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吃的美食之一了。好吃的海鲜有小龙虾、螃蟹、鱼类、扇贝等等。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下鱼类的一种——鳡鱼,鳡鱼大多居住在湖泊和江河的中上游的地方。鳡鱼是一种非常凶猛的生物,但是鳡鱼做出的美食口感是极其好的,鳡鱼分为养殖的和野生的。那么你们知道鳡鱼怎么做好吃呢?下面就由小编带你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红烧鳡鱼
1.食材:鳡鱼、油、盐、大葱、姜、黄酒、生抽、白糖;
2.先将鳡鱼处理好,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备用;
3.起锅烧油,放入大葱和姜翻炒一回儿,直到有香味为止;
4.再放入切好的鳡鱼,继续翻炒;
5.依次倒入黄酒、老抽翻炒,再倒入生抽,加入水煮一回儿;
6.起锅加上少量的糖,提鲜即可。
二、鳡鱼汤
1.需要的食材:鳡鱼、大葱、蒜、生姜、油、料酒;
2.先将鳡鱼洗干净切成段,起锅烧油放入生姜片;
3.将切好的鳡鱼段放入锅里煎,不要是大火,再放入生姜和蒜;
4.在散上盐,倒上适量的料酒,焖一会儿;
5.倒入水,漫过鱼更好,再用小火炖一会儿,再下一些葱花即可。
三、鳡鱼烧茄子
1.食材:鳡鱼、茄子、大葱、蒜、姜、花椒、酱油、料酒、盐、味精、白糖;
2.先将鳡鱼清洗干净切成段,再将大葱切好,姜切成丝;
3.起锅烧油,放入切好的大葱段、蒜和姜丝翻炒一会儿;
4.再倒入酱油、花椒和白糖再次翻炒;
5.倒入清水,放入茄子和鳡鱼;
6.先用大火烧一会儿,再用小火炖40分钟左右,倒入一点味精在装盘即可。
四、清蒸鳡鱼
1.所需的食材:鳡鱼、葱、生姜、料酒、豆豉、油;
2.先将鳡鱼洗干净,切成小块,再用葱、姜和料酒腌制一会儿,去除腥味;
3.将鳡鱼块放入锅里蒸个8分钟左右,再将鱼取出来,都掉汁水;
4.起锅装盘放入葱丝,再浇上豆豉,再将油烧好浇到鳡鱼上就可以了。
鳡鱼是一种很凶猛的生物,要想去吃鳡鱼的话,个人介绍你们去市场购买,当然也可以自己去垂钓。看了上文小编的介绍,你们应该了解了有关于鳡鱼的一些相关做法了吧。鳡鱼怎么做好吃呢?要说鳡鱼怎么做好吃,这个问题的前提就得先看看你喜欢吃的口味是什么样的,再根据你的口味来做鳡鱼的相关的食物就可以了。
鳡鱼别称黄颊鱼、水老虎、大口鳡等,分布非常广广泛,我国自北至南的很多水系都有鳡鱼的身影,其肉质鲜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有暖中、益胃、止呕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反胃呕吐等症。
因鳡鱼具有较高的养殖经济价值,所以很多人选择人工养殖鳡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鳡鱼的养殖技术吧!
鳡鱼的生长习性
鳡鱼是淡水鱼类中的广温型品种。生存水温范围较广,适宜生长水温为16~30摄氏度,适合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养殖。为凶猛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以活鱼为食。
但在人工养殖中,若仍投喂活饵,一是养殖成本高,二是需配备饲料鱼专养池,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实践表明,鳡鱼经驯化,摄食冰鲜鱼块,也能正常生长,其驯化通常从鱼体长5厘米左右时开始。
鳡鱼的生长繁殖
鳡鱼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如果摄食正常,一龄个体体重在1.0~1.5千克之间,两龄个体3.5~5.5千克,三龄个体7.5~11.0千克,四龄个体可达15.0~20.0千克。
性成熟以后,体长还在持续增加,更大个体长达2米,重可达60千克。通常雄鱼三龄达性成熟、雌鱼四龄性成熟,野生状态下,亲鱼4~6月产卵,人工繁殖一般在5月份进行。
鳡鱼卵为漂浮性卵,吸水膨胀后要随水漂流完成发育。体长一米的成熟雌鱼怀卵量可达50万粒。
鳡鱼的养殖准备
1、池塘条件:池塘更好选择在环境安静、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地方。池塘周围不要有高大树木,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阻碍空气流通。
养殖池的大小一般为3~4亩,水深1.5~2米左右。更好用土池养鳡鱼,土池里有大量浮游生物,可以为鲢鱼鳙鱼提供一些活饵。
2、养殖设备:养鳡鱼要配备必需的增氧机械,另外要配备几台水泵,还要准备捕捞鳡鱼夏花、商品鱼和亲鱼的不同网具。
鳡鱼性情急躁,捕捞时会拼命乱冲乱撞,一层网很容易被撞破。2龄和2龄以上的鳡鱼要用双层网捕捞。里面一层是网孔较小的网,有一定弹性,可以缓冲鳡鱼的冲撞,外面一层是网孔较大的尼龙网。
3、清塘消毒:鳡鱼放养前要对清塘消毒,用生石灰加水稀释全池泼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80千克左右,既可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又可以有效地改良底质与水质,消毒后经2~3天通风暴晒,就可以注水了。
4、水质条件:鳡鱼是生活在江河湖库里的淡水鱼类,养鳡鱼更好用江河湖库的水,这样的水体浮游生物丰富,氧气充足,有利于鳡鱼健康生长。
养殖用水的pH值要保持在7.0~9.0之间,每升水体氨氮含量不高于0.03毫克,盐度不高于5‰,水体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毫克每升以上,另外水体的透明度要在30厘米以上。
鳡鱼的亲鱼养殖
1、亲鱼选择:现在野生鳡鱼越来越少,在江河湖泊中捕捞亲鱼费时费力,而很多时候也会一无所获。鳡鱼亲鱼一般要从正规鳡鱼养殖场家引进,如果已养殖鳡鱼多年,也可以从商品鱼里选择亲鱼。亲鱼应该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性成熟个体。雌雄比例为1∶1.5。
2、强化培育:亲鱼一般在6~10亩之间的土池里进行专池强化培育,水深在1.5米~2米之间,保持水中溶氧量在5毫克每升以上。阴雨天或高温季节每天增氧4~8小时,主要集中在午后两到三点钟,或凌晨一点到六点间。
3、放养密度:亲鱼的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300千克左右,每亩池塘可以投放重量为250克的鲢鱼100尾左右,可以帮助鳡鱼亲鱼改善水质。
如果亲鱼是已经驯化好可以摄食冰鲜鱼块的,每天要投喂占亲鱼体重8%左右的鱼块。如果亲鱼没有经过驯化,池塘中必须有足够量的活饵料鱼,每天定时往池塘投入占亲鱼体重5%的活鱼。
4、成熟鉴定:成熟度好的雌亲鱼腹部膨大、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生殖孔肿胀微红,而雄鱼性成熟时,一般轻压腹部有白色 *** 流出,入水即散。
捞亲鱼后要用专用布夹兜住亲鱼,不要让它冲撞以免逃跑和受伤。往塑料袋里装入适量的水,将亲鱼放入塑料袋。再用布夹兜住,抬到充氧机处充氧,然后再进行运输。
鳡鱼的人工催产
1、催产池:催产池为半径2米的圆形水泥池,池深为1.5米左右,水深1.2米,水体可见度50厘米以上。每个催产池可以放5~6条亲鱼,一般2条雌鱼搭配3条同龄的雄鱼,如果雄鱼龄数小,可以适当多搭配一些雄鱼。
2、催产剂:每种鱼都有适合自己的催产剂,对鳡鱼来说配制出合适的催产剂是保证鳡鱼繁殖成功的重要因素。鳡鱼催产剂由三种药物配制而成,分别是鲤鱼垂体、注射用促黄体释放激素A2、注射用绒促性素。鲤鱼垂体用量为2~3毫克,注射用促黄体释放激素A2用量为200微克,注射用绒促性素用量为10万单位。
3、催产:雌鱼为体重千克数乘以0.3(毫升),雄鱼为体重千克数乘以0.3并减半(毫升)。假如雌鱼体重为15千克,注射剂量为15乘以0.3,也就是4.5毫升。如果是15千克的雄鱼,注射剂量应为2.25毫升。在催产后,要不断往催产池注水,排水口打开,用循环流动的水对亲鱼进行 *** ,保证亲鱼按时产卵。
4、受精:把亲鱼固定好后,要尽快将卵挤入盆中,多挤几次,确保鱼卵全部产出。挤完卵后,要及时将雄鱼 *** 挤入盆中。整个操作过程,要不断摇动盆,让精卵充分融合,提高受精率。授精操作完毕后,用手搅拌几下,然后往盆里撩入一些水,使卵充分吸水,并及时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环道,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入80~120万粒鱼卵。
5、孵化:鳡鱼孵化期间水深保持在1.3米左右,水流速度应根据环道的大小来控制,半小时左右能更换一次池水为更好。孵化水温以22~28摄氏度之间为宜,每天多次清刷过滤网,防止网孔被卵膜或杂物阻塞影响水流交换。受精卵在水温22~23摄氏度时约35小时左右就可以孵出仔鱼。
鳡鱼的鱼苗培育
1、放苗:放养前先清塘消毒,再注水,水深1.0~1.5米。放苗时,先将塑料袋放入池水中,并往上面泼水,让鱼苗先适应池水的温度,15~20分钟后就可以把鱼苗放到池塘里了,每亩池塘可放5~10万尾鱼苗。
2、喂养管理:鱼苗投喂豆浆就可以了,豆浆不但是鱼苗的食物还可以为浮游生物提供营养,增加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为鳡鱼提供活饵。每天每亩用干黄豆3~4千克,磨成豆浆后全池泼洒。当鱼苗体长3.3厘米时可以出售也可以转入鱼种期进行培育,生产上把这个时期的鱼苗叫做“夏花”。
鳡鱼的鱼种培育
1、阶段一(3.3~5厘米):每天每亩用干黄豆5~7千克,磨成豆浆后全池泼洒,每天定时泼洒两到三次,同时为鳡鱼准备好吃的,可以培育其它鱼类的水花苗作为鳡鱼饵料。当鳡鱼鱼苗体长5厘米时可以驯化它们采食鱼块了。
2、阶段二(5~10厘米):鳡鱼在野生状态下是摄食活鱼的,在人工养殖中如果仍然投喂活鱼给鳡鱼,就需要配套一个或几个饲料鱼专养池,成本较高。鳡鱼的驯化就是要把鳡鱼从摄食活饵驯化到摄食冰鲜鱼块。驯化过程要在驯化池中完成。
①池塘:驯化池为长方形水泥池,长7米、宽4米,每个驯化池装两个长方形网箱。网箱长6米,宽0.8米。
②投放:鳡鱼属于掠食性动物,为了驯化效果每个网箱不要投放太多鱼苗,避免鱼苗之间的竞争,通常一个网箱投放2000尾的鱼苗就可以了。
③驯化:头2~3天要先投喂准备好的活饵,过了2~3天后就可以喂吃死鱼了,先是将死鱼和活鱼一起投喂,逐步过渡到只投喂死鱼,最后2~3天先将死鱼和鱼块一起投喂逐步过渡到只投喂鱼块。经过7~10左右的驯化,鳡鱼就可以摄食鱼块了,这时又要把它们转移到大塘里饲养。
鳡鱼商品鱼饲养
1、投喂管理:鳡鱼商品鱼要坚持每天定点定时投喂,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8%。应随着鳡鱼的长大逐渐加大鱼块。鱼块的大小应根据商品鱼的大小来定。
2、水质管理:商品鱼管理期间,一般在每天中午增氧2~3个小时左右,确保水中溶氧量在5毫克每升左右。阴雨天或高温季节每天增氧4~8个小时左右。池水的PH值应保持在7.0~9.0之间,如果池水pH值低于7.0就要用生石灰进行调节,生石灰用量为15~20千克,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3、分级管理:鳡鱼商品鱼一定要及时分级饲养,把大小差不多、活泼程度差不多的鳡鱼挑出来放在同一个塘里饲养,把规格小的移到别的池塘进行专池养殖。
以上就是鳡鱼的养殖技术,作为“淡水鱼之王”的鳡鱼,其凶猛程度相信很多养鱼朋友都十分了解,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以免被鳡鱼咬伤。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祖先的狂野,在人类刚刚从树上走下来的时候,狩猎便成为了一种生存的本能。尽管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不需要再去通过狩猎来获取食物了,但是这种狩猎的本能并没有彻底消失。只是变成了我们的一种兴趣爱好,所以钓鱼人才会对钓鱼格外的痴迷,因为钓鱼本身也算是一种狩猎活动。当我们在水边收获大鱼的时候,其实和祖先们狩猎成功的喜悦是一样的,那是发自灵魂的愉悦,不是其它快乐可以相比的。最近趁着难得的休假时光,在荒野中度过了曾经无比向往的几天渔猎生活,不仅收获了最美味的鱼类,也同样收获了难得的好心情!
很漂亮的军鱼,不过我们这边更喜欢称呼它为“粗鳞鱼”,听说做成鱼生的话很美味,但是从来没有那样吃过,看来自己还是不够狂野。不过用这鱼来煲汤或是煎鱼排,也都是很不错的选择,鱼肉非常的鲜美,而且吃起来很有弹性。不像大多数的大水域,肉质都是比较沙的,炖完之后,可能一上筷子,鱼肉就烂掉了。现在这种鱼已经不是很常见了,个头大一些的也只有两、三斤,七、八斤的大鱼,好久都没有见过了!
钓这种鱼一直都是一件比较 *** 的事情,手竿钓的话不是很方便,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都是路亚钓法。相比于手竿的钓法,路亚钓法要更狂野一些,目标鱼也多是水中的大型掠食性鱼类。可惜大个头的军鱼已经不常见了,记得前段时间曾经钓过一条大鱤鱼,那种搏斗的 *** 到现在都难以忘却。不过那样的大鱼,很难经常碰到!
一共在荒野中度过了三天的时间,每一天的收获都不算太差。最后也没有把所有的鱼获都带回去,只留了一些足够解馋的鱼获,剩下个头稍小一些的军鱼,全部顺手放流了。这样一个好地方,不能索求的太多,细水长流才是正道。也许一、两个月后,落叶漫天的时节,还能够来这里放松一次!
本文由本号小编收集整理,感谢钓友分享自己的钓鱼经历,欢迎更多的钓友私信分享钓鱼经历。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钓友分享,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是“水虎”?很多人可能有和我一样的疑问。所以现在给大家科普一下:“水虎”学名是甘(gan)鱼,与感觉谐音。
鱤鱼是鲤科的一种大型鱼类,俗称黄钻。头长前端尖,吻部长于吻部宽度,嘴巴较大,口裂末端可达眼缘下方,上下额头较厚。眼睛小,鳞片薄,体表淡黄色,腹部银白色,背鳍和尾鳍蓝灰色,脸颊等鳍淡黄色。是一种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只要有它的存在,普通淡水鱼就更难生存,俗称“水虎”。
鱤鱼体型较大,且生长速度较快,长到1米以上属于比较常见。网上资料显示,此次这位长沙男子钓到的鱤鱼,并不是个头更大的。
曾经在湖北、江苏等地都捕到过鱤鱼,更大的重量达到100斤以上斤,近2两米长。
鱤鱼虽然体型大,性情凶猛,但却是可以食用的鱼类。网上还有美食博主分享鱤鱼的做法,据说这种鱼因为肉质太老,并不好吃。但还是有不少网友表示想要试一试这“水老虎”的味道。
还有网友调侃道:看到这条大鱼后,脑海中瞬间出现一千种做法。
虽然鱤鱼在我国分布广泛,但现如今,已经只有长江流域和湘江流域偶尔还能看到它的身影。
除了鱤鱼,我国还有许多巨型淡水鱼,比如说长江白鲟,被称为我国的淡水鱼王,曾发现过更大的有4米长,重达500斤,但很遗憾的是,白鲟已经“灭绝”。
提到巨型淡水鱼,不得不说湄公河巨鲶,虽然被称为湄公河巨鲶,但是我国澜沧江也有这种鱼,已知的记录为一条四米长,重300多公斤的巨鲶。
此外,还有青鱼,是一种常见的大型鱼类,已知被捕获到的更大青鱼重200多斤,长约2米。
虽然我国水系发达,各种鱼类也比较丰富,其中能长成巨物的品种也不少,但是,随着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使得许多原有的巨型鱼类都销声匿迹,如今都成为了稀有物种,有的甚至消失。
来源:网易、搜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87斤鳡鱼王出水!巨型水老虎栽到铁板拟饵上,网友却说:赶快放生鳡鱼俗称水老虎,随着长江生态环境的变好。被钓到的大型鳡鱼也越来越多。而湖北一个钓友,就那路亚打到了一条87的鳡鱼王。而他使用的假饵只是一个三五块钱的铁板拟饵上。
说句实话,想要钓到鳡鱼,基本上就得用路亚钓法。因为这是肉食性鱼,用台钓很难钓到,除非正好有小鱼咬钩,而鳡鱼恰好在吃小鱼,只能是运气+运气才能钓到鳡鱼。
但是用路亚就不然了,只要了解鳡鱼的习性,追着鳡鱼走,钓到的几率就大很多。而鳡鱼肉是黄色的跟其他很多鱼都不同。但是不少人都认为鳡鱼因为个体太大,肉质太糙,并不好吃。吃的人也多是腌制、晒干后再烹饪。
不过要说起铁板这种金属拟饵,很有意思,很便宜,而且都做的相当的可爱。不过我个人更喜欢用的还是颤逗VIB,因为更可爱啊!
而且震动突出,泳姿逼真,有非常好的诱鱼效果。
而鳡鱼的照片和视频被放到互联网后,吸引了大量的网友观看,毕竟鳡鱼王还是很少见。
不过很多人都是建议放生,理由就是这条鳡鱼成长不易。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而且现在是长江禁钓时期,能钓到这么大鳡鱼的地方只可能是长江流域或者长江的支流。
倘若被有心人举报,那说不定真的会吃了官司。
至于鳡鱼是不是应该放生,一直又两种不同的看法,因为鳡鱼吃鱼,有鱼塘就遭遇过人投放个一条鳡鱼苗导致被清塘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都不建议放生鳡鱼,会吃掉太多的小鱼。甚至几斤的大鲤鱼,被一口咬住的也并不少。
从这个事情上看,想要钓到肉食性鱼类,路亚是更好的钓法了。
路亚的手感实际上比台钓更好,肉食性鱼类的冲击力比杂食的鱼要大很多。而且台钓能否有好的鱼获,主要是辨别钓位后进行打窝,靠窝子诱鱼,而路亚则可以寻找肉食性鱼类的藏身处,不断的寻觅。
有时间和精力的钓友,也可以玩玩路亚,说不定又寻找到了更快乐的钓法呢!
价值5000元!株洲一男子钓到63斤鳡鱼,高档鱼却被吐槽很难吃?长江里面渔业资源丰富,种类众多,其中不乏一些凶猛的鱼类!
就在5月1号晚上,一位来自湖南株洲的黄先生,与朋友一同前往湘江钓鱼时捕获了一条大鱼,并且花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把鱼拉上岸!
通过辨认,才发现这是一条鳡(gan)鱼,重量达到了惊人的63斤,属于是典型的巨型鱤鱼,犹如一头小猪,可爱又有点吓人。
可能很多小伙伴对于这种鱼不是很熟悉,其实这也是一种淡水鱼。
鱤鱼,又叫黄颊鱼、鳏鱼、竿鱼、杆条鱼、大口鱤、水老虎等等,属鲤科鱼类,我国除西北、西南之外,从北至南平原地区的水系中皆有分布。其行动敏捷,是一种主要以鱼类为食的典型的凶猛鱼类,也是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
按照一般的市场价来说,野生鱤鱼基本上能够卖到80元一斤,即便是人工饲养的也可以卖到40元往上,所以这条大鱼价值在5000元左右。
因此网友纷纷表示,这么大一条鱼,被钓起来,说明这位男子力气真的不小,因为一般的人在面对这种大鱼的时候,多半难以拖上岸。所以这种“战绩”,绝对够吹上一阵子了。
但是也有很多的网友觉得,这么大的鱤鱼长起来不容易,应该进行放生,毕竟现在倡导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这条大鱼既不会卖钱,也不会放生!
不能卖钱,是因为这属于长江流域,而自从2020年开始,长江实施了10年禁渔的政策。 这个湘江流域也有自己的规定,那就是在这段禁渔期之内,允许“一人一杆一线一钩”的娱乐式垂钓(传统钓),钓到的鱼可以自己带回家或者送人,但禁止交易。
没法放生,是因为消息被爆出的时候,黄先生已经将鱼带回家杀了吃了,而且表示肉虽然很多,可是不好吃,还剩下很多放着在。
对此,很多小伙伴表示,那绝对是黄先生不会做鱼,因为作为经济鱼类,而且售价那么高,就是因为鱤鱼的几大特点:
1、该鱼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营养价值很高,人们超级喜欢吃,一向被视为高档淡水鱼类。
2、这种鱼的刺特别少,所以不管是做起来还是吃起来都比较方便。
3、《本草纲目》很早之前就提到了,此鱼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健脾益胃;温中止呕。
当然了,这都是题外话,吃一条鱼不重要,最主要是我们看到了长江流域的禁渔实施以后,现在经常能够在水里面钓到大鱼,这说明已经初具效果了。
相信真正10年时间休养生息,长江流域绝对可以回归到以前的状态,到时候才是真正的人和自然和谐。
江苏小伙钓起“水中蛮牛”,果断拿到工地加餐,本土鱼为何不放生阳澄湖位于苏州市区的东北部,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盛产70种淡水产品,其中素有"蟹中之王"美称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更是驰名中外,此外还有丰富的桂鱼、甲鱼、白鱼、鳗鱼、清水虾等水产品,所以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当然这里的钓鱼人也是非常多的,湖里被钓起的大鱼也不在少数,近日,就有一位幸运的工地小伙,钓获了一条罕见的铜头鱼!
据悉这位来自常熟的钓友在工地上班,平日只要有时间就喜欢去钓鱼,这次工地的项目就在离阳澄湖不远的地方,这对于钓鱼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真的是上班钓鱼娱乐两不误,要不说这幸福感还是来自于老板呢!
这天下着雨,工地安排休息一天,老规矩还是去钓鱼,于是小伙拿着路亚竿去湖边“碰运气”,拿出波爬饵绑上就开始了作钓,没过一会,在连续的点抽配合快速的收线后,没想到居然中鱼了!小伙立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自己钓上的大鱼也不在少数,对于这种情况也能从容应对,好在自己有备而来,线组用得也大,溜了一会后大鱼就出水了,一看原来是一条黄头白鳞的鱼,看上去有一米多长,虽然自己对这种鱼也有所了解,但钓到这么大的也是头一次!
原来这是一条鱤鱼,俗称水老虎,对于这种大鱼,小伙想都没想就准备将其带回工地和大伙分而食之,到工地后叫来帮手抬到食堂门口,很多工友前来围观,一来确实没见过这么大的鱼,二来有的人也不认识它,当有人问小伙为何不把它放生了,长这么大也不容易,但小伙听后直摆手,说这是“害鱼”放不得,大家尝尝鲜吧!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小伙坚持将鱼吃掉呢?有养鱼经验或者会钓鱼的人对此肯定比较了解,尤其是养鱼人,对鱤鱼可以说是“不共戴天”,有鱤鱼就没收成,这也是跟它的“水老虎”外号不谋而合。它又叫黄颊鱼、大口鳡等,古人叫做鳏鱼,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地区。
《本草纲目》曾有记载:鱤鱼生江湖中,……大者三、四十斤。啖鱼最毒,池中有刺,不能蓄鱼。它是名副其实的掠食性鱼类,所谓的大鱼吃小鱼在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是淡水鱼类中十足的吃货,胃口超大,成年之后一天足足要吃三四十斤的食物,所以在人工养殖的鱼塘里只要混入一两条鱤鱼,全塘的鱼都能被吃光,所以在以前根本没有人能养得起它!
它的蛮横来自于自身的实力,其嘴巴很大,齿末端呈钩状,下颌前端正中有一坚硬突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嵌合,咬合力惊人,只要被咬住基本上就难逃一劫。另外它的身体细长如梭,游泳迅速,行动敏捷,具有超强的游泳能力,两者一配合只要被它盯上的鱼也沦为口中之物。
能在16 -30℃的水温中生存,生长迅速,一鱼龄一般能长到2~3斤,二龄能长到8-10斤,四鱼龄能长到30~40斤,这种鱼的生长是不会停止的,更大的体长可达2米以上,体重超150斤,属于一种比较广谱性的淡水经济鱼类。
常在江河湖泊水域的中上层活动,吃相非常不好看,基本上不分场合和对象,只要自己没吃饱看到了上前就去攻击,包括强悍无比的黑鱼,鳜鱼等,甚至还会同类相残。就算到别的鱼嘴里的食物,它都要上前抢食,否则来个黑吃黑全打包,简直就是目中无鱼,堪称淡水大胃霸王鱼!
就算是人类有时候对它也是没办法,尤其是在以前捕鱼工具和技术不好的时候,即使是将其网住了,也可能被它挣破渔网而逃跑,是名副其实的水中蛮牛!当然也有发生鱤鱼袭击人类导致死亡的事件,就是在它们高速游动的时候,水中的人被直接撞到了胸口致命部位导致的悲剧。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不管是用什么工具都是能将其请上岸的,包括渔网,钓具等,而鱤鱼也因好吃的天性而被不断捕猎,虽然体长一米的雌鱼怀卵量可达50万粒,但也经不住吃货们的索取,尤其是绝户网以及泥鳅党的扫荡下,很多水域很长时间都见不到这种鱼了。
也正是物以稀为贵,如今市场上鱤鱼的价格能卖到大几十元一斤,所以就有人开始人工专门养殖鱤鱼的,当然有养殖就难免有逃逸,受苦的只是野外水域的其它小鱼们,如果在以前生态环境好的时候,鱤鱼的存在是非常合理的,但随着渔业资源的锐减,鱤鱼成了小鱼们更大的威胁了,所以一般捕获它们的时候,是不建议将其放生的,虽然它也属于实实在在的本土鱼类,但鉴于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还是吃为上策,这和大多数吃货们的想法也是不谋而合!
2019年10月5日,湖北丹江口水库一渔民捕获一条重达104.4斤的鱤鱼,足有一人高,后被渔业公司收购,就连工作人员也称是头一次遇到超过100斤的鱤鱼,最终以50元一斤的价格被售出。
2021年8月,据《十堰晚报》报道:近日在湖北十堰,一位老大爷钓获一条198斤巨型掠食性鱼类,后被确认为鱤鱼。
有人说鱤鱼的肉不好吃,就像瘦猪肉一样柴,其实在吃货的眼里,只有不会做饭的人,没有不好吃的菜,在经过大厨的一番刀火功夫后一切都是那么的可口。其实鱤鱼已经成为了一种大型名贵的食用淡水鱼,肉质紧实细腻,味道鲜美,在晒制成鱼干后不仅能长期保存,还不失原来的鲜美,鱤鱼肉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硫胺素等营养物质。
作为淡水终极杀戮机器,除了吃货对它感兴趣之外,就要属钓鱼人的更爱了,所谓资源是王道,在如今渔业资源匮乏的时候,找到一处好钓点成了关键,可以通过鱤鱼喜欢追逐小鱼习性去找它,有进水口或者小鱼跳跃的水面,是不可错过的好地方。
能咬人?四川钓友钓到89斤“鲶鱼王”多人劝放生,网友:养起来鱼生活在水里,人生活在陆地上,平时二者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道,但民间流传着不少鲶鱼吃人、咬人的事件却将两者联系在了一起。近日,四川一位钓友就钓上了一条89斤重的鲶鱼王,有人劝其放生,有人说不能放,还有人给出折中的建议养起来,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四川钓友钓到“鲶鱼王”
传闻每一个水库或者大池塘里都会有一条“鱼王”,它是整个水塘里面体型更大的鱼,也是最凶猛的鱼。这种鱼一般都是鲶鱼、鳡鱼这些肉食性的鱼类。
近日,四川眉山地区的一名钓友就用路亚钓上了一条89斤重的“鲶鱼王”。引得周边的钓友惊叹不已。据了解钓友钓鱼的地方是位于眉山仁寿的一个水库里面,水库也是当地禁渔后位数不多的可以钓鱼的地方,所以平时在这个水库钓鱼的人很多,可任谁也没想到水底还能有如此大的鱼。
“太大了,我来这水库钓了好几次鱼,真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大的鱼,这哪是鲶鱼啊,这是鲨鱼。”据当时在场的钓友表示,这条大鲶鱼上钩之后,钓友和朋友一起光溜鱼就溜了2个多小时,最终才将这条“鲶鱼王”拖出水面。从视频画面看确实像一条小鲨鱼,体长堪比成年人的身高。
多人劝其放生,有人说能咬人
很多钓友都有钓上鱼之后放生的习惯,有钓友放生是因为自己只想体会钓鱼的乐趣,而不是吃鱼而钓鱼。有钓友放生是因为钓到的是肚子里有鱼籽的鱼,这样是为了一直都有鱼钓。还有的钓友放生是因为钓上来的鱼不知道是什么鱼,担心属于保护品种而放生。
大家劝眉山这位钓友放生则是因为他钓到的鱼太大了,在一些有信仰的人看来,人和鱼都是生灵,像这条大鲶鱼,起码活了二三十年了,从小到这么大历经各种磨难,不仅要自己捕食还要躲避被钓上来的风险,就像是人类的老寿星一样,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水库里有一条老鱼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应该敬畏生灵将其放生。更何况这条鱼长到这么大,肉质已经很好了,根本不好吃,与其吃了它还不如放生。
有人劝其放生,也有人说不能放,因为在民间素有鲶鱼咬人甚至吃人的传说,尤其是湄公河附近的鲶鱼,体型巨大,当地在不少捕捞到的鲶鱼肚子里发现动物和人的残骸。俄罗斯也有不少报道,称在很多六须鲶的胃里发现了还没消化干净的肢体残骸。国内也有这种事情发生,有一位网友就表示自己曾经见到过一条巨型鲶鱼将一只鸭子直接拖下水的场景。接近一百斤的鲶鱼,一口下去吞一只小鸭子问题还真不大,不过吃人在我国也只是传说,没有切实的报道发布。
虽说咬人吃人应该不会,不过这条大鲶鱼如果放生到了水库里面,对于水库里的其他鱼类来说是个灾难,加上鲶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基本能捕捉到的生物都会吃,包括湖里的鱼虾、青蛙、蟾蜍等,当然一些鸭子、水鸟也可能成为他们的食物。这么大的鲶鱼食量惊人,一年估计要吃上上千斤的鱼虾。
网友:养起来
不放生吧有人说要敬畏生灵,这么大的鱼不容易,放生吧又担心大鲶鱼破坏生态,不利于其他鱼类的生长。所以就有网友给出了一个好办法,不要放生到野外,也不要杀了吃了,而是修建一个水塘养起来,这样两方面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只是这个 *** 可能也不那么完美,因为修水塘、养鱼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网友朋友,你觉得到底要不要放生,有其他更好的处置 *** 吗?
体型似草鱼,曾经默默无闻,今在钓友圈火了,被称为“淡水之王”导读:体型似草鱼,曾经默默无闻,今在钓友圈火了,被称为“淡水之王”
草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一种鱼。
这也是市面上最为常见的一种鱼,许多钓友们去钓场钓鱼,草鱼也是最常被钓到的一种鱼。
而在近些年,有一种像极了草鱼的鱼火了,特别是在钓友圈更是成为了“网红”,不少人还称它为“淡水之王”。
它就是光倒刺鲃,一种曾经默默无闻,如今却火出圈的凶猛鱼类。
笔者也喜欢钓鱼,在之前没有接触钓鱼这个爱好之前,对于光倒刺鲃这种鱼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有一次和朋友去一座大山里面的水库钓鱼,就钓到了这种鱼。当时还以为它是一条长得怪异的草鱼,经我朋友告诉我才知道,它就是民间俗称的“军鱼”。
在当时这种鱼还不怎么火,只有极少数爱钓鱼的人才知道它。因为它是一种较为小众的鱼类,在国内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分布,只因它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
后来了解多了,才知道光倒刺鲃在民间还有不少的俗称,比较常见的就是青棍、砖鱼,坑坚、光眼鱼、粗鳞鱼、黄娟鱼等。
因为在笔者的圈子里,多数人叫它粗鳞鱼,所以叫得多了,也就叫它粗鳞鱼了,至少要比它的学名光倒刺鲃要顺口很多。并且在我认识的鱼类中,这种鱼的鱼鳞应该是更大,最有特色的了。
粗鳞鱼这个俗称还是非常贴切的,因为它长得虽然体型和草鱼非常的相似,但是却更加的圆润,看起来就是 长筒形的,而草鱼的身体要更为扁平一些。
尤其是它身上的鱼鳞要比草鱼的更大,也更亮眼和漂亮。这个一对比,就能看出来颜值方面粗鳞鱼要甩草鱼好几条街。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些钓友称它为“淡水精灵”了,确实有那么一种味道。
另外,粗鳞鱼和草鱼还有一点不同,就是草鱼是爱吃草的一种鱼类,个头也比较大,能长到几十斤重一条。
而粗鳞鱼则是一种较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它爱捕食其他的小鱼、小虾,还有一些水生的昆虫等。但是这种鱼可能因为生长环境所致,一般的个头不大,也就能长到一两斤重一条。
不过,有一次听我朋友说,他在几年前钓到一条5斤多的粗鳞鱼,当时把它吓一大跳。
在水里面的力气非常大,没露出面的时候以为是一条鱤鱼,可是拉上来才知道是大型的粗鳞鱼。
在网上我还看到有人说,这种鱼也能长到七八斤一条,甚至有些还能超过10斤。在过去像七八斤一条的粗鳞鱼就很常见,只是近些年这种鱼就像是销声匿迹一样,别说是大条的了,就是小的一斤一条的也难见到了。
其实,这些年粗鳞鱼能从过去的默默无闻一下子火出圈,主要也是在钓友圈。如果不是爱好钓鱼的人,对于这种鱼了解还是不多的。
之所以会这样,可能和这种鱼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并且分布也不是太广,不像其他的鱼类那样出镜率高,所以很多人对它不了解。
而广大的钓友对粗鳞鱼如此的钟爱,并且还称它为“淡水之王”,这也和这种鱼稀有、力气大、肉质鲜美等有很大的关系。
别看粗鳞鱼的个头不大,但是它的力气大。对于钓友们来说,钓鱼很在乎手感的,钓一些力气大的鱼,和它较量才过瘾,而粗鳞鱼就是一种个头小,力气却很大的鱼,垂钓的时候如果在水中翻滚,更是一种较量。
其次是粗鳞鱼的肉质很鲜美,这种鱼长得像草鱼,却要比草鱼更美味,吃它不仅不需要去鱼鳞,而且还是可以直接生吃的,就是因为它没有一点鱼腥味。
像广东、广西有些地方就喜欢做鱼生吃,而粗鳞鱼就是不错的选择。把它切成薄片以后,用佐料一起拌着吃,口感很脆爽,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再加上近些年这种鱼在好多地方都变得少见了,至少在我的家乡这边的好多河流、湖泊是见不到的。而对于钓友来说,越是稀有的鱼类,就越想要钓获它。
于是,曾经默默无闻的粗鳞鱼,就这样在钓友圈火了。有些资深的钓友,听说某个地方有这种鱼出没,哪怕是驱车几个小时,也要去碰一碰运气。
说句实在话,笔者也有超10年的钓龄了,去过很多地方钓鱼,但是迄今为止钓到粗鳞鱼的次数也是少得可怜哦,记得钓到的更大的一条是2斤出头。
各位网友们,你们认识这种鱼吗?可有钓到过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它是“水中霸王” 遇见吃货结果……体似鲤而腹平,
头似鲩而口大,
颊似鲇而色黄,
鳞似鳟而稍细,
大者三、四十斤。
啖鱼最毒,池中有此,不能畜鱼。
——出自《本草纲目》。
这种长得“四不像”的鱼,是一种生活在阔水面的淡水鱼,历史比较悠久的大型水库都有可能见到。它们一般体型较大,游泳能力极强,常袭击和追捕其他鱼类,渐渐就成了水中霸王,被人们称为“水老虎”。
3月1日(周五)晚21:15,河南卫视《老家的味道》,就会带领大家来到南阳淅川,探寻“南水北调”水源地里的美食之谜,寻找这种难得一见的上好食材——鳡鱼。
丹江口,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清澈如镜,这是亚洲更大的人工淡水湖,汉江和丹江用臂弯围出一个大湖,为一千多公里外的北京天津等四个省市直供生活用水。
张小伟,家中世代居住于此,以渔为生,对水要比对陆地更为熟悉。在丹江岸边,张小伟开了家饭店。今天他要亲自下厨,要将一条三四十斤的鱤鱼,做成宴席给朋友品尝。
鱤鱼凶猛的习性,带给它结实细腻的肉质,味道鲜美,所以处于鱼类食物链的上层。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超高,钙、铁等含量更为丰富,而脂肪、热量相对较少,一向被列入上等食用鱼类。其肉入药鲜用,具有暖中、益胃、止呕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反胃吐食等症,宜常服。
对于张小伟来说像这种大小的鱤鱼不算稀少,也是很常见的,二十多年前他还曾见过一百一十五斤的大鱤鱼。
这么大的鱼应该怎么吃?这个问题难不住张小伟。鱼头、鱼肚、鱼背、鱼尾,各有吃法,味道自然各不相同。
优质的食材几乎不需要太多繁复的 *** 过程,最重要的是保留它的原汁原味。鱼头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大量微量元素,益脑养颜。鱤鱼鱼头比较大,能做一大锅汤。鱼头切开更利于入味,汤更好用丹江水,丹江水煮丹江鱼绝对是个完美的搭配,十分钟的沸腾过程就可让汤浓色白。
鱼肚的活动量小一点,没有刺,吃着也有韧性,口感比较好,选用鱼肚子上的肉,斜刀切成片。淅川本地特色的酸菜放入开水中煮二三分钟,捞出后置于碗底。将片好的鱼肉放入煮过的酸菜水中,酸菜的味道浸入鱼片,烫熟之后连汤带鱼倒入碗中,放辣椒和花椒,热油烹浇。
鱼头鱼肚的肉吃完后,鱼背的肉怎可浪费。将鱼背上的肉切成片后,鱼片即呈瓦块状,挂上用鸡蛋和面粉调制的面糊,入油锅炸至金黄酥脆。再次起锅后,大火爆出调料的香气,下入鱼块翻炒调味,外酥里嫩的瓦块鱼就可以出菜了。
食客们都说,丹江口的鱼吃着有清香味道,一吃就回味无穷,只要吃了丹江鱼,别的鱼都不再想了。
好水出好鱼,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丹江口水库有着290亿立方米的空间,是各种淡水鱼生活的天堂。究竟水库里有多少鱼,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是丹江鱼的美味却是众口一词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鱼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红尾鱼、鱤鱼、翘嘴白等等好多种,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和渠首的知名度,还有哪些淅川美味让人流连忘返呢?
3月1日(周五)晚21:15,河南卫视《老家的味道》,请来了出身南阳的中国烹饪大师陈铁林老师,为家乡的美食代言。他会教我们做哪几道特色美食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