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苗的生长过程,黄豆苗的生长记录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1 0
麦茬夏播大豆种植技术,早知早受益,建议收藏!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型作物, 它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 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营养价值极高, 有 “豆中之王” 之称, 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 其中北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较高。 近年来我国复播大豆技术大力发展, 发展复播大豆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而且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利用麦茬复播大豆, 已成为提高大豆种植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

1 品种选择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高产、优质、耐密、适应性强的大豆品种,要保证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种子一定要经过精选,麦收后要抓紧抢播,宜早不宜晚。底墒不足时要进行造墒播种。播种前用根瘤菌剂对大豆种子进行拌种,可大幅度提高根瘤菌的寄生率,要求每粒种子都能接种到根瘤菌。

2 贴茬播种

小麦收获后不整地直接抢墒播种,播种时间紧迫,越早播种越好。如果墒情不足要浇水造墒,保证足墒播种。夏大豆播种一般以6 月5 日~15 日为宜,最晚不超过6 月20 日,麦收后及时播种有利于产量增加和脂肪含量的增加,所以麦收播种大豆要尽量早播。播种时采取精量播种,每穴1 粒,一般栽培的行距为40 cm 等行距,播深为3 ~5 cm,株距根据品种不同一般为12 ~15 cm,每亩播种量4 ~5 kg,保证每亩留苗1.5 万株左右。在播种时还要根据测土结果按每亩10 ~15 kg 的用量加入氮磷钾15∶15∶15 的复合肥,随播种施入,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不低于90%。

3 化学除草

贴茬播种的夏播大豆往往杂草发生较为严重,可采用化学除草的 *** 避免杂草滋生。 *** 有2 种:一是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可选用乙草胺、广灭灵、赛克津等进行化学除草;二是出苗后用高效盖草能(禾本科杂草)、虎威(阔叶杂草)等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

4 科学追肥

因农时紧张,夏大豆追肥应以化肥为主。研究表明,一般在大豆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10 kg,鼓粒期进行叶面喷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 g、钼酸铵225 g、硼砂150 g 溶于30 kg 水中,喷洒于大豆叶面。喷洒应选择晴天无风时,在上午10:00 前或下午4:00 后进行追肥增产效果明显。在大豆出现旺长的情况下,每亩采用15%多效唑40 g 兑水30 kg 进行喷雾,可以调节大豆的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可保花保果,促进千粒重增加。

5 浇水与排涝

大豆苗期较耐旱,但不能缺水,花荚期是需水较多的时期,此期要求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更大持水量的75%。如果土壤墒情差,水分供应不足,就会造成花荚大量脱落,影响单株荚数和粒数,使粒重降低。因此,花荚期应保持适宜的土壤墒情,遇旱要及时浇水,保证水肥供应,减少花荚脱落,增加粒数和粒重。浇水以喷灌、滴灌等方式为主,另外在此期间遇涝,应及时将水排出。

6 病虫害防治

麦茬夏大豆在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不同地区发生的病虫害也不同,我们应该做好豆秆黑潜蝇、蚜虫、食心虫、豆荚螟等虫害,以及大豆根腐病、包囊线虫病、霜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大豆幼苗出苗的10 ~20 d 还要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豆秆黑潜蝇防治。大豆在生长的中后期以及开花、结荚期要及时查看是否有病虫害出现,并及时进行处理和防治。

7 适时收获

大豆对收获期要求比较严格,收获过早、过晚对大豆产量和品质都会有影响。人工收获应在黄熟末期进行,这时植株已全部成黄褐色,茎和荚全部变黄,呈现品种的固有色泽,荚中籽粒与荚壁脱离。机械收获应在完熟期进行,当夏大豆茎叶变黄,豆荚变成褐色,叶子和叶柄逐渐脱落,籽粒成为椭圆形,便进入了完熟期,这时是更佳收获期,应避免过熟期收获造成减产。更好采用机械收割,提高工作效率,较早完成大豆收获。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从一粒黄豆到一滴酱油的蜕变。

从一粒黄豆到一滴老酱油。

·用到的主要原料就是黄豆。浸泡过的黄豆水分吸收。要经历十几道传统酿造工艺才能制成味道纯正的老酱油。蒸熟的目的就是破坏蛋白质结构。百年瓦钢传统发酵,酿出的酱油香味纯正。加入量为万分之四,此时米曲霉己在豆子中发芽生长。

·日晒夜露,翻酱淋油,真材实料不需添加。需进行翻曲,静置浸泡一星期后每天进行倒缸搅拌。

·酱油酱香浓郁色泽棕红,一千斤黄豆也只能制出百八十斤的酱油。豆子颜色变深表示晒制成熟,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压滤。

·最后过滤出来的酱汁就是头道秋油。经过时间的洗礼酱油开始慢慢渗出,挂壁性好、香味浓,特别适合生蘸凉拌和炒菜。

点击左下角小黄车购买。

2023年大豆重迎茬应对技术意见

大豆连年种植为重茬,隔年种植为迎茬。大豆是不耐重迎茬的作物,一旦重迎茬容易导致土壤板结、养分失衡、病虫危害加剧,影响生长发育,降低大豆产量。近年来,部分地区持续扩种大豆,重迎茬比例较高,对大豆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有效应对大豆重迎茬,各地要以“精细整地提质量、选用良种增抗逆、种子处理降基数”为重点,集成配套适当增密、合理施肥、病虫防控等措施,科学应对重迎茬,抗逆栽培夺高产。

(一)精耕细作,提高整地质量。以深松为重点,结合翻、耙、旋、起、压等措施,提高整地质量,打破板结层,增加土壤透气性,奠定大豆播种基础,为大豆萌发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二)选用良种,增强抗逆性。选用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品种是减轻重迎茬危害的有效措施。要根据当地大豆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虫、熟期适宜的高产品种。比如,孢囊线虫发病比较重的东北地区,要选择抗孢囊线虫的品种。

(三)种子处理,压低病虫基数。种子精选和处理是减轻大豆重迎茬危害的有效手段。播前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瓣粒和杂质。实行规范种子包衣,严禁大豆白籽下地,可用“阿维·多·福”等种子处理剂或者苏云金杆菌微生物制剂等防控大豆孢囊线虫病,精甲·咯菌腈防控大豆根腐病,如需兼防蛴螬和根蛆等地下害虫和苗期害虫可加入噻虫嗪或使用多·福·克种子处理剂。

(四)适当增密,一播保全苗。重迎茬地块土壤环境恶化,病虫危害加重,容易造成缺苗断垄,对大豆生长极为不利。对重迎茬地块,适当增加8%—10%的播种量,同时提高播种质量,适期适墒播种,实现一播保全苗、基本苗充足。

(五)合理施肥,确保养分均衡。增施有机肥。结合整地,每亩增施1—1.5吨有机肥或农家肥,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后使用,配合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施肥。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科学定制施肥方案,并在传统氮磷钾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中微量元素肥、腐植酸肥、生物有机肥等。根瘤菌剂拌种。使用大豆根瘤菌剂拌种,拌后立即播种,或在播种时用微喷设备将菌液施入种床。

如何播种大豆?宜浅不宜深的原则,大家要注意!

撰文:小雯

大豆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如何种植,直接影响到大豆的生长和产量。在播种大豆时,深度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不同的深度会影响到大豆的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在选择大豆的播种深度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来确定最适合的深度。

一般来说,大豆播种宜浅不宜深。太浅的话,种子会被阳光和风干扰,从而影响发芽生长。太深的话,种子会受到土壤的压迫,从而影响到萌发。因此,合适的播种深度是非常重要的。

黄豆苗的生长过程,黄豆苗的生长记录-第1张图片-

在选择大豆的播种深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土壤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大豆的生长和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在土壤粘重的地方,适当增大播种深度有助于避免大豆的发芽受阻;土壤疏松、透水性好的区域,适当减少播种深度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湿度,促进大豆的发芽和生长。

2. 气候条件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大豆需求的水、养分差异较大。适当增加播种深度可以保证幼苗在土壤潮湿的环境中发芽,同时盐碱地或干旱地区应该适当浅埋播种,以便大豆根系养分吸收更加充分。

3. 种子大小和品质

大豆种子的大小和品质直接影响到其生长和产量。在选择种子时,应该尽可能选择大小均匀、品质优良的种子;同时,在播种时也应该根据种子的大小和品质来确定最适当的播种深度,以确保萌发率和保证产量。

总体来讲,大豆的播种深度应该控制在2-5厘米之间。选择合适的播种深度,可以保证大豆种子在快速萌发的同时,根系能够充分地吸收营养,进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在选择播种深度时,也应该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类型和种子品质等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和确定。

这样才能够实现精准高效的大豆种植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你们学会了吗?

(图片来源摄图网,仅作为学习参考使用,养殖种植有风险,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从偏安一国到遍植全球的豆豆——大豆丨芳草萋萋

编者按:植物在自然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岁月流变、气候变迁、地质运动、生境更迭,植物历久弥新,在不断演化中保持着不息的生命力。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开设“芳草萋萋”,在这里,我们关注植物的生存、竞争、繁衍、死亡,展示自然界的奇特多姿,探索神奇的生命秘境,了解植物给人类带来的无限美好,致敬这无声无息又蓬勃多姿的植物世界。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大街小巷的夜市小吃摊上,集煎炒炸卤炖煮烤等各种烹饪方式于一体的主力担当,想必非大豆莫属了。煎豆腐、炒豆芽、炸豆干、卤毛豆、炖腐竹、煮豆浆、烤面筋等等,各种豆制品花样百出,令人垂涎三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美食圈里让人欲罢不能的大豆。

炸臭豆腐(图片来源 *** )

烤面筋(图片来源 *** )

源起中国,栽种悠久

国民俗称为黄豆、毛豆的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是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被认为是由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逐步驯化而来的栽培品种,据中国植物志记载,现在已知栽培品种约有千余个。大豆植株的茎粗壮直立,长满褐色长硬毛;和豆科大家族中的成员一样,其根上生长着根瘤菌,两者互惠互利,形成共生关系,大豆为根瘤菌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根瘤菌则通过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化为大豆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氮源;叶通常有3片小叶,顶生一枚较大,叶片和叶柄上也长有毛;花朵绽放时,若嘴唇形状的小花聚集成总状花序,花序长则花多,花序短则花少;结果时,荚果肥大,呈下垂状,长圆形,稍稍弯曲,长满黄褐色长毛,果荚从黄绿色变成黄褐色,就成熟了;豆荚中一般含有2-5颗种皮光滑的球形种子,种脐明显可见,种皮颜色因品种不同,有淡绿色、黄色、褐色、黑色等多种颜色。

大豆的叶(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大豆的花(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大豆的果荚(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大豆种子(图片来源作者)

在形态特征上,大豆与其祖先则形成了鲜明对比。野生大豆茎细长呈藤蔓状;结果时,荚果窄小且成熟时容易炸裂;种皮黑色,粒小量轻。不过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我们聪慧勤劳的先祖们才能经过长期驯化实践,培育出世界上最早的大豆栽培品种,让全球人民的餐桌上多了一份不可或缺的美食。

大豆起源于中国,这已是世人公认的事实,且在如今已知的古墓遗迹留存中,大量证据印证了其在我国种植和利用历史悠久。如在黑龙江省宁安县、吉林省永吉县发现2600-3000年前的碳化大豆;在洛阳皂角树遗址发现距今3600-3900年的大豆籽粒;在内蒙古夏家店下层文化发现距今3500-4000年的碳化大豆;在2013年对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发掘和浮选工作中,获得了距今约八千年的131个野生大豆遗存。

碳化大豆(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官网)

餐桌美食,花样百出

作为大豆的故乡,我国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将其融入饮食文化当中,并随着时代发展,食用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古时称大豆为“菽”,与粟、黍、麦、稻(麻)并称“五谷”,中国早期的文献典籍中多次提及。我国之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岁聿云莫,采萧获菽”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等诗句描写人们日常采摘大豆、收获大豆的场景,此时大豆位列黍稷之后,属日常大田作物之一。

战国时期,大豆上升到了主食地位,呈现“粟菽并重”之势,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和粮食来源。如《管子·重令》中记载:“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孟子·尽心章句上》有:“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到了秦汉,大豆虽然依旧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地位日趋下降,主要作为荒年或贫苦人民食用的主粮,如《淮南子·齐俗训》说:“贫人则夏被褐带索,含菽饮水以充肠,以支暑热。”汉代以后,随着南北方农业精细化发展,粟、麦、稻等作物先后逐步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大豆则主要转为副食品加工方向。

明清时期,随着大豆加工技术进一步提升,豆豉、豆腐、豆酱、豆油、豆浆、腐乳、腐竹等丰富多彩的豆制品不断兴起,并一直流传至今,受到人们广泛青睐。

豆豉(图片来源 *** )

豆腐乳(图片来源作者)

酱油(图片来源 *** )

如今大豆在全国大规模种植,按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品种类型,形成了五大产区,以内蒙古、东北三省为主的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东南春夏秋大豆区;华南四季大豆区。

全球之旅,名扬天下

我国特有的大豆,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其他地方所不具有的美味佳肴。伴随着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发生,大豆开启了全球之旅,最终名扬天下。

大豆在世界范围内引种传播的之一个地域圈是亚洲。不仅种子在亚洲各处生根发芽,而且大豆制品和 *** *** 在传播至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时被创制出了日本味噌、印尼天贝等特色美食。大豆传播至日本是在约公元前200年左右,由中国大陆经过东北地区被引至朝鲜半岛,后又自朝鲜传到了日本。之后,通过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和陆路,逐步传播到东南亚等地区。

味噌(图片来源 *** )

天贝(图片来源 *** )

在欧洲地域圈,大豆种子传入前,大豆食品已被德国生物学家恩格柏特?坎普法记录在《可爱的外来植物》和《日本史》这两本书籍之中,引发了欧洲人民关注。1740年,大豆种子首次在法国巴黎植物园落户种植。从此之后,大豆陆续引入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试种,不过一直都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效。直到1873年,在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参展的大豆引起了德国植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哈伯兰特教授的关注,他获得了来自中国的5个黄粒种、3个黑粒种、3个绿粒种、2个棕红粒种,来自日本的1个黄粒种、3个黑粒种,来自外高加索的1个黑粒种以及来自突尼斯的1个绿粒种。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大豆种子,经过他的实验比较后,中国的4个大豆种获得了成功。此后他将大豆推广到欧洲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种植,取得了良好的反馈,并将实验成果和种植经验整理后出版了《大豆》一书,推进了中国大豆在欧洲乃至之后在美洲的种植和推广发展。

18世纪中后期,大豆被引入北美洲大陆,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初期,大豆在美国逐渐大规模种植,此后迅速发展为世界上更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19世纪末期,大豆传入南美洲,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大豆产量跃升为世界第二位。阿根廷自1998年至今则一直保持全世界第三大大豆生产国的位置。

起源于中国的大豆,在不断传播发展中遍布全球,名扬天下,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生活的重要需求品。

价值巨大,用途广泛

大豆是全球重要的粮油作物,现已形成了门类繁多、牵涉广泛的产业链,经济价值巨大。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可作为蔬菜直接食用,同时可 *** 成豆酱、酱油等调味品,还可加工成豆腐、腐竹、豆干等多种豆制品,做菜品或小吃食用。大豆也是优质的饲料作物,茎、叶及加工后的豆粕及粗豆粉可作优良的牲畜饲料。豆粕除了作饲料外,还可加工制成组织蛋白等多种蛋白,作为塑胶工业、人造纤维、火药等制品的原料。大豆种子可榨油,称为大豆油,含有大量亚油酸,是重要的食用油。大豆油除食用外,工业用途也非常多,是 *** 润滑油、油漆、肥皂、瓷釉、人造橡胶、防腐剂等用品的重要原料。总的来说,除食用外,大豆在工业上用途约有500种以上,相当广泛。

大豆油(图片来源 *** )

小小的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到栽培,从主食到副食,从偏安一国到誉满全球,从主要出口到依赖进口的变迁历程,可谓举足轻重。与其说是人类驯化了大豆,不如说是大豆驯服了人类,不仅满足了人们生活所需,而且推动了全球文明发展。植物与人类前进的脚步息息相关,与我们每个人紧密相连,关注植物、保护野生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中国植物志http://www.iplant.cn/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本账号稿件默认开启微信“快捷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渠道转载请联系 weibo@cashq.ac.cn


<

黄豆芽种植原来这么简单,只需几天就能长这么好

黄豆芽种植原来这么简单,只需几天就能长这么好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视的领域之一。而在农业领域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其中,农作物的种植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黄豆芽作为一种优质蔬菜,在农村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今天,我们将探讨黄豆芽种植的 *** 和技巧,揭示其中的简便性和高效性。

一、黄豆芽的生长特点

黄豆芽是黄豆在发芽的过程中形成的嫩芽,其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黄豆芽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浸泡、发芽和生长。

1. 浸泡阶段:首先,将黄豆浸泡在清水中,一般需要浸泡12小时左右,直到黄豆充分吸收水分,膨胀发芽。

2. 发芽阶段:在浸泡后,将黄豆沥干,置于湿润的环境中,如盘子或发芽器,等待发芽。一般情况下,黄豆芽的发芽时间为24小时左右。

3. 生长阶段:发芽后的黄豆将继续生长成芽苗,在此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保持适宜的温度,以促进黄豆芽的生长和发育。

二、黄豆芽的种植步骤

1. 材料准备:准备好新鲜的黄豆,清水和种植容器,如盘子或发芽器。确保黄豆的品质良好,不受霉变和虫害。

2. 浸泡黄豆:将黄豆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12小时,可以在晚上开始浸泡,第二天早上取出。

3. 发芽处理:浸泡后的黄豆沥干水分,然后将其置于发芽器或盘子中,覆盖上盖。保持环境湿润,通风良好,待黄豆发芽。

4. 发芽期间的管理:在发芽过程中,保持环境湿润,注意通风,确保黄豆充足的光照。一般情况下,24小时后黄豆即可发芽。

5. 生长期间的管理:黄豆芽开始生长后,需要将其放置在充足的阳光下,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每天进行适量的浇水,以保持湿润。

6. 收割黄豆芽:一般情况下,黄豆芽生长5-7天左右即可收割。在黄豆芽长到合适长度时,用剪刀将其割下,准备食用。

三、黄豆芽种植的优点

1. 简单易行:黄豆芽的种植过程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和设备,农民在家中或农田中就能轻松完成。

2. 短周期:从黄豆浸泡到收割黄豆芽,一般只需5-7天的时间,周期较短,效率较高。

3. 丰富营养:黄豆芽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4. 适应性广:黄豆芽的种植不受地域和气候的限制,适应性广,可在各种地区种植。

四、黄豆芽种植中的注意事项

1. 黄豆的品质:在种植黄豆芽前,要确保黄豆的品质良好,不受霉变和虫害,以保证发芽率和种植效果。

2. 环境管理:在发芽和生长期间,要保持环境湿润、通风良好,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3. 浇水控制:在生长期间,要适量浇水,保持黄豆芽的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防止发霉。

4. 防虫害: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防范虫害的发生,及时处理病虫害,保证黄豆芽的健康生长。

五、结语

黄豆芽作为一种优质的蔬菜,种植简单,生长快速,营养丰富,适应性广,成为农村地区农民种植

的一项重要农作物。通过合理的种植 *** 和技巧,农民可以在家中或农田中种植黄豆芽,不仅丰富了自己的餐桌,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广黄豆芽种植技术,促进农村地区农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希望更多的农民能够掌握黄豆芽种植的 *** ,让黄豆芽这一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造福更多的人们。

小麦收完后,种植大豆过早或过晚都不行,什么时候播种最合适?

小麦收完后,有人种植玉米,有人种植大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玉米比大豆播种时间要早,即便是同一天收完的小麦,不同的地块,后茬播种玉米和大豆时,能相差十天半月,这是为何呢?

以小帮手所在的豫东地区来说,我们村小麦收获完毕后,后茬作物种植玉米居多,小部分地块会种植大豆。

如果是6月1日收获的小麦,6月2日-3日就去播种玉米了,甚至,6月1日上午收获的小麦,下午就去播种玉米了。如果是6月5日收获的小麦,可能到6月6日-7日,就去播种玉米了。

也就是说,多数情况下,小麦收获后1-2天内,就会去播种玉米。原因是增加玉米整季的生育期,有利于提高积温,促进玉米籽粒更加饱满,以此实现增产的目的。

小麦收获后,下茬不选择种植玉米,而是种植大豆,那么播种时间就会延后。比如6月1日收获的小麦,大概在6月10日,甚至是6月15日前后才去播种大豆。

关于大豆的播种时间,也流传着不少农谚,比如“夏至种黄豆,一天一夜扛榔头”、“芒种芝麻夏至豆”、“夏至三天种大豆”等等。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上都是说,夏至节气前后,是种植大豆的适宜期(夏至节气是每年的6月21-22日,刚进入6月下旬)。

不过,农谚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夏至前后播种大豆,一般在河北、山东等地比较适合。小麦收获时间相对较晚,有些地方收完以后,也就到夏至节气前后了。

大豆和玉米由于各自的品种不同,生育期也存在差别。一般情况下,种植夏播玉米和夏播大豆,以中早熟品种为主。其中,多数夏播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在100-110天左右。而夏播大豆品种的生育期在90-100天左右居多。

有朋友会问,夏大豆播种时间晚于夏玉米的播种时间,是不是考虑到收获时间,人为延后播种呢?

答案是否定的,大豆晚播于玉米,和这个因素无关。不过,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有些农户地块多,既种植了大豆,又种植了玉米,而自己又在外打工,为了统一收获时间,也不排除这种情况的可能性。

从大豆具体生长特性来分析,大豆如果播种过早,会出现旺长,如不及时控旺,会导致大豆结荚率下降,进而影响产量。

另外,大豆是喜温短日照作物,播种过早的情况下,有效积温会提前达到开花结荚的要求,一旦大豆提前开花,会造成营养的生长量不足,进而降低开花和结荚的数量,造成减产。

还有一点,大豆播种过早时,等到进入开花期时,恰好处于非常高温的时节,在高温干旱的影响下,大豆无法正常授精,会出现不开花或者开花很少的现象。

小帮手记得2020年,我们这里有些农户,就由于提前播种大豆,而当年7-8月份又比较热,导致大豆出现了只开花不结荚的现象,最终亩产只有150斤左右。

再从收获角度来说,玉米成熟以后,可以晚收几天,问题不大,比如有些农户在外打工,家里的玉米成熟了,一时半会回不来,需要晚一周到十天才能请假回来,这也是可以的。

但是,大豆成熟以后,就不能晚收了,因为大豆会炸荚,如果不及时收获,豆荚会炸开,里面的豆粒就会落在地面上,一粒一粒去捡也不现实。所以,有些农户会晚种大豆,不让其过早的成熟炸荚。

大豆收获以后,多数农民朋友后茬作物还是会选择种植小麦,如果大豆提前播种,9月中旬就收获了,而小麦播种时间要在10月中旬前后。如果大豆收获后,紧接着就去播种小麦,会导致小麦因播种过早,出现旺长现象,降低自身的抗寒性,无法安全越冬。

另外,病虫害也会增多,给小麦年前的生长带来了挑战。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大豆播种过早,也会影响后茬小麦的生长。如果大豆收完以后,不种植小麦,中间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土壤就要空着了。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夏播大豆为何要适当晚播,有了一定的了解。黄淮海地区适宜播种时间在6月中旬到下旬之间,适当晚播有利于大豆的正常生长,促进产量的提升。

但是,也不能太晚,建议别晚于7月份,7月后种植大豆,属于过晚的情况,可能到了该收获时,有效积温还不够,导致籽粒不饱满,产量也不能更大化。

问问大家,你们当地都是什么时候夏播大豆呢?

虎皮兰盆里偷偷“藏几粒黄豆”,有奇效,一年长到2米高!

虎皮兰盆里偷偷“藏几粒黄豆”,有奇效,一年长到2米高!

每个家庭里或多或少会养一些花草,这些花草植物,不论贵贱,只要很漂亮,对健康有益,就是更好的花卉。

比如虎皮兰,它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品种很多,比如棒叶虎皮兰,金边虎皮兰,荷花虎皮兰,白玉虎皮兰,银脉虎皮兰等等。


最常见的就是金边虎皮兰,颜色由白色,绿色,黄色组成,就像老虎的尾巴,蓬勃朝气,十分威武,价格便宜,成长速度快,偶尔就会冒出一个小笋芽,特别可爱,慢慢成长,变成新的叶片,越长越多,超级惹人怜爱。

虎皮兰叶片直立生长,不占空间,随意摆放在一个角落里,也能长的很旺盛,而且据说30天不浇水,也能长的生机勃勃,被人们誉为最难养死的花。


春天是虎皮兰的生长旺季,相信家里的虎皮兰,可能已经长出2到3个芽了,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长的很慢,这个时候,大家要记得加一餐了,如果缺少养分,嫩芽就会长的慢,还容易发黄,建议大家,偷偷在土壤中藏几粒黄豆,有奇效,这个夏天长不停。

黄豆是一种天然的氮肥,而且就是家庭中经常吃的黄豆,外表是黄色的颗粒,非常坚硬,不能直接用,藏在土壤里,可能会生根发芽,变成一根黄豆苗,不仅不能补充养分,还会争夺养分。

需要用这个 *** 处理一下,把它用水煮熟,变软之,可以快速被分解释放养分,取出几粒,用擀面杖捣碎,埋在花土里,就可以发挥起效了,屡试不爽,很多人已经体会到好处了。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都是黄豆的副产品,比如豆渣,豆饼,这两种东西经过发酵之后,也是顶级化肥,比如榨完豆浆之后,留下来的豆渣,加入二倍水,再加入一些烂叶果皮,再加入一勺发酵菌,能够被快速发酵,变成大花肥。

经过这样发酵而成的大肥水,在虎皮兰的生长期,可以每隔十天用一次,用的时候兑水稀释1000倍,浓度可不要太大,容易发生肥害,连续用上3到4次,两份就足够了,呼呼长不停。

当然,除了使用黄豆之外,也可以使用尿素颗粒,它是一种很常见的氮肥,取一勺埋在花盆周围,每次浇水后就能释放养分了。

#大豆田红蜘蛛@李霞讲农技。大豆红蜘蛛在大豆整个生育期...

大豆红蜘蛛是一种危害大豆的害虫,它会刺吸叶片,使叶片变成红色。大豆红蜘蛛在大豆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危害植株生长缓慢,导致结痂少、结实率低。若不及时防治,会导致大豆减产10%至30%,严重时甚至减产50%。

化学防治可以在大豆叶片出现黄白斑时开始。常用的药物有阿维菌素溴螨酯乳油、哒螨灵。在使用药物时,需要喷2至3次,确保叶片的正反面都被喷到,才能有效控制红蜘蛛。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杀虫剂对不同的害虫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在购买杀虫剂时需要选择注明除螨剂的产品。

在喷杀虫剂的同时,可以结合磷酸二氢钾杀菌剂一起使用,达到一喷三防的效果,同时还能提高产量。

2023年复播大豆种植技术规程(试行)

1.目标产量:亩产250公斤。

2.品种选择:选择抗逆性强、适宜本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以极早熟大豆品种为主,生育期85~100天,具有耐密抗倒伏、不分枝、有限结荚且集中,适宜“矮、密、早”栽培等特性,始荚高度8~10厘米,如华疆2号、黑河45号、绥杨1号、嫩奥6号、圣豆44号、等。

3.产量性状指标:单株结荚14~16个、单株粒数33~35粒,百粒重19~21克。

4.栽培技术要点:春争日、夏争时,以早播种,促苗早发为核心。

4.1土地选择准备:复播大豆品种多为内地引种,对新疆盐碱多敏感,尽可能选择盐碱轻的地块,具体PH值≤8.3,含盐量≤0.1%.土地肥力中等偏上的地块种植,土壤肥沃,0~20厘米耕层养分有机质1.2%以上,全氮0.08%以上,碱解氮70mg/公斤以上,速效磷20mg/公斤以上,速效钾100mg/公斤以上,土壤容重1.3~1.4g/厘米3,总孔隙度45~50%的地块,易创高产,保证品质。

4.2种子准备:选用粒大、饱满、纯净、无霉变、无病虫害和发芽势、发芽率95%以上的种子。

4.3适期早播:小麦收割后及时播种,小麦收获6月底至7月初结束,大豆适播期6月底~7月5日,滴出苗水务必在7月10日前完成。

4.4合理密植:精量播种,理论株数4.0~4.5万株/亩,收获株数3.5~4.0万株/亩。

4.5种植模式:麦茬免耕复播,等行距种植模式,一管1或2行,行距42-50厘米,株距2~6厘米。播种量8~10公斤/亩,播深2~3厘米,空株率≤2%。

5.田间管理

5.1适时留苗和中耕:于第2片复叶完全展开前,按密度均匀留苗。“豆除三遍,荚成串”全生育期中耕除草3~4次。

5.2滴水施肥:复播大豆按照“以促为主,一促到底”的原则及时滴水施肥。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氮磷钾需量比小麦、玉米等作物都高。复播大豆全生育期总肥量应不少于66公斤。肥料指标:尿素33公斤,磷酸一铵20公斤, *** 钾15公斤。全生育期共滴水8~9次,间隔时间7~10天,共计滴水量280~320m3/亩。根据具体情况参照如下:

5.2.1出苗期:滴水2次总水方30~40方/亩,磷肥前置。出苗水滴施清水(湿润峰过种子行即可),免耕必须二次复水随水滴施磷酸一铵1公斤/亩或磷酸脲1公斤/亩,腐殖酸0.5~1公斤/亩。盐碱胁迫地块在苗期时应及时滴施盐碱调理剂,避免不可逆危害发生。

5.2.2苗期:滴水1次,滴水量为35~40方/亩。尿素4公斤/亩+磷酸一铵2公斤/亩+ *** 钾1公斤/亩+腐植酸1公斤/亩。

5.2.3开花期:滴水1次,滴水量为35~40方/亩,滴施尿素5公斤/亩+磷酸一铵3公斤/亩+ *** 钾2公斤/亩。

5.2.4结荚期:滴水2次,每次滴水量为40~45方/亩。结荚前期亩滴施尿素6公斤/亩+磷酸一铵4公斤/亩+ *** 钾3公斤/亩。间隔7~10天,滴施尿素6公斤/亩+磷酸一铵4公斤/亩+ *** 钾3公斤/亩。

5.2.5鼓粒期:滴水2次,每次滴水量40~45方/亩。滴施尿素6公斤/亩+磷酸一铵3公斤/亩+ *** 钾3公斤/亩;间隔7~10天,滴施尿素4公斤/亩+磷酸一铵3公斤/亩+ *** 钾2公斤/亩。

5.2.6成熟期:滴水1次,滴水量20方/亩。滴施尿素2公斤/亩+ *** 钾1公斤/亩。

5.3叶面喷肥:在花荚、结荚鼓粒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钼酸铵,以及叶面补施铁、钙、镁和硫等多元微肥,生育期内共喷施叶面肥3~5次,增加叶片营养,促进营养生长,起到保花、保荚、增粒重的作用。

5.4杂草防除:根据经验复播大豆严禁播前使用各种除草剂。可以于大豆1~3片复叶期,可视草情、苗情、周边作物种类,在保证安全用药的前提下;按产品技术要求,适时喷施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灵(单子叶)+灭草松钠盐(阔叶)氟磺胺草醚等茎叶除草剂。

5.5化学调控:根据品种特性,分枝类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初花期喷施15%调环酸钙1次5g/亩,初荚期喷施15%调环酸钙1次15~20g/亩对水25~30公斤,于早晚光线不强时喷施,提高效果。

5.6病虫害防控:从2022年调查来看,复播大豆田害虫有棉铃虫、甜菜夜蛾、蓟马和叶螨。坚持农业措施为先,化学措施为辅,以大豆健康栽培基础,生态防控为核心保护利用天敌。

对于蓟马,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苦参碱、啶虫脒等防治。

对于棉铃虫、甜菜夜蛾,可用性诱剂诱捕器压低基数,监测种群动态;可在卵孵化盛期,用 *** 或NPV进行防控,事半功倍;其次可选用甲维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交替防治。

对于叶螨,坚持少量高频滴灌制度结合化防,可用阿维菌素、哒螨灵、螺螨脂、乙螨唑等进行防治。

6.机械采收:机械收获应在叶片基本落净,豆荚成熟度80%左右、豆粒满圆时进行收获。尽量将割茬降低在8厘米下,滚筒转速不要超过300转,行驶速度≤3km/h,根据豆粒大小调节脱粒间隙到适宜的大小,水份控制在13%就可收获。机收采用带有大豆专用挠性割台收获,田间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收获时段,建议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在早上7点~11点,或者下午8点~12点,降低田间采收损失率。

7.合理晾晒:选择晴好天气,大豆不宜直接放置水泥面上,建议在帆布上晾晒,可利用木锨薄摊勤翻,晒的干燥均匀后在进行机器清扬。

8.机器清扬:采用专业清扬机械,筛子分三层,之一层原筛规格为0.8厘米,第二层长眼筛规格3~3.5厘米。第三层长眼筛规格0.3*30厘米,筛网规格1.4米*2米,以便达到大豆交售标准。

9.贮存技术:安全贮藏水分为12%,超过13%就有霉变的危险。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易变性;且高含油质,导热率小,在高温条件下不易降温。因此,大豆种子必须采取低温入库。有必要时,可在寒冬季节开仓降温,再行低温密闭贮藏。特别是经过晾晒的大豆种子,必须待种子冷却以后,方可入库贮藏或交售。

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黄豆 生长 苗的 过程 记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