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2022中国大蒜收储工作逐渐提上日程,说句实话2022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一年,今年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是有目共睹,一觉醒来变天了全球格局出现危机,所谓的危机既有危险又有机遇,2022中国大蒜究竟路在何方...
1,俄乌地域性爆发战争,后续带来的问题会很多,造成大量的难民进入欧洲,使整个欧洲区域民不聊生经济严重失衡..
2,国际原油价格暴涨,给全球的生产链带来灾难性打击,石油是整个产业链条流动血液,价格暴涨提高了所有的生产成本,压缩和侵占了生产利润空间,让全球经济进入滞胀或倒退,消费进一步下降..
3.截止2.1号美国负债突破30万亿通胀达到7.9%,全球去美元化.卢布贬值,全球股市暴跌,人民币离岸汇率逼近6.2%,印度.伊朗趁火浇油,世界金融乱成一锅粥,半岛问题, *** 意想不到的事随时突变..
4,美联储加息这是个最危险的信号,历史上每次进入加息周期,全球经济都会震荡,大宗商品.股市.楼市等出现暴跌,甚至造成小的国家经济直接 *** ,包括投资战略收缩,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消费下降等..
5,全球疫情继续飙升不下,病毒变异更加迅速化,由于长时间疫情因素拖累了全球的经济,扰乱的不得安生,各国消耗了大量的财政支出,商品出口方面持续萎缩..
6,2022大蒜期货全年走震荡行情,单边超21年牛市不可复制,近期关注2208合约,9月.12月把握阶段性行情出现,重点关注23年推出的远期合约..
7,2018年中国大蒜种植面积780万亩{老蒜50万吨},受环保管控松懈自6.1号~8.1号,全国1000多条蒜片加工生产线,在0.4~0.5元的低价格生产蒜片60多万吨,消耗了大量的蒜头,当年新老蒜库存量:400万吨{成本均价1400~1500元吨},2018年在超低价位大量消耗,切片,减种,达到了去产能的效果..
8,2020年中国大蒜种植面积730万亩{老蒜45万吨},受19年冷库蒜暴跌及新蒜高产影响,干蒜价格在0.7~1.2元低价位长时间运行,蒜片加工量仅次于2018年,当年新老蒜库存量:440万吨{成本均价2200~2500元}...
9,2021年中国大蒜种植面积690万亩{老蒜75万吨},新老蒜库存量:430万吨{成本均价5400~5600元} , 2021河南中牟早熟鲜蒜亩均减500~600单斤,杞县早熟鲜蒜亩均减400单斤,河南杂交干蒜亩均减10%,江苏12~13%,山东10~11%,河北10%,2021蒜片加工总量微不足道..
10,2022年中国大蒜种植面积740万亩,全国11.1号后晚播面积35万亩{6.1预估老蒜剩80万左右},总产量还有待验证,各种环境影响2022还有很多的不确定,2020年中国大蒜销量达到历史巅峰,预估未来3年很难再突破,中国大蒜每年30%以上的产品依赖出口,全球突变2022与,2018,2020无任何可比性,2022去产能化3个条件预期如未达到,9.1号库存量突破:460万吨是大概率事件,无论什么时间.什么价位进仓可能都会被套,这就是所谓的穷途末路...
2022年大蒜价格趋势分析各位蒜农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讨论大蒜的价格问题,在去年,我曾预测2020年大蒜价格更高点在3.5元左右,基本上差不多。在河南两大主产区产地价格高点都在3元上下徘徊,那么,明年的形势又应当如何呢?
杞县、山东大蒜的种植历史已经有近40年了,大约在90年代中期形成了规模化,并于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蒜价格是直接影响蒜农收入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好行情价格甚至比大蒜亩产量、品质都要至关重要。2010年之后,“蒜你狠”风暴降临几次,可是大部分农民朋友又不能视当前行情果断出手库存,致使错失良机,悔之晚矣。
那么,大蒜何时出手,这就要对市场行情有一定的见解和把握,首先要会计算种植成本,做到不赔钱就是赢了一半了。下面说说大蒜的种植成本问题,讲得不好不要见怪。
大蒜的种植成本
1,前期整地费用,100元
2,肥料费用,2021年价格疯涨,按500元计算
3,种子费用,按当年市场更高价格计算300斤
4,农药及其他费用,约300元
5,种植大户还需要计算雇人工费用,种植、收获合计约1500元
粗略计算了一下,成本约在2000元上下,具体还是要按实际投资计算。
大蒜的产量问题
虽然说大蒜的产量并不是影响蒜农最终收入的绝对因素,但是还是要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影响产量的原因,一是蒜种问题,采用异地引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切忌“南蒜北调”,一定要用北方的蒜引到南边去,这样才能增产。
二是管理问题,蒜头小是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原因导致蒜头小呢,原因有多种,如种瓣小,后期水肥跟不上,杂草过多,病虫害。
近几年的价格走势
通过上图,我们发现,在2016年,大蒜达到了空前高点,按亩产3000斤算,每亩收入达到了2万余元,有的地方产量可能达到3800斤左右,这是真正的算你狠。2017年开始下跌,但是价格还不错,高点达到2.6元,低点1.6元。
2018年,据调查,很多蒜农在价格只有0.3~0.5元的时候就全抛了。这么便宜,蒜民还为什么全抛呢,也许是担心滞销,卖不掉,也许是盲目跟风,别人都卖了,我也卖吧。但是,也有一部分理性的蒜农合理计算种植成本,在保本的行情下出手,至少做到不赔钱,甚至还能小赚一些,后期,价格涨至1.2元左右,这也是会计算成本的重要性。
俗话说,“谷贱伤农”,由于本年度大蒜价格太过伤农民的心,很多农民在当年秋季选择了种植小麦。因为小麦是国家管控类农作物,价格不会大起大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蒜种植面积减少,导致2019年大蒜价格再次出现“蒜你狠”局面,前期高点达到了4.1元。
受“谷贵乐农”影响,2019年,蒜农再次扩大了大蒜种植面积,2020年前期,1.2元左右。据调查,在这个点位,大部分蒜农都抛了,结果后期高点达到了2.2元,每亩大蒜直接损失了几千元。
2021年,大蒜价格平稳,前期点位较高,达到了3元上下,但蒜农持观望态度者较多。通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出,在点位达到3元时,可视客观情况即时抛售。后期蒜农基本在2.3~2.5元抛的,应该说,这一年,价格没有较 *** 动。可是,2021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降临全国各地,开船掰玉米恐怕也是百年一遇的,这又为蒜农带来了什么契机呢?
分析总结
蒜农真是不易,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付出8个月,全靠卖个好价钱改善生活状况,其实在上面图表中,有经验的蒜农已经在心中有了答案了。当然,还是有很多蒜农朋友希望价格达到5.5元高点,在此奉劝各位,切忌贪心,达到4元高点可立即抛出一部分,再静观其变,鸡蛋分开放还是有道理的。
下期再继续讲述如何提高大蒜的产量问题,读到的朋友多多关注,敬请期待!
2022年11月01日(周二)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信息,10月3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4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9例,较昨日患者人数有所增加。受国内多地疫情防控升级,餐饮行情受到较大影响,大蒜终端零售批发也有一定限制,终端走货较为疲软,采购商要货整体较为谨慎,行情缺乏支撑。
从整体来看,今天金乡冷库蒜行情上午微幅走低,下午随着货源减少,以及存储商的坚持,价格趋于平稳 。货源供应仍然偏多,整库 *** 的货源仍是供应主体,零散出售的货源有一定减少,总体供应宽松。存储商售货心态不一,个别新增卖家卖货主动,部分对给价有抵触情绪。采购商还是刚需为主,炒货商询价情况增多,个别炒家有试探性介入意向,据反馈整库货源有零星换手成交。总体来看,大蒜行情先弱后稳,虽然存储商要价坚持,市场疲软,后期仍有走低的可能。
当前主流价格:蒜米料1.50-1.58元/斤,一般混级1.63-1.70元/斤,中混级1.70-1.80元/斤,大混级1.83-1.92元/斤,老蒜1.20-1.40元/斤,以质论价。
行情分析:
国内大蒜库存较为充足,由于疫情防控,对餐饮等行业影响较大,终端消费较为缓慢,存储商普遍有担忧心态,出售积极性有所提高,货源供应充足,虽然部分存储商有抵触心理,但终端走货未有明显支撑,大蒜价格走弱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大蒜交易收官之战,之一支撑位目标完成,2022年行情即将开启导读:2021年即将过去,2022年接踵而至,没有谁能让时间的脚步停止,时间就像一辐永远向前滚动的车轮,推动着人们不断前行!
是时候对2021年的大蒜交易,做个总结了。回首过往,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2021年,在疫情的反复侵扰之下,全球各国经济同步进入衰退期,经济下行压力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折磨的各国民众,痛苦不已!
疫苗、特效药、加强针、封村、封城、全民核酸检测、封锁国门等信息,从年初持续到年尾,不断 *** 着人们的神经。
这些也直接影响了大蒜市场交易节奏,5月新蒜上市时的狂热,6月大蒜暴炒后的价格 *** ;7月的横盘,8月河南疫情之下的下跌、9月存储商撑价的再横盘,10月封库后的再反弹,11月老蒜折价出货的再次下跌,直到12月的暴跌收尾!
这一切,好像早就写好了剧本,在黄淮宏大的文章中逐一呈现,这就是趋势分析,带给人的震撼!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入今日头条、百家号黄淮宏大主页,翻看之前的发文,也可以在公众号搜索“黄淮宏大农业”,关注后翻看之前的文章。百家专栏和蒜界达人专栏,是专门为做大蒜存储的朋友做专业性分析的,有需求的也可以加以关注!
大蒜交易收官之战,之一支撑位目标完成,第二支撑位目标还需多久?
黄淮宏大曾于6月30号发文:《6月大蒜交易收官,注定平淡收场!7月价格走势怎样?请看详细分析》!
文中用一首《满江红》为6月份大蒜交易做了总结:
炎炎烈日,任凭它、汗水抛洒。盼蒜价,翻云覆雨,乘风飞驾。田间地头苦寻觅,高价争抢拼高下。只恐怕、落在别人后,蒜少拿。
去年耻,犹未雪。前年恨,还未灭。驾坐骑,踏破鲁豫苏界。风餐露宿简陋居,誓言蒜价要大涨。谁知却、蒜价向下行,空悲切。
并在文中明确提出之一支撑位2元/斤,第二支撑位1.5元/斤的投资观点。
并指明:如果封库之前,大蒜价格停留在2元/斤的支撑位上方,部分存储大户大概率会放弃收储,一部分人会将资金投入电子盘交易,开多单或空单短期博弈,快进快出,以待明年再战现货市场。如果出现此局面,明年大蒜价格将一地鸡毛,跌得只会比今年的苹果更惨。
随后,一直跟踪大蒜现货价格至今。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回望过去,展现给我们的就是一条长长的斜坡,但又有几人认同并理解黄淮宏大当初的预判呢?
黄淮宏大的理解,趋势在没有完全走出来之前,人们对它的理解,都是半信半疑的,这是人性使然,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你掌握了趋势预判的 *** ,坚持在趋势运行方向上做交易,过程中配合自己的交易现状加以调整,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它能让你规避风险,避免产生巨大损失!
大蒜交易收官之战,之一支撑位目标完成,2022年行情即将开启!
下周就是2021年的最后一个交易周了,经过了前面一个多月的暴跌,大蒜价格在现在的价位,暂时驻足盘整一下,对多方和空方都是一种需要,
下周大概率的情况,大蒜现货,一般混级大蒜价格沿2.0元/斤一线,上下小幅波动;大蒜电子盘价格,多空双方各自积蓄己方力量,蓄势待发!
黄淮宏大之前分析过:蒜农、蒜贩是没有大蒜炒作经验的,他们只是大蒜炒作链条中,更底层的一环。前方不能与终端销地直接对接,后方又无更多力量接盘。他们去做大蒜存储的主力,最后只会被割肉,并且是肥得不能再肥的肉!
小户大蒜存储商,就像是放在案板上面的肉,一般是不会长腿自己跑的,他们不懂什么叫割肉,那么,大蒜市场就会负责教会小散户,什么叫割肉!
这就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在大蒜交易市场,都看不到大资金,入场拉抬大蒜价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写在最后:
展望2022年,是更为困难的一年,应该放的水,都放完了,某些新兴经济体的泡沫,被吹得也足够大了,又到了人家老美负责剪羊毛的时候了!
土耳其、印度、巴西、阿根廷、越南、巴基斯坦、埃及、乌克兰、印尼等国,已经被美国的收割基金官宣,是下轮被收割的对象,难道这些国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的收割对象了吗?
对不起,人家就是这么嚣张,明着告诉你,我就是要对你进行收割,看你能不能跑得掉?
这和今年的大蒜市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还是那句话,趋势预判,需要时间这把刀来慢慢雕琢,静待时间验证,也许是黄淮宏大的预判失误了呢?
以上仅为黄淮宏大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大蒜的分析,请关注黄淮宏大,给你不一样的解读!
2022年11月06日大蒜行情稳中显弱2022年11月06日(周日)从大环境看,疫情形势未见好转,疫情防控仍存较大压力。受国内多地疫情防控升级,餐饮行情受到较大影响,大蒜终端零售批发也有一定限制,终端走货较为疲软,采购商要货整体较为谨慎,行情缺乏支撑。
今日周天,人数到场零星,金乡新增货源很少,总货源仍以原有为主,供应仍显宽松。储存商要价多为坚持;也有少量急售卖家,一些昨天停售卖家有部分重新加入销售序列,采购商多寻找偏低价位货源询价看货,拿货积极性一般,压价力度仍然保持,行情依旧没啥明显变化。
全天看,储存商是低了不愿卖;采购商是高了不愿要,总体略显僵持,全天成交稍显缩量。当前主流价格:蒜米料1.48-1.56元/斤,一般混级1.60-1.68元/斤,中混级1.68-1.80元/斤,大混级1.81-1.88元/斤,老蒜1.20-1.40元/斤,以质论价。
行情分析:
国内大蒜库存较为充足,由于疫情防控,对餐饮等行业影响较大,终端消费较为缓慢,存储商普遍有担忧心态,出售积极性有所提高,货源供应充足,虽然部分存储商有撑价表现,但终端走货未有明显支撑,大蒜价格走弱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大蒜迎来涨停板 是否迎来春天【导语】2022年大蒜现货价格自封库后持续平稳偏弱走势运行,自11月后有止跌反弹迹象。直至12月13日大蒜线上公共交易平台涨停,为市场带来良好预期提振。那么,大蒜未来行情能否反转,大蒜是否迎来春天,我们一起来探究。
大蒜电子盘涨停,提振现货市场信心
大蒜线上公共交易平台大蒜DS2308合约12月13日迎来涨停板,现货市场当日价格无明显波动。12月13日DS2308主力合约结算价为4138元/吨,山东金乡杂交红皮一般混级主流报价为3400元/吨,基差为-895元/吨,基差率为-26.31%;河南杞县印尼货主流报价为3300元/吨,基差为-995元/吨,基差率为-30.15%。线上公共交易平台大蒜涨停后今日金乡现货市场偏硬走势运行,且走货显快。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现货市场今日受此影响稳硬运行。山东金乡库内蒜价格稳硬,杂交红蒜一般混级主流报价在1.73元/斤。供应端货源减少,储存商惜售情况普遍。主要基于防控措施放开后对于未来预期看好以及种植面积减种带来的未来预期提振。另外下游走货显快,老蒜继续切片对去库带来利好支撑。
山东兰陵产区价格平稳,印尼货主流报价在1.90元/斤,兰陵走货速度当前平平,内销市场拿货积极性一般,商家要价坚持,随着物流运输以及市场复苏,未来预期有所好转。
山东莱芜产区库内蒜价格平稳,统货主流报价在1.83元/斤,储存商部分惜售,防控措施放开后商家看好后市,走货稍显快。
河南杞县价格平稳,印尼货主流报价在1.65元/斤,新政策出台后提振市场信心,当前主要消化蒜米料及印尼货,内销走量无明显大增情况。中牟产区印尼货主流报价在1.65元/斤,供应端少部分储存商有惜售情绪,整体价格变动不大。
邳州产区净蒜价格平稳,6.5cm净蒜主流报价在2.83元/斤,净蒜走货平稳显快,销区市场拿货力度较高,白蒜剩余体量不大。
炒作再起,大蒜的药用价值被鼓吹
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抗菌等生物学功能。但是关于它的治疗机理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体外(细胞层面)或者动物实验阶段,目前还缺乏严谨的人类试验数据。因此,小编认为,大蒜对感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仅此而已。
未来行情能否反转,大蒜是否迎来春天
从今年大蒜供应端情况来看,库压还是相对较大。自12月防控措施放开后市场预期有多重利好。首先:2022年大蒜种植面积分省份数据显示减种较为明显,对未来大蒜供应端形成利好支撑。其次,12月防控措施放开后各产区货源恢复正常走货,物流运输恢复有效提振各产区市场信心。再次,老蒜当下持续切片中,对于今年去库存形成利好支撑。最后,大蒜出口数据持续向好发展,中国大蒜未来出口预期向好。
利空因素主要有:首先,2022年库存创历史新高,2023年预计五一结转库存仍会创新高。其次,12月防控措施放开后市场实际走货显快,但没有明显提振。通过对蒜米企业调研显示,终端餐饮业恢复尚需时日。再次,面对可能会到的新冠感染高峰,明年2-3月份前,多数民众还是选择少聚集,从而把感染几率降到更低。
综合来看,Mysteel农产品认为,12月份大蒜价格有较多利好支撑,价格向好发展。春节以后大蒜行业是否能迎来春天,需密切关注终端消费的复苏情况。
2022年净利近乎腰斩,“拍蒜断刀”当事人张小泉如何突围?【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曾“拍蒜断刀”的张小泉,于4月17日晚间发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
财务数据显示,张小泉2022年营收小幅增长,但盈利规模同比2021年却接近腰斩。
值得注意的是,张小泉还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了“断刀门”事件的舆情处置细节。
净利下滑接近腰斩,张小泉怎么了?
4月17日晚,老字号张小泉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8.27亿元,同比增长8.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49万元,同比下滑47.3%,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亿元,同比减少8.42%。
就产品而言,报告期内,其传统优势产品刀剪具类目实现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7.25%;厨房五金类目实现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23%;家居五金类目实现收入7042.24万元,同比下降10.48%。
张小泉并未在财报中提及业绩下滑原因。但从毛利率数据来看,张小泉主打的“刀剪具”产品及“厨房五金”类产品毛利率均下滑。
对于业绩下滑,张小泉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一,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的渠道结构发生变化,2022年上海地区门店停业时间较久,零售收入同比下滑,导致整体毛利率有所下滑;其二在整体经济下行态势下,募投项目阳江生产基地投产后处于产能爬坡期,产品单位生产成本较高,导致毛利率下滑且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有所增加;随着流量碎片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渠道流量成本不断上升,平台推广费和销售服务费有所增加。
年报数据显示,张小泉2022年销售费用达到1.46亿元,同比增长24.66%。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线上渠道的行业企业,张小泉目前在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刀剪类目销售中排名均靠前,其中阿里系平台2022年直销金额为1.14亿元,同比下滑10.15%,抖音系平台直销金额为9378.72万元,同比增长193.50%。
张小泉的愿景是在“每个赛道都能够有对标该赛道头部品牌的产品”,然而,随着产品线日益丰富,张小泉的研发费用却增长缓慢。
研发创新方面,2022年,张小泉研发费用达到2437.75万元,同比增长6.56%。但如果从研发费用营收占比方面来看,其占比为2.95%,较去年同期的3.05%有所下降。
张小泉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2023年国内消费品市场将迎来“百花齐放”的竞争发展新格局,公司将抓住时代机遇,走出张小泉特色的发展之路,持续推进张小泉品牌进一步发展,聚焦主业,实现品质生活品牌的转型升级。
资料显示,张小泉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业,也是中国刀剪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品牌始创于1628年,是我国刀剪行业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品牌,总部设立在杭州,并拥有浙江杭州、广东阳江两大研发制造基地。
披露“断刀门”舆情处置细节,预计负面影响会逐步减弱
实际上,除了“老字号”本身的知名度,张小泉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能频频站上舆论风口浪尖,还与其刀具产品多次断裂有关。
2022年7月,张小泉菜刀“拍蒜刀断”就登上过微博热搜,并引发网友质疑;今年3月,又有网友爆出张小泉斩骨刀在斩骨时出现断裂,张小泉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22年十大消费者 *** 舆情热点”,张小泉“断刀门”事件位列第六。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拍蒜本是公众做饭最常见的场景之一,张小泉作为以传统刀具闻名的老字号, *** 一句“不建议使用这种菜刀拍大蒜、拍黄瓜”,让消费者的朴素情感无法理解。该事件也暴露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一些商家强推性价比畸低的产品,再通过所谓“消费者教育”完成收割闭环,让消费者花了冤枉钱,又有苦说不出。
张小泉在年报中披露了相关舆情处置的细节及预测:“公司在2022年下半年遭遇新闻舆情后,成立了专项的舆情小组积极应对,通过品牌、产品以及销售方面的一系列措施稳定销售,努力降低突发事件对公司业绩带来的影响,月度整体销售虽然跟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差距,但在逐步改善,公司预计舆情的负面影响后续会逐渐减弱。”
“对于此前出现的偶发事件,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和不良体验,公司表达深深的歉意。”张小泉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之一时间采取包括沟通、安抚、退款、更换产品等举措进行了妥善处理。
而面对“斩骨刀斩不了骨”,张小泉 *** 表示,仅适合家用,不建议切砍猪腿骨之类的大骨头。此外,砍骨时注意要直起直落,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左右摇晃砍就不会断裂。
对于如何降低“断刀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张小泉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和售后服务质量,力求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体验,从而修复消费者对张小泉品牌的信任,其中包括特别针对刀具可靠性提升开展专项重点工作,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应用场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此外,张小泉还在年报中提到,对于公司而言,如果舆情管理不当,会造成股价波动、公司声誉受损以及经济损失。因此,公司将持续加强日常舆情监测预警和分析,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和公关能力,提升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公司的应对能力,努力保护好民族品牌“张小泉”。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2022年7月份大蒜出口增长约34.45%,蒜片出口回落,后续价格走势导读:据最新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7月份,我国共出口大蒜约21.74万吨,平均出口均价约为5454元/吨;去年同期,共出口大蒜约16.54万吨,平均出口均价约为6560元/吨;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7月份,国内大蒜出口数量,增长约34.45%,出口均价下跌约1106元/吨。
2022年1-7月份,我国共出口大蒜约106.09万吨,平均出口均价为5738元/吨;去年同期,共出口大蒜约95.64万吨,平均出口价格为6577元/吨;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7月份,国内大蒜出口数量,增长约10.93%,出口均价下跌约794元/吨。
同时,2022年7月份,我国共出口干大蒜约1.76万吨,平均出口均价为17236元/吨;去年同期,共出口干大蒜约1.98万吨,平均出口均价为16407元/吨;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7月份,国内干大蒜出口数量,减少约11.12%,出口均价每吨上涨约766元。
2022年1-7月份,我国共出口干大蒜约13.52万吨,平均出口均价17236元/吨;去年同期,共出口干大蒜约12.25万吨,平均出口均价为15996元/吨。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7月份,国内干大蒜出口数量,增长约10.38%;出口均价每吨上涨约1769元/吨。
2022年7月份大蒜出口增长约34.45%,蒜片出口数量回落,详细分析如下:
从国内大蒜7月份出口目的国来看:印度尼西亚、越南和马来西亚,依然保持在前三的位置,进口数量为分别为7.29万吨、2.25万吨和1.56万吨。
6月份,印尼、越南和马来西亚,从我国进口大蒜数量,分别为5.79万吨、2.1万吨和1.06万吨。与上月环比,排名前三的大蒜进口国家,进口数量都有明显增加,
从进口均价来看,6月份,出口印尼的平均价格为4197元/吨;7月份,出口均价为4711元/吨;出口均价环比上月,每吨上涨约514元。
7月份出口越南的大蒜均价为7274元/吨,环比上月的7943元/吨,每吨回落669元;7月份出口马来西亚的大蒜均价为5374元/吨,环比上月的5000元/吨,每吨上涨了374元。
从国在干大蒜7月份出口目的国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美国、德国、印度尼西亚、巴西、荷兰、俄国斯、加拿大、日本、和英国,进口数量排名变化不大。
但是,连续13个月的出口数量增长势头,在7月份出现转折,出口均价环比上月,也有所回落,这是否成为蒜片出口市场的转折点,有待后续进一步跟踪!
2022年7月份大蒜出口增长约34.45%,蒜片出口回落,后续价格走势如何?
从今年国内各大蒜产区的收购情况来看,从新季大蒜市至今,大蒜收储价格,上下波动的空间,都是最近几年中,最小的一年。
一般混级大蒜价格,一直在1.50-1.90元/斤波动,平均收购价格,甚至长期被限制在1.70-1.80元/斤左右。
从过往经验来看,如果在大蒜收储季,大蒜价格保持稳定,封库之后的大蒜价格走势,一般都表现较好,虽然整体涨幅不会太大,但存储商获利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今年,国内的大蒜整体质量较好,各大蒜产区的平均收购价格,基本处于蒜农的成本线附近,虽然整体供给量仍处于偏大状态,但是,一些市场头部企业及存储商,参与收储的积极性很高。
从上市初期开始,下货速度一直处于平稳偏快的局面,大部分收储商,出于后期风险管控需求,多限价采购,这是整个大蒜收储季,大蒜价格能保持基本平稳的生要因素。
截止目前,库外大蒜剩余数量,已经不多了,再过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就进入了芽蒜期,今年大蒜收储工作,也即将收尾。
对于后期大蒜价格的走势,市场人士分歧较大,黄淮宏大从今年5月底开始,就已经在蒜通天下蒜界达人专栏内,发布过对于今年大蒜市场趋势的看法。
咱家认为,受人民币长期进入贬值通道,叠加大蒜收购价格偏低,同季竞争农作物小麦价格一直处于1.50/斤上方高位,多重因素叠加,今年大蒜价格趋势,将会出现与去年不同的走势。
当然,受4月份鲜蒜上市时,国内运输不顺畅,鲜蒜的消耗量降幅明显,最终导致,今年各主产区大蒜供给总量,处于历史偏高水平。
随着行程码带星被取消,运输阻断的难题被及时解决,后续消费市场的回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4月份鲜蒜减少的部分需求。
从1-7月份国内大蒜消费总量来看,基本维持在平均每月40-50万吨左右的水平,随着终端销区消费旺季的到来,大蒜消耗的速度将会有明显提升。
整体来看,黄淮宏大对于今年的大蒜价格运行趋势,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印度、孟加拉国、韩国、埃及、西班牙、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缅甸和俄罗斯,是大蒜生产排名前十的国家。
其中,中国的总产量,占据市场总量的74%左右,印度占据约10.4%的份额,其余各国占比都不太高,在国际出口市场,我国大蒜的竞争优势还是非常大的。
基于今年大蒜整体质量好,平均收购价格处于低位的现状,大部分的出口贸易商,都会抓住这个好机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1-7月份的大蒜出口数据来看,这种趋势已经有所显现。
接下来,国内大蒜价格将向着哪个方向运行,让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仅为黄淮宏大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大蒜的分析,请关注黄淮宏大,给你不一样的解读!
今天已经是8月11号了,咱们蒜农朋友们又到了剥蒜的时候了。一般来说每年的8月15号~20号大蒜就正式地进入“芽蒜”期了,但是由于今年是晚立秋,所以现在天气依然炎热,但是由于我们商丘市民权县和开封市兰考县,杞县都受到本次肺炎疫情的影响,特别是我们民权县这里目前还是处于封控静默模式,咱们农村的老百姓目前是可以下地干活的。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全县是要静默居家隔离,所以很多种蒜的蒜农朋友们闲着没事就已经开始给大蒜扒皮了。
截止到今天我们老百姓家里的大蒜基本上已经出售完毕,从5月底大蒜收获时的1.0元每斤到现在1.8~1.9元每斤的价格来看,跟大蒜种植买的商业保险所投保的价格基本持平。咱们蒜农朋友们基本上很少有卖到1.9元每斤的价格,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蒜的价格在2022年没有突破2.0元每斤。
2022年咱们蒜农种植大蒜的收益如何呢?
我就根据我邻居家种植的5亩多地的大蒜为例来分享种植大蒜的投资和收益比。
种植大蒜的投资成本:(按照一亩地来计算)
蒜种一亩地350斤,每斤2元一斤共700元
化肥和农药:一亩地2袋大蒜复合肥440元,有机肥80元,磷肥35元,地膜,除草剂以及后续的追肥170元,共610元
人工费和电费:雇人种植大蒜220元一亩,收获1200元一亩地,浇水3遍60元电费,共计1480元。
这样简单地计算种植一亩地的大蒜的投资成本需要2850元,(另加犁地和给大蒜开沟打畦的费用)
亩产量以及卖了多少钱?
由于今年大蒜产量高,并且个头大,再加上卖的时间点比较晚,所以价格比较高一点,卖到了1.90元每斤,产量在2650斤,这样来算一亩地卖了5035元。
除掉投资成本的话一亩地能有2185元的收益,这些钱是不包括自己浇地,装蒜,拉蒜和跺蒜跺的力气的。这只是简单的一个计算,多多少少会有出入,还请大家根据自己家的大蒜情况来具体分析。
由此可见2022年只要咱蒜农朋友种植的大蒜品质好产量高,并且把握住大蒜价格变化的规律,还是要比种植小麦好一点的。毕竟今年小麦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在刚开始收获的时候都已经卖到了1.5元每斤,按照每亩地1000斤的产量来计算的话。一亩地也能有1200多块钱的纯收益。对于今年大蒜的种植作为一个老蒜农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大蒜的种植是增加还是减少呢?
首先来说秋收以后咱们老百姓种地的选择,基本上不是小麦就是大蒜。种植小麦的收益基本上是固定的,毕竟受到国际和国内的因素影响,今年小麦的价格达到了历史更高,所以咱们种植小麦的老百姓在今年的收益也是更高的。由此可以判断今年小麦的种植面积会有所增加,这样的话大蒜的种植面积就会相应的减少。
其次就是咱们蒜农朋友们非常关注的今年大蒜的入库的量以及去年的库存量。
保守估计今年大蒜的入库量将会达到惊人的500万吨以上,去年的库存量也会在90万吨左右。
第三就是根据目前的综合的信息,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一,种植大户及50亩地以上的建议减少种植面积,减少一半比较好。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种植大户基本上都是选择的是半机械半人工的模式,这样做极大地降低了种植的投资成本。
二,小的种植户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种植模式,但是要注意及时的更换蒜种,并且土地也要及时的轮作,这样能够极大的降低大蒜土传病害的发生,也能起到减少投资成本,并且还能让自己的大蒜长势好产量高。
三,大蒜的价格规律要多关注,特别是大蒜收获以后储藏在家的这3个多月,一般情况下在大蒜收获的时候是价格更低的时候,在6月底到7月底这段时间是大蒜价格相对稳定的时间点,过了8月10号大蒜就要进入“芽蒜”期了,这时候大蒜的价格会出现每斤0.3~0.5元的下滑。
Mysteel解读:库外蒜关键转折点到来,2022年大蒜怎么走【导语】:2022年大蒜行业又是人气满满的一年,大蒜收购期已经过半。新蒜今年表现出了大户参与量大,游资进场火热,价格持续偏硬的走势。下货速度以及订库热度都较去年有明显提升。进入7月10日以后金乡等产区价格有回落表现,那么大蒜收购关键转折时间点到了吗,2022年大蒜怎么走?我们一起来解读。
新蒜收购价格持续偏硬,部分储存商已有畏高情绪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山东杂交一般混级主流成交价格从1.71元/斤上涨至1.84元/斤,环比涨幅为7.06%。从今年年山东金乡一般混级价格走势来看,价格持续稳硬走势运行。当前金乡下货速度较快,外围储存商提前订库量大,当下正值入库高峰期,尽管部分储存商有畏高情绪,但仍积极开库收货。价格持续上行令金乡本地货源紧俏,价格七月15日之前仍不会出现大的行情转折。
2022年大蒜供大于求,但人气推升下新蒜入库速度较快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2021年全国大蒜主产区种植面积为662万亩,同比增加6%。去年拉尼娜极端天气导致南旱北涝,大蒜主产区降雨频繁令大蒜种植时间推迟,但因为农户以及包地户的逆向操作,最终令六大主产区以及部分副产区均有扩种现象产生。加之去年冬季冷冻预期变暖冬,大蒜整体苗情长势较好,加之晚种避免了病虫害带来的死棵、虫病现象,今年五月份大蒜呈现丰产。Mysteel农产品团队大蒜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主产区(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河北省)大蒜总产量在869万吨,同比增加14.61% 。其中新蒜山东平均亩产在1.25吨/亩,同比增产9.78%。河南新蒜平均亩产在1.4吨/亩,同比增产29.5%。综合来看大蒜今年属于双增年份。
2021年中国大蒜总入库量为430万吨,7月1日Mysteel农产品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大蒜总体剩余库存在40万吨,新蒜入库量在230.77万吨。近日产区交易持续活跃,预计截止到11日新蒜入库量在290万吨。从入库进程上看,全国六大产区平均入库量在65%,预计到9月1日入库量为480-500万吨。
大蒜出口弹性相对较小,库外时期约消耗90万吨蒜头
数据来源:海关数据
中国大蒜出口居全球首位,地位难以撼动。具体来看,蒜片平均每年走20万吨左右,一年消耗70万吨蒜头。其他大蒜约消耗200万吨蒜头,大蒜出口总计蒜头消耗量在270万吨。其中6-8月份库外消耗蒜头在190万吨左右,出口总量消耗90万吨。蒜种需求量在130万吨左右。综合来看,库内蒜今年体量仍偏大。
连日阴雨令入库进程稍有放缓,储存商畏高或将影响七月底走势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预计7月中下旬各产区最后一波储存商进场收货,但普遍在畏高情绪带动下价格或将持续下行。另外百姓出售大蒜时间减少,出货意愿或将加强,市场上量或将增加。预计今年7月中下旬大蒜价格将在1.5-1.7元/斤区间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