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图片农村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9 0
农村亩赚10000元的农作物有哪些?魔芋鱼腥草西瓜草莓,肯干就行

在农村里面种一亩地一年能够赚1万块钱的农作物有哪些?像我们平时种水稻啊,种玉米啊,种红薯啊,这些农作物,一亩田赚1万块钱应该是不可能的。

我们想一亩地就能够赚10000元钱,我们就要去种经济作物,种这种经济作物,在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在我们家乡湖南新化农村里面一些可以年赚1万左右的农作物有以下4种。

之一种首推魔芋

魔芋它是一种很好的经济作物,它的种植也相对比较简单一点,如果在你们当地有这个市场的话,种植魔芋收益还是非常非常的不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去年在小吴家乡,在我们那个镇上面,快过年的时候,很多人卖这个本地的特色的农产品,一位大娘60多岁了,因为她家的田都荒掉了,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嘛,所以的话她就把这个田用来种魔芋了。

她种了一亩地的魔芋,据她说收获了大概5000斤左右,她在那里卖八块钱一斤,那个时候八块钱一斤,5000斤就是4万块钱,除了一些相关的成本,可以赚个3万多块钱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是零卖的,价格会高一点,如果是批发的话,价格会低一点,赚个一两万也是没问题的,所以说在农村里面种植魔芋是非常不错的。

当然这个魔域,它有的地方不喜欢吃,市场可能就会小一点吗?这个是针对各地的一个需求来种植,魔芋在我们那里种植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她的病虫害相对比较少,只要选择那些沙性的土壤,排水良好,向阳不是很当晒的那些土地来种植就可以了,它的肥料也不要很多,到了十月份左右,它的那个苗全部焉掉以后就可以把它挖来卖了。

当然这个魔芋,在过年的时候价格会相对高一点,没过年的时候价格会稍微低一点吧。

第二个在农村可以年赚1万左右的农作物是折耳根

折耳根它又叫鱼腥草,这种鱼腥草它非常容易种植,一般都是用那个根来繁殖的,它的产量也比较大,一亩地收个三四千斤,5000斤左右是没有问题的,一般在市场上面都是卖三四块钱一斤,四块一斤5000斤也是20000块钱,所以种植鱼腥草比魔芋还要简单,它的繁殖能力特别特别的强。

当然这个鱼腥草它也是有一定的气味,有的地方也是吃不惯,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 *** 来销售,卖给全国各地的朋友,它的市场就相当大了。

第三种能够年赚1万左右的农作物是西瓜

西瓜在夏天是非常畅销的一种水果,在每个地方都有卖的,每个地方的人都喜欢吃,是解暑神器,西瓜种植要有一定的技术,当然,你想卖到好的价钱的话,我们必须要赶到之一批出来,后面的话价格相对低一点,像现在市场卖的西瓜大部分都是一块五到两块钱一斤,一亩地赚个1万的话也是没有问题的。

第四种能够年赚1万左右的农作物是草莓

种植草莓它必须要有一定的技术,一般的人进不来,而且要想尽早的进入市场销售,我们必须用大棚种植,像在我们湖南新化,路边已经有看到很多人搭棚种植草莓了,草莓的收益还是非常不错的,到了年前年后啊,这个草莓价格非常高,十五六块一斤,种植一亩草莓,这个轻松赚几万是没有问题的。

好了,今天小吴就给大家推荐能够年赚1万左右的这4种的农作物啊,之一种是魔芋,第二种是折耳根,第三种是草莓,第四种是西瓜,这些都能够年赚1万1亩,轻轻松松没有任何的问题的,因为各地的那个特性,消费习惯不一样,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农作物。

所以,要选择自己当地的好销售的特色的农作物来种植,赚1万块钱一亩地是没有问题。

好了,朋友们在你们那里一亩地能够年赚1万左右的农作物有哪些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我们下次再见,拜拜。

大方县鼎新乡魔芋栽种如火如荼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大方县 *** 网消息:立春时节,天气开始回暖,在长丰村烂坝组魔芋种植基地,数十名村民正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理墒,播种、消毒、盖土,如火如荼栽种魔芋。

“去年2月份以来,我村在烂坝组种植了500亩花椒,花椒投产期需要三年,为以短养长,今年1月下旬,村合作社在花椒地里开始套种魔芋,今天是栽种的第三天,每天能解决30人的务工问题。”长丰村民委员会主任周顺明介绍。

“坑底铺一层消毒粉,再放魔芋种,覆土时稍厚一点,以免冻伤种子。”自魔芋开始栽种以来,鼎新乡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申时龙就全天候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魔芋。魔芋生长对环境要求高,鼎新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是魔芋的适生区。为提高魔芋种植的成活率,鼎新乡除了组建农技专家团队到现场全天候为栽种魔芋提供技术指导外,还组织项目涉及村合作社社员及种植户到绿塘乡学习先进的魔芋栽种及田间管护技术,做到未雨绸缪。

“以前冬天只能在家里烤火,现在村合作社搞魔芋种植,邀请我们过来务工,一天80元,做一个月就有2000多元,活轻松且离家近,中午还可以抽空回家喂喂牲口呢。”长丰村烂坝组村民龙绍先说。

据悉,今年1月份以来,鼎新乡把魔芋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产业之一进行打造,在大方县79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发展项目资金的支持下,由村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实施,在大井、中心、长丰、风景等村种植魔芋2645.1亩,与794户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一条促农增收的产业链。(袁玉婷 肖远莉)

宣威宝山:魔芋喜获丰收 村民喜笑颜开

进入冬季,耕地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尽管冷风嗖嗖,但田间地头里却显得生机勃勃。在宣威市宝山镇白戛村百亩魔芋地里,大家正忙着挖魔芋,并分类装袋,大的卖掉,小的作为魔芋种芋,农户们抢抓时节、抢收魔芋,家家户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现在正值魔芋收获季节,亩产商品芋预计2500公斤、种子芋300公斤左右,以当前商品芋4元/公斤和种子芋40元/公斤的价格计算,每亩收入可达2.2万元,扣除成本1.2万元/亩,纯收入可达1万元。看着魔芋可观的收入,来年还会有很多农户主动加入合作社发展魔芋产业。”白戛村党总支书记朱贵体介绍道。

宝山镇白戛村充分依托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病虫害发生率低等优点,把发展魔芋种植作为新型产业来抓,共发动100余户散户种植魔芋500余亩,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做好种植户技术指导的基础上,加强与本土友邻多家魔芋加工企业协调对接,打通供销渠道,消除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END

通讯员:周克江

编辑:耿媛香

责编:符开红

监制:耿成榕

总监制:周开平

隆阳汉庄镇:小魔芋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近年来,隆阳区汉庄镇立足区位优势、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群众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在山区村培育壮大可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引进隆阳区恺琪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念好“土地经”,把自然条件转化为经济条件,主动改变“靠山吃山”的思路,大力发展魔芋种植,实现了农产品增值,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创收、企业发展壮大“三效合一”,使昔日的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党建引领,吹响经济创收的“冲锋号”

汉庄镇金竹田、庄房村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乡村振兴为核心,群众增收为目的,积极招商引资。

一是组织引动,规划统筹。2019年8月,开始魔芋产业的前期规划工作,组织干部群众到丽江市大安乡实地考察魔芋种植情况。同时,组织召开村级、镇级魔芋种植协商会议、发动宣传会议等10余次。

二是利用优势,找准方向。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立足点,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种植,建魔芋加工厂。魔芋生育期要求适温15-25℃,最怕光直射,要求日照强度弱,时数短,须遮阴避免阳光直射,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土壤含水量为50-65%的沙质壤土最为合适。汉庄镇金竹田、庄房村平均海拔1800米,坡度适中,平均年降水量860.00毫米,地下水位低,森林覆盖率高,遮阴效果好,土质为略有粘性的砂质土壤,土质疏松,非常适宜魔芋种植。

三是沪滇协作,倍道而进。抓住沪滇协作机遇,连续两年争取沪滇资金共计700万元,支持魔芋产业发展。2020年投入沪滇资金190万元,发展基地化种植魔芋200亩,带动群众种植400余亩,共计种植面积600余亩,投资建设厂房937.64平方米及架设250KVA变压器1台。2021年投入沪滇资金510万元,集中示范种植魔芋250亩,带动群众种植550亩,共计种植面积800余亩。新建厂房2281.41平方米;建800KVA变压站1座;50立方米沉淀池1座;引进3鲜芋干燥设备1台。通过两年的发展,至今汉庄镇的魔芋种植面积已达1500余亩。

产业主导,架起经济创收的“致富桥”

一是用活“项目钱”。2019年,汉庄镇引进隆阳区恺琪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资金530余万元,建成核桃魔芋加工厂一座。同时,整合资金376万元投入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开挖机耕路、架设农用水管道、修建蓄水水池和水窖等。2020年,争取沪滇资金190万元,购建加工厂厂房及设备并全面铺开魔芋种植。2021年持续投入沪滇资金510万元,新扩建加工厂,种植魔芋800亩,巩固魔芋产业发展。同时,依托沪滇合作项目补助,每亩补助种植农户价值2000元的种子,有效解决了农户种植成本问题。

二是牵好“村企线”。由成熟企业进驻,与隆阳区恺琪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成立隆阳区汉融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由隆阳区恺琪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垫付生产经营流动资金并参与管理,提供销售渠道,对农产品进行品种改良、收购,搞好技术服务工作,确保实现长期、稳定经营,利益更大化。四索出“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形成一条集魔芋种植、烘干、切片、磨粉于一体的生产线。合作社负责经营,每年经营利润留10%作为合作社发展资金,剩余90%作分配资金,其中70%为经营方经营利润,30%为厂房建设投资分红。

三是共享“致富果”。魔芋加工厂2019年10月开始投产,鲜芋从清洗、切片到最后烘干,只需两个半小时,24小时就可以加工鲜芋30吨,主要生产魔芋干片、魔芋粉,少量核桃仁,产品主要销往上海、福建、深圳等地。2019年,加工厂加工魔芋干片118.1吨,产值644.8万余元,实现利润47.7万元。带动3个月以上用工27人,其中建档立卡20人,实现就业收入16.2万余元。2020年,加工厂加工魔芋干片300余吨,产值1400万余元,实现利润60.47万元,加工核桃87吨,实现利润6.96万元,共计67.43万元。带动6个月以上用工2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0余人,实现就业收入35万余元。

为民惠民,实现经济创收的“保障网”

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汉庄镇金竹田、庄房村农业基础设施差,往年,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这两年通过魔芋工厂的带动,大家都积极主动报名参与魔芋种植,纷纷挣起了“魔芋钱”。

一是强化合作,互生互利。魔芋加工厂为保障群众种好魔芋,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契合农村实际,开办魔芋种植知识课堂、开展实地操作演练等方式,提供种植技术、病虫害等预防技术指导。并为魔芋种植户提供种子,同时魔芋种下之后,全程跟踪魔芋生长情况,及时提醒村民给魔芋施肥、打农药,确保魔芋健康生长。魔芋种出来后,由扶贫车间全部收购,保证农户卖得出去,有效解决魔芋种植的后顾之忧。合作社在生产经营期间的固定用工23人,工资根据岗位不同2600—3200元/月,种植每亩魔芋需要10-20个工日,在分红收益的基础上,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务工收入,切实为村民致富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项目实施,行之有效。2019年至今,加工厂实现产值2044.8万余元,实现利润165.13万元,村集体可获分红7万元,脱贫户可获分红1.5万元,实现了发展魔芋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汉庄镇金竹田、庄房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于2018年底顺利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182户869人已全部脱贫。2020年,集中种植200亩中耕管理聘请临时用工1180人次,农户获劳务收入11.8万元,流转土地200亩,农户获土地流转收入8万元,收获魔芋种4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55.8万元。分散种植457亩农户收获商品芋300余吨,魔芋种8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达282万元,亩均收入达0.6万元。2021年项目正在稳步实施。

通过魔芋产业的发展,给农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成为了汉庄镇金竹田、庄房村的支柱产业,促使昔日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顺利脱贫致富,稳步迈进乡村振兴,基本实现了摘穷帽、断穷根、改穷貌,兴生产、护生态、勤致富的目标。下一步,汉庄镇将持续围绕调整魔芋种植模式、狠抓种源基地建设、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措施,推动魔芋产业面积再扩大、科技再强化、产量再突破、品质再提升,加快魔芋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汉庄镇 供稿)

农村魔芋种植项目,每亩收益高达2万元,就是风险特别大

又有网友给小编留言了,问我说魔芋种植这个项目到底好不好?小编只能说有好坏,任何一个东西都有它的两面性,魔芋种植项目也有它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

(1)魔芋种植收入高:魔芋跟传统粮食作物相比价格普遍偏高,素有“一斤魔芋十斤粮,十亩魔芋住楼房”的美誉。魔芋属于经济作物,对于山区比较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是山区农民的致富宝。按照2018年的价格来计算,每亩纯利润可以达到20000元左右。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是不得了,很多人都说种植魔芋要求的收入不高,只要一亩地纯利润超过5000块就不错了,可实际已经超过了这个要求。当然种不好的就亏本了,别说赚钱了。



(2)易种植,好管理:魔芋只要种植下去,后期只要简单的除草和追一下肥就可以了,种植流程上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好管理,属于典型的懒庄稼,除了怕魔芋生病,其他的都不用怎么打理都可以长得很好。整个种植过程中也不像烤烟那样,烟叶黄了以后,每个星期都要去搬烟叶,还要烤干,还要拿去烟叶站卖,比较麻烦。与云南最出名的普洱茶叶相比,一年可以采四季茶叶,茶叶采回来还要炒,还要压成饼状。



(3)魔芋好销售:据小编观察,在农村很多农产品都要自己运输到集市才能卖出去,农民很少有农产品就在地里或者村里就销售了。很多人对魔芋销售一点都不懂,还担心魔芋卖不掉,事实上,收购魔芋的人,比魔芋还多,基本上知道你家有魔芋可以亲自帮你挖,就算不帮你挖,挖起来还没有拿货家就可以在拿回家的路上抢着买掉。魔芋在销售上的优势就是:一不淘,二不晒,大小好坏都可卖。



二、劣势

(1)魔芋种植成本高:就拿种植玉米相比,种植玉米一亩地包谷种子才20多块钱一亩,加上几十块钱的肥料钱,自给自足基本上投入成本不超过200元一亩。种植魔芋就不一样了,所谓的魔芋种子,就是小魔芋,有5~20克的一代种子,也有20~50克的小二代种子,还有50~300克的大二代种子,少则一亩地需要100公斤,多则一亩地需要300多公斤。按照今年的魔芋种子价格种子成本就在3000~4000元不等。还有农药,肥料、人工、地租等成本。种植一亩玉米收入也就是700~800元,魔芋的成本就是玉米收入的7~8倍。是很多老百姓所望尘莫及的投入。



(2)魔芋种植风险高:魔芋病虫害也不多,唯一有一个就是软腐病,软腐病是一个地下传染病,只要有一颗魔芋得了软腐病,周围的魔芋就有可能跟着得软腐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基本上不会死亡,而魔芋一旦得了软腐病,是普通老百姓所承受不起的风险的。目前,还没有治疗魔芋软腐病的药物,只能通过预防。



如果魔芋种植价格不高,那么就没有人想着种植它;如果种植魔芋没有没有风险,那么魔芋也就不值钱,这是一个矛盾体。有人喜欢挑战种植魔芋,有人害怕种植魔芋。那么,怎样才能抓住魔芋的优势,避免魔芋种植的劣势呢?更好的解决途径就是学习魔芋种植技术,掌握好魔芋的生长习性和病虫害预防技术。



成县:小魔芋的“大魔力”

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27日电 (通讯员 靳淑敏)走进位于成县黄渚镇麻石村的成县陇之魔芋科技有限公司,明亮整洁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让一个个魔芋变成一袋袋受到大家欢迎的馋嘴小零食。

“把魔芋加工成美味的休闲小吃,从 *** 到包装、杀菌需要3天的时间,要经过脱皮、磨粉、膨化、蒸箱、冷冻、切片、脱碱、再蒸箱、压干等64道工序,千锤百炼才能出厂,加上魔芋本身的作用,所以既健康又好吃。”成县陇之魔芋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张树军说。

成县陇之魔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是一个集魔芋种植、种芋繁殖、原产品收购、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开发企业,也是甘肃省唯一一家从事魔芋全产业链的公司。

“今年我们在成县镡河、宋坪、黄城、黄渚等乡镇,以及康县、徽县、两当都有发展种植魔芋,仅发放种子5000多吨,比去年超出3000多吨。”张树军说。

在黄渚镇,魔芋种植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为乡村振兴夯实了产业之基。

从成县陇之魔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以“科技服务农业、产业促农增收、健康惠及民生”为经营理念,通过创新建立“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以入股、土地流转、务工等带贫模式,带动成县农业产业开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公司累计帮扶带动220多户群众共同发展魔芋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117户,残疾人21名,人均增收达3000元。

“我们村今年种植了30亩魔芋。”麻石村村支书王理说,在村民的建议下,村集体领办,给不能外出务工的人找些活干,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得到实惠。

目前,成县陇之魔芋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一条日处理5吨鲜魔芋年产6000吨魔芋素食的生产线、一条日处理5吨鲜魔芋年产4000吨魔芋休闲食品的生产线。从种植到加工的全生态,让该公司生产的魔芋休闲食品、魔芋豆腐等广受消费者好评:“我们现在的产品不仅在超市有销售,而且在 *** 网店和陇南电商平台上都卖得很好。”

“公司计划到2022年建设2000吨魔芋精粉、微粉、魔芋胶生产线,建设魔芋组培苗快繁实验室及育苗基地,实现由售卖魔芋原产品到深加工的转身。”张树军说。(完)

贵州七星关区:魔芋迎丰收 村民喜增收

近年来,七星关区田坝桥镇螃蟹社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优势,连片种植了200余亩魔芋,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实现了农业增值、村民增收、企业发展壮大。

七星关区田坝桥镇螃蟹社区 村民正在采收魔芋。

魔芋图片农村图片,-第1张图片-

眼下,正值魔芋采收季,螃蟹社区的魔芋种植基地里,采收机正在来回穿梭,将魔芋从泥土中翻起,工人们忙碌着分拣整理、打包装袋、搬运上运输车,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七星关区田坝桥镇螃蟹社区魔芋种植基地 采收机正在挖魔芋。

“目前,我们种植的魔芋有238亩,亩产值在6千元左右,总产值可达150万元。”魔芋种植基地负责人胡锐说。

魔芋产业的发展,不仅为乡村发展带来活力,村民也从中收获不小,除了流转土地获得收入,还有基地建设带来的就业岗位。

七星关区田坝桥镇螃蟹社区魔芋种植基地魔芋丰收。

“基地建立后我就来务工,除草、施肥、打药、采收我都在,工资120元一天,做一天就得一天,还是很满意。”村民燕永珍一边挖魔芋,一边高兴地说。

目前,魔芋种植基地每年有1000余人次的用工量,可为60余户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这里的魔芋品质好,销售完全不愁,比如我们在大方有定点收购的工厂,云南乃至四川都有联系,一采收便可直接销售。”胡锐信心满满地说。(范俊岑)

祥云县普淜镇:小小魔芋果,产业脱贫有“魔力”

夏日的普淜镇,田地间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放眼望去,坡地里、山林间,高矮不一的林下成片的魔芋,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子乍苴村的周红平正在自家的核桃林中忙碌着,望着核桃树下套种的魔芋,他满心欢喜,“魔芋这是我之一年种,很新鲜,怕种不好,但是 *** 的扶持政策好,今年我种了5亩,现在你们来验收了,看看我的魔芋长得多好。”像他这样,今年加入魔芋种植的农户还有很多。现下,普淜魔芋已到了验收阶段,有了这连片的魔芋点缀,夏日的乡村画卷也变得更加生动起来,在这一幅美丽的景色中,林下种魔芋,种出了“普淜风景”。

普淜镇位于祥云县东南部,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是祥云县三个建档立卡贫困乡镇之一,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较坝区乡镇贫困面广且程度深,居住分散,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全镇共有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704户257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面对资源匮乏、无集体经济、贫困发生率高等的困难局面,近年来,普淜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其中,魔芋产业就是普淜镇2020年新的特色农业项目。“魔芋”是一种科技含量高,回报率也很高的农特产品,可生产加工成魔芋精粉、魔芋饮料、魔芋小食品、魔芋代餐粉等产品,市场对魔芋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发展魔芋产业,可以有效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按照“ *** 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带动农户、做强做大”的魔芋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魔芋产业,由镇统筹安排、村组统一规划,农户自主选择、自行发展,适度集中连片,形成“一乡一品”的魔芋产业,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大力发展魔芋产业,为长期稳定增收致富打牢基础。


子乍苴村党总支书记李中益介绍,普淜镇拟建成魔芋产业发展增收项目基地,在子乍苴创建核心示范区1个,辐射带动贫困户产业脱贫。全镇2020年新植魔芋509.9亩,其中子乍苴村种植魔芋479.6亩,农户262户,受益人口111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167人种植80亩。

“这几年发展农业政策好,今年种魔芋种苗有补助、技术有指导,我家今年种了2亩。”罗发说,他是普淜镇子乍苴村村的贫困户,今年响应号召利用荒坡在林下种植了2亩魔芋,目前他种植的魔芋长势正旺。他算了一笔账,按2019年平均收购价格6元/公斤计算,他的魔芋将有一万五千元左右的收入。

据了解,普淜镇2020年新植魔芋509.9亩,项目覆盖4个行政村,分布在石门、西山、云里厂、子乍苴。年产值效益分析估算为379万元,折合亩产值效益为7433元。普淜镇2020年共有262户1118人发展魔芋种植,魔芋从当年种植第二年收获,第二年可实现农户均增收1.73万元,人均增收4047元。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核桃树下的小小魔芋果,助力产业脱贫有实效。


来源: 祥云时讯

原标题:普淜镇:小小魔芋果,产业脱贫有“魔力”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张如尘

审核:字丹瑶

「图文」姚安县苤拉村:“小魔芋”释放“大魔力”

三月,正值魔芋春播时节,姚安县左门乡苤拉村500余亩魔芋地里一片繁忙景象,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三到四月份是最适合种魔芋的时间,错过四月份魔芋产量就比较低了,就没有三四月份种的效益好了。”在苤拉村塔利伍小组村民魁德军魔芋地里,记者看到魁德军正忙着组织来帮忙的村民进行魔芋春播。开沟、起垄、施肥、下种、覆土... ...不一会,一墒地就完成了播种任务。

过去,苤拉村主要种植传统的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产值不高,村民们靠自己家有限的山地,一年到头来,挣不了多少钱。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苤拉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利用本村独特的黑砂土以及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采取经济林果套种魔芋的方式,做好林下文章。

苤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永寿介绍说:魔芋都是喜阴,所以长势非常好,这几天农户多数都是在种魔芋,大部分都应该种完了。

为盘活村集体经济,去年,苤拉村还采用党员实训的方式,发展了23.2亩魔芋种苗繁育基地,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7万余元增收,还带动了村民魔芋种植积极性,有效破解了苤拉村魔芋种植规模化瓶颈,“小魔芋”在苤拉村真正释放出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的“大魔力”。

魔芋种植是一个技术活,下一步我们村委会计划积极向上对接农业技术部门,做好魔芋中耕管理的一些技术培训,确保我们村500亩魔芋种植成功。给老百姓真正的种到钱。苤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永寿如是说。

全媒体记者:赵辉章 陈荣刚

编辑:何祥

责编:谢顺畅

审核:余 江

监制:王劲锋

来源:姚安县融媒体中心

农村种植一亩魔芋可以收获5000斤,8块钱一斤,一亩收益40000元

导读:农村种植一亩魔芋可以收获5000斤,8块钱一斤,一亩收益40000元

现在农村的普遍现象就是年轻人在外面打工,家里都是一些老人小孩,老人带着小孩在家里面读书,年轻人就去外面打工赚钱了,而在家里面的田地,很多都荒掉了,有一些老人家能动的就简单得种一点。实在老人也动不了,年轻人又不在家种田,地就会荒掉,或者是流转给别人来种。

但是这个田不荒还好,一旦荒了,田里面就会长出很多的灌木植物。所以农村人,特别是那些老人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就舍不得荒地的,舍不得丢弃,只要能动就会想办法去种植,他种不了水稻,就会在地里面种一些庄稼,别的一些农作物。

像在小吴的家乡有一位60多岁的奶奶,她家的田因为小孩在外面打工,所以就没种了,而她虽然60多岁的年纪,但身体还比较硬朗,她在家里面也种不了水稻了,然后她在这个田里面种植了一些魔芋

到了年底的时候收获了5000斤魔芋,这种魔芋在我们湖南新化,家家都需要购买,用来做魔芋豆腐的,她等魔芋成熟以后,就挖一些去附近的市场上面卖,一斤的价格是8块钱左右,这位老奶奶种植了一亩田的魔芋,收获了大概5000斤左右,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的魔芋大概可以卖40000元左右。

魔芋它是天南星科植物,它全株都是有毒的,但是把它加工成魔芋豆腐以后,却是一种很好的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湖南新化农村,到了年底的时候,家家都要 *** 这个魔芋豆腐,很多的年轻人,都是在外面打工,平时就没有种植,就只好去市场上面买了,所以这个魔芋在年底的是非常的畅销的,一家都要买10几斤,或者几十斤的来 *** 魔芋豆腐的。

魔芋它种植起来也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它不适合轮作,种过一次魔芋的地,要隔3年以上才能种第二次。

把魔芋种好以后,待苗长至40-50厘米后,就割一些野草,或者是枞树叶子,也就是松针,铺在魔芋的空地上,它不仅可以保湿,而且可以防止地里长草,同时这些野草烂在地里,还可以当肥料,对魔芋的生长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成熟后的魔芋,一个能达到10斤。

加工魔芋豆腐,主要是靠碱水,碱水可以用草木灰,也可以用石灰,更好是用刚烧好的石灰,把石灰泡水后,溶解,搅拌均匀后,让它沉淀12小时以上。再把水倒出来,过滤,再沉淀,倒这个石灰水用来磨魔芋。

在磨之前就要把这个魔芋的表皮给它洗干净了,洗得白白的,大个的魔芋就砍成块,小个的就不用砍了。

然后准备一个擂巴,一根竹棍,一双胶手套,戴上手套,用竹棍插上魔芋,在擂巴的四周,转着圈圈的摩擦,把魔芋磨成浆。

待水变浓后,就把它倒出来,用盆装好,继续倒石灰水进去,用同样的 *** 来磨。磨完后,凝固12小时以上,魔芋又都变成魔芋块了。

用刀把它划成一小块的,用一口大锅来煮,煮熟后,就没有毒了。这样就是魔芋豆腐了,可以用来炒牛肉,炒酸辣椒吃,都是非常好吃的。

在农村种植一亩田的水稻,现在种植一季中稻,一亩地大概能收1200斤的稻谷,180元一100斤,收益才2000多一点,除去成本,几乎是没有钱赚的。

没想到在农村种植一亩地的魔芋,年收益能达到40000元,除去成本,收益在30000左右吧。

标签: 魔芋 图片 农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