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花园心得,食材花园的商品好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8 0
纪录片推荐:食材花园


片名叫《食材花园(The Edible Gaiden)》由阿莉丝·福勒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所记录的纪实片。

阿莉丝·福勒是个园艺家兼作家,她从小在乡下长大。虽然现在和丈夫一起住在城里,但也享受简单的事物。她自己动手种植蔬菜、养鸡,尽量不去买商店里的蔬果,而改吃自家种的。

每个星期她会把重点放在不同的蔬果上,甚至还有可食花卉。她向大家展示在自己的花园里可以种出什么样的食材,即使你身处闹市之中,这也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在自己的花园里都种出什么样的食材吧

豆子篇

在朴门农艺的思想下,爱丽丝采用分区制的 *** ,将鲜花和蔬菜种在一起:豌豆会沿着玫瑰花茎盘旋而上,西葫芦种在天竺葵旁边,花园的最外围种一圈南瓜……

豆类是打造食材花园的首选。因为它们既能绽放娇媚迷人的花朵,又能结出营养丰富的豆荚。

5月,它们开花即将结果并长出豆荚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水分,这是豆类在生长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6月,大自然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记得摘除蚕豆的顶端优势。

即使是窗台,也可以给自己种点豆子。只要把干豌豆在花盆里码得满满的,好好浇水,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就可以了,三周左右就可以收获一大批豆苗。

用新鲜的蚕豆做成沙拉丸子吧,多的豆子可以冷藏起来,到了一月份,放到咖喱或者汤中还是很好吃的。

甚至,还可以养两只母鸡,多余的菜叶可以当作它的食物,能产下美味的鸡蛋,鸡粪呢,则是更好的有机肥,可以形成一个迷你的生态圈,完美地完成了生态闭环。

沙拉蔬菜篇

园丁的快乐,是从最简单最棒的番茄生菜黄瓜开始的。

把它们从刚摘下来就装进盘子。可以体会到完全不同于商店里的新鲜口感,简直美味极了~

美丽的食材花园里,生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种在红酒箱子里,三周后,渐渐有幼苗破土而出。

但自己种菜,有时候并非一切如愿。即使给番茄做了温室,也不能阻挡她们得枯萎病,最终得到一堆黑色的叶,黑色的茎,黑色的果实。

黄瓜对环境要求比较高,不喜欢寒冷的夜晚,种植前要保证天气开始暖和起来。

在沙拉蔬菜成熟之前,还可以去野外采摘野生蔬菜。用蒲公英的花冠做煎饼,闻起来像蜂蜜,很香。

采来的荨麻,煮沸,过滤汁液倒入酿酒桶,加入糖和酒石,再撒上柠檬汁和柠檬皮,加入酵母,2个月后就变成了荨麻啤酒。

绿叶和块根植物篇

绿叶植物和块根植物是花园中的中流砥柱。

到了仲夏季节,它们便会成熟,一直到冬天,都能源源不断地产出美味的蔬菜。

种在窗台或者花园里的花盆里的土豆,5月培土时,要把嫩苗用土或者肥盖起来,这样块茎会更容易生长。

卷心菜类的蔬菜有一个致命弱点,它们很招虫子。

试着把香草,花和它们种在一起呢,把它们伪装起来,像白粉蝶这样的害虫,看到一大片绿色的植物,很可能就迷惑了。

7月,是收获土豆的季节,挖土豆的过程好像在拆一份圣诞礼物,充满了惊喜。

但其实,“我根本没做什么,只是把它们埋下,然后盖了些草屑,然后就收获了七八十颗土豆。”

8月,丰收的甜菜可以做成夏日鲜季佳肴——美味的波兰冷汤。

寒冷的11月,花园虽然没有夏天时美丽,但还可以收获甘蓝,韭菜,甘蓝,甜菜根,芹菜,芝麻菜等。

水果篇

为什么不在花园里种上价格昂贵的浆果呢?

在苹果树附近种下草莓,树莓,蓝莓;人人都爱的草莓,除了在花园里种上,花盆里也要种满。

冬天给树莓剪枝,从根部以上10-15cm处,将上面的茎干修剪掉,修剪完的树莓就会长出新的藤枝。

草莓不是一直都高产,5年以后产量就无法保证了。需要重新种下一株。

吃不完的水果,更好的去处就是制成各种水果酱,果酒,水果干。

苹果收获的季节,把苹果核去掉,切成薄片,浸入盐水,挂在木棍上,2-3天后就变成了苹果干。

果香浓郁的李子,与伏特加酒做成果酒,堪称完美组合。

剩余的李子熬成果酱,按照1:1的比例加入白糖,混合,不断搅拌能让它变得更稠密,最后把它倒入消毒好的玻璃瓶里,就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小礼物。

花和香草篇

花园里的花有三种功能:一些是可以吃的,一些用来插花,另一些专门吸引昆虫的,吸引捕食害虫的益虫和传粉昆虫。

而当花园里种满花,蔬菜和果树,就成了蜜蜂的天堂,它们为花园带来了生气,是城市里的乡村缩影。

马鞭草是花园中的T台超模,苗条,优雅,招蜂引蝶。紫色的小碎花开在半空,完全不会挡住其他蔬菜的阳光,可以一直开到霜降季节。

晚夏盛开的向日葵,将展示一场大师级演出,冬天的返场节目,则可以同时为主人和鸟儿提供丰盛的食物。

香草植物用途很多,不仅能做药物,还能用于烹饪,结合了蔬菜和观赏植物的优点,

在雨季里拯救心情的办法,就是烘烤薰衣草饼干,即使不能把夏天留在室外,也要把夏天留在室内。

旱金莲,胡瓜花,菊苣花,金盏花,香葱花……像在花园里种花一样,把她们运用到厨房里,也是作为装饰品点缀在沙拉或者汤里。

日式葱,紫苏,鸭儿芹,荷兰芹,辣椒,配合刚从鸡窝里捡的鸡蛋,就成了一顿夏日午餐的标配。

冬季食物柜篇

没有什么比色彩鲜艳的罐头更能赶走冬天的阴郁了。但如果需要靠自种蔬菜度过全年,就需要腌制很多罐头和泡菜。

为冬季做准备的关键点在于要种植高产作物,比如南瓜,就是高产作物的代表,一根藤上能结20多个南瓜。

切碎卷心菜,撒盐,捣碎,盖上盖子发酵一夜,轻轻压实,用水压紧瓶口,在冬天就能吃到一罐罐美味的徳式泡菜。

当然,还是有一些蔬菜在寒冷的冬季成熟的。

比如洋姜,带皮煮熟,然后去皮,切皮,铺在烤盘上,加入黑胡椒,蒜末和冬薄荷,放上一盒奶油,黄油,面包屑,奶酪,就可以放到烤箱里,趁热招待四周的朋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看完整版了?

可以直接在B站搜索“食材花园”,就可以观看这部纪录片。

自在博物书店:借助书与店引导读者亲近自然

书店是获取知识的场所,也要服务于面向未来的学习。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学什么、怎么学。自在博物书店引导小读者学会在阅读中学习,也推动他们在走进自然与社会、自主观察思考、互动交流、解决问题中学习。


今年暑假,自在博物书店推出为期6天的夏令营活动。之一天上午,小读者一起阅读绘本《小飞鸡》,了解小鸡的生活史,并与书店孵化的小鸡宝宝展开互动小游戏。午餐有鸡翅,店员会借此讲解为什么鸡会飞、鸡与恐龙真的有关系吗等趣味博物话题。下午,每位小读者领取孵化器及鸡蛋三枚,学习小鸡孵化的要点。“我们还会建立一个‘书店鸡妈妈’群,每位小朋友作为‘临时鸡妈妈’每日在微信群内打卡,分享孵化心得并上传观察日记。”店长唐加玉说。

<

不可“食”议:果蔬草药种满整座小镇,竟是条成功的乡村振兴道路

一、Incredible Edible

Todmorden(托德莫登)这个位于英格兰北部,利兹与曼彻斯特之间的普通小镇,曾经和众多凋敝的乡村一样,经济衰退,环境因工业而恶化,越来越多的商店与咖啡馆倒闭,年轻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外地找工作。

尽管如此,仍有15000人在这里生活,他们的日子和这个小镇一样,死气沉沉,颜色灰暗。

七八年前,当地一位普通的大妈,Pam Warhurst(帕姆·沃尔赫斯特),和好友Mary阿姨发起了名为“ Incredible Edible”(难以置信的食物,不可“食”议)的计划,号召当地居民利用小镇的闲置空间种植水果、蔬菜与草药,并把景观绿地改造成可食地景。

食材花园心得,食材花园的商品好吗-第1张图片-

发起人:右一为Pam,左一为Mary

Pam大妈自费为大家购买种子,召集来的小镇居民则充当志愿者,自带工具,义务劳动。他们见缝插针,不放过任何可利用的空地:

土壤 *** 的地方就直接撒上种子,有的还做了披萨花园等漂亮的造型;而硬化过的地面则通过种植箱、种植池、一米菜园等形式加以利用。

二、改 变

经过几年的努力,原本死气沉沉的小镇被改造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食材花园:

居民的家庭花园和社区的绿地被改造成兼具美观性与生产性的可食地景,也成了小朋友的乐园;

车站、停车场与铁道的角落种上了草药和丁香、薄荷等调味植物;

社区学院和医疗中心的四周也种上了西芹、豌豆和草莓;

警察局和消防局的门口也种上了玉米和果树;

运河驳岸以及原本沦为宠物厕所的路边空地种上了樱桃树与覆盆子;

高楼墙角下的种植箱里,西葫芦、番茄、鼠尾草在快乐成长;甚至公共墓地都变得欣欣向荣,Pam声称这里的土壤特别肥沃……

三、孩 子

为吸引学生与儿童,让孩子对食物与种植感兴趣,而不是整日憋在家里看电脑打游戏,Pam和Mary在家长的支持下,说服当地学校的校长,利用学校的空地种植蔬菜瓜果,打造鱼菜共生系统。

在她们的努力下,孩子们开始喜欢跟蔬菜水果打交道。为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农业技能,当地高中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农业课程。

Pam还专门建造了一处园艺培训中心,里面设有蔬菜温室、苗圃,她与志愿者们合计着,请当地的学者设计商业化的园艺培训课程,招募学员,不定期开班,在系统教授农技农艺的同时,还能形成盈利的业务。

四、乡村旅游

真正带动当地经济的,还是以“可以吃的小镇”为基础的乡村旅游。

小镇的名声渐渐传播开来,附近村庄和城镇的居民,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这里参观游览,品尝随处可见的有机食材。

为了让慕名前来的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Pam和志愿者做了三件事情:

之一,做了一些标牌,穿插在必要的可食地景里,告诉游客哪些是不能吃的,哪些是可以随意采摘,任君品尝的。

第二,专门设计了一条贯穿整座小镇的“蔬菜旅游路线”,串联当地的展示型菜园、种有果蔬草药的道路、吸引蜜蜂及其他授粉昆虫的“授粉花园”等景点;

整条线路还连接了当地的咖啡馆、食品商店、超市及商场,给游客提供更美景观,更多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让乡村旅游的收益惠及更多居民。

第三、收获的季节会组织当地居民,开展厨艺交流与美食品尝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让游客获得了更丰富的美食体验。

五、本地农业

Incredible Edible行动还促成当地一场不大不小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呢:

之一,小镇上无处不在的可食地景,其产出不仅足够供应居民的日常需求,甚至还会有富余,这些富余的产出会交给当地食品商店售卖,或者由志愿者沿街售卖。

第二,志愿者们 *** 了几块黑板,在顶端写上“ Incredible Edible”,将这些黑板发放给市场上的摊贩,写上每周贩卖的食品。他们以这样的形式来支持本地农业,销量果真节节高升。

第三,为支持本地农业,扩大对本地农产品的需求,Pam和志愿者时常组织展销活动。比如他们曾策划过一场名为“Every Egg Matters”(每个鸡蛋都很重要)的活动:

利用Todmorden小镇的地形图设计了一款“鸡蛋产地图”,上边标注着小镇上每个销售自家多余鸡蛋的农户,于是就有很多居民和外地人前来购买,从而 *** 当地农民增加散养鸡的数量。一开始小镇只有4户人家售卖有机鸡蛋,现在增加到了64户。

尽管这些都是很小的活动,但极大地提振了当地农户对本地农业的信心,并表现在各个方面:

当地农民也开始饲养稀有品种的家猪来 *** 特色猪肉肠;不少村民开始 *** 奶酪、肉饼和酥饼等食品来售卖。

贩卖当地食品的摊位也增加了,据当地学生调查,将近一半的食品商贩提到,Pam和志愿者们组织的活动让他们的钱包更鼓了。

六、乡村振兴了吗

Incredible Edible行动不仅让小镇焕然一新,也让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健康:

居民随时随地都可以体验农耕的乐趣,大人们在下班的路上就可以顺手采摘晚饭的食材;

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就能品尝到新鲜有机的水果,并且拥有更好更自然的生活环境,也多了一分走进自然的便利;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关于食物与种植的讨论中变得更加亲近,社会治安得以改善;

志愿者们还会组织农艺培训活动,也会针对儿童、老人、残障人士以及痴呆患者组织园艺活动,让小镇更加友好,让村民的生活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意义;

Incredible Edible行动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不仅增加了本地居民的收入,也提振了当地农业;

如今,英国已有30多个小镇在开展这样的运动,而世界范围内,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也做着类似的尝试。Incredible Edible行动作为成功的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扬光大,推广着自给自足、健康有机的生活方式,传递着半农半X、社区农业的生活理念,促进着本地农业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实现。

七、药引子

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食物运动与乡村振兴:

食物的力量,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微不足道——

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但是我们都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我们的下一代吃得是否健康,是否仍然被农药残留、食品安全等问题困扰。 Incredible Edible行动成功证明了食物的非凡凝聚力。

乡村振兴,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艰难复杂——

Incredible Edible行动最初源自Pam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她希望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她没有咨询专家,也没有做远中近各期规划,没有打造产业园区,也没有吸引工商资本下乡,也没有利用什么互联网与大数据……

这与我们对乡村振兴行动的想象大不相同,但不得不承认,普通村民发起的小镇种植计划,就像一剂对症的药引子,强劲地促发了Todmorden小镇的振兴。

也许乡村振兴,只缺这么个“药引子”。


壹度创意,农旅规划行业领导品牌

策划·规划·设计·景观

没什么技术,创意是我们最自恋的技术;

没什么理论,落地是我们最自信的理论;

没什么情怀,专注是我们最自豪的情怀;

没什么成就,口碑是我们最自然的成就;

农庄·乡村·城镇·旅游


参考文章:

1.官网:www.incredible-edible-todmorden.co.uk

2.法国环保纪录片《Demain》: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6913129/

3.发起人Pam大妈在TED的演讲《如何食用我们的地貌》:

ttp://open.163.com/movie/2014/1/H/3/M9G1BI2KB_M9G3QOUH3.html

4.她花了2190天,建成了一座“可以吃的小镇”

5.这个英国小镇可以吃?超市随便装,蔬菜满街种!—— 英国报姐

6.一座“可以吃的小镇”,她花了6年建成,这背后的一切都太过美好——艺非凡

有搞头:一米菜园大有可为,农庄里整它一百个都不嫌多


导 读

壹度创意将从四个角度逐步深入,为您解读一米菜园:

一米菜园是怎样的种植体验;

一米菜园有怎样的市场吸引力;

在休闲农业尤其是亲子农业领域,一米菜园的七大优势;

在休闲农业尤其是亲子农业领域,一米菜园的四种应用。

本期我们一起了解一米菜园这种全新而有趣的种植体验,领略其多元又独特的魅力。

你一定听说过一米菜园

你一定听说过一米菜园,至少你听过美国前之一夫人米歇尔利用一米菜园在白宫开辟了一片农场,带领孩子们种菜的故事。

通过一米菜园,米歇尔为孩子们提供了健康的蔬果,为白宫乃至国宴提供了新鲜的食材,甚至部分收获还用于慈善,为无家可归的孩子提供食物。

她一边种菜一边给孩子们上营养课,宣传多吃蔬菜水果的好处。孩子们走进菜园,知悉食物从何而来,接触一些播种、栽培或收获工作。这些早期的知识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是的,一米菜园并非随便辟出的一米见方的菜畦,这是一种特定的种植形式

做个一平米见方、15公分见深的木箱,铺满混合营养土,用网格将种植箱分成若干小方格,在每个方格中根据作物生长需要的不同间距,或疏或密地种植胡萝卜、甜玉米、花椰菜、樱桃番茄、豇豆、南瓜等果蔬作物,生长期间只需要几项简单的维护工作比如浇水,为有需要的作物 *** 藤架、防虫网、保温罩,就可以等待丰厚的回报了。

在一米菜园里播种是非常有意思的体验

网格将木箱划分为若干个30厘米见方的格子,每个格子就是一个种植单元,这样一来,一个小木箱就可以收获几种甚至十余种水果蔬菜,既整齐美观,又集约高产。

每个小方格里种几棵作物,要考虑植物生长间距。这需要你充分了解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然后想办法在方格子里为种子均匀分配生长空间。

一米菜园摈弃了单行种植的做法,兼顾生产、体验与景观,把枯燥的劳动变成了有趣的游戏。

一米菜园有很多锻炼手工、培养艺术感的机会

首先要做一个种植箱,为你的种植箱“化妆”——涂满鲜艳的颜色,或者画上漂亮的卡通形象;

接下来需要做一个网格,这是必须的——它能保证你的菜园整齐美观而不是一团乱麻。你需要考虑用什么材料来做,既要看得出明显的方格,又要耐用。

如果“一米菜园”里种了豆角、黄瓜等爬藤的蔬菜,还要搭一座漂亮的藤架。

气温低的时候要做个保温罩,防止蔬菜宝宝被冻坏。什么样的“温室”既美观又实用,那就要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了;为了防止飞鸟或者家里的宠物到“菜园”里捣乱,你还需要做个“保护伞”。

不适宜种菜的时节一米菜园也不会失去作用,利用它可以开展手工装饰的活动,比如做一个圣诞节或者万圣节的景观小品……

做这些手工可以去建材市场买现成的材料,也可以搜集废弃材料来完成,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艺术素养,同时对孩子进行了环境教育,培养其永续生活的环保意识。

一米菜园还是寓教于乐的理想环境

它为课堂学习提供了有趣的实践机会,对知识课堂是非常有有益的补充:在划分小方格的过程中可以让小朋友们做一做下边这道数学题;阅读种子手册的时候,可以教孩子们如何利用索引与目录,如何阅读。

基于打理一米菜园的各环节,可以设计许多自然教育、环境教育、饮食教育的课程及体验活动:配置营养土要用到堆肥,可以基于堆肥过程开设废弃物回收利用等相关课程;做种植计划的过程就是认知植物的课程;利用废旧材料做手工,收集雨水浇菜园则是很好的环境教育课程;收获时节则是开展食育课程,教授食品安全与卫生相关知识,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绝好时机。

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还可以全方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团体农耕体验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与合作意识;独立的农耕体验活动则培养了孩子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农耕体验增进亲子之间情感的同时,甚至可以帮孩子戒掉电子产品,爱上自然农耕。

一米菜园越来越漂亮了

设计观赏型的食材花园、草药花园或者疗愈花园,这种时尚的农耕形式必不可少。

一米菜园可以是木制的种植箱,也可以是一张漂亮的种植毯;可以是砖石垒砌的固定的种植池,也可以是有分层的垂直农业形式;

可以是放在地面的,也可以是架在空中的;可以是带有漂亮藤架的,也可以是带保温罩的……

只要发挥想象,它就可以有各种各样漂亮的形式。


这是全新的有趣的农耕体验,革新之处就在于:

听上去是不是颠覆了你对种地的认知?是不是怀疑自己这么多年种的地都种错了?没错,一米菜园有着传统农耕活动不可比拟的优势:

之一,从生产角度讲,一米菜园是一种集约高产的种植方式,可以提供新鲜健康品种丰富的食材。

第二,从体验角度讲,一米菜园简化了种植环节,缩减了劳动量,增强了种植活动的体验性。同时它还是不错的景观形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一米菜园有了超越收获食材的意义,那边是教育意义。

这是一种全新的、有趣的农耕体验,革新之处就在于让农耕活动从劳动变成了体验,让休闲有了寓教于乐的机会——这是它深受欢迎的原因,也是应该为休闲农业所用的原因,更是能为休闲农业增光添彩的原因。


下期预告,敬请期待

一米菜园能够流行起来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些客观原因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正是其应用于休闲农业的优势,或者说在休闲农业尤其是亲子农业中发挥创意的空间。

分析一米菜园的种植环节和实践活动,壹度创意大致总结其应用于休闲农业的优势,主要有七点,包括体验丰富、景观性强、场地要求低、结合空间广阔等。

文章来源:乡村集结号 编辑:壹度

乡村集结号:北京城乡策略研究院自办媒体。肩负“破解乡村振兴之惑,探索产业融合之道,塑造乡土田园之美”使命,深耕乡村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等领域,传播世界乡村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搭建全面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自媒体信息交流平台、智慧创新讲台、乡村产业舞台,宣传推介展台。为致力乡村发展的建设者提供快速、有效的知识传递服务,实现村企相依、景田相望、城乡相融的美好愿景。

可以自由组合的移动农场,让休闲农业更丰富、更好玩!

如今休闲农业俨然成为时尚的生活潮流,农业在景观审美、观光休闲、体验教育等众多方面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农耕劳动、农艺体验也成了当下越来越受欢迎的休闲方式,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规划设计团队开始思考、探索、研发更容易上手、更贴近生活,更轻松有趣的农耕体验形式。比如种植毯、一米菜园、创意种植箱等等。

种植屋(GROWM ROOM)

乡村集结号曾经分享过“种植屋(GROWM ROOM)”的案例,这个带来全新种植体验的“球形菜园”,由丹麦建筑师Sine Lindholm和Mads-Ulrik Husum设计,并得到Space10未来生活实验室的支持,在著名的米兰建筑双年展上得以展出,因而名声大振。

这两年,两位年轻的设计师将球形菜园进行改造与升级,设计出又一种创意种植形态:移动农场,继续为休闲农业带来全新的乐趣。

一、形态:可方可圆,可大可小,可高可矮

与球形菜园一样,“移动农场”同样由标准化的种植箱与可组装的置物架组成,组装的过程就像拼乐高积木一样,是非常有趣的手工体验。

不同的是,移动农场不再受形状的限制,只要发挥想象力,就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圆形或方形的小屋,高低起伏的“农作墙”,沙漏形象的“垂直农场”,甚至可以拼装出马或者鹿等动物形象。

不仅如此,移动农场的“规模”也不再固定不变,它可以是几个、十几个种植箱拼装的小品,也可以是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种植箱组成的大型装置。

二、应用:从景观、体验,到教育、服务

脱离了形态与规模的限制,“移动农场”在休闲农业中有了更多元的应用场景,涵盖景观、体验、教育、服务等多个方面:

  之一,从功能角度讲,“移动农场”仍旧可以像球形菜园一样,塑造一座宁静、私密的小屋,在休闲农庄中充当歇脚的凉亭,或者喝咖啡、聚餐的创意包厢。

第二,从农耕体验的角度讲,“移动农场”通过变换不同的形态与规模,可以为不同的群体。如亲子、情侣、学生团体等等,提供更适宜的农耕体验空间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

第三, 从景观的角度讲,一方面可以利用“移动农场”的形态,组装一座高大的“垂直农场”,或者结合一米菜园、螺旋花园等其他种植形态,打造漂亮的食材花园、疗愈花园,形成独立的农业观光项目;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移动农场”来装扮我们的休闲农庄:比如在农庄的道路两旁设计一条亮丽的“农作长廊”,或者组装一面高大的“绿墙”来装扮我们的农庄建筑,使其更具田园气息。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给“移动农场”安装LED照明设备,扮靓农庄的夜景。

第四,还可以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获得不同的体验:既可以种植果蔬草药,设计一座主打农耕体验的“迷你农场”,也可以种植景观花草,打造一座疗愈身心的“迷你花园”;甚至可以种植一些蜜源作物,规划一片小小的养蜂场,体验养蜂采蜜的乐趣。

三、畅想:发展社区农耕,成就“共享农庄”

社会分工不断细化,承载着食物生产功能,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承载着观光、休闲、教育等功能,作为生活方式的“农耕”逐渐回归了人们的生活,让“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梦想在新型城镇化、城市化与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不至于成为天方夜谭。而移动农场,便是让农耕回归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

“移动农场”让农耕劳动变得更有意思,让现代人对农耕更感兴趣。不论城市、城镇还是乡村,都可以运用移动农场的形态,扮靓生活空间,让现代人的生活社区更具有田园乡土意味。我们可以在家庭、学校、社区,办公区、街道、商圈、广场、河岸等任意空间,合理安置“移动农场”,让人们得以随时随地观赏农业景观,体验农耕劳作,享受安心食材。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共享农庄的一种形态呢。毕竟,当下共享经济的核心特质无非自助、无人、随时随地。而“移动农场”带来的不正是“随时随地”的农耕体验吗?



(完)


声明: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 ***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冒犯,请及时联系,会立即处理。


乡村集结号:北京城乡策略研究院、北京壹度创意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自办媒体。肩负“破解乡村振兴之惑,探索产业融合之道,塑造乡土田园之美”使命,深耕乡村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等领域,传播世界乡村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为致力乡村发展的建设者提供快速、有效的知识传递服务。搭建全面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自媒体信息交流平台、智慧创新讲台、乡村产业舞台,宣传推介展台。

北京城乡策略研究院:二十载专注乡村发展,聚合多领域、多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全球化视野、在地化经验 (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在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升级、乡村产业协同、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城乡融合提供专业化、系统化、全域化的发展策略及解决方案。

壹度创意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拥有精良的品牌策划、规划、设计团队,在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家庭农场、共享农庄、乡村民宿、森林康养等项目上积累了大量策划、设计的实践经验。可为 *** 、企业及提供:商业策划、区域规划、创意设计、品牌包装、管理咨询、整合营销等全方位服务。

视频加载中...

标签: 花园 心得 商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