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上季的水果,多到让你眼花缭乱。
但夏天的时候,气温相对比较高,很多人都会因为天气的原因导致胃口不佳,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正是因为夏天我们更应该好好调节自己的身体,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吃一些水果,补充营养。不同的水果对人体的作用也会不一样,接下来就跟我一起去了解一下有哪些水果夏天是可以多吃一些的呢?
“黄果”
“黄果”就是橙子,味道酸中带甜,酸酸甜甜的,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补充维生素c的重要水果,橙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江春水绿,两岸橙花香,作为中国脐橙之乡的湖北秭归,每年这时候,都是伦晚脐橙卖的红火的时候。
这春季独有的伦晚鲜橙,只要吃过的都会被它鲜艳的果色、汹涌的汁水、极致的清甜所吸引,刚刚摘下树的果子,由内而外散发着一股子新鲜劲儿!
因为今年疫情的原因,导致湖北的产品滞销,没想到引来央视为它助力打call,它完爆同类橙的甜蜜口感,铆足了劲长得又好又甜!成为这个季节唯一能品尝到的新鲜橙子。
伦晚脐橙切开的时候汁水四溢,果子气味清香宜人,果肉饱满,吃在嘴里像喝橙汁一样,清甜爽口。
“天下之一果”
眨眼间就已经进入桃子成熟的季节啦!桃子不仅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还被称为“天下之一果”
湖北襄阳自古就有“蜜桃之乡”的美称.这里的气候环境特别有优势,平原的土壤肥沃,肥土补充了桃树的营养,新鲜的水蜜桃,皮薄肉厚,香甜多汁,口感细腻。
这里桃子宛如唐代诗人温庭筠描述的: “秋园桃已熟,红脸点胭脂。”
拿到桃子那一瞬间,就让你被浓浓的果香甜到心里,每一颗桃子都是由农民伯伯精挑细选出来,才发到你们的手里。
桃子汁水清甜充沛,甜过初恋般的味道,皮纤薄肉肥厚,肉质水嫩,口感清甜可口哦 !
黑布林
它拥有黑宝石的色泽,红宝石的内核,“一旦入口,念念不忘!”每次味蕾轰炸,都能刷新你对它的认知!
黑布林李子果皮呈紫黑色,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这种物质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特别适合女人吃哦 !
黑李子含糖量要高一些,所以黑布林吃起来要更甜一些,而普通的李子偏酸一点,而且黑布林也相对要更硬一些,吃起来更脆,利于存放,所以黑布林的价格也比李子高出许多。
黑布林为浆果类水果果形圆润、果肉爽脆、果香浓郁,也可以做成各种水果拼盘、甜点、果酱.
黑布林吃起来的口感是酸酸甜甜的,每一颗都饱满多汁,清香而不涩, 夏季食用非常解腻 。
10年前高不可攀,如今口碑崩塌成地摊货,黑布林终被“玩坏”了导读:被“玩坏”的水果:10年前高不可攀,如今成地摊货,电商也走货难
“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俗语了,说的就是如果每天吃一个苹果,那么就会身体强壮少生病。
其实不光是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很多的水果都有丰富的营养,多吃水果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购买水果。那黑布林这种水果大家肯定不陌生,它在十年前的时候可是贵族水果,说它的价格“高不可攀”一点不夸张。
可是短短几年的时间,它却口碑坍塌了成为“地摊货”了,就连电商也救不了它:走货非常的困难。许多的网友却纷纷表示:放烂了都不熟。
曾经的贵族水果
黑布林在我国种植的历史并不算太长,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从国外进口,它的颜值很高,成熟以后是紫黑色的,果肉是金黄色的,并且果子很大、果核很小,再加上甜度很高,所以在我国的售价可不便宜,当时一般都要四五十元一斤。
后来发现我国也能种植黑布林,所以就从国外引进栽种。相比于我国的李子,黑布林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种植简单,挂果期早,产量也高,并且还裂果很少,落果也不多,所以很多的农民看到黑布林在市场上行情不错,纷纷开始栽种。
在2009年前后,最早一批种植黑布林开始上市了,它的品质确实不错,在市场上也获得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即便是二十三元一斤的售价,可是相比于进口的黑布林价格方面有优势,再加上本来果子甜度高,所以很多人也愿意购买,它也一跃成为了我国水果市场上的“贵族”。
口碑崩塌成了“地摊货”
如果说十年前的黑布林是贵族水果,那现在的它就是“地摊货”了。因为在3年前开始,黑布林的神话就破坏了,在多地出现了低价卖不动的情况,产地更是跌到了几毛钱一斤的收购价。可是客商却依然不愿上门收购,导致果农们没有办法只好把坏掉的黑布林一车一车运出去倒掉。
就算是在市场上零售价也很低,甚至和我国的本土李子价格都要低很多。在很多地方的集市上,黑布林也就是两三元一斤,而这样的价格比苹果、梨子等水果都要便宜很多。
可即便是如此低的价格,很多的消费者依然不买账。并且就连在电商平台上,黑布林也走货困难,因此许多的电商也不愿意销售黑布林。这又是为何呢?
消费者:放烂了也不熟
很多的消费者现在不爱买,也不爱吃黑布林,多数人脱口而出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好吃。在之前的黑布林是真的好吃,甜甜的带有一点酸味,可是现在的却是酸酸的带有一点甜味,很多人都说现在的黑布林太酸了,难以下咽。
有不少的消费者还反映,以前的黑布林买回来就能吃。可是现在的商贩都说要放几天才好吃,但是放在冰箱里面之一个个烂掉了,依然还是没熟。正是因为很多人遭遇过这种情况,把买回来的黑布林放烂了也不能吃,一个个扔掉了,所以也就不愿意再买了,避免花冤枉钱。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果子没有成熟就采摘了。在以前都是快要成熟的时候才采摘,可是现在却提前一两个月就能见到市场上售卖了。这样的黑布林虽然看起来黑了,熟了,但是却很酸。就算是放几天变软了,依然还是很难吃。
而在电商平台上,也难以走货。就是因为很多的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往往和描述的不一样,有些是次果当优果卖,有些则是把快要烂的水果卖给消费者。所以收到的果子,要么是没熟的,要么是已经烂掉了的。
而且这种水果一旦成熟了,就很容易烂掉。所以电商平台销售的基本都是没熟就采摘的果子,而这样的果子肯定是没有理想的好吃。消费者买过一次两次之后,也就不愿意再买了。就算是价格便宜,也宁愿吃其他的水果。何况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多的人追求的是品质,而不再是单一的价格了。
结束语
正是因为早采导致了很多消费者对黑布林失望了,再加上近些年一些商家的悲情营销等低劣的手段,进一步导致了黑布林的口碑崩塌。可是前几年黑布林李子种植规模又在不断加大,它又是一种高产的水果,并且成熟以后不如苹果、梨子耐存储,需要快速卖出去,不然就会烂掉,这些原因导致了黑布林价格的快速下跌,最终成为了现在的“地摊货”。
总结起来,黑布林就是被果商、电商们,还有果农们共同“玩坏”的水果。现在已经看到不少超市、水果店又有黑布林上市了,各位朋友们你们喜欢吃吗?欢迎留言!
一斤多卖1元,早采再次出现,不能吃也摘,顾不上口碑坍塌夏季的水果种类非常丰富,南方吃完荔枝还有龙眼,北方杏果结束还有桃、梨、李和苹果。除了这些传统水果,近几年黑布林李子、蜂糖李、黄桃、蟠桃、猕猴桃也都是热门水果,在水果市场上很容易见到,投入种植的农民也非常多,也曾给种植户们带来不错的收益。
只是这两年,产量越来越大,竞争愈加激烈,尤其是早采提前上市能卖出更好的价格,成了商贩的共识,催生了普遍早采的恶性竞争,很多水果都受到早采的影响。其中黑布林大李子甜不甜,都已经成了调侃的词汇,让黑布林的口碑跌至冰点,一斤几毛钱的价格,可谓是自食其果。
在黄桃身上出现的早采也是很明显的,果子到市场上又硬又没有香味,一个货架上挑不出几个熟的,不过好在黄桃放置一段时间是会自然成熟的,不着急吃的人还是会购买。但这对于猕猴桃并不适用,猕猴桃采摘下来之后,并不能通过催熟达到自然成熟那种口感和味道。
以至于很多 *** 过猕猴桃的消费者,都吐槽买来的猕猴桃硬邦邦的,放到快要腐烂了,还是又硬又酸,根本不能吃,花出去的钱都打水漂了。
所以如今猕猴桃已经成了饱受争议的水果之一,它的营养价值和自然成熟的口味都受到肯定,但成熟度不够就采摘的现象严重,压根没办法吃,又遭到吐槽。
如今即将进入8月份,距离猕猴桃大量成熟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陕西、四川、湖北等地部分产区的猕猴桃已经开始采摘上市了,再次出现了早采现象。一些商贩为了提前抢占市场,早早地就到产地去收购猕猴桃,给出的价格比去年要高不少,对于很多果农来说充满了诱惑力。
与去年(9月)大量上市的时候,一斤1块出头的价格相比,现在一斤果子能卖到2元多,多了1元左右的利润,这样的价格吸引了一些猕猴桃种植户早采。
其实早在7月初就有出现采摘的现象,只是当时量少,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加上一些产区有限定采收标准,比如时间或是果实成熟指标,那些早采的果子只能通过线上平台去卖。
现在采摘的猕猴桃,大部分还是不能吃的,但也被一些果农们采摘了,因为去年最后跌破1元的价格是他们不想再面对的,现在有人来收,给的价格还不错,就顾不上口碑会不会坍塌了。
在笔者看来,这种操作更像是破罐子破摔,就目前这种广泛种植的状态,已经明显供过于求了,猕猴桃想要扭转价格颓势,卖上高价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果汁或果脯等加工方面的产业需求量还很小,出口也没有优势,猕猴桃的发现已经走到了瓶颈。
但对于果农来说想要改种是很艰难抉择的,所以有一些果农便萌生能多卖点钱就多卖点的想法,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但往往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如今购买猕猴桃要慎重,成了很多网友的共识,尤其是通过线上购物,没到大量成熟的季节,都不敢下手。
希望各地都能对猕猴桃的采摘有标准限定,让好果子才能流入市场,以挽救猕猴桃的口碑,别让这么个好果子,被奇异果比下去。
陕西黑布林“悲情营销”之后,谁来为坍塌的口碑买单?“你能不能撤稿?电商找来了。”视频通话里的孔令亮眉头紧锁,声音很大,忧心似要冲出屏幕,“咱这李子明年要是卖不出去,还要靠人家呢!”
此时是7月20日下午,距“陕西黑布林‘悲情营销’背后”千字稿在上观新闻发布仅4小时,记者刚刚离开孔家所在的渭南市大荔县埝桥镇南高迁村。文中受访者孔令亮着急来电,不住地后悔慨叹:“我今天是不是不该和你说那么多……”
实际上,身为普通果农,他之前向记者讲述的无非是地里收成几何,市场行情怎样,家中境况如何,以及最近让他进入舆论场的电商平台。
陕西、黑布林、滞销,这3个关键词,以及田里、路边成堆烂李子的照片,再配以当地果农生存困境的渲染,一篇篇极其相似的“求援”文就这样频繁出现在多家电商自媒体及媒体报道中。
真相究竟如何?记者走访了陕西黑布林主产区的两县数村,从多位果农、村干部、电商、县果业局、县经合局以及省农业农村厅、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口中,还原出此次舆情的来龙去脉——
果贱伤农是真的,有关部门发函邀请电商帮扶是真的,网友爱心汇聚也是真的,但电商将销售与爱心捆绑、内容真真假假,难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最终受损的还是农民利益。
“成也电商,败也电商。”一位村主任如是总结。
仁烟村里熟透的黑布林,品相不错,从田里现摘来吃都很甜。 刘雪妍 摄
真真假假
孔家这3间平房最近颇为热闹,记者来过,电商来过,县扶贫办来过,连县长都来过。7月10日一早,村主任打 *** 喊孔令亮从田里回去,说县上十几个领导等在他家,想了解李子滞销详情。
孔令亮这才知道,自己成了 *** 上疯传的“陕西黑布林滞销”求援主角之一。
“我以为是给贫困户档案拍照留底的。”此前因为感激电商收购了自家李子,他配合地拍了照片,有拿着李子的,有与贫困证明合影的,还有站在父亲床前的。
7月20日,记者又一次到孔家,提到这件事,孔令亮嘴里的馒头还没咽下就着急表态:“要不是县领导来问,我都不知道照片被放到网上!”
在电商“阅农”题为《求援!好吃的陕西大荔黑布林面临滞销》(以下简称“求援”文)的推送文中,对孔令亮的描述“40岁,至今未婚,父亲脑梗”是不假,但孔父并无瘫痪在床,他拄拐能走;“5亩黑布林,是维系这个脆弱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也与事实不符,孔家仅有2亩李子,包括黑布林和美一两个品种。与村里多数人家一样,孔家种植了多季不同水果,比如5亩桃子。
“求援”文中另一位主角“李大叔”,是家在韩豪村的李建民,虽然当时电商就是他带来孔家的,可他也自称不清楚拍照和发到网上的事。见记者来问黑布林销售情况,他忙不迭说黑布林早就卖完了,田里还有人等他干活,“忙得很忙得很”,匆忙骑上三轮车一骑绝尘。
一位村民告知,为了显示滞销,电商拍照时甚至将筐里的李子倒在地上,再拍一些田里的烂果,而事实上每年果农在售出前都会把下捡果(也称“次果”)扔掉。通常而言,黑布林成熟后约有30%左右的下捡果,雨水多时比例还会升高。
有位在城里当律师的熟人,一看到“求援”文就打 *** 给孔令亮,说身边很多人想买他家李子,需求量近万元(电商“阅农”的售出价是10斤29元)。“网上说有5亩地,我根本没那么多。”他的2亩李子,今年产量近万斤,一共卖了6400元。
孔家李子当时是以每斤0.75元的市场价被电商收购的,隔壁人家早收购一天,成交价是0.8元。
“前面路是黑的,谁也不知道市场走向,但很少有上坡价。”卖出这个价,孔令亮认了。他家的5亩桃子今年同样丰收,而村民们的桃子售价初期从1.7元涨到2.5元,之后快速跌价,孔令亮卖出时是1.2元,同一天下午客商在别家仅出价0.8元,果农想要再加5分钱都没谈成……
去年2月遭遇霜冻,孔家7亩地总收入一共仅1000元,今年连施肥、打药、浇地的本钱都是借的,桃子卖出后他才刚还了账。
孔令亮的父亲孔祥选拄着拐杖在走道里挪步,65岁的他焦急地用右手戳前方的空气,可嘴里只能发出咿咿呀呀声。孔令亮见了便对记者说:“家里也没其他啥,我爸让你多吃点葡萄。”农家7月,地头的新鲜水果是更好的馈赠。
这回意外出名之后,孔令亮听人议论,才知这叫“打感情牌”,热心网友其实是在为农民的故事买单。
“其实咱家的货早都卖完了。”孔令亮摆摆手,“不管怎么说,人家买了咱的李子,很感谢。”
孔祥选坐在自家门前,儿子和老伴去田里劳作还没回来。 刘雪妍 摄
果农之困
在与渭南市大荔县相距200公里的西安市周至县,雨中的马召镇仁烟村,像它的名字一样蒸腾着雾气,近处玉米和果树是深绿,远处雪松与层峦呈黛色。但果农们并无闲情欣赏诗情画意。站在田埂上,湿润的空气里能闻到落果的酸味。
整个7月,周至仅有8天阴天,其余日子都在下雨,13日开始更是连下了10天雨。“受雨天影响,今年收购时间缩短,短短一个礼拜要卖几百万斤果子,销售压力太大。”村主任魏毛鹏说,“李子很怕下雨,我家的黑布林也打下三分之一次果。”
仁烟村共有570亩李子,占该村耕地面积的八分之一,是马召镇各村中最多的。田里“又大又好”的李子,1斤只能卖出0.5元。
67岁的高学慧砍了自家的李子树,“2亩李子卖1000元钱,都不够买肥料的,还要打药,每次打药就要200多元,一年得打七八次。”栽种3年才挂果,但实在不赚钱,她指着42个满满当当的箱子,那是1200多斤黑布林次果,“用网袋装起来,1袋1元钱卖了,做不成果醋的就倒地里做肥料。”
她改种了猕猴桃,栽架杆,拉铁丝,前期投入更大,也比李子更难侍弄。她家有5个孙子,2个儿子都去打工了,毕竟,“打工比种地赚钱多了”。她说着说着有点哽住,半岁的小孙子还在她怀里咯咯笑。
不过,仁烟村的爱民果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家齐认为:今年黑布林并没有滞销。
“滞销是没人要了,但我们每天都在发货,这只能算是一个宣传口号,是有些电商为了自己的目的这么说的。”7月22日,张家齐有些激动地对记者说。
张家齐如今也在电商平台上销售。挑拣、冷藏、套袋、装箱、装车,他的合作社里每天有百余名工人在忙碌,“我们前天收了30万斤,昨天15万斤,市场没有任何问题”。作为收购方,张家齐要考虑淋过雨的李子不易保存和运输,只能适量收储。
今年陕西本地李子丰产,亩产量提高了30%-40%。去年刚开始收购时黑布林每斤近2元,后期更便宜也有0.9元;今年果子丰产,早期收购价仅1元,而后持续走低,但果农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惜售。
更糟的是,有些电商在黑布林没有成熟时就发货,导致口感不好,很多消费者反映果子酸涩,因此前期销售疲软,市场还在慢慢恢复。
黑布林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成熟,由大连到河南,再到陕西大荔、周至、眉县,果子先变红再变黑,红的还不甜。而今年六七成熟的红果子发出去了不少,仅仁烟村就不止10万斤。
“钱赚了,名声坏了。”身为同行,张家齐认为,“带一点红就敢发,是对消费者的极度不负责。”
但魏毛鹏的观点是,“今年电商帮忙销售了50%-60%,这一点要肯定,不然市场压力更大”。
即使下着雨,几位果农还是想去田里看看果子。 刘雪妍 摄
捆绑爱心
魏毛鹏带人去贫困户李书楼家,来人说是买果子,掏了188元钱,只带走了一箱30斤的李子。
“其实人家就是来献爱心的。”魏毛鹏说,对方临走时问他房子怎么和照片里不一样,他只好回答那是老屋。
在电商“农梦派”的推送文中,李婶“精神不太好,智力有缺陷”,李大爷“忍受着高血压的折磨”。事实上,抛去李婶精神正常、李大爷没有高血压不说,照片中残垣破瓦的屋子早已无人居住。
“他们专门让我们去里面拍的。”李婶不知这叫“摆拍”,也不知道这涉及到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
“农梦派”的推送文里拍摄的李书楼家。
“他们确实是低保贫困户,但住房不是镜头中的样子。如果真像网上那样,脱贫摘帽都成问题。”作为村主任,魏毛鹏更在意这些照片的影响。
由于黑布林滞销一事不断发酵,关注度越来越高,周末时,周边的户县、长安县、西安市区都有人自发到仁烟村买李子。“超市黑布林每斤要五六元,这儿就算给1元,农民都很高兴。”魏毛鹏说,“有些爱心助农的人,就要找推送文章中提到的贫困户,李书楼家一天最多能接待十几拨人。”
让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都有保障,叫作“两不愁三保障”,是异地扶贫的主要目标。“其实他们家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但画面里反映出来就是没解决好。市 *** 还专门来了一趟。”在魏毛鹏看来,这是电商为了销售的博人眼球手段。
真实的李书楼家。刘雪妍 摄
往年,电商销售份额远低于市场销售: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比例,大荔县约为十分之一,周至县约占五分之一。但今年扮演“ *** ”角色的电商,销售了一半以上李子。
然而,当消费者为“不要再让乡亲们血本无归”买单后,有人反映收到的黑布林酸涩难言,包装破损,分量也少得夸张。
“求援”文里出现了两张大荔县有关部门函件,分别使用了“大荔县商务局”和“大荔县对外经济合作局”的章。前者在今年的机构改革中被合并进了后者,名称不再沿用,于是成了不少 *** 工作人员所说的“有点问题的文件” 。
“因为机构改革,我们两局现在是一个单位。”大荔县对外经济合作局工作人员表示,对电商的帮忙,“我们是支持的,只要帮农民的结果是好的(就行)。”
一位原大荔县商务局工作人员透露:“当时几个电商平台一起过来,说要主动销售、帮扶农户,农民也不容易,我们就好心发了函。”
然而,“这对果农和地方果业品牌都是伤害,会使人认为既然滞销就应该便宜,只会让价格更低。”张家齐说。
“悲情营销,农民是绝对的受害者。个别电商用农民当道具,消费者以为钱都是农民赚了,但农民甚至都不知情。”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消费者不可欺,市场有眼睛,法律有牙齿,第三次说‘狼来了’就没人相信了。”
曾有一张脸上爬满皱纹的老农面孔,被安在“柠檬滞销”“雪莲果滞销”“辣椒滞销”“菠萝蜜滞销”等各式各样的水果营销页面上。
而这只是摄影师柳渊在村庄偶遇的普通老农,他拍照后发布在博客上,与“滞销”毫无关联。
“同情换不来品牌价值的提升”
看着天,算着账,念叨着几分几厘的利润,在田里和日头雨水争着果实,“农民,可怜啊!”这话孔令亮说,高学慧说, *** 工作人员也说。
陪县里领导一起去了孔令亮家的,还有大荔县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桂荣。她认可“果贱伤农”一说,“各种水果集中上市,加上降雨天气影响,造成阶段性的市场供大于求,所以价格低,这叫果贱伤农”。
今年大荔全县水果已销售33.5万吨,占全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市场价位高于往年同期,每年7月前后各类果品集中上市,价格会出现回落。
砍了自家李子树的高学慧,其实已经种了十几年黑布林,但她完全不敢说自己对市场有经验,“有时候一天早上和下午的收购价就会相差一两毛钱,着急得不行!”
“果农不了解市场行情究竟如何,只知道今年卖价应该和去年差不多,但大荔已经只卖7毛了,周至果农还认为至少能卖1.3元。”虽然也很明了果农的不易,但张家齐还是觉得,今年这场雨来之前很多果农都有机会出手,但他们惜售。
“惜售”似乎成了广袤土地上的农家常态。这背后,既有农民议价能力不够、获取市场信息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农村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足、经营模式落后的因素。“咱们村李子个大、水饱,但农民单打独斗,在市场上没话语权。” 魏毛鹏说。
今年是李子的丰收年,可是,丰收又丰价谈何容易。“我们非常理解农户的心情。”周至县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市场营销负责人张晓斌说, *** 能做的,除了给老百姓讲清实际情况,劝果农理性销售、分价销售,也要积极联系客商,组织媒体引导,请本地龙头企业帮忙,并邀请电商在网上销售。
“李子毕竟只是县里的一个小产业,产业链还不太健全。”张晓斌说,黑布林不像周至县的猕猴桃,全产业完备,有2160座冷库、33家深加工企业、5000多人的销售队伍遍布全国,“下一步我们也会把这种杂果作为一个特色产业,做好服务工作。”
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果业处处长张晓平看来,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老百姓对市场供需关系把握不是太准,而且陕西的李子、杏、樱桃这些小众水果,围绕着城镇周边种植,尚未形成规模,“任何时候、任何水果,只要品质好都能卖,这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
当“水果自由”被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调侃,逐步攀升的水果价格却没有给果农带来同比例增加的收入。
听说电商一箱黑布林可以卖29元,孔令亮算了笔账,发现一箱净赚好几元,再算总量,他咋舌,“确实赚得多!”
记者辞行时,孔令亮找出两个苹果让带着路上吃。 刘雪妍 摄
“感情牌能促进销售,但要真正有市场,只能靠质优价廉。买了十斤不好吃,倒掉就当献爱心了,可要是一万斤呢?”张晓平说,不正当营销带不来长久利益,同情更换不来品牌价值的提升。
“不实内容乱了市场,伤了果农,伤了消费者,更堵了自己的路,让好事变了味儿。”身兼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的刘俊海坦言,“高尚就真高尚,否则就应该讲清楚这是买卖。”
7月23日,电商“阅农”发文致歉称,其一辆黑布林货车19日侧翻在产地出货的山沟里,将重发订单。当记者提出想去实地走访,对方微信回复:只是平台 *** ,不清楚具体地址,可自行去找。然而,记者在此前“求援”文中提到的村子里,寻找无果;十几天数次拨打3个售后 *** ,也均无人应答。
因“很多人反映收到的货物有坏果和包装损坏的问题”,7月25日,电商“追梦自然”检讨,“此次助农活动非常不成功……以此为戒,总结经验。”
“悲情营销”之后,谁来为坍塌的口碑买单?
栏目主编:林环 文字编辑:林环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 买菜里的水果蔬菜品质如何?推荐凯特芒果,不翻车。9月份孩子开学了,接他放学做晚饭吃就成了老母亲的任务。我想着给孩子晚饭弄点点水果蔬菜,于是从淘菜菜上订购了一堆水果。第二天不到中午就 *** 了,有猕猴桃、有软籽石榴、攀枝花凯特芒果、红心火龙果、白心火龙果、沙瓤西红柿、黄瓜、黑布朗,酸奶,牛奶若干。
我挨个给大家点评一下。
西红柿皮巨厚,也不出沙瓤,不怎么甜,娃生吃都吃不下去,不推荐。
黑布朗,个头很大,有点硬,不怎么甜,在家里放个几天能稍微软点,会好吃一点,不推荐。
黄瓜,一根大一根小,小的那根略嫩新鲜些,炒了菜了,大根的直接不新鲜,不推荐,下次不会再买了
软籽石榴一颗,还没开封,目测不错。
酸奶是简醇0蔗糖的,100ml*10袋是16块5元,比超市要贵,涨价了1块多。
牛奶是大包装的佳宝巴氏鲜牛奶,将近一升的那种,味道一般,主要是包装被自提点弄的很多土,没有心情喝了。
两种火龙果都是回购的,味道不错,白心的越放越甜,不会翻车。
猕猴桃刚 *** 的时候都硬邦邦的,家里放两天就软了,还没开吃,看起来还不错。
这其中最惊艳的要数攀枝花凯特芒果了,收到的是整个外皮都是绿色的,捏一下稍微有点硬,第二天就放软了,真真真没想到这么好吃,汁水丰厚,口感堪比小台芒,价格也不贵,一个得一斤多,价格才2,3元。吃的时候直接扒皮,然后切成小块,撒上蜂蜜,撒上酸奶搅拌一下,娃一会儿就炫了两碗,也就是一整个芒果的量。
这个攀枝花凯特芒果最近很多主播都在带货,没想到价格低廉,味道好吃好吃滴。
“李家混血儿”脆软皆宜,酸甜多汁!陕西黑布林,让你一口就沦陷炎热的夏天,
比起热腾腾的饭菜,
帮卖君更想念酸甜可口的黑布林,
洗净后,还沁着水灵灵的珠子的它,
只诱人一口咬下,汁水四溢齿间,
仿佛置身于陕西清新的果园中。
| 脆爽软嫩两相宜 夏日清爽佳果 |
相比李子,这个李子家族的“混血儿”个头更大,果皮也更薄更光滑,核小肉厚,果肉饱满多汁,细腻软嫩。
顺着的缝切开黑布林,肥厚鲜软的果肉映入眼帘,是一款让人欲罢不能的盛夏新品。
由于我们发出的是七八成熟的黑布林,刚收到的它口感偏脆爽,一口下去,咔嘣脆,丰腴的汁水中带着微微酸,十分清爽解腻,让人胃口大开!
与苹果、香蕉放置一起密封催熟,一般2-5天就会熟,捏着有些软之后,此时正是黑布林口感顶峰的时刻!
轻咬爆汁,果肉软嫩酸甜,汁水丰盈,冰镇过后更好吃,有种吃冰淇淋的口感,吃上一个就停不下口!
黑布林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果酸、氨基酸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软嫩的黑布林,孕妇小孩都能安心品用!
如果你想要尝试新鲜的吃法,黑布林自制果酒、自制果冻、泡酸奶也是你不错的选择,创意食谱,往往能提高你的食欲。
而帮卖君的海南同事还传授了一个霸道吃法——辣椒盐拌黑布林!
甜咸辣三味云集的辣椒盐,与口感偏脆爽的黑布林相遇,甜咸辣在口舌中微妙碰撞,那种如初恋般触电的感觉,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除了好山好水
科学的种植方式才能产出好果子 |
六月的陕西大荔 ,绿树林荫间多了紫黑 *** 的黑布林,果农已经找不着空,繁忙的身影穿梭在林间,只为采摘这个季节最新鲜的脆甜!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的陕西,横跨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平原地区气候优越,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在优质的环境里,黑布林也长得果肉紧实,汁水丰富!
果园里的黑布林采用最传统的方式种植。遵循自然规律生长,人工除草,拒绝化学农药,不添加催熟剂,物理防虫害,所以也吃的放心、吃得健康。
树上摘下一颗衣角擦擦就能吃:一嘴下去,饱满果浆瞬间滋润整个口腔,一点不失李子的浓郁香,吃得口口生津。
当地人不论是大人小孩都爱不释口,如果你尝过这一枚黑布林,也一定会感同身受,完全不比美国进口黑布林差一丝一毫,口感特别好。
| 吃一枚自然熟黑布林
从前可是当地人才能享受的待遇 |
市面的黑布林价格偏贵,它们为了能够更好地保存,通常在6成熟左右采摘。然后在把果子放在冷库里面待个10来天,最后再运输到市场售卖,根本不新鲜!
之前吃过我们家黑布林的粉丝老早就过来催我们上架了!而尝过今年新鲜黑布林的朋友,都说“酸甜可口,很开胃”!嗜酸小伙伴不容错过哦!
我们承诺,所有的黑布林都是现摘现发,挑个大圆润、皮薄肉脆的好果子摘。
为了保证果子的质量跟新鲜程度,果农都会早早起来,把成熟的黑布林一个个小心翼翼摘下,再一个个放好,每一颗黑布林表面都还保留有一层薄薄果粉,这是它新鲜的象征。
收到黑布林后,一定要把它清洗一下,放入冰箱冷藏室24小时,去酸后再食用,口感上佳!
在这夏天,咬一口,酸甜爆汁,冰凉沁心,太爽了!黑布林表皮稍微带酸,如果喜欢酸甜就带皮吃;如果怕酸,那么放软削皮就能吃到满口的甜蜜。
清凉!解渴!一颗完全满足不了我!大荔黑布林新品上市,次日现摘现发,正是更好吃的时候,想尝鲜的朋友现在可以出手了!
现实生活中,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屡见不鲜,各类助农信息纷繁复杂,想在繁杂的信息里不被欺骗和蒙蔽的难度极大。同事大陈人好心善, *** 爱心芒果以后,收到的却是烂果。虽然嘴上说无所谓,但自那以后他再没从网上购买过水果。相比虚拟世界的天花乱坠,他更喜欢能触摸感受到的真实服务。其实背后,他无数次吐槽过商铺的水果价格太贵,比线上要贵一半。
相信大陈购买水果时的矛盾,大家都正在经历。一方面互联网销售平台的水果,短线销售,直接从地头到消费者手中,能避免中间商赚差价,但水果品质不能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线下商铺水果,经过数次销售,价格是地头的一两倍,购买水果要承担远高线上平台的价格。互联网销售平台的出现,给水果销售带来转机的同时,还在带来危机和困境。
接下来要介绍的水果深陷困境,面临着巨大危机和挑战。沙糖桔曾经的中高端果种,地头销售价格能达五六元,还是抢手货,现在刚上市就跌到两三元,收购商大幅下跌。前些年利用沙糖桔赚得盆满钵满的果农都感到不解,还是沙糖桔,利润却越来越低。
沙糖桔的高光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柑橘类水果产地,有据能查的历史有两千年。在柑橘类水果中,沙糖桔堪成行业王者,种植面积和产量首屈一指。据数据统计显示,国内沙糖桔种植面积有4000万亩,是全国种植面积更大的产业。随着种植面积扩张,再加上春节前后上市的特殊时间,沙糖桔妥妥成为过去十年时间里的明星水果。
沙糖桔能成为明星水果不是偶然,而是各类因素的叠加。结合实际情况知道原因有三点:一沙糖桔冬季成熟,春节上市,能长期保存,是送亲赠友的首选水果;二沙糖桔品质优良,皮薄肉甜,深受消费者欢迎;三经济收入增加,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中高端柑橘类水果迎来春天。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催动种植面积扩张,单广西的沙糖桔种植面积就达到1000万亩。
过去十几二十年时间,沙糖桔的高光时刻正在结束。曾经上市就被抢购,被消费者当成过年礼物的沙糖桔,面临着低价难销的困境。2020年沙糖桔的销售价格只有一两元,大片的沙糖桔无人采购,任由其烂在地里。现在新上市的沙糖桔收购价格只有两元左右,随着大规模上市推进,价格将持续下降。
陷入困境的原因
最近几年,不止沙糖桔,还有黑布林和猕猴桃,都面临着危机。消费者不信任,中间商压价,网上恶评蜂拥而至。真的是水果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水果还是那个水果,变得是人心,贪婪正把老牌水果拖进火坑。
经过调查数据显示,沙糖桔的产量远超过需求量,供需关系不平衡导致整体行情下滑。沙糖桔种植面积扩张时,果农的种植管理技术有限,品质不能保证,从而导致市场上的果品质量参差不齐,损害着中高端水果的品牌形象。除此以外,中间商想通过早上市抬高销售价格,诱导果农早采沙糖桔,早采的沙糖桔口感和营养价值都大打折扣。
互联网销售发展加速沙糖桔进入困境。早摘果通过互联网流入消费市场,中低端柑橘冒充沙糖桔,染色沙糖桔等都是真实发生的。这些事情的发生消耗的是消费者对沙糖桔品牌的信赖,带来的恶果就是需求量下降,行情遭遇滑铁卢。
沙糖桔的未来
消费者不喜欢水果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的厌恶,比如有些人天生不喜欢臭烘烘的榴莲,有些人却爱到骨子里;一种是水果品质的改变,比如黑布林由甜变酸,猕猴桃由绵软变生硬。沙糖桔曾经能风靡说明水果品质本身没问题,能赢得消费者青睐,真正促使其陷入危机的是果品的改变。
因此,沙糖桔拥有的不止是未来,而是星辰大海。国内沙糖桔想真正实现逆转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品质优先,注重沙糖桔品质管控,坚决避免早采果、染色果和烂果流入市场;二渠道为王,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吸引消费者购买,成为新时代站在地头的新农人;三品牌建设,营造沙糖桔品牌,以赣南脐橙为对标进行品牌建设。结合以上三点,整合行业,建立标准,加强管控,沙糖桔危机就能解除。
抛开长期市场不谈,国际国内疫情持续发酵,本年度沙糖桔销售困境很难避免。一方面大量沙糖桔上市,供需关系失衡,价格下降板上钉钉;另一方面中低品质沙糖桔已经进入市场,国内消费市场的评价走低,复购率下降。现阶段能预测的结论是:沙糖桔面对众多柑橘类产品围攻,供给将严重超过需求,滞销问题将再现。
针对短期内,沙糖桔的市场行情变化趋势,不同的主体要做出不同选择,规避风险。果农要能出则出,不要抱着囤积待高价的想法种植沙糖桔,不然消费市场会用现实给出答案;中间商合理收购,避免囤积现象出现,缩减中间流通环节;经销商以诚待客,销售高品质的沙糖桔,让早摘果、烂果问题彻底消失。皮将不存,毛将焉附,沙糖桔不是任何主体的,假设沙糖桔彻底被消费者抛弃,果农、中间商和经销商都要吃亏。
最后想说:农产品销售看起来困难,实际很简单,把握住品质、渠道和品牌,想滞销都难。真正懂得销售的人不会抱怨沙糖桔消费市场不景气,他们只会觉得自己不够专业和努力。
印象里黑布林一直不算便宜的,今年似乎不同,超市里的新鲜黑布林居然只要一块多一斤,这可让喜欢酸的甜的我可收不住嘴了,哈哈哈~
昨天的蜜桃果酱送了同事和朋友们,回应都一样:爱了爱了~今天再接再厉趁热打铁,哦不,是趁热做果酱!话说这天气是真的热,热到被迫减肥啊,因为热起来就完全没胃口了,于是乎就对酸甜开胃的黑布林下手啦!
超市买的新鲜黑布林,尽量挑硬一些的,果胶含量会高一些,软的就直接吃了吧!流水下冲洗干净后放进淡盐水里浸泡半小时左右。
黑布林的表皮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带皮熬出来的果酱颜色超美腻,所以不要削皮哦,洗干净就好了。
把黑布林果肉切成大小均匀的颗粒,撒上白砂糖拌匀,糖多一点更容易保存,口感也更好,毕竟带皮的黑布林还是很酸的。盖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腌制两小时,腌制后的果肉会析出水份和果胶。
把果肉和腌制出的水一同倒进无水无油的砂锅里,千万不要另外再加水了啊,要不熬煮的过程会极其漫长,会哭的哦!
煮开后切上半个柠檬挤出柠檬汁加进去,注意不要把柠檬籽挤进去了,否则会有苦味的。
开小火慢慢熬煮就可以了,其间要不停的搅拌以免糊锅,建议用长柄的勺子之类来搅拌,这样不容易烫到手,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手动捂脸)。
熬煮的过程一定要耐心,不断的搅拌促进水份挥发,就当作做一场厨房里的修行吧,熬到汤汁粘稠,不容易滴落就快好了。
熬好的黑布林果酱色泽是不是很诱人呢?酸甜的气息沁人心脾,慢工出细活果然没错啊!
接着就可以冷水下锅煮瓶子了,水开后继续煮五分钟左右,煮煮更健康!记得把瓶盖也烫烫消毒。
趁热把果酱分装进瓶子里,盖好盖子,放凉后放进冰箱冷藏保存,又是一款可以贯穿整个夏天的味道!旁边乱入的是昨天剩的最后一瓶桃子果酱,哈哈,小心机。
成品好美腻,各个角度都很美啊!
酸酸甜甜味道超级赞,明天早餐配吐司面包的就是它们了!一起做起来吧!
PS:黑布林的果酸含量高,胃不好的要少吃点。
PPS:白砂糖可以用敲碎了的老冰糖替换,效果会更好,多放点糖更容易保存。
农村这果子,生津解渴美容养颜,农村称它黑宝石在农村进入立夏以后有很多的果子就开始成熟了,杏、桃子、李子等这些个北方的水果陆续开始成熟。但进入到8月过了立秋,农村很多李子都已经熟了,慢慢的已经过了丰收期,但这时候还有一种李子才刚刚成熟,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这个李子的味道恰恰是我喜欢的偏酸味道,不像红李子那么甜,这种李子甜中带酸,但是等到完全成熟后果实慢慢变软,它的味道也会由酸变甜,这个时候就不是我的更爱了。
这个李子就是黑布林,也有很多地方叫它黑布朗,在我们当地农村,由于它成熟的比较晚,人们也会称它为晚李子。这种李子挂在枝头宛如一颗颗黑色的宝石,人们也叫它黑宝石。每到红李子都成熟过季了,它才刚刚成熟,似乎已经约定好了一样,让这个秋天不断茬,永远吃上新鲜的水果。
也就是由于它的成熟期和其它李子可以错开,在农村人们受到人们的喜爱,有的人家是直接在一棵树上嫁接其实黑李子是一种杂交李子,它是中国李子和欧洲李子杂交之后的新品种。在农村到了立秋之后,这个时间到苹果和梨成熟的期间应该只有黑李子这一种水果可以吃了,现在想想还是生活在南方比较好,一年四季水果都吃不断,太适合我这个吃货了。
这种黑李子我吃起来的感觉不像是吃李子,有一种咬桃子的感觉,它的果肉太厚了,尤其是在口渴的时候吃上一口,感觉特别的解渴。黑李子属于黑色水果,黑色水果的营养价值一般都高于普通水果,富含多种氨基酸以及矿物质,黑李子在《本草纲目》中有"(李花)苦、香、无毒。令人面泽,去粉滓黑黯。"的记载。黑李子花的养容之功更是奇特,是现代美容不可多得的天然精华,对汗斑、脸黑斑有较好的养颜效果。
黑李子含有果酸较多,不宜多吃,吃多容易导致脾胃不舒服。如果您喜欢吃香甜的黑李子,可以把李子放置几天,果皮变的更黑,摸上去软软的,闻起来还有一股香味,这种就是熟透的黑李子了,吃起来也是甜甜的。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黑李子的吃法,如果喜欢吃酸一点就要有一点硬吃起来刚刚好,想要吃甜甜的一定要变软才可以哦!喜欢吃黑李子的朋友们这个季节一定不要错过。
说起水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以其丰富的营养,酸甜多汁的口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这几年市场上有3种水果,以前是一果难求,价格高上云端,可现在虽然大降价,有的甚至腰斩后再腰斩,上市后依然无人问津,这是什么情况?
一、阳光玫瑰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阳光玫瑰刚进入我国的时候高达500元一斤,而且也就是几个一二线城市的部分超市或者高端水果批发市场才能买到,如果你生活在小城市里面,真的是一果难求。可就是这么高端的水果,现在同样面临价格大降价后依然无人问津的问题。
而导致阳光玫瑰跌落神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农民看到阳光玫瑰之前之后开始种植,要想种出优质的阳光玫瑰需要专业的管理技术,由于多数农民缺乏专业技术,虽然阳光玫瑰的产量下降了,但是品质却是大打折扣。大量网友反应,虽然都叫阳光玫瑰,但是现在十几块钱一斤的阳关玫瑰再也吃不出以前四五百元的那个味道了。
另一个原因则是阳光玫瑰自己的问题,因为它太甜了,但问题是这里的甜不是天然的甜。据从事水果生意的人介绍,很多阳关玫瑰的甜都是靠灌输甜蜜素而产生的,导致阳光玫瑰的甜有点齁人。
再就是有些农民为了赶上好的行情,不管阳光玫瑰的成熟期提前上市,导致部分阳关玫瑰口感差、品相差,阳关玫瑰的高端品牌被砸,人们也就不在愿意为它买单了。
二、黑布林大李子
作为国外引进品种,刚进入我国的时候,由于产量不足,市场一果难求,价格高达20多元一斤,超过了国内所有的李子价格。但是好景不长,随着黑布林在国内推广种植,其产量是逐年提升,而农民又缺乏必要的品牌意识,不重视上市水果的品质,加上有农民为了赶行情而提早采摘,使得现在市场上买的黑布林大李子酸得无法入口。虽然现在随着产量的增加,黑布林大李子的价格已经降下来了,大面积上市的时候只需要4、5元一斤,但是在超市和水果店很多黑布林放坏了都没人买。
但其实,黑布林有点冤枉,作为李子如果完全成熟再采摘由于变软很容易变质,所以大家平时买的黑布林都是要求早采摘的,买回家后硬的的时候是不能吃的,需要放置几天等到黑布林变软了之后就会由酸变甜,口感里面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不过这也掩盖不了部分种植户不种植品质,一味提前采摘的问题。
三、猕猴桃
猕猴桃素有“Vc之王”的美誉,《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100g猕猴桃中含有100-420mg维生素C,维生素C的含量是柳橙的2倍。不仅如此,猕猴桃还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其钙的含量是柚子的2.6倍、苹果的17倍,香蕉的4倍。猕猴桃还有不同的品种,单从果肉的颜色就可以分为红心猕猴桃、黄心猕猴桃和绿心猕猴桃。
可就是这么好的一种水果,却无法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少地区的猕猴桃都在上市期的时候遭遇滞销难题。导致猕猴桃滞销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早采,农民为了多卖点钱,在还未成熟的时候采摘,导致卖到市场的猕猴桃又酸又涩没人吃。再一个就是毁在电商手中了。这两年电商的火爆,解决了部分水果滞销的问题,同时也伤害了网民的心,以前买水果都是自己挑着买,而在网上将信任全部交给卖家,结果卖家并没有给出一个好的答卷,导致不少消费者买到的猕猴桃不是不熟,就是太小,再就是不好吃,虽然现在猕猴桃的价格已经接近于“白菜价”了,但是吃的人依然不多。
其实跌落神坛的水果远不止阳光玫瑰、黑布林大李子,像黄杏、樱桃、苹果、草莓等不少“高端”水果虽然价格下来了,但是吃货并不买账。究其原因,有的水果是因为早采,有的水果是因为电商发货不讲究品质,还有的是因为一些农民为了提高价格,加大了农药的使用,让原本要到5、6月份才成熟的水果在4月份就成熟,结果是水果的样子有了,品质却大不如前,吃过一次亏后也就不会再吃第二次亏了。
结语:任何东西都是“品质决定销量,品质决定价格”,只有保证了品质才会不断有人买单。为什么同样的韭菜,国内是按斤买,日本可以按颗卖?产量是一方面,质量更是一方面。希望,搞水果种植的农民从上面几种水果中引以为戒,不要再干砸牌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