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哪里旅游好?
七八月份将迎来一年的高温天气,人们将变得萎靡不振。这时最需要让新事物 *** 每一根神经。暑假旅游带上您的孩子一起来场亲子游吧,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最美的暑假,炎热的夏天,一颗躁动的心,是时候让自己的心凉爽一“夏”了,选一条你心仪的线路,背起你的背包,出发吧!
徽州黟县,森林覆盖率达84.6%,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年平均气温15.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1℃。2018年4月20日,在之一季度大气环境质量新闻通气会上,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公布了2018年全省的PM2.5排名,其中黟县位居榜首,PM2.5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这里是天然氧吧,避暑圣地。
线路推荐
黟县徒步露营二日游
D1: 上午:抵达黟县从屏山徒步西宏古道
下午:在屏山营地骑行、玩耍、开展特色民俗活动、露天电影
晚上:屏山营地开展篝火晚会
D2: 上午:骑行至古城区、古街、古巷,近距离了解徽州厚重的文化及历史
下午:返程回家
夏季戏水亲子一日游
上午:黟县文体科普中心 *** 前往“鸳鸯谷”摸鱼捉虾戏水野炊
下午:赴“黟县桃花源漂流”景区游玩,该景区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而得名
鸳鸯谷
鸳鸯谷自然风景区,位于西递古民居东北方向4公里处,鸳鸯谷曲折幽深,千姿百态,徒壁悬崖,碧水深潭,香雾缭绕,幻影无穷,使人恍若身临仙境。峡谷两侧壁立千丈,谷外已是日上中天,谷里却还是云开日出。河滩多潭池,绝壁多深洞,大小池潭、山洞各有二、三十余个。鸳鸯谷秀在其表,美在其中,是集山水风光融生态资源为一体的自然景观。距离西递村五公里处有一西坑村,村边还有一条古驿道,是当年西递村通往沿江城市的必经之路。古驿道依山而开,铺设着厚实的石板,驿道一侧是壁立千丈,一侧是清溪洄流,泉水叮当。值得一提的是溯溪而上,山谷之间,天然景色随处可见,什么仙人桥、望夫石、虎跳岩、潜龙峰、神女出浴等等。可以说是一步一景,步移景换。
桃花源漂流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十里桃花源,须从岱峰游。”
桃花源长廊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是指黟县漳河流域岱峰至渔亭10公里河段(落差17米)。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描述出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外桃源而得名,一批批古代文人墨客:李白、许坚平、姚鼐、曹文植、董其昌等慕名前来吟诗作画。漂流起点就设在景色秀美的岱峰脚下(屯溪至黟县公路的边上)。终点设在渔亭镇上游的石门鸳鸯湾。漂流全长六公里,漂完全程约1小时。
您从岱峰脚下登上竹筏,在清凌凌的河面上戏水飘荡,穿溪越滩…。远眺桃林叠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座座徽州牌楼、古祠则如新安江源头百年图腾。昭示着历史的深邃,生态的原始,民风的古朴……。这也是《桃花源记》最原始的 *** 。
打鼓岭
打鼓岭位于安徽省黟县美溪、宏潭、洪星三乡交界处,总面积820公顷,它是黄山山脉自东向西延伸的余脉,与棠棣岭、 殷溪岭、方家岭等同为新安江和青弋江的分水岭,打鼓河便是由此汇入青弋江的源流之一,清溪河,其更高处海拔近1200米。这里山峦重叠,林木繁茂,涧流飞泻;空气湿润,土壤肥厚,植物资源颇丰。几十户人家的村庄散落于山坞谷边,因岭而得名,属美溪乡。其地以出产茶叶、香菇、木耳及各种优质杂木而闻名。在峦峰姐妹间,它更以幽远的传说和别致的风景而独树一帜
五溪山
五溪山保护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潭乡与黄山区交界处,全区天然林面积2707公顷,总蓄积量21942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2.8%。
五溪山坐落在黟县宏潭乡境内,雄立于黄山西南部,与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皖南古民居宏村相毗邻的五溪山,整个山体外貌呈卵圆形,若在空中鸟瞰,犹如一颗硕大的绿宝石镶嵌在清弋江水系与新安江水系的分水岭之上,其山为中山地貌,山体高大,切割较深,层峦叠嶂,沟壑纵深,山谷呈“v”型,幽深而狭长。
集安徽省自然保护区、安徽省森林公园和自然风景于一身的五溪山,是皖南乃至华东地区的生物资源宝库,这里森林覆盖率更高,天然常绿阔叶林最完整,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珍稀濒危物种最繁多。
黟县特色美食
黟县所在的黄山饮食属于徽州菜系。徽菜,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以烹制山珍野味而显其特色。 浓油赤酱重火工徽菜的特点就是重“色”、重“油”、重“火功”,所以滋味浓郁。山珍野味烹调佳肴是徽菜的独到之处。
在黟县品尝美食,可以把目光投向当地的一些小吃点心,或许是有一些乡土气息,或许也不是那么精致,但是却有着浓浓的徽州味,让人回味无穷。
毛豆腐是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的特色传统名菜,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
上好的毛豆腐生有一层浓密纯净的白毛,上面均匀分布有一些黑色颗粒,这是孢子,也是毛豆腐成熟的标志。毛豆腐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一般叫黄山毛豆腐<1> 或者徽州毛豆腐。顾名思义,系以徽州的歙县、屯溪、休宁、黟县、祁门(现今属黄山市)、婺源(现今属江西省)一带特产的毛豆腐(长有寸许白色茸毛)为主料,用油煎后,佐以葱、姜、糖、盐及肉清汤、酱油等烩烧而成。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为徽州地区特殊风味菜。除此之外,简单地烤制或炸制后,做出的菜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具徽文化底蕴的地方特产——黟县腊八豆腐,又称“素火腿”,它选取优质黄豆,泉水碘盐,天然香料,采用传统的 *** 工艺,经严格消毒,真空包装而成。产品黄润如玉,入口松软,香咸微辣,味鲜可口,亦可应邀调料,满足不同口味人们的需求,是新一代方便快餐。它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及防腐剂,属纯天然绿色食品。
徽州臭鳜鱼,徽州水产类传统名菜。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贵池、铜陵、大通等地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名贵水产——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当时有“桶鱼”之称),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至今盛誉不衰。如今烹制此菜不再使用桶鱼。而是用新鲜的徽州自产桃花鳜(每年桃花盛开、春讯发水之时,此鱼长得最为肥嫩,故名)用盐或浓鲜的肉卤腌制,再用传统的烹调 *** 烧制,故称“腌鲜鳜”。
徽州是一片神秘的热土。大多人心中的粉墙黛瓦、小院人家、马头墙、花格窗,大都来自于黄山脚下。先民来到这里落定生根,开枝散叶,留下了饮食、语言、文化、工艺、民俗,也渐渐渗透进这片土地千百年的记忆中。
食
金风玉露
小雪节气一到来,我们就在迎接冬季的雪花。秋末初冬的黟县,少了初秋的温热与桂香,却多了结满枝头的白霜和红柿。
秋冬里的黟县是轻盈浪漫的,它多了一分令人忘却人间烦恼的沉静恬淡,和一种令人着迷、古老而长久的诗意。
秋冬季更是胃口大开的季节,天一冷,人一哆嗦,就该到了吃吃吃的时候。各种美味开始 *** 味蕾,三五好友相聚,没有任何目的,只为享受一场酣畅淋漓的痛快。
01
吃它一个红红火火
黟县的晒秋,把静谧美好展现在世人眼前。它用最温暖的画面,误闯进了诗人的眼,挠痒了摄影人的心,成了人们心中,最诗意的秋景。
红薯干和红辣椒经过太阳的洗礼,得到了更美味的升华,黟县人一直坚持着传统的保存方式,秋收冬藏,让阳光成为保存食物更优良的“保鲜剂”。
徽州开胃菜
农家自产的辣椒被晒出了热情似火的情怀。入了冬,晒干的辣椒五花八门地被 *** 成各种腌菜,剁碎后的辣椒搭配酸菜、萝卜,或是酱料,亦或是单独地密封在坛内,经过天然的发酵,也成了黟县人一年四季饭桌上永远不缺的下饭菜。
徽式腊味
这个季节,试问谁没吃过几块腊味呢?俗话说:“冬腊风腌,蓄以御冬。”腊味,是时间、盐、阳光、汗水和家人创造出来的精华,保留着冬日暖阳的吻痕,充盈着一年的丰收喜悦,演绎着人们在寒冬腊月的活色生香。
黟县人冬季里对肉食的渴望疯狂增长,不久便开始忙碌起来,灌点香肠、腌几只腊鸡、腊鹅,再让这煞是诱人的红灿灿挂满房前屋后,使其在冷风和阳光里沉淀,腊味一挂,年味就出来了。
徽州刀板香
待到肉质进入最适口的状态,割下一块流油的腊肉,切成薄片,整齐排列在香樟木板上,一起入锅蒸。刀板香既保证了肥而不腻又保持了肉的咸鲜,油腻被木板吸走,出锅的腊肉晶莹剔透,甚是诱人。
02
吃它一个鲜掉眉毛
黟县多竹林,环绕村庄的,除了层层叠叠的茶园,多是茂林修竹。木坑竹海的竹林,让人联想起《卧虎藏龙》中李慕白和玉娇龙竹海一战,舒枝密叶,清风翠微,生机勃勃。
寒冬腊月,竹林间却在悄悄孕育着纯天然的天精地华,冬笋带来了新生般的鲜灵之感,自带一股清新脱俗之气。还未出头的冬笋,吸饱了泥土的芬芳和雨露的滋润,肉质厚、嫩度好、味道鲜,炒焖蒸煮都能造就出不同风味。
黟县人为了保存这份鲜味,也将新鲜的竹笋晾晒脱水,经过脱水、晒干的它,比鲜笋多了一份脆嫩的嚼劲;鲜味都被封锁,香味更浓厚,也更能充分吸收酱汁。
徽州腌笃鲜
咸肉和冬笋都是冬季配腌笃鲜的标配。用腌制过的咸肉吊汤,放入雪白 *** 的笋尖,既能吸油,又能提鲜,炖在砂锅上五六个小时,整个厨房都是幽香。
徽式炒双冬
冬笋、冬菇可谓是冬日里的两个宝藏食材。当冬笋的鲜遇到冬菇的滑嫩,一盘徽式炒双冬就算没有肉的陪伴,也可以让人吃上两大碗米饭。
03
吃它一个独一无二
黟县藏匿着“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环境,李白曾作诗赞曰:“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黟县被人戏称为“黑多”县,也是土菜风味云集之地,臭鳜鱼、毛豆腐已然是徽菜中的“代表作”,来到黟县定要尝一尝它的不同风味,回味一番满满的山野气息。
臭鳜鱼
鱼的好吃之处,不胜枚举。清蒸、红烧、烧烤,千百种滋味,味味都珍贵。臭鳜鱼就是徽菜里响当当的招牌,好吃的臭鳜鱼得选用鲜活的春鳜为佳,腌制出来的鳜鱼肉色外缘粉红,内里雪白细嫩。烧制过后的鱼肉像花朵一样次第绽开,吃到嘴里,先是微臭,继而鲜、嫩、爽,最后余香满口。它的臭要比鲜鳜鱼珍贵的多,上得了台面的“臭”,却成了徽州人专属的味觉记忆。
徽州毛豆腐
来到黟县,正宗的徽味却隐藏在街头巷尾里,生意人挑着骆驼担,一边是摆放着平底锅的炉子,另一边是一摞装着毛豆腐的竹笼屉,边走便吆喝。
食客多的时候,生意人放下担子摆好摊,在锅里将毛豆腐煎至两面金黄,食客围炉而坐,就着热气腾腾的锅子趁热品尝,就着辣酱、葱等调味料一同送入口中,顿觉满嘴香、鲜、辣,美味至及。正宗的毛豆腐搭配七嘴八舌的言谈,人与人各自分说尽显温情。
黟县五黑
“黑多”县优良的自然环境,给黟县带来了数不胜数的药材、山珍、果木等,也孕育出了特别的黑色饮食文化,黟县五黑就是其中一道经典美味。
由黑鸡、黑猪肉、黑玉米、黑果、葛根粉共同组成的“五黑”,最常见的烹饪 *** 就是煮汤,可以更大限度激发出它们的鲜味。煮好的汤,香漫过味蕾,汤汁入喉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传统小吃
青砖黛瓦间,顺着香味,穿过狭窄悠长的小巷,总能看到各种传统小吃,渔亭糕、徽墨酥、“红纸包”、腊八豆腐这些熟悉的黟县味道,总能勾起内心深处的徽州记忆。秋冬季节里,沏一壶黟县黑茶,品尝着地道的传统小吃,翻几页闲书,便是人间好时节。
“锡格子茶”,是徽州黟县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的早茶民俗。“锡格子茶 *** 技艺”如今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格”是装茶点的锡器工艺品,大年初一见“锡”就是见“喜”,有皆大欢喜之意。
徽州米酒
在徽州人小时候的记忆里,每近年关,总会对一碗香甜可口的米酒恋恋不忘。无论是酒酿还是米酒生吃或煮熟了吃,一样的清香扑鼻。
黟县宏村的米酒多了份自然的山野清香,刚酿好的米酒越发雪白晶莹,令人一见倾心,未尝便已微醺。迫不及待地舀一勺入口,丝丝入喉,口舌生津。
西递文创雪糕
西递景区被称为“中国古民居博物馆”,这里村民的生活、劳作、与古建筑融为一体,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坐落在村口的胡文光牌坊,静静地矗立着,不论是春夏秋冬,还是晴雨晨昏,都那样古朴、庄重。
比起雪糕刺客的“热搜”,西递的网红雪糕却显得低调又含蓄。精致的牌坊造型,让雪糕增添了一丝艺术感,让人舍不得放入口中。巧克力的口味,夹杂着丝丝苦甜,微妙的滋味更是得到了巧妙的升华。
冬季的黟县,美食与美景二者均可兼得,赏景品味,快乐加倍,任谁也抵挡不住这样的诱惑。寻个假期,一路向南,在这“世外桃源”的黟县,尽情享受着吃一口、美一口的酣畅淋漓!
来源: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年末 ∣舌尖上的记忆徽州“过了冬至就是年”。冬至刚过,徽州的年味儿倏地就浓了起来。劳碌了一年的农人们,歇下田间地头的农活,开始为过年而忙乎起来了。
民以食为天,徽州传统年俗里,最吸引人的,当然少不了极具特色的当地美食了,在丰衣足食的今天,这些美食传递更多的,是亲情和家乡的味道。勾起的是对儿时年的回忆......
【杀年猪】
徽州的习俗,到了年尾,农人会宰一头猪,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名曰杀猪饭。
常见的杀猪菜有萝卜烧肉、炒猪肝、卤猪肠、爆腰花、猪血汤等等,再配上新鲜的蔬菜,热气腾腾一大桌,推杯换盏之间,是对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的愿景。
【字豆糖】
字豆糖由麦芽糖、黄豆和芝麻制成,甜中略微带着豆味儿,一块小小的字豆糖,吃出的远远不止是美食糕点带来的味蕾满足感。
更多是全家团圆的传统和对新年的美好期望,这种味道是与故土、乡亲、家风等情怀融在一起的家的味道,是那种字里行间的年味儿。
【冻米糖】
在徽州过年,有很多传统的饮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件糕点食品就是冻米糖,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食品。
过年拜年时,主人端上桌的茶点里必定有它,否则就缺少了一些传统年味了。
【苞芦松】
徽州地区传统小吃。苞芦松用山区的山苞芦为主原料制成。磨粉,筛选,和水搅拌煮成糊状,经冷却凝固再用特制的弓刨成薄片,然后将薄片置于竹匾上晒干即成。
食用时,将薄片投入滚油中炸,薄片舒展膨胀上浮即可捞起。浓缩着对年的回味。
【寸金糖】
徽州名点“寸金糖”,是泱泱古徽传统糕点大海中的一款极富文化内涵、极具警世韵味的名点。
在过去的时候,这“寸金糖”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面世,或被徽人用作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首选送礼佳品,或被用作年节期间家家户户锡格子茶节俗中“锡格”里的必不可少的徽式糕点。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徽州地区黟县民间特色风味美食。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因此,民间把这种晒制的豆腐取名叫“腊八豆腐”。
春节将至,腊月时分,桃花源里人家黟县居民大多烘晒着供来年享用或寄予殷殷乡情的豆制食品。
【顶市酥】
“顶市酥”,是一种诞生于清末“徽商”故里古徽州的、历史悠久的、高档精细的、极品型的酥糖类传统糕点。
徽州民间春节时家家户户必备的传统糕点,又是过去徽商外出馈赠亲友的礼品。
【打食桃】
每到过年,唐模地区左邻右舍间往往相约同一天、相聚同一处来 *** ,现场气氛十分喜庆。只听那食桃模敲响木案板的回声脆响、此起彼伏,布满食桃半成品的竹匾满满当当,蒸笼四周不断冒出的洋溢着食桃奇香的蒸汽氤氤氲氲……
徽州“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乡村里的百姓过年皆乐于承袭古制。尽管许多地方的传统年俗如今已失传,但在古老的徽州,依旧将鲜活纯真的年俗文化保存于百户千村中。
从古到今,徽州地区农民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
腊八时节 安徽黄山“腊八豆腐”飘香来源:IC photo
2022年1月10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豆制品手艺人王立民一家正在 *** “腊八豆腐”。当日是农历腊八节,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石印村,豆制品手艺人王立民一家开始忙着 *** “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黟县民间风味特产,用大豆、辣椒、五香等原料经熬煮、滤渣、定型、压制、烘烤、晾晒6道工序纯手工 *** 而成,色泽温润、入口松软,深受食客们的喜爱。施亚磊/IC photo
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件事今儿可别忘了!今天(30日)是农历腊月初八
中国传统的腊八节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传递着过年的信号
预示着春节的来临
提醒您今天别忘了泡好腊八醋
除夕配着饺子吃~!
过了腊八就是年
1月23日在黄山市西递镇叶村拍摄的由豆制品手艺人叶建业 *** 的“腊八豆腐”。
农历腊八来临之际,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的豆制品手艺人开始忙着 *** “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黟县民间风味特产,用大豆、辣椒、五香等原料经熬煮、滤渣、定型、压制、烘烤、晾晒6道工序纯手工 *** 而成,色泽温润、入口松软,深受当地百姓和游客喜爱。
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1月23日,黄山市西递镇叶村的豆制品手艺人叶建业在分装点过卤水的豆腐。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1月23日,黄山市西递镇叶村的豆制品手艺人叶建业用纱布包好豆腐定型。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1月23日,黄山市西递镇叶村的豆制品手艺人叶建业将包好的“腊八豆腐”放在木板上进行压制。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过了腊八就是年!今日腊八,你家有哪些习俗室外北风劲吹
屋内暖意融融
一碗腊八粥,好个腊八节
今天开始
年味一天浓过一天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
也是年末的意思
上古时代
冬季祭祖的日子叫“大腊”
腊月初八渐渐定为“腊日”
它祈求着丰收、寓意着吉祥
无论身在何方
人们在今天总想喝上一碗腊八粥
早在宋代,腊八喝粥已成风俗
皇帝向众大臣赐粥
百姓熬粥馈赠亲友
一碗热粥传承千年历史
腊八粥的讲究真不少
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
精致的做法要用二十多种食材
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
腊月初七开始忙活
腊八一早大功告成
满口香甜凝结着勤劳
为什么先民如此重视腊八粥?
有人说是因为“赤豆打鬼”
每逢腊八,恶鬼们总会出来作祟
赤豆熬粥可以祛疫迎祥
腊八,传递着健康祝福
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岳飞
忍饥挨饿的岳家军
正是在朱仙镇喝下百姓们的“千家粥”
得以在这天大胜而归
腊八,纪念着民族英雄
还有人说是为了弘扬美德
西晋时有个青年好吃懒做
时值年末忍饥挨饿
只得将家中五谷熬粥喝下
自此洗心革面勤俭持家
腊八,讲述着人生哲理
洒扫庭院、布置装饰
采购年货、准备食物
腊八开启了“春节时间”
家家户户都要为过年做好准备
去除老皮后
将紫皮蒜浸入米醋
封严坛口到除夕再启封
湛清翠绿、蒜辣醋香的腊八蒜
可以做凉菜可以配饺子
北方人的春节少不了它
在安徽黟县
家家户户将豆腐切块
抹上盐水后在中间挖一小洞
在太阳下蒸干做成“腊八豆腐”
古时的徽商外出一走一年
这豆腐就是游子与家乡的信物
在青海的一些地方
腊八的风俗很硬核
天亮前人们来到河床
取来水晶般的冰块供在家中
有的不怕牙冷舌冻
还要吃几块冰下肚
只求风调雨顺、消病除灾
腊八启发着文人们的才思
这年或许是天气和暖
或许是心怀祈愿,杜甫写下了: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更多的诗人在这一天思乡恨归
比如宋代的张耒
看着天边的大雁陷入故乡的回忆:
东州逢腊雪,却忆竟陵梅。
客路人方远,天涯雁欲回。
遥怜檐外白,还点砌边苔。
久是无人过,谁知照酒杯。
好在今天
一段语音、一张车票
便可以疗愈乡愁
距离不再是亲情的阻隔
腊八节正昭示着团圆的开始
今天的腊八粥
香气氤氲着家的温暖
甜蜜里少不了儿时的回忆
记得给父母打个 ***
“过了腊八就是年”
他们正盼着你早点回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自驾3小时,这座杭州都市圈里的千年古镇,风景如画美食诱人它有着让人惊艳的古典建筑,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
它有着山峦叠翠的旖旎风景,无不散着江南古镇特有的温柔
它有着千年一梦的慢生活,街头巷尾都藏着让人留恋的美食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明清博物馆”
被写进诗词中的皖南小镇 - 西递
很多人都有隐居古镇的梦,那悠长的古巷,经历岁月洗礼的石板路,表面已经被磨的发亮,斑驳的白墙,爬满了藤曼,就像在人心里挠着痒痒。
西递,是一座未被现代商业打扰过的江南古镇,文脉绵延,山水环绕,一袭旖旎的外衣,藏匿于皖南山区的黄山余脉之间,空灵秀气,淡烟轻岚。
全村有14-19世纪祠堂3幢、牌坊1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224幢(其中124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大量的砖、木、石雕等艺术佳作点缀其间。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使游客如置身迷宫。
西递夜色
让味蕾跳动起来
小吃和土味一个都不能少
都说靠山吃山,地处皖南大山中的西递村,从来都不缺美味的山珍,物产的丰富,使得这里诞生了号称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千百年来,靠着山里出产的食材,让当地人练就了一手烹饪山珍的独特手法。
转眼又到寒冬,随着寒风而来的不仅有越穿越厚的衣服,还有悄然暴涨的食欲,古镇里的人们开始忙活起来了,为过年,备齐了美味~
腊肠 腊鸭
黟县干笋
腊八豆腐
腊味在西递很出名,晾晒的腊肠、腊鸭、火腿挂满了每家每户的门口,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徽州毛豆腐、红烧臭鳜鱼、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都是徽州特色美味,百吃不厌。
黟县火腿
黟县腌鱼
有人说,家乡已经回不去,但在西递,至少还有家乡的味道可以品一品,
黟县梅干菜
景点徽菜推荐
臭鳜鱼
刀板香
葛粉圆子
毛豆腐
野生蕨菜
锡格子茶
(来源:黟县徽黄旅游集团)
安徽黄山:“腊八豆腐”香飘腊八1月23日在黄山市西递镇叶村拍摄的由豆制品手艺人叶建业 *** 的“腊八豆腐”。
农历腊八来临之际,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的豆制品手艺人开始忙着 *** “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黟县民间风味特产,用大豆、辣椒、五香等原料经熬煮、滤渣、定型、压制、烘烤、晾晒6道工序纯手工 *** 而成,色泽温润、入口松软,深受当地百姓和游客喜爱。
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1月23日,黄山市西递镇叶村的豆制品手艺人叶建业在分装点过卤水的豆腐。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1月23日,黄山市西递镇叶村的豆制品手艺人叶建业用纱布包好豆腐定型。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1月23日,黄山市西递镇叶村的豆制品手艺人叶建业将包好的“腊八豆腐”放在木板上进行压制。新华社发(施亚磊 摄)
腊八豆腐,为路途遥远抹杀一切柔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腊八节。在徽州,"腊八"一过,春节临近,家家户户要从腊八这天起,清扫屋宇灰尘。当天要吃腊八粥,黟县、休宁县北乡一带还晒干豆腐,称"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徽州独有的一种豆制品。徽州有句民谣:“腊八无闲妇,家家晒豆腐。”
安徽黟(yī)县地处黄山西南麓,气候湿润,山多地少。“岁收不给三月”的窘迫促成了“徽商”外出闯荡的传统,也造就了一种独特的美食。每年农历腊月初八,黟县人都会 *** 一种形如柿饼的豆腐。旧时候,人们将做好的豆腐抹盐,用绳子穿起来挂在窗前,晾晒至过年,美味即成。风干后的豆腐几无水分,坚硬如顽石,常温储存三个月以上不变质,是本地人家的传统“路菜”。人们便根据 *** 的时间给这种食物取名为“腊八豆腐”。
把浸泡过夜的黄豆磨成豆浆,在大锅中反复熬煮撇去浮沫,再加上辣椒、五香粉及盐卤,搅打均匀。将锅里已经呈豆腐脑状的豆浆舀出,装入套有藤编笼圈的布袋,系好后反复揉压去水。然后把一个个圆形豆腐包放上特制的竹木压架,进一步压制。五至六小时后,豆腐就形成了四周高、中间低的紧实形状。拆开布袋,抹上盐,静置一夜,再放入传统的烘箱烘制三天三夜,赋予豆腐表面金黄油亮的色泽。
*** 一小块豆腐,需要四五天时间。接下来的半年里,四处行走的黟县人会拿它作零食,或用来炒菜、炖煮,在长途的跋涉和辛苦的劳作之后,它是补充能量的佳品。
腊八豆腐的上下两面与圆周周边,全都被冬日暖阳晒成一层金黄锃亮的外皮,因此切成片状食用时,每一片腊八豆腐,都是金黄镶边、雪白内芯、喷香四溢、食欲顿生;品尝时,则觉得金边脆生生、内芯软筋筋、咸中带点甜、香里裹着鲜。所以,黟县民间甚至有“当你把腊八豆腐放在嘴里吃时,即使是巴掌打到嘴上都舍不得放”的说法,可见这腊八豆腐的美味。
腊八豆腐,为路途遥远抹杀一切柔软;在徽州人的眼中,腊八豆腐不仅是路上的干粮,更是对家庭团圆的期盼和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