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讲究“无鱼不成席”,随着营养知识的普及,鱼肉因其独特的营养优势,成为了众多“肉食者”的更优选。
但是,鱼肉虽好,也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食物,和其他食物一样,吃鱼也不能胡乱吃。
哪几类鱼更好别吃?
1、未煮熟的鱼
烹调鱼时,请确保鱼肉完全煮熟,吃了未经煮熟的鱼,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
此外,不要把未煮熟的鱼和其它食物的盘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
2、过度油炸的鱼
油炸过的鱼虽然味道更诱人,但高温煎炸后会使鱼肉的脂肪氧化,产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
其次,鱼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在高温下会被破坏,严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3、腌制的咸鱼
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能与腌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
4、含汞量高的鱼
一般来讲,大型且寿命比较长的鱼类,含汞量更高,如长寿鱼、旗鱼、大眼金枪鱼、马林鱼、大鲭鱼、鲨鱼、马头鱼。
这类鱼不建议孕妇、有受孕计划的女性、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吃。
哪几类鱼更好别买?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挑选鱼,去市场买鱼也是鱼贩子给啥就要啥,殊不知,有时买到的鱼肉质粗糙、新鲜度差,甚至有些“泡过药水”。
一位开水产店的老板透露,在挑选鱼类时,首先要拒绝“这几种鱼”,这些鱼水产老板从不会给家人吃。
一、个头太大或太小的鱼
无论买什么鱼,都不要买太大或者太小的,更好买“七八分大”的鱼,太小的鱼还没有发育成熟、肉质不够嫩,而且刺也会比较多;
太大的鱼肉质则比较粗糙,吃起来口感不好。比如说鲫鱼要买7-8两之间的,鲤鱼、鲈鱼更好买一斤三四两左右的,草鱼买4斤左右的口感更佳。
二、鱼眼发灰、不透亮的鱼
新鲜的鱼眼睛是清亮通透、饱满外凸的的,而且鱼眼表面没有遮挡物。如果发现鱼眼发灰、不透亮,又或者鱼眼内有淤血或是鱼眼内陷,就说明这个鱼已经不新鲜了。
三、水箱内水的颜色不对
水产店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箱,而各种鱼就生活在里面,如果水箱里有很多藻类杂质或者水箱里的水颜色呈深绿色,则表明很久没有换水或者清洗水箱了,会影响鱼的健康。
四、冷冻鱼柳
除了各种鲜活的鱼类,市面上也有一些已经处理好的冷冻鱼柳,比如说龙利鱼柳、巴沙鱼柳,有不少商贩都拿巴沙鱼柳来冒充龙利鱼出售,两者的营养价值要差不少,巴沙鱼的土腥味很重,有些要经过“泡药水”处理来去腥和保鲜。所以,遇到冷冻的鱼柳一定要慎重购买。
哪五种人群不适合吃鱼
1、痛风患者
鱼、虾、贝类等食物富含嘌呤,因此,痛风病人急性发作期要禁食一切肉类及含嘌呤高的食物。
缓解期则应定量吃鱼肉类食物,严禁一次摄入过多。
- 可适量选用含嘌呤较少的鱼类(如青鱼、鲑鱼、金枪鱼、白鱼、龙虾等);
- 少用含嘌呤较多的鱼类(如鲤鱼、鳕鱼、大比目鱼、鲈鱼、鳗鱼、鳝鱼等);
- 禁用含嘌呤高的鱼类(如沙丁鱼、凤尾鱼和鱼子)。
2、过敏体质者
特别是曾经因吃鱼虾类食物发生皮肤过敏的人应慎吃鱼,以免再次引发过敏。
3、出血性疾病患者
鱼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胆固醇粘附于血管壁的作用,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者十分有益。
但是,摄入过多EPA会抑制血小板凝集,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对病情恢复不利。
4、服用某些药物的人
扑尔敏、苯海拉明等为组胺受体拮抗药,而鱼虾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在体内可转化为组胺。
若上述抗组胺药与之一起吃则会抑制组胺分解,造成组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症状。
5、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
鱼类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过多摄入会加重肝、肾担负,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定量吃鱼。
鱼的这个部位比砒霜还毒
这个部位就是鱼胆。
众所周知,鱼胆是一味中药,在我国古代的一本书《证治准绳》曾经记载过它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痛这个作用。
所以很多人便听信所谓偏方,通过吞服鱼胆的 *** 为自己治病,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古代医家使用鱼胆大部分是作为外用药来用,而不是直接内服!
2019年2月,河南开封一女子误信偏方,一连生吞了4个鱼胆,结果导致自己上吐下泻,脸色发白,最终确诊患者出现急性肾衰和急性肝衰。
所以,很多所谓的偏方、土方并不靠谱,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
那么若是真的误食了鱼胆,病人清醒的情况下,允许他催吐的情况下可以去催吐。
如果不允许的话还是建议尽快到医院去救治,特别是有些患者催吐完了,还要尽快到医院去。
超市巴沙鱼当龙利鱼卖,可惜很多人不懂,学会区分,不再花冤枉钱超市里巴沙鱼当龙利鱼卖,很多人不懂吃大亏,学会区分不做冤大头。大家好,我是水墨尚食,又到了分享美食的时间,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巴沙鱼和龙利鱼的区别以及选购的技巧。
鱼是人体所需营养的重要来源,而且鱼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肉类,多吃也不会长胖,不管是煎、炸、炖、煮、烧都非常营养美味,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吃鱼唯一的缺点就是容易被刺卡住,那么有没有鱼肉鲜嫩,营养丰富,没肌间刺,还方便 *** 的鱼呢?还真有,就是今天要说的巴沙鱼柳和龙利鱼柳。
巴沙鱼是东南亚一些国家重要的淡水鱼类,虽然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引进养殖,但是市场上的巴沙鱼主要还是来自越南,因此鲜活的巴沙鱼还是比较少见,多是以冰冻鱼柳形式在超市售卖,龙利鱼是我国近海的鱼类,有鲜活的卖,也有鱼柳售卖。
巴沙鱼柳和龙利鱼柳一般人很难区分,市场上很多以巴沙鱼柳充当龙利鱼柳售卖,或直接说巴沙鱼就是龙利鱼,可是两者营养价值和价格却相差很大,很多人不懂吃大亏,为了让大家更好区分两种鱼柳,先来了解这两种鱼的不同。
1.生活环境不同
巴沙鱼属于河鱼,而龙利鱼属于海鱼。巴沙鱼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鱼,属于鲶鱼的一种,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地都有养殖,主要产自湄公河流域,而龙利鱼属于我国近海底层鱼类,具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环境的特点,还能耐低氧。
2.生长外形不同
巴沙鱼长的和一般淡水鱼差不多,其体表无鳞而身扁圆,头部扁平而宽,腹部较白而狭窄,长有鱼须,因属于鲶鱼形类,因此跟鲶鱼相近。龙利鱼因为生长海底,海水压力大,因此身体呈扁平,双目长于身体一边,属于鲽形目,舌鳎科,因外形扁平形如舌头,也叫舌头鱼,子板鱼。
3.营养价值不同
一个属于淡水鱼,一个属于海鱼,其营养价值肯定是有区别的,区别更大的就是脂肪,巴沙鱼皮下有一层厚厚的脂肪,主要以饱和脂肪酸为主,是而龙利鱼脂肪较少,其本身为海鱼主要含有的就是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来说,不饱和脂肪酸更健康。
4.售价不同
一般来说,巴沙鱼售价一斤就十几块左右,冰冻鱼柳还有几块钱一斤的,而龙利鱼鲜活的一般60左右一斤,肉质更好更贵,冰冻的也得几十一斤,也就是说龙利鱼价格是巴沙鱼的几倍,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很多用巴沙鱼充当龙利鱼的。
以上就是巴沙鱼和龙利鱼的不同之处了,这两种鱼的肉质共同特别就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无肌间刺,鱼肉久煮不老不易碎,完全是按照人的需求而长的。
巴沙鱼柳和龙利鱼柳的区别
通过上面,我们了解到巴沙鱼和龙利鱼的不同,可能很多人就觉得,两种完全不同鱼,这有什么不好辨别的,是的,两种鱼鲜活完整时确实好辨别,但是去皮剔骨做成鱼柳时,就很难区分了,这就是很多能以假乱真的原因,可是两种鱼的营养和价格差别很大,如果买错了,要多花不少冤枉钱,那么怎样区分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1.看厚度,因巴沙鱼是淡水鱼,长的比较肥美,所以 *** 的鱼柳会比较厚,而龙利鱼身体扁平,一条鱼只能剔出一片鱼柳,因此巴沙鱼柳厚度要厚龙利鱼一些。
2.看颜色,巴沙鱼的鱼肉比较嫩白,而龙利鱼的鱼肉是白里透红,不管是冰冻还是新鲜的,龙利鱼的鱼肉都会带一些鱼红。
3.闻味道,前面了解到巴沙鱼生长在河水中,因此泥腥味较重,做成冰冻鱼柳一般会经过包冰和浸泡保水剂,防止鱼肉变干,营养流失和口感不嫩,在此同时也掩盖了巴沙鱼的泥腥味,因此如果闻到很重的碱水味,一般也是巴沙鱼,而龙利鱼生长在海中,腥味小无异味。
4.看标签,如果实在不好辨认,就到正规大超市去买带有标签的,如果标签上写着似龙利鱼、越南、cabasa、basa等字样,那就是巴沙鱼,龙利鱼一般也会标注清楚,所以买的时候到正规渠道买带标签的也行。
水墨话语
巴沙鱼和龙利鱼在完整鲜活时很容易区分,但是去皮剔骨做成鱼柳就很难分辨了,因此市场上有很多用巴沙鱼当龙利鱼售卖的,两者营养价值和价格相差较大,可惜很多人不懂而吃亏上当,区分两种鱼肉时可以从厚度、颜色、味道、标签4种 *** 来辨别,学会区分不做冤大头。
我是水墨尚食,一个爱美食爱分享之人,想了解更多美食知识以及 *** 技巧,就关注我吧!欢迎评论、留言、转发,一起探讨学习,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这里了,最后,感谢阅读。
“龙利鱼”无骨无刺,滋味鲜美?你可能买到了“假龙利鱼”“龙利鱼”无骨无刺,滋味鲜美?你可能买到了“假龙利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鱼类在老百姓的餐桌上越来越常见了,都说吃鱼对身体好,常吃鱼的人头脑聪明,所以现在鱼类比其他肉类都要受欢迎。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无骨无刺、肉质细嫩的冷冻鱼柳,价格相比其他鱼类也要便宜不少,十几块钱一斤,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很多人都把它称之为“龙利鱼”。其实,现在市场上这种冷冻的鱼柳并不是真正的龙利鱼,大多都是巴沙鱼柳,虽然说口感吃起来也比较嫩,但味道和营养价值比龙利鱼要差不少。
现在很多大型超市都不会把巴沙鱼标注为龙利鱼来售卖,但在一些小型超市和水产店里,巴沙鱼和龙利鱼被混淆成了一种鱼,所以慢慢地,在人们印象中,那种冷冻的、白色的鱼柳就成了龙利鱼。
龙利鱼和巴沙鱼的区别
龙利鱼属于海鱼,在南方一些地区也被称为舌头鱼、踏板鱼等等,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鱼类。根据地区的不同还有龙利鱼大小的不同,它的价格也在20-100元左右一斤,比巴沙鱼的价格要高不少。处理过的龙利鱼柳和巴沙鱼柳形态上比较相似,所以现在龙利鱼都是整条出售,很少会再加工成鱼柳,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和巴沙鱼做区分。
巴沙鱼是一种河鱼,原产于湄公河,产量大、价格低,而且鱼肉中带着较重的土腥味。现在市面上大部分巴沙鱼都会加工成鱼柳来出售,在加工鱼柳的过程中,会注入一种叫“磷酸盐”的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保水、保鲜、嫩肉、去腥的作用。在家做过巴沙鱼的朋友不难发现,巴沙鱼下锅煮后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这就是因为注入了添加剂。
如何区分巴沙鱼和龙利鱼
1、看形态
现在市面上的龙利鱼一般都是整条出售,很少会加工成鱼柳;而巴沙鱼则相反,大多都会加工成鱼柳。
2、闻味道
巴沙鱼是一种淡水鱼,有与生俱来的土腥味,就算是经过磷酸盐的浸泡,土腥味也很难完全去除;而龙利鱼是一种海鱼,有一种淡淡的海洋腥味。
3、观察肉质
龙利鱼也叫踏板鱼,它的鱼身比较薄,所以即便是处理好的鱼柳也会很厚;而现在市面上的巴沙鱼柳,大多都比较厚实。
龙利鱼和巴沙鱼的区别,你都知道了吗?下次再买鱼时一定要仔细辨别哦!
我是小酥肉美食,一位爱做菜、爱分享的90后,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记得收藏、点赞、转发哦!如果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哦!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们明天再见。
“龙利鱼”肉嫩味鲜,一斤不到10元,便宜也别多吃,内行:冒充的“龙利鱼”肉嫩味鲜,一斤不到10元,便宜也别多吃,内行:冒充的
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文章,这次我要和大家说的是:『“龙利鱼”肉嫩味鲜,一斤不到10元,便宜也别多吃,内行:冒充的!』
鱼肉是我们经常吃的一种食材,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除了常见的鲫鱼、鲈鱼、鳊鱼等,最近几年有一种鱼肉很受欢迎,那就是“龙利鱼”。
龙利鱼是一种近海大型底层鱼类,也叫子板鱼、鳎目、鳎米,一条鱼能获得1条鱼柳,吃起来鲜嫩爽滑,没有鱼腥味,煮的时间长口感也不会老。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
在很多火锅店的菜单上都能看到龙利鱼,一盘才15元。超市里也见到龙利鱼,一斤不到10元。
虽然龙利鱼好吃又营养,但卖这么便宜,八成是假的。市场上的龙利鱼大多是龙利鱼柳,有散称的,也有袋装的,价格都不贵,但都不是龙利鱼。
龙利鱼
龙利鱼肉质鲜嫩,煎、炒、烹、炸都很好吃。作为海鱼,它终年生活在近海的海底,打捞成本很高,所以价格也比较贵,一般野生的龙利鱼至少要1百多元每斤。目前,在中山地区可以养殖,但价格也不便宜,要50多元每斤。
大家都知道“成本决定价格”,超市里的龙利鱼那么便宜,其实是用“巴沙鱼”冒充的。
巴沙鱼
这是一种淡水养殖鱼,学名叫【博氏鱼芒鲶】,也就是鲶鱼,主要产于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的湄公河中有很多巴沙鱼。
它的体型大,生长周期短,什么都吃,非常好饲养,所以巴沙鱼的产量是很大的。肉质洁白鲜嫩,肉中没有小刺,也没有啥腥味,怎么煮口感都很嫩,和龙利鱼很像,所以通常用来冒充龙利鱼。
巴沙鱼产量高,所以价格便宜,超市里一斤10元,那就是巴沙鱼柳。
如果是活鱼,我想大家都不会认错,龙利鱼和巴沙鱼的差别太大了。但片成鱼柳后,长得都差不多,怎么才能分辨呢?老渔民说,看3点就知道真假。
①价格
上面就说了,成本高价格自然高,首先可以排除10元一斤的龙利鱼了。但如果有人用巴沙鱼冒充龙利鱼,还卖高价怎么办?那就要看另外2个方面了。
②厚度
从体形上看,巴沙鱼比较扁,所以剔下来的鱼柳也是比较扁的。而巴沙鱼比较肥,它的鱼柳是比较厚的。
③包装
超市里有很多带包装的鱼柳,上面写了龙利鱼几个大字,先别急着买,先看看配料表,有些还是巴沙鱼。只有配料是龙利鱼,才能放心买。
【大厨有话说】
巴沙鱼的口感好,价格也便宜,也有一定的营养,但为啥不建议大家吃巴沙鱼呢?
首先,巴沙鱼柳是冷冻的,很多都是散称的,没有生产日期,不知道冻了多久。冷冻时间太长的话,水分和营养也会流失,口感变差。
其次,为了长久保持巴沙鱼柳的口感,一些商家会使用“化学 *** ”,比如添加“保水剂”来锁住鱼柳的水分。添加剂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偶尔吃一两次还可以。
最后,巴沙鱼大多来自湄公河,湄公河的水质污染严重,鱼肉的质量可想而知。巴沙鱼也叫“三块脂肪鱼”,鱼肉的脂肪含量比龙利鱼要高。
龙利鱼巴沙鱼傻傻分不清楚?教你如何区分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如果觉得有用,请大家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都学到技巧,下次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识。
海宝作为一个十分喜欢下厨的吃货,更爱做的菜就是鱼了,而在众多鱼类之中最不能少的呢,一定就是它了,那就是今天的主食材——龙利鱼。它的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简单又快捷、无需过多的调料,非常适合懒人和健身党。
龙利鱼&巴沙鱼的区别
其实,只要一说起龙利鱼,就不得不提一下,它的非亲生兄弟——巴沙鱼,因为这两种鱼如果脱掉外皮,很难分辨彼此,一不小心你就会买错。巴沙鱼,它属鲶形目鱼类,属芒鲶属的芒鲶(Paugusiushamiltoa)为无鳞鱼类。 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种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越南音译为“卡巴沙”(CABaSa),意思是“三块脂肪鱼”,因为该鱼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积累有三块较大的油脂,约占体重的58%。
通常我们在超市里的见到的龙利鱼,从鱼骨分开的左片与右片的厚度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一片较厚一片较薄,颜色呈白色半透明状,带有少许粉红色,而巴沙鱼最明显的肉眼区别就是,鱼体呈雪白色,厚度较厚,左右两片也更均匀。它俩更大的区别在于肉体的薄厚程度,龙利鱼较薄,而巴沙鱼较厚。但是不管买到的是哪种鱼,它的烹饪 *** 都一样简单。
水煮龙利鱼
用料
龙利鱼肉、墨鱼、豆芽、黑木耳、香菇。
做法
1.将鱼肉切成条,加入胡椒粉盐料酒少许的水淀粉不断抓拿,买的,然后解冻下。然后腌制10分钟左右。
2.这边锅里面倒入适量的菜籽油,加入适量的辣椒酱、豆瓣酱和辣椒油小火炒香。然后加入葱姜和适量的干辣椒,以及豆芽、黑木耳和香菇一起翻炒均匀。
3.加入水,生抽、少许的糖和盐盖盖煮开,转中火焖煮几分钟。将这些食材捞出来码在深碗中。
4.看汤水再次开了,将鱼肉一个个的放入,变色后就马上和汤一起倒入之前的辅料中,最后表面撒上蒜蓉干辣椒段,淋上一勺热油就可以了。
避风塘龙利鱼
用料
龙利鱼、面包糠、小米椒、小葱、蒜。
做法
1.龙利鱼切大块。加入1大勺料酒,2克盐,2克黑胡椒碎,抓匀腌制10分钟。
2.平底锅倒油烧热,放入龙利鱼块,煎至两面微黄。.给表面刷上一层蚝油,继续煎至表面金黄,蚝油入味。煎好后先盛到盘子里。
3.另外起锅烧油,爆香蒜末和小米椒碎,倒入面包糠一起翻炒。.炒至面包糠颜色变金黄后关火,面包糠很容易糊,炒的时候要全程小火,不断翻拌。
4.出锅前加入1小勺盐和小葱末翻炒均匀。把炒好的面包糠铺到龙利鱼快上就可以了。
番茄龙利鱼
用料
龙利鱼肉、番茄、蒜、料酒、白胡椒粉、盐、豆腐皮、黑胡椒、小葱叶、姜、淀粉、生抽。
做法
1.龙利鱼切块,放盐、生抽、白胡椒,黑胡椒、料酒、淀粉,搅拌均匀,腌制半个小时。
2.西红柿切丁,豆腐皮切条,热水焯一下豆腐皮。热水放入鱼块,煮两分钟捞出。
3.姜蒜爆香,放入西红柿,大火翻炒,小火熬出汁,倒入水,煮开,放豆腐皮。
4.放龙利鱼,放盐和生抽,煮两分钟,出锅,撒香葱。
龙利鱼的营养价值
营养专家研究表明,龙利鱼作为优质海洋鱼类,其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之功效,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颇有益处。
同时据营养测定,龙利鱼中的欧米加——3脂肪酸,可以抑制眼睛里的自由基,防止新血管的形成,降低晶体炎症的发生,这就是它又被称为“护眼鱼肉”的原因。
巴沙鱼的嘌呤高吗,龙利鱼呢?这两种鱼,如何鉴别呢?医生告诉您巴沙鱼,您听说过吗?
说起巴沙鱼,这个鱼没有刺儿,而且口感也不错,很多饭店都用它做菜,但它的名声并不是特别好,因为这种鱼类经常被冒充为龙利鱼,那么作为一种鱼类,它的嘌呤高吗?
巴沙鱼作为一种淡水鱼类,它的嘌呤含量不是特别的高,是属于中嘌呤含量的食材,查阅了一些资料,没有确切的得到巴沙鱼每100克到底含有多少毫克的嘌呤,但它的嘌呤范围在25~150毫克之内。这样的嘌呤含量适合痛风患者的缓解期以及高尿酸血症的人群适量的摄入,一般建议每次摄入的量控制在二两左右,而且尽量不要采取油炸的烹饪 *** ,否则会诱发尿酸的明显升高。
那么龙利鱼的嘌呤含量是多少呢?谢医生查阅了一下,发现龙利鱼的嘌呤含量这属于高嘌呤含量的食材,每100毫克的龙利鱼嘌呤含量已经超过了150毫克,毕竟作为一种海鱼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嘌呤的范围不适合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患者食用了。
这两种鱼,如何鉴别呢?
其实龙利鱼是海鱼,它的样子是鲽型的,属于鲽形目,样子有点像是我们比较熟知的比目鱼,以前经常看海边的朋友直播,有一些人管这种鱼叫鳎目鱼。
而巴沙鱼,它的生长环境是在淡水,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这个鱼生长比较快,而且个头大。
其实如果把这两种鱼拿在一起,不给它们分解,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区别,它俩的形态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是如果经过处理做成鱼柳,单纯留有鱼肉的话,样子被修整的差不多,很容易分不清楚。
其实如果认真鉴别起来,这两个鱼还是可以很容易区分的:
●巴沙鱼的鱼柳明显要比龙利鱼的厚。因为这两个鱼的形状本身就不同,一条龙利鱼要是能切出,像普通巴沙鱼柳那样的厚度,这条鱼得非常大。但是大家要注意购买的时候要看鱼柳的表面是否解释很厚的冰,无论是哪种鱼的鱼柳,如果冰特别厚的话就别买了,肯定有问题。
●另外两种鱼的价格也是可以明显区分的,巴沙鱼很便宜,而龙利鱼特别贵……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吧。
常见海产品与鱼类的嘌呤是如何的呢?
下图呢,就是一些常见的海产品,尤其是鱼类的嘌呤含量表格。在下图当中绿色的是低嘌呤含量的食材任何人都可以吃的。而黑色的是属于中嘌呤含量的食材,适合痛风患者的缓解期以及高尿酸血症的人群适量的摄入。而红色的是属于高嘌呤含量的食材,是绝对不建议尿酸有异常的人群摄入的,比如在红色范围内当中的秋刀鱼,沙丁鱼,凤尾鱼绝对不建议尿酸异常的人群吃的,另外还有我们不太注意的小鱼干,小鱼干儿的嘌呤含量每一百克当中会高达1300多毫克,无异于嘌呤炸弹,而且很多小鱼干儿的烹饪 *** 都是油炸或者用糖浆炒,而且还挺适合下酒,所以尿酸高的人群坚决不要碰他
如果大家仔细看这个表的话,会发现在鱼类当中有一种鱼非常适合所有人摄入,包括痛风的人群,那就是桂鱼。这种鱼类每100克当中的嘌呤含量为24毫克,可以说非常的少,即使是痛风的人群,也是可以适量摄入的。
总结
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现在尿酸异常的人群高达1亿2000万,而痛风的确诊患者有1700万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会筛选食材,尽量不触碰高嘌呤含量的食材,控制摄入中嘌呤含量的食材多吃低嘌呤含量的食材,对我们维持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议尿酸有异常的朋友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多喝水,科学合理的运动,学会筛选适合自己的食材,学会筛选适合自己的烹饪 *** ,尽量将尿酸控制正常,避免痛风的发生。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尿酸异常如何选择鱼类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423头条知识节##健康科普排位赛##知识改变生话#@头条圈子@生命召集令@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头条健康@头条辟谣
鸡柳、鱼柳、蟹柳,这些肉柳类食物是什么做成的?营养告诉你真相在生活中,存在一些带“柳”字的食物,比较常见的有鸡柳、蟹柳、鱼柳等等。而说起这种食物,大部分人可能就会口水直流,因为它们往往十分美味。
那么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这些带“柳”食物可以多吃吗?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鸡柳,要注意高油脂:
现如今走在街上,到处都能看到售卖“无骨鸡柳”的小食店。而烹饪过程大家往往也能看得到,先拿出表面裹着一层厚厚的面包糠或者面粉的鸡柳,然后经过较长时间的高温油炸,最后再撒上一些调味料,美味的鸡柳就做成了。
但是鸡肉作为一种比较健康的白肉,这样处理后就会存在较多的健康隐患。最明显的就是高油脂,炸得香酥金黄的鸡柳,靠面粉吸收了非常多的油,常吃很容易肥胖。
而且如果摄入大量的淀粉和重口味的调味料,也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鸡柳其实并不是很健康,大家在生活中要尽量少吃一点。
蟹柳,其实不含蟹肉:
和前面鸡柳不一样,蟹柳里其实根本不含蟹,而是一种冷冻鱼糜的“仿生食物”。将冷冻鱼糜急速解冻后再次冷冻,就能得到类似蟹肉的纤维感;将冷冻鱼糜外层用食用色素染色,就得到了类似螃蟹模样的红条;将冷冻鱼糜中加入食用香精,就能得到类似蟹肉的风味。
总的来说,这是人为低成本创造出的一种“模拟产品”,虽然吃起来感觉和蟹肉很像,但实际上跟蟹没啥关系。
而从营养健康的角度看,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蟹柳,其中的各种添加剂的含量就是在安全范围内的,适量食用对身体也无大碍。但如果把它当做海鲜食物补充营养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鱼柳,容易被偷换鱼种:
鱼柳,并不是仿生食品,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鱼肉。在 *** 过程中不会添加太多的其他物质,是一种跟原始食材比较接近的带“柳”食物。而且生活中往往不会将其过度烹饪,所以从理论上来说,鱼柳算是一种比较健康的食物。
不过大家要注意一点,鱼柳很可能会偷梁换柱,将鱼种改变。比如很多在售的龙利鱼鱼柳,实际上是一种叫巴沙鱼的养殖淡水鱼。这两种鱼在切片后,在外观上基本没啥区别。
但是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觉得,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商家并没有在价格上欺骗大众,选用了廉价的巴沙鱼之后,龙利鱼鱼柳也会变得更加便宜,而无论如何,都不会影响到吃鱼的营养。
各位朋友,你喜欢吃这些肉柳类食物吗?你觉得这些属于健康食品吗?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
大家有多少人被骗了?
当你去一些连锁店吃酸菜鱼,水煮鱼时,那种软塌塌腥不拉几,如棉花套子一样的龙利鱼,实际上是假的,你知道吗?
又有多少人被骗了?当你在超市或者市场里发现的那种白花花的龙利鱼柳,十多块一斤。是否真的以为那是一种常见的海鱼吗?
其实啊,这不过是商家刻意宣传误导的一个案例罢了。我们吃的这种所谓的龙利鱼,实际上都是越南进口的巴沙鱼,它属于淡水鱼中的鲶鱼属。这种巴沙鱼生长特别迅速,所以越南就大量饲养这种鱼用于出口。又因为它肉质不好,就只取两块鱼柳,基本90%都进口到中国。
但是在我国,年年都能检测出从越南进口的巴沙鱼柳重金属超标。其实你想想也会明白,湄公河的河水不比三哥的恒河强到哪去。而且为了保鲜,都需要浸泡三聚磷酸盐,泡了药的龙利鱼柳看起来颜色更加新鲜,如果白色还好,黄色就根本不能吃了。如果你看到鱼柳发胀,那就是泡药过度了,吃了有骨质酥松的风险。
正因为它便宜又管够,进入中国以后,商家把它刻意包装成龙利鱼。就跟前一段无良商家硬生生的,想把淡水虹鳟包装成三文鱼一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为了利润,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而真正的龙利鱼在北方被称之为蹋嫲鱼,舌鳎鱼,牛舌鱼,鞋垫鱼。顺口溜里的“打北方来个喇嘛,手里提着5斤蹋嫲”,实际上就是指的龙利鱼。它可是标准的海洋鱼类。龙利鱼的肉质鲜美细腻,以前不受人们待见,价格非常低。但这些年海洋资源枯竭,这种野生鱼类价格逐年上涨。大点的龙体鱼都要卖到100多一斤了。不过好在现在也有养殖的了。
龙利鱼根本就没有鱼柳,如果你看到有品名是“龙利鱼柳”,那就绝对是实打实的巴沙鱼柳。这就是商家给你的障眼法,这就好像“淡水三文鱼”实际就是“虹鳟鱼”一样。简单点说,那就是“龙利鱼柳”不是龙利鱼,淡水三文鱼也不是三文鱼一样。
还能说啥,擦亮自己双眼呗。
我是澜馋食记,爱美食爱生活,熟知中外家常小菜,厨房秘籍。为人耿直,只说干货,杜绝忽悠。喜欢美食文化和厨房家常美食,每日(屁)更新深度吃文,关注我!从我这里学到的可以让你成为餐桌上当仁不让的焦点。
近年来,一种鱼类食材以其鲜嫩丝滑、少刺多肉的口感俘获了许多饕餮客的心。没错,这就是粉 *** 嫩的龙利鱼。
▲龙利鱼示意图,图文无关
然而,当你去超市购买袋装的龙利鱼柳时,有没有想过可能遭遇到了“挂羊头、卖狗肉”。其实,你买到的可能是价格低廉的巴沙鱼柳……
▲巴沙鱼示意图,图文无关
钱先生最近就买到了这样的假冒龙利鱼柳,他将超市起诉到了法院。
近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宝山法院)审结了这起消费者 *** 案,最终判决被告超市赔偿原告钱先生十倍赔偿金人民币10,543.10元。
2018年9月3日至2019年10月4日,原告钱先生在被告某超市有限公司经营的超市购买“龙利鱼柳”。
钱先生回家烹饪后食用,感觉鱼柳的味道和之前吃的不一样,怀疑有假,遂向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
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调查认为,被告销售的“龙利鱼柳”产品实际为巴沙鱼柳,其经营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被告进行了行政处罚。
后原告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按规定支付十倍价款作为赔偿金。
庭审中,被告辩称:1、被告已对供货商资质尽到了审查义务,涉案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龙利鱼产量小、价格较贵,巴沙鱼大部分从越南进口,人工养殖产量高、价格便宜。原告在明知市场上龙利鱼价格远高于巴沙鱼的情况下,仍短时间内多次大量购买,被告有理由怀疑原告有“职业打假”牟利之嫌;
3、龙利鱼柳是加工制品,其实际原料即为巴沙鱼片,水产市场及水产行业的惯例称为龙利鱼柳。被告以符合市场价格的巴沙鱼价格售卖,并无以次充好、恶意追求盈利性的主观意图,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上海宝山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可以认定原告在被告经营的超市购买了标签名称为“龙利鱼柳”的产品。根据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产品实际为冷冻巴沙鱼柳。
因被告明知其出售的商品标签名称为“龙利鱼柳”,与实际产品不符,该产品标签内容有很大的误导性,极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且与“龙利鱼”有关的部分属于虚假内容,被告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虽然被告出售的“龙利鱼柳”并未直接造成原告人身损害,但法律并未规定将导致人身实际损害作为十倍赔偿的前提,被告将经营标签与实物不符的产品进行销售,存在足以对消费者造成实质性误导的主观过错,原告要求被告进行十倍赔偿的请求,本院可予以支持。
最终,法院根据原告实际购买的“龙利鱼柳”总金额,做出如上判决。
判决后,各方当事人未上诉,判决生效。
食品标签是生产者、经营者向消费者传递食品信息的载体,对食品标签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管理,既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亦是督促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合法经营,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维护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
经营者所出售的食品应当与标签内容一致,所谓的“行业惯例”等均不是免除经营者责任的合理理由。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
作者:蒋梦娴
文中图片均源于 ***
责任编辑 | 蒋雪莺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浦江天平”
龙利鱼、巴沙鱼,傻傻分不清?大家好,我是辛班。最近小编看到一则报道说是一个人在超市里买了许多龙利鱼,但是后来顾客把超市告了。原来是超市把巴沙鱼当做龙利鱼卖给了这个顾客,顾客告这个超市违反商业诚信,要求十倍的赔偿。可是超市说这位顾客明知道这可能是巴沙鱼还大量分不同时间买入,而且还没有食用是有目的的。当然结局是法院判罚该超市赔偿给该顾客十倍的损失。我们暂时不论这位顾客有多么机智,这里小编我就来给大家说说这两种鱼。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龙利鱼和巴沙鱼。龙利鱼实际上是一种舌鳎鱼,又叫牛舌鱼,它体形扁平,和比目鱼差不多,多肉少刺,生活在近海海底。所以龙利鱼是一种海鱼。而巴沙鱼实际上是一种巨鲶,又叫越南鲶鱼,学名是博氏巨鲶,湄公河流域中一种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该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食性广、易饲养、肉质 ***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小刺、利于加工等优点。它属鲶形目鱼类,为无鳞鱼类,体表光滑无鳞,体形长而侧扁,具脂鳍。与大家常用的淡水鱼不同,它没有肌闻刺,肉质细嫩鲜美,肉色非常白。
下面是这两种鱼类的照片。
那么有人会问为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种鱼会被不法商贩拿来以次充好呢?大家再看下已经处理好的这两种鱼的样子。
巴沙鱼
龙利鱼
大家是不是很惊奇,也难怪商家会这样偷梁换柱。因为这两种鱼的鱼肉实在是太像了。而且这两种鱼的鱼肉都是没有什么腥味,都属于久煮不烂,所以不单单是不了解情况的消费者可能搞错,没准有的经验不足的商家也会认错呢。
那么小编这就整理一下龙利鱼和巴沙鱼的几点不同来供大家鉴别一下:
1、属性不同。巴沙鱼是属于淡水鲶鱼类,而龙利鱼则属于海鱼的一种。
2、营养价值不同。由于巴沙鱼为鲶鱼。大家常见的鲶鱼一般都有一层厚厚的脂肪层,所以它做成鱼柳的时候,那个厚度是很厚的;而龙利鱼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但它的脂肪含量低,还具有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它做成的鱼柳应该是比较薄的。
3、市场价格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商家会以巴沙鱼来冒充龙利鱼的最主要原因。巴沙鱼属于淡水鱼,捕捞的成本低,人工养殖成活率高不容易生病,故它也是越南主要的出口鱼类。因而它的价格也比较低通常为10元/斤;而龙利鱼它处于我国的近海海域,同时它的自然产量低,所以它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一般为50元/斤。
巴沙鱼如果做成鱼排、鱼柳,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是什么鱼,而且做熟了之后也没有明显的腥味,因此它常常被冒充成龙利鱼、鲷鱼、鳕鱼等海鱼出售。
巴沙鱼和龙利鱼肌肉中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9.8%、19.0%,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1.00%、0.49%,水分、灰分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不大。巴沙鱼和龙利鱼肌肉中都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8.52%和18.52%。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3.71与87.30,表明两种鱼营养均衡,且为丰富蛋白源。巴沙鱼含有12种脂肪酸,龙利鱼含有10种,两种鱼脂肪酸总含量均较低。龙利鱼中矿物质元素Ca、K、Mg、P含量远高于巴沙鱼。对巴沙鱼和龙利鱼肌肉兽药残留进行检测,发现巴沙鱼肌肉中含有氢化可的松,残留量为8.21μg/kg,而龙利鱼中未检测到兽药残留。结果说明龙利鱼比巴沙鱼蛋白含量更高,优势矿物元素更丰富,且无兽药残留,食用安全营养。(来源于百度百科)
如上述所说巴沙鱼是可以吃的,而且肉质十分鲜美,市面上的巴沙鱼柳不含鱼刺,很适合小孩子和老年人食用。
活巴沙鱼
虽然它的营养价值不如龙利鱼,但其他方面都很相近,可以说是低配版的龙利鱼。就拿如今十分流行的烤鱼店愿者上钩来说,其店内就有巴沙鱼可供食用,而且销量异常火爆。
愿者上钩火爆的排队场景
经过小编的描述,相信大家对这两种鱼类肯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在超市遇上很便宜的龙利鱼就需要擦亮双眼了,千万不要上当受骗。而对于不了解巴沙鱼的小伙伴也不需要对这种鱼有过分的担心,这种鱼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味道鲜美,肉质久煮不烂,很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