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粄”(bǎn),无论是单个字还是它所代表的饮食和文化,对大多数非客语地区的人来说,应该是陌生的。“粄”字并非客家人的原创发明,不过现如今却是客家话中的特色词汇。在客家地区,有一类食物被统称为“粄”,泛指用米浆所制食品,是客家米类食品中的特色。
客家粄,浓缩了满满的客家情,也传承了印刻在骨血里的客家魂。“粄”之于客家人,是儿时的母亲手艺的味道,是萦绕心头的故乡味道。经过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这个味道依然能勾起无数客家人浓浓的乡愁。
艾 粄
在客家地区,有一句流传的俗语,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清明时节雨水多,湿气重,而艾能祛湿、健脾胃,所以客家人在拜山扫墓、踏青之余都会采摘些新鲜的艾叶、鼠曲草(清明草、田艾)回去 *** 应节的艾粄,所以“艾粄”也聚集了客家人的智慧了。
芒秆粄
每年农历五月,田间的芒杆草郁郁葱葱,客家人总会采摘新鲜嫩绿的芒杆草来 *** 传统的端午美食——芒杆粄。将提前泡发好的糯米磨成粉,加糖和水一起揉搓成约10厘米长的小竖条状,再用洗干净的芒杆草将小竖条层层包住放入锅中,一个小时后,蒸熟出锅的芒杆粄清香扑鼻,咬一口在嘴里,甜而不腻,黏糯清香,弹牙又有嚼劲。
黄 粄
黄粄是传统客家小吃。黄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酿、蒸、煮、煎、炒,还可以切片晒干,暑天时,用来煲糖或煲咸蛋,清凉解暑。蒸软的黄粄片,蘸上蒸腊味时漏下的油汁,风味独具一格。
簸箕粄
簸箕粄是著名客家小吃,属于粄的一种。因旧时用米浆均匀摊在簸箕中蒸熟包后包馅而得名。存在于闽西、粤西、赣南一带,尤其是闽西的西南一带特为流行。样子有些像广州肠粉或梅州捆粄,因此许多人将其混为一谈,其实其工艺和用料上并不相同。
老鼠粄
老鼠粄是客家特色小吃之一,源于广东梅州大埔一带,因为两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惯称米粉制品为“粄”,原称“老鼠屎粄”,后因不雅改称为老鼠粄。
喜 粄
客家喜粄是以糯米、粘米为原料,加以黄糖、白糖调味,蒸制成绵软细腻、香甜可口的客家传统糕点。对客家人而言,无论嫁娶、乔迁、满月、节日庆典、祈福祭礼,客家传统喜粄都是不可或缺的礼仪食品。
味酵粄
味酵粄是是常见的客家粄类食品,每当早谷登场后,很多客家人家家磨味酵粄以庆祝丰收。这种韧而顶牙风味独特,可以黄糖以及少许酱油熬汁蘸着吃,也可切片加猪肉、香菇炒食,或拌面粉浆油炸。
铁勺粄
铁勺粄是客家传统小吃,由粘米浆和面粉 *** 而成的铁勺粄,口感酥松薄脆,老少咸宜,不仅独具风味,形状之“圆”也象征着团圆寓意。每逢佳节或者亲朋团聚,备上几袋酥脆的铁勺粄供大家作为茶点品尝,薄薄的铁勺粄,承载着客家人对家乡味道的独特记忆。
红桃粄
红桃粄寓意吉祥,过年、嫁娶、搬迁等一般都会见到它靓丽的身影。过年过节时,可为拜神继嗣之供品。红桃粄,馅料一般为糯米或者芋头,有时也加菜脯。
萝卜粄
冬至这一天,客家人称之为“过冬”。在客家地区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而吃萝卜粄则给客家人“过冬”增添了浓重的仪式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冬至倍思“粄” ,在广东惠州、河源等地,每逢冬至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打粉做萝卜粄。
仙人粄
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习俗,祖辈传下来说,这一天吃了仙人粄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痱子。这种由仙人草熬成的汁液与红薯淀粉混合凝成黑色胶冻状的粄,清凉降火,俨然是植物界的龟苓膏。
捆 粄
捆粄是客家特色小吃,捆粄据说是丰顺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
碗 粄
碗粄(碗子粄,发粄)是一种客家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在丰顺等客家地区是一种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因它是甜质,且水分较少,送人的碗粄一般一份以四、六、八、十、十二的偶数为吉祥数字。
甜 粄
甜粄,又称大笼粄,是客家地区的年糕,寓意来年生活甜甜美美。每逢过年,客家人大多都有“蒸甜粄”的习俗,还有“不蒸甜粄不过年,没有甜粄不成礼”的说法。至今在广东客家地区,过年客人来访,有蒸甜粄的人家都会把家里的甜粄切下一块送给客人,作为回礼。
笋 粄
笋粄(sǔn bǎn)是发源于广东梅州大埔传统的客家小吃。笋粄、豆粄其 *** 包括粄皮和肉馅两部分。
忆子粄
忆子粄是大埔有名的传统小吃,相传源于明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忆子粄用糯米粉作粉皮,揉搓至软韧粘结,分成小团,撒上适量的生粉,压成粄皮;特色馅料,一般以靓肉片、鱿鱼丝、豆腐干、蒜白、香菇、虾米等为原料。
薯 粄
薯粄,客家美食,在亲戚朋友聚会上少不了这道美食。薯粄的做法:先把一只大薯(分紫色和白色),去皮干净后用工具磨碎,接着在磨碎的大薯里加入鸡蛋、盐、酱油、葱花等调料搅拌均匀,待油热时用调羹拨出一小团的大薯,放到锅里煎,煎制的过程中要注意翻面,煎至表面呈金黄色即可。
人缘粄
“人缘粄”是客家一种传统习俗,每当嫁娶时男女双方家里都要蒸“人缘粄”,作为甜点馈赠亲友,取义吉祥、团圆、人缘好。
酿 粄
酿粄又称客家酿粄、酿板,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名点,属于粤菜系。广东客家地区的逢年过节的小食之一,馅料可以自由发挥,可荤可素,软糯可口,风味独特。南迁的北方移民怀念包子的味道,想做包子,但是因为没有面粉,所以只好用米粉代替了,由此产生了“酿粄”这个食品。
细 粄
细粄又叫雀仔粄,是广东省揭西县客家地带的一种传统小吃,由粘米粉加水,用手工捏出做成皮,用豆干、大蒜、虾米做馅,制成的类似饺子又比饺子稍大的馅类小吃,蒸熟就可吃,也可以加油煎。风味独特,香味十足。
煎粄
煎粄,有些地方的客家口语里叫“煎堆”。就是把糯米磨成米粉(因为单纯用糯米太过柔软,所以有的人也会拌一些糁米),然后用糖水搓成米团,再捏成一个个小丸子,下油锅煎炸出来的小食品,在表面一层通常还会粘些花生芝麻的。
菜 粄
菜粄是一种客家小吃。每年的“春节”和“冬至日”还有祭祀先人 都要用到“菜粄”。“菜粄”的做法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做“粄皮”,再来就是做馅料,馅料通常是韭菜。猪肉碎末。
煎荞粄
荞菜是客家地区常见的青菜,叶子比较粗,荞头很脆,清炒可以做菜,荞头可做泡菜,聪明的客家人旧时就发明了用荞菜来做煎荞粄。
眉豆粄
眉豆粄是客家地区清明拜祭祖先、缅怀先人的主要祭品,已有300多年历史。它的皮选用水磨纯糯米粉,以眉豆和白糖做馅,其形状像发芽的种子,寓意万物生长、开枝散叶、平安大吉,趁热吃甜蜜缠绵,伴有蕉叶的清香,吃过口齿留香。
苎叶粄
苎叶粄,又称为粗叶粄,是广东梅州、深圳、惠州,福建龙岩一带的地方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粗叶粄顾名思义也就要使用粗叶为原料捣出汁,和着糯米粉再辅之黄糖清蒸而成。粗叶粄有其独特的甜味使其在客家人的食谱中占据一席之地。
灯盏粄
灯盏粄的内馅是白萝卜丝,外皮用米粉浆和面粉拌和,采用鲜猪油炸制,因外形酷似古代扁圆形的菜油灯盏,故得名“灯盏粄”。
#龙岩美食记录##龙岩头条#
友友们记得有一期我发的(我的家乡记忆)吗,现在来给大家看看我家乡小漳平的各类小吃。说小漳平其实也还是有10多个乡镇的。说到小吃漳平人还是比较会吃,当地说法叫好(hao第四声)吃。我现在要说的这些小吃不做代表性哈<大笑>只是相对比较普遍大家都会去吃的一些比较简单性的早餐类小吃,也不全部是当地特色小吃也有其他地方来的。漳平小吃是真的挺多的,哈喽同城友友们来看看我们家的小吃回忆回忆。比如:沙县小吃,福鼎肉片,兰州拉面,老金光豆腐,永福清汤粉,龙岩清汤粉,竹筒饭,芦芝大肉包(我不太喜欢)米浆果萝卜糕油炸果油条豆浆花生浆豆花(咸,甜)猪血汤,簸箕粄,肠粉等等。这里要特意说一下,有一个远方友友有问过我红红的蘑菇是啥,是红菇。应该说是福建非常不错的特产。特别是我这里都比较喜欢喝汤,红菇炖小鸡汤补血益气的,尤其是坐月子女人吃是很好的。同城友友们你们吃过吗红菇炖小鸡汤。好了今天先分享这些实在太多了说不完。小旮旯同城的友友们你们还知道其他什么好吃的留言我去搜刮品尝拍照然后来头条和远方友友分享。
福建龙岩武平簸箕粄,客家美食小吃。特点:簸箕板是著名的汉族小吃,属于客家菜。相传发源于武平一带,簸箕板是客家人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美食,因用米浆均匀摊在簸箕中蒸熟包肉(菜)馅而得名。
簸箕粄,又名“卷粄”、“带子粄”,是因为用米浆均匀摊在簸箕中蒸熟后包馅而得名,簸箕粄细嫩可口,多食不腻。武平人的早餐,就是从一盘簸箕粄开始的~
客家人的食物,带着手法、温度,甚至是力道,透露着浓浓的客家民俗风情。
客家人都会用脚板薯擂成泥浆状,再加上面粉或米粉,油炸而成香薯包。后来成为一道传统客家风味小吃也是乡邻宴请必备的饭前茶点。取材自蔓生的大薯(紫玉淮山)养胃补脾、生津益气,其外壳香脆,内里软糯清香。
薯包的主要原料是脚板薯和面粉。脚板薯,也叫大薯,缠绕藤本作物。农历二三月切薯子小块沾草木灰下种,农历八月底成熟。
1.把大薯薯皮刮干净。
2.用薯刷子或陶器刷成糨糊状,加上适量的面粉,如果过于黏稠,还可以加点干净的水。
3.将盐、姜末、葱花等调料加进去,反复拌匀。下锅时,左手握拳状,让薯羹从拇指与食指间留有的孔隙中溢出,形成圆形。右手再用调羹接上,放入滚烫的油锅中,用铁笊篱上下翻动,炸成金黄色就可以捞出了。
4.香气扑鼻,色、香、味俱全的炸薯包准备出锅。
5.紫薯包子做好啦,一口下去,香气在口舌间缓缓晕开,当真是余味无穷。
既然是油炸的美食,客家人自有妙计对付上火这回事——开吃前喝上一碗淡盐水,蜂蜜水,如此一来,健康与美味兼得。
珍珠粉:珍珠粉系永平乡帽村人上祖在蜀地做官传入。以粳米磨浆沉淀再经特殊工艺制成,颗粒状,洁白如珍珠。(这个珍珠粉与珍珠可没有半点关系哦)咸甜皆宜,鲜美滑爽可口。
珍珠粉外观晶莹透亮,赏心悦目,吃起来嫩滑爽口,鲜香不腻。作为一道历史久远的客家美食,珍珠粉的特色在于做工精细,有着严密的 *** 流程,要经过选米、磨浆、挤压、晾晒、反复筛等多道工序。
珍珠粉烹煮 *** 考究,待锅中水沸后,将珍珠粉撒入,煮熟后捞出用清水漂净,再用肉汤、佐料配煮,加以适量调味品,即可趁热食用。一碗珍珠粉,满满客乡情!
带你认识三种龙岩美食一、簸箕粄
簸箕粄是著名客家小吃,属于粄的一种。发源于闽西客家地区武平县、长汀、上杭一带。因旧时用米浆均匀摊在簸箕中蒸熟包后包馅而得名。
二、河田鸡
河田鸡嘴黄毛黄脚黄,又叫“三黄鸡”,是优良品种,历史上曾是送给皇帝吃的贡品。当地还有“一个鸡头七杯酒,一对鸡爪喝一壶”之说,连鸡头、鸡爪都这般味美,足见河田鸡有多么好吃。
三、灯盏糕
汀州灯盏糕因形似古代扁圆形的豆油灯盏而得名。入口酥脆,因其迅速膨胀的过程如同变魔术一般,又称为“魔术糕”。味道超赞的,值得带回家。
要说福建之一网红城市,非厦门莫属,尤其每年暑期都是厦门游最火的时候。除了鼓浪屿,厦门可游玩的地方不少,但大多不算耗时,几天时间就能全部逛遍了,因此时间充裕的游客也会到厦门周边转转,比如距离厦门160多公里的龙岩市,去看著名的永定土楼。永定土楼于2008年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然后又因为一部国产动漫《大鱼海棠》而爆红,每年都吸引很多人到此打卡。因为地处山区,到永定土楼的交通不算方便,报个一日游的团是更佳选择。
一天时间看看土楼足够了,只是游客在吐槽难吃的团餐之余,却不知道厦门人也爱去龙岩。他们对于家门口的景区没什么兴趣,而是为了去龙岩吃。
地处武夷山脚的龙岩,境内溪河众多,福建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和汀江皆发源于此,可以说龙岩的每一道美食,都是青山绿水的馈赠。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客家祖地。客家菜乡土风貌明显,用古朴的烹饪技艺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像一首朴实而长情的小调那样迷人。
永定梯田
客家人的早餐,一份"吃掉一头牛"
养在山间的猪牛鸡鸭,喝山泉水,呼吸最清新的空气,肉质肥美香味浓郁,所以客家人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肉。一份早餐吃掉"一头牛",说的就是龙岩连城的"九门头":牛舌峰、牛心冠、牛肝、牛腰、百叶肚、牛里脊肉、牛泥肚、厚肚裙、蜂窝肚等牛的九个部位,用名为"红军可乐"的客家米酒煮至入味,再浇上用米酒爆香的姜碎提味去腥。可能有人会觉得一大早吃那么多肉类内脏太油腻,但对于连城客家人来说,吃完后一整天都精力充沛。
不过在龙岩市里,大家的一天更多是由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兜汤开始。"兜"是客家话,有"端"的意思,所以喝牛肉兜汤要端着碗喝。龙岩牛肉吃起来嫩滑而有弹性,秘诀在于牛肉下锅前洒了地瓜粉,而且要抓匀,使地瓜粉完全渍进牛肉纤维中。肉汤中要加入胡椒粉,一口鲜美的牛肉配一勺微辣辛香的鲜汤,尤其冬天时足以抵御湿寒。
此外龙岩的牛杂汤也很有名,牛杂汤到处都有,但龙岩的独有一番风味,汤里除了常见的牛肠、牛百叶及腱子肉外,一定要搭配清甜的白萝卜。萝卜能中和肉的油腻,跟牛杂是绝配。
龙岩小吃:客家小食的精巧
龙岩人小时候大多被家长训过:"吃零嘴吃那么多,等下还要不要吃饭啦!"小孩在这座小城里背着家长吃小吃,吃几样就饱了。
驰名中外的闽西八大干,是龙岩一带小吃的代表,而武平猪胆干又是"八大干"之首。选新鲜且呈深褐色的"糯米猪肝",不摘除猪胆,将其完全浸泡在浓盐水中,加上适量高粱酒、八角、茴香、肉桂、花椒等调料,等胆汁渗透之后,捞起来吊晒,每隔2-3天整形一次,保证猪胆肝颜色匀称、外形美观。吃的时候只要蒸熟趁热抹一层芝麻油,放凉后再切成薄片拌入些蒜。既可以当主食配菜,也能当零嘴吃。
而灯盏糕,则是龙岩更流行的油炸小吃。"灯盏糕,溜溜圆,又想食,又无钱。"这句童谣在龙岩人尽皆知,就是物资匮乏年代时人们对这种小食的渴望。隔壁温州人也吃灯盏糕,一般是油炸外壳加萝卜丝与肉馅的内里,龙岩灯盏糕也有无馅的,又叫油炸饼。过去灯盏糕是旧年岁的盼望,如今随时都能吃到了,也是馋嘴孩童们小小的满足。
粉粄(bǎn)芋薯,客家主食来一套
小吃只是生活的点缀,客家人的生存智慧更表现在主食上。"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山","番薯芋子半年粮"。过去闽西山区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没有足够的土地用来种稻米,客家人靠地瓜干、地瓜叶、地瓜粉、芋子饺、煎薯饼……来度过缺食少粮的岁月。
龙岩芋子包,皮是用手打芋泥与地瓜粉(或木薯粉)二比一混合,再经过反复敲打制成。面皮包上猪肉、笋干、香菇等,最后撒炸葱和胡椒粉清蒸,绝对让芋泥控们欲罢不能。
用米浆或米粉制成的粄,则是客家人的乡愁。龙岩簸箕粄,有点像肠粉,但讲究磨浆的米要老,用清水泡一夜,这样蒸熟后的粄皮更嫩滑。龙岩清汤粉,听起来清汤寡水,但其实清汤是猪筒骨高汤,清淡却不失厚度。
如果永定土楼在你的旅行计划清单上,可以预留一点时间,好好品尝这座福建的美食之城。
簸箕粄,源自感恩的客家小吃点击上面蓝字关注“全球客家名人堂”,跟着客家名人看世界,原创随笔为主。
今天在北京艎海传奇海鲜自助餐厅(朝外大街丰联广场),与来自龙岩、梅州的一众客家乡贤一起,品尝了吴盛伟、林燕、吴荣新等几位低调名主厨的地道客家菜。
菜品食材皆是客家乡贤们从老家空运而来,并亲手 *** 。一时间舌尖又品尝到了家乡的味道,温暖妥帖得很。
满桌的客家好菜(摄影:客名君)
这次的客家美食太丰盛,有吴氏私家牛肉丸、簸箕粄、石斛老鸭汤、河田鸡……平时客名君写文章总是偏长,所以今天想惜字如金,只介绍其中一道客家特色小吃,就是龙岩客家的簸箕粄。其他以后慢慢介绍。
什么叫簸箕?簸箕是我们客家人从小在乡间常见的,可以盛、挑、铲的竹制器具。客家人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立刻找到。
我们常见的簸箕是可以挑的,有两个长把手,而簸箕粄是在圆形的簸箕上做的。今天吃到的簸箕粄,莹润美味,形似春卷,样子如下:
刚上桌的簸箕粄(摄影:刘增荣)
簸箕粄是著名客家小吃,发源于龙岩上杭县官庄畲族乡。过去,是用米浆均匀摊在簸箕中蒸熟后包馅,因此得名。
刚卷好的簸箕粄(摄影:刘增荣)
与粤赣两省接壤的闽西武平县,3万多人的县城,据说卖簸箕板的小吃店就有100多家。如按人口计算,每300多武平城关人就拥有一家卖簸箕粄的小吃店。据说武平的簸箕粄大多只开早市做早点供应。
快被大家抢光了的簸箕粄(摄影:客名君)
簸箕粄的味道真是美绝,但是每家的馅儿不尽相同。上杭人把簸箕粄叫“卷筒米”。簸箕粄的样子,有些像广州肠粉或梅州捆粄,但是其实并不一样。
广州肠粉长这样,潮州人也吃。里面的馅儿和簸箕粄比起来,要简单一些。
广州肠粉(来自 *** )
梅州捆粄比簸箕粄短一些,馅料也不一样,来自丰顺,就是他信英拉的祖籍地丰顺。这里也是央视常常光顾的美食之乡,2018年舌尖2拍摄的全牛宴,就是在丰顺。闽西连城也有捆粄。
梅州捆粄( *** 图片)
簸箕粄是怎么做的呢?
过去是要先用石磨磨出米浆来,然后摊在簸箕上,同时备好馅儿。米浆初凝,就放到蒸笼中蒸熟。然后切成块儿,包上馅儿,卷成卷儿,撒上料儿。
推磨的客家妹子(来自 *** )
旧时,石磨就是客家妹子的宝贝,可以变出各种粉,各种豆浆、米浆来。可以脑补一下那个画面,穿着大襟衫、戴着头巾的客家妹子把各种美味的绿色食材,做成好吃的食品,用来招待客人。
美食的炮制总有一个过程, *** 者的匠心贯穿其中,让我们想起家乡人忙碌的画面。这次簸箕粄的 *** 过程,也不例外。
做簸箕粄的主厨林燕,来自龙岩上杭官庄畲族乡,此地正是簸箕粄的发源地。既是客家妹子也是客家媳妇的她,从小就喜欢老祖宗传下的这门手艺儿,当然,也是热爱客家美食的“吃货”。
美食炮制不厌其工,林燕从中午一点来钟就开始忙碌了。
摊米浆(摄影:刘增荣)
之一步,将打好的雪白米浆,均匀地摊在簸箕中。旁边,各式各样的馅料已经弄好,香菇、四季豆、笋丁……来自她的独家配方。
放馅料(摄影:刘增荣)
第二步,当整个簸箕都摊满米浆,放到蒸锅中。
蒸熟后,趁热剥下,在簸箕上摊平,按一定的配比放上馅料。
卷玉带(摄影:刘增荣)
第三步,拈住米粄两边卷成长条,将馅料裹在里面。
每卷一个簸箕粄,大体需要五分钟。
卷好之后,在上面浇上做好的调味汁,大功告成!
簸箕粄特写,里面的馅儿方显技术一流
(摄影:客名君)
簸箕粄,既然是武平、上杭一带客家人的待客佳品,像这样名字这么有特色的小吃,往往都有故事。簸箕粄,是怎么来的呢?有什么故事吗?
客名君查了查,也问了问,原来,是一个感恩的故事。
据说过去武平有位中年汉子外出学艺经商,三年多来杳无音信。一年中秋前夕忽然回来了,家人和邻里纷纷贺喜。妻子告知丈夫,三年多来多亏乡亲热心相助才得以维持生活。汉子听了感动不已。为答谢乡亲们,夫妻俩决定中秋节给大家做点好吃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汉子就起床,操起柴刀径直向屋后的山上走去,不一会儿找回一根碗口粗的毛竹,劈开后剖成一片片的竹篾,用竹篾编织了一个圆如满月的竹匾簸箕。
簸箕(来自 *** )
妻子坐在旁边一边看一边琢磨,忽然有了灵感。遂将自己亲手种出的米放进石磨磨成米浆,接着用小勺把米浆均匀地舀到簸箕里,再放入锅中。蒸至锅中的水开后,揭盖取出簸箕,趁热将簸箕上的“米浆”剥下。
已熟的米浆又白又薄又柔软,如凝脂白玉一般,包上做好的馅料卷起。做出来像一条带子,她就随口取名为“带子粄”。
形似玉带的簸箕粄(摄影:林敏 )
众乡亲吃着夫妻俩一起 *** 的新奇食品,个个喜笑颜开,赞不绝口。据说还有乡亲吃了簸箕粄后,不久就生了儿子……(这个倒是奇了!)
夫妻俩把做法告诉乡亲,因为使用簸箕,这种因感恩而用心创造的食品渐渐被大家传名为“簸箕粄”。之后,簸箕粄的美名,越传越广。
据说,武平、上杭的客家人在逢年过节或粮食丰收或有亲朋好友光临时都会做簸箕粄,好客之俗寓于其中。如今,簸箕粄,成了外出武平客家人、上杭客家人品味和寄托乡愁之物。
客家土楼(来自 *** )
所谓乡愁,就是我们的味蕾留着年少时对故乡味道的深刻记忆,而当身居异乡,这个记忆就浮泛起来,只有地道的美食,才能消解某种空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客家人在异乡吃到地道的客家菜,会觉着温暖妥帖的缘故吧。
就像《风味人间》里面说的:“有多少人远离故土定居他乡,就有多少人追根溯源寻找同族,食物也是如此;每一次当我们追问自己来自何方,也开启了对风味的寻根之旅。”
“地道”,就是我们的舌尖和家乡的一次完美连接,一次完美的寻根之旅。再次感谢 *** 美食的各位乡贤!
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进入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的“索引”
可按人名或关键词查找浏览客名堂的
全部历史文章
~~ ~~ ~~ ~~ ~~ ~~ ~~ ~~ ~~ ~~
关注这个号的人,都是有趣有品位有格局的
上杭县,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北接长汀县、连城县,南接永定县和广东省蕉岭县,东临新罗区,西与武平县接壤,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上杭县要品尝一下的8道地方美食。
1、南阳糍粑
糍粑,闽西各县市都有,但南阳糍粑最为盛行,上杭县南阳镇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现在的街市里虽然时而有糍粑卖,但那些机器 *** 的糍粑并不地道,吃起来总还有饭粒的感觉,在香、韧、甜等方面也没有南阳糍粑来得痛快。
2、上杭鱼白
上杭鱼白是上杭县的特产,又称烧鱼白,是用鱼肉和肥肉打成的肉泥,配上地瓜粉、鲜荸荠和葱白等一起制成的。色香兼备,是别具一格的绝妙佳肴。
3、上杭萝卜干
上杭萝卜干是福建上杭县的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福建特产闽西八大干之一,它香脆可口,具有补脾益气等作用,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品,其名传扬国内外。
4、黄米馃
是上杭客家传统美食之一,它以当地粳米为原料,经掺入用山上的“米果柴”等植物烧成的灰制成的“灰水”蒸熟,最后有大石臼春烂而成。由于黄米馃原料粳米的质地半软半硬,再加上灰水的增脆和去黏腻作用,因而使其吃起来口感韧中有脆、软而不黏、清爽嫩滑、多吃不腻。既可在刚制成时趁热蘸糖即吃,也可回锅用油煎炸后食用。
5、牛肉兜汤
兜汤,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兜汤名字来由有两种:1、做兜汤的时候,所有食材都是放在一个漏罩里兜着,烫熟后再放入碗里,所以有兜着做的意思,因此叫"兜汤";2、客家语中,"端"(本意是端在手上)发成"兜"(dou),端着吃的汤。为什么端着吃,因为这类汤的最早是穿大街走小巷的商贩 *** 的(在古代所有商贩都是挑着担满街走),后由于美味可口,因此客家人习惯性把这类做法的汤取名叫兜汤。
6、上杭油炸糕
福建省闽西一带的小吃,永定、连城也有,但上杭的油炸糕更好。上杭油炸糕的配料和油炸 *** ,有它的独到之处,因此别具风味,是很多上杭人的更爱。
7、簸箕粄
簸箕粄是著名的客家小吃,属于粄的一种。发源于闽西客家地区武平县、长汀、上杭一带,因旧时用米浆均匀摊在簸箕中蒸熟包后包馅而得名。
8、炸肉
“炸肉”是咱们上杭人的一种传统美食,逢年过节喜庆宴会都离不开它,香喷喷酥炸肉丸,品尝后齿唇留香,圆碌碌金银满屋,过新年团团圆圆,这是客家风俗传统,好意头。
以上是给大家分享的上杭的8种地方美食,味道都很不错,到上杭的朋友可以找找尝尝,上杭的美食还有很多,各种粉、各种馃,都很好吃,欢迎上杭的朋友给留言进行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闽山闽水物华新】龙岩 | 摊牌了,龙岩人的快乐是碳水给的摊牌了
龙岩人的快乐都是这些碳水给的
既然这样
那就选择和碳水和解吧
什么卡路里啥的
都一边儿去
我们要和美味共进退
龙岩清汤粉朴实无华,没有酸辣粉酸辣 *** ,更没有螺蛳粉“回味无穷”,它是一碗简单却不普通的清汤粉,对龙岩人来说,它早已是一份独特且无可代替的存在了。
图:龙岩吃货团
你可以加咸肉、肉皮、牛肉、各种卤煮,只要你喜欢~
图:龙岩吃货团
龙岩八宝饭就像“聚宝盆”一样,除糯米外,里面还有红枣、金桔、桂圆、冬瓜条、油葱等八九种配料。八宝饭是一道传统菜肴,每逢喜庆节日,婚嫁宴客,龙岩人都会端上八宝饭,寓意甜蜜吉祥。
不爱甜口的可以选择龙岩油饭,一口入嘴,香喷喷~
永定芋子包是客家人家喻户晓的美味佳肴,里面包着各种馅料,其中笋干、香菇、肉粒最为常见。在民间,有吃上芋子包,包银包金包发财的说法,又有团圆吉祥的寓意。
图:小红书@圆滚滚
客家人变着法子烹饪芋子,这不就有了芋子粄,各种馅料炒香,放水后再倒入烫好的芋子粄,每一块芋子粄都吸收了浓厚鲜香的汤汁,口感又不失Q弹,怎能不爱?
图:小红书@文季
高陂线面,又叫丝线面、长寿面。客家人小孩满月、周岁、成人生日、老人祝寿,以及一切喜宴,煮线面都不剪断,意为“长命百岁、好事密密、福泽长绵!”因口感好,已经是饭桌上的常客啦~
图:PINRUI品锐
上杭的捏甲子是独特的“米饺子”,在上杭的老街,食店的蒸笼上冒着热气,大米的香味弥漫整条街,美好的一天,从点一份捏甲子开始!
以上两图:PINRUI品锐
快乐的碳水怎么能没有油炸食品,上杭糖枣向你散发魅力,圆球形状、色泽金黄、外酥里脆、香甜可口,你能挡住诱惑吗?
簸箕粄对武平人来说就好比广东人对肠粉的热爱,早餐必备。用上好的大米磨成米浆,其皮子Q弹嫩滑,加上应季的蔬菜来配馅料,别提有多好吃!
捆粄据说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就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
传说黄粄是皇上钦赐的米粄,喻示本年的丰收和来年的希望。“皇”与“黄”同音且颜色泛黄,故称黄粄。黄粄的食用 *** 多种多样,无论蒸、炸、煎、炒都别具特色。
烂粉是连城地方特色早点,以米粉煮烂加以滑肉,葱花或香菜为辅料,与油条或者灯盏糕实乃绝配。味道鲜香爽滑,浓郁香醇。
珍珠丸是连城传统风味名点,外层裹糯米,晶莹剔透如珍珠,造型别致美观,食之鲜香软糯适口。
对于吃货来说,夜宵怎么少得了?连城砂锅成了夜里最畅销的美食,有鱼片汤、牛肉汤、猪肉汤等,还可以搭配面、米粉等,可任意组合,现买现煮。
长汀煎薯饼真的要开挂!外焦里嫩,一出锅就香遍街头巷尾,软软糯糯,沾上米酒更是香气逼人。
图:YOYO
白头公糈是长汀客家独具特色的地方小食,软糯可口,具有一股淡淡的白头公草味。具有和血补中,顺畅通便、益气生津,对高血压、及肠胃疾病亦具食疗功效。
米浆粿作为漳平的特色小吃几乎占据了漳平几代人的记忆,因形状层层叠加,也叫千层糕,入口柔嫩爽滑,满嘴飘香。
团圆糊也叫“八宝糊”,里边有各种各样的佐料,形状像粉冻,用汤勺舀着吃,入口软糯咸香,各种佐料相辅相成,一口下去,好吃到就怕你吞了舌头~
图:小红书@酒酿小元子。
萝卜糕也是漳平代表性地方小吃之一,去皮刨丝的白萝卜加入高汤熬煮,加入炒香的猪肉薄片以及虾米等,一同放入米浆中搅拌,再进蒸笼蒸熟,后切成薄块煎炸即可,香气四溢~
图:小红书@逛吃火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支持你减肥
但是!
答应我,先来趟龙岩好吗?
体验过碳水的快乐后再减也不迟啊!
转载来源:文旅龙岩
早上想省钱没喝豆浆,又吃油饼一个4元,簸箕粄5元,一天都渴死了早上想省钱没喝豆浆,又吃油饼,簸箕粄,一天都渴死了,中午吃瘦肉羹8元,豆腐煎蛋4元喝了热茶,下午就渴,吃烧仙草10元,凑单吃鸡排5元也易渴,傍晚熏鸭细粉10元,晚上又饿又渴,10点17分还出去喝了杯曲香茉莉折价4.8,吃了一根卤鸡翅7.2,肉很柴,便宜就是。喝茶地方也被蚊子咬死。又去买了2斤西瓜3.5,晚上西瓜不好吃,不怎么甜。昨天下班路上有卖青香蕉1斤1元没买可惜,今天没了。以后还是晚上吃老百姓快歺店,有汤喝,吃的很饱,旁边水果也不错,一边还有卖油饼之类的。今天吃的花了51.5, *** 特价1元葵花洗衣液1斤。共花52.5元。
太客气了!龙岩这位客家老板发话:进店消费就送猪肉汤或簸箕粄龙岩人的早餐,少不了这些“粄”
〓簸箕粄〓
簸箕粄在龙岩人心中的位置非同一般!上至花甲老人,下至智齿幼童,对ta的爱那都是深入骨子里的!
论一份簸箕粄的基本素养,这个米浆必须得是新鲜磨制,直至浓稠粘腻状,才算合格!
里面的馅料得是新鲜的豆角,切成小碎状,加以地方特色的配料进行拌至,颜色翠绿且清新
点睛之笔就要属这一小勺的油葱了!量加得恰到好处,既不会让簸箕粄太过于清淡,也不至于太过油腻~
端上桌后,就迫不及待地对ta下手!赶紧夹上两条,一口塞进嘴里,哇~晨间的之一股力量
〓黄粄〓
来自武平的黄粄,样子特别讨喜!Q黄的颜色,特别萌!
身子是椭圆滚滚的,夹的时候可要小心,因为ta真的很会“溜”!弹性也很过人,筷子一按压,就能立马回弹
〓芋子粄〓
武平的芋子粄一直是小编的心头好!尤其是淋上了姜蒜蓉和葱花,我的天,这个勾人程度必须是一百昏~
淑女的吃法记得要pick,用筷子从中间扒开,分成小块来吃,精致的猪猪女孩就是你啦!
〓南瓜粄&苎叶粄〓
南瓜粄和苎叶粄虽然是炸物,但是吃起来却不怎么油腻,当做早餐也很合适哦~
脆软度刚刚好,柔韧度十分好的身板,给ta卷卷卷,啥也别说,啥也别问,抓紧享受就对了!
自制的手工小吃,每样都很走心~
手工自制的的小吃不论历经多少年,依旧是很多人的挚爱
〓芋子包〓
手工揉制的芋子皮,包裹上咸香的香菇碎和肉沫,面上浇少许自制油葱
软弹适中,之一口是满满芋香,第二口浓郁的香菇味,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味道,耐思~
〓小笼包〓
在店内常年居于热搜榜的小笼包,是老板自制的,样子白白胖胖,不管你是什么口味,只要你是食肉星人,就不能错过它!
一口咬开,满盈盈的内馅,粗略一看,至少得有3种食材以上!多重食材的倾情叠加,感觉每一口都有惊喜
〓蛋饺〓
黄澄澄的蛋饺,像极了挂在夜空中的一轮弯月,闪耀动人
但不管你的颜值有多高,都是逃不出小编的手掌心!这一蒸笼全是我的,你们谁也别和我抢,哈哈
早晨喝碗汤,补身又暖心
〓武平猪肉汤〓
转眼到秋季,天气干燥,这季节在晨间来碗汤是再好不过了!尤其是这碗拥有N多fans的武平猪肉汤
汤里有三宝,猪肉、猪肝和小肠,但你放心,这可都是正宗武平做法,处理得很干净,丝毫没有腥味
〓草根汤〓
前一天疯狂尬酒的胖友,这碗草根汤你可一定要喝上!护肝又提神
来自猪猪身上的宝贝—罗汉肉做主角,糅合上小肠、花生以及草根块一起炖煮,鲜美说的就是ta~
工作前喝上一碗,不仅消除了前一晚的疲劳,还提起了今日一整天的精神!特别要提:碗里的肉肉都好大块,吃起来特别带劲~
敞亮舒适的用餐环境,早餐首选
早餐吃得好,一天没烦恼!来品味清香肉汤店食早餐,就会让你一天的烦恼都统统甩掉!
这里的环境敞亮舒适,妥妥的早餐首选地,点餐区与用餐区分离开来,相互不打扰
店家信息
品味清香肉汤店
折前人均丨¥6
营业时间丨06:30-13:30
营业 *** 丨0597-5258253、0597-2235352
店铺地址丨新罗区莲新中路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