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叶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鸡骨草叶的功效与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2 0
祛湿热、保肝护肝,岭南家庭常煲这个汤


▲绵茵陈 图片来源:药用植物图鉴微信公众号

▲绵茵陈药材 图片来源:药用植物图鉴微信公众号



▲花茵陈饮片 图片来源:药用植物图鉴微信公众号

薏苡仁绵茵陈鲫鱼汤

材料:薏苡仁15g,绵茵陈15g,鲫鱼500g,瘦肉100g,蜜枣2颗。

做法:瘦肉飞水,放入先行浸泡好药材,加入适量水,开武火煮滚文火煎煮1小时,鲫鱼洗净,用油煎鱼两面微金黄色,再加入先行已煎煮药材同煎1小时便可。

赤小豆绵茵陈煲鲫鱼

材料:赤小豆25g,绵茵陈15g,鲫鱼500g,蜜枣2个,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用清水洗净,绵茵陈洗净用煲汤袋包起扎好,热油锅下洗净的鲫鱼两面煎黄,把准备好的各材料放入汤锅,加上足够的清水煲1.5小时即可,可放适量盐调味。

茵陈扁豆茯苓粥

材料:茵陈25克、扁豆20克、茯苓2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茵陈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扁豆、茯苓、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效:健补脾胃、利胆退黄,适用于湿热内蕴,胃口差、大便溏者。


广东盛产的鸡骨草是一味很好的保肝药,有“保肝的岭南奇药”之称,具有清热祛湿保肝的作用。鸡骨草如果使用得当,对健康很有帮助,真可谓药食皆宜。


在春夏潮湿季节,广东人常用鸡骨草来煲汤养生或煲凉茶当饮料喝,比如鸡骨草煲猪横脷即是广东民间有名的食疗汤品。



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主产于广东、广西地区,多生于海拔200米左右的山坡草丛中或小灌木林中。全年均可采挖,是两广地区百姓常用来煲汤的一种中药材,因外形细长脆硬弯曲似鸡骨而得名。


鸡骨草根、茎、叶均可入药,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鸡骨草的种子有毒,不能服用。因此,采收鸡骨草时,除去杂质和荚果,不能混入种子。如误食种子,会出现喉咙灼烧感、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即时就医。


▲鸡骨草饮片 图片来源:药用植物图鉴微信公众号


鸡骨草是岭南常用中草药,《中国药典》记载,鸡骨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胃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湿热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等。


其他有关鸡骨草的记载:


1、《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乳疮。


2、《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


3、《岭南草药志》: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


4、《中医良药良方》:清热利湿,舒肝止痛功效,主要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鸡骨草药材 图片来源:药用植物图鉴微信公众号


鸡骨草是粤菜常用的汤料,广州的大小餐馆,很多都会有鸡骨草的汤水出售,其实这些汤水 *** 并不复杂,在家也能煲出美味靓汤。


鸡骨草煲猪横脷汤


材料:鸡骨草20克,猪横脷1条,猪排骨300克,生姜3片。


做法:

(1)鸡骨草抢水洗(即将鸡骨草投入清水中,经快速淘洗,并及时取出);猪横脷去白脂;猪排骨斩件,汆水;生姜切片;

(2)所有材料一同放入汤锅中,加水2L;

(3)大火煮开,再小火煮30分钟,加盐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汤中鸡骨草清热利湿;猪横脷健脾胃,消积滞;生姜性温,制约鸡骨草的凉性,还能祛腥;诸物相合,能疏肝清热,祛湿消滞。


鸡骨草煲生鱼汤


材料:鸡骨草20克,生鱼一条(约600克),瘦肉200克,生姜3片。


做法:

(1)鸡骨草抢水洗(即将鸡骨草投入清水中,经快速淘洗,并及时取出);生鱼去鳞片、内脏,切块;瘦肉、生姜切片;

(2)生鱼加生姜煎香,转入汤煲,加入鸡骨草和瘦肉,加水2L;

(3)大火煮开,再小火煮30分钟,加盐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汤中鸡骨草清热利湿;生鱼补脾益胃;生姜性温,制约鸡骨草的寒凉,还能祛腥;诸物相合,能清热利湿,补脾保肝。


鸡苓猪骨汤


材料:鸡骨草100克、土茯苓30克、猪脊骨200克、蜜枣3个。


做法:先将鸡骨草洗净,用水煮20分钟后,倒出水去渣。再将倒出的水与洗净的猪脊骨和茯苓放入砂煲中煮。再将蜜枣加入,先用武火煮20分钟,再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祛湿。鸡骨草清热舒肝利湿,土茯苓健脾祛湿,鸡骨草偏凉,蜜枣可适当中合其寒性,适合肝经湿热、消化不良者食用。


鸡骨草瘦肉汤

鸡骨草叶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鸡骨草叶的功效与作用-第1张图片-


材料:鸡骨草30克、红枣3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适量。


做法:鸡骨草洗净后切断备用,红枣去核,猪瘦肉切块;先往瓦煲内加清水适量,再把上述材料全放进瓦煲内,武火煲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此为广东人常用的清热利湿功效汤谱。


鸡骨草茶


材料:鸡骨草60g。


做法:水1000ml煎至500ml代茶饮用。


适用人群:对于风热感冒初期、肝经湿热引起的症状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此外,对于乙肝患者而言,有明显的保肝护肝效果。


鸡骨草消积饮


材料:鸡骨草30克,鸡内金10克,山楂10克,荷叶10克。


做法:上述材料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30分钟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消积;适用于湿热内蕴的消化不良或脂肪肝者服用。


鸡骨草使用注意


●服用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

●鸡骨草性寒凉,平素有畏寒喜暖、手脚冰冷、少腹冷痛、大便溏薄等的虚寒体质人群应慎用。正常人群也不宜长期不间断服用。

●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市面上买到的大多数的鸡骨草一般都是毛鸡骨草,与《药典》中的鸡骨草还是有些差异的,怎么辨别呢?


▲毛鸡骨草 图片来源: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鸡骨草 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拍摄 徐晔春 广东省 广州市 天河区 广东: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


鉴别要点


看根

鸡骨草的根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支,须根少,表面灰棕色。毛鸡骨草的根多为细长圆柱形,须根多,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具有像根一样的根状茎,膨大呈瘤状,分生众多的茎枝。


看茎

鸡骨草的茎丛生,直径较小,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柔毛稀疏。毛鸡骨草的茎长在膨大的根状茎上,粗壮,紫褐色至灰棕色;小枝黄绿色,纤细,柔毛浓密。


看叶

鸡骨草的叶子矩圆形,下表面有毛,表面网格状样纹理明显。毛鸡骨草小叶两面密被长柔毛。


毛鸡骨草虽不如鸡骨草正宗,药性也有所不及,但同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日常煲汤。如毛鸡骨草赤小豆猪胰汤,这个汤好喝,还能生津止渴、健脾益肺、清热祛湿。■

【来源:广州市之一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典》等】

<

鸡骨草煲汤能不能喝

鸡骨草味甘、微苦,偏凉凉。它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作用。经常用于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鸡骨草还可在春夏潮湿季节用来煲汤作食疗。

鸡骨草的种子是有毒的,使用的时候需要将豆荚摘除,以免发生中毒的情况。本来是为了补养身体食用的鸡骨草,因为疏忽导致对身体不好的影响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小心注意。此外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鸡骨草与同科属的 *** 思子外形非常的相似,但 *** 思子的叶子比鸡骨草叶子更大,毛多,味道更甜,两种植物的功效不同,千万不可混淆使用,以免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鸡骨草的寒性比较重,若原本就体寒体弱,绝对不要多用,否则会加重体寒的现象,可选择其他的 *** 来保养身体健康。

鸡骨草最重要最明显的功效是对于肝病的保护和防治。它不仅能够清肝去火,还能够养肝护肝。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属湿热者、乙肝、丙肝等肝病患者来说,鸡骨草无异于是救星一般的良药。而且工作的人们经常熬夜、经常喝酒应酬,对肝脏也容易有损伤,若是常喝鸡骨草煲汤,则能够减轻肝脏的负担,对身体健康极为有益。

15种常用中成药功效大全,建议收藏备用,从此疾病上门也不怕

1.暑湿感冒——清暑益气丸。

具有祛暑利湿,补气生津之功效。主治中暑受热,气津两伤,症见头晕身热,四肢倦怠,自汗心烦,咽干口渴。

2.胃火胃热——栀子金花丸。

 【药方组成】栀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金银花、知母、天花粉。

  【功效与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肺胃热盛之<1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大便秘结。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9g,每日1次。

3.癫痫——七十味珍珠丸。

具有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功效。用于半身不遂、癫痫、脑溢血、脑震荡、心脏病、高血压及神经性障碍


4.肾炎——结石通片。

【成份】白茅根、车前草、茯苓、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石韦、玉米须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镇痛止血。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淋沥混浊,尿道灼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5.高血压——醒脑安神片。

【成份】玄参、黄芩、金银花、蒲公英、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脑安神。对高血压、神经功能症、神经性头痛、失眠等皆有清脑镇静作用。


6.皮肤瘙痒——湿毒清胶囊。

【成份】地黄、当归、丹参、蝉蜕、苦参、白鲜皮、甘草等。

【功能主治】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症属血虚湿蕴皮肤证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7.膀胱炎——复方石韦咀嚼片。

【成份】石韦、黄芪、苦参、扁蓄。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尿通淋;用于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下肢浮肿等症;也可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咀嚼服用。一次5片,一日3次,15天为一疗程,可连服两个疗程。


8.痛风——十五味乳鹏丸。

【成份】乳香、宽筋藤、决明子、潭驯膏、黄葵子、藏菖蒲等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干黄水。用于关节红肿疼痛,发痒,痛风,黄水积聚

【用法用量】一次2~4丸,一日2次

9.颈椎病——颈康胶囊。

功效: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肾虚血瘀型颈椎病所致的:颈项胀痛麻木、活动不利,头晕耳鸣


10.慢性咽炎——金参润喉合剂。

养阴生津、利咽止痛。用于咽喉疼痛,咽痒,异物感,以及慢性咽炎

11.肝胆湿热——熊胆舒肝利胆胶囊。

成份:熊胆粉、龙胆、茵陈等

利湿热,舒肝止痛。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急性病毒性肝炎

12.风湿骨病——红药片。

【成份】 三七、川芎、白芷、当归、土鳖虫、红花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去瘀生新,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麻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片,一日2次,儿童减半

13.肺热——桔贝合剂。

【成份】桔梗、浙贝母、苦杏仁、麦冬、黄芩、枇杷叶、甘草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

14.便秘——牛黄清胃丸。

含有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等,能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便秘尿赤、心胃火盛、晕目眩、口舌生疮。

15.口腔溃疡——牛黄清火丸。

成份:大黄、黄芩、桔梗、牛黄、冰片、丁香。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解毒。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

【食药科普大讲堂】不看不知道!岭南宝藏中药材图鉴(二)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岭南地区的中药材五指毛桃、叶下珠、凤尾草等等,大家是否还意犹未尽呢?别急,今天安安继续为大家带来相关小知识!

11. 地胆头


别称:苦地胆、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磨地胆

来源:菊科植物地胆草的全草

功效:味苦辛,性寒,凉血,清热,利水,解毒。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用法:煎服6-15g,鲜品30-60g

验方:

1. 阳黄疸:地胆头连根叶洗净,鲜者4至6两。煮肉食,连服4-5天。

2. 腹胀:苦地胆2两。煎水分早晚2次服,或和猪肉炖服。

12. 两面针

别名:光叶花椒

来源: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润透,切片或段,晒干

功效: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归肝、胃经。功效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活络。用于风湿骨痛、喉痹、颈淋巴结结核、胃痛、牙痛、跌打损伤及汤火烫伤

用法:内服煎服,5-10g;研末或泡酒饮。外用:煎水洗;捣敷、酒磨涂或研末撒

验方:

1. 感冒、咳嗽:两面针、古羊藤、枇杷叶各15g,山芝麻25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 胃痛:两面针根10g,木棉根或树皮50g,水煎服。

13. 救必应

别名:白木香、羊不吃、铁冬青

来源:冬青科植物救必应的干燥根皮及树皮,全年均可采,晒干或鲜用

功效:味苦性寒,归肺、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感冒发热、胃痛、暑湿泄泻,咽喉肿痛,黄疸、痢疾

用法: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熬膏涂

名中成药:腹可安

验方:

1. 感冒发热:铁冬青树皮6g,生姜、茶叶各9g,水煎服。

2. 腹痛、热性胃痛:铁冬青树皮18g,葱头5条,水煎服。

14. 火炭母

别称:五毒草、火炭毛、乌炭子等

来源:蓼科植物火炭母的全草

性味:味酸甘,性平

归经:肝、脾经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明目退翳

15. 扭肚藤

别称:白花茶、假素馨、青藤仔花

来源:木犀科植物扭肚藤的嫩茎叶

性味:味微苦、性凉

归经:归肝、脾、肾经

功效:清热、利湿

16. 龙脷叶

别称:龙舌草、龙味叶、龙耳叶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肺、胃经

功效:润肺止咳、通便

验方:

三叶汤:龙脷叶、枇杷叶、人参叶

17. 春砂仁

来源:姜科植物阳春砂的果实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胃、肾经

功效: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18. 鸡骨草

别称:红母鸡草、猪腰草、黄食草、土甘草、广州相思子

来源:豆科相思子属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草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主治:肝炎、肝硬化、肝癌

19. 鬼针草

别称:金盏银盘、黄花雾、一包针

来源:菊科植物鬼针草和金盏银盘的全草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盲肠炎;客属地区用于治疗感冒,又称“感冒草”。

20. 白鹤灵芝草

别名:癣草,白鹤草,仙鹤草,云南白药

来源:爵床科植物白鹤灵芝的干燥枝叶,夏秋二季采收全株洗净晒干

功效: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经,清热润肺,杀虫止痒,用于劳嗽,疥癣,湿疹

用法:内服煎汤,10-15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捣敷

验方:

1. 湿疹:鲜白鹤灵芝叶捣烂取汁涂患处。

2. 肺痨:白鹤灵芝2两、大飞扬1两、穿心莲5钱、大蓟根5钱、枇杷叶5片(去毛)。水6碗煎2碗,去渣。加冰糖1两,炖溶化,分2次服。

今天的介绍就到一段落,各位小伙伴还没看够?还有一期敬请期待哦!

“三伏一碗汤,不用医生帮”,这种特色煲汤食材,清热利湿身体好

导语:“三伏一碗汤,不用医生帮”,这种特色煲汤食材,清热利湿身体好

老话说得好:“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不仅气温高,而且湿气也非常重,所以三伏天我们不仅要消暑解渴,还要祛除体内的湿气,从而减少三伏天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三伏天对于广东人来说,煲汤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在民间有句民谚:“三伏一碗汤,不用医生帮”。这碗汤的食材就是民间的特色煲汤食材,也是广东人常用的煲汤原料,这种天然食材就是民间大名鼎鼎的鸡骨草。

图片来源 ***

说起鸡骨草对于在农村的朋友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大多数的广东人都认识,不认识都不好意思说自已是广东人。因为它是广东地区最为常见的一种野草,同时也是广东人夏季常用的煲汤料。

鸡骨草为豆科相思子属植物,常生于山路旁、灌木丛、疏林等地,在我国的广东、广西这两广地区比较常见,别的地区较为罕见,它在广东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别名叫做“广州相思子”。

鸡骨草的形状看上去有点像含羞草,它的叶子也是羽状复叶互生的,而且颜色也是绿色的,表面上很难分辨出来。不过含羞草一碰它的叶子就会害羞合起来,而鸡骨草怎么碰它都不会。

每年的夏季正是鸡骨草最旺盛的季节,大家都会采集一些鸡骨草回来,捆成一扎一扎的,然后拿去晒干存起来。每年的春夏季可以用煲汤喝,每次煲汤时放一扎即可,祛湿又下火,非常适合春夏季饮用。

图片来源 ***

用鸡骨草来煲汤的食用 *** 在广东也是历史悠久了,而且煲汤的食材多样,比如鸡骨草猪骨头汤、鸡骨草鸡肉汤、鸡骨草猪横脷汤、鸡骨草薏米排骨汤、鸡骨草瘦肉汤等,不仅汤鲜味美,而且营养丰富,一直以来深受大家的喜爱。

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鸡骨草也都是捆成一扎一扎的,它的茎就像鸡骨一样那么细那么长,柔韧性很强,怎么捆也不会断,市场价一扎8元。

在我们小区里也经常有人从乡下采摘晒干后拿到城里来卖,纯野生的一扎10元,刚好赶上炎热的夏季,每次都是供不应求,都说买回去煲汤喝。

其实,鸡骨草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它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对肝炎、胃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图片来源 ***

正因为鸡骨草的这些作用,特别适合在夏季食用,所以很多人用来煲汤喝,不仅能给身体补充水分,而且还能消暑解渴,同时又能祛除体内的湿气,对身体是大有好处。

鸡骨草虽好,但是它的种子有毒,不能入药,所以我们在野外采集鸡骨草时在它还未结果时采集更好。而现在正是采集鸡骨草的更佳时节,这时生长茂盛也没结果。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鸡骨草吗?民间流传“三伏一碗汤,不用医生帮”,这种特色煲汤食材,清热利湿身体好,三伏天大家千万别错过。

人称“红母鸡草”,广东人更爱用来煲汤喝,懂它的人都在摘,珍贵

导语:人称“红母鸡草”,广东人更爱用来煲汤喝,懂它的人都在摘,珍贵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就到了端午佳节,天气也是越来越热了,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到了。尤其是南方的天气,每天感觉像是在火炉上烤一样,不仅影响食欲,而且还影响睡眠,整个人浑身都觉得难受。

在这个酷暑难耐的季节,每天除了喝水,最喜欢喝的就是各种汤饮了。众所周知,广东人煲汤是出了名的,可以说是无汤不欢,每天的餐桌上可以没有菜,但是不能没有汤,而且煲汤的食材也是五花八门,大部分都是纯天然的食材。

比如,今天笔者与大家分享的这种植物,它就是一种很好的煲汤食材,而且也是广东人更爱用来煲汤喝的药膳汤饮,特别适合夏季饮用,在广东地区非常受欢迎,这种植物就是农村大家都非常受欢迎的鸡骨草。

之所以称之为鸡骨草,主要是因为它的藤蔓长得十分细小,犹如鸡肋一般,在用广东人习惯的称呼,鸡肋就是鸡骨,于是广东人常称它为鸡骨草。其实,它的正规学名叫做广州相思子。

鸡骨草在我们家乡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俗名,叫做“红母鸡草”,这是有些农村地区的土名。另外,黄食草、细叶龙鳞草、黄头草、猪腰草、黄仔强、大黄草、石门草、假羞草等都是它的别名。

鸡骨草是蝶形花科相思子属披散状灌木植物,一般生长在农村的疏林、山路旁、旷野、灌木丛中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两广地区,以及浙江、云南、湖南、山东、江西等多个省区。

认识鸡骨草的人都知道,它的叶子形状与含羞草的叶子非常相似,都是呈羽状复叶对生,而且小叶有多对,叶片非常细小,只是碰一下不会像含羞草一样害羞地闭起来,因此才有假羞草的别称。

鸡骨草结的果实也是非常有特点,长得像我们生活中常吃的扁豆,只是这个扁豆是不能吃的,因为种子是有毒的,所以经常会有人把鸡骨草的种子当作扁豆而误食,从而导致中毒的发生。

虽然鸡骨草的种子自带毒素,但是它还末结果时是没有毒的,于是在民间可是特别受欢迎,懂它的人都在抢着摘,每年都会采集一些回来,然后晒干扎成一小扎存起来备用,隔三差五用来煲汤喝,作用非常大。

尤其是夏季,用鸡骨草煲汤喝是广东人必不可少的药膳汤饮,比如猪骨头鸡骨草汤、鸡骨草炖鸡肉、鸡骨草炖老鸭等,既可以预防中暑,又能祛除体内的湿气,非常适合夏季饮用,所以广东人更爱用鸡骨草煲汤喝。

鸡骨草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其药用全草、根,除了种子全株均可入药,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去瘀、舒肝止痛的功效,对胁肋不舒、黄疸性肝炎、胃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鸡骨草吗?它在民间人称“红母鸡草”,广东人更爱用来煲汤喝,现在采摘正当时,懂它的人都在摘,因为珍贵。若你在家乡遇见,还请好好珍惜。

这三样杂草,是上天赐予农村人的宝贝,农村人常用它们治疗肝病!

导读:

都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有志青年都那里可以大展拳脚!农村人杰地录,物产富饶,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可是很多时候却是很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订阅:老三侃三农,了解天下三农事)

比如以下这三样宝贝,却是肝病良药,对于保肝护肝,作用不小。可是很多农村人,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村人都不知道:

一、鸡骨草

鸡骨草又叫猪腰草、大黄草、黄头草(你家乡叫什么名字?),属于攀援类植物,一般枝及叶柄都披着粗毛,常在山地及灌木丛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在以前的农村,曾经有人利用土地人工种植过鸡骨草,但随着其它经济作物的崛起,几乎找不到人工种植了。不过野生的鸡骨草药用价值比人工种植的好。

鸡骨草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疏肝止痛等作用,用于治疗湿热黄疽、胃脘胀痛、乳痈肿痛。鸡骨草一般与猪横脷搭配煲烫,是春夏祛暑湿的良方,有清热、利湿、舒肝、健脾功效。不过要注意的是,鸡骨草种子有毒,拔回来后要将豆荚摘掉。平时用鸡骨草叶当茶泡来喝,也能起到很好的祛湿护肝作用。

二、田基黄

田基黄又叫雀舌草、田边菊、观音莲、蛇细草等名字(你家乡叫什么名字?),小时候经常可在农田灌溉用的水沟边、田梗上看到它们,后来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就很难看到它们的身影了。

田基黄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等作用,对于急性黄疸型和非黄疸型肝炎、迁延性和慢性肝炎都有较显著的疗效。

三、溪黄草

溪黄草,俗称土黄连,是我国民间常用的草药,又叫山羊面、溪沟草、血风草等,常在溪旁、草丛、山坡、河边等地方见到它们的身影。相比上面两种,溪黄草在我国分布较广泛。

溪黄草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等,在辅助治疗肝炎方面比上述两种草药还要出名。

以上三种草药,在农村都较为常见,特别是在一些自然环境保护的比较好的农村。但作为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的田基黄,却是遭受化学除草剂的毒害,如今已经很难看到。在人工栽培方面,在一些地方有商业规模种植,其他二种较少见人工规模种植。对于这三种中草药,大家有多少了解?欢迎在最下方的写评论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每天坚持更新文章,实在不易,如果喜欢本文,请在最下方打赏下小编或点个赞,以示鼓励呗!谢谢!)

----------------------------------

征稿启事:老三侃三农作为一个以农业、农村、农民为题材的三农类自媒体,以贴近农村生活、助力农业生产、揭露农村假丑恶、颂扬真善美而深受全国读者喜爱。为更好的服务全国读者,现面向全国征集原创稿件,稿件需以三农为素材(如反映农村生活、创业故事、农村民俗文化等),文章类作品需图文并茂,视频类作品时间上需控制在5分钟内,题材较好的,可放宽到10分钟。

投稿方式:关注本头条号后,可直接私信小编或发送邮件至:2043833714@qq.com

路旁常见的元宝草,被老人称为“还魂草”,价值极为珍贵,认识下

导语:路旁常见的元宝草,被老人称为“还魂草”,价值极为珍贵,赶紧来认识下

农村野生资源丰富,到处都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野生植物。它们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分布非常广泛。这些野生植物都有它们的生长特点,大部分的植物看起来都非常普通,并不受农民待见,常被农民当作杂草除掉。

但是总有一些植物非常受农民朋友的喜爱,由于它们自身独特的价值,对我们身体中的某些疾病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过很多人。比如鸡骨草、白花蛇舌草、田基黄、积雪草、鱼腥草、半边莲等都是民间常用的良药。

比如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种野草,它是农村十分常见的一种野草,长得非常普通,看上去就是一种毫无用处的野草,殊不知它价值极为珍贵,被老人称为“还魂草”。

这种野草虽然长得普通,但是它的名字却非常好听,而且有济世人间的意思,它的学名就是农村大名鼎鼎的元宝草。因其叶子形似古代的元宝,故而得名元宝草。

元宝草的叶子长得比较奇怪,叶子是两叶对生的,茎枝从中间直插而过,但是基部是完全合上的,由于它这个奇特的特点,所以很多人称它为对月草、对经草、穿心箭、穿心草、对月莲、双合合等多种别名。

元宝草是藤黄科金丝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农村的路旁、草丛、荒地等均有野生,尤其是路旁较为常见。一般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四川、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江苏等地。

认识元宝草的人都知道,它长得并不高,而且长得也并不多,所以长在路旁并不起眼,常常被人忽视。但是它的叶子却是绿油油的,而且是四季常绿,等到开花时就会让人眼前一亮,开着金黄色的小花,特别亮眼。

很多人不知道,元宝草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药用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凉血止血、祛风通络的功效。作用非常多,懂它的老人遇见都会采摘带回家。

在生活中可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吐血、咯血、衄血、便血、痔疮出血、创伤出血、肠炎、痢疾、乳痈、月经不调、白带、痛经、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烧烫伤等多种病症。

正因为元宝草有这么多的功效,所以一直以来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每年家乡人都会采摘元宝草回来晒干存起来,隔三差五用来煮水喝,可以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而且还有调理月经的作用。

另外,元宝草还能够疏散停留在经络中的风邪,对老人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等症状均有一定的疗效,对老人的身体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又被老年人称为“还魂草”。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元宝草吗?它是农村路旁常见的一种野草,由于它的叶子形状酷似古代的元宝而得名元宝草,老人却称它为“还魂草”,价值极为珍贵,大家赶紧来认识一下,若在家乡遇见,千万别错过!

这种植物煲鸡汤更好喝,味道不仅甘甜,据说还能下火

任何一种植物都有你意想不到的价值,只是高低罢了,我们需要去了解它们,去发掘每一种植物中更大的好处。接下来小源介绍一种普通植物,它的更大好处呢就是煲鸡汤又或者煲猪脚汤非常好喝,不过好喝归好喝,它的药效也十分巨大的,能治清热解毒、风湿骨痛等。

它就是鸡骨草,这可是两广地带特产,除了已知湖南和福建等地有少量以外,最多的还是两广地带。在农村,野生鸡骨草不说随处可见也差不多,不过的是,野生虽是多了一点,但也有很多种植户种植,特别是广西梧州,种植面积非常大,在市面上卖的鸡骨草基本上都是种植的,野生很少,这个伙伴们确实要注意了,想要买野生鸡骨草来煲汤喝,那得慎之又慎。

鸡骨草是一味本草中药材,在广东,多数药膳厨师都把它拿来炖汤,因为鸡骨草拥有清热解毒等作用,还有就是新鲜的鸡骨草味道甘甜,煲汤的时候,加点鸡骨草下去,煲出来的汤具有清新香甜的味道,好喝不得了。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只要没事干,就去找点野生鸡骨草来煲排骨汤,不仅好喝,夏天还是一味解上火良药。

不过,鸡骨草煲汤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喝的,需要注意的是虚寒体弱之人。说完了鸡骨草煲汤,那么我们再来辨认一下它吧!从外形上看,鸡骨草属于木质藤本,能长达1米,一般披散地上或缠绕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壮,长达60厘米。茎细,深红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黄褐色毛等。

其实新鲜的鸡骨草好辨认,从外形上都能看的出来,要是看不出来的话,那就采摘几片叶子用嘴嚼碎,如果它的味道是甘甜的,那就说明是真的,不过还是建议不要用这种土 *** 为好。

其实广东人不叫它鸡骨草,而是相思子,不知伙伴们有用过鸡骨草来煲过汤喝木?

常用中药--鸡骨草

野生的小叶鸡骨草,根呈块根状,这是野生鸡骨草的显著特征,





标签: 鸡骨草 功效 作用 叶的 禁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