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最火的小面是哪家,重庆最火的小面是哪家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8 0
北京最火之一的重庆面,冬夏都排队,小面卖16元,人不齐不能进店

重庆小面,是一个我谈论起来乐此不疲的话题。和北方面食比起来,小面的面少了一分嚼劲,因为大部分的重庆小面都不是手工擀制的。所以单论面食,或许重庆小面与各个以面为主食的城市的面条相比,并没有什么很突出的优势。那为什么,重庆小面能够走出本地呢。

因为重庆小面吃的是一种江湖气息,这么说或许有一点玄乎。但如果你真的来重庆吃过许多家面馆,你就会发现小面为什么会被叫做小面了。重庆的小面价格不贵,份量不多,壮汉若点二两,都会觉得差点意思,所以在外地重庆小面一般都被当作小吃来卖。

北京市里的重庆小面,天天都有人排队去吃

在北京市东城区的香饵胡同,有一家来自重庆的面馆,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都会有许多人去那里排队吃面。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店家会给每一位排队的客人派发降温贴,以防客人在排队的过程中出现不适。冬天则会提供热茶和暖宝宝供等待的客人使用,服务这块比较不错。

店面门头装修得比较前卫,比起重庆传统的小面馆来说,这家店看上去是属于比较上档次的那种店面。店内的装饰色调偏冷色调,一派工业风的气质,餐桌是用大理石做成的,椅子则是木质的折叠马扎。错落高低的地面,让人能够联想到山城独有的梯田的感觉。

一块一块红色的牌子,用铁钩挂了起来,上面写的是店里的菜单。如果不是因为人太多,这家店一定会给人一种高级感,但奇怪的是,人多以后那种嘈杂的人声在空间里环绕,不知不觉就有一种江湖气息萦绕其中,尽管这里不是重庆,但那种感觉却似成相识。

16元一碗小面,卖的不仅仅是一碗小面

这家店的招牌虽然是小面,但里面可以选择的食物却十分得多。凉菜、冒菜、烧菜还有甜品,俨然就是一家小吃的 *** 店。不过店里面的招牌既然是小面,我们自然也是要从小面开始说起的。这家店的小面卖16元,还是小份,换算成重庆这边的说法就是二两的意思。

从内容上来看,里面并没有放什么特殊的材料,除了细细的面条和一点青菜,就是颜色泛红的面条低汤了。这也是小面的特点,从外观来看普普通通并没有什么特色。不过吃过以后,你就能够领略到,油辣子里迸发出的椒香和油香,花椒带来如电流般的麻味。

所以重庆小面也被叫做麻辣小面,汤底一般都是用骨汤做底,混合蒜香、葱香、姜末香,总的来说是一种复合的味觉体验。小面在重庆这边也不过六七元钱,在这里却要卖16元钱,属实不是贵了一点半点,想想店里的服务水准和装修,顿时明白老板不仅仅是卖一碗面条。

总结

这家店的人气在北京是相当的火爆,许多客人排了1小时的队以后,因为人没到齐被老板拒之门外,需等人齐之后才能进店,可见其忙碌的程度。不过,我个人建议如果是想吃一碗重庆小面,其实大可不必排这么久的队,只要细心发现还是有很多其他的重庆小面可以吃的。

重庆区县这家老店,靠一碗面火了20年,28元一碗主城人开豪车来吃

说到面条,一般常见的就是牛肉面、肥肠面、杂酱面等等,但是有一种叫鳝鱼面的你听过吗?很多人可能听到鳝鱼都望而生畏,但是也有很多人特别喜欢这个食物,因为鳝鱼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肉质鲜嫩,十分的滋补,和面条一起食用口感更加丰富,你想尝尝吗?

这是一家开在重庆涪陵的老店了,已经开了二十多年。店铺就是卖面条的,鳝鱼面最为出名。店铺是开在市区里面的,周围交通很方便,人流量也比较大,所以平时来吃饭的顾客还是蛮多的。店铺的生意是十分的好,到了饭点很多人,挤得水泄不通,有些还站着吃或者打包带走。而且口碑也是非常好的,很多都是回头客,还有许多带朋友来吃或者介绍给亲朋好友,就连重庆主城的吃货们也经常开着豪车来吃。

店铺的老板就是涪陵本地人,经营这家店铺已经很久了,最初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鳝鱼面的存在,而正是来这家店铺吃了之后就觉得鳝鱼真的是一道特别的食物。老板也是十分努力的人,从店铺开到现在,几乎都是属于年午休,所以足以看出老板的这份坚持。

鳝鱼面 *** 主要难点是在鳝鱼的一个 *** 上,鳝鱼都是采用新鲜的,一般都是现场 *** 的,这样 *** 出来的鳝鱼才会达到一个新鲜生脆的口感。鳝鱼首先需要把内脏给处理了,血水淘洗干净,腌制好,再进入锅里爆炒,爆炒至7分熟之后就可以加水煮了,煮至全熟就可以放进面条了,满满一碗鳝鱼面,色香味俱全,在远处就能闻见香味,吃起来更是鲜嫩无比,满口都是享受,让人吃上一次就会终生难忘。鳝鱼和面搭配着吃也就不会腻人,而且十分的鲜美,真的是一种抨击味蕾的食物。

鳝鱼面是28元一碗,如果单加是8元一两,鳝鱼的量特别多,完全不用担心吃不过瘾,牛肉面一份是18元,杂酱面、小面都是十二元。虽然这家店铺的价格比一般的店铺要贵一点,但是食材却是十分好的,新鲜加上分量特别足,即使比其他店铺贵一点,来吃的人也是只多不少,因为很多人都是想要吃的过瘾,所以也不会去纠结价格了。

他们家号称是从农村收上来的土鳝鱼,现吃现划,现炒现卖,整个烹饪过程很上有,一碗面盖上四两鳝鱼,让你实现鳝鱼自由,但是口碑却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味道好鳝鱼新鲜,有人觉得没那么多土鳝鱼,对此你怎么看呢?

一碗热气腾腾的重庆小面,吃起来酸辣可口,很过瘾


重庆小面其实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开的小店的,就在路边上可能没有走多远,就能看到一家重庆小面的饭店,这说明了他们是非常受人喜欢的。重庆小面十分的诱人,它的色泽就比较吸引人,端上来之后红油油的一碗热气腾腾的面。



看着就比较让人有食欲,我也是比较喜欢吃辣一些的面条的,可能我自己的口味也是稍微重一些吧,重庆那边的口味都是比较重,因为他们很多人都喜欢吃辣椒来除湿,这个重庆小面他们的面条其实是挺细的,比烩面要细多了。



他们里边放的还有香菜和鸡块,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不喜欢吃香菜的。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吃香菜的,我每次去吃重庆小面的时候都会让店家给我多放一些香菜,这样吃起来才更加的有味道,我每次去都吃的挺过瘾的。



纯银小面其实是有很多种口味的,你像是肥肠面还有鸡块儿面都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如果想吃鸡肉就可以选择鸡块面,如果说想吃猪肉就可以选择肥肠面,十分的方便。这也是我比较喜欢去吃重庆小面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重庆小面里边还有很多的小吃,像卤蛋和一些香肠,这都是我比较喜欢吃的,我每次去吃重庆小面的时候都会往里面加这些小吃。最后先把面吃完,然后他的汤也是非常好喝的,里边还有香肠和卤蛋,还没有吃,好吃的当然要留下最后了,哈哈。



重庆小面的味道确实很棒,我一直和我朋友推荐他们去吃重庆小面!

舌尖上的产业系列报道4 | 重庆小面为何能火爆大江南北

重庆日报全媒体 黄光红

▲南岸区融侨公园,孩子们在吃重庆小面。(本报资料图片,摄于2019年9月29日) 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最近1个月,成都、天津、北京等城市的近10名创业者,相继慕名来渝与“舌尖上的嘿小面”创始人谢涛谈合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希望加盟“舌尖上的嘿小面”,在自己所在城市开重庆小面店。

即使在疫情防控成为常态的形势下,“舌尖上的嘿小面”也保持着稳步扩张的势头。老板谢涛的主战场,也从店铺转移到了谈判桌上。

“今年前5个月,我们已经在重庆、四川达州和迪拜等国内外城市新开了5家店。”谢涛透露,截至目前,“舌尖上的嘿小面”已在国内外10多个城市开店200多家。

作为重庆的地方小吃,重庆小面因为麻辣鲜香、口味浓厚,近10年来火爆大江南北。在2017年举行的第27届中国厨师节上,重庆更是拿到了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的“中国小面之都”金字招牌。

红火的重庆小面,已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富民产业。据重庆市小面协会估算,目前全国共计有超过38万家重庆小面店,它们遍布各个省份、各大城市,创造的年产值逾千亿元。

*** 开路,重庆小面国内外遍地开花

重庆小面如此之火?小面企业以不同形式探索发展 *** 店是重要推手。

狭小的店堂,几张简易的桌凳,简陋的装修,有的店铺甚至连桌子都没有一张,只在店外摆两排高矮不一的塑料凳当作桌凳……曾经,重庆小面店留给外地人的普遍印象,一直就是就餐环境差、档次低的街边摊而已。

但如今完全不同。以位于两江新区蔡家的“舌尖上的嘿小面”店为例,其以透明的厨房、宽敞的店堂,不同灯光刻意营造出的阴影区和明亮区,小面文化墙等,完全颠覆了人们对重庆小面店的既有认知。

为何把小面馆做得如此“高大上”?

“街边摊无法塑造重庆小面的品牌形象。”谢涛解释,重庆小面要想真正走出去打响名声,就需要创新升级经营模式,告别街边摊,树立新形象,增加品牌吸引力和品牌传播效应。

早在2013年,“舌尖上的嘿小面”就在南坪百盛购物中心开了之一家具有休闲、时尚风格的店,成为重庆之一个把店开进购物中心的小面品牌。这家店开业后,生意很不错,每天进店消费的客人超过400人。

尝到甜头后,“舌尖上的嘿小面”又打造了一套易于复制的 *** 模式——向加盟商输出品牌、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及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并统一店铺装修风格。创业者无需学小面 *** 技术、无需懂经营,即可在公司指导下实现轻松开店。

之一家店的成功、易于创业的 *** 模式,逐渐吸引了市内外甚至国外的 *** 前来加盟。到2019年,“舌尖上的嘿小面”已在重庆、成都、贵阳、北京、上海和加拿大多伦多、澳大利亚悉尼等10多个国内外城市开设门店共计约200家。其中,国外门店有10余家。

不仅如此,从2020年起,谢涛还复制“舌尖上的嘿小面”的成功经验,打造了一个重庆小面连锁新品牌——“佬干溜”。到目前为止,该品牌已在重庆开了10家连锁店。今年之内,其目标是连锁店数量达到50家。

发展势头同样迅猛的,还有秦云老太婆摊摊面。

1994年,秦云在原建设厂家属区一个棚子里摆上几张桌子,开始创业卖面。2010年时,他成立重庆摊摊面餐饮文化有限公司,以“秦云老太婆摊摊面”这个品牌发展加盟,拓展小面市场。

彼时,餐饮加盟已非常火爆。但做加盟业务的餐饮企业,普遍只授权加盟商使用品牌而不传授 *** 美食的核心技术。秦云不走寻常路,率先在业内创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加盟模式——既授权加盟商使用品牌,又向加盟商传授 *** 小面的核心技术。加盟商学到技术开店后,摊摊面公司还要对其提供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10余年来,“秦云老太婆摊摊面”依靠这种模式,在全国各地拓展市场,发展了上千家加盟店,成为连锁店数量最多的重庆小面品牌。

“近年来,受益于不少小面企业的 *** 模式,重庆小面在全国各地实现了快速扩张,形成了一个大产业。”重庆市小面协会会长张寿江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有逾38万家重庆小面店。其中,重庆市内8.4万家,每天共计卖出约1260万碗面,年营业总额达到400亿元。

投资少经营模式简单,开小面馆是创业的好路子

这个庞大产业中,主角除了搞 *** 的小面企业,还有很多创业者。他们既是重庆小面形成庞大产业的“功臣”,也是重庆小面产业快速发展的受益者。

来自武隆区仙女山镇的“80后”苏秀兰就是其中之一。早在10多年前,苏秀兰就抓住武隆大力发展旅游的商机,开始在老家仙女山镇做餐饮生意。10多年来,她先后开过中餐店和农家乐,但一直没挣到什么钱。有一年,甚至还亏了好几万元。

去年4月,苏秀兰打算另谋出路。经过市场调查,她决定开面馆,并加盟“佬干溜”。1个月后,她投资不到20万元,在两江新区蔡家开了一家小面店。

从开业之一天起,这家面积不到50平方米的小面店,就不断给她带来惊喜:每天早中晚三餐,顾客络绎不绝。一天下来,最差都能卖300多碗面,遇上节假日,一天甚至能卖上500碗,每月营业收入超过15万元。

“重庆人喜欢吃面,以加盟方式开小面店,投资少又能挣钱,并且经营模式简单。”苏秀兰说,“这是非常适合我们普通人创业的一条路,最近,我又在蔡家找门面,准备开第二家小面店”。

来自重庆市小面协会的数据显示,重庆市内的8.4万家小面店中,60%以上是本市农村居民和大学生创业开的店,单店年纯收入普遍超过15万元。个别生意特别好的小面店,年纯收入甚至达到上百万元。

数量庞大的重庆小面店,也让众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据调查,单家小面店根据生意状况, *** 员工的数量一般在1-5人之间。按平均每家小面店 *** 2人来算,全市8.4万家重庆小面店解决了16万多人的就业问题,这些人中6成以上是农村居民。再按每人每月工资4000元来测算,重庆小面店每月可帮助这16万多人增收超过6.4亿元。

以“舌尖上的嘿小面”和“佬干溜”为例,由于生意普遍很好,两个品牌的200多家门店共计有近1000名打工者,单店 *** 员工数量普遍为4到5人。

其中,在苏秀兰开的“佬干溜”小面店,请了4名员工,均来自农村。目前,加上苏秀兰,5个人的店还有些忙不过来,以至于挑面这活儿还是她亲自干。“过几天,我还想招一名挑面师傅。”她告诉记者。

65岁的陈明惠是苏秀兰小面店的新员工,来自梁平区聚奎镇,过去几十年一直靠务农为生。对于这份“不需技术、对学历又无要求”的工作,她相当满意,觉得最适合像她这样没技术、没文凭的农村人。

“以前在老家种地,每年只能挣两三万元。而现在,1个月就能挣4000元,一年下来就有差不多5万元。”陈明惠一边擦桌子一边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我与在蔡家买了房的女儿住在一起,出来打工不需租房,这些钱都是净赚的。”

每卖1亿元小面,可为相关产业创产值4000万元

除了带动创业、解决就业,重庆小面还有明显的产业带动效应。

重庆小面涵盖麻辣小面和各种有臊子的面食,其一大特点,就是味型非常丰富,所需原材料非常多。

佐料是重庆小面的魂。一碗重庆小面,一般需要油辣子、花椒面、姜蒜水、葱花、榨菜等10多种调味料。开一家重庆小面店,仅仅与这些调味料相对应的原材料,每月就要采购不少。

以重庆渝都小面集团旗下的小面连锁品牌——渝味悠面为例,其位于观音桥朗晴广场的一家加盟店,从4月中旬开业至5月中旬,1个月时间里就用了花椒约30斤、辣椒50余斤。

这还算比较少的。重庆渝都小面集团总经理吴隽透露,目前该集团已在重庆中心城区发展了10家渝味悠面小面店,每一个月,集团要向10家店配送约900斤辣椒、450斤左右的花椒。平均下来,每家店每天大约要用3斤辣椒、1.5斤花椒。

重庆胜宏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做了20多年的干辣椒批发生意,主要客户为小面店、火锅店等餐饮企业。其创始人陶思勇注意到,最近两三年来,该公司批发给重庆小面店的干辣椒量,每年在以5%-10%的幅度增长。到今年,每月的量已达到5万斤左右,销售额约90万元——换言之,该公司仅仅批发干辣椒给重庆小面店,年销售收入就有上千万元。

做了30多年花椒批发生意的重庆曾花椒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曾维树,客户中也有不少来自重庆小面行业,其中小面连锁企业的采购量还比较大。他透露,每个月公司仅批发给重庆小面行业客户的干花椒就有1万斤左右,价格低的为每斤四五十元,高的为每斤八九十元。按照均价70元计算,每月销售额有70万元左右。一年下来,就有800多万元。

据业内测算,每卖出1亿元的重庆小面,就需要花椒约50吨、辣椒约200吨。以目前的市场批发价来计算,花椒、辣椒成本均在700万元左右。

“如果再算上姜、葱、蒜、面条、小菜及藠头等,这1亿元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至少在40%以上。”重庆市小面协会秘书长邹徐说,每卖出1亿元重庆小面,可帮助种植、养殖等相关产业创造产值4000万元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可卖400亿元的重庆小面,至少能够帮助种植、养殖等相关产业创造产值约160亿元。

重庆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勇认为,重庆可借鉴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等小吃发展模式,由 *** 主导制定重庆小面地方标准,并通过扶持政策引导、推动企业研发标准化小面产品。在此基础上,成立由 *** 、专家、企业、协会和品牌机构共同构建的运营平台,帮助小面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方式拓展市场销路、提升重庆小面影响力和知名度。

“重庆小面市场份额大, *** 和行业协会可以适当放低企业准入门槛,让更多企业加入进来,以良性竞争促进行业发展。” 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建议,同时,企业要有工业化思维,拿出自己擅长的优势与产业链企业合作, 抱团发展,共同做大、做强重庆小面市场。

譬如,柳州螺蛳粉线上销售额从0元到100亿元,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建立了3个工业园区,大规模生产袋装螺蛳粉。

近日,重庆市小面协会已与柳州市螺蛳粉协会达成了战略合作——柳州市螺蛳粉协会将学习重庆小面开拓线下市场的经验;重庆市小面协会将学习柳州螺蛳粉拓展线上市场的经验,联合行业各方把重庆小面市场进一步做大。

▲6月10日,在两江新区蔡家,石山军(中)的小面馆每天都有不错的营收,正打算找其它地方开第二家小面店。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行业观察》》
重庆小面欲线上线下“通吃”打破成长“天花板”

近年来,重庆小面虽然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但也遇到了成长的“天花板”——整个产业主要靠线下实体店支撑,未来发展容易受到标准化、工业化不足及线上销售差等多种因素制约。如何打破这一“天花板”,是重庆小面产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日前,重庆市小面协会、柳州市螺蛳粉协会在大渡口区举行座谈会,探讨这道难题的解决之道。会上传出消息:大渡口区计划携手重庆市小面协会,建设重庆小面(快消品)产业园,着力构建重庆小面全产业链生态圈,助力重庆小面打破成长的“天花板”。

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种地方美食,重庆小面的线上市场潜力很大。未来,大渡口区将全力支持小面工业化生产和电商龙头发展,把重庆小面打造成为线上线下“通吃”的地方美食代表。

重庆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勇认为,重庆可借鉴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等小吃发展模式,由 *** 主导制定重庆小面地方标准,并通过扶持政策引导,推动企业研发标准化小面产品。在此基础上,成立由 *** 、专家、企业、协会和品牌机构共同构建的运营平台,帮助小面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方式拓展市场销路,提升重庆小面影响力和知名度。

“重庆小面市场份额大, *** 和行业协会可以适当放低企业准入门槛,让更多企业加入进来,以良性竞争促进行业发展。”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建议,企业要有工业化思维,拿出自己擅长的优势与产业链企业合作,抱团发展,共同做大、做强重庆小面市场。

譬如,柳州螺蛳粉线上销售额从0元到100亿元,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建立了3个工业园区,大规模生产袋装螺蛳粉。

近日,重庆市小面协会已与柳州市螺蛳粉协会达成战略合作——柳州市螺蛳粉协会将学习重庆小面开拓线下市场的经验;重庆市小面协会将学习柳州螺蛳粉拓展线上市场的经验,联合行业各方把重庆小面市场进一步做大。

重庆小面为何能火爆大江南北

来源:重庆日报网

南岸区融侨公园,孩子们在吃重庆小面。(本报资料图片,摄于2019年9月29日) 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6月10日,在两江新区蔡家,石山军(中)的小面馆每天都有不错的营收,正打算找其它地方开第二家小面店。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最近1个月,成都、天津、北京等城市的近10名创业者,相继慕名来渝与“舌尖上的嘿小面”创始人谢涛谈合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希望加盟“舌尖上的嘿小面”,在自己所在城市开重庆小面店。

即使在疫情防控成为常态的形势下,“舌尖上的嘿小面”也保持着稳步扩张的势头。老板谢涛的主战场,也从店铺转移到了谈判桌上。

“今年前5个月,我们已经在重庆、四川达州和迪拜等国内外城市新开了5家店。”谢涛透露,截至目前,“舌尖上的嘿小面”已在国内外10多个城市开店200多家。

作为重庆的地方小吃,重庆小面因为麻辣鲜香、口味浓厚,近10年来火爆大江南北。在2017年举行的第27届中国厨师节上,重庆更是拿到了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的“中国小面之都”金字招牌。

红火的重庆小面,已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富民产业。据重庆市小面协会估算,目前全国共计有超过38万家重庆小面店,它们遍布各个省份、各大城市,创造的年产值逾千亿元。

*** 开路,重庆小面国内外遍地开花

重庆小面如此之火?小面企业以不同形式探索发展 *** 店是重要推手。

重庆最火的小面是哪家,重庆最火的小面是哪家-第1张图片-

狭小的店堂,几张简易的桌凳,简陋的装修,有的店铺甚至连桌子都没有一张,只在店外摆两排高矮不一的塑料凳当作桌凳……曾经,重庆小面店留给外地人的普遍印象,一直就是就餐环境差、档次低的街边摊而已。

但如今完全不同。以位于两江新区蔡家的“舌尖上的嘿小面”店为例,其以透明的厨房、宽敞的店堂,不同灯光刻意营造出的阴影区和明亮区,小面文化墙等,完全颠覆了人们对重庆小面店的既有认知。

为何把小面馆做得如此“高大上”?

“街边摊无法塑造重庆小面的品牌形象。”谢涛解释,重庆小面要想真正走出去打响名声,就需要创新升级经营模式,告别街边摊,树立新形象,增加品牌吸引力和品牌传播效应。

早在2013年,“舌尖上的嘿小面”就在南坪百盛购物中心开了之一家具有休闲、时尚风格的店,成为重庆之一个把店开进购物中心的小面品牌。这家店开业后,生意很不错,每天进店消费的客人超过400人。

尝到甜头后,“舌尖上的嘿小面”又打造了一套易于复制的 *** 模式——向加盟商输出品牌、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及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并统一店铺装修风格。创业者无需学小面 *** 技术、无需懂经营,即可在公司指导下实现轻松开店。

之一家店的成功、易于创业的 *** 模式,逐渐吸引了市内外甚至国外的 *** 前来加盟。到2019年,“舌尖上的嘿小面”已在重庆、成都、贵阳、北京、上海和加拿大多伦多、澳大利亚悉尼等10多个国内外城市开设门店共计约200家。其中,国外门店有10余家。

不仅如此,从2020年起,谢涛还复制“舌尖上的嘿小面”的成功经验,打造了一个重庆小面连锁新品牌——“佬干溜”。到目前为止,该品牌已在重庆开了10家连锁店。今年之内,其目标是连锁店数量达到50家。

发展势头同样迅猛的,还有秦云老太婆摊摊面。

1994年,秦云在原建设厂家属区一个棚子里摆上几张桌子,开始创业卖面。2010年时,他成立重庆摊摊面餐饮文化有限公司,以“秦云老太婆摊摊面”这个品牌发展加盟,拓展小面市场。

彼时,餐饮加盟已非常火爆。但做加盟业务的餐饮企业,普遍只授权加盟商使用品牌而不传授 *** 美食的核心技术。秦云不走寻常路,率先在业内创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加盟模式——既授权加盟商使用品牌,又向加盟商传授 *** 小面的核心技术。加盟商学到技术开店后,摊摊面公司还要对其提供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10余年来,“秦云老太婆摊摊面”依靠这种模式,在全国各地拓展市场,发展了上千家加盟店,成为连锁店数量最多的重庆小面品牌。

“近年来,受益于不少小面企业的 *** 模式,重庆小面在全国各地实现了快速扩张,形成了一个大产业。”重庆市小面协会会长张寿江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有逾38万家重庆小面店。其中,重庆市内8.4万家,每天共计卖出约1260万碗面,年营业总额达到400亿元。

投资少经营模式简单,开小面馆是创业的好路子

这个庞大产业中,主角除了搞 *** 的小面企业,还有很多创业者。他们既是重庆小面形成庞大产业的“功臣”,也是重庆小面产业快速发展的受益者。

来自武隆区仙女山镇的“80后”苏秀兰就是其中之一。早在10多年前,苏秀兰就抓住武隆大力发展旅游的商机,开始在老家仙女山镇做餐饮生意。10多年来,她先后开过中餐店和农家乐,但一直没挣到什么钱。有一年,甚至还亏了好几万元。

去年4月,苏秀兰打算另谋出路。经过市场调查,她决定开面馆,并加盟“佬干溜”。1个月后,她投资不到20万元,在两江新区蔡家开了一家小面店。

从开业之一天起,这家面积不到50平方米的小面店,就不断给她带来惊喜:每天早中晚三餐,顾客络绎不绝。一天下来,最差都能卖300多碗面,遇上节假日,一天甚至能卖上500碗,每月营业收入超过15万元。

“重庆人喜欢吃面,以加盟方式开小面店,投资少又能挣钱,并且经营模式简单。”苏秀兰说,“这是非常适合我们普通人创业的一条路,最近,我又在蔡家找门面,准备开第二家小面店”。

来自重庆市小面协会的数据显示,重庆市内的8.4万家小面店中,60%以上是本市农村居民和大学生创业开的店,单店年纯收入普遍超过15万元。个别生意特别好的小面店,年纯收入甚至达到上百万元。

数量庞大的重庆小面店,也让众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据调查,单家小面店根据生意状况, *** 员工的数量一般在1-5人之间。按平均每家小面店 *** 2人来算,全市8.4万家重庆小面店解决了16万多人的就业问题,这些人中6成以上是农村居民。再按每人每月工资4000元来测算,重庆小面店每月可帮助这16万多人增收超过6.4亿元。

以“舌尖上的嘿小面”和“佬干溜”为例,由于生意普遍很好,两个品牌的200多家门店共计有近1000名打工者,单店 *** 员工数量普遍为4到5人。

其中,在苏秀兰开的“佬干溜”小面店,请了4名员工,均来自农村。目前,加上苏秀兰,5个人的店还有些忙不过来,以至于挑面这活儿还是她亲自干。“过几天,我还想招一名挑面师傅。”她告诉记者。

65岁的陈明惠是苏秀兰小面店的新员工,来自梁平区聚奎镇,过去几十年一直靠务农为生。对于这份“不需技术、对学历又无要求”的工作,她相当满意,觉得最适合像她这样没技术、没文凭的农村人。

“以前在老家种地,每年只能挣两三万元。而现在,1个月就能挣4000元,一年下来就有差不多5万元。”陈明惠一边擦桌子一边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我与在蔡家买了房的女儿住在一起,出来打工不需租房,这些钱都是净赚的。”

每卖1亿元小面,可为相关产业创产值4000万元

除了带动创业、解决就业,重庆小面还有明显的产业带动效应。

重庆小面涵盖麻辣小面和各种有臊子的面食,其一大特点,就是味型非常丰富,所需原材料非常多。

佐料是重庆小面的魂。一碗重庆小面,一般需要油辣子、花椒面、姜蒜水、葱花、榨菜等10多种调味料。开一家重庆小面店,仅仅与这些调味料相对应的原材料,每月就要采购不少。

以重庆渝都小面集团旗下的小面连锁品牌——渝味悠面为例,其位于观音桥朗晴广场的一家加盟店,从4月中旬开业至5月中旬,1个月时间里就用了花椒约30斤、辣椒50余斤。

这还算比较少的。重庆渝都小面集团总经理吴隽透露,目前该集团已在重庆中心城区发展了10家渝味悠面小面店,每一个月,集团要向10家店配送约900斤辣椒、450斤左右的花椒。平均下来,每家店每天大约要用3斤辣椒、1.5斤花椒。

重庆胜宏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做了20多年的干辣椒批发生意,主要客户为小面店、火锅店等餐饮企业。其创始人陶思勇注意到,最近两三年来,该公司批发给重庆小面店的干辣椒量,每年在以5%-10%的幅度增长。到今年,每月的量已达到5万斤左右,销售额约90万元——换言之,该公司仅仅批发干辣椒给重庆小面店,年销售收入就有上千万元。

做了30多年花椒批发生意的重庆曾花椒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曾维树,客户中也有不少来自重庆小面行业,其中小面连锁企业的采购量还比较大。他透露,每个月公司仅批发给重庆小面行业客户的干花椒就有1万斤左右,价格低的为每斤四五十元,高的为每斤八九十元。按照均价70元计算,每月销售额有70万元左右。一年下来,就有800多万元。

据业内测算,每卖出1亿元的重庆小面,就需要花椒约50吨、辣椒约200吨。以目前的市场批发价来计算,花椒、辣椒成本均在700万元左右。

“如果再算上姜、葱、蒜、面条、小菜及藠头等,这1亿元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至少在40%以上。”重庆市小面协会秘书长邹徐说,每卖出1亿元重庆小面,可帮助种植、养殖等相关产业创造产值4000万元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可卖400亿元的重庆小面,至少能够帮助种植、养殖等相关产业创造产值约160亿元。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全球连线丨重庆小面飘香全球大市场

视频加载中...

拥有百年历史的重庆小面,不仅是著名的街头美食,现在更是拥有全球广大市场的新兴产业。

目前重庆市小面门店约8.4万家,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年产值400多亿元。重庆小面产业带动性强,每销售1亿元,小面就能直接带动辣椒、花椒、菜油、榨菜等佐料销售近2000吨。2022年以重庆小面为主板的快消品产业,实现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47.3%。

重庆小面预包装食品如今在海外市场已初露锋芒,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

记者:杨仕彦 陈青冰 刘梓桐

新华社音视频部 ***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重庆这家网红面馆,一碗面卖出218元高价,却被称为“良心面馆”

重庆的美食众多,在众多美食当中,除了火锅以外,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小面,重庆的小面馆有很多家,不夸张地说,五步之内必有一家小面馆,想要在众多的面馆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的绝招。

重庆的网红面馆有很多家,而这家则是以高价而著称,他们家的一碗小面卖出218元的高价,都知道小面,属于平民美食,一般的价格都在10块钱左右上下,幅度不会很大,而这家面馆却硬生生地把小面做成了高档品,有两位外地大哥来这家面馆吃了两碗面,结账的时候老板娘收了100多块钱,外地大哥满脸地不情愿,但也只能无奈买单。

这家店面卖得贵,但是明码标价,只是墙上挂着的价目表太高了,对于那些粗心的客人来说,一般都不会仔细去看价格,想当然地认为面的价格不会,没想到却高得如此离谱。

他们家的牛bian面,牛gaowan面都是218元,牛魔酸辣粉188元,肥肠面卖68元,牛筋二两米粉卖到88元,牛尾汤78元,可能这些食材比较紧俏,卖高价也可以理解,毕竟有人愿意花高价尝鲜,但一碗普通的素小面,卖15块钱,是不是很难理解呢?

都知道一般的素小面价格二两大概五六块钱,只是普通的面没有加任何的浇头,而这家竟然堂而皇之地卖了15块钱一碗,如果是面的味道好或者是环境高档,卖15块钱也可以理解,毕竟有很多五星级酒店,一碗粥也卖到十几块钱,但是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路边摊,要环境没有环境,大部分人认为味道很平常,甚至有人认为很糟糕,那么这素小面卖了15块钱是不是合情合理呢?

这家面馆已经开了十几年了,之所以能生存下来,还是有一定的顾客群,有人把称为良心面馆,因为没有钱的人不会光顾,那么这家面馆坑的是那些不差钱的人,所以还是很对得起这良心面馆的称号!

重庆小面,天下之一!不接受任何反驳

在南京,鸭子走不出去;在厦门,蛤蜊走不出去;在重庆,哪样都不要想走出去。鸡杂面、豌杂面、海带面、猪肝面、龙虾面、猪蹄面、鱼肉拉面、鸭肠面……一切皆可以配面。

“老板,二两韭菜叶”;“老板,煮碗铺盖面,多点菜”;“老板,我要刀削面加份海带”;“老板,我要宽面,煮成干溜”。不管是宽的、细的、刀削、韭菜叶、铺盖面,只要想得到,重庆小面就做得到。

前几天肖战回重庆吃了碗小面,粉丝们纷纷去他吃的那家面馆找同款。其实不光是肖战,TFBOYS、陈坤、蒋勤勤等,都对重庆小面赞不绝口。

小面是重庆的特色,对于重庆人的感情和牵挂,丝毫不亚于火锅。很多身边的朋友都说,外地出差回来,之一件事就是想吃顿火锅,来一碗小面。火锅不能天天吃,但小面早已成为重庆人每天都吃的不二选择。

不管你觉得重庆小面好不好吃,在小编心里,重庆小面就是天下之一,不接受任何反驳。

不过,要想把重庆小面做得好吃,确实不容易,调料就是一道坎儿。所以,担心自己在家DIY重庆小面不好吃的你,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面条吃法吧。

肉末凉拌面

食材:猪肉200克、青椒1个、红椒1个、西芹少许、面条150克、生抽1茶匙、食盐少许、鸡粉1/4茶匙、料酒1茶匙。

做法:1、猪肉搅成肉末,青椒、红椒、西芹切小丁。

2、锅里烧开水,放入面条煮熟后果凉水待用。

3、锅里烧热油,放入肉末快速炒散,调入生抽和料酒。

4、放入青红椒、西芹丁炒匀,最后放入煮好的面,调入少许盐和鸡粉即可。

开洋葱油拌面

食材:龙须面200克、橄榄油50毫升、开洋20克、酱油30毫升、料酒10毫升、小葱20克。

做法:1、开洋用温水洗净后沥干水分,小葱去根后洗净切段。

2、热锅倒入油,温油把葱段下锅,用中火熬至葱段焦黄后捞起,倒出葱油待用。

3、利用油锅下开洋爆出香味后烹入料酒煸炒均匀后出锅待用。

4、用一比一的葱油和酱油调和。

5、锅内水开后下入面条煮熟后捞起。

6、先把调料和面条拌匀,再把开洋和葱段加入拌匀即可享用。

鸡汁凉拌面

食材:面条1把、色拉油适量、辣椒油1勺、生抽2勺、老抽1勺、白糖半勺、麻油1勺、高汤适量、小葱适量。

做法:1、锅中把水烧开,加入面条煮熟捞起过水冲凉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冰水里再次过凉。

2、滤干面条水分后加入适量色拉油搅拌,防止其粘连,放入冰箱冷藏。

3、小葱切碎后放入碗里,加入一勺辣椒油、两勺生抽,一勺老抽、一勺麻油,小半勺白糖。

4、加入几勺鸡汤,搅拌后加入到冷藏好的面条里就可以吃了。

蚝油茄汁拌面

食材:面条100克、胡萝卜1根、番茄1个、番茄酱1汤匙、酱油1汤匙、蚝油1汤匙、醋1/2汤匙、白糖1/2茶匙、新鲜豌豆20克、植物油1汤匙。

做法:1、番茄切小块,胡萝卜切小丁,豌豆焯水后捞出。

2、1汤匙蚝油、1汤匙番茄酱、1汤匙酱油、1/2汤匙醋、1/2茶匙白糖调成酱汁备用。

3、锅里烧开水,将面条煮熟,捞出过凉水。

4、锅里放油,烧至7、8成熟后放入胡萝卜丁、豌豆翻炒,炒至断生后放面条拌炒,随后淋入酱汁,翻炒出香味,放番茄,拌炒均匀即可。

芹菜麻酱意面

食材:意面、芹菜、花生酱、酱油、白糖、橄榄油。

做法:1、意面用清水浸泡30分钟,沸水煮面10分钟。

2、花生酱、酱油、白糖和橄榄油,用力搅拌成糊状。

3、热锅少许橄榄油,下芹菜末稍炒。

4、煮熟的意面滤去水分,装载盘里,撒上炒香的芹菜末,加入一大勺调好的麻酱即可。

榨菜肉丝面

食材:瘦肉150克、榨菜15克、小葱2根、面条、盐、湿淀粉大半匙。

做法:1、瘦肉切丝,码上湿淀粉。小葱切葱花。

2、用先将肉丝炒散,再放入榨菜同炒,炒匀后盛出。

3、另起锅将水烧开,放入面条煮熟。

4、将盐放面碗内,盛入面条,放入炒好的榨菜肉丝,并撒上葱花即可。

来源:吃遍重庆微信公众号、华龙网

重庆小面10个品种

对于很多外地朋友来说,旅游必须要来的的一个地方就是重庆,重庆美食中少不了的肯定是重庆小面,很多人不知道哪种口味的小面好吃,给大家介绍一 下。

1. 红烧牛肉面

红烧牛肉面吃的就是牛肉的原滋原味,碗底是不加高汤或者是面汤,直接加红烧牛肉的原汤,吃的就是牛肉的厚重感。


2. 泡椒鸡杂面

在很多地方是不吃鸡杂的,但是在重庆却被 *** 成一道有特色的美食,搭配重庆小面味道更是“巴适”,泡椒泡姜可以让鸡杂酸辣开胃,灯笼椒给鸡杂增色。吃泡椒鸡杂一口面,一口鸡杂。这样的鸡杂比鸡肉好吃,香嫩可口。

3. 酸菜肉丝面

重庆人喜欢的两种口味就是“酸”和“辣”,而酸菜肉丝就占了一样,酸菜适合所有人群食用,用高汤打底,酸菜清香让人喜欢。酸菜的酸爽,以及肉丝的爽滑。

4. 凉面

重庆的夏天少不了的就是凉面,你一定想不到凉面下稀饭那叫一个安逸,凉面颜 *** 人,在重庆用生菜籽来掸凉面,让凉面有一种香味,凉面相比于小面会更加劲道有弹性,加上红油辣椒等各种调料,很有食欲。


5. 红油抄手

抄手在北方地区又名馄饨,抄手馅嫩滑,用四个字概括:麻、辣、鲜、香。正 宗的抄手调料都是十多种,油辣子小火慢炒出香味,红油抄手皮薄馅嫩,蕞少2两起步。

6. 酸辣粉

又酸又辣的酸辣粉是重庆的特色美食,在磁器口有很多家手工酸辣粉店,酸辣而不腻,糖色红亮,口齿留香,酸辣粉中的粉是用红薯粉。

7. 杂酱面

相信很多喜欢吃面的朋友都喜欢吃这个面条,耙豌豆加上杂酱,重庆的豌杂面入口咸香,吃了还想吃,豌豆的软糯,入口化渣深受很多游客的喜爱。


8. 砂锅米线

砂锅米线的食材新鲜而且简单,豆芽、木耳、西红柿打底加上熬制了3个小时的高汤,特别是在冬天,吃完了全身都很暖和,


9. 罐罐米线

类似于砂锅米线,煮米线的锅是用罐罐来煮,喜欢吃辣椒的可以自己加一点辣椒。

10. 红烧肥肠

吃小面有这么一句话:“好吃不过红烧肥肠”,肥肠通过八角香叶的红烧,变成了重庆特色的美食,肥肠保留了一部分油,吃起来劲道不腻。

来重庆一定不能错过的美食就属小面。

成都排名之一的面馆,12元1碗肉很多,没位置顾客在门外蹲着吃

说起成都这座天府之城,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因为成都本身就是一座非常适合旅游的城市,很多爱好旅行的朋友在之一次来到成都的时候,都会被当地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精神和气息所震惊到。不得不承认,成都人真的是对于慢节奏生活最为推崇,也是践行得最真实的一群人,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的老人从大清早就坐在茶馆里面,点上一杯素茶,一喝就是一整天,也能够看到那些身为“打工人”的上班族,到了下班时间就绝对不拖沓,直接下馆子吃一顿好的,好好犒劳一下辛苦劳动了一整天的自己。而且成都这边的夜生活特别丰富,年轻人喜欢去酒吧放松放松,老人则是能够坐在麻将馆茶馆里吹牛聊天。

而成都这边的美食也同样很有名,无论是正餐还是小吃,都让无数网友感动惊艳,比如说他们这里的正宗四川担担面,就是闻名全国的特色面食。而今天我就要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家号称成都排名“之一”的面馆,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成都这边的面馆和重庆那边的面馆有点相似,并不是装修得越好,这家店就越厉害,有些本地老餮甚至会专门去找那种环境差、店面小的破旧小店,因为只有在这些小店当中,才有可能遇到真正好吃的面条。

这家店的名字叫做“上池面馆”,是成都这边非常有名气的一家特色面馆,他们家店面非常小,比那些普通的街边小店都还要小上不少,但是因为客人太多,他们干脆占据了旁边的小通道,摆上几十根大小板凳。按理来说,这种简陋的条件,肯定没有多少人愿意来吃饭才对,可事实上,喜欢来他们家吃面的人还真就不少,甚至有些老熟客每天都要来这里吃一碗面。

他们家的回锅肉很受欢迎,小碗12元大碗15元肉给得多。这个面条非常劲道,吃起来真的是很有嚼劲,属于那种“家常棍棍面”,而且分量真的很足,还有大块的肉,肉本身的香味和这个面条相得益彰,搭配在一起吃不管是从口感还是从味道上面来说都是相当不错。

这家店的价格其实也算是非常实惠的了,这么大一碗面条再加上这么多的肉,价格又不贵。对于那些胃口不大的人而言,能不能吃完都是一个问题。如果大家也很喜欢吃面条的话,下次来到成都时不妨过来试一试他们家哦。

标签: 重庆 哪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