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高血压的 *** 是什么,降高血压的 *** 有哪些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1 0
一个简单让你远离“三高”的 *** :每天喝点茶!

中国是一个茶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对于国人来说,一个适合我们远离“三高”的 *** 就是喝茶。

喝茶,真的可以降低“三高”风险

1.降低糖尿病风险

2021年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JCN)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等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50多万成年人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一般人每天喝绿茶,可预防2型糖尿病;已有糖尿病的人经常喝绿茶,全因死亡风险可明显降低。①

2.降低高血压风险

2014年一项在中国进行的队列研究,调查了1109名参与者5年期间饮茶和血压变化的关系,结果发现绿茶摄入量的增多与舒张压降低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且与不饮茶者比较,每日饮绿茶总量≥10克者舒张压升幅较小。②

3.改善血脂异常

2017年刊发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每周饮茶超过30杯且饮茶年限大于6个月的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③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2018年也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普洱茶,包括其他各种茶叶,都或多或少含有如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和咖啡碱等成分,这些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节脂代谢、糖代谢、血液流变特性和血管弹性等作用。因此,喝普洱茶能起到一些预防高血脂、高血糖、血栓及各种因素引起的心脑损伤的作用。

但对于本身存在疾病的患者来说,并不是只要喝茶,就无需吃降脂药、降糖药和疏通血管等药物。④

毛圆圆/摄

喝茶的6个注意事项要知道!

1.不要喝浓茶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医院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陈红2022年7月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表示,凡事要有度,喝茶也一样,饮淡茶可以养生,饮浓茶则有损健康。

例如,老人胃肠功能弱,长期喝大量浓茶会导致胃部不适等;浓茶中含有咖啡碱,过量喝浓茶会引起头晕、头痛,加重心脏负担,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使血压升高。⑤

2.不要空腹喝茶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钱多多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茶叶中,尤其是绿茶,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很高,如果空腹饮用,部分活性物质会与胃中的蛋白结合,对胃形成 *** ,容易伤胃,也更容易出现心慌、头晕等“醉茶”现象。尤其是对于本来就肠胃功能不太好的人来说,更不要喝绿茶了。⑥

3.喝茶不要太晚

茶有提神、利尿的作用。上午饮杯淡茶水有助提神。对于本身睡眠不太好的人,不建议傍晚再喝茶,以免造成失眠。

4.喝茶不要太烫

喝温度过高的茶可能会灼伤食道黏膜,增加食管癌、胃癌的风险。所以热水冲茶后,要凉一凉再喝。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恕军在2019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说,食管的表面覆盖着娇嫩的黏膜,食物的温度对它有很大影响:10℃~40℃最合适;50℃~60℃勉强能耐受;65℃以上,会造成烫伤。不要觉得65℃温度很高,一颗热饺子就能超过这个温度。⑦

5.饭后一小时再喝茶

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张晓燕在2017年健康时报刊文表示,不宜饭后立即饮茶,更好在饭后1小时后再喝茶较合适。因为茶中的鞣酸进入胃肠道后,会抑制胃液和肠液的分泌,易引发消化不良。而且,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鞣酸蛋白,使肠道蠕动减弱,容易导致大便干燥。更重要的是,茶叶会妨碍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⑧

6.吃某些药时别喝茶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药剂科王雅丽2023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贫血病人服用含铁的药物;服用以生物碱为主成分的中药,如麻黄、黄连、黄柏、百部等;服用补益类中药,如党参、黄芪、何首乌、补骨脂等;心悸、失眠、多梦患者服用宁心安神类药物;在治疗脾胃病尤其是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人群,不宜饮茶。⑨

本文综合自:

①Nie J, Yu C, Guo Y, et al. Tea consumption and long-term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 a cohort study of 0.5 million Chinese *** s. Am J Clin Nutr. 2021 Mar 11:nqab006.

②TongX, TaylorAW, GilesL, et al.Tea consumption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5-year blood pressure change among *** s in Jiangsu,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Nutr J, 2014, 13(1): 98.DOI: 10.1186/1475-2891-13-98.

③陈沛,李莹,陈纪春,等.中老年人群饮茶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横断面研究.中国循环杂志,2017,32(5):465-469.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7.05.011.

④ 2018-10-09 健康时报《血压高:普洱茶别代替阿司匹林》

⑤2022-07-03长江日报《一周来猛喝浓茶血压猛升,八旬老人把自己“喝”进医院》

⑥ 2019-01-15健康时报《这些东西不能空腹吃?》

⑦ 2019-04-02健康时报《吃烫的习惯 必须要改改了!》

⑧2017-12-26健康时报《饭后一小时再喝茶》

⑨2023-05-05健康时报《用这些药别喝茶》

来源: 健康时报

比暴走还有效 靠墙蹲坐可降血压

英国坎特伯雷大学的生命科学家对来自临床试验的现有证据进行汇总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静态的等长运动(无需移动身体就能调动肌肉参与)是降低血压的更好办法。同时,有氧锻炼、动态的阻力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和举重)和高强度间歇式训练也是有效的。

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等长运动是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最有效的模式。它为预防和治疗动脉高血压的新的运动指南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新有关控制血压的更佳运动形式的信息,研究人员搜索了数据库,寻找持续两周或更久的运动训练干预对静息血压的影响的临床试验。运动干预被归类为有氧锻炼、动态的阻力训练、两者的结合、高强度间歇式训练(HIIT)和等长运动。

分析结果显示,在进行了所有不同类型的运动后,参与者的静息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显著降低,但在进行等长运动训练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更大。

具体来说,有氧锻炼后的血压降低量为4.49/2.53mmHg,动态阻力训练后的血压降低量为4.55/3.04mmHg,结合训练后的血压降低量为6.04/2.54mmHg,高强度间歇式训练后的血压降低量为4.08/2.50mmHg,等长训练后的血压降低量为8.24/4mmHg。降低收缩压的有效性数值的等级次序为等长训练(98%)、结合训练(76%)、动态阻力训练(46%)、有氧锻炼(40.5%)和HIIT(39%)。

二次分析显示,靠墙深蹲(等长训练)和跑步(有氧锻炼)分别是降低收缩压(90.5%)和舒张压(91%)最有效的单独锻炼。总体而言,等长运动对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最有效。刘春华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帮助降低或控制高血压的十三个建议

高血压是一项常见疾病,可以对心脏、肾脏、脑部等器官造成损害,并增加糖尿病、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和脑部疾病的风险。对我们的健康和幸福构成严重威胁。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降低或控制高血压的建议:

1. 减少钠的摄入:钠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减少摄入盐。一般来说,每天减少5克的钠,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当然,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那么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确定钠摄入的控制水平。

2. 增加钾的摄入:钾可以帮助平衡体内的钠,减少高血压的风险。一般来说,每天的钾摄入量应该在2000毫克左右。钾的来源包括香蕉、豆类、坚果、绿叶蔬菜、土豆等。

3. 控制脂肪摄入:高脂肪的饮食会导致高血压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应该控制脂肪的摄入。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鱼、鸡肉、坚果和种子,同时避免过多的加工食品和高胆固醇的食品。

4. 限制加工食品和糖分的摄入量:加工食品和糖分如糖浆、糖果、巧克力等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应该限制摄入量。

5. 增加水的摄入量:每天喝足够的水有助于保持身体水分平衡、降低血压。

6. 保持健康的体重:体重增加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应该努力控制体重。通过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来实现。

7. 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水果和蔬菜是健康的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也可以帮助减少钠的摄入。选择颜色深的蔬菜,如菠菜、甘蓝和深绿色苹果,可以帮助降低血压。

8.保持清淡饮食,尤其适宜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杂粮,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这样可以减少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能够帮助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同时还能保持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维持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饮食建议只是可以帮助降低血压,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更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最适合个人情况的饮食计划。同时,饮食只是高血压控制的一部分,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或慢跑。

2.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控制体重可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3. 戒烟:吸烟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烟雾中的尼古丁可以 *** 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从而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戒烟可以减少尼古丁对身体的影响,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4. 限制饮酒:酒精也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酒精会 *** 肝脏合成更多的内啡肽(毒@品般的物质),这种荷尔蒙会增加心脏负担,引起高血压。因此,限制饮酒可以减少体内内啡肽的水平,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5.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降压药物,例如利尿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并按照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

血压不达标有这4种原因!高血压患者应终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

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

您的血压达标了吗?

根据《中国高血压指南》的定义,是指通过治疗,要把血压控制并稳定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而合并有血糖升高或糖尿病者,血压更好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对于老年高血压者,如果不能达到140/90毫米汞柱,也应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降压不达标,持续的高压对血管损害极大,可以加快动脉硬化的进程,并发心、脑、肾、眼的严重损害。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力争血压达标。

为什么您的血压不达标?

血压不达标的原因,常见有以下几种:

1

不重视

许多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血压升高了,不相信是患了高血压,因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舒服,而且坚信自己身强力壮,一定能够扛过去,便不当回事。其实,这是很不正确的心理。

2

不系统治疗

不能坚持规律随诊治疗及服药,血压一降,立即停药,高了再吃,这使得血压忽高忽低,像过山车一样,极易出现意外。

3

治疗 *** 不合理

高血压的治疗,个体差异很大,不同的血压水平,不同的体质及工作生活环境,及合并不同的病理情况,治疗方案也就不一样。很多患者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就气馁了。

4

自作主张

很多患者根据常识,自行买药服用,或者病友之间互相推荐药物。虽然有时也能起到降压的作用,但降压治疗必须个体化,有些药物甚至是某些情况的患者应“禁忌”的,所以,正规就医,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远期效果会更好。

定期测量高血压

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是高血压患者了解血压水平的唯一可靠 *** 。经常测量血压,是控制高血压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帮您防治高血压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吸烟是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危害您和家人的健康,国际社会公认,吸烟危害健康,因此应坚决消除吸烟这一社会公害。

大吃大喝是不良生活习惯。无节制的摄入大量动物脂肪,摄入过多热量,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大量饮酒是不良生活习惯。限制饮酒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高血压患者和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者,均应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并协同增加降压药物的疗效。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心理平衡。

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肥胖者减重10公斤可降低收缩压5–20毫米汞柱;合理膳食可降低收缩压8–14毫米汞柱;限盐可降低收缩压2–8毫米汞柱;规律体育锻炼可降低收缩压4–9毫米汞柱;限酒可降低收缩压2–4毫米汞柱。

合理膳食应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低盐、低脂、低甜食,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适量高蛋白饮食)。做好膳食平衡,保持理想体重。

增加体力活动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有氧代谢运动,运动应以个人的年龄和体质为基础。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运动可调节血压,强身健体。健身运动要做到持之以恒。

精神紧张、愤怒、烦恼、环境的恶性 *** 等都可导致血压升高。而减轻精神压力和保持平衡心理可以降低血压水平。

心理平衡的关键在于有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适应和自控能力,对工作与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提高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高血压患者应终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您还没有养成以上好的习惯,请从现在开始,践行健康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压吧!

综合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知名中医谈心脑血管养生保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高血压病人注意:用好这4个 *** ,不怕“制伏”不了血压

高血压出现正确配合治疗很重要,因为长时间血压高,除了多种不良症状反复影响,还会加速其他器官病变,最后带来棘手的并发症,那些病情应对不当的人,脑出血、脑梗、心梗患病率都增高,如果没有去明确高血压的危害多么明显,发现疾病之后放松警惕,后果难以承担。那么,已经确诊高血压,有哪些 *** 能控制病情?

1、心态调节好

发现高血压苗头,把自己心态调节好,通过情绪稳定控制对血压调节有一定帮助。现在许多人面对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长时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有时遇到棘手的难题还会悲观,抑郁。正是这些负面情绪的长时间影响才干扰内分泌,加速衰老,甚至诱发慢性疾病

那些爱生气,经常激动的人,肾上腺素飙升,血压高居不下。能在发现疾病之后尽量以乐观态度去面对,在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脾气,不要经常动怒,血压才能控制好。

2、规范饮食

规范饮食,去了解哪些食物经常吃会让血压波动,在生活中做到合理忌口,一样能让高血压得到控制。

许多人在饮食这方面很随意,只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口味去挑选食物,经常胡吃海喝,对高血压病情不友好的高胆固醇食物、含酒精食物、高盐食物、高糖食物等毫无节制吃,最后疾病发展加速。能了解饮食的相关禁忌,做到科学,不愁营养缺乏,同时稳定控制血压。

3、科学用药

如何使用降压药经过医生指导,高度配合,正确用药会发现血压稳定。作为慢性疾病代表,单纯通过其他好的生活方式养成想要让血压完全稳定基本上不可能,大多数患者要经过长时间治疗病情才能稳定下来,涉及到药物使用,应该规避副作用,掌握药物剂量,疗程,在用法恰当的帮助下会发现血压平稳下来。

当然,高血压治疗用药有多种类型,要考虑高血压情况去谨慎选择,可不要自行判断疾病,自行购买降压药服用,以免错误用药耽误病情,带来其他影响。

4、健康运动

针对身体状况选择合适运动方式,在锻炼过程中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基础代谢率,还能有效扩张血管,从而减少血管受到的伤害,否则长时间处于高压环境中,血管会弹性降低,变得脆弱。

当然,在高血压急性发展期间血压过高,身体有各种不适感,短时间内先不要去运动,针对疾病积极控制,等到病情有所改善再选择合适的运动去坚持。

高血压遇上高气温,老年患者如何安稳度夏?

对于大多数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而言,夏季是一个难熬的季节。不仅是因为天气炎热、气压低沉,造成睡眠不佳、心烦气躁,很多患者会出现血压不稳、胸闷不适,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那么,在炎热的夏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到底会有哪些变化?哪些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又有哪些 *** 能帮助老年朋友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系统的严重疾病呢?

气温升,血压降?夏季血压波动起伏需警惕

血压随季节更替而波动,夏季血压更低。研究表明,不论地域、种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人体的血压都存在季节性变化节律。一般来讲,在冬季时血压更高,夏季时血压更低。据推测,是因为夏季高温炎热导致人体血管舒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和血流速度加快。此外,高温也导致排汗增多,随着汗液会排除更多的钠离子,也使得肾脏的负荷相对减小,从而导致夏季血压偏低。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血管的调节功能更差,血压随季节变化的幅度也比正常人更大。

夏季夜间血压会出现反常性的非杓型波动。一天24小时里,人体血压并不是保持平稳恒定的,而是呈现为“杓型血压”的波动趋势。即血压“两峰一谷”的两个峰值,之一个出现在早上6—10点钟,第二个出现在下午4—8点钟,正常情况下夜间睡眠时处于血压低谷状态。但在夏季,由于环境温暖、日照时间长和室外日常活动时间延长等因素影响睡眠质量,可能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从而导致夜间血压升高,使血压呈现出“非杓型波动”。如果血压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使原有的高血压加重,也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夏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在夏季血压波动的基础上,高温炎热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同时人体为应对高温高消耗,还会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心肌耗氧量。当心血管系统负荷过大时,就容易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防护有道,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如何管理血压

坚持规律监测血压。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通常会在夏季出现血压偏低,并且伴有反常性的夜间非杓性血压升高,因此更需要规律监测血压。比如晨起、午后和睡前定时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在出现头晕、心慌、气短、无力等不适症状时,也需要立即测量血压。如果血压与平时监测数值相差较大,如超过5—10mmHg,或者身体不适情况持续较长时间没有缓解,需要尽快与医生取得联系,经医生评估后调整降压药物。

不可随意减药停药。到了夏天,有些经常担忧血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现降压药还没吃,血压已经自己下降了,就会擅自减量服药甚至暂停服药。相反,还有些患者发现血压升高时,会立即自行增加药物,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一般来讲,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当收缩压变化超过20mmHg或高于160mmHg、舒张压变动超过10mmHg或高于100mmHg时,需要与医生联系调整用药。还有些患者夏季夜间容易出现非杓性高血压,可能也与夏季药物减量有关。出现此类情况时,也需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适当地增减和调整药物,避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降温防暑温和适度。夏季炎热容易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出现紊乱,所以应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是温和适度地调节温度,切记温度过低或者温度骤降。使用空调时,室温更好能够保持在27℃—28℃左右,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不宜超过8℃。因为一热一冷温差较大的话,血管一会儿舒张、一会儿收缩,会造成血压较 *** 动,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其次避免对着空调直接吹冷风,建议常通风,呼吸新鲜空气。此外,浴水散热是很好的办法,比如游泳不仅可带走体内过多的热量,有降温除暑之效,还可以消耗过剩的营养,降低血脂、血糖,减少脂肪储存,有强身健体之功。夏季洗澡提倡淋浴,水温适度,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避免在热水中久泡。因为久泡会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水分丢失,造成血液粘稠,有可能引发大脑暂时性缺血,严重时可晕倒,甚者诱发中风。

养生有招,老年高血压患者夏季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低盐饮食。低盐指每日摄入食盐量不超过5g,包括隐性盐的摄入(咸菜、鸡精、酱油等)。同时保持低动物脂肪和富含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增加对富钾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的摄入。肾功能良好人群可以选择低钠富钾盐;肾功能不全者,补钾前需咨询医生。对于易发生餐后低血压的老年人,可适当改变膳食成分配比,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适当饮水。在夏天高温环境里,人体的水分排出量可达到约3300ml,大运动量锻炼时体内排出水分则高达约6600ml。需根据排泄量调整饮水量。尤其对于老年人,有出现餐后低血压的情况,建议餐前饮水350—480mL,可使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减少20mmHg,并有效减少相关症状的发生。

烟酒慎用。吸烟会导致高血压,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此外,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若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最多不大于25g。相当于葡萄酒少于2—3两,啤酒少于250—500mL或白酒少于0.5—1两。女性减半量,即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多于12.5g。

平和情绪。紧张、易怒、情绪不稳,都会使血压升高。患者可以试着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遇事冷静、沉着,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可以向朋友、亲人倾诉,或通过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释放压力。培养一两个兴趣爱好,使自己生活在更佳更舒适的环境中。

规律作息。生活要有规律,防治过度疲劳。早睡不熬夜,保证每日7—9小时的睡眠时间,适当午休1小时,以补充睡眠不足。

适量运动。适当加强运动,可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有效降低血压。老年人可选择动作较为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慢走、木兰拳等。尽量保持每天都进行持续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或每次至少10分钟,累计每天30—60分钟的间歇运动。

运动时间更好选择在温度相对较低的傍晚。清晨虽然也比较凉爽,但此时体内血液粘稠度较高,易发生心脑血管病,不宜进行过多运动。运动前,要适当延长热身和运动恢复期的时间。运动时,要注意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避免过快地变动 *** 和长时间站立,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当血压反应异常并伴有症状、运动中收缩压不升反降>10mmhg或血压过高收缩压>220mmhg时,不宜再进行运动。特别在炎热的夏天运动时,要及时补充水份。(文/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 高蕾 皮林)

来源: 央视网

血压高过正常该不该吃药?把握高血压的治疗时机很重要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或者多发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把握治疗时机和正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探讨高血压治疗的时机以及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血压超过正常的人不妨都来看看!

之一部分:了解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在心脏舒张期和收缩期时,血压持续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情况。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39/89mmHg以下。高血压常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其症状通常不明显。然而,长期未经治疗的高血压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肾脏问题等。

第二部分:血压高过正常不一定都要吃药

一般来讲,对于轻度高血压(收缩压在139-15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89-99毫米汞柱),可优先考虑进行非药物治疗,即生活方式的调整,大致包括控制饮食、保证睡眠充足、增加运动量、减轻压力以及定期来医院监测血压水平等。但对于中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60毫米汞柱,舒张压≥100毫米汞柱),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第三部分:治疗时机的重要性

1、早期治疗的好处

早期发现并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相关研究表明,即使在血压仅轻度偏高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监测血压的重要性

定期监测和记录血压是把握治疗时机的关键。由于高血压常常没有症状,所以,通过测量血压是发现异常的重要手段。

第四部分: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1、药物治疗的目标

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将高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治疗的目标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通常是小于139/89mmHg。

2、个体化治疗方案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史和个人偏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为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非常重要。

3、常用的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调整用药剂量,避免因为擅自用药而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

4、注意副作用和预防措施

部分高血压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等,所以,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压和相关指标,以及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平衡等。

血压高于正常值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把握治疗时机非常重要,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此外,改善生活方式也是降低高血压的有效 *** ,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治疗时机和正确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专家:三餐这样吃,帮你改善高血压!

《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版)》

该指南旨在发挥

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优势

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

融入合理膳食中

指南提供营养健康建议

圈友们可以参考指南推荐内容

结合自身情况

合理搭配日常膳食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也可以参考相关指南进行指导

辅助预防和改善慢性病

小圈根据指南内容

甄选对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

为大家进行科普、解读

让百姓从指南中获得

生活中可以应用的知识

“指南”中说到

膳食干预是国内外公认的

高血压防治措施

对血压改善极为重要

以“辨证施膳”为核心

的中医食养

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基础上的

非药物调养 ***

那么

“辨证施膳”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膳食干预呢?

赶快跟着小圈看看吧~

于国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国际部主任

专家解读

“辨证施膳”强调的是,根据体质、病因、证候给予不同食养方案,在调和气血、平衡人体营养、辅助预防疾病上效果显著。针对不同体质高血压患者,选取不同特性的食物或食药物质食用,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

推荐食谱

早餐:

小米糕(面粉25克,小米面25克)

煮鸡蛋(鸡蛋50克)

炝拌生菜(生菜100克)

低脂牛奶(200毫升)

茶饮:

三宝茶(菊花6克、 罗汉果6克、普洱茶6克)

中餐:

馒头(面粉70克)

玉米炖猪排(玉米100克,猪排骨50克)

西兰花炒胡萝卜(西兰花150克,胡萝卜60克)

凉拌菠菜(菠菜150克)

加餐:

香蕉(100克)

晚餐:

二米饭(粳米40克,小米30克)

芹菜炒肉丝(芹菜150克,猪瘦肉25克)

韭菜炒春笋(春笋100克,韭菜60克)

油、盐:

全天总用量:植物油20克、盐4克

成人高血压患者注意这5件事

1、减钠增钾,饮食清淡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克以下;增加富钾食物摄入。清淡饮食,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2、合理膳食,科学食养

饮食贵在“不伤其脏腑”,采取有效合理的中医食养对高血压有辅助预防和改善的作用。

3、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体质指数(BMI)在18. 5~23. 9㎏/㎡(65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高血压患者减重。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

4、戒烟戒酒,心理平衡

不吸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强烈建议高血压患者戒烟。

不要饮酒,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过量饮酒会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且其风险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进行压力管理,可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如必要可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避免由于精神压力导致的血压波动。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5、监测血压,自我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数值及达标状态,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坚持长期治疗,自我管理。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膳食模式。

成人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食物?

1、谷类和薯类

推荐成年居民每天摄入谷类食物(大米、小麦、玉米、小米等)200克~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克~150克),薯类(红薯、山药等)50克~100克;少食用或不食用加入钠盐的谷类制品,如咸味面包、方便面、挂面等。

2、动物性食物

选择鱼、禽、蛋和瘦肉,平均每天120克~200克,少食用或不食用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推荐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毫升以上液态奶。

3、大豆及其制品

每日食用适量的大豆及其制品,例如大豆、青豆、豆腐、豆浆、豆腐干等。推荐每日摄入大豆15克~25克,相当于豆浆 220克~360克或者南豆腐84克~140克,其他豆制品按蛋白质含量折算。少吃豆豉、豆辦酱、腐乳等。

4、蔬菜和水果

每日新鲜蔬菜摄入不少于300克,至少3种,更好5种以上,且深色蔬菜要占到总蔬菜量的一半以上;推荐富钾蔬菜,例如菠菜、芥兰、莴笋叶、空心菜、苋菜、口蘑等;水果每日摄入200克~350克,至少1种,更好2种以上。

5、坚果

推食用原味坚果,每周50克~70克,食用坚果时应注意控制摄入的总能量,合并超重和肥胖者应注意避免脂肪摄入过多。

6、油脂

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菜籽油、亚麻籽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推荐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油,每天控制在25克~30克。少食用或不食用油炸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7、酒

不宜饮酒,饮酒者要戒酒,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8、水

不宜饮用含糖饮料,推荐白水,保证摄入充足水分。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人每天喝水1500毫升~1700毫升。

9、调味品

减少摄入食盐及含钠调味品(酱油、酱类、蚝油、鸡精、 味精等),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000毫克 (相当于食盐5g)。

10、其他

少食用或不食用特别辛辣和 *** 性的食物,不推荐饮用浓茶和浓咖啡。

推荐食谱

早餐:小米糕、煮鸡蛋、炝拌生菜、低脂牛奶;

茶饮:三宝茶;

中餐:馒头、玉米炖猪排、西兰花炒胡萝卜、凉拌菠菜;

加餐:香蕉;

晚餐:二米饭、芹菜炒肉丝、韭菜炒春笋;

油、盐:全天总用量:植物油20克、盐4克。

降高血压的方法是什么,降高血压的方法有哪些-第1张图片-

来源: CCTV生活圈

世界高血压日|这个不可忽视的“沉默杀手” 如何预防和治疗?

今天(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据统计,我国成人(≥18岁)高血压患病率为27.9%,约2.45亿人。也就是说,差不多每4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

高血压不仅仅是简单的血压高,它还是引发中风、冠心病、肾病、下肢血管硬化以及导致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什么中青年高血压越来越多?减重可以降血压吗?如何在家自测血压?高血压该如何治疗?吃了降压药还能停吗?长期服用降压药有什么副作用?

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学东,他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一、为什么中青年高血压越来越多?减重就能降血压吗?

现在中青年高压越来越多,大体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1、生活方式

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体重比较大,体力活动、运动比较少,熬夜或者不健康饮食,比如说点外卖、吃快餐。

2、工作压力大

因为现在年轻人工作竞争比较激烈、压力大,交感神经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导致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失调。

对这一部分病人目前基本上逐渐形成这么一个名词:中青年高血压。他们血压有一个特点,血管的弹性比较好,收缩压往往不是特别高,但舒张压升高,比如说病人血压往往是130、100。所以它的治疗基本上首选的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首选β阻滞剂,可以降低舒张压,将血压回归到正常。当然,选择这种药物应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比如有些年轻人很胖,脖子很短,可能合并了睡眠呼吸暂停,这种情况下可能β阻滞剂就不适合了,可以再选择一些别的药物。

其实咱们青年高血压患者,比如说高血压患者肥胖,减重是更好的方式。特别是年轻人,20多、30多岁的年轻人有很多很胖,但一量血压就很高。这种病人往往伴随着血糖高、血脂高,即三高都有,这个情况下减重是最重要的,把体重减下来以后有可能就不吃药了,或者吃少量的药就行,反过来要不减重,可能医生让吃很多药,降压效果还不理想。

在运动方式方面,大家一说都很抽象,怎么样的运动才算最合适?这也是目前医学科普上比较容易混淆。

其实这么算就可以:一天不停地走6000步,走下来就算是中强度运动,30分钟—40分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一周要保持15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就意味着一天走6000步,一周要走五天就可以了,就算是完成了中强度运动,这是目前对高血压患者运动方式的一个推荐。

二、如何在家自测血压?

测血压总体上有三个 *** :

1、诊室血压。在医生的诊室,由医生测量血压。

2、动态血压监测。在医院背一个小盒子,跟动态心电图一样的,叫动态血压监测。

3、家庭自我血压监测,简称家庭自测血压。

对普通的病人来说,这三个血压监测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自测血压。

有时候老百姓往往说家庭自测血压不准,其实不是不准。监测血压的时候,血压只是和以前的血压水平相比,在吃药的过程中,如果血压降低了,按照血压计的水准往下走就可以。

如果说患者一旦确认高血压之后,到医院来找医生来开药,我一般先给病人开一周的药,先看吃的时候有没有副作用,身体对药物有没有反应,效果如何。

在此期间,一般是要求病人一天测两次血压,早晨测一次,晚上测一次,一次测两次,即早晨测两次,下午测两次,取这两次数值的平均值,作为上午的血压和下午的血压。

每天让病人用本子记录下来,记七天拿过来给医生看一下。比如说我一看感觉血压降得不错,病人整体也没有什么反应,下一步以后叫病人长期吃就可以了。

在长期吃的情况下,病人怎么监测血压?一周坚持一两次即可,而不需要天天来测它。

三、高血压的治疗有哪些 *** ?

高血压的治疗目前可以分成三类:

1、非药物疗法,也叫改变生活方式的 *** ,是很重要的

在有益的生活方式方面,如练太极拳、练书法,这些提高迷走神经张力的 *** ,特别有助于降低血压。

同时,就是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

之一控制盐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一天最多不要超过5克盐,但咱们的生活中往往吃的盐是比较多的。如果有高血压的话,一定要限制盐的摄入量。

第二吸烟喝酒的人要把烟酒戒掉。

第三加强运动,通过运动可以调整植物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之间的不平衡状态,也即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第四控制体重,肥胖是引起高血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有时候在临床上叫这样的病人只要把体重减下来,血压自动就降到正常了,不用吃药。所以很多年轻人来看病的时候,我们就鼓励他,把体重减下来,你的血压基本上就可以降到正常了。

第五调整心态,让自己的心态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不要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斤斤计较,或者为了一点小事就过于焦虑、过于着急,使自己老是处在一个心情不平静的状态下,这样也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反而有利于血压的波动。

2、药物治疗

临床上基本上就几类药物,好多高血压患者也都知道,比如血管扩张药、利尿剂,还有ACEI这一类的药,沙坦类的。药物治疗是目前高血压治疗一个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常见的方式。我个人在临床体会,要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使用药物,往往会起到特别好的效果。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现在主要是通过经导管或者经管超声的方式去除支配肾脏的血管的交感神经,叫经导管肾脏去交感神经术。

但它的适用范围目前还不是临床的主流的治疗 *** ,只适合一些难治性的高血压。

目前主流的治疗高血压的措施还是药物加改变生活方式。

四、降压药可以停吗? 长期服用会有什么副作用?

现在很多人就担心吃降压药,吃上就不能停了,确实是这样的。

降压药不能停但可以减量,一般是在夏天减量。夏天人们出汗比较多,水分丢得就比较多,同时汗里有盐,所以盐也丢得多,再加上夏天比较热的时候,血管都是舒张的,所以夏天的血压基本上人都会低一点,在这种情况下,高血压的病人春天、冬天吃一片药,到夏天可以减到半片药,甚至说吃半片药血压还偏低,夏天就可以停一段时间。但是往往到秋天,天一冷的时候就可以再把它恢复成原量,或者重新把药再吃起来,总体原则是长期吃药,但是可以减量。

更好是来医院问一下医生,如果工作特别忙,自己减一半量也是可以的。

目前咱们市面上这些降压药,大部分都是做过严格的临床实验验证的,所以说基本上它们的副作用都是在能够允许的范围的,副作用发生率还是比较小的。

记者:蔡琳 党敏

*** :贾凡

来源: 光明网-蝌蚪五线谱

正确量血压、合理预防、科学治疗……这份超全高血压生活手册每个人都要看一看

马大姐

作为一个高血压的多年病患,按时吃药和检测血压已经成为生活一部分咯!

健健

您做得真棒!这是控制病情的有效方式!

马大姐

健健啊,除了吃药和监测,生活中还有哪些方式能控制好高血压呢?

健健

您这个的问题提得太好了!今天我们就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血压测量的 *** 还有控制血压的健康生活方式好好说道说道!

一、高血压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马大姐

那量血压的话,用左胳膊量还是右胳膊量呢?

康康

关于量血压,您可以这样做。

二、量血压

量血压用哪只手臂?

一般主要工作的手臂,血压会高一些,惯用右手工作的人,右侧手臂的血压较高,“左撇子”左侧手臂的血压会高一些。

一般首次就诊时,医生会同时测量左、右两侧的血压,以后会固定测量较高一侧的上肢血压。

清晨量血压,把握3个“要”

01

要在清晨服药之前测量;

02

要在起床后30分钟到1小时内,上完厕所后测量;

03

要正坐在凳子上,而不是沙发上测量。

清晨血压是管控全天血压的风向标,监测清晨服药前血压,可以很好地判断降压治疗方案是否能够真正控制24小时血压。

左右手臂血压差20以上,危险!

两侧上臂所测得的血压数值存在一定差异是正常的,但其差值一般不会超过5~10mmHg。如果多次测量,差值都大于20mmHg,就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三、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限制钠盐摄入

钠盐摄入过多,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

建 议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

减轻体重

超重和肥胖会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

建 议

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

适量运动

运动可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

建 议

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戒烟戒酒

吸烟会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大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

建 议

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四、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01

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降压治疗要达标。

02

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

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

可耐受者:建议降至130/80mmHg以下;

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80岁以上患者:降压目标在上述目标值基础上可适当放宽。

03

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只要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科学降压,心脑肾并发症风险就会下降。

不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

04

大多数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控制不佳者应及时就医。

马大姐

原来高血压也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啊~

康康

是的,所以快行动起来吧,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强健体魄!

综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全国卫生12320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标签: 高血压 *** 哪些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