的内部和深层。
4、给卤水防腐
5、特殊功能:止泻
四、肉蔻使用方式
肉蔻一般与肉桂、陈皮搭配使用,这样的话口味比较回甘。
当它和香叶,山奈,砂仁,搭配使用时,能够加强香气的入里性。
一般用于带骨类食材。比如羊肉,鸡肉,鸭肉等。
肉蔻的用量为:每千克的食材中放8- 15克。
除了肉蔻,香辛料中还有白蔻、红蔻、草蔻,它们的名字十分相近,模样也很容易被混淆,但是作用和使用方式却不大相同。
肉蔻、白蔻、草蔻、红蔻,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就给大家来详细的讲解一下。
一、白蔻
白寇又名紫寇,外壳呈现灰紫色。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买颜色太白的,很有可能是硫磺熏过的,白蔻香味不浓,白蔻的作用主要是祛除腥味,增加清香感。但是它的香气容易挥发,不容易留存。并且遇热挥发过快,所以不能炒制烘烤,因其有苦涩味,用量不宜大。
当它搭配砂仁,山奈,陈皮,草果,白芷,丁香,可以用于卤制鸡肉类食材,当它搭配大茴香,小茴香,香叶,砂仁,香茅草使用时,能够提升辣椒红油的香醇口感。
用量:每80斤卤水放25-35克左右。在卤制羊肉时可以适量增加用量。
二、草蔻
草蔻颜色为淡褐色,果形圆润饱满,香味浓烈,有去除膻、增香的效果。在卤制牛羊肉类的时候可以适量多放。
当它和草果搭配时,针对油腻类食材,可以改变食材肉质纤维特性,让油脂更容易出来。
当它和丁香搭配时,能够很好的调节丁香的香气,使其不那么霸道。当它和白芷搭配时,不但可以改变肉质纤维的特性,还利于去腥元素进入肉质,以至于更好的去腥。
当它和陈皮、荜拨搭配时,能够更好地提升肉香,使肉的食材越嚼越香。
三、红蔻
红蔻,又名红豆蔻。味辛,可解决动物性食材的辛膻气味,为食材增香。常用的八角、桂皮、胡椒搭配。
红蔻有去腥的效果,但是用量不宜过大。不适用于卤制鸡鸭肉类。
每千克食材用量不超过 5 克。
如果您是餐饮从业者,想要购买或咨询香辛料,欢迎私信,点赞加关注会有较大优惠!
作为一名从业30多年的干货调料店的老板,经验也是比较丰富的,关于干货香料有什么疑问的,大家可以打在评论区,我会一一解答。
地方名菜改良后,马上成为了热销菜改良菜,顾名思义,就是根据餐厅定位、客户口味、时代需求、人群饮食习惯,在传统菜式或地方名菜的基础上,对菜品做法进行修改,以求让出品更加完美、更适合餐厅客户的需求。
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师傅对菜品的改进,就做得十分好,有的甚至修改做法后,马上就成为了畅销菜品。
黄桃锅包肉
夹一块锅包肉,再吃一口黄桃,既增加了水果香味,还起到解腻清口的作用,两者搭配可谓“天作之合”。
另外,传统锅包肉用色拉油炸制,肉片发白,与黄桃在一起略显不搭,而此菜改用豆油炸制,成菜颜色金黄,与黄桃浑然一体,不经意间给客人以惊喜。
*** 流程:
1、猪里脊肉片入水粉糊内抓拌均匀待用。
2、锅内加豆油,大火加热至七成,将肉片分多次下入热油中炸至定型,捞起沥油。注意要少量、多次操作。
3、锅内倒入肉片一起复炸,并不停搅动,防止粘连在一起,肉片边缘开始打卷,外表微黄时捞起。待油温升至八成热,倒入肉片再次复炸,使其外表更酥脆,捞起沥干油分。
4、锅内加底油,放入红干辣椒段,倒入橙汁,加入白醋搅匀,加白糖、生抽,大火烧沸,熬至略粘稠时下入成品的黄桃罐头,浇入明油并搅匀,将葱丝连同炸好的肉片一起放入锅内,翻炒均匀后即可起锅走菜。
普米族肉卷粉
张荣去贵州考察时,偶然品尝到用米皮卷上猪血、腊肉、粉条等馅料制成的“都匀肉卷粉”,吃完后念念不忘,回郑州后就立刻将这道名小吃搬入店内,但没想到的是,郑州的食客接受不了肉卷粉里猪血带来的腥味。
于是张荣旋即做出了改良,她将都匀肉卷粉与河南卷煎结合在一起,用猪腿肉代替猪血,再把米皮换成鸡蛋皮,并在走菜前浇上蒜茸、红油等调制的料汁,放进微波炉加热使做好的肉卷粉进一步入味,成菜微酸微辣、蒜香浓郁,极受食客欢迎。
此菜成本仅10元,毛利高达74%,每月至少能卖出900份。
批量预制:
1、锅入少许色拉油滑透,倒入鸡蛋面糊(全蛋液100克、面粉20克调拌均匀)摊成直径约为35厘米的圆饼,晾凉待用即成鸡蛋皮。
2、猪腿肉馅150克、腊肉香肠碎100克、红薯粉条碎50克纳盆,加淀粉30克、十三香、盐各3克、味精、鸡粉各2克拌匀,撒葱末、姜末各10克,淋香油5克调匀成馅。
3、把鸡蛋皮平摊在案板上,将第2步调好的馅料卷成筒状,上笼蒸25分钟,晾凉后冷藏待用。
走菜流程:
1、蒜茸15克、红油10克、米醋8克、香油5克、味达美3克调匀成料汁。
2、取出做好的肉卷粉400克切片装盘,均匀浇入料汁,放进微波炉加热1分钟,取出后撒线椒圈、美人椒圈各3克、熟白芝麻粒2克即成。
招牌太安鱼
郑师傅将太安鱼搬进店里后,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四点改良:之一,将主料换成了鲈鱼和草鱼,给食客多一种选择——草鱼肉质鲜嫩,但杂刺较多,售价69元/份;鲈鱼肉质厚实肥美,杂刺较少,适合老人、儿童食用,售价89元/份。
第二,鱼块裹发粉糊炸制,与普通淀粉糊、全蛋糊等相比,发粉糊炸后更蓬松,能充分吸收汤汁的滋味。
第三,除了泡椒外,这道鱼肴中还用到了鲜青椒、干辣椒,味道更富层次。
第四,改煮为泡,将鱼块裹糊炸两次,待其完全熟透后装盘,浇入熬好的汤使鱼块浸泡入味,确保食客吃到时口感依然酥脆,避免了鱼块入锅煮制后外壳软塌。
批量预制:
1、鲈鱼宰杀治净,去掉主骨和杂刺,鱼肉改成1.5厘米见方的块后洗净纳盆,每2500克鱼块加啤酒350克拌匀腌制10分钟。
2、面粉150克、生粉150克纳盆,加清水200克、色拉油10克、安琪酵母粉5克调拌均匀,静置发酵半小时,至表面出现许多小孔,即成发粉糊。
3、取鱼块放入发粉糊中裹匀,下入烧至五成热的宽油小火炸至定型,捞出沥油备用。
走菜流程:
1、锅入宽油烧至七成热,下入提前炸制定型的鱼块400克小火复炸至金黄酥脆,捞出后盛入盘中。
2、锅入色拉油200克烧至七成热,下大葱段80克、蒜子50克大火爆香,倒入自制泡萝卜碎(白萝卜条、胡萝卜条入泡菜水中腌制2天,取出后按照5∶1的比例剁碎即可)100克、野山椒碎50克、干红辣椒、干红花椒各5克炒香,烹入生抽10克、陈醋5克,添二汤800克,调入味精、鸡粉各5克、白糖2克,加青椒块25克、煮熟的鹌鹑蛋6个、黑木耳5克小火煮约1分钟,起锅前撒花椒面3克搅匀,倒入盛有鱼块的盘中,撒熟白芝麻粒5克即可走菜。
技术关键:
1、主料应选用每条重量在750克以上的鲈鱼,肉质肥厚,便于改刀。
2、调制发粉糊时用到的原料“各司其职”、缺一不可:面粉起粘合的作用,而生粉则能起脆;加入少许色拉油,能让炸好的鱼块表面更光滑;酵母粉可以促使调好的面糊发酵,让炸好的鱼块外形更圆润、口感更蓬松。
3、陈醋需开大火时淋入,使酸味挥发,只留香气和鲜味。
豆腐糖粘羊尾
糖粘羊尾是一道传统川菜,以肥肉为主料,拖蛋粉糊炸熟后裹糖食用,口感酥脆香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颇受欢迎,是当时宴席上常见的菜品。
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这道菜品也因为过于油腻而被淘汰出局。
如今潘大师将其做法保留,只是把原料换为健康养生的千页豆腐,便成为一道极受欢迎的甜味菜品。
*** 流程:
1、千页豆腐400克改刀成长5厘米、宽、高各0.8厘米的条,汆水去掉豆腥味。
2、豌豆淀粉150克、鸡蛋3个调成稠糊。
3、下入豆腐条裹匀。
4、将其分次放入三成热油炸至定型,捞出后开大火将油温升至六成热,放入豆腐条复炸至表面微黄,沥油备用。
5、锅入清水200克烧开,放白糖200克小火慢慢加热搅动,期间锅内糖汁的变化如下:白糖融化→表面泛起大水泡→变成小水泡→均匀遍布的“鱼眼泡”。
6、待糖汁变得粘稠,搅动时感觉略有阻力,立刻将锅端离火口,倒入炸好的豆腐条,用铲子快速翻动,使糖汁均匀地裹在上面,然后放慢速度,继续铲至糖汁开始凝固变白,豆腐表面形成一层浅浅的白霜。
7、撒白芝麻10克,将豆腐盛出装盘即成。
技术关键:
由于熬糖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时间标准,基本上都是凭借感觉、经验来完成,因而很容易操作失误,造成以下两种结果:
1、熬糖时间不够,豆腐入锅粘成一坨,即使勉强掰开也粘嘴粘牙,毫无酥脆口感;
2、熬糖的时间久了,粘好的豆腐略微变冷,表面的糖衣就开始慢慢脱落,影响卖相。
海鲜涮锅
此菜从钵钵鸡改良而来,不同的是搭配鸟贝、毛蛤等多种胶东海鲜,用自熬麻辣烫汁水煮后,鲜辣开胃,百吃不厌。
原料:
扇贝、鸟贝、毛蛤、蚍蛴各100克,熟毛肚、千页豆腐各80克,大虾、笔管鱼各2只,娃娃菜、蘑菇、茼蒿各150克。
调料:
自制麻辣酱100克,干辣椒段10克,花椒15克,盐5克,味精10克,鸡精10克。
*** :
1、扇贝、鸟贝、毛蛤入锅煮至断生,捞出去壳取肉,洗净后穿到竹签上。毛肚改成长条,千页豆腐改成薄片,穿到竹签上。大虾、笔管鱼处理干净后用竹签穿好。
2、锅入高汤1千克,调入自制麻辣酱以及其余调料烧开,小火熬出滋味,下入娃娃菜、蘑菇、茼蒿、蚍蛴快速煮至断生,捞出装入木桶状盛器垫底,在原汤内放入各类串串中火煮3分钟,提出后放到“木桶”里,舀入适量原汤即可走菜。
自制麻辣酱:
配料:
菜籽油10斤,七星椒400克,新一代辣椒350克,满天星辣椒300克,郫县豆瓣酱250克,永川豆豉100克,茂汶花椒500克,青花椒300克,老姜末250克。
香料:
小茴香20克,白蔻15克,草果10克,香叶、桂皮、香果、肉蔻各8克,甘草、良姜、砂仁、当归各5克,丁香、灵草、香茅草、枝子、广香、排草各3克。
炒制:
1、三种辣椒放入沸水中大火煮5分钟至回软,捞出沥干水分,入搅拌机绞碎成糍粑辣椒。
2、所有香料入机器打成二粗碎,倒入60度的白酒浸泡10分钟,沥干备用。
3、锅下熟菜籽油烧至融化,放入老姜末、郫县豆瓣酱、糍粑辣椒大火熬制,然后改成小火不断推炒40分钟,熬干水汽,至辣椒变成深红色时,倒入豆豉,下花椒继续推炒10分钟,最后放入香料碎,翻熬8分钟后停火,盛入桶中,自然晾凉即成。
说明:
新一代辣椒红色素含量高,可提升酱料的红亮色泽;“满天星”辣度浓烈,可增加酱料的辣力指数;七星椒辣味略轻,但香气很浓,可增加酱料的醇香。三种辣椒搭配使用,才能熬出色、香、味俱佳的麻辣酱。
*** 关键:
海鲜涮制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口感会变老。
生敲豆干
生敲是南京的传统地方菜,已流传了300余年,其原料为大个的黄鳝。之所以叫“生敲”,是因为在鳝鱼活杀去骨后,要用木棒敲击鳝片,使其肉质松散,故而得名。
“金哥”生敲的特别之处,是在保留传统做法的基础上,为其增加了四种垫底辅料供食客选择,其中小肉圆是油炸过的,牛筋、牛腱是卤熟的,而最特别的则是这个看似普通的豆干——千张先晾晒至干脆,再经过油炸、水煮两步,口感变得筋道有韧劲。
由于太受欢迎,这款豆干从生敲的辅料,摇身一变成为主料,做成红烧菜或干锅佳肴。
鳝鱼初加工:
1、选用每条重0.8-1斤的大黄鳝20斤宰杀治净,去掉头、尾,将身子从背部纵向划开,注意保持腹部相连,去骨后略微冲水,鱼皮朝下摆在案板上,用擀面杖不断敲击鳝鱼使其肉质松散,在肉面打上深至3/4的十字刀,每隔8厘米切断备用。
2、锅入宽油烧至六成热,下入鳝鱼段炸至颜色金黄、卷曲成“麻花”状时捞出沥油备用。
3、锅入底油烧至五成热,下入五花肉片500克、蒜瓣、姜片各150克、香葱段100克、八角5个煸炒出香,待肉片油脂溢出,添二汤25斤,放鳝片,加老抽60克、糖35克以及适量盐、鸡粉小火炖2小时,每12段鳝片及5片五花肉为一份分装入小砂煲,浇入沥去渣滓的原汤浸泡待用。
豆干初加工:
千张(市场上卖的千张分薄厚两种,薄千张晒制后一碰即碎,入菜效果不好,因此要选择质地厚的千张)改刀成长30厘米、宽5厘米的片,串入铁签挂在通风处吹2天至脆,取回后先入六成热油炸6-8秒,捞出沥干油分,再下入沸水中保持似开非开状小火煮5分钟,捞出沥干备用。这样处理后的千张,吃起来有嚼劲,煮时更易吸味。
走菜流程:
取一个装有鳝段的砂煲,从边缘处将豆干100克塞入底部,放在煲仔炉小火加热3分钟,顶端点缀提前过油的蒜苗、红椒段各10克即可走菜。
技术关键:
炖鳝鱼时加少许五花肉片,可增加成菜的油润香气,但肉片的量无需太多,否则口感过腻。
大公馆辣子鸡
此菜由歌乐山辣子鸡改良而来,与传统版本相比,这道菜有三点改良:之一,摒弃加酱油、老抽的传统腌制手法,只用辣鲜露腌制,颜色更红亮,鲜味更浓郁,辣味更充足;第二,辅料中添加了酥脆金黄的麻花(掰碎或者整个入菜均可),麻辣香脆;第三,鸡丁的焦红、花椒的棕红、辣椒的鲜红与麻花的金黄、葱花的碧绿完美交织出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提前预制:
仔鸡10只宰杀治净,改刀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冲净血水后纳入盆里,先加白酒200克拌匀去腥,再放辣鲜露适量抓拌至鸡块颜色棕红。
走菜流程:
1、锅入宽油烧至六成热,下腌好的鸡块炸干水汽后捞出。待油温升至七成热,倒入鸡块复炸至外部焦酥、颜色深红。
2、锅入菜籽油100克烧热,下鸡块375克翻匀,加干红椒段400克、干红花椒200克,调入鸡精、味精各8克、白糖少许翻炒均匀,离火倒入香料粉5克,再加白醋、料酒、花椒油各少许翻炒几下。
3、倒入麻花碎150克、葱花30克,旺火快速翻匀,点缀少许白芝麻、葱花即可走菜。
香料粉:
八角、香叶、桂皮、陈皮各100克、干青花椒50克、白豆蔻、草果、白芷、肉豆蔻、小茴香、罗汉果各40克、高良姜、孜然、山柰各30克混合均匀研磨成粉。
*** 关键:
1、鸡块更好现码现炸,倘若搁置时间太久,血水析出,鲜嫩度大打折扣。
2、调味时需注意:下入鸡精、味精、白糖后一定要翻炒均匀再离火下香料粉,否则容易糊锅。
说明:
先下鸡丁,再加干辣椒、干花椒炒香,有两点原因。一是鸡丁全部用辣鲜露腌制,辣味充足,倘若再炒香干辣椒、干花椒,此菜辣味过重;二是干辣椒、干花椒下锅翻炒几下即可起锅走菜,保持了辣椒、花椒的鲜红色泽,卖相更美观。
新派九转大肠
这款大肠与传统做法不同,是用红曲米上色、蒜蓉辣椒酱炒制,成菜蒜香、辣味突出、口感丰腴。走菜时放在大理石板上保温,配上腊八蒜、酸黄瓜、海带丝、萝卜干四种小菜上桌,非常解腻。
批量预制:
1.将大肠1500克翻过来,刮掉油脂,加盐、醋和面粉搓洗干净,取较细的一端塞入较粗的一端内,捋直,两端用牙签固定,入沸水焯透去掉杂质并定型。
2.焯好水的大肠放入锅中,加入红曲米200克,添清水没过原料,中火煮5分钟再浸泡至上色后捞起。
3.将上色后的大肠1500克放入卤水中大火烧开,转小火卤制40分钟,停火后浸泡20分钟,捞起晾凉,切成3厘米长的段。
4.蒜蓉辣椒酱100克入料理机打碎,取出后放入锅中,加入美极鲜酱油4克炒香起锅备用。
走菜流程:
1.平底锅入底油烧至五成热,取大肠段12个放入锅中煎至两面焦香。
2.锅下底油烧至五成热,加入炒好的蒜蓉辣椒酱15克滑散,下入大肠段12个裹匀酱料,起锅摆到大理石板上,撒香芹末,跟腊八蒜、酸黄瓜、海带丝、萝卜干各一小碟上桌。
卤水调制:
1.葱段、姜片、蒜子各150克一同炸香,用纱布包住制成蔬菜包;八角、香叶、丁香、豆蔻各少许,用温水浸泡20分钟,装入纱布包内。
2.锅下高汤4000克,放入香料包、蔬菜包,下入美极鲜酱油150克,烧汁150克,李锦记卤水汁150克,蒸鱼豉油120克,东古一品鲜酱油100克,干葱头、小葱各100克,冰糖15克大火烧开即成卤水。
在调制卤水进程中,香料使用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食物提供其独特的风味,祛腥增香,让食物产生不同的风味。食用辛香料能产生独特的芳香分子,从而抑制不良风味,改变或增强食物原本的风味。因为食用辛香料所含物质不同,所产生的芳香性也不尽相同,有挥发性,容易在空气中扩散,也有油溶性与水溶性,需经过高温才能够挥发性其物质的,这种特性在卤水调配过程中,通过不同组合产生所谓的前香,中香与回香风味特征。食用辛香料的使用,让美食丰富了嗅觉体验与神秘感。食用辛香料种类繁杂,香味各异。
如何让香料与原料组合碰撞出奇妙诱人芳香,需要大量品尝与实践。正可谓未知理无以为师,不知其性无以为药。要想用好香辛料,唯有了解香辛料本源与物性,才能做到物善其用。GB/T21725对食用辛香料的定义是具有赋香,调香,调味功能的植物果实,种子,花,根,茎,叶,皮或整植株天然植物性产品。列有67个天然食用辛香料,划分有浓香型,辛辣型,淡香型三个类别。我们卤水赋香,调香常用到的主要有以下31种:
浓香型:八角,小茴、丁香、小豆蔻、桂皮、百里香、多香果、肉豆蔻、芫荽,香豆蔻
辛辣型:大蒜,大葱、胡椒、花椒,生姜、洋葱、香茅、砂仁、良姜、荜拔、辣椒、薄荷
淡香型:山柰,月桂叶、甘草、豆蔻、孜然、姜黄、草果、当归、迷迭香
食用辛香料的风味是以一种复合成分,可能包含几百上十种不同的芳香化合物,其中一种味道特别明显的,就是其主导特有的气味,而我们主要依据的就是这个特征,选择使用香料,调和出诱人前香,中香与回香食材的味道。香料中常见的芳香性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种。
二硫化合物,烯,醇,酮、醛不同种类,具体如大蒜,薄荷、桂皮等,这是我们在大蒜,柠檬,桂皮上闻到的“香味”的来源。二硫化合物及及醛这类化合物的挥发性非常强,因此含有这类物质的香料通常出锅前或在凉菜中加入,如大蒜粉,香菜,薄荷叶。
生活中常见的如花椒,孜然,香叶,八角等香料通常为植物的种子或枝叶,这些东西如果直接放在嘴里咀嚼的话通常不怎么好吃,口感大多是辛辣, *** ,麻木的,而产生这种口感的化学物质,通常都有一定毒性。植物制造这些物质,正是为了保护自身驱赶天敌,使其免受其他动物的侵袭,而难以消化的特点还能够借助动物传播种子。而芳香性化学物质存在性质,决定了是油溶和水溶的差别很大,如在烹饪中常见到:通过爆锅赋予食物风味操作。就是用油与高温来释放其化学物质。水溶性的作用相同,烹饪中是通过加入醋和酒精来溶解释放部分芳香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