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蛋一天吃几个更好,鸽子蛋一天吃几个好有什么营养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7 0
蛋黄比蛋白营养更高

鸡蛋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其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也非常适合人体需要,在人体内的利用率可以达到95%以上,是营养较为全面的天然食品,因此鸡蛋被称为“理想的营养库”。很多朋友,尤其是健身和血脂异常的朋友习惯吃鸡蛋只吃蛋白,将蛋黄弃去,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吗?蛋白和蛋黄哪种营养更佳呢?

其实,蛋黄才是鸡蛋的精髓,鸡蛋中大部分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都存在于蛋黄中。除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蛋黄还富含磷脂和胆碱,其脂肪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血脂,甚至血糖都有益处。而且,蛋黄的蛋白质含量比蛋白还要高。

总之,蛋白与蛋黄相比,营养差远了,丢弃蛋黄只吃蛋白是一种浪费的吃法,因为吃蛋黄有诸多益处——

增强记忆力。鸡蛋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都有很大好处。卵磷脂被消化后可以释放出胆碱,胆碱进入血液后很快就会到达脑内,可以改善各个年龄段的人的记忆力。

调节胆固醇。卵磷脂还可以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鸡蛋中的卵磷脂属于动物胚胎卵磷脂,呈微细的乳化脂蛋白胆固醇颗粒,其与氨基酸、ω-3脂肪酸、ω-6脂肪酸、胆固醇等的含量、比例和结构适宜,可透过血管壁被组织利用,从而不会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增加。

保护眼睛。蛋黄中还含有甜菜碱、叶黄素、叶酸等营养保健成分。适量食用蛋黄,有利于降低心脏病患病风险,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变性。

此外,很多朋友担心吃了鸡蛋黄,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其实,胆固醇在体内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吃进去的胆固醇。还有一条路是自己体内产生的,是肝脏产生的。如果吃得多,肝脏产生的自动就会减少。反过来,如果我吃得很少,外源性的胆固醇为零,肝脏就会自动拼命地制造。外源性的胆固醇占的比例不到30%,体内产生的占70%~80%。因此,2016版膳食指南取消了之前对胆固醇的 *** ,认为没有证据表明饮食胆固醇多一些会导致高血脂或心脏病,相反鸡蛋里的卵磷脂可能对调节胆固醇还有帮助。

所以,大家终于不用再小心翼翼地避开蛋黄了。膳食指南建议无禁忌的一般成人每天吃40~50g蛋类,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每天吃一个蛋白和半个鸡蛋黄,是绝对安全的。有的人不喜欢吃煮鸡蛋的蛋黄,如果能接受鹌鹑蛋、鸽子蛋等蛋类的味道,那交替换着种类吃也可以,营养差异不大,6个鹌鹑蛋的重量大概相当于1个鸡蛋。或者可以把蛋黄更换烹调 *** 试试,比如做成鸡蛋汤、鸡蛋羹、蛋黄土豆泥等等,也可以用鸡蛋和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于康)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一鸽胜九鸡,鸽子肉怎么吃才补肾

大家都说牛羊肉能补肾,

牛羊肉虽然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但是吃多反而容易滋腻伤胃。

我在这里推荐鸽子肉。

民间有一俗语,一鸽胜九鸡。

本草纲目也记载,鸽子肉入肝肾经,能够滋补肝肾。

鸽子肉怎么吃更好。

我推荐蒸着吃,营养成分一点都不浪费。

此外,鸽子蛋也是很好的补益佳品。

鸽子蛋搭配枸杞,红糖煮着吃,

鸽子蛋一天吃几个最好,鸽子蛋一天吃几个好有什么营养-第1张图片-

能够起到很好的补肾作用。

我是沈善林

关注我,和医生做朋友

留言我,让幸福更长久


健康大咖说 | 控血脂饮食之一:肉蛋食物应该怎样吃?

血脂不正常,这是很多人的烦恼。不仅中老年人中血脂异常比例很高,近年来,中青年人当中有血脂异常的人数也在激增。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数据,我国 18 岁及以上成年居民的血脂异常比例高达 35.6%。其中包括了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各种情况,而很多人处于其中两项、三项甚至四项同时超标的状态。

大部分情况下,老百姓把这些情况俗称为「高血脂」。高血脂虽然看似不疼不痒,但这种状态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风险都有所关联

换大白话说,血脂出现异常,往往提示我们:代谢能力下降啦,生理趋于衰老啦,饮食生活习惯不健康啦,而这些,都与多种慢性病风险增加有关系。

国家卫健委今年发布的《高脂血症食养指南》,对血脂异常人群提出了 8 条建议



大家可以在国家卫健委的网站上找到全文,内容非常丰富,还有适用于各地区的四季营养食谱可以借鉴。

相关网址:

http://www.nhc.gov.cn/sps/s7887k/202301/0e55a01df50c47d9a4a43db026e3afc3.shtml

指南中提出,要「会看慧选」,聪明选择食物。

有些朋友说:

多吃蔬菜水果,不吃荤油,不吃煎炸食品,少盐少糖,这些我都知道啊。

但是,指南中又要我们吃「充足的蛋白质」,又要我们限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这怎么吃啊?还能吃鸡蛋吗?还能吃肉吗?选择什么品种呢?

这就是我们这里要仔细讲的内容了。

的确,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需要控制膳食中的脂肪总量,还要控制饱和脂肪

血胆固醇水平正常的人,膳食胆固醇的量建议低于每天 300 毫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的人,还要把每天摄入的胆固醇控制到 200 毫克以内。

需要说明的是,对膳食胆固醇的反应因人而异,有些人身体调整能力强,吃了胆固醇之后肝脏合成减少,血胆固醇水平维持不变;而另一些人则对食物中的胆固醇比较敏感。所以,更好注意监测吃高胆固醇食品一段时间之后的血脂反应

首先,怎么控制饱和脂肪?

主要有下面几个措施。

1 烹调油不能用动物油,包括黄油、猪油、牛油、羊油等,也不要用棕榈油、椰子油。

棕榈油和椰子油虽然是植物来源的油,但饱和脂肪酸比例分别高达一半和 80%。

2 饼干、曲奇、蛋糕、蛋挞、起酥面包等焙烤食品,薯片、锅巴、萨其马等零食,以及各种分层的酥皮点心和小吃,尽量少吃。

要想达到良好的起酥效果,松软效果,就需要加入植物起酥油、棕榈油、奶油、牛油、猪油等高饱和脂肪的油脂来帮忙。口感越酥、越软、越滑腻,饱和脂肪越多。很多吃肉少的人,却可能贪恋这些饱和脂肪+糖+精制淀粉的美食,而它们对血脂的影响非常不好。

3 选择低脂的奶类,少吃高档冰淇淋、高档雪糕,以及包巧克力皮的冷饮

因为要想让冰淇淋和雪糕足够好吃,就需要加入较多的全脂奶和奶油。雪糕和冰淇淋外面的巧克力皮,因为要避免迅速融化,使用的往往是含代可可脂的配方。天然可可脂本身就含有一半以上的饱和脂肪,代可可脂的饱和程度就更高了。

4 避免肥肉,避免高脂肪的肉,少用肥肉糜,鸡鸭肉去皮。

肥肉就不用说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脂肪,饱和脂肪比例特别大(室温下的凝固性很好)。猪肉的脂肪次之,鸡鸭肉中的饱和脂肪比例就更低一些(室温下半凝半化)。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哪些是高脂肪的肉。比如说,猪颈肉、梅肉、雪花牛肉、肥羊片等,看似「不是肥肉」,其实都是超高脂肪的肉类

烤肉串要小心,因为其中基本上都是用脂肪较高的原料,或者肥肉瘦肉间隔穿在一起烤制,才会让人吃起来满嘴肉汁(其实是脂肪的汁),感觉香浓过瘾。

烤鸭本身是填鸭,它的肉也是高脂肪的肉,只可偶尔过瘾,不能经常吃。小炒肉之类也要小心,它们都是用五花肉原料炒的,而且菜肴整体的脂肪含量很高。

红烧肉、扣肉之类带有很多肥肉的菜肴,必然也是不能多吃的。虽说有研究说炖两三个小时之后一部分饱和脂肪会变成不饱和脂肪,但仍然有很高的饱和脂肪含量,而且炖肉中脂肪的总量是居高不下的。

丸子之类用肉馅做成的食物要特别小心,因为它们的原料至少是三肥七瘦,甚至可能是五肥五瘦。肥肉少了,质地就太硬太柴不好吃了。

5 尽量少吃加工肉制品。

加工肉制品是那些可以开袋即食、颜色粉红的熟肉制品,包括培根、熏肉、腌肉、香肠、灌肠、烤肠、火腿、午餐肉等。

只要仔细看一下就知道,大部分产品的脂肪含量在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之间,比普通瘦肉高得多。甚至有些产品可以达到 40% 以上的脂肪含量,比如香肠和培根。所以,加工制品是脂肪和饱和脂肪的来源,而且通常盐(钠)含量很高,对心脏健康不友好。

此外,因为加工肉制品 *** 时会添加亚硝酸钠发色、防腐和提味,它们或多或少含有亚硝胺类物质,对预防肠癌不利。

其次,怎么控制膳食中的胆固醇?

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1 吃新鲜的禽蛋,避免加盐、加碱的蛋,以及不新鲜的卤蛋。

鸡蛋鸭蛋鹌鹑蛋鸽子蛋,它们的胆固醇含量大同而小异。但咸鸭蛋和皮蛋钠过多,不能经常用来替代新鲜蛋。由于蛋黄中富含胆固醇,加工之后,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氧化。氧化的胆固醇对血管内皮伤害更大,所以要尽量吃新鲜的鸡蛋。

2 限制蛋黄的量,或者选择低胆固醇含量、高 ω-3 脂肪酸含量的鸡蛋。

鸡蛋中的胆固醇都在蛋黄里,但不饱和脂肪酸、磷脂、12 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还有叶黄素、甜菜碱等有益成分,也都在蛋黄里。所以,吃鸡蛋时不要扔掉蛋黄

每个鸡蛋黄大概相当于 200 毫克的胆固醇。因为还要留一点份额给瘦肉、鱼和奶(大概还需要 100 毫克),所以,如果胆固醇不超标,只是甘油三酯超标,那么完全可以每天吃一个带黄的鸡蛋。

但是,如果血胆固醇水平过高呢?就不能每天吃一个带蛋黄的鸡蛋吗?

不一定,要看你吃什么蛋。

  • 要做到平均每天不超过 200 毫克胆固醇的话,理论上来说,每周的蛋黄就不能超过 4 个。但是,这只是对于普通鸡蛋来说的。

  • 如果吃的是低胆固醇蛋,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降低到一半呢?那就可以大大方方地每天吃一个蛋了。

好消息是,现在畜牧学家已经研究出了很多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的 *** 。比如说,我们中国农业大学的动物科技学院就有相关的研究成果,能够在降低胆固醇含量一半的同时,增加蛋黄中 DHA 的含量,让它具有双倍的健康效益。这样的鸡蛋,即便是要控制血胆固醇的人群,也可以每天吃一个,而且对血脂更为友好。

有些人可能会说:买那些高价的低胆固醇、高 DHA 鸡蛋,还不如直接吃肉、吃鱼呢!

少吃 1 个鸡蛋,换成吃 100 克肉,从健康角度来说,哪个更合算?

这要看你想得到什么营养成分。如果是想增加蛋白质,则一个鸡蛋不如 100 克鸡胸肉的蛋白质含量高。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维生素,那么吃一个鸡蛋可能更合算,因为鸡蛋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 D、维生素 E、维生素 K,这些成分在瘦肉里的含量非常非常低。论 8 种 B 族维生素的含量,鸡蛋也不逊色于肉类。

各种讨论鸡蛋健康效益的研究中,凡是说多吃鸡蛋可能带来不良效应的问题,原因都是担心胆固醇摄入量过多,而不是鸡蛋中的其他成分

蛋黄里除了胆固醇过多令人担心之外,其他成分都是非常有益健康的。比如磷脂,比如叶黄素,比如维生素 ADEK,比如 8 种 B 族维生素,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益无害。

必须记住的是:鸡蛋所含的 12 种维生素,以及磷脂、叶黄素和甜菜碱等多种保健成分,几乎全都在蛋黄里。所以,如果扔掉蛋黄,就没必要吃鸡蛋了,直接吃豆腐吧。

3 限制动物内脏,避免多吃鱼子、蟹黄等胆固醇特别高的部位。

在所有食物当中,动物脑的胆固醇含量遥遥领先,鸡蛋也对其望尘莫及。排在鸡蛋后面的是动物内脏和部分海鲜。

虽然很多人特别害怕内脏中的胆固醇,其实部分海鲜的胆固醇含量和内脏的差距并不大。

例如,按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100 克猪肚、鸡心和猪肝中的胆固醇含量分别是165、194 和 288 毫克。而基围虾、鲍鱼、螃蟹分别是 181、242和 267 毫克,和动物内脏差异不大。所以,关键不是封杀某一种美食,而是控制次数和数量

4 控制吃肉和鱼虾的总量,选择胆固醇相对较低的品种。

在肉类和鱼类中,不同品种的胆固醇含量差异很大。

例如,按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每百克猪小排、猪口条(猪舌)和牛舌的胆固醇含量分别为 146、230 和 99 毫克,而猪肘棒、鸡胸肉和牛里脊分别是 65、65 和 44 毫克。一般的规律是:原料肉的口感越香浓多汁,脂肪含量越高,胆固醇含量越高

在鱼当中,比如说,鳗鱼和沙丁鱼算含量高的,100 克中的含量分别是 177 和 158 毫克;而鲟鱼和带鱼就分别只有 46 和 76 毫克。一般的规律是:脂肪含量高的鱼,胆固醇也相对高一些。

如果每天吃 100 克排骨肉(骨头不计在内),加 100 克鳗鱼肉,看似没有吃鸡蛋,也没有吃内脏,已经摄入了 300 多克胆固醇。

所以,要控制胆固醇的话,吃鱼和肉也需要选择胆固醇较低的品种,而且数量要控制。比如说,午餐吃 50 克鸡胸肉,晚餐吃 50 克带鱼(去刺重),两餐的胆固醇的总量是 71 毫克。早餐还可以再安排一只低胆固醇的鸡蛋(每只蛋黄约含 100 毫克),加起来一日总量不到 200 毫克,完美解决胆固醇摄入的限制。

5 把含有胆固醇和脂肪的肉蛋食材和豆制品一起烹调。

很多人的烦恼是,在控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情况下,吃肉的数量会受到限制。每天几十克感觉太少了。这时候片,不妨减少那种纯肉的「硬菜」,而是把肉切成肉丝、肉片和肉末,和蔬菜一起烹调。几十克的肉片可以炒一大盘菜。

还有人问:不是说控血脂要保证充足蛋白质吗?减少了鱼和肉的总量,蛋也不能多吃,那么蛋白质应当如何充足供应呢?

实际上,在主食充足、食物多样的前提下,只需每天吃几十克的鱼和肉,就可以保证蛋白质总量达到基本要求。但对于减肥的人来说,由于主食的量也要控制,就需要注意增加植物性蛋白质的供应了。

我建议大家试试肉类+豆制品、蛋类+豆制品的混合烹调方案。比如说:

——炒肉丝的时候加入豆干丝、腐竹丝和豆腐千张丝。

——炒肉丁的时候加入豆腐干丁、素鸡丁。

——把水煮肉片改成豆花垫底的肉片。

——蒸蛋羹时,加入搅碎的内酯豆腐一起蒸。

——把葱花炒蛋改成葱花碎豆腐炒蛋。

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混合之后,蛋白质的总量就多了,看起来更丰富了,而且口味非常好

由于大豆蛋白不含有胆固醇,饱和脂肪含量也很低,却含有能减少胆固醇吸收利用的植物固醇和膳食纤维,在肉蛋菜肴中纳入它们,对于控血脂是有帮助的。

有些人可能会叹息说:那么多好吃的东西都不能吃了......

其实没有那么绝对。毕竟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比较高的食物不是毒药,并非一口都不能吃。但更好只是偶尔食用,而且限制数量

健康的人可以享受饮食自由,指标异常之后,就会受到很多限制。等到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之后,不仅饮食会更加不自由,而且会感受到身体的虚弱和痛苦。所以,用日常的小小节制,换取健康的改善,指标的逆转,是理性的做法

即便是健康人,所有指标都正常,也要在 80% 的日子里做到健康生活。有时候任性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能经常太任性。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到代谢异常之后,就会失去更多美食的幸福啊!

作者:范志红

来源: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很多家长都在纠结的“吃蛋疑难”,这几种吃法,定要“黄牌警告”

水煮蛋、茶叶蛋、蛋炒饭、番茄炒蛋……鸡蛋堪称营养界的“业界良心”,物美价廉,且蛋白质比例堪称完美。

还记得抗疫专家张文宏医生强调的吗: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但是不少妈妈表示:“我也知道娃每天吃一个鸡蛋好,但老母亲我实在做不到啊!”

娃鸡蛋过敏…

娃生病了没法吃鸡蛋…

娃不爱吃鸡蛋,怎么劝都不张嘴…

科大大这就来解决老母亲们给娃吃鸡蛋的难题,让每颗蛋爆发营养小宇宙。

1

娃过敏、发烧、咳嗽...怎么吃鸡蛋

1.宝宝鸡蛋过敏能吃鸡蛋吗?

中国3~12岁儿童中,有8.4%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其中对鸡蛋过敏的人数最多,占所有过敏人群的一半以上。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其实,大部分鸡蛋过敏娃,都是对蛋清过敏,少部分对蛋黄过敏。

所以科大大建议家长们:只对蛋清过敏的宝宝,不要放弃尝试蛋黄,鸡蛋大部分营养物质,都在蛋黄中。

可以给宝宝尝试一点点蛋黄,不过敏的话再逐步增量,每天一个蛋黄,也能保证营养。

如果实在过敏,一丁点都不能碰,那就不要强迫娃吃了,多吃红肉、鱼类、奶制品、豆制品等,也能满足宝宝所需蛋白质的量。

2.宝宝感冒发烧、咳嗽能吃鸡蛋吗?

民间有种玄学说法由来已久:娃感冒发烧,或是有咳嗽症状,不能吃鸡蛋,因为鸡蛋属于“发物”,会加重病情。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宝宝生病期间尤其需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如果宝宝胃口还可以,鸡蛋绝对是优质的营养来源。

但是,就不要吃煎蛋炒蛋等油腻的了;宝宝咳嗽的话,煮蛋黄的口感也不适合吞咽,易造成呛噎。

所以宝宝发烧、咳嗽期间,可以选择吃比较好消化的蛋花汤、鸡蛋羹等。

3.宝宝拉肚子能吃鸡蛋吗?

分情况。

宝宝拉肚子,更先应该给宝宝口服补液盐,吃液体量充足的流质食物。

盲目禁食不可取,腹泻初期可以给娃吃好吸收的蒸蛋清、蛋花汤等,可以补充水分和营养,利于疾病恢复。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腹泻开始好转,宝宝胃口良好时,就可以吃整蛋啦。

4.娃不爱吃鸡蛋怎么办?

科大大小时候不爱吃蛋黄,感觉噎得慌,就瞒着爸妈到处藏鸡蛋黄。

我们小孩子,被家长以爱之名强迫吃讨厌的东西时,就会想办法让家具、宠物、玩偶等帮忙“消化”。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想让宝宝心甘情愿地吃下一个蛋,首先要尝试不同做法,给鸡蛋展示自己百变实力的机会。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鸡蛋并非不可替代,如果经过尝试娃还是不吃,我们依旧可以选择其他优质蛋白质来源替代鸡蛋。

2

90%家长都在纠结的“吃蛋疑难”

1.娃几岁开始吃鸡蛋?

曾经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宝宝到1岁甚至2岁之后再开始吃鸡蛋,以防过敏。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所以一般而言,宝宝6个月左右添加辅食,先添加富含铁的食物(比如高铁米粉)。

宝宝满8个月时,就可以添加蛋黄;在宝宝满1岁时开始添加蛋清。

科大大这里还要叨叨一句,鸡蛋是易致敏食物,务必由少到多给娃添加,不要心急。

像下面这个7月大的宝宝,就是一下给吃太多了,导致过敏急性发作,险些丧命:

来源:江苏新闻

2.土鸡蛋、鸽子蛋、鹌鹑蛋…哪种营养价值高?

其实,各种禽类的蛋,在营养构成方面略有不同,但是没有太大差别,越贵的未必越好。

只不过体积小一点的蛋类更方便宝宝吞咽,也能满足娃的好奇心,让娃多吃两口。

所以不必为了追求“高营养”而多花钱,娃喜欢吃哪种,就吃哪种!

纠结鸡蛋皮的颜色,就更没有必要了。鸡蛋壳颜色不同,是由鸡的品种决定的,在营养、口味上,真没啥差别。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3.鸡蛋花式烹饪,这种一口都别给娃吃!

我们都知道,任何食物过度加工都不好。不过谁都不会高温油炸鸡蛋给娃吃,所以,不同的吃法都可以尝试一下。

金牌首选——蒸煮类(营养流失最少):蒸蛋羹、水煮蛋、荷包蛋、蛋花汤…

银牌推荐——煎炒类(偶尔换换口味):炒蛋、煎蛋、煎蛋卷、烙蛋饼…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不过有几种做法的蛋,科大大要“特殊照顾”一下:

黄牌警告——流心太阳蛋(溏心蛋)、鸡蛋水(开水冲鸡蛋)、生鸡蛋。

这些吃法无法保证鸡蛋全熟,吃没熟透的鸡蛋有感染沙门氏菌的风险,还是要将鸡蛋煮熟食用。

红牌罚下——松花蛋(还有其他深度加工蛋)。

我们常吃的皮蛋,铅含量很高,不要给宝宝吃,大人更好也少吃。

还有那种保质期很长,黑乎乎的包装卤蛋,充满了盐和酱油,还是给娃吃新鲜的鸡蛋吧。

?

你每天都吃鸡蛋吗?一天吃几个好?蛋黄要不要扔掉?这一篇全说了

最近这段时间,小编老家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封控了,物资调配紧张的情况下,鸡蛋就成了稀有品。特殊时期,鸡蛋就是生活,能吃得起鸡蛋的都是大佬,能天天吃的都是土豪!两相对比的是,之前有个热搜,说广州一名38岁的教练,为保持身材和增肌,他每天狂吃40个鸡蛋。完全实现了吃鸡蛋的财务自由,而且更为土豪的是,他只吃蛋白,蛋黄全扔了。

有人说,每天吃一个鸡蛋更好,也有人说,每天吃多少个都可以,吃得越多越好,众说纷纭。

完美的鸡蛋

鸡蛋其实是一个接近完美的全营养食物。一颗小小的鸡蛋,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营养素种类!在这一点上,所有的营养专家意见出奇的一致!

*蛋黄中的卵磷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有很大作用;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具有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鸡蛋中的多种营养素能改善人体代谢糖的能力,降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能够增加餐后饱腹感,延缓胃的排空速度,有助减少热量摄入,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

*蛋白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鸡蛋中的蛋白质质量较高,消化吸收率也比较高。鸡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一定作用。

鸡蛋,蛋中的王者

这样说,鸭蛋、鹅蛋、鹌鹑蛋、鸽子蛋等一众蛋类会不会不服?从综合数据分析来看,不同蛋类在营养元素的种类、含量上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相差不大。不过,鸡蛋中蛋白质氨基酸组合模式和人体非常相似,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在这一点上有着其他的蛋类无法匹敌的优势。

要不要吃蛋黄

鸡蛋黄中脂肪、胆固醇含量极高。100克蛋黄,脂肪含量大约28.2克,胆固醇大约1510毫克。健身教练为了长肌肉,自然不可能吃热量这么大的蛋黄,而蛋白中几乎不含胆固醇,脂肪含量也极低,是妥妥的蛋白粉替代品。

那么,我不是教练是不是也不能吃鸡蛋黄呢?完全没必要!而且鸡蛋黄营养那么高,怎么舍得丢掉!

其实除了脂肪和胆固醇外,鸡蛋黄中还含有比鸡蛋白更多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A、B、D、E和钾、钠、钙、磷、铁、锌、硒等多种营养元素。

鸡蛋黄中胆固醇那么高怎么办?

不要担心,其实早在2015年,胆固醇就已经被 *** 了!当然也包括鸡蛋黄!

在过去的美国膳食标准中,一般建议每天的胆固醇不应该超过300毫克,这也是很多人不吃蛋黄的主要原因。

不过,2015年2月,《美国民众膳食指南》的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长达572页的科学报告,在第91页上写着:“以前建议每日胆固醇的摄取量不应超过300毫克。但在2015年新的《膳食指南》里,我们将不再沿用,因为新的科学证据表明,饮食中的胆固醇与血清胆固醇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系,美国心脏协会及美国心血管疾病协会的报告亦如此。胆固醇是否过度食用,不再是一个关注点。”

新的建议中不再限定胆固醇上限,而是建议:在保持饮食健康的前提下少摄入。

一天吃几个鸡蛋

鸡蛋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其中所含有的优质蛋白质。按一个鸡蛋70克计算,其中蛋白质含量在9克左右。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的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6~12个月,每天20克;1~3岁是25克;4~6岁是30克;成年人在60克左右。

总体来说,每天吃一个鸡蛋不会造成任何健康隐患。如果还能吃得下,多吃一两个也问题不大,至于传说中的会吃成营养过剩,其实不必过于担心,没有的事。

食物多样化,三天不重复?蛋…都可以

在门诊,我常常对家长说的一句话是:食物多样化,三天不重复。


有些家长一听,一脸懵懂的表情。



难道做不到?


可是,连一个小小的蛋都可以做出100种花样来,一天一个花样,也够吃上三个月了啊。

今天就来一个“蛋”说无妨吧。


1.能吃的蛋有哪些


左一:鸡蛋 右一:鹅蛋

左二:鹌鹑蛋 右二:鱼卵寿司


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蛋类有:鸡蛋、鸭蛋、鹅蛋、鸽子蛋、鹌鹑蛋、鸵鸟蛋等。


其中,当然鸡蛋吃的最多。

还要说的是,蛋就是禽、鸟、龟、鱼等所产的卵。所以鱼卵也可以食用。


2.蛋的营养价值


1)鸡蛋:一个鸡蛋重约50g,含蛋白质7g。鸡蛋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氨基酸比例适合人体生理需要、且易为人体吸收,生物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质蛋白质最理想的来源,也是最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还有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与B族维生素。


2)鸭蛋:主要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钾、钠、氯等营养成分。儿童及中老年人不宜多吃,生病期间不宜食用。



3)鹅蛋:椭圆形,个体较大,鹅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鹅蛋性温,鹅蛋中的卵磷脂是常见食用蛋类中最多的,且能帮助消化,故平常人都能吃鹅蛋,是老年人、儿童、体虚、贫血者的理想营养食品。


4)鸽子蛋:含有优质的蛋白质、磷脂、铁、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鸽蛋味甘、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精气、丰肌、助阳提神,解疮毒等功效。



5)鹌鹑蛋:近圆形,表面有棕褐色斑点,个体很小,营养丰富,一般只有10g左右。鹌鹑蛋虽然体积小,但它的营养价值与鸡蛋一样高,是天然补品,在营养上有独特之处,故有“卵中佳品”之称。婴幼儿、孕产妇、老人(应注意胆固醇含量较高)、病人及身体虚弱的人均可食用。


6)鸵鸟蛋:是蛋类之最,被称做“百蛋之王”,一般长达15cm,宽8cm,重量可达1.5kg,圆润、光洁、乳白色。



鸵鸟蛋蛋清晶莹剔透,蛋黄金黄诱人,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鸵鸟蛋的蛋白质,钙、铁等含量均高于其他蛋类。营养学家称鸵鸟蛋营养价值为“软黄金”,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鸡蛋的烹饪方式


多了去了,可以煮、可以炒、可以蒸、可以烤、可以炖、可以卤、可以煨。


而且既可以当主菜,也可以当配菜。


1)最普通/常见的烹饪 *** :



煮鸡蛋、煎鸡蛋、荷包蛋、鸡蛋羹、法式炒蛋、蛋花汤、蛋炒饭都可以。


2) 还有其他常见的烹饪 *** :



茶叶蛋、酒酿炖蛋、小蛋糕、红萝卜鸡蛋饼、蛋饺、葱花炒蛋、鸡蛋卷都不错。当然,各种菜都可以和鸡蛋一起炒,如芦笋炒蛋、西红柿炒蛋、青瓜炒蛋、木耳炒蛋、韭菜炒蛋、蒜苔炒蛋、辣椒炒蛋等等...


3) 各种另外花样的烹饪 *** :


花式烹饪

咸蛋、皮蛋、蛋黄焗南瓜、洋葱圈蛋饼、煨蛋




关于蛋的烹饪 ***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简单、方便、样式多、有营养。



4.怎么选?如何吃?


1)蛋的种类:

鸡蛋性平,可以补气血。一般人都适合,更是婴幼儿、孕产妇、病人的理想食品。

鹌鹑蛋同样味甘性平,能补气养血,与鸡蛋类似。

鸭蛋性凉,能去火清肺热,适宜阴虚火旺者食疗。

鹅蛋性温,中医认为能大补五脏,适于慢性肾炎、肝炎、久病体虚的患者食用。


总而言之,要根据体质选择合适自己的蛋。


2)怎样烹饪最营养:



水煮蛋或蒸水蛋是更佳的吃法,其次为炒蛋、荷包蛋,而煎蛋营养素损失较大。

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但,茶叶蛋应少吃。


可能受铅污染的皮蛋不宜常吃

当然,可以时不时换换口味哦。


3)吃多少蛋合宜:

鸡蛋老少皆宜,每天1~2个比较合适,可长期食用。


4)其他注意事项:

鸡蛋未煮熟不要吃。

蛋黄已散开的蛋不能吃。

鸡蛋过敏者应回避。

1岁以内婴儿从蛋黄开始尝试,尽量不吃全蛋。

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5.选购技巧


1)蛋壳破损者,可能已有细菌滋长,不要购买。

2)尽量选择有CAS优质蛋品标志的蛋。

3)蛋壳愈粗糙的蛋愈新鲜。

4)蛋的形状越圆者蛋黄越大。

5)把蛋放入4%的盐水中,会立即沉底的是好蛋。

6)尽量选择外表干净的蛋。

「种养训赛」信鸽不同阶段,摄入营养有讲究

搜鸽网为鸽友们带来养鸽赛鸽小常识以及鸽界趣事,关注搜鸽网微信公众号,下载搜鸽网APP(各大应用市场可以搜索到),为您带来实用养鸽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共同学习,如有问题更可留言,有问必答。

信鸽,既是鸽友们的爱宠,又是鸽友们的战友。在信鸽喂养中,其营养摄取很重要。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成分,在各种饲料中的含量是不同的,鸽友们饲养信鸽要尤其注意。笔者在这里向广大鸽友介绍自己对信鸽饲料选择的一点看法或做法,供鸽友们参考。

信鸽从配对到下蛋阶段:

这期间种鸽除需要维持正常的消耗外,还需吸收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又分动物和植物蛋白,而信鸽摄入植物蛋白又是主要的。所以,这期间应以豌豆、蚕豆、绿豆、赤豆和花生等含蛋白质较高的饲料为主,辅以一些含钙较高的饲料及鸡蛋壳,这样下的蛋就会大而饱满,蛋壳光洁,牢度适中,为孵出体质好的幼鸽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鸽从出壳到吃食阶段:

这期间幼鸽自己不会吃食,靠父母喂食(渡食),这期间主要还是对老鸽的喂养。幼鸽骨骼的形成,羽毛的生长,以及各种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而豌豆含蛋白质比一般的饲料高,所以这期间应以豌豆为主,辅以小麦,高梁,芥子及少量的油菜籽,芝麻等多种小颗粒的高蛋白饲料。
在喂油菜籽时应注意:因油菜籽颗粒太小,光喂菜籽是吃不饱的,应在吃饱主食的基础上才能加菜籽。且不宜太多,以免浪费。为了使幼鸽发育正常,除以上喂食以外,保健红土不能断缺。有些地方买不到红土,可把陈墙土,鸡蛋壳,砂石粒、食盐等盛入小木盒内,置人鸽棚让其自由采食,以免幼鸽缺钙及微量元素。尤其对关棚鸽更不能忽视。饲料中所含蛋白质一般不能超出13%,如果超出了这个百分比就会引起代谢病的发生。同时每天喂食不得少于三次,这样才能哺出健壮的幼鸽来。

幼鸽会自己吃食到训放阶段:

这阶段是信鸽从幼鸽到成鸽的阶段。这期间信鸽的各项生理机能已基本完善,这时可喂些较普遍的饲料。应以玉米,稻谷为主,辅以多种粗杂食品,这样信鸽可以从不同的食物中摄取足够的多种营养成分。

幼鸽从训放到竞翔阶段:

这阶段的饲料好坏将直接影响训放及竞翔,这期间的饲料应以高梁、小麦、稻米、玉米为主。因玉米、高梁含糖类较高,信鸽在训放及竞翔途中要消耗大量的热量,而热量主要靠糖类产生,所以必须以高糖饲料为主。这期间的辅助饲料,笔者以自己的耐力鸽体会认为:还应结合训放及竞翔期间途中(大自然中)主要有什么样的食物供应信鸽觅食(打野),来确定它的辅助饲料,这样不但能提高信鸽的适应能力,还能促进归巢率的提高。
对成年鸽和老年鸽,还应针对不同的饲养目的进行适当的营养成分调整,以保持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力。
信鸽每日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无机质,以及微量无素。如果缺少任何一种都会给鸽子的健康带来影响。所以,各种饲料的组合要按比例分配,才能促使鸽子身体健康。
饲料中营养含量百分比率
名称含蛋白质(%)含碳水化合物(%)含脂肪(%)其他(%)
玉米 10 85 5
糙米 10 85 3 2
豌豆 26 72 2
大豆 50 40 10
小麦 0.25 96 0.15 3.6
*** 籽 7 33 60
油菜籽 23 15 62
胡麻 28 23 49
无机质营养的来源是从健康球里产生,而健康球的原料有:
红土2斤 陈石灰2斤
黄沙2斤 砖粉1斤
木炭粉0.5斤 粗盐0.5斤
贝壳粉2斤
首先把上述七种原料混合成10斤拌匀,然后加水再拌和做成球状,晒干。食用时敲成碎粒,加些水润湿,就可以使用了。
对信鸽还应该经常喂一些青菜,但一定要洗干净,以青菜的叶子为好。根颈容易依附着蛔虫卵,信鸽吃了以后容易在体内长蛔虫影响健康,青菜的叶子洗干净后用刀切细,然后加入少许食盐拌和后给信鸽食用。每周给吃一次就可以了。

种鸽配对期间,不要缺少这么一些食物

种鸽配对的时候其实是比较有意思的,其中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注意。一般来说我们在种鸽配对期间注意种鸽不要过度肥胖之外,就是要给种鸽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那么怎么去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呢?其实就是一些食物的补充罢了,要是有一些经验的鸽友还可以给鸽子的食物中拌点营养物质。而在给种鸽喂食的时候,注意几个小细节,不要缺少这么一些食物。

我们注意观察配对期间的鸽子就会发现,很多的鸽子都是互相追逐的,尤其是母鸽子,被追得顾不上喝水,顾不上吃东西,就是简单吃点大颗粒的饲料,然后又开始让雄鸽追着跑了。这样的情况下雌鸽抢食到的食物就十分有限,那么鸽子就比较不容易获取足够的能量。所以我们在种鸽配对期间喂食的时候可以增加点大颗粒的饲料,比如说玉米等食物。

有意思的是种鸽追雌鸽一般就是要把雌鸽追回巢箱里面,只要追到巢箱里面的话,那么雄鸽就不再追打雌鸽了,但是雌鸽饿了还是会出窝去吃东西,所以追来追去的,雌鸽还是没有吃到什么东西,所以在种鸽配对期间其实就可以给鸽子开小灶了。在种鸽巢箱准备两个小盒子,一个装保健砂,一个装少量食物给雌鸽补充营养。这样营养足够了,雌鸽更容易下高质量鸽子蛋。

而种鸽配对期间最不可或缺的东西就是保健砂了,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阶段雌鸽特别喜欢吃保健砂,吃保健砂的量比较大,尤其是在种鸽下之一个鸽子蛋之后,保健砂的需求会更大一些。而鸽子蛋的产生自然离不开保健砂。如果不给鸽子喂保健砂的话,鸽子蛋容易是软壳蛋,并且作育出来的鸽子也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天生软骨没力气等。所以保健砂一定要给足了。

而种鸽配对期间给鸽子喂食保健砂的话还可以在保健砂里面适当加点贝壳粉,钙磷等物质,主要就是给鸽子补充微量元素。当然,也不能给太多,不然鸽子蛋蛋壳偏厚,雏鸽反而不容易出壳。一般是种鸽开始配对的时候少量加那么一两次就可以。这个东西肯定是不能少的。所以种鸽配对期间可以注意做好这些事情。


鸡蛋、鸽子蛋和鹌鹑蛋,哪种对孩子更好?看完你会更明白

孩子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以说对每个家长来说给孩子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所以在平时的时候,孩子的饮食和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非常关注的,而且孩子正处于长身高的关键时期,所以说饮食方面的确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早晨的这一顿饭也是起着决定性因素的,如果孩子早餐吃得好的话,能够为孩子提供营养,而且还可以让孩子提高注意力更好的学习,那么有好多家长早已经养成了给孩子每天早晨吃一个鸡蛋的习惯。鸡蛋的营养价值我们是毋庸置疑的,早晨吃一个鸡蛋可以提高孩子的保护感,而且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孩子肥胖的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除了鸡蛋之外还有鹌鹑蛋,鸽子蛋等等,好多人都觉得像鸽子蛋鹌鹑蛋,它的营养价值更高一些,那么我们在给孩子选择鸡蛋的时候,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从价格上来说,鸡蛋是最常见而且是更便宜的,当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是我们吃得最多的,所以说好多人都觉得鹌鹑蛋以及鸽子蛋的营养价值要更高一些。当然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鹌鹑蛋的营养价值要比鸡蛋高出两倍多,而且鹌鹑蛋里边的维生素b族元素以及卵磷脂,都是要比鸡蛋高的,而且维生素b族元素能够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而卵磷脂,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

而且相比较他们的口感来说,鹌鹑蛋以及鸽子蛋,它们的口感更加细腻,更好消化一些,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一些孩子如果对鸡蛋过敏的话,家长朋友们可以给孩子尝试一下鸽子蛋或者是鹌鹑蛋。

鸽子蛋的蛋白质含量要更高一些,而且它的蛋白质当中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是非常相近的,所以说鸽子蛋是完全被人体所消化吸收的,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像鸽子蛋是很少建的,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并且鸽子蛋是比较稀有的,因为它产量非常的低,所以说在平时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非给孩子吃鹌鹑蛋或者是鸽子蛋,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选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鸡蛋、鸭蛋、鹌鹑蛋、鸽子蛋,哪种更适合给宝宝吃?关键看营养

蛋类是家长认为最能给孩子补充营养的一种方式,有的老人甚至一日三餐都要给宝宝做鸡蛋吃,炒着吃、蒸着吃,做法最多的还要属水煮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不常吃的蛋类如今也摆在了餐桌上,比如鸽子蛋。家长都是想给孩子更好的,选择多了反而无从下手了,那么到底哪种蛋给宝宝吃更合适呢?

鸡蛋、鸭蛋、鹌鹑蛋、鹅蛋、鸽子蛋,你中意哪个?

鸡蛋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蛋类,蛋黄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此外还有钾、镁、铁、磷等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以及大脑发育都大有裨益。

鸭蛋性凉,具有滋阴润燥之功效,若孩子出现口腔溃疡、便秘等情况,可以适度食用。但鸭蛋腥味较为浓重,除非是咸鸭蛋,否则很难引起孩子的食欲。

鹌鹑蛋中核黄素的含量是鸡蛋的2.5倍,小小的一颗蛋也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对于促进孩子视力发育很有帮助,还能起到一定的补脑作用。

再来说说鹅蛋,鹅蛋个大,富含钙质和铁,能够帮助宝宝“巩固”牙齿以及其他骨骼发育,性温和,不过味道寡淡,孩子也未必能喜欢。

再来看看鸽子蛋,这是一种比较稀少的蛋类,许多宝妈“物以稀为贵”,认为“贵的就是好的”,会想方设法给宝宝买鸽子蛋吃补身体。

以上这五种蛋类,你中意哪个?你又给孩子常吃哪种呢?

各种禽蛋,哪种更适合给宝宝吃?关键看营养

来说说这四种蛋类的营养比对吧:

在每100克蛋中,鹅蛋含有15.6克脂肪,鸭蛋含有13克脂肪,鹌鹑蛋虽小,却也含有11.1克脂肪,鸡蛋含有8.8克。

从蛋白质来看,这几种常见的禽蛋含量不分伯仲,在12-13克/100克之间,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是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比拼,鹌鹑蛋的维生素A含量略高,但鸭蛋的钙含量比较突出,总体来说相差不大。

鸽子蛋虽也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C、脂肪、蛋白质等,可从营养价值上来看却远不及鸡蛋。所以实在没必要专门给孩子买鸽子蛋吃。

总体来说,就是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这四种蛋类的营养价值相差无多,只要不过敏,吃哪种都行。鸽子蛋排名最后,并不建议盲目进补。

而综合价格和味道来看,转了一圈还是鸡蛋为首选,老祖宗流传千年的养娃秘籍,必然是有道理的。实在不必标新立异,父母帮着孩子把鸡蛋“吃明白”,比啥都强!

宝宝一天吃几个鸡蛋为佳?得看月龄

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答案,一般来说,对于7到9月龄的宝宝,应逐渐从1/4个鸡蛋,到1/2 个鸡蛋,到3/4 个鸡蛋,逐渐过渡到1个整蛋。

而且给宝宝吃的之一口辅食,不该选择蛋黄,它很容易导致宝宝对食物过敏,如果在孩子吃了米粉、菜泥、果泥之后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再考虑加入蛋黄吧。

蛋清的加入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更好在孩子1岁后再添加。如果添加过早,宝宝消化系统还未完善,蛋清中所含的蛋白能透过小宝宝肠壁进入血清,容易导致腹泻以及过敏疾病。

所以对于这种“国民美食”,并不是越早给孩子吃越好,一次也不能让孩子吃太多。

至于一些老人主张的“红皮鸡蛋比白皮鸡蛋营养价值更高”的言论,也是时候澄清了。二者在营养成分和含量上并无太大差异。

鸡蛋皮的颜色是由先天遗传所决定的,同一只母鸡下的蛋,蛋壳颜色基本保持一致。

有的养殖场会在鸡饲料中加入核黄素、胡萝卜素等,那也是会让蛋黄的颜色变深,而不影响鸡蛋壳的颜色。所以就不用再在这件事上纠结了。

标签: 鸽子 营养 更好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