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阿姨爷叔天天要去小菜场买菜,但摊头上那些长得很像,口感却大不一样的“双胞胎”菜,你分得清吗?同品种不同色的菜,价格相差为何如此之大?哪类菜适合“素烧”,哪类菜又适合与肉同炒呢?快来跟着大厨学几招吧~
本期电视专家:
徐铭恩 上海朵馥苑酒家行政总厨
卷心菜、牛心菜、青甘蓝,你分得清吗?
看看下图中的这几颗菜,除了那颗紫色的紫甘蓝,另外的三种菜大家都分得清吗?
卷心菜
传统的卷心菜,又称高丽菜。外观较为扁平,口感偏糯、偏甜,所以,如果要做全素菜的话,选择卷心菜更适合。而在挑选时,则要挑选重量重的,被菜叶包裹的整颗菜更紧实的,这样的卷心菜口感才会更软糯。
牛心菜
牛心菜的外观长得就像一颗“牛的心脏”,其本身的甜味没有卷心菜那么重,而且菜叶也更加爽脆,所以,如果要与荤菜同炒的话,建议选择牛心菜更为合适。在挑选牛心菜时,则要挑分量轻的,被菜叶包裹的整颗菜比较松,这样的牛心菜,炒出来的口感才会更爽脆。
大厨提醒:
因为牛心菜的根茎部位比较硬,所以在烹饪牛心菜前,更好将它的根茎部位整个切除,不然会影响口感。
青甘蓝
青甘蓝的外观比较圆,与紫甘蓝的外形一样,它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为解腻、爽口,所以将其用冷水冲洗过后切丝,铺在炸猪排下是一种非常好的解腻方式。而在烹饪上海人都非常喜欢吃的罗宋汤时,而要做最地道的罗宋汤,一定不要选择偏圆的卷心菜,而是选择青甘蓝最为合适。因为,它的口感偏硬,不容易住化,而且吃在嘴里时,它还会有淡淡的甜味散发出来。
大白菜、小白菜、娃娃菜,你分得清吗?
大白菜:维生素C高
大白菜的体型较大,外层偏绿,里面的菜芯黄中带点白,包心较紧,菜叶是向里面弯曲的,常见的黄芽菜也是大白菜中的一个类群。大白菜味美清爽,水分含量高达95%,且热量低,冬日风大干燥,常吃大白菜能起到润肠、帮助消化的作用。
如何挑选和储存?
●如果大白菜的叶子已经散开了,代表已经存储了一段时间,不够新鲜,颜色翠绿的大白菜风味较佳。根部切口是否新鲜水嫩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处理白菜时,如果不是一次性吃完,记得一定要保留白菜外面的部分。因为这些残叶可以自然风干,保护白菜里面的部分。
小白菜:胡萝卜素高
小白菜又叫青菜、鸡毛菜、油白菜,和大白菜的主要区别是不会结成球状,呈深绿色,有叶柄。虽说小白菜个头小,但它含有的胡萝卜素含量比豆类、番茄、瓜类都多。胡萝卜素能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视力不好,有夜盲症的朋友可多吃些小白菜。
如何挑选和储存?
●挑选小白菜有两个关键:一是鲜,小白菜特别嫩,最容易萎蔫。所以凡是叶尖萎蔫的都不要买;二是嫩,也就是说,长相老的不要买,颜色深的老,浅的嫩。
●小白菜的储存时间很短,更好当天买当天吃,放冰箱能储存两三天。如果用保鲜膜包住,可以储存一个星期左右。
娃娃菜:膳食纤维高
娃娃菜长得比较袖珍,仅有大白菜的四分之一左右,长相更加精致。叶子嫩黄,菜叶比较直,每一片的大小差不多。娃娃菜甜嫩甘美,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而且娃娃菜的钾含量也很高,对于缺钾,平时经常感到疲劳的朋友可以多吃。
如何挑选和储存?
●娃娃菜应挑选个头小、大小均匀、手感结实、菜叶细腻嫩黄的,如果捏起来松松垮垮的,有可能是用大白菜菜芯冒充的。
●娃娃菜在常温下应当拆开袋子,用报纸包起来放在通风的地方。不打开包装,放冰箱冷藏也是可以的~
青芦笋 VS 白芦笋
白芦笋
白芦笋的顶部微微发紫,其中的矿物质要比绿芦笋高出许多,而它所含有的丰富的硒,也有助于抗癌。它作为全球十大名菜之一,所含有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都比一般的蔬菜要高出五倍以上,甚至还被誉为是“蔬菜之王”。
再加上,白芦笋相对绿芦笋来说,产量要少得多,在市面上也较为少见,所以其价格相对普通芦笋也较高。虽说菜场里可能找不到它的身影,但大家一般可以在超市中买到罐装的白芦笋,其营养价值与新鲜的白芦笋也差不太多。
青芦笋
时常上常见的青芦笋也有粗细之分,而它们的区别在于:
★好的粗芦笋,其芦笋穗较长,并且不会开花,而芦笋的营养成分其实都在其芦笋穗中。在去皮的过程中,也只需要去除其根部的皮(整根芦笋的五分之一)即可,而其上方则完全可以食用,无需去皮。
★而细芦笋,在它刚上市时,它的口感确实比较嫩,而且不用去皮,但上市三天后的细芦笋,甚至比粗芦笋还要老。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为了不去皮而选择细的芦笋,而如果购买了细芦笋回家烹饪,也要记得剥皮。
大厨提醒:
如果家里有痛风的病人,一定不要让其吃粗芦笋的顶部,容易引发病症。相反的,痛风的病人可以选择细芦笋食用。
茭白也有“雌雄”之分?!
雌茭白
所谓的雌茭白就是茎内特别容易发育,所以它的下半部分也就显得比较饱满,而它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食用的品种,平时在市场上所能见到的99%的茭白都是它。
雄茭白
雄茭白又称野茭白,一般在7-8根雌茭白中,才会有一根雄茭白的身影。所以,它的价格也比我们平时经常吃的茭白要贵三倍左右,而他的主要功效就是解热清火。区别于雌茭白入口的微甜,雄茭白在长时间咀嚼后就会散发出苦味与涩味。虽然雌茭白和雄茭白价格相差甚远,但其营养价值却差不多。如果是为了口感和性价比,那购买市场上常见的雌茭白即可。
挑选茭白的常见误区
大家在挑选茭白时,是否通常都会看它的根茎部分够不够白净和饱满呢?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 *** ,因为茭白在刚从田边挖出时,其颜色其实并非白色,而是呈现淡淡的黄色。而我们在市场中看到的茭白底部的白色是商家为了方便运输和储藏,所以将其进行了处理而产生的颜色的变化。
大厨建议:
因为茭白的表皮会残留一些药剂,所以在烹饪茭白前,千万不要怕浪费,更好将其外皮用刀削去,相对会更加新鲜、更加干净、更加安全。
本文图片来源 *** ,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本周市场情况
本周(11月9--13日),上海江桥批发市场蔬菜混合均价264.2元/百公斤,环比上周的267.2元/百公斤,减幅1.1%。同比去年218.2元/百公斤,增加46元/百公斤,增幅21%。
本周市场交易量随着“北菜南运”的结束,蔬菜供应进入季节性淡季,外省客菜供应也处于逐步回落,南方市场中的豆类、茄瓜类也是刚少量上市。上海以及江浙产区气候条件良好,地菜供应非常充足,从集团数据来看,郊区菜本周供应7105吨,环比上周的6151吨,增加954吨,同比去年该时期的6851吨,增加254吨。
上海市周边蔬菜正处于旺季上市期。二级市场客户同时反馈走量较为缓慢,其中原因有类似于上周中所提到的,随着蔬菜产区运输路途变近,成本和输运条件降低,蔬菜从田间供应就变的开始分散。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之前提到的,蔬菜需求对象一部分也是从需求者到自供者,乃至可以变成分享者。那么,在当季周边地菜上市旺季期间,今年山东货源中的辣椒、豆类销售也是较为困难,主要是由于最近夜间低温,使得货源偏少,商品来场价格高和地菜价格低形成了较大差距,影响了正常的走量。为此,该阶段的情况与往年是有所不同的。
周内市场混合批发均价与上周预测基本吻合,以小幅度下滑为主。同时本周均价也出现了忽高忽低的情况,这也是每年该季节出现较为频繁的现象,如大宗类商品已经在低价位,当天入场量增幅较大,但在高位商品的豆类、辣椒类少量入场的情况之下,市场混合均价会在当天出现明显回落。从后续气象条件来看,气温未见大幅度跳水,更低气温也未出现个位数,总体蔬菜的量、价将继续保持平稳走势。
本周单品重点分析菠菜、茄子、卷心菜和冬瓜。
菠菜
市场江苏和山东菠菜已经来场十多天,价格出现一个回落的过程。
从刚上市的65-70元/箱,到现在江苏徐州菠菜(圆叶小菠菜)40-50箱(净重18斤);山东滨州菠菜(尖叶小菠菜)45-50箱(净重18斤),两大产区大菠菜基本都在30-35箱(净重18斤)。
今年的菠菜上市前期价格比较低,且销售速度非常缓慢。从市场菠菜上市情况来看,目前上海以及江苏常熟周边的菠菜正处于大批量集中上市期,外加河南等地也同时进入冬季菠菜供应期,菠菜可谓是产区广以及同时段批量上市,如市场常熟菠菜价格在1.4-1.8元/斤,价格上要低于山东和江苏两大产区菠菜。
上周末据客户介绍,山东滨州和江苏徐州整车销往各大市场的菠菜销售速度不快,产地收购价格也是由高向低,批发价格环比出现回落。
其实,每年该时段菠菜会出现类似情况,价格的回落取决于该阶段各产区的量。长期在产区收购的万老板介绍,几乎每逢“双十一”菠菜就提前“放价”。而每年气温下降后,各产区菠菜上市量放缓,以及一部分露天菠菜退出市场,大棚种植菠菜上市,价格也会出现回升。
现阶段各大产区菠菜集中应市,菠菜从刚上市的叶嫩、秆脆,在出售翻看容易出现较大损耗,现在上市的菠菜已经完全达标,质量非常棒,价格也处于低位区,后续随着气温下降需求会加大,价格也会出现正常回升。喜欢吃菠菜的要抓紧咯,还不乘机下手尝鲜。
茄子
从上周起,福建茄子正式入场,本周福建茄子来场经营户继续增加。茄子批发价格也出现了回落。
本周茄子供应产区从原有的山东兰陵、江苏海门、浙江嘉善,增加了福建漳州;浙江姚庄、台州产区茄子的批发价格从上周的2.5-3.0元/斤,现在也环比降到了1.6-2.0元/斤。
茄子批发价格回落原因:
一是目前处于产区一上一下的衔接重叠期。近期天气温度适宜,山东和江苏产区的茄子虽然已经进入上市尾期,但茄子在质量和货量上相比往年较好,且来场的浙江和福建茄子也开始正式入场,产区上市量也一天比一天大。
二是立秋后到正式入冬前,茄子需求不及炎热夏季和寒冷冬季,所以目前处于销售淡季。
卷心菜
“有涨必有落”的商品就是卷心菜,从今年5月份开始上涨,到整个夏季一直处于高位走势,11月才开始逐步回落。
前2年卷心菜批发价格始终在0.3-0.6元/斤,2019年全年平均价格在0.45元/斤,批发价格处于低位,这几年卷心菜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变化,需求上大多转移到了青甘蓝上。
正是由于长时间的低价,加之今年年后的疫情影响,今年下半年卷心菜的种植面积有着较大的减少,9-10月期间批发价格也一路高涨到了1.2-1.3元/斤,直到进入11月山东卷心菜开始收尾,江苏东台、上海南汇卷心菜开始应市,产地由远变近,运输成本降低,批发价格现回落到了1元/斤以下。目前,市场山东产区卷心菜批发价格0.85元/斤,江苏、上海卷心菜批发价格在0.8元/斤。
该阶段卷心菜环比价格虽然出现回落,但是当前的批发价格依旧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且批发价格高于大白菜,同时与上海周边青甘蓝相仿,也是不常见的。据客户介绍,后续随着上海本地青甘蓝批量上市,以及上海、江苏等地卷心菜持续上市,批发价格还会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冬瓜
进入11月中旬冬瓜价格开始走高,冬瓜产区由夏季为主的江苏、河南、山东、辽宁等地开始转移到南方的广东、广西等产区,也是往年批发价格正常上升的一个阶段。但是今年冬瓜的批发价格出现了一个跳跃式的高度,最近吊冬瓜价格在1.45-1.5元/斤,地冬瓜价格在0.8-0.85元/斤,也是明显高于去年的价格(翻倍)。
而价格的上涨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今年夏季江苏一带的地冬瓜价格就略高于去年同期,而这种情况是由于夏季多雨气候造成冬瓜减产,使得进入10月后江苏地冬瓜的供应量明显低于往年,进入现阶段货量减少,从而价格开始走高。而吊冬瓜在夏季客户也会从北方调货来场,今年夏季北方经历了罕见的“三次台风”连续北上的异常气候,吊冬瓜处于产区紧俏情况。而现在冬瓜开始由南方产区供应,据客户介绍,原本该阶段会有广东、广西的冬瓜入场,但今年广西冬瓜在质量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入场较少,仅广东冬瓜来场。
另外,到该阶段由于冬瓜量少,海南产区在11月期间受台风影响雨水多,部分经销商有存瓜惜售情况,带有一定的炒作情况出现。
为此,以上多种因素使得冬瓜价格出现了明显走高。
(来源:部分摘录自上海江桥批发市场蔬菜部大数据工作室,《中国蔬菜》整理而成,内容仅供参考)
涨了涨了!行情摆脱11月的平静如水,个别蔬菜上涨明显点击文章右上角,即可关注柑露生态农业
来源:《中国蔬菜》
市场情况
上周以来市场蔬菜平均价格环比明显上涨,本周平均价格随着南方货每天进场量的大小出现了忽高忽低的走势,周内更低228元/百公斤,更高245元/百公斤。总体上,市场均价随着南方商品的入场出现了正常的季节性价格上浮。
从周末市场情况来看,南方货上市客户继续增加,市场销售速度好转,但同比去年该阶段略弱,主要是因为上海以及周边地产菜上市量依旧比往年较大。目前市场的郊区蔬菜平均价格在150-160元/百公斤区间,而去年该时段的价格已经在180-200元/百公斤区间。
每年的10-11月是上海郊区菜上市的旺季,这也是今年南方货源迟迟不敢冒然入场的原因,同时今年下半年以来,蔬菜的总体价格偏低,这也使得南方货在上市的时候放慢了脚步。
从市场情况来看,12月南方货也到了“不上也得上”的时期,南方货经营户客户数有所增加,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个情况,就是像云南的豆类、山东的番茄等等,批发价格虽有着上涨,但产区收购价上涨幅度要好于批发价格的上涨幅度。
出现这种怪相的原因主要是:北方降雪使得北方产区的收购价格上涨,各产区收购价格也被带动起来,而像江浙沪市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尴尬期”,既不属于真正的北方,也不属于真正的南方,当地地产菜量多,价廉物美,南方客菜价格只是产区收购价格上涨后的“被迫性”上涨,而非需求增加后的主动上涨。
天气与市场行情
本周上海气温继续下探,更高温度持续双位数,更低温度个位数,郊区更低气温0度。上周似乎还在秋天,本周极速降温立刻进入冬天。
这种“尴尬期”即将被打破。通过联系朱家角地菜种植大户田金娣获知,前期的气温较好,蔬菜批量上市已经形成,还需市场来消耗,气温的快速下降会使后期蔬菜的生长进一步放慢,短时间内受冷空气影响蔬菜价格会小幅度波动。预计12月中旬以后,随着天气的影响蔬菜价格会有一定表现。
总体来说,随着冷空气南下气温不断下降,12月江桥市场会有海南、广东玉米,福建、云南莴笋,广东、海南辣椒等陆续来场,车型上会以挂车为主,交易量也会环比性的增加。
在冷空气不断南下的影响下,江桥市场南方货中的番茄、芸豆、豆王、青豆、茄子等涨幅较为明显,但广东辣椒以及大陆商品中的青菜、白菜、白萝卜、青甘蓝、卷心菜等价格依旧没有波动。市场总体行情受冷空气影响有着涨跌浮动,已经完全摆脱了11月的平静如水,也给了经营户一定的希望和信心。
本周之一值得关注的是台风情况。台风季主要是以夏季为主,而本周第28号台风“北冕”已经进入我国48小时线内,但不会直接登陆我国。从这次台风预报上来说,会给广东、福建、浙江地区带去喜雨,这些地区的部分地方因干旱出现了农作物减产的情况,但不知降雨是否猛烈,所以迎接降雨的过程中仍要记得做好防护。
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广东辣椒的行情。广东辣椒当前行情比较低迷,在冷空气影响下北方和华南一带的辣椒会受一定影响,但这只是时间问题,冷空气不断继续发挥,对于后续的走势比较看好。
散菜花
江桥市场散菜花菜价格持续上涨,批发价格在12月3日直接达到2.3-2.7元/斤。
据了解,目前江苏和上海散菜花的量较少,10月期间我们曾提到,去年的滞销使得散菜花种植面积减少,像上海崇明地区的部分客户今年都种植了水稻。而前期降雨也较少,使得这批散菜花每亩产量上有着500-700斤的减产,现在气温下降长势缓慢,据客户介绍,北方像北京和山东等地区,对浙江慈溪和余姚的散菜花收购需求加大,以及冷冻厂订单形成后也有着大量需求,产区收购价格也直接奔着2元/斤。浙江温州散菜花之一车来场上市量不大,预计散菜花的价格短时间不会明显下跌,价格行情要好于去年同期。
西兰花
西兰花价格在11月以来行情较为平稳,批发价格持续在1.9-2.0元/斤,在持续没有波动的行情下,本周西兰花行情价格被打破,出现上浮。批发价格上涨到了2.7-2.8元/斤,环比上直接有着0.8元/斤的上涨。
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江苏和浙江西兰花产区开始交替衔接,而在此期间,早期西兰花受气温偏高影响下批量上市市场消耗,而这批西兰花又遇到少雨影响目前上市期货量环比减少,外加天气断崖式的下降目前生长缓慢,以及北方需求增加,所以价格一跃而起,收购价格从1.7-1.8元/斤上涨到了2.4-2.5元/斤。
西兰花今年夏季以来价格处于往年低位中,现在出现了上涨,预计在12月中也会有着一定的行情表现。
山芋(红薯)
目前山芋主要来自广东湛江、山东临沂等产区,有黄心、白心、西瓜红3个品种。其中,来自广东湛江的西瓜红现在上海需求加大。但近几个月以来,南方部分地区少雨,广东湛江山芋同样受干旱气候影响在产量略有降低,但同时又因为近几年需求加大,以及去年该时段山芋批发价格在1.8-2.0元/斤,在需求和售价较为理想的情况下今年山芋的种植面积是有所增加的。
江桥市场去年做广东山芋的客户只有2-3家,今年已经增加到6家。同时了解到,广东地区接近三分之二的山芋地都种了西瓜红品种,西瓜红在口感、瓜型、颜色上都达到了商品薯的标准,蒸、煮、烤等都适合。目前江桥市场广东西瓜红批发价格在1.4-1.6元/斤。
市场新品推荐
口感型番茄
本周江桥市场有番茄新品入场。据客户介绍,该商品最近刚上市,属于口感型番茄,味道浓郁,皮薄、肉质饱满、汁水甜美,没有僵硬的口感,主推儿时的味道。在种植期间使用熊蜂授粉,与其他番茄不同之处在于囊多饱满、肉质鲜粉,带有番茄自然的小颗粒。
市场标准10斤/箱,批发价格在5元/斤。需要该商品客户可前往本市场番茄区域张玉军客户那里预定采购。
澳大利亚芦笋
每年冬季江浙沪芦笋进入淡季后,市场芦笋主要来源于福建漳州,目前福建漳州芦笋已经来场,市场批发价格在20-22元/斤之间(直径12-16毫米,长45-50厘米)。
市场客户今年也从澳大利亚空运芦笋来场,该芦笋质量非常棒,目前主要是山姆超市、酒店、迪士尼等商业体有着一定需求,以订单模式进行订购。目前客户提供MM级、L级,批发价格为25-26元/斤,需要的采购客商可前往江桥市场芦笋区域李玉成客户席位进行订购。
本报讯(劳动报记者 陆燕婷)又到一年夏日,申城菜价如何?
根据上海市农委披露的数据,7月25日,上海的青菜批发均价为5.5元/公斤,鸡毛菜批发均价为10元/公斤,卷心菜批发均价为1.35元/公斤。而从田头价来看,目前公布的最近数据为7月22日,青菜田头价为3.63元/公斤,卷心菜为1.46元/公斤,鸡毛菜为6.01元/公斤。上海蔬菜集团7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叶菜类“四大金刚”(生菜、油麦菜、杭白菜、上海青)走势平稳,批发价格小幅上涨。
日前,受多种因素影响,上海蔬菜交易市场量、价呈波动走势。上海天气最近午后多雨,影响下游采购的销售。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对蔬菜保鲜有着较大影响,对于采购需求非常谨慎。与此同时,因二级市场依旧未正常营业,市场需求性的带动依旧较弱。对于游街式、时段式、仓库式等临时性经营而言,在外力因素冲击下,蔬菜供需链也有较大变数,后续量、价的反复波动也会在一段时期内存在。
在批发价格方面,受需求端影响,同步出现波动:7月18日至7月22日,商品白菜、青甘蓝、西葫芦、卷心菜持续低位走势,因其普遍购买对象是大食堂、工厂、学校,受疫情影响需求并不大;上涨商品娃娃菜、莴笋、豇豆周内走势较好,是受产区气候影响,货源偏紧,价格水涨船高;而叶菜类“四大金刚”走势依旧平稳为主。业内指出,近期,山东、河南产区相继经历了6月的高温和7月的降水天气,影响了两大产区蔬菜的上市,产销价格随之上涨。
在疫情影响下,需求的不稳定导致了价格波动较为明显,蔬菜批发价格出现了小幅上涨。后续来看,入伏后的天气依旧是高温持续,7月下旬气象预报南方雨水普遍不多,北方和中部有着降雨情况,部分地区有极端暴雨和大暴雨。对于蔬菜的供应预计会带来不便,预计下周蔬菜的供应批发价格回落可能性不大。
蔬菜集团披露的数据还显示,7月18日至7月22日,百合、芋艿新鲜上市,长萝卜处于低位区间。以百合为例,其主要来自两大产区安徽广德、湖南龙山。今年龙山百合150-160元/箱,广德140-150元/箱,优质的百合批发价格差相对较小。另外,由于去年龙山百合质量不佳,广德百合在去年7月期间,销售情况极佳。
夏季,江西铅山的“毛芋艿”也正式上市。铅山芋艿特点就是“红芽”,商户称为红芽芋艿,口感细软、绵甜香糯,可以作为菜肴、点心,是江浙沪居民较为喜欢的根茎类商品之一。从今年情况看,铅山“毛芋艿”批发价格较同时段要高出不少,更优芋艿销售在120-140元/箱(30斤),约有30-40%涨幅。
莴笋作为高原夏菜的代表菜种,肉质细嫩、色如翡翠,一直深受市民的喜爱。今年上市以来,批发价格较为平稳。此前批发价格均价在1.1至1.3元/斤之间波动。近日莴笋价格崛地而起,出现了快速提升。
此外,进入七月,长萝卜有河北张北产区和陕西榆林产区,随着两大产区同时集中上市,长萝卜价格回落后一直处于低位运行。
蔬菜量价齐升?本周散菜花走高,尖椒、团生菜下跌,土豆表现平平七月蔬菜价格波动较为平繁:受换档、换季和大暴雨影响,蔬菜价格上涨较快;后因天气好转,出产量增多,天气炎热不便保管所致,产地急于销售,收购价格下降;所以七月蔬菜价格极为不稳。预计到八月初,夏秋交替时蔬菜价格还会波动。
北京新发地市场:
本周(7月26日--7月30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波动上行,涨势明显。论主要因素还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多地先后经历了强降雨天气的袭击,北方蔬菜主产区也经历了多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对蔬菜的生长、采收、保鲜造成较大的影响。
尖椒:此前市场上销售的尖椒主要来自山东潍坊、河北唐山、辽宁锦州。近期,这些地方的尖椒已经开始退市,本周尖椒价格下降,主要是内蒙古赤峰、山西朔州的尖椒开始批量上市,供应量明显增加,价格降幅明显。据悉,赤峰、朔州地区今年椒类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同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使得今年价格同比降幅明显。
团生菜:6月中下旬以后,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团生菜主要来自河北北部的张家口地区,先是坝下地区,后是坝上地区。近期市场上的团生菜基本上全部来自张家口的张北县。坝上地区的团生菜也分早茬、晚茬,早茬团生菜此前曾经有些地块遭受到冰雹的袭击,价格出现上涨;本周价格下降是晚茬团生菜开始上市,供应量明显增加,价格下降明显。
由于今年夏季冷凉地区蔬菜的种植面积整体是扩种的,生产形势好于去年同期,供应能力强于去年同期,尽管近期出现一些灾害性天气,价格环比也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但是整体价格还是略低于去年同期的。因此,近期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属于阶段性上涨,后期如果降雨停歇以后,蔬菜的价格还是有可能出现一些回落的。
武汉白沙洲大市场:
这周(7月26日--7月30日)上涨幅度较大的品种是花菜、大白菜、芹菜,本周重点分析花菜、大白菜、芹菜这三个品种,花菜均价从3.74元/公斤上涨到4.57元/公斤,上涨幅度22.19%;大白菜均价从0.91元/公斤上涨到1.1元/公斤,上涨幅20.88%;芹菜均价从4.94元/公斤上涨到5.55元/公斤,上涨幅度12.35%。
花菜:(指有机花菜)花菜货源主要来自省外甘肃兰州,极少河北张北靠近内蒙的货源,据了解兰州之一季花菜结束,目前是刚开始上市的第二季花菜,兰州花菜换档换季,且第二季花菜刚开始上市,货量少,质量好,产地收购价格上涨较大,使花菜价格在本周陡涨,由于现在花菜产地单一,估计花菜价格还要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目前花菜价格在每公斤6元-4.5元左右,待第二季花菜大量上市后花菜价格才能有望回落。
大白菜:大白菜货源主要来自武汉省内高山宜昌和恩施两地,少量内蒙大白菜,武汉省内高山地区时常下雨,雨天的大白菜从低温地区运到武汉高温地区极易腐烂变质需打冷运输,所以大白菜进场货源量有所减少,而打冷大白菜的运输成本费用上升,同样省外内蒙大白菜也是需要冷藏车打冷运输成本大,发货商基本是亏损,导致货源减少。收价高,运输成本上升是近期大白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芹菜:芹菜货源主要来自省外山东,少量兰州芹菜,陕西和宁夏是西洋芹品种,本地芹菜全面退市,兰州芹菜是配车捎带的货源,主要依靠山东芹菜供应,现在山东受台风影响,连续下大雨,芹菜采收困难,只有少量货源,产地收价上涨较大,使芹菜价格连续上涨,估计台风结束后,八月初芹菜价格应该会有所回落的。
上海江桥市场:
本周,市场整体批发价先扬后抑,周前期由230-240元/百公斤,小幅上涨到260-270元/百公斤,价格上涨在可控范围内。
大宗类商品如卷心菜、牛心菜、青甘蓝、长萝卜等受需求 *** ,价格先是迎来短期大幅上涨,周后期价格又遭遇跳水下降。白菜价格波动上涨,毛芹、莴笋、散菜花、西兰花等环比上涨。
花菜:往年6月份,散装散菜花已经退市,北方兰州产区散菜花上市。但是由于去年同期散菜价格处于高位,6月份,河北开封、秦皇岛等地客户还有很多冷库散菜花,新老散花集中供应市场,使得散花价格持续保持平稳。
进入7月末,散菜花价格明显上涨,从产区了解情况来看,张北散菜花处于上市早期,兰州散菜花出现换茬。再加上当前多地受台风影响,散菜花需求明显提升,几个因素共同助推散菜花价格冲高,本周更高达到110-130元/箱(33斤,合3.3-3.9元/斤)。客户介绍,产区收购价同样明显上涨。
土豆:去年寒潮影响下,山东土豆推迟上市,批发价格较好。当时云南土豆也处于价格高位,加上前年云南土豆价格表现也不错。导致今年云南土豆出现扩种。
而广东、福建、广西土豆正常应市,再加上早期山东土豆上市货源可谓十分充足。今年4月,土豆价格已经出现低位,5月,山东大棚土豆价格一度跌至往年露天土豆的价格,批发价同样快速下滑。
6-7月以来,土豆价格依旧小幅波动,7月,辽宁、河北等地新土豆上市。受台风影响,土豆销售速度还可以,但是批发价依旧较为平淡。目前,批发市场山东冷库土豆1.0-1.35元/斤,袋装0.7-0.85元/斤,河北土豆0.85-0.9元/斤。
后续市场还将迎来河北围场、内蒙古等地新土豆。虽然土豆比较耐存储,但南方夏季气温走高,加上夏季人们更愿意买快速消耗的菜,综合来看,预计土豆价格仍将维持平稳状态,特殊气候条件下可能会小波动为主。除此之外,相关信息显示,当前土豆出口量同比去年偏低。
青年志愿者连夜奔赴保供一线,上万份“保供包”送到市民手中图说:逸刻供应的“保供包”抵达闵行集中供应点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3月28日清晨,一辆辆满载蔬果生鲜的货车驶入位于金山的百联逸刻鲜食工厂,随着一声呼喊“7000只鸭子到了,大家一起抓紧来卸货”,来自百联逸刻总部的青年志愿者迅速上前,卸货、分拣、装箱、打包……有条不紊地快速运作着。
3月11日以来,百联逸刻先后派驻4辆流动餐车服务黄浦、闵行、杨浦等区域的15个社区,全力以赴保障民生。随着市民购买民生刚需产品需求进一步加大,保供任务也日益加重,从一线门店到总部员工,百联逸刻的员工正纷纷奔赴到抗疫保供“一线”。
争分夺秒,全员连夜奔赴一线支援
3月27日,随着上海市发布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要求,百联逸刻作为上海市保供企业之一,也接到了对口保障闵行民生刚需品供应的任务。当晚,逸刻首席执行官赵陈斌立即召开管理层 *** 会议,将保供工作放在首位加紧落实,商品、物流、营运等部门迅速进入“备战”状态,紧急联络加大采购量、安排仓库货车运送、招募总部员工支援。
“现在需要到逸刻金山的工厂打包分装,工厂人手不足,谁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核酸报告可以出小区,速速报名。”当公司总部内部群里一声呼喊,无数个“我可以、我去”涌现出来,其中不乏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当晚凌晨,之一批32名总部志愿者 *** 完毕,在朦胧夜色中向着金山进发,“每天看着门店伙伴在一线忙碌辛苦,我都恨不得去帮忙。当时看到群里招募,丝毫没有犹豫就报名了”财务部门的吴彦说。
几经协调周转,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8辆大货车陆续驶入厂区,随着7000只白条鸭、1225箱香蕉、数百箱光明牛奶、数百箱耙耙柑、香梨、沃柑、番茄、青甘蓝、卷心菜等生鲜蔬果 *** ,全部人员随即戴上手套分工作业。考虑到每箱水果重达12公斤、蔬菜30公斤以上,男志愿者承担了卸货、搬运等体力活儿,女志愿者则负责分拣、打包等工作,长时间的手搬肩扛和重复劳动,并没有磨灭大家的干劲和热情,反而让大家心更拧成了一股绳。
图说:逸刻总部志愿者在逸刻鲜食工厂支援
3月28日上午9时许,第二批40余位志愿者抵达金山工厂,也迅速投入现场“流水线”作业中,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驱散了初春清晨的寒意。“大家都想着能快一点就快一点,尽快把物资打包好送到居民手中”逸刻社区店负责人高杨说,而已经连轴工作超过10小时的他,当天依然拉着小拖板车来回搬运,跑了不下百趟。
在争分夺秒、汗流浃背的奋战中,28日下午4时许,百联逸刻将“保供包”送到了闵行区的集中派送点。傍晚时分,不少梅隆镇居民已经收到了这份街道居委发放的“保供包”,樱桃谷鸭、水果、蔬菜、牛奶一应俱全,重量大概在8-10斤,市场价约200元。“看到住在闵行的朋友晒图,顺利收到我们亲手打包的蔬果,再累都值得了。”不少志愿者感慨。截至3月29日,百联逸刻已经累计打包送出上万份“保供包”。
无人车送货上门,无接触安心服务
在志愿者奔赴保供一线的同时,为满足不同区域多样化的民生保供需求,百联逸刻充分整合资源,与新石器合作的AI无人车也驶入浦东各大小区,通过无接触安心服务,为市民送上一批批平价量足的新鲜蔬果。
3月27日上午,浦东张江地区的申城佳苑、川杨新苑等社区,驶入3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无人车,市民们自助扫码下单,即可购买售价30元一份的蔬菜礼包,包括土豆、黄瓜、番茄、娃娃菜,红薯、蜜薯、玉米等,重量约8斤,可以满足一家三口2-3天的饮食需求。
图说:逸刻总部志愿者在逸刻鲜食工厂支援
而这份蔬菜礼包,正是由百联逸刻负责供应。每天早上10时许,百联逸刻的流动保供餐车开到指定街道社区,由百联逸刻工作人员将产品手动放入无人车,再由无人车按照指定行驶路线,停靠各保供小区为市民提供服务。“由于是无接触支付、自提,居民比较放心,今天中午前已经卖出去100多份蔬果包百联逸刻无人车工作人员方兵介绍说。据悉,考虑到市民对于鸡蛋、绿叶菜、牛奶等健康产品的需求,百联逸刻后续将不断调整无人车的供应品类,更好切实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图说:逸刻为无人车提物资供应
从坚守门店的一线店员、睡在仓库办公室的物流职工、凌晨采买蔬果生鲜的商品采购、前往工厂支援的总部志愿者……在这疫情“倒春寒”的特殊时期,百联逸刻人都在努力承担起普通岗位上的责任和担当,迎难而上,保障着每一个“小”家的餐桌,守护着上海这座“大”家。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寒潮来袭,申城肉菜供应充足 运力吃紧,平台急招配送小哥这两天,不少市民发现,打开叮咚买菜、盒马等生鲜平台APP,运力不足的情况又出现了。但在超市、菜场等线下渠道,各类主副食品供应充足,批发市场的蔬菜、猪肉供应量也在稳步提升,价格甚至低于去年同期。
原来寒潮之下蔬菜没有少,配送到家的需求却更多了。记者了解到,最近一周奥密克戎病毒来势汹汹,一些市民“中招“变阳,更多人担心被感染,因而选择自主居家。再加上寒潮袭来,气温快速降低,使得畏寒不出的市民选择线上购物。对此,叮咚买菜等平台表示,已扩大人员储备池,应多订单激增等情况。
订单激增,生鲜平台出现运力不足
今天下午,家住控江路的周女士在朋友圈看到,两三位好友都在抱怨“叮咚和盒马的配送小哥又告急了”,还配上了一张今日送达时间“已约满”的截图。见此情景,她也打开了自己手机上的APP,果然是“商品运力不足”的提示。
见到这一熟悉场景,周女士不免有些心慌。她在心里盘算了自家冰箱的库存,准备现在就下一单,提前预约好明天的配送时段。“有备无患。出门买菜一是有风险,二是如果家里有人感染了,也不方便外出,所以我现在都会备两三天的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寒潮来袭也是不少市民选择线上下单的重要原因。“天气太冷了,不想出门。”昨天,金女士一家在客厅里围炉煮茶,从栗子、桔子、小甜点到晚餐的蔬菜、猪肉,都是从家门口的奥乐齐超市买来,但她却是在小程序上下单,由快递员送到家门口的。
“本周末部分站点的订单增加了50%,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寒潮来袭叠加疫情影响,带动平台订单激增。与此同时,年末部分员工错峰返乡,再加上疫情也带来人力减少,一线人手确实有点紧张,所以才会出现运力不足。
“这段时间,黄桃罐头、电解质水、柠檬、橙子等商品都是抢手货,部分产品销量甚至翻了一番,但民生保供类产品的供应是充足的。”该负责人表示,上海地区的工作日蔬菜、肉禽蛋的备货量已经与周末齐平,周末则增加备货50%;柑橘、苹果、梨等水果等日供应量是平时的1倍,达100万吨。而为了补充一线人力,公司已经加大 *** 力度,扩大人员储备池,同时储备好充足的消杀及防疫用品,确保骑手送单安全。
量足价稳,迎“寒”而上保供应
在线上平台积极应对疫情+寒潮的双重影响之际,线下渠道也在全力保供稳价,守护好市民“菜篮子”,同时多措并举提前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人力减少。
记者今天从上海蔬菜集团获悉,近期,大宗类商品如大白菜、卷心菜、青甘蓝、长萝卜、胡萝卜等蔬菜的价格总体平稳。12月1日至18日,蔬菜集团每天供应蔬菜达到6000吨以上,均价每公斤3.9元,低于去年同期;白条猪肉每天供应9500头以上,均价已跌至每公斤24元;水果每天供应量在1600吨左右,总体保持量足价稳。
上海蔬菜集团表示,各大农批市场已经未雨绸缪,一方面加大产区对接力度,组织客商调运蔬菜来沪保供,动态保持市场的货源充足、品类丰富、价格基本稳定,并为时令商品开辟绿色通道;另一方面,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已采取岗位轮岗方式,做好人员调配的相关准备,始终确保关键岗位的到岗率。
在长宁美天下属的18家菜市场,美天77平价蔬菜专柜正在供应青菜、卷心菜、大白菜等各类平价菜。为应对近期寒潮天气,美天副食品公司一方面持续做好市场内平价菜供应,另一方面实时监控下属各菜市场主要农副产品的供应情况和价格情况,一旦出现价格波动供应短缺情况,公司将立即启动保供稳价应急预案,依托自有供应链对接上游基地,建立产销对接,强化物流配送,及时保障供应平抑价格。
联华则与山东、福建、河北、云南、甘肃等源头基地长期合作,针对上海市民餐桌上偏好的蔬菜品种提前部署,确保货源充足。近期,联华从河南分批采购共计8000吨蔬菜,包括大白菜、胡萝卜、白萝卜等,将陆续进入门店平价销售。
此外,联华已建立工作机制,规定门店员工凭24小时核酸证明上岗,佩戴N95口罩、戴防护手套,更大限度减少门店员工感染人数。联华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华超市有做一休一制度、上下班不见面交接机制,务必确保工作无接触,交接班不见面不交集,交接班上一班次离开场所立即全面消毒,提前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人力减少。”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同样是甘蓝,紫甘蓝和绿甘蓝有什么区别?可别再用错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很多东西长得明明很相像,但是用处和功能却不一样,正所谓“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前几期文章里我们分析过紫皮洋葱和白皮洋葱的不同;我们讲解过菠萝和凤梨的区别;同样我们也介绍过青柠檬和黄柠檬的相同与不同点,许多小伙伴纷纷留言,说过去真的不知道,现在了解了,真的涨知识,看到大家的留言,我也很感动,我能帮助到大家是我的荣幸。今天我们就再区别一组孪生兄弟,紫甘蓝和绿甘蓝的区别,可别再用错了。
1、颜色的区别
甘蓝是我们常见的蔬菜之一,因为颜色不同分为紫甘蓝和绿甘蓝。顾名思义,紫色的甘蓝就叫紫甘蓝,因其营养价值非常的高,紫甘蓝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熟再食用,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胃口都不好,常会吃一些爽口的凉菜,那么建议大家可以做甘蓝沙拉来吃,口感非常好。绿甘蓝顾名思义就是绿色的甘蓝,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包菜,也叫卷心菜或者大头菜,它属于结球甘蓝。但是说实话,二者真的很相像。
2、外形上的区别
紫甘蓝的茎叶及外形接近球形,因此通常我们也把紫甘蓝叫紫圆白菜,紫甘蓝的叶子呈紫色,人们做沙拉时,常常会放入一些紫甘蓝,一来增加沙拉的口感,二来是为了做出的沙拉姹紫嫣红,非常的有食欲。绿甘蓝(包菜)的叶子是一层一层的包裹起来的,呈球状体,因此外形上二者有着细微的差别。
3、营养上的区别
紫甘蓝和绿甘蓝的营养都特别的丰富,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成分,在营养成分上二者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紫甘蓝还有丰富的花青素,它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它能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有抗水老的作用。
4、食用上区别
紫甘蓝具有特殊的香气和风味,可煮、炒食、凉拌或作泡菜等,因含有丰富的色素,是拌沙拉或做西餐配色的好材料。在炒或煮紫甘蓝使,操作前要加少许的白醋,否则紫甘蓝经过加热后会变成黑紫色,特别难看。而绿甘蓝(包菜)适于炒、炝、做汤和馅料等。
买甘蓝选紫甘蓝还是绿甘蓝,各有各用处,千万不要买错了,经过我的介绍,关于紫甘蓝和绿甘蓝(包菜)的区别和用处是不是掌握了,再也不会买错,您有什么不同的建议,希望留言。我是晓峰,如果您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字/图片:李 博
编辑:毕扬静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市场情况
上周以来市场蔬菜平均价格环比明显上涨,本周平均价格随着南方货每天进场量的大小出现了忽高忽低的走势,周内更低228元/百公斤,更高245元/百公斤。总体上,市场均价随着南方商品的入场出现了正常的季节性价格上浮。
从周末市场情况来看,南方货上市客户继续增加,市场销售速度好转,但同比去年该阶段略弱,主要是因为上海以及周边地产菜上市量依旧比往年较大。目前市场的郊区蔬菜平均价格在150-160元/百公斤区间,而去年该时段的价格已经在180-200元/百公斤区间。
每年的10-11月是上海郊区菜上市的旺季,这也是今年南方货源迟迟不敢冒然入场的原因,同时今年下半年以来,蔬菜的总体价格偏低,这也使得南方货在上市的时候放慢了脚步。
从市场情况来看,12月南方货也到了“不上也得上”的时期,南方货经营户客户数有所增加,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个情况,就是像云南的豆类、山东的番茄等等,批发价格虽有着上涨,但产区收购价上涨幅度要好于批发价格的上涨幅度。
出现这种怪相的原因主要是:北方降雪使得北方产区的收购价格上涨,各产区收购价格也被带动起来,而像江浙沪市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尴尬期”,既不属于真正的北方,也不属于真正的南方,当地地产菜量多,价廉物美,南方客菜价格只是产区收购价格上涨后的“被迫性”上涨,而非需求增加后的主动上涨。
天气与市场行情
本周上海气温继续下探,更高温度持续双位数,更低温度个位数,郊区更低气温0度。上周似乎还在秋天,本周极速降温立刻进入冬天。
这种“尴尬期”即将被打破。通过联系朱家角地菜种植大户田金娣获知,前期的气温较好,蔬菜批量上市已经形成,还需市场来消耗,气温的快速下降会使后期蔬菜的生长进一步放慢,短时间内受冷空气影响蔬菜价格会小幅度波动。预计12月中旬以后,随着天气的影响蔬菜价格会有一定表现。
总体来说,随着冷空气南下气温不断下降,12月江桥市场会有海南、广东玉米,福建、云南莴笋,广东、海南辣椒等陆续来场,车型上会以挂车为主,交易量也会环比性的增加。
在冷空气不断南下的影响下,江桥市场南方货中的番茄、芸豆、豆王、青豆、茄子等涨幅较为明显,但广东辣椒以及大陆商品中的青菜、白菜、白萝卜、青甘蓝、卷心菜等价格依旧没有波动。市场总体行情受冷空气影响有着涨跌浮动,已经完全摆脱了11月的平静如水,也给了经营户一定的希望和信心。
本周之一值得关注的是台风情况。台风季主要是以夏季为主,而本周第28号台风“北冕”已经进入我国48小时线内,但不会直接登陆我国。从这次台风预报上来说,会给广东、福建、浙江地区带去喜雨,这些地区的部分地方因干旱出现了农作物减产的情况,但不知降雨是否猛烈,所以迎接降雨的过程中仍要记得做好防护。
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广东辣椒的行情。广东辣椒当前行情比较低迷,在冷空气影响下北方和华南一带的辣椒会受一定影响,但这只是时间问题,冷空气不断继续发挥,对于后续的走势比较看好。
散菜花
江桥市场散菜花菜价格持续上涨,批发价格在12月3日直接达到2.3-2.7元/斤。
据了解,目前江苏和上海散菜花的量较少,10月期间我们曾提到,去年的滞销使得散菜花种植面积减少,像上海崇明地区的部分客户今年都种植了水稻。而前期降雨也较少,使得这批散菜花每亩产量上有着500-700斤的减产,现在气温下降长势缓慢,据客户介绍,北方像北京和山东等地区,对浙江慈溪和余姚的散菜花收购需求加大,以及冷冻厂订单形成后也有着大量需求,产区收购价格也直接奔着2元/斤。浙江温州散菜花之一车来场上市量不大,预计散菜花的价格短时间不会明显下跌,价格行情要好于去年同期。
西兰花
西兰花价格在11月以来行情较为平稳,批发价格持续在1.9-2.0元/斤,在持续没有波动的行情下,本周西兰花行情价格被打破,出现上浮。批发价格上涨到了2.7-2.8元/斤,环比上直接有着0.8元/斤的上涨。
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江苏和浙江西兰花产区开始交替衔接,而在此期间,早期西兰花受气温偏高影响下批量上市市场消耗,而这批西兰花又遇到少雨影响目前上市期货量环比减少,外加天气断崖式的下降目前生长缓慢,以及北方需求增加,所以价格一跃而起,收购价格从1.7-1.8元/斤上涨到了2.4-2.5元/斤。
西兰花今年夏季以来价格处于往年低位中,现在出现了上涨,预计在12月中也会有着一定的行情表现。
山芋(红薯)
目前山芋主要来自广东湛江、山东临沂等产区,有黄心、白心、西瓜红3个品种。其中,来自广东湛江的西瓜红现在上海需求加大。但近几个月以来,南方部分地区少雨,广东湛江山芋同样受干旱气候影响在产量略有降低,但同时又因为近几年需求加大,以及去年该时段山芋批发价格在1.8-2.0元/斤,在需求和售价较为理想的情况下今年山芋的种植面积是有所增加的。
江桥市场去年做广东山芋的客户只有2-3家,今年已经增加到6家。同时了解到,广东地区接近三分之二的山芋地都种了西瓜红品种,西瓜红在口感、瓜型、颜色上都达到了商品薯的标准,蒸、煮、烤等都适合。目前江桥市场广东西瓜红批发价格在1.4-1.6元/斤。
来源:中国蔬菜(zgsc9550)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发布,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